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花世界歌词二他们是怎么调的程序难度的?

{"debug":false,"apiRoot":"","paySDK":"/api/js","wechatConfigAPI":"/api/wechat/jssdkconfig","name":"production","instance":"column","tokens":{"X-XSRF-TOKEN":null,"X-UDID":null,"Authorization":"oauth c3cef7c66aa9e6a1e3160e20"}}
{"database":{"Post":{"":{"title":"白岩松的私家写作课 | 请给我讲一个扎扎实实的好故事(上)","author":"he-tao-62-44","content":"今天推荐的是白岩松所做的一次小范围私密新闻业务分享,分上下两次推送。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张英旁听并进行了全程记录。本文原载于张英老师的微信公号「探照灯」,经作者授权转载。过去几年间,接触过不少新闻专业毕业的同学,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双方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新闻学院传授的采访写作实务类课程内容,与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后所需要的实际技能,二者间可谓极为割裂。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白岩松于2012年秋天建立了一间「新闻私塾」,名叫「东西联大」,既指北京东、西两边的四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也是向「西南联大」致敬。专任老师只有白岩松一人,他自己准备教案,组织课程,向四所学校的十几位同学们手把手传授紧贴行业实际运转规律的新闻从业经验,有道亦有术。本文即是白岩松的教学内容之一。全程干货,令我受益颇深。尽管白岩松的主业是电视新闻,但本文从头至尾,对新闻采写乃至更广阔意义上的写作,都极有参考价值。推荐反复阅读。《请给我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作者 | 白岩松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探照灯」今天这一堂课算是给以前的东西打一个包。我们从新闻理念一直到讲到采访,归根到底----我们要干什么?要学会讲故事。大家会觉得,新闻跟讲故事怎么能连在一起呢?我上学的时候,读的是北京广播学院新闻系编采专业,我们经常自嘲,我们是先编后采!我一直觉得,当下这种新闻的时代,不会讲故事的人,很难去做很好的传播。传播归根到底,就是你会不会讲故事的过程。柏拉图最先说这句话:谁会讲故事谁拥有世界。你仔细想,这句话的道理其实挺深,历朝历代,很多人之所以能成事,都是会讲故事的人。我们开玩笑说,毛泽东比蒋介石会讲故事,故事讲得精彩,最后让那些贫苦大众用三轮车、独轮车,把共产党推到天安门城楼,相比之下,蒋介石的故事讲得就不是太好。新闻导语的变化过去写导语,我不知道跟你们讲过没有,我上大学的时候,我们用了一个学期进行新闻导语写作训练。现在我到高校讲课,做过无数次调查,我说学新闻专业的请举手,往往不超过三成。我到《新京报》讲课,学新闻的出身记者都不到四成。当然,条条大路通罗马,不管你学什么专业,都可以去做新闻。但是当你到了罗马的时候,你要补一补新闻的专业课,你要熟悉到罗马这条路两边的风景和规矩,但是现在绝大多数记者,在上岗前都没补这些东西,他们要自己去碰南墙,不断地碰和适应。为什么我们学新闻的人,要用一个学期去讲导语写作呢?导语是什么?为什么要讲导语写作?导语就是长期以来对新闻内核最精炼的浓缩,你要把最核心的东西提炼出来。在我们上学的时候,讲究的是五个W,在你的导语当中,尤其文字的书写,这五个W应该是全的,什么人、什么事、什么时间、干什么、为什么?举一个例子, 1987年,我大学三年级,用五个W的写作模式,一个非常精炼的和无懈可击的导语就是:“白岩松老师今天下午一点半,在中国传媒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曹璐老师的办公室,给大家做了五个小时的讲课,这些最核心的要素都被提炼出来了。”我一直以为这是金科玉律,但是过去这二三十年,当你看到国外相当多的新闻导语写作的时候,发现坏了,现在越来越多的导语,超过半数以上的导语,不再是五个W完整的导语,而变成了五个W残缺不全的导语。比如说现在的导语写作可能是这样的,白岩松在那一瞬间显得很尴尬,这就是导语,现在包括国内,这样的导语写作都越来越多。号,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因为那天早上是我儿子第一次去幼儿园,我把他送到幼儿园,看他哭完,我撒腿跑机场,飞到悉尼去做奥运会报道,一下飞机接我们的记者就告诉我们:中国奥委会实行最严厉的兴奋剂检测,中国一大堆著名的运动员全被干掉了。作为报道奥运会的记者,这么重大的变化,我们当然忐忑不安了,我们到了记者村去看电视,结果先看到的是中央四套的节目,这条消息是传统的报道:今天下午几点,中国奥委会主席、国家体育主席局长袁伟民在召开的什么会上强调,宁可牺牲成绩,也要一次干净的奥运会,很标准,谁、什么事、说什么全都有,我们也都正常的看,我们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又隔了一个多小时,我们看澳大利亚的一个新闻,也是反映这件事,突然看出是不一样了,新闻一上来就是“一个运动员在宿舍里收拾东西(我英语没有那么好,别人给我翻译的,大致是这个意思),中国的运动员XXX正在收拾行李,但他不是去参加悉尼奥运会,而是要回到他的河北老家。”这五个W是不全的,但是我们就被这样的新闻抓住了,接下来新闻接着说:“XXX昨天得到了通知,他在进行的血检当中没有合格,他不能再去参加悉尼奥运会了,我相信他的对手都会松口气,因为他是金牌的有力竞争者。”再往下“和他相同命运的,还有很多中国运动员”,再往下讲“中国的奥委会主席的表态”等等,新闻结尾的时候,是XXX走出体育总局的大院的画面,解说词的结尾写的是“XXX只需要九个小时的车程,就可以回到他的河北老家,但是没有人知道,他要用多长的时间再回到这。”当时我就觉得,这个新闻的表达跟我们以前是不一样的,首先你不太敢于去写这样的导语,残缺不全的,只是感受,但是后来陆续再去研究的时候突然发现,国外在过去的这二三十年的时间里面,导语写作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已经由过去的五个W完整的导语写作过渡到了五个W残缺不全,但是越来越强调什么呢?第一个主人公、第二个故事、第三个戏剧化、第四个悬念,这个给我们传统的新闻人的冲击应该是很大的,我们一直当做金科玉律的五个W的导语的写作模式为什么被颠覆掉了?那你就需要进一步再去研究案例及背后理念的东西。后来,我在美国访问哥伦比亚大学,我问哥大的人,哥大现在新闻教师里面是博士毕业的多,还是本科毕业的多?哥大人知道我问的是什么,他们说本科毕业的多。什么意思?我们传统的新闻教育过去是学院派的,学院派一定是本科毕业考研究生,研究生毕业考博士,然后留校当老师,但是过去这几十年,国外的新闻院系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叫本科教师,什么意思?他们都是本科毕业之后就去当记者、编辑,干了二三十年以后,岁数大了、经验很丰厚,重新被请回新闻学院开始当老师,他们带着强大的实践色彩,改造着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其实新闻的理论永远是在不断更迭的,我们大学毕业的时候,是没有新闻学士这一说的,要么文学学士、要么法学学士,新闻无学士,因为它是一个动态的学科,不断的在被更新。比如说五个W,在29年前是根深蒂固的东西,但是现在已经被颠覆了,都是残缺不全的了,为什么?因为五个W的时代是报纸新闻传统界定的导语准则,但是随着报纸、广播、电视、好莱坞电影、电视剧、话剧等等各种各样的影响,人们越来越接受了新的讲故事的模式,替代传统的新闻写作。讲故事是最好的传播因此,我们前面的很多训练课程,归根溯源,我们强调细节、我们强调人,我们强调各个传媒特点,电视是什么特点、互联网是什么特点、广播、报纸是什么特点,要回到你书写和表达的时候,你该怎么去写?就像刚才说的导语写作一样,为什么把主人公放在第一位?然后是故事、然后是戏剧化、悬念等等,因为大家现在已经习惯,这是一个故事的时代。我早就跟你们讲过,新闻最核心的就是人,永远是因为关注人,人们才关注新闻,归一千、道一万,人类所有的文化产品都是在描写人和人性,从来没有偏离过,表面上看不是,但实质上全是。就像我要参加《狼图腾》出版十周年的会,因为十周年前出版的时候我在,可能跟我是内蒙人有关。我就在想,十年后我怎么去看这本书?表面上写狼,是写狼吗?《狼图腾》能成为十年的畅销书,如果写狼的话不会吧?不过是通过写狼换一个角度在写人,归根到底还是故事,还是讲述人性的东西,对于新闻来讲,也是如此。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通过用人物去化解宏大命题,比如说交给你一个选题,你要去拍的是727万大学毕业生的就业现状,过去的写作方法可能就是大里来,大里去,现在不会了。现在可能这个片子或者你这篇报道一上来,就是讲述一个人物,比如说用电视去描绘这个画面或者用文字都是一样的,星期五这天,早晨四点多,XX就起床了,他拿出了已经准备了好几天的服装,平常他很少穿,要去参加在工体举行的招聘会,这已经是他进入大四之后参加的第十二个招聘会了。