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发展评价表在游戏中的自主评价能力

大班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
摘要:启发幼儿独立思考。好奇好问是孩子的天性,儿童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好奇好问是学问之门径”,是父母和老师“施教的钥匙”。对幼儿来说,好奇好问是启迪知识的关键,它在教育上的价值就在于以此可以鼓励、启发幼儿动脑筋去探索、去思考、去寻求答案。正像陈鹤琴先生所说:“凡是儿童能够想的,应让他自己去想”。遵循这样的原则,就能很好的培养幼儿独立思考的能力,不能对幼儿的好奇好问置之不理,否则会影响其思考的积极性或搅乱幼儿的思想。
大班的幼儿有自己独立思考的能力及评价同伴的能力,那么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教师又如何引导,谈谈我的一孔之见。
关键词:大班&&& 自我评价&&&& 培养
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形式,是主体在对自己身心特征认识的基础上产生的某种判断。过低评价自己,就会使人在生活中丧失信心,甚至产生自卑感,参与活动的主体性、积极性也会很低。长此以往,还会造成情绪的压抑和不安。过高评价自己,即会使人过于自信、自尊、自我欣赏,常常表现为自以为是,不尊重他人,由此难以处理好人际关系。能够客观地全面进行自我评价的人,既能看到自己的价值和优点,也能看到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自我评价的发展对幼儿良好个性的形成、心理的健康发展,以及良好人际关系的建立,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当前我国幼儿有不少发展缺失,而这些缺失往往是未来社会所必需的。自我评价缺失也在其中。现在的幼儿都是独生子女,他们的通病就是以自我为中心,不尊重他人,事事都要我第一、我最好。也有些教师、家长对幼儿要求过高,不考虑幼儿的年龄特征和实际水平,一旦孩子达不到要求,便加以责怪和埋怨,久而久之孩子便对自己失去信心,造成孤僻和自卑。由此,对幼儿进行正确的自我评价能力的培养,有助于幼儿正确地认识自己。
一、&&&&&&& 幼儿自我评价的年龄特征
主要依赖成人的评价。幼儿还没有独立的自我评价能力,他们的自我评价常常依赖于成人对他们的评价。特别是幼儿初期,儿童往往不加考虑地轻信他人对自己的评价,自我评价只是成人评价的简单重复。他评价自己是好孩子,是因为“老师”说他是好孩子;幼儿说自己不是乖孩子是因为“老师经常批评我”。直到幼儿晚期,儿童才开始出现独立的评价。
常常带有主观情绪性。幼儿往往不从具体事实出发,而从情绪出发,进行自我评价。例如:让幼儿对自己的绘画和别人的绘画作比较性评价,当幼儿知道比较的对方是老师的绘画(老师故意画得不好)时,尽管那些绘画作品比自己的质量差,幼儿总是评价自己的绘画不如对方,而当幼儿对自己的作品和小朋友的作品相比较时,则总评价自己的作品比别人的好。
收认识水平影响很大。幼儿的自我评价收整体思维、认知发展水平的影响,突出表现在(1)幼儿的自我评价一般比较笼统单一,以后逐渐向比较具体、细致的发面发展。(2)最初往往较多局限于对外部行为的评价,逐渐出现内心品质的评价。(3)从只有评价,没有依据,发展到有依据的评价。
二、&&&&&&& 培养幼儿自我评价能力的途径
1.&&& 教师对幼儿评价要全面、恰当。又饿而的自我评价依赖于成人的评价。在幼儿园的日常活动中,幼儿和教师接触最多,教师使幼儿最可依赖的,教师的评价对幼儿自我评价影响最大。因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比较全面恰当的。
第一,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建立在了解幼儿的基础上。我们现在提倡的幼儿教育是心中有儿童的教育。作为幼儿园的老师不仅对全班幼儿要有整体的了解,而且对每个幼儿也要有全面细致的了解。既要看到每个幼儿的长处,也要看到幼儿的不足,同时还要考到幼儿不断变化发展的一面。每个幼儿都有不同的性格特征和个性特点,他们在性格上有内向的也有外向的,有活泼的也有孤僻的;有的幼儿把自己暴露在教师面前,有的则需要教师通过活动观察、个别谈话以及家长交流,才能把握其实际发展水平。在此基础是哪个作出评价,这样的评价才能是比较准确全面的。