一定更多的新闻人这样选择,由一个个体、由一个具象的东西、一个主人公的概念切进去,接下去可能会有一个转折,“其实,这天要早起的不止胡宁,与他们相同命运的今年是727万个大学毕业生,与去年被称为史上最难就业季的还多出了30万”,一下子横向就拉开了,然后可能有宏观的观察,但最后可能还是要回到个体、要回到胡宁这个故事里。国外新闻,现在已经下意识的形成了李先生、王先生,就是具体的名字、具体的人物,放在宏大的新闻事件当中去进行表达,人们觉得无主人公便没事件,可信度变弱,完全接受了新的讲故事的传统。所以,你首先要明白,新闻同样是讲故事,难道真实的事情,不需要通过讲故事的方式去进行传播吗?我们在对外宣传和对内宣传当中,有相当多的失败就是不会讲故事。花了那么多钱那么大的力气,却没有好的效果。因此第一个,你要接受这个概念,新闻写作传播是一个写故事和讲故事的过程,这是第一点,先要在观念上明白这个道理,不是说故事一定是虚构的,因此跟新闻无关,真实的事情也需要会讲故事。第二个大家有没有想过?想要讲好一个故事最核心的东西是什么?我不知道在你们的生活当中,你们12个人,在这个小群体当中,是讲故事者还是听故事者?有的笑话,有的人讲就特好笑,有的人讲就不好笑,有的人会讲故事,有的人就不会讲故事。为什么?你们有没有反问自己,我怎么去讲这个故事?讲一个好的故事,最重要的一点,是站在聆听者的立场上去讲,而不是站在讲述者的角度去讲。讲故事不好听的人,一定是站在自己的这一方,把故事讲完了就完了,不善于渲染、不善于把握节奏、不善于浓缩、不善于感受到别人觉得这个故事是长了还是短了。不善于从别人的安静或者不安静过程中,知道你讲得好还是不好,然后随时调整自己讲故事的方式。因此,想要学会讲好故事,首先必须要建立一个反向的心态,就是以聆听者为主导,而不是以自己为主导,你拥有这个故事,但是你面对不同的人,应该有不同的讲法,你很敏感。反过来说,新闻人不是正需要如此吗?我们有太多的新闻人,是站在自己的立场上做新闻,而不是站在被传播人的立场上去做新闻。我跟很多的年轻人聊过,反感大话、空话、套话吗?反感,但是自己一落笔,还是那些话,因为自己写得顺,可是你没想过,你不爱听、不爱看的东西,别人怎么会爱听、爱看呢?新闻如何讲故事?昨天晚上,我还校正我们一个同事,我说新闻人,做每一天的节目都要强调,首先要寻找最新闻的东西,跟今天最有关联的东西,然后学会怎么去讲述它。比如说昨天,我们要做的是江浙义乌招聘五个高薪的公务员,最低年薪30万,最高年薪60万,我就跟他强调新闻性和讲这故事,故事要贯穿到全环节,从电视栏目的标题、片子一开场和主持人、评论员第一个问题,包括节目的结构,都要跟它配套。昨天我看到的标题,像政府工作报告的一个标题,最初的标题叫义乌试水高薪聘请公务员,我说你这太常规了,我上来就把它的标题给改了,我改成“30万年薪的公务员:怎么用?”原文案上来的第一个问题,是按常规去讲述这个故事,一切慢条斯理的,问对方组织部部长:我们为什么要开展这样的活动啊?我后来把这个问题全重新调整过了。这条新闻是五一节前发生的,我们做这个节目是五号,它跟五号的关系是什么?这个编导没想过,说这几天持续关注,我说5月1号它公示结束,媒体上都刊登,他们不是5月4号上班,就是5月5号上班,我说他今天上班了没有?我问的第一个问题:就是这几个人上班了没有?他回答说,没上班,我说这就是今天的新闻,他为什么没上班?我把原来第一个短片要完才要问的问题,提到了一开场,说完这件事,我就马上要表达,按媒体分析,他应该是昨天或者今天上班,但是今天我们得到消息,这五个人都没上班,出什么意外了吗?压力太大?然后我们马上采访连线他们的组织部部长,上来第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大家都觉得昨天或者今天都上班,但是到今天都还没上班,出什么问题了吗?他就解释,公示结束了,但是我们要向上级报,另外我们双方之间的合同没签,合同需要我们双方协商一些细节,接着我就问:有出问题的可能吗?会不会有人不签?然后再进入第一个短片。看似很简单,做这么一个调整,马上把这个新闻最凸显的东西突出来了,这就是讲故事的那种模式,这不是从我的角度去分析,这是长期训练的解决,是新闻的结果。再接下来,也是一个跟受众之间的关系,你慢条斯理的去讲这个东西,观众可听可不听,但当你找到了当下最新的新闻性,马上就变成一个悬念,这几个哥们怎么没上班?你以为观众不知道资讯吗?那你为他提供的服务,牵引力是什么?你会不会去讲这个故事?我做的这个调整,就是做讲故事的一种调整,对于观众来说,怎么去更能把他吸引住?你看听评书也好、听相声也好,你会发现,高人全是会讲故事的人。马三立的相声,是相声还是故事?他用他的节奏把你绕进去,最后告诉你挠挠,所有人都乐了,那是一个会讲故事的高手。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瑫的写作工坊」(nonfiction2016),为你精挑细选最优质的非虚构内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课程与专题」上线,累计近6000人参与。训练写作能力并非一件简单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会将随之提升。我对只负责点燃行动热情,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鸡汤式理论敬而远之,拒绝水分,只供干货。参加请戳 ","updated":"T00:26:48.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9,"likeCount":34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26:48+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e1eaa60dfb42ca53f078b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9,"likesCount":342},"":{"title":"白岩松的私家写作课 | 请给我讲一个扎扎实实的好故事(下)","author":"he-tao-62-44","content":"今天推荐的是白岩松所做的一次小范围私密新闻业务分享,分上下两次推送。今天推送下篇。前南方周末高级记者张英旁听并进行了全程记录。本文原载于张英老师的微信公号「探照灯」,经作者授权转载。过去几年间,接触过不少新闻专业毕业的同学,和他们交流的过程中,双方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新闻学院传授的采访写作实务类课程内容,与毕业生走上新闻岗位后所需要的实际技能,二者间可谓极为割裂。也正是出于这样的原因,白岩松于2012年秋天建立了一间「新闻私塾」,名叫「东西联大」,既指北京东、西两边的四所高校(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也是向「西南联大」致敬。专任老师只有白岩松一人,他自己准备教案,组织课程,向四所学校的十几位同学们手把手传授紧贴行业实际运转规律的新闻从业经验,有道亦有术。本文即是白岩松的教学内容之一。全程干货,令我受益颇深。尽管白岩松的主业是电视新闻,但本文从头至尾,对新闻采写乃至更广阔意义上的写作,都极有参考价值。推荐反复阅读。《请给我讲一个精彩的故事》作者 | 白岩松原文载于微信公众号「探照灯」站在读者那一边想要讲好新闻故事,第一个准则,站在被传播者的角度,也就是听故事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站在讲述人角度,去思考问题。我觉得在我们的新闻队伍当中,绝大多数的人是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讲故事,那怎么可能会讲得好听呢?在我生活中,经常能听到大家讲段子,有的人讲段子特精彩,有的人讲段子一塌糊涂,有的人讲完段子之后,大家说可以笑了,请鼓掌。其实这是对讲故事人最大的嘲讽,一样的故事再换一个人讲就不一样了。我很幸运的就是,原来我在《东方之子》的时候,那个时候还不像现在手机这么普及,可以及时发微信、发短信,十几年前没这个能力,谁有个新段子跑过来先讲给我,然后让我讲给大家听,这里潜藏着一种意识:就是你知道该怎么去讲故事。未来的几堂课,我要训练大家,知道一分钟有多长、两分钟有多长、三分钟有多长,你怎么在这个时间段里讲故事。你们从来没受过这样的训练,你们上一届的师哥、师姐们都训练过了。假如只给你一分钟时间,你怎么去把这段话说明白了?规定的主题,两分钟你怎么去说?三分钟你又该怎么去说?或者给你一个故事你怎么能用最短的时间和什么样的语言节奏把人抓住?这个技巧将来咱们会讲,就是关于语言抓人的方面。比如说总强调课堂纪律有什么用?我一直觉得课堂纪律好或者不好,从来不是学生决定的,是老师决定的。是由老师的两个层面决定的:第一个讲得内容抓不抓人,内容要抓人,课堂纪律相对一般就好,讲得内容不好就不抓人;第二个这个老师会不会讲?你仔细听、硬着头皮听他讲,他讲的东西挺有干货的,但是他不会讲,语言没魅力、语言没节奏,不会抓人。比如说我举一个小例子,课堂底下有两个学生聊天,有的老师就是用粉笔打人家,或者告诉他不许说话了,其实完全不用,底下有两个人聊天,你只要突然不说话了,喝十秒钟水就OK了,他保证不会再说话了,因为当你讲的时候,他在底下聊天的时候,你的声音掩护了他,但是你一停,他的声音被凸显出来了,你再看他两眼,他这堂课再说话我脑袋给你,这就是语言节奏变化的作用。讲故事本身是需要能力的。我们讲故事,电视、广播、报纸现在还好一点,广播、电视都是按照听众和观众从第一分钟开始听,最后一分钟听完、看完来设计一个节目的结构,开头如何开、怎么推进、什么地方达到高潮,然后怎么收尾。