第二,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依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幼儿的认知特点是具体、直观的,他们的认知水平有限,教师评价幼儿的语言简明易懂,评价方式直观,让幼儿感受到并能够接受和理解。由此,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正面积极的,以鼓励或引导为主。教师要认识到,对幼儿的评价是为了促进幼儿进步和产生继续努力的动机。为了激励他们,教师一定要对幼儿多实施正面的评价,在日常各种活动中更多的关注幼儿在活动过程中做出的努力,更多的关注他们的进步;将加强对幼儿的纵向比较,使幼儿增加对活动的兴趣,增加对自己的自信心。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信任和鼓励,多说一些“你能行”、“你一定会做好的”等:要告诉幼儿一些做法,和幼儿进行探索活动,让他们获得成功感。这样,幼儿才能不断认识自我,相信自我,在这种积极引导中不断发展。
第三,教师对幼儿的评价应是具体客观的。在孩子们的眼里教师的评价是最可信、最公正的,由此教师评价幼儿要客观,要从幼儿的实际出发,而不能凭教师的主观印象或个人的意愿办事。如对一些能力强的孩子,不能认为他们事事都行,样样都行,给予他们的都是表扬和肯定;否则,长此以往他们就会自满自傲,以自我为中心,心中无他人,过高评价自己,听不得批评意见,经受不住挫折。而对一些能力弱的幼儿,有的老师往往看不到他们的进步,总认为他们最笨,甚至不理不睬,对他们批评、否定多,总是这也不行,那也不是。时间一长他们就会对自己缺乏自信,自暴自弃,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所以,教师对幼儿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对幼儿一视同仁,给予每个孩子的关注,随时发现他们的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让他们看到希望,同时还要告诉幼儿在哪些方面还需要继续努力。这样做可以帮助幼儿正确认识自己,知道自己的优势,也看到自己的不足,只要努力就会把事情做好。
2.指导家长正确认识、评价孩子。家庭教育是幼儿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家庭生活中家长的言谈举止,有意无意地都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他们对自己孩子的评价,在某种程度上比教师的评价影响更大。他们当中有的对孩子希望、要求过高,有的对孩子溺爱、放纵过多,也有的任其发展;而更多的家长只重视智力开发,忽视了幼儿个性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培养,缺乏对自己孩子足够的认识,由于他们对自己的孩子希望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方法不同,教育结果、教育评价也相互不同。因此,指导家长正确地评价幼儿的工作非常重要。
第一, 指导家长树立全面育人的观念,重视孩子的全面发展。向他们宣传现代幼儿教育观念和未来人才的规格,使他们在教育思想、对孩子的要求上有时代感。
第二,帮家长全面了解自己的孩子。由于孩子性格特征有所差异,在家和在幼儿园的表现不完全一致,容易造成家长对孩子单一片面的评价。因此,教师要和家长经常交流情况,通过联系手册、校讯通、面谈,家长开放日请家长观摩幼儿的活动等形式,使家长了解幼儿在园中的情况,同时和家长一起分析幼儿的优点、特点及存在的问题。这样家长就能全面正确地看待自己的孩子,在对孩子的认识上,家、园达成共识,形成一致的意见。
第三,指导家长实施正确的教育。对孩子既要严格要求,又要耐心细致,不能急于求成,也不能过于迁就。通过召开家长会,介绍教育方法和教育经验、举办专题讲座、半日活动开放、观摩教师的教育活动、在家长专栏中公布幼儿近期教育目标、育儿知识、建议以及家教不宜等等,使家长来哦接到幼儿发展既有共性,又有不同的个性特征;教育孩子要因人施教,正面教育积极引导,不要将自己孩子与别人孩子横向比较;不说“你看小朋友的画,画的多好呀”、“ 小朋友会讲那么多故事,你看你会干什么呀……”这类挫伤他们自尊心的话,以免幼儿产生消极的情绪;要考虑自己幼儿的实际情况,不急躁,不气馁,使幼儿在家中也能接受比较正确的教育,得到恰当的评价。
3、引导幼儿学会初步地评价自己。影响幼儿自我评价的另一种因素来自幼儿自身。由于幼儿年龄小、认知水平低、分析能力弱,自我评价能力刚刚开始,还没有完全形成。我们在大班幼儿的自我评价能力的调查中发现,只有10%的幼儿能较正确、较具体的评价自己,46%的幼儿过高评价自己,38%的幼儿过低评价自己,还有6%的幼儿不会评价自己。这说明幼儿还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评价自己不准确。因此,教师需要帮助幼儿认识自我,为幼儿提供评价的机会。
第一,教师对幼儿自我评价能力要进行分析,找出幼儿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原因,对症下药。对于过高评价自己、过于自信的幼儿,教师要告诉他们:“你虽然有些地方做的不错,但是还要继续努力。乐乐爱劳动,萌萌把自己的新玩具给小朋友玩,强强的汽车插的特别好,你要向他们学习。”让他们知道自己在某些地方还不如别人。对于过低评价自己、过于自卑的幼儿,教师要经常给予鼓励,肯定他们的点滴进步,帮助他们克服不足。对于胆小、不爱说话和不会评价自己的孩子,教师更应该多关心他们,消除其恐惧心理,激发他们的表达愿望,使他们敢于正确地评价自己。
第二,在日常生活中多给幼儿提供自我评价的机会。如活动区玩完之后、绘画之后或做完操之后,都可以问问幼儿:“你玩得怎么样?”“你画的画好吗?”“今天做操你表现怎么样?”等等。以后,可以进一步问:“你的画画的哪儿好,怎么好;哪儿不好,怎样改就好了。”“你在活动区地游戏中玩的好吗?为什么” 逐渐引导幼儿从笼统简单的评价向具体细致的评价发展。教师要让幼儿在评价自己的同时,学习评价别人。如开展讲故事比赛,请幼儿评价谁讲得好,并说出理由。还可以请幼儿评价班上谁最有礼貌、谁最守纪律、哪个小朋友最关心集体、他是怎么做的……这样评价机会和内容多了,幼儿在评价别人的过程中也能认识自己。经过多次反复练习,幼儿自我评价的能力就会逐渐提高。
参考文献: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解读》,教育部基础教育司组织编写,江苏教育出版社。
[2] 《陈鹤琴全集》(1-6卷),江苏教育出版社,年版。
[3] 《陈鹤琴论幼儿教育》,北京市教育科学研究所,1984年出版。
[4] 《家庭教育――怎样做好父母》,陈鹤琴著,中国致公出版社。
[5] 《玩具与教育》,陈鹤琴著,云南少年儿童出版社,1991年10月出版。
[6] 《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文集》,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陈鹤琴教育思想研究会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年底。
[7] 《中国传统教育》,张传燧主编,中南工大出版社,1999年版。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如何提高大班幼儿在游戏中的自主评价能力_百度宝宝知道浅谈幼儿园自主性游戏评价的基本内容
自主性游戏评价是指在科学地、全面地收集、整理、处理和分析自主性游戏相关信息的基础上,对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参与者等诸要素作出价值判断的过程,目的在于更好地满足幼儿的合理需要,促进幼儿的个性和谐发展。自主性游戏评价的基本内容包括自主性游戏活动环境的适宜性、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合性以及幼儿活动行为的自主性等三方面。&
  一、自主性游戏活动环境的适宜性&
  游戏环境的创设是否以幼儿的兴趣和需要为出发点,这是判断游戏环境适宜性的关键。因此我们应考虑以下几点:&
  (一)游戏时间是否保证&
  保证幼儿游戏的时间,就是保障幼儿的游戏权力。教师要重视幼儿的游戏活动,不能因为其他活动而挤占幼儿游戏的时间,也不要因为游戏前的介绍或游戏后的评价而过多地占用幼儿的游戏时间。每天在晨间接待、餐前准备、午餐、自由活动、下午的游戏和分区活动、幼儿离园等环节中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开展和自主交流游戏。对玩什么游戏?跟谁玩?怎么玩?在哪里玩?我们都可以把选择权交还给孩子。&
  (二)区角设置是否合理&
  区角的设置是否合理,常常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游戏行为。活动区的分布要考虑活动之间的相互协调和互不干扰。请看下面两组镜头:&
  镜头一:走进某中班,老师在活动室的一角创设了表演区,背景布置美观,材料提供丰富,4位小演员轮流表演节目,引来了许多小观众。在表演区的旁边是阅读区,这里有两位小朋友在看书,听到小观众的鼓掌声也忍不住放下书,走过来当起了小观众。&
  在设置游戏区时,我们应该考虑到动态区角与静态区角的合理设置。表演区是动态的、有声的区域,而阅读区是静态的、安静的区域,这两个角相依而设,容易影响安静的区角的游戏质量。&
  (三)材料提供是否合理&
  游戏材料的数量、种类、性质等可以影响幼儿的游戏行为。当游戏材料增加时,幼儿游戏中的争抢行为就少,但游戏材料太多又会使孩子间的交往减弱。游戏材料的新异程度、可操作性也会影响孩子的游戏行为。在创设自主性游戏环境时,教师不仅应关注游戏区角的设置,更应关注区与区之间幼儿的流动和材料的流通。理想中的区角游戏状态应该是孩子们个个有事做,时时有事做,通过人员的流动带动物品的流通,引发孩子的自主交往和创造热情。为此,教师应善于结合教育内容,为各个游戏区角增添半成品材料,让儿童始终有新鲜感,时时有事做。此外,教师还可以在每个游戏区为孩子们设置一个百宝箱式的材料箱,里面放置各种质地的纸、剪刀及废旧材料等,供幼儿碰到困难时选用,以支持他们展开无限想象的翅膀。