但国外传媒的调查显示,听众和观众任何时间进入、任何时间离开,我们过去完整的逻辑就产生了一种破坏力了,因为只要不是开头进来的人就无法跟随,按了遥控器就跑了,不跟了,所以现在平行逻辑正在快速的成长。《舌尖上的中国》,是完整的逻辑还是平行的逻辑?你什么时间进来都能跟着故事走,现在的电视,已经不能再寄希望于人们,按照过去的线性逻辑去跟随你前进了。这是不是讲故事方式的改变?因为听故事的人变了,我小时候,放学的时候就跑到电线杆子底下,听袁阔成、单田芳的评书,听半个小时,聚精会神。现在你给我讲半小时故事试试?你能抓住多少人?而且这半小时要持续一百天,每天半小时,你给我抓住人试试?很难,现在的评书,已经远远不如以前有吸引力了。首先我觉得跟现在人们的生活节奏,和讲故事新的方式有关系,现在的人喜欢听短故事,那你怎么通过很多个短故事,构成一个长篇?同样讲半个小时,过去是慢条斯理的慢慢讲,现在你可能要把这半个小时,分解成好几个完整的故事组合在一起,因为人们的心态和审美期待起了变化,讲故事的人必须适应这个过程。我们讲故事,要以聆听者为主导之外,故事最核心的几个人、细节,一定要非常清楚、完整,另外你还要加上一个节奏,讲故事在技术层面上最重要的是节奏,在内容层面上最重要的是人和细节。所以你就会发现,不管交给你什么样的选题,你都要去学会找人和找细节,然后回来才能琢磨,用什么样的节奏去讲这个故事。现在你们会明白,为什么我会不断地强调故事的节奏?你们第一次写文章不分段,一定是没有节奏的,但是像今天这样单独的句子单独成立,节奏也不好,过去我们称之为好的东西叫长短句,为什么叫长短句?它有一个结合,让你该舒缓的时候舒缓,开始紧凑的能紧凑,写文章如此,做电视也是如此,这是技术层面节奏的问题。不管交给你什么样的选题,都要去寻找与这个选题有关的人,或者让人们能够感兴趣的东西,这是聪明的做法或者说这是方法论。我们说读书,难道你不从人这个角度去切吗?我们说音乐,你不从人这个角度去切吗?不管你做什么样的新闻,想要把这个故事去讲好,恐怕人都是首先在你脑海中的,这应该成为我们一种习惯。好的故事和细节我做任何新闻,我首先都会想到的是人。很多人会去问我,你怎么会去耶鲁去给人讲《我的故事和背后的中国梦》,因为你很明白,跟老美打交道以及跟所有人打交道的共识是什么,把你扔进去这个故事里,这个故事就好讲了。我们光空讲事是很难讲的,你让我讲四十年的中美关系,太累了,人家也不爱听,听一会就困了,但是把你扔进故事里,就容易抓人。所以讲故事选择人,还在于当你选择对了人,人们才有感同身受,才会以相同物种的姿态,去感受你的感受。讲某件事,人们都是可进可退,会有距离感,讲人就不一样了,因此要学会用人的方式去讲事,更不要说新闻天然就是要讲人的故事了,所以你发现好的新闻工作者、好的作者,一无例外,他们都是故事高手。 千百年来,我们的文学实践、音乐实践,包括这几百年的新闻实践,都在说明这样的道理。所有的新闻,所有的故事,都要回到人这个角度。接下来我们讲故事,还需要的是细节。在故事里,如何选择好的细节?过多的细节,会繁复、絮叨,没有重心,淹没主题;如果没有好的细节,让人们就有了距离感。当你作为聆听者的时候,好的细节,经常让你再次被带入故事中,一进入细节,你聆听的状态,都是不一样的。我们讲所谓主旋律,总讲爱国,大家会觉得头疼,这是一个大话题,但如果你把它转化成故事呢?无锡有两大家族,一大家族是荣氏家族,后来出了荣毅仁这样的国家副主席;还有一大家族是钱氏家族,出了像钱穆这样的大学者。那你想想钱家的渊源是什么?1931年钱家又一个孩子考大学,叫钱伟长,考上了清华,毫无疑问,语文第一,历史第一,双百分,清华把他招入其中,陈寅恪希望他学历史,闻一多和朱自清先生希望他学文学,因为这孩子历史跟中文都一百分。钱伟长走进大学,结果第二天9.18事变,钱伟长夜不能寐,觉得学历史、学中文都无法拯救和改变整个国家?他左思右想,跟同学聊天,只有造坦克、强大我们自己,这个国家才能慢慢好,可是想要造坦克就要学物理。第二天他跟学校说,我要学物理,学校老师打开成绩单,乐了,物理17分,数学加化学20分,您敢学物理?但是他的中文和历史是两个100,那时候清华牛,现在要算总分的话连三本还没进呢!但是看到钱伟长太坚决了,学校后来跟他达成了一个协议,试验一年,如果一年后,你物理能够考到70分,你就继续学物理,如果物理考不到70分,回中文系。钱伟长答应了,在他毕业的时候,他是全物理系的第一名,数学的第一名是苏步青。几乎所有的人听完这个故事,都觉得豪情万丈,这是不是主旋律啊?这里没有任何标语、没有口号,只有人、只有细节、只有故事。反过来说,你平常再去做报道的时候,你该用什么样的心态去做报道?没什么可躲避的,你以为你做舆论监督、批判报道,如果你没细节、没人,你的批评报道、舆论监督喊两句口号就是好报道?所谓别人认为主旋律,你的故事里要是有人、有细节、有感召力,那同样是好的东西。如今,我们怎么不擅长去寻找这些故事了呢?一听主旋律就偷懒,习惯喊口号嘛!其实一听舆论监督,也没好故事,直接换成另一种方式的喊口号,这两种新闻,都会被人鄙视。绝不因为你做舆论监督,喊口号就好;你做主旋律的喊口号,如果空洞无物,那都不叫好新闻。60年代的留学生里,有一个女指挥叫郑小瑛,她当初刚有了孩子不久,刚当母亲不久,被送到了莫斯科的柴可夫斯基音乐学院,去学音乐,一去几年回不来。几年过去,她熬到了毕业的时候,成为全苏联第一个走上柴可夫斯基音乐厅指挥歌剧的女指挥。那一天,她把孩子的一张笑的照片,放在了整个乐谱的最后一页。演出开始,一张一张、节一节地往下行进,当最终一个音符结束之后,全场几分钟雷鸣般的掌声里,郑小瑛一直是热泪盈眶,看着最后一页,孩子冲自己笑的这张照片,我们有多少人挖掘出了这样的细节?可没有这样的东西,你怎么样具有说服力?请告诉我,这样的故事可以抓住人吗?我们平常在干什么?轻易的去站队,去互相攻击,可是你把自己的事情做好了吗?如果我们拥有无数这样的故事,我们想象一下,不管你是弘扬的还是批评的新闻,其实那些全是外在的,如果谁掌握了这样讲故事的方式,谁不会拥有制空权呢?好故事和节奏我们不去谈论整个国家或者大的新闻行当,你是谁?你要不要这么做?无故事便无传播,而要有故事就是先找人,接着去找细节,第三个进入技术层面、节奏。但节奏这个东西,恕我直言,我只能提醒你们,我没法现在告诉你们就应该这样,不同的故事需要不同的节奏,另外有不同的时间长短,今天的节目是8分钟的和2分钟的,那你说我能告诉你相同的节奏吗?但是节奏永远是讲一个故事当中很重要的一点,这个节奏包含着什么呢?就是合理分配,你所拥有的细节、你的能力,这个细节既包括故事细节。我个人是把故事细节看得很重。最近网上也在夸《舌尖上的中国》的解说词,被夸赞的解说词具有共同的特点,这个语言本身都是细节性的语言,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你说哪个语言内涵从来没听过?都听过,但是他换了一种新的方式去表达。所以节奏就是合理布局的能力,如果说讲故事的人,当然隋唐就是这么多,我怎么去合理布局?我怎么去讲?如果我把一个细节讲得特别冗长,剩下的故事都被浓缩了,那一头大、一头小,那肯定不舒服。讲段子也是如此,不会讲段子的人,永远不知道段子的几个关键点在哪,怎么讲才能把人抓住?不会讲段子的人,经常把重要的东西给忽略不计或者顺笔带过,其实大家都在等他丢包袱呢!他不去做渲染、不去做强调,不重要的细节他讲半天,结果那个故事全被破坏了。同样一个故事,我们将来训练,你们12个人,要讲同样的故事,那是不一样的,怎么去把它讲好?这里就存在着你的节奏和布局。下一个不准确的定义,节奏是什么?就是对你拥有好素材的合理布局和分配。比如说我写3000字的文章,这3000字的文章如果你只有支撑500字文章的那两处细节,你是撑不起这3000字的文章的,所以涉及到采访,比如说当你要做一个人物的报道,过度裁决也不好,但是欠了肯定也不好,你永远要明白,我们作为一个采购者,你要做一顿饭,今天晚上我要请六个人吃饭,我觉得一个聪明的厨师和采购者,第一个概念要确立的是:我请六个人吃晚饭,脑海中时时装着六个人,你才会采购与这六个人相对等的好东西,这个过程中间就要有做减法,然后合理布局和搭配菜谱。平常我们写文章、做节目也同样如此,你一个10分钟的节目需要采访多久?如果你是按照100分钟的节目采访,回来这么大的量,你一定做不好这10分钟,你过来开采了,你回来没法去做减法了,你已经很难去删节了。可是一个20分钟的节目,你拿回来的东西只能支撑5分钟,剩下的注水吗?所以我觉得干我们这行的,永远面对的问题就是奶粉放多少、水放多少,全是奶粉太浓了,全是水就是假冒伪劣,什么情况下最好喝?调配合适的水和奶粉。但这个也涉及到节奏,我总在跟我们栏目组的人说,我们的栏目时长准确是30分钟,但是刨掉广告剩下25分钟,我永远都在告诉他们:你们最该干的事,首先要明白25分钟能装多少东西?有时候,他们拿来一个策划案,我一翻:大哥,这是两个小时的策划案,你怎么往这25分钟里面装?因为它面面俱到,什么都想要,不可能。现在几年的磨合过后,越来越多的人知道,这25分钟能装什么、只能装多少,这个时候节目才好看了。写文章也如此,我以前在报纸版面,我最先学会的是:这一个整版有多少字,当我知道它有多少字的时候,我约稿的时候、我排版的时候,才知道我能排几篇文章,然后我怎么去做删节。有时候做报纸经常这样,我首先按照它的大致字数,然后才有最漂亮的排版,我宁可去删这个文章,去配合这个排版。写稿的人不知道一个版有多少字,不知道给了你多少版面,它不知道应该写多少字合适。所以,你对版面了解了,对电视的节目时长,有时间和容量的把握,才会出节奏。比如说3分钟稍快一点900字,900字是多少?如果3分钟你老老实实的写出900字,最后这900字一定会到3分半,为什么?当把文字转换成语言的时候,还会给语言添加很多非文字的因素。所以仔细算下来,一般情况下3分钟900字左右,但最后容纳的是大约不到800字,就那个容量。这是我长期训练之后,才会有这样的一个结果。再比如说,现在随着推特、微博的普及,全世界新闻平均字数已经过度到750字,逐渐减少,现在是越来越短了。我们现在已经到了700字左右了,700字是个什么样的概念?我刚才来的路上,还有网络公司给我打电话,你在我们这开专栏给你多少钱。