  二、教师指导行为的适合性&
  (一)教师是否善于进行现场观察&
  教师是否善于进行现场观察,其结果直接影响教师对幼儿的游戏指导策略。观察的内容主要包括:①观察游戏的主题和情节。如,幼儿游戏的内容是什么,幼儿在玩什么,再现的是什么经验?②观察幼儿的行为。观察幼儿正在扮演什么角色,是否有角色意识?有哪些行为表现。③观察选择和操作材料的情况。选择了哪些材料,如何操作,有什么困难。④观察幼儿社会性水平。了解幼儿社会性发展水平(独立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是否能主动选择伙伴,是否能协调和同伴之间的关系。⑤观察幼儿的表征能力。是用模拟实物的玩具替代,还是替代物,或言语动作替代,玩中遇到什么样的困难和问题,如何解决的。&
  (二)游戏过程中是否进行师幼间的适时互动&
  游戏是幼儿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游戏中积极主动地探索、认识周围环境,建构自己的经验。成人首要的任务是通过观察和研究了解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已有的经验、新的兴趣点和需要。在此基础上通过适当的师幼互动,以支持和扩展幼儿的游戏经验。&
  有一次我到娃娃家以奶奶的身份去做客,扮演“妈妈”的小朋友很热情,马上倒来茶水,并端来一碗红团圆,我故意说:“我不喜欢吃红团圆,想吃白团圆。”“妈妈”说:“我们家没有白团圆。我去问问钱老师吧。”钱老师听了孩子的询问,没说什么,只是给了他几张白纸。孩子一见材料,就恍然大悟,她把白纸一团就成了。&
  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教师以游戏者的身份参与其中,通过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孩子去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虽然孩子想出的办法只是“那我去问问钱老师吧。”但对于小班孩子来说,这也不失为—个解决问题的“好办法”,钱老师及时提供的材料支持让孩子获得了一次创造的机会,解决了游戏难题,也发展了其动手操作与动脑思维的能力。&
  (三)是否善于组织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
  游戏结束后交流与分享是丰富游戏经验,发展游戏情节,解决游戏问题的重要环节,因此教师是否善于组织幼儿游戏后的交流与分享,往往直接影响到孩子的游戏发展水平。&
  有一天,我观察到文具小超市里特别的热闹,前来购物的顾客很多,有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医院里的医生,礼品店的服务员,还有银行里的工作人员等。我看到凡是走出超市的顾客,几乎每个人手里都拿着新买的书包和铅笔,这是怎么回事呢?于是,我就来到了小超市,看到收银机旁贴着这样一张广告——买一支铅笔送一个书包。在一旁的我看到孩子在游戏过程中如此的投入,于是就站在一旁静静地观察着,不一会儿功夫,文具小超市里的书包全部卖完了,文具小超市里的两位服务员显得非常高兴。在当天游戏结束后的交流讨论中,我与孩子一起就文具小超市的广告展开了讨论,有的说买一样小的东西能得到一样大的礼物,很合算的。”个别孩子从物的大小发表了自己的观点。“铅笔只卖一元,而书包却要卖十元呀?超市不就赚不到钱了吗?”有的比较着这两件物品的价格后提出了质疑。当天的讨论孩子们都提出了自己的建议,在理解的基础上将广告的内容进行了调整,并达成了共识。有的孩子建议重新设计广告内容:买一个书包送一支铅笔。&
  教师通过细心的观察,发现了“热闹”背后与现实生活相脱节的问题,即送的东西比买的东西还要贵,而现实生活中送的东西都是要比买的东西便宜得多。老师发现这一问题后没有直接告诉孩子们应该怎么做,而是让孩子们联系生活经验展开讨论,通过讨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下次游戏提出了新的思路和做法。&
  三、幼儿活动行为的自主性&
&&&&&&幼儿是自主性游戏活动的主体,因此评价自主性游戏活动的关键是幼儿是否充分体现其“自主性”。&
  (一)是否体现自主选择&
  自主选择是指教师在了解幼儿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引导幼儿共同参与游戏内容的讨论、游戏环境的创设,为幼儿提供机会均等的游戏环境,让幼儿按自己的意愿自主选择游戏,以自己的方式进行游戏,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游戏材料,选择合作伙伴,与同伴分享游戏的快乐与经验。如:美术活动“爸爸的领带”结束后,老师把孩子们设计的不同花样的领带进行了展示,在参观的过程中,有的孩子提出:“我想买这条领带。”有一小朋友提议:“这么多领带,我们就开个领带店吧。”经过大家的商议“聪聪领带专柜”正式开张了。&