我从来没开任何专栏,只在一个地方,每周写一次体育专栏。我已经写了十几年了,原来稿费极低,而且我只给那一个地方写,我为什么要留这么一个口?第一我觉得写体育这是我自己的爱好,再一个,我在不断的练自己800字的文章,一周一篇文章,我的稿纸几乎很少有乱的,这800字里,我从开始写琢磨完了布局,基本上每篇文章,就在800字前后,正负一二十字。经过长期的训练,你知道800字的思维、容量、节奏该是什么,因此我也很少修改,这就是一个长期锤炼的过程。我必须用这种外在的方式,逼着自己不断地进行这方面的训练。所以很多东西是需要训练的,我们开始都不明白,都觉得内容为王。内容是为王,但是你先得知道筐是多大,知道了筐,你才知道该往里装的内容,怎样才能为王。这也是以需求为导向的,你以为你可以无限制的去写吗?我刚当报纸编辑的时候,交给我一篇文章,我当时胸怀天下,放眼世界,上来写了6000字,领导给我删了1000多字,后来等我自己做了编辑我才清楚,6000多字是一个多整版,有几个刚上来的记者可以这样啊?人家告诉你写的就是一个比短消息长一点的东西,我上来写了6000多字,可是后来我发现收不住是能力不足的表现,写长了其实是容易的,这就是我为什么让你们每篇文章只许写350字的原因。有些事是非常值得讨论的,也有些事你就能够听明白,这一定是N多年已经总结出来的经验,执行就行了,就像讲故事,从人入手,这个应该成为你们一生的习惯,做任何文章、做任何选题,牢牢地把握人这个因素。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瑫的写作工坊」(nonfiction2016),为你精挑细选最优质的非虚构内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课程与专题」上线,累计近6000人参与。训练写作能力并非一件简单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会将随之提升。我对只负责点燃行动热情,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鸡汤式理论敬而远之,拒绝水分,只供干货。参加请戳 ","updated":"T00:39:59.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10,"likeCount":122,"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8:39:59+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57a6d046bfbb0f18cda3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10,"likesCount":122},"":{"title":"林天宏:写出好故事的十七门招数","author":"he-tao-62-44","content":"今天推荐的文章是《冷眼热肠:我的特稿写作观》,作者是我在《人物》工作时的老师林天宏。林老师是中国最优秀的特稿写作者之一,他的作品曾连续两年获得南方周末年度致敬。三年前他从《人物》副主编的位置上卸任,先后在万达影业和阿里影业两家巨头影视公司从事宣发工作。如今他再次履新,加盟韩寒旗下的上海有树文化担任副总裁,向首席内容官李海鹏汇报。他的工作重点之一是生产好故事并进行专业剧本开发,为特稿写作这门手艺创造新的可能。林天宏和蔡崇达,两个福建男人,是我的特稿写作经历中最重要的两位老师。蔡崇达是我的启蒙老师,在我大学期间教会了我特稿是什么,并且从根源上引导激发了我对这件事的热情。林老师则教会了我很多非常具体的技术细节,还有对磨炼手艺的认真敬畏。在这里要向两位老师致以深深的谢意。以下这篇文章,是林老师对他特稿写作经验心得的集中总结。过去几年我不时把这篇文章从资料库中调出翻看,每次总有新的收获。推荐大家也反复阅读。《冷眼热肠:我的特稿写作观》作者 | 林天宏一篇好的特稿,必定是个人天赋与后天努力的结合体。个人天赋无法多说,各人情况不同,但落实到技术层面,特稿也还是有一些基本的技术和规律可循。我从事特稿记者7 年,也试着做些归纳。文章里面采用的例子,多为这些年发表稿件的一些段落。并非这些段落写得有多好,只是对自己的作品比较熟悉,相对好举例子,权当抛砖引玉。一、标杆想成为一个好的特稿记者,入行的时候,心里一定要有一个标杆,要知道这个行业的优秀前辈们留下的最高的标准是什么,然后从模仿文体做起。2004 年刚入行的时候,我背过很多经典特稿,在家里一个字一个字地朗读背诵。跟我一块进《冰点》的一个女记者,部门给她一个任务,很多好的特稿是没有电子版的,让她一个个字打出来。打了三四十篇后,她写的稿子完全不一样了。对于新人来说,特稿写作,没有任何捷径可走。但如果非要找一条最容易到达峰顶的路,这也许是唯一一条。二、意象意象是什么?从定义上讲,是主观情感在客观世界中找到的对应物。《第22条军规》——第22条军规就是意象。《肖申克的救赎》——藏在圣经里的那把锤子。《辛德勒的名单》——那个穿红大衣的小女孩。从操作性来说,意象就是我们写作的把手,有了这个把手,我们抓得牢,文本才能呈现出高人一筹的东西。从写作上,意象就是一条线,不断地在你写作中出现。它是文章节奏的一个掌控器,是你文章的一个聚光点,是升华情感,吸引读者往下读的东西。但是意象不是大白菜,它一定是长期思考以后,对新闻事件以及背后的社会运行规则和人性因素有了深刻的理解,你才能在现实世界找到它的对应物。《南方周末》2006 年年度特稿致敬,是中国青年报“冰点”记者包丽敏的《无声的世界杯》。这篇稿子就是在特稿中巧妙运用意象的范本。2006\n \n年是世界杯年。一个偶然的机会,时任冰点周刊主编杜涌涛看到一张新闻照片,一群农民工撑着伞,在雨中的街边,看着对面夜总会大屏幕上的世界杯比赛直播,因为没有声音,他们只能插着耳机听电台里的解说。杜涌涛马上意识到,这就是“冰点”要寻找的意象——这块无声的屏幕,其实也正是农民工这个沉默群体的象征。记者在操作中,就能够用这块大屏幕,来串起那些原本看上去散漫的细节和素材。三、记录从业头三年,我是依赖录音笔的。我现在采访基本不用录音笔了,我的采访本上记关键的故事,给我印象非常深的细节,那些打动我的东西,我会用速记的、用我自己能看得懂的方式,把这个故事记下来。这样做的道理很简单,如果这个故事,采访对象说出来,连你本人都打动不了,你又怎么能指望用这个故事去打动读者呢。除此之外,采访不仅仅是问问题,采访的时候要调动你一切的感官。除了耳朵之外,视觉、味觉、触觉、嗅觉,你记录一切不寻常的环境细节。阳光、风、水声、味道,甚至触觉,你要把自己想象成一部摄像机,一部有人工智能的摄像机,这是我除了关键细节外,记录最多的东西。5 月2 日早晨8 时,修路队的人们吃过早饭,陆陆续续来到程家的大门口集合。这儿热闹得“像赶集似的”,就连路旁猪圈里的几头大肥猪,也兴奋得嗷嗷直叫。开工之前,程林祥把自家的饭桌端到门口,搭成一个临时香案,举行了一个简短的“开工仪式”。桌上摆着四碗供品——土鸡蛋、豆花、蛋糕,以及一块切成方块的肥肉。他点燃了蜡烛和香,烧了一叠纸钱,又磕了三个头,求山神保佑施工顺利。进入4 月中旬以来,这里便进入了连绵的雨季,雨陆陆续续下了半个多月。但开工这天却是个大晴天,十几天都隐没在云层后面的太阳,此刻从云缝中探出头来,阳光温暖地铺在山路上,香案上的两个酒杯,反射着柔和的白光。“真是个好兆头哩!”有人兴奋地叫道。这是南方周末2008 年特稿致敬的《回家》中的一部分文字。这些细节,都是我记在采访本上的。四、地点在什么地点和你的采访对象见面。这是重要的,也是基本的。现在很多记者就是电话采访。当然,电话采访是很有必要的,有时候它是省时省力,性价比也很高,有的采访,也确实不需要面对面见面。但是对于特稿写作的采访来说,你必须要到采访对象生活的地方,你要用脚去采访,你只有走进了那个环境以后,你才能真实的感觉到采访对象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他每天接触到什么,他受到什么东西的影响。在《回家》那篇稿子里,有一个反复被读者提起的细节。“离坟不远,就是程家住的救灾帐篷。通讯中断后,他们只能通过一台小收音机,来了解外面的信息。5 月19 日的全国哀悼日,一家人觉得也应该做点什么。村子里找不到旗杆,也没有国旗,他们便在帐篷边竖起一根竹竿,在竹竿的中部捆上一块红布,就算是下半旗了。每天下午的2 时28 分,这户农民就在旗杆下站上一会儿,用自己的方式,来表达对死难者的哀悼。偶尔有微风吹来,这块微微抖动的红布,和天蓝色的帐篷布,构成了山坡上的一缕亮色。”这个细节,是我采访结束后准备离开时,无意间看到的。起初,我并不清楚这是面自制的半旗,老程告诉我,他听了电台里说,国家要下半旗致哀。他们没有国旗,只能用这个替代。但如果不是去了当地,只是通过电话采访,你怎么可能看到这样的细节?五、人物与环境这是经常被忽略的关键点,把新闻人物放到所处的环境里来写。记得贾樟柯的电影《小武》吗?一个破败的小城街头,一个国营工厂的荒废澡堂,一个很劣质的、很魅惑的粉红色灯光的KTV,在这些环境里,故事的主人公存在着。把人物放在这样的环境里头,你可以看到他的性格和经历的源头,能让读者更深地理解这个人。这是记者经常忽略的东西,我们经常写一个人物,就是些他说了什么,我们又跟他说了什么。但是你忽略了这个人所在的环境,你又怎么能精准地刻画出这个人物呢?在《路》这篇稿子里,有刘志珍祭拜在地震中死去的儿子的段落。程磊的坟离家很近,走上5 分钟就到了。她蹲下身去,熟练地插上蜡烛和香,用烛火点燃了纸钱。已经整整一年了,这座用石头垒起的小小的坟茔上,爬满了茂密的野草。坟前还有不少供品,这一年来,陆陆续续地有不少来访者,在这儿祭奠过这个17 岁的男孩。几个月前,在清理程磊的遗物时,刘志珍意外地发现了儿子初三时写的一篇作文,是儿子写给她的,题目是《成长的路上,她牵着我的手》。虽然那些用蓝色钢笔墨水写成的字迹,已经略微有些褪色,但每一个字,刘志珍都记在了心里。在作文的结尾,儿子这样写道:“……在我成长的路上,她总是牵着我的手,带着我越过一道道高坎,翻过一座座大山,她从不放开,也从不厌烦,她,就是我的妈妈。”可现在,这个母亲却不能确定儿子的灵魂是否已经回家。程磊死后,刘志珍许多次地梦见儿子,可他几乎没有在家里出现过。只有一次例外。2009 年的春节,家里大门上的门神画像旧了,刘志珍把它揭了下来。当天晚上,她就梦到程磊从外头回来了,坐在堂屋的饭桌前,说自己要吃炒黄瓜。可吃完后,他放下饭碗,转身出门,就再也没有回来。“我总担心他回不了家。”回忆起这个梦,她揉揉被纸灰迷住的眼睛,低声说道:“等路修好了,他来来回回的,也好走多了。”山林里一片寂静,回应她的,是微微抖动的烛火,与纸钱燃尽后冒起的一缕青烟。坟边有一大片不知名的黄色野花,它们只在春天开放。六、追问采访的时候不断地追问细节,要求对方演示,直到在你的脑子里形成画面感。特稿和其他新闻写作不同就在于,它不仅仅是和采访对象聊的东西成稿,而是所有的动作还原成一个场景,成一个画面,这是特稿记者必须的东西。而怎么来还原,就是通过追问,不断地追问。2006 年,包丽敏曾经做过一篇稿子《火车惊魂记》,还原了一列从新疆开往北京的列车,在戈壁滩上遭遇沙尘暴后,乘务人员与乘客们自救的故事。当时,包丽敏找到在北京的五六名乘客,把他们聚拢到中青报的食堂里,让这些乘客还原当时的细节。那列火车的车窗,被沙尘暴卷起的鹅卵石砸了无数窟窿,包丽敏就不断地追问乘客们鹅卵石砸到玻璃上到底是什么样的?玻璃碎了到底是什么样的?采访对象中有一位男士,爱喝酒,被包丽敏问急了,激动地说,“你真想看看是什么样的是不是,我告诉你是什么样子。”他拿起一个啤酒瓶,咣一下砸到餐厅的玻璃窗上。大家都愣住了,包丽敏也吓傻了。“看明白没有,没看明白再砸一次。”那天下午,餐厅的玻璃窗户一共碎了四个洞,还赔了玻璃的钱。这个细节就被包丽敏写到了文章的结尾处,成为点睛之笔。七、框架我个人的写作习惯,是先整理出所有的素材——采访录音、采访本上的关键故事与细节、背景与资料,然后思考出一条逻辑线,在此基础上搭出一个框架,把素材分类往里填。在写作过程中,再做一些相应的微调,但大体上来说是不会变的。八、开头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对于一篇稿子来说,好的开头,就为整篇文章定下了调子——用什么样的节奏、什么样的语气、什么样的笔调写,开头出来以后,心里就有数了。做特稿记者这些年,最多的一次,一篇稿子我写了8 个开头,然后从中选择感觉最好的一个。这种感觉,来自于我对稿子要传达的东西的最后思考。开头一定要进入得快,头三个自然段,你就要让读者明白你这篇稿子究竟要写什么,你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它的新闻价值与社会价值何在。在这个过程中,要尝试制造悬念,寻找反差,以及矛盾冲突强烈的场景与情节,吸引读者往下读。写稿前,可以寻找自己的第一读者。写完开头,给他看。第一,能不能知道我在写什么,第二,想不想往下看。如果他的反馈不太好,那么,赶紧重写吧。九、细胞语句,乃至字词,是组成一篇稿子的细胞。请用最简洁的方式,句子尽量使用主谓宾结构,少用或尽量不用被动语态。不用大词、热词,或者有明显价值判断的词,尽量使用中性词。举个简单的例子,经常听到“解放军官兵”,其实写“士兵”足矣。“新中国成立”,不如写“新政权成立”。十、骨架逻辑,是一篇特稿的骨架。起因、发展、高潮、结果……这是一种最简单的,以时间顺序为逻辑的叙事方式。但一篇特稿,有时候长达七八千字,如果只用时间逻辑,很难吸引读者。这个时候,需要写作者在写作逻辑上动点脑筋。我们可以动用所有的结构方式,倒叙、插叙、蒙太奇,两条线索,一条暗线一条明线交织来写……拥有高度自信心的写作者,甚至可以用主观的情感逻辑,来串起所有的素材。这是值得特稿写作者下大功夫的地方。当然,如果是一个刚刚上手的特稿记者,先在通晓简洁明白上下功夫,文章的逻辑和结构,编辑会帮你改。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十一、节奏一篇稿子通常由四种类型的素材构成:叙述、描写、背景资料、直接引语。从可读性的角度来说,一篇好稿子是有节奏的,它是通过叙述、描写、直接引语、背景资料这四者有机的结合,不断地来回转换,把故事写得跌宕起伏。十二、背景在社会与历史大背景下发生的典型个案,在操作时都会遇到这个问题。怎么把具体的故事和很多枯燥的背景完美地结合,这是考验记者讲故事能力的重要标准。好的记者,一定是一个非常棒的裁缝,他能把个案和背景很完美地融合,不露痕迹,拙劣的裁缝,痕迹很明显。十三、过渡过渡段是考验记者能力的重要标志,怎么递进、怎么过渡。一个好的记者,一定是高明的缝纫师,能把所有的素材织得天衣无缝,让你挑不出破绽来。十四、递进所有的特稿写作者都会碰到这个问题,尤其是篇幅比较长的稿子,它一定是在不断地发展,你用什么样的方式来推动它的发展?第一个是制造悬念,第二个是制造冲突。矛盾、冲突、戏剧性,这是一个故事必要的元素。我们在写作中,一定要有意识地凸显它们的存在。十五、比喻特稿能不能用比喻句,这是很多年一直在争论的问题。传统学院派的人会说,新闻怎么能用比喻句呢,这太不客观了。因为,比喻是完全主观的东西。但是,在我看来,特稿完全可以使用比喻句,在分寸上适当地把握。一个精练的比喻甚至是一个画龙点睛的地方,因为特稿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作者的原创性,那么比喻句就是考验这个东西的重要指标,好的比喻句就是点睛之笔。十六、细节与选择细节特稿需要有画面感,而细节是为画面感服务的。其实,故事的走向,记者本人的情感取向,乃至于这篇稿子所要传达的一切……也隐藏在所选择的细节中。是不是所有的细节我们都要用?细节分两种,一种是有效细节,一种是无效细节甚至是有害细节。每篇文章都有一个明确的主题,所有的细节都是为主题服务的。无效的细节,会冲淡主题。对于新闻的客观性来说,不同记者进入同一个新闻现场的时候,他的观察力、对细节的把握、直觉,有高下之分。这个场景里的细节都是客观存在的,有的记者能发现,有的记者就是发现不了或者发现了也不当回事。从这个角度来说,客观的细节,其实也隐藏在主观的寻找中。而我们为什么要做这个选题,我们本身对这个选题有判断、有立场才会做它。所以,我认为客观是一种技术性的手段,我们需要用客观的细节,来表达主观的立场。当然,记者本身的立场,应该是中立的。这是另外一个问题。比如说,在《回家》这篇稿子里,在碰到程家父亲背着儿子的尸体回去时,孩子在废墟里已经捂了两天了,那几天大太阳,天气炎热,已经可以明显地闻到遗体的异味。在写稿子时候,我考虑了很久,还是把这个细节去掉了。十七、笔调特稿的叙述,你的笔调必须是冷静的、客观的,而你要表达的情感、立场、价值观,其实都是隐藏在你所选择的细节里面。你要用这些细节,来表达你的情感,读者是很聪明的,他们是可以读出来的,千万不要急着自己跳出来去表达。稿子最高的境界,是悲悯。你的文笔是克制的,你的感情是隐藏在里面的,但是你的心是热的,有愤怒、有悲伤、有喜悦、有同情。《回家》这篇稿子,是我从业至今写得最痛苦的稿子。因为这个故事直接冲撞的,是亲情,是每个人心里最柔弱最没有防御能力的地方。痛苦不在于遣词造句,而在于一种对悲伤情绪的克制与抵抗。虽然故事如此悲伤,但对一个特稿写作者来说,你不能让读者看到直接的情绪表露,必须用冷静克制的笔调,用你采访到的细节和故事呈现,所以一边写,一边把那些情绪往回摁。但总有摁不回去的时候,有几次是崩溃的。房间外面的服务员总走来走去,我不敢哭出声,只能躲在被子里面,用枕头蒙着头哭,难过得全身发抖,直到情绪被我控制下来摁回去了,我才起身继续写。这是一个天人交战的过程,但也是对特稿记者的专业性的要求所在。你不是不能表达私人情感,但这些东西,都应该通过你选择的细节和故事,通过冷静克制的叙述来表达,这就是所谓的“冷眼热肠”。以上这些,这只是一些特稿的基本技巧。真正写出好的特稿,技巧固然重要,但作品最终的呈现状态,更重要的是,取决于写作者的阅历、态度、敏感性、以及有一颗怎样看待事物与世界的心。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瑫的写作工坊」(nonfiction2016),为你精挑细选最优质的非虚构内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课程与专题」上线,累计近7000人参与。训练写作能力并非一件简单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会将随之提升。我对只负责点燃行动热情,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鸡汤式理论敬而远之,拒绝水分,只供干货。参加请戳 ","updated":"T02:58: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6,"likeCount":69,"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0:58:5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0b107c21a4a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6,"likesCount":69},"":{"title":"这样修改,你的文章脱胎换骨——我的第六场知乎live,以及有关训练写作能力的一些感想","author":"he-tao-62-44","content":"从去年9月份开始,我按照一个月一次的节奏,更新头图所示的这个的知乎live专题,到现在为止已经有近七千人参与。上一讲是在二月中旬,之后中断了近两个月。为什么?因为在利用这段时间高强度阅读积累,准备新的课程。4月15日,该系列的第六讲将会上线。参与请戳本讲过后,按照故事写作的基本步骤展开的课程就将告一段落,之后我将拆分出一些故事写作的具体技术环节,进行专题精讲。 