  在这里,游戏主题是教学活动后通过孩子们无意间的讨论产生的,而不是一切由老师设计好了让孩子去做。这就给了孩子充分的自主选择权。&
  (二)是否体现自主游戏&
  自主游戏主要体现在幼儿自主参与游戏,自主生成游戏情景,自主发展游戏情节,自主解决游戏困难等方面。开放、自主的游戏活动是促进孩子创造力、想象力、交往力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
  (三)是否体现自主评价&
  自主评价主要是指游戏结束时给孩子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价分享游戏成果,发展游戏情节,提高游戏能力。评价的方式包括如下几种:&
  一是成果展示评价。成果展示是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作品以实物或现场再现的方式集中展示的一种评价方式。这种评价方法可以向其他孩子传递游戏中的成功经验,引导其他孩子下次参与玩的兴趣和欲望,也能使参与这个游戏的孩子获得成功感和满足感。二是互动分享评价。每个幼儿在游戏过程中参与游戏的体验不同、经验不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也不同,开展游戏讲评由此可以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
  总之,自主性游戏作为一种让幼儿“全神贯注”的活动,是儿童生理、情感、认知、社会性等各身心要素的整体卷入,并孕育着幼儿“整个未来生活的胚芽”。他们对游戏的学习也因喜欢而快乐,因快乐而主动。而适时适宜的游戏评价能对游戏起导向作用。对提高游戏质量,发展游戏情节,巩固游戏中获得的情绪体验都有直接作用。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舟山教育学院(浙江省优秀教研员)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曾晶…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戎维…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闻秀女
南海实验…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张小燕
普陀实验…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研究员:孙梅琴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夏燕杰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王蔚妃
顾力群名师工作成员:张瑛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李周娜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方汉铮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孙学麟: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成员:李雁
顾力群名师工作室研究员:何碧波
名师:顾力群
浙江省优秀教研员
定海区机关幼儿园
(舟山市…
普陀区实验幼儿园
(舟山市优秀…
南海桂花城幼儿园
(舟山市第…
菜园幼儿园
(嵊泗县第一、…
您现在的位置:
大班幼儿自主游戏评价环节组织策略探究
作者: 来源: 发布时间:日 点击数:
一、课题的提出
角色游戏是幼儿创造性地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活动,它满足了幼儿模仿成人生活和劳动的愿望,对幼儿的社会性发展和多种能力的提升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游戏评价则是教师和幼儿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过程,是促进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游戏评价虽取决于幼儿游戏的本身,但也取决于教师是否善于观察捕捉游戏情节;能否仔细辨析,认真筛选游戏的节点;是否能够灵活判断,分析运用适宜的策略进行提升与推进。目前,由于教师对角色游戏功能、游戏的过程师幼共建还缺乏深入的思考,在游戏讲评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
1.评价内容选择片面,信手拈来
班级教师虽在观察的过程中,各行其事,有不同的观察侧重点。但在游戏评价前,却缺乏必要的沟通,忽略对本次游戏关键内容与问题的价值判断,而单由主班教师就自己的观察逐一而谈,带有很大的随意性。
2.评价方式简单随意,蜻蜓点水
对发现的问题或者有价值的情节未认真思考由怎样的方式引出,哪一种策略比较针对,能有效推进幼儿游戏的深度发展,只是简单地对游戏中捕捉到的问题进行评价,从而产生面面俱到无重点,一问到底无共性,蜻蜓点水无深度等现象,评价只是作为游戏的草草收尾部分,未对游戏的后续发展,幼儿的经验提升起到作用,更无法满足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
3.评价策略选择单一,收效甚微
在评价环节,评价策略主要以教师小结和鼓励为主。游戏过程中幼儿产生的有趣情境、遇到的困难都没有在评价环节得意展开升华。偶有问题抛接式评价,教师提问,幼儿回答,缺乏幼儿自发自主的经验分享。幼儿在评价环节随着老师的提问走,缺乏有效的互动。
由此,我们提出在角色游戏评价中进行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践研究是十分必要并且富有意义的。
二、研究现状
国内关于角色游戏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游戏过程中幼儿行为的研究,也有对教师指导方式的研究,但对评价的研究少之又少,毕晓芬在《大班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策略》中肯定了游戏评价是对大班幼儿角色游戏顺利开展的一种必要支持。提出教师应重视评价对幼儿大班角色游戏的促进价值,通过运用价值判断策略,从大班幼儿的发展需求、游戏水平、生活经验出发去确定有价值的评价内容。以此充分发挥评价对幼儿角色游戏的教育和启发作用。李晓燕在《让评价不再成为一种负担》中也指出幼儿园角色游戏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对幼儿的行为表现和发展变化具有重要的评价意义。综上所述,国内对角色游戏评价详述的文章乏善可陈。
三、课题概念的界定
评价:指对一件事或人物进行判断、分析后的结论。
评价环节:是指教师和幼儿基于观察的基础上一起分享游戏经验、提升游戏水平的重要过程,指的是自主游戏结束后的分享环节。
四、理论依据
1.皮亚杰的游戏理论
游戏是学习新的物品和事物的方式,形成和扩大的知识与技能的方式,把思维和行动结合起来的方式;它是儿童智力发展的重要手段。游戏给儿童提供了巩固他们所获得新的认知结构以及发展他们情感的机会。游戏提供了儿童实验一个角色或活动的机会,使他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修正、变化活动的方向,可以自己安排事件,从而获得兴趣、需要以及情感上的满足。因此,皮亚杰认为,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内在要求,是幼儿智力活动中的重要方面,它对儿童的认知发展以及整个心理建构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2.福禄贝尔的游戏论
福禄贝尔认为游戏是儿童内部需要和冲动的表现,游戏作为儿童最独特的自发活动,成为幼儿教育过程的基础。在福禄贝尔看来,一个游戏着的儿童,一个全神贯注地沉醉于游戏中的儿童,正是幼儿生活最美好的表现。在《人的教育》一书中,福禄贝尔呼吁母亲鼓励和支持儿童游戏,父亲保护和指导儿童游戏。
五、研究原则
1、动态性原则&&角色游戏的评价研究应该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它不仅关注游戏本身的过程,也是一个关注教师在研究中的学习变化与成长的过程。
2、诊断性原则&&评价对于促进游戏发展的另一项功能便是诊断,师幼共同对游戏中的情节与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诊断其中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否适宜,开展游戏的形式是否适切等等,从而导向更加优化的游戏行为。
3.实践性原则&&研究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指导教师的实践教育,通过研究能够获得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让教师在日后的实践当中能够找到对自己有所帮助的信息。
4.活动性原则&&角色游戏评价方式的研究首先要在活动中进行,在活动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六、课题研究的目标