去年我刚开始开设写作课程时,无论是知乎还是其他平台,写作课都为数寥寥,为什么?因为大部分人习惯性地认为写作是不可教授的,只能靠天赋。对于很多人来讲,这是一种根深蒂固的观念。 但并非大多数人习以为常的观念就是对的。 七年的职业写作过程中,我对一件事深信不疑:写作固然是一件个人化的事情,但优秀的作品,一定是个人才华与一整套行之有效的技术方法的有机结合。而现实情况是,很多人只是凭借个人感觉苦苦摸索,根本未曾意识到写作方法的存在。将近半年过去了,写作课慢慢多了起来,这是一个可喜的现象,说明需求是非常旺盛的。写作能力,是在现代社会生存发展应当具备的「元技能」。无论从事什么行业,如果具备胜人一筹的写作能力,都将获得更多更好的机会。即使不从这种看上去有些「功利」的角度评估价值,写作对于一个人而言,仍然是非常有益的——它是帮助一个人进行自我认知、获取内心充实平静的有效方法,会成为与你相伴一生的生活方式。不过,在学习写作课的时候,可能需要意识到一个问题:我学习的是写作技巧吗?是,但也不完全是。好的课程,讲授的内容不应当仅限于具体的写作技巧。因为技巧是松散零碎的,如果不掌握技巧背后更为基础深层的逻辑脉络、思维方式,仍然无法将具体技巧真正弄懂吃透,运用于实践。 所以,我的课程不只告诉你应该「做什么」, 还告诉你具体应当「怎么做」,不只告诉你应当「怎么做」,还告诉你「为什么要这么做」。只有掌握了体现写作基础规律的底层思维,才可能举一反三,真正从本质上提升写作能力,而不是学习了一大堆类似于「一个星期写出10w+」的内容后觉得激情满满,具体实践时仍然不知所措。进一步延展开来讲的话,写作绝不只是写作本身。提高写作能力的过程中,各方面能力都会自然而然地得到提升。换句话说,一个人如果有能力写出精彩的故事,他做其他很多事情,都可以做得很好。因为他掌握的不只是具体微观的写作方法,而是一整套认识世界、理解世界的思维方式。这种思维能力可以灵活地加以迁移转换,运用于其他领域。以上是有关训练写作能力的一些心得感想。 4月15日晚八点,我的第六讲知乎live,欢迎来玩。请戳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瑫的写作工坊」(nonfiction2016),为你精挑细选最优质的非虚构内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课程与专题」上线,累计近7000人参与。训练写作能力并非一件简单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会将随之提升。我对只负责点燃行动热情,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鸡汤式理论敬而远之,拒绝水分,只供干货。参加请戳 ","updated":"T03:42:4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0,"likeCount":18,"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11:42:4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ca9385caa87cf3253ccc4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0,"likesCount":18},"":{"title":"人民爱夜店(下)——半上流社会?","author":"he-tao-62-44","content":"我的「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系列知乎live第六场4月15日晚八点。参与请戳今天推荐的作品是《人民爱夜店》,作者卢悦,刊于《时尚先生》2009年8月刊。文章篇幅太长,分上中下三次推送。之前不慎将下篇遗漏。。今天补上。上篇请戳:中篇请戳: 在中国的特稿写作市场中,由于作者多为社会记者出身,选题覆盖半径有所局限,“苦大仇深”型的题目占比较多,而相对较少聚焦于沸腾火热的现代都市生活。当然,这绝对不是什么过错。不过,这个世界上还有很多其他值得观察记录的角落。本文即是一例,大都市浮华物欲的一面,在作者笔下活灵活现。尤其值得一提是作者颇具个人辨识度的写作风格。由于从事特稿编辑采写,我日常要阅读大量相关作品,其中很多文章,似乎很难挑出多少毛病:采访扎实,结构工整,叙事流畅,各方面都过关,但就是让人记不住。为什么?因为文字没辨识度。反观一些技术上有瑕疵的作品,优点也很鲜明,个人辨识度很强烈,让人过目不忘。怎样算有辨识度呢?一个很简单的标准,拿来一篇文章,先把作者名字删了,如果读者还能辨认是谁写的,说明个人辨识度很强。另外想说的一点是,最近两三年,很多读者有一种发现了新大陆的感觉,「时尚杂志」怎么突然开始做特稿?其实这一感觉并不准确,早在七八年前,我所供职的《智族GQ》和另一本优秀的杂志《时尚先生Esqueire》就已开始在特稿领域精耕细作,只是当年的很多作品从未经历过网络传播,不为人所熟知而已,本文就是一例。未来一段时间,我会努力将它们一一打捞出来,让好作品绽放应有的光彩。《人民爱夜店》作者 | 卢悦刊于《时尚先生》2009年8月刊就在半梦半醒之间作为一本一向宣扬高品位生活的杂志,你一定奇怪为什么我们要做夜店专辑。这十年来中国最大的进步就是人们敢于承认自己的欲望了。面对欲望我们不是像过去那样压制,而是引导排遣,以求和谐。其实上流社会才更具备下流的条件,所以我们也必须重视高端人群的低级趣味。夜店,为什么让人这么上瘾呢?因为它存在于残酷的真实世界和完全虚拟的网络世界之间,属于一个灰色中间地带。这一灰色,想象空间和存在感都无限放大,造就一个充斥黑暗和噪音的世外桃源,数不清的快感神经在此沸腾。当我们评判一座国际化大都市的可爱程度时,通常不会提白天的科技含量,而是钟爱夜晚的狂欢指数。半上流社会不管怎么说,夜店还属于小众社会,因为这种能对人产生致命诱惑的东西,必定伴随暴利,所以不是每个人都能消费得起的,但你能说这里是上层社会吗?虽然达官贵人们都曾随风潜入夜,但绝对希望润物细无声。哪位企业家会讲出自己夜夜歌舞升平呢?不过一些豪华车品牌确实已经开始在知名夜场门口摆放展车了。还记得几年前一位知名男演员在酒吧门口被人绑架的消息吗?原因是他开着X5,看上去很有钱。当时有位在洛杉矶当过8年警察的华人评论此事,说类似事件不会出现在LA,因为那里的富人和平民住在不同的区域,进不同的娱乐场所,甭指望在夜店能碰见科比。而中国的新兴富人,自认为是阶级,其实双脚还在泥土中,基本还是与民同乐状态,并陶醉于在平民堆里显富,比如在夜店门口猛踩一脚跑车油门。用鱼龙混杂来形容中国的夜店再合适不过了。提起马会,你印象中一定反映出高端会所气派,那夜场呢,我觉得是声色犬马会。马会的核心意义不在于玩马,而是能在一种轻松的气氛中接近权贵,以求商业目的。比如某位政要,在办公室里,他连5分钟都给不了你,但在马会里,大家从共同的爱好聊起,谁还端着架子呢,没准聊上半小时,好多真实目的就带出来了。夜场也如是,都到这儿了,酒也端上了,领带也解开了,姑娘也搂上了,这时候你要还想装回深沉拿架子,那你在别人眼里就成病人了。有想法的小弟过来叫声大哥敬杯酒,此时正是时候。李金是Cocobanana销售总监,年纪不大,已经在几个场子里做过主管,人脉横通。她手机里有几千个客户电话,其中不乏一些高干子弟、演艺人士和知名企业家,这样一只手机如果丢了,你可想而知又有多少名人的电话将在网上公布出来,所以她的电话本里从来没有真人名。熟人压根不写名,看号码就知道是谁,稍微不好记的就用代号,比如大毛、二毛、三毛以此类推。她说业内有位前辈,手机里上千个电话,愣是一个人名都没有,还都知道是谁,这就叫专业素质。有不少人为接近权贵找她给引荐,引荐倒不是难事,打招呼喝杯酒的面子是有的,可有一样,白天晚上可不是一个人,也许昨晚你们已经喝大还抱着哭了一场,托付的事满口答应,第二天再打电话过去,对方连你是谁都忘了。你也别骂人白眼儿狼,大家出来就为放松,谁叫你动机不纯呢?你琢磨那场面,几个半熟脸朋友把你紧紧抱住,借着酒劲感叹兄弟情长,说咱哥儿几个将来一定做一番事业,其实心里都明镜儿似的,不就惦记那点事吗,还不如直说出来,半梦半醒的嘴脸着实可怕,这样做玷污了酒带给人的快感。不过也有当量相似的人在夜店里结成生意伙伴的时候,少。身份的焦虑人是要通过他人的评价来确立自己的存在感的,特别是那些和自己身份、年龄接近的人。有些人没法通过工作创造的价值来衡量自己的价值,就只能诉诸其他手段。比如一个富二代青年,钱不是问题,可怎么赢得他人尊重呢?也没干什么,别人夸他什么好?那就去夜店开酒呗,一晚上开两三万的酒,坚持一周,这就算在江湖上扬名立万了,你放心消息传得很快,几个场子转下来,你就发现所有经理都对你笑脸相迎,每桌都有认识人,美女环而绕之,满足感油然而生。前文提到夜店存在于真实世界和虚拟的网络世界之间,我们在真实世界得不到的东西,就希望到虚拟世界中去寻求,但得到的满足感也是虚拟的,自我麻痹。夜店给了人们第三个出口。简单的说,就是半真半假。你不能把在这里得到的尊重和快感完整的保留到白天,别指望大众颂扬你在夜店开酒的威风;但那种被关注和泡妞成功的喜悦却是真真切切的,每天在这个固定时间里,人的存在感得到最大体现。说实话好多人在白天都无法得到确实的存在感。英国作家阿兰·德波顿在大作《身份的焦虑》中提到:“焦虑是我们对自己在世界中地位的担忧。为何身份问题会令我们寝食难安呢?因为身份高低决定人情冷暖,当我们平步青云时,他人笑颜逢迎;而一旦被扫地出门,就落得人走茶凉。我们的“自我”或自我形象就像一个漏气的气球,需要不断充入他人的爱戴才能保持形状,而他人对我们的忽略则会轻而易举地把它扎破。”这就好解释为什么有人要天天去造,因为他需要给自己不断打气,被尊重就有快感,这么说吧,夜店里放这个快感球,你去了就能拿到,不会失手,你去不去?唐会总经理李翔说大家出来玩就是讲个面子,夜店像没有硝烟的战场,男人比什么:比谁门口停的车帅,比谁定的位置醒目,比谁开的酒多、比谁带的姑娘华丽漂亮。