1.探索幼儿园角色游戏多元化评价的有效方法。
2.归纳总结幼儿园多元化角色游戏评价的实施途径。
3.提高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性,促进角色游戏中幼儿的发展,提升教师游戏指导水平。
七、课题研究的内容
(一)组建三方小组,开展丰富评价内容的研究:
观察方法的选择关系着教师讲评活动的侧重点,这些侧重点的确定有赖于教师在区域活动过程中细心的观察和捕捉有利于幼儿发展的契机和讲评信息,因此教师在观察中要静观其变,记录评价要点。这部分的研究主要是针对主班教师、配班教师、保育员三方的不同视角进行。
1、组建三方研究小组
大班段有六个班级,教师12名,保育员6名,结对领导一名。当班组长带班时班组长在主观角度观察,第二班则在统观角度观察;当第二班带班时,第二班在主观角度观察,班组长则在统观角度观察,班级的保育员教师在孩子游戏的过程中,也会进行偶然性地观察。因此,我们组建了三方研究小组,第一组:三名班组长三名第二班(主观角度),第二组:三名班组长三名第二班(统观角度)第三组:六名保育员(个观角度)。
2、实地观摩主题研讨活动
依托段内教研活动,采取实地观摩的方法,进行&角色游戏中多视角观察方法&的主题研讨活动,通过研讨,寻找观察的策略与方法。
3.三方小组通过观摩研讨形成观察心得。
(二)建构理论地基,开展多维度评价方式的选择研究:
评价内容是否有价值,直接关系到角色游戏评价的有效性。班级三位老师基于不同侧重点的观察会交流汇集很多内容,但是,哪些游戏情节或者行为能成为有效的评价内容,就需要教师运用价值判断对评价的内容进行筛选。
1.深入研究指南,解读社会领域的核心目标,建构理论地基,从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两方面深入解读,形成角色游戏评价内容的价值判断。
2.在理论的指引下,确定优先选择原则,让教师在选择评价内容时有据可依。
3.收集观察案例,分享案例,对案例进行内容选择的研究讨论。
4.在评价内容价值研讨的基础上,根据优先选择原则,选择评价内容。
(三)搭建分享平台,开展多元化评价策略的研究:
1.以实践为载体,构建教、研一体研究模式。
科研离不开实践教学,只有在实践教学中行进的科研才具有指导意义,因此本研究立足于教学,构建教、研一体的研究模式,在教学中科研,在科研中教学。
2.以观摩为阵地,开展会诊式行动研究。
为提高教师在角色游戏中的评价能力,针对当前存在种种现象,本研究重点推出&会诊式研究&。具体做法是:结合园部园本培训活动进行评价诊断研究,充分对比所收集的评价方式,采取实地观摩的方式,组织教师针对不同的角色游戏评价方式进行&角色游戏评价&观摩活动,并在观摩后开展研讨活动。解剖&麻雀&,先由被观摩教师介绍评价的客观情况、分析、策略跟进,然后对教师的思路、方法、策略选择等方面&把脉诊断&,细数&健康&状况,描述&病情&表现,分析&病情&成因,提出&治疗&方案。发现其闪光之处,可作为今后角色游戏评价的范例;找出其中不足,引以为戒。此活动意在促进三方研究小组成员在自身原有水平的基础上得到快速成长。&
3.以分享为平台,组织系列专题研讨
组织教师进行专题研讨,根据教师角色游戏评价的现状,筛选出适宜的贴近本段教师成长需求的专题,并进行专题研讨,通过专题论证、意见征集、观点碰撞等形成&参与式&、&互动式&、&交流式&的研讨方式。依托&专题式&研讨活动,通过实地观摩、观点碰撞、经验分享、误区识别等途径探寻有效的角色游戏评价方式。
4.以反思为抓手,促进教师专业成长
成长最终发生在实践中,在实践磨练中学会学习是教师获得发展的重要历程。因此,引导教师对日常角色游戏评价的反思与研讨,就成了我们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抓手。实施反思研究,删选适合评价的内容,并由不同老师采用不同的评价方式对同一内容进行评价,跟踪观察幼儿的反应及对游戏的后续影响。在反思研究的基础上进行经验总结和理论提升,选择典型案例,引发教师对于角色游戏评价的积极认知。教师的反思直接折射出教师对角色游戏的思考,同时也能鞭策教师审视自己的观点、策略,从而构建反思&再次学习&回归实践的可持续发展机制。
八、研究方法
本课题确立六个大班进行实践研究,每班3名教师,共18名教师。利用平行班的优势进行数据比对、经验的梳理,共同探索出现的共性与个性问题。本课题以行动研究法为主,同时在不同阶段使用观察法、访谈法、案例跟踪分析法等。
1.行动研究法
本研究以实践中的教师群体为主体,以教师在角色游戏评价中遇到的问题为课题,在实践中进行,最终回归到实践。在、真实的游戏环境中,综合运用多种与技术,以解决在角色游戏评价中遇到的实际问题为首要目标,
每周两次以上对下午的角色区活动进行观察,教师记录大班幼儿角色游戏情况及对游戏进行评价,搜集观察案例,作为研究的内容。从而把握教师的观察角度、内容选择原则及评价策略,从而为教师游戏指导提供理论依据。
3.案例跟踪分析法
选择三方小组的成员作为代表,通过对这些教师的阶段性追踪观察,探究不同教师使用不同策略的影响,相同教师使用不同策略的影响,从而了解教师对角色游戏评价策略取向性,更进一步教师评价的有效性与针对性。
九、研究步骤及人员分工:
(一)研究步骤:
本课题研究时间期为1年,即(2014年12月至2015年12月止),具体分为以下三个阶段:
准备阶段:(2014年12月-2015年4月)
1.成立课题组,明确分工,落实主要职责。
2.制定方案,组织教师学习本课题的相关理论,课题论证、搜集资料,制定阶段研究计划、问卷设计。
实施阶段:(2015年5月-2015年11月)
1.根据课题方案实施课题研究,开展角色游戏中教师评价的访谈调查,了解教师在评价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2.搭建分享平台,广泛收集本园教师正在使用的评价方式,开展评价比较研讨。
3.完成多元化评价方式的实践,并在大班段进行投放使用,通过观摩、研讨等形式分析使用效果。
4.根据前期多元化评价方式的使用情况进行完善修改。
5.进行阶段小结,调整实施方案,制定下阶段计划。
总结阶段:(2015年12月-2015年3月)
1.进行资料汇总、分析、研究,撰写本课题的结题报告,整理相关资料。
2.整理观察的数据,进行研究前后数据统计处理的比较分析。
3.各课题组成员撰写经验总结、论文等,课题负责人撰写结题报告。
(二)人员分工:
主持人:曾晶晶(新城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
负责撰写课题研究方案与结题报告,并组织课题的开展和实施。
成& 员:李雁(新城中心幼儿园高级教师)
&&&&&&&&& &&负责课题理论的指导,课题实施激励制度的完善与保障。
戚风燕(新城中心幼儿园高级教师)
负责课题教研活动的组织与安排。
俞春儿(新城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
活动的研讨、经验提升、梳理等工作。
郑妮娜(新城中心幼儿园一级教师)
活动的研讨、经验提升、梳理等工作。
&& (三)研究路径
&& 本课题的研究沿着两条路径进行。一条是理论研究的路径;另一条是行动研究的路径。理论研究由课题组成员共同学习,进行研究的假设、设计、论证和实验,侧重于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制度保障体系及运行机制的研究,走理论&&实践&&理论的技术路线;行动研究指针教师实践,成立三方小组,由课题负责人牵头,对三方小组进行实践研究,开展实验的基础上,形成一定的理论成果,再次运用于实践当中。该路径侧重于以教师实践教学指导,走实践&&理论&&实践的行动研究技术路线。
十、课题研究的条件分析
1.全园浓厚的研究背景与氛围
我园是一所省级示范园,自从《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颁布以来,全园掀起了教改的高潮,我园被定点为舟山市幼儿园区域研究基地,全园正轰轰烈烈地开展《活动区材料结构化程度促进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研究。在园级课题的引领下,每一位老师都充分认识到这次课题不是为了研究而研究,而是能真正解决我们实践中所遇到的问题。本课题得到幼儿园领导、大班段全体教师的大力支持,这为我们课题的研究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2.幼儿园教育趋向
人们对教育问题愈来愈重视,尤其重视幼儿教育。现在,世界各国都在研究探索幼儿教育的发展规律,我国也正在把幼儿教育作为提高国民综合素质的头等大事提到日程上来。瑞典教育工作强调重视游戏情境的创设、重视自由游戏,英国幼教机构的课程强调通过游戏来学习,匈牙利布达佩斯儿童护理中心是以小组的方式组织儿童进行游戏活动。可见幼儿园教育趋向与游戏密不可分,游戏是幼儿学习的主要方式正在被人们所接受,对角色游戏的研究正是迎合幼儿园教育趋向的有利实践。
3. 充满激情的研究队伍
课题组成员由不同层面蓬勃朝气的教师组成,对班级区域工作充满热情,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研究中,部分教师尽管年轻,但已有课题研究的经验,为今后课题实施过程中经验的分享、智慧的碰撞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4.时间上的保证
幼儿园珍视游戏对幼儿发展的重要作用,重视区域活动的开展,保证每天都能开展角色游戏,有利于我们更为细致地观察、研究。
十一、课题研究的成果呈现方式
1.课题研究报告
2. 角色游戏评价指导手册
3. 角色游戏评价案例集
上一篇:[ 11-15 ]
下一篇:[ 11-15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班幼儿五大领域评价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