进门给让到VIP区,经理过来打招呼待如上宾,点得多店家还会送酒。上周他们接待了一批德国慕尼黑皇家芭蕾舞团的演员,对方定位后提出能不能在进场后提供黑衣保镖护卫,觉得那很威风,他们在上海时有过类似礼遇,看来也不光是中国人好面子。风月无边我有一个朋友,并不雄于资财,但经常去夜店串场,据说收获挺大。我就纳闷,哪次去夜店不都那点事吗,大喝、交友、喝大,回家,一月有一次还不够啊?你猜他怎么回答:“那是因为你还没吃到甜头呢。”什么甜头他解释了一下:不错,每天程序差不多,大喝、交友、喝大回家,但是和谁回家很关键,要老和不同的人回家,当然乐此不疲了。在他的手机电话薄里,有很多人的姓名后面加了一个“办”字,开始大家都理解为是办公室的电话,后来明白了,“办”就是办过了。我总结90%来夜店的人还是色憋的,核心是性,当然这社会的核心也是性,不奇怪。有一夜情、一月情都可以,只要大家都认可这种规则,又在可控范围内就成。有些男士在夜店也戴着结婚戒指,傻吗?不傻,这是给自己减少麻烦,告诉那些有意交往的异性,咱们的关系能发展到哪一部,如果对方很在意这些,也没必要浪费时间。这种“外食”行为没准还能确保婚姻的长期稳定呢。关于猎艳,很多过来人讲,并非帅就能受欢迎,很多人气特高的男士,功夫还在嘴上,能说。有些人因自信而散发出魅力,形成一种气场,引得很多女士往前凑。还有一条规律,通常越想得到的东西越得不到,比如你一心要把一个姑娘灌醉背走,动机过强,基本很难如愿,而那些经验丰富的人,得手次数多,也就不急着下笊篱,陶醉于勾引过程,这么一来,反倒更容易成功。不少夜店里有助场小姐,为吸引男性顾客搭讪,但店家都排斥性交易,这里玩儿的是情调。有位仁兄在同伴羡慕的眼神中从场子里带走一位美女。第二天一早,美女提出昨晚跳舞时扭伤了脚,需要500元看病,他给了,并对朋友解释说真的是出于同情,大家说你别自我感觉良好了,你这就是遇到应招女郎了。苏西黄的老板Anson的观点是:应招女郎会毁掉客人整个晚上的美妙感觉,本以为是自己魅力大,结果落空,从此恨这个地方,所以一定要杜绝。能产生巨大快感的游戏,通常也是危险的。有个在北京工作的意大利人,几乎每次在夜店打猎都有收获,他甚至戏称这里是“Meatclub”。他最恨中国女孩在他面前说:“我是个传统的女人”。是的,越传统的越好得手。更离谱的是,他的一夜情经历从没采取任何保护措施,说自己有强烈的第六感判断这女孩是不是乱来的人,目前还未中招。那天在场子里玩,同伴让我注意一个女孩,很漂亮,戴着白色发带,穿着闪亮的背心。说这女孩在夜店圈儿很有名,好几个男人给她信用卡供她花销,不过她最近得了艾滋。这个消息传出,真不知有多少人要去检查身体。望着这个鲜活跃动的生命,我想,上帝创造艾滋也许就是用来约束人的欲望的。她依然绽放在这儿的原因是什么?要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也许是不希望孤单地离开吧。请别把夜店只当成男人的猎场,与“泡妞”相对应的动词是“抠仔”。这词已经反应出女性在经济独立后表现出的自主精神,要主动寻求快乐。三五成群的美女来到夜场,自己买酒,也很尽兴,让她们主动搭讪男人可能比较困难,但没带男伴来就已经是一种邀请了,出于礼貌,你应该上前敬一杯。别拘着,李敖怎么说,你不敢和美女搭讪,无非是怕落空丢面子,你爱自己的面子难道胜于爱这个美女吗?如果女士把男朋友带来夜店,也会被女伴们排斥在外,因为这会让大家丧失很多机会。既然在迷幻世界里,夜场恋情也就不求什么结果,只选取爱情中最好的那部分,调情与性爱,不履行责任。没有家长礼短的琐碎,也谈不上背叛的伤害,反倒简单。不过在夜店里会不会找到真爱呢?还是有的。如果你是个还算靠谱的男人(我们已经不能说谁是好男人了,因为没有),你会想:在场子里不会遇到本分女人;同样一个还算靠谱的女人来这儿也会抱有相似的态度,其实你们还都算基本靠谱的男女,需要机会认识。苏西黄的老板Anson说他们从开业至今,已经促成了10对姻缘,包括他自己。无心插柳的时候也会出现意外收获,但别目的性太强。你琢磨吧,凡是能卖高价的东西,必定能满足人的更多需要。夜店的风靡不是偶然的,它从人的本质中提炼出那么多产品,拨弄着快感神经,挣得个盆满钵满。不过最近夜店产业也在高峰后下滑,虽然不断有年轻人涌入,但也有很多人玩不动就退出了,总体人数稳定,但新店还在辈出,抢人呗。市场还在召唤能满足人更多需求的产业出现,你也帮着想想,没准下一个风流人物就是你呢。夜晚的革命李洋是一个资产过亿的房地产老板,他在夜店圈里比较有名,他认为在夜店里你才能看到中国人真实的模样。越成熟的城市越安静?李洋刚从不丹回来,那里的夜晚就像我们置身的酒吧一样安静,虽然一部分和经济原因有关系,但更多是受这个国家的文化影响。不丹这个国家有60%的公职人员是在国外留学的,但是他们没有一个滞留在海外。不丹电视台的制作人告诉李洋:因为在这个地方有方向,而他们在西方没有方向感。他说,我们一回来,只要一看见寺庙,一看见经藩,一看见僧侣,就知道我在哪,我要去哪,我要干什么。导游带他们去当地的夜总会,去了以后发现那个夜总会几乎空无一人。店主解释,按照宗教,今天是不出来活动的。在这个地方,宗教管理他们的欲望,而且他们感到很满足。李洋经常出国,除了纽约、洛杉矶这样的城市以外,国外的很多城市的夜晚并不如中国的城市那么热闹。很多酒吧到了12点就会歇业,不像中国的很多夜店通宵达旦。中国的夜晚欲望正处在赤裸裸的宣泄的时候,这些城市的夜晚看上去特别热闹,更有活力,更有色彩,更有声音。而有时你到了欧洲、美国很多城市,到了晚上会奇怪,这些人都去了哪里?后来问当地的朋友,他们说,很多人都去陪老婆孩子去了。而在中国当下,有非常多的晚归丈夫,不回家的妻子。李洋觉得这是过去憋得太厉害了,我们正在散“邪火“。李洋也觉得中国目前的夜晚从硬件上已远远超过了很多西方国家的夜店,这个社会刚刚发展到物欲横流的时候,全社会积攒了许久的欲望非正在喷薄般的宣泄。对很多中国人来说,晚上是所有的欲望最能够表达,而又能够释放遮蔽的一个时间,因为很多欲望白天可以表达,但是不能遮蔽。很多人从中找到了一个释放的空间和出口。在宗教弱,世俗生活比较强大,又处于现代化的发展初期转型的社会里,前一阶段潜抑的欲望突然大爆发,夜店就变成了最好的舞台。李洋觉得,城市街道夜晚的灯光都夜总会化了。他曾对一位领导说,你搞的亮化工程,无非是把夜总会里边的灯光弄到外边了,一到这里,第一个感触就是这里欲望都市。那领导错愕,这不是他想要的,但整个社会都“夜总会化了”他也被裹挟其中而已。夜总会的灯光是撩拨欲望的。好的灯光都是含蓄的,都是收着的,不信,你去一些五星级酒店去看就会有这种感觉;只有夜总会的灯光是刺激性的,撩拨你的,像站街女郎似的,眼光是直愣愣的,良家美女见到人是含羞。城市化初期的夜晚,“眼睛”也会这种直勾勾地,灯光是袒胸露背的感觉,城市是大声喧闹的,吆五喝六的,而到社会成熟一定时候,DGP过了一万美金之后,开始含羞待放,到成熟社会欲望都穿上衣服了,走路就得节奏放慢,说话声音就放低,城市的夜晚又恢复到有节制的参与。夜晚的形态,跟文化有关,跟阶段有关。有个朋友告诉李洋,说夜总会的主要的客人群体已经过度都到第三代了。第一代是做买卖的个体户,第二代是公务员,第三代是科教文卫。有一次,李洋跟一个西部的夜总会老板聊起这个,他非常赞同:他说现在三个最好的大包房,每个包房都有一个校长的局。李洋奇怪,问为什么?对方回答,无非是为升学,评职称,发表论文什么的。李洋已经好久不去夜总会了,前一阵一个出版集团的董事长,说晚上聚聚,结果聚会地点居然是一家夜总会。李洋觉得这三拨客人是去“补课”去的,在这三代客人年轻的时候,花花世界还没诞生,所以当他们年纪大一些的时候,就特不平衡,所以也非常想疯狂一把。他们的消费方式都是前消费时代的模式,工作娱乐一体化,下一代的商人、公务员和科教文卫很可能就不是这种形态,因为他们都“按部就班”的玩过了。娱乐和生意分手最早,夜生活是跟生意捆在一起的,而不是追求自己的个人感受,舒服,交友。早年李洋认识一个广东老板,这个老板他几乎天天晚上都在夜总会,每次消费一两万。这个哥们耍得最狠,到哪个城市全是这一套,晚上就往那一坐,所以到了娱乐场所都把他当大爷。夜总会是他的第二办公室,每天他吃完饭自己就去了,坐下来开始打电话,攒局,把认为不错的哥们,都忽悠过来,去了以后就互相给你介绍,彼此之间都熟了,弄到一两点钟,宵夜,一两万就造完了。李洋这么见过他几次,觉得很累,就不怎么去了。他后来问那个老板,你这么造身子不行,天天那么弄,哪有时间管公司?而且你每天造这么多钱,公司还混不混了?他说,大哥你不知道,我就靠这个赚钱,我们这个公司是只许我花钱,不许别人花钱,你的公司都花钱,你不花钱,所以你觉得你管得挺好,你一年可能就花五十万,底下那么多人帮你花,花了五百万都有。他说,我们这个简单,就我一个人花五百万,一天花两万,一年也就600万,其他人不花钱,其实省钱的。要搞工程,一定要花本钱搞好关系,如果底下人都花钱,关系都跑到底下人那去了,最后和你也就没什么关系了,让你的部下越来越强,你自己越来越弱。他给李洋算了一笔账:如果拿到一个工程假定说五千万,就有一千万以上的利润,玩的时候只要找一个五千万的工程,这一年,公司全养活了,其实哪只是五千万,他每年至少干十几亿的工程,效率很高啊。李洋哭笑不得。过了好多年以后,再见那个老板,发现他身体确实不行了。李洋问他最近生意如何?还在夜店耍吗?他说不能耍了,生意一直不好,公司已经萎缩一年大概只能做一两个亿的活儿了。社会变了,现在做生意不纯看人际关系了,逐步要看公司的质量,管理,设计。李洋也曾劝过他,我们让俩公司的底下人谈,别老咱俩谈。他觉得还是自己谈效率高,不会出猫腻。但现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要招标,要专业,要考核信用,吃吃喝喝没用了。由老板对老板的时代已经过去了,而逐步变成了公司对公司,系统对系统,专业对专业的时代。这一下那个老板就被甩出去了。现在娱乐归娱乐,商务归商务,他那时候是娱乐和商务裹在一起,白天不认真做企业,不提高自身的实力,晚上光娱乐,用娱乐搞定人关系,白天到人家那一投标,你还是拿不到项目。当我们市场成熟的时候,我们的文化也就随之成熟,我们的欲望就会更细化,更纯粹。现在夜店也在细分,真正的生意谈事的地方,一般都在一些安静的会所,这种地方更私密,大家谈的问题也更深入,了解得更透彻。谁的灯在亮李洋觉得,夜店吸引更多的是年轻人,群体活动。年轻人更外向,更直接,形式比内容重要,情绪比情感重要。但情感都是在缓慢的地方发生的。年轻的时候喜欢听旋律,年纪大了会关心唱的是什么,很多人真正成功以后不再需要那么多宣泄。痛苦的沉淀和发酵,最后变成了香味,这叫智慧。年轻人留不住痛苦,所以他只有聪明,机巧,而没有智慧,今天有痛苦,喝一顿酒,晚上一跳舞没有了,第二天想不起来什么了。一次,李洋到九江著名的浔阳楼吃饭,干脆把整个楼全包了,在楼上自己摆了一桌酒菜,对月独斟,那时浔阳江水还很大,人的内心世界和外部的水,都在汹涌。李洋觉得这才是人生至乐,当你到了一个境界的时候,你会越发地需要宁静,越发地想要远离喧闹,远离人群。这样的时刻,李洋都很珍惜。但现在社会浮躁到让年纪大的人也无法发酵和沉淀了。在古代,专门有这个一个阶层是负责陈酿的。那就是文人,他们很闲适,专门搞情趣、娱乐,会给整个社会的夜生活提供养分,他们的夜店是在秦淮河上的花船,但在建国后,这个阶层整建制地消失了。也许这个阶层在不久的将来还会回来,因为物质极大丰富后,我们的夜晚就会越发的丰富,它必然会成为我们生活中越来越重要的东西。李洋觉得,夜晚是一个很有趣的视角,夜晚最能体现一个社会的巨大变革的进步:晚上过了10点,你会发现,公家的店很少开灯,开灯的都是私营经济。也就是说私营经济支撑着中国的夜晚。诸葛亮夜观天象,如果晚上灯亮了很多,而大部分都是民营的,你就知道中国社会给民营企业的空间在增大。白天归上级支配,夜晚归自己支配,如果我们越来越懂得支配夜晚的生活,说明我们越来越解放,越来越自由。在李洋的年轻时,在大街上手拉受都算一种“犯罪”行为,对他而言,这个时代已经天翻地覆。(完)欢迎关注我的微信公众号「何瑫的写作工坊」(nonfiction2016),为你精挑细选最优质的非虚构内容。我的系列知乎Live「如何写出一个好故事」已在知乎Live「课程与专题」上线,累计近7000人参与。训练写作能力并非一件简单孤立的事,各方面能力都会将随之提升。我对只负责点燃行动热情,不负责提供解决方案的鸡汤式理论敬而远之,拒绝水分,只供干货。参加请戳 ","updated":"T01:35:57.000Z","canComment":false,"commentPermission":"anyone","commentCount":8,"likeCount":35,"state":"published","isLiked":false,"slug":"","isTitleImageFullScreen":false,"rating":"none","sourceUrl":"","publishedTime":"T09:35:57+08:00","links":{"comments":"/api/posts//comments"},"url":"/p/","titleImage":"/v2-41bee8616e7fcd4aac6bb8f_r.jpg","summary":"","href":"/api/posts/","meta":{"previous":null,"next":null},"snapshotUrl":"","commentsCount":8,"likesCount":35},"":{"title":"逝者、尸体、死亡、灵异故事......殡葬从业者最害怕的十五件事","author":"he-tao-62-44","content":"今天推荐的是我的同事范稚瑞写的一篇关于入殓师的文章。作为一位去年才毕业的年轻人,作者在本文中展现出了令人惊艳的潜力。本文有不少优点,挑几点来说。一是文章的主题很巧妙。写入殓师的文章其实并不少,但给人留下印象的并不多。大部分故事陷入了平铺直叙的窠臼中,很难出彩。而本文换了一种组织调度素材的方式,给人耳目一新的感觉。二是作者的文字干净利落,冷静节制,节奏感也非常好。很多写悲的文章是以悲写悲,这并不高级,甚至过于滥情。以悲写悲,以喜写喜,都不高级,酒喝多了要晕,肉吃多了会腻。比起一味堆积渲染,情绪的落差才更有意味。越是情绪紧张激烈的章节,越要平实克制不动声色,太多修饰语其实起到的是虚张声势的效果,削弱了细节本身的力量。本文在这方面处理得相当到位。三是文章充满细节,富有动感。《人民的名义》最近爆火,前几天看完了小说版,个人认为这本书前半部好于后半部,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后半部过于依赖用人物对话来推动情节发展,而不是用具体的事件和动作。好的写作,应该要让故事动起来,用情节、动作而不是观点、信息推动故事向前发展。就像本文这样。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麦基的几句话,非常有道理:「戏剧就是冲突。没有冲突,就没有动作;没有动作,就没有人物;没有人物,就没有故事;没有故事,就没有剧本。而人物的实质就是动作——动作即是人物。一个人的所作所为决定了他是怎样的人,而不取决于他说了什么。」以下为全文。逝者、尸体、死亡、灵异故事......殡葬从业者最害怕的却不是这些 \n
采访、撰文:范稚瑞━━━━━“你害怕么?”90后入殓师滕芝琪每次向人介绍起自己的职业,几乎都要回答一遍这个问题。谁又对这个问题的答案没有点好奇呢?她的人生刚刚展开,却要为另一个人的生命合上席子。我们把这个问题再次抛向她,和像她一样和逝者打交道的人,问题回答者还包括遗体整容修复师、墓园销售、墓园设计师......他们也会害怕,但比起尸体、死亡的模样和那些神乎其神的灵异故事,远有比这些更值得害怕的事。━━━━━第一怕:灵前戏同一首哀乐,金敏每天至少要听50次,他已经听了16年。工作的时候,他始终挂着同一种笑容——他形容为一种似笑非笑的表情。既不能微笑,令家属感到不被尊重,又不能面无表情近乎冷漠。同一句开场白——“某某追悼会即将开始,请大家手持鲜花有序进入会场,请直系亲属站在第一排,请来宾从第二排依次排队……”16年来几乎未变。听上去很简单,但主持一场下来并不总是顺利。逝者眼睛一闭,生者间的纠缠才刚开始。追悼会司仪通常每天要主持50场以上借用棺材铺老板吴灵药的说法,追悼会开始,“灵前戏”也同步拉开了大幕。涕泗横流、大小便失禁只是入门级。更高一级,是语无伦次和彻底的坦白。吴灵药曾目睹一位中年男子,在看到棺材的那一刻,突然开始冷静地陈述自己出轨的细节,直到被从震惊中回过神的家属拖走。最高级是能够被载入教科书式的表演。“不亲历恐怕难以想象,一位看上去普普通通的农村妇女,前一秒哭得声嘶力竭,下一秒眼泪鼻涕就能收放自如,一抹袖子就能转头继续家长里短。”他常常想,是不是死亡的气氛容易令人虚实不分,才会展现出平时从未向外人表现的模样?一位逝者的身边可能环绕着数十种悲伤,他逐渐总结出一套辨别悲伤的方法。同样是嚎啕大哭,试图拉拽死者的举动,有人像小孩子耍赖,拽紧被褥和衣料往地板上一瘫,几个大汉都拖不走;有人抓着衣服的手露出某种肌无力的感觉,唯有以体重与拉起他的人做抵抗;有原本站在第一排的人边哭边后退了好几步;也有人始终没有眼泪,却在告别的时候上前为逝者抚平了皱了一角的衣领。他说,很多人还不明白,哭泣的分贝和悲伤的程度之间,不总是正相关的关系。他不怕气氛过于悲伤,只怕刻意制造悲伤的人。━━━━━第二怕:按捺不住的冲动吴津娜的第一份工作,是在日本的一个小镇上做入殓师。第一次去逝者家中接故人,日本师傅对着遗体三鞠躬,示意她走上前帮他移动一下遗体。她很自然地走到遗体的脚部,以为师傅会顺势抬起遗体的肩部——师傅却一把把遗体搂入怀中,就像抱起自己的亲人。小镇上没有完善的殡仪设施,逝者家属通常在入门处搭建一个简易的佛堂,遗体经过防腐处理后摆在佛堂中央,等待亲属轮流前来祭拜。一位中年女人来到佛堂,手上提着一个竹篮,里面装着当日的报纸,一份拉面和一壶清酒。坐下来后,她给故人和自己都倒上一杯,再拿出两个小碗给对方盛出一点面和汤,自顾吃了起来。吃完后,她读了一段当天的新闻,再跟对方说声再见,起身离开。在小镇上,即便故人在医院离开,终归是要回家的。当她回了上海,却发现大城市里的人,不仅很难接受故人回家,很可能在离开的那一刻,家也彻底消失了。子女们在停尸房门口吵得不可开交是常有的事,大到房产的分配,小到一根线香的钱应该由谁出,都可能成为这个肃静之地分贝陡增的理由。她对这些情景已经见怪不怪,努力令这些干扰不至于影响自己的工作,只有一次破了例:逝者是一位老人,他的妻子和儿子赶来送他最后一程。儿子的亲生母亲早逝,陪他来的是继母。在整个清洗的过程中,儿子一秒未停地数落继母的晦气、抱怨父亲对他的忽视和对家的枉顾。身旁的女人一言未发,一直在默默掉眼泪。她实在忍不住,把一直阴沉着脸的儿子叫到走廊上,告诉他:“第一,父亲离开并不是你阿姨造成的。第二,你不能自私地要求他老来无伴。第三,今天是最后一次道别的日子,你再也不可能看到他了。我相信你还爱他,那么在他的面前计较这些事情还有意义吗?”这是她为数不多情绪失控的时刻,她怕失控的时刻再次降临。━━━━━第三怕:丧失人性无论以何种方式结束生命,万万不能选择跳楼。于人于己,都能减少很多不太美好的事情发生。时间最长的一次,遗体修复师刘峰用了整整三天才修复完一具高空坠落的遗体。“一个立体的人,瞬间变成了一张平面图纸。”他作了一个比喻:“你想象一个西瓜,从5楼掉下来是什么模样,他就是那个样子。”遗体化妆师正用刷子蘸取油彩他对照着家属提供的照片,把所有碎掉的骨头挑出来,像用积木搭建一栋高楼一样逐渐支起来一个模型,找不着的骨头就用雕塑泥捏出一个骨头的形状,依据骨头连接处的不同角度,有的用铅丝拉,有的用钩子钩,总算搭出一个骨架。人脸的三角区(颧骨到鼻梁的区域)最脆弱,也最难修复。如果人没了颧骨,整张脸看上去就是一张饼。他用一种接近肤色的膏体一层一层给骨架涂上去,用掉了一块肉的用量。和外科手术不同,刘峰不需要考虑伤口愈合,因此通常针脚较密。缝缝补补得差不多了,就用接近肤色的油彩为没有皮肤的地方涂一层——家属远远一看,总算还是一个熟悉的轮廓。同是做遗体整容修复的吴津娜,如今已经能够手脚麻利地把一张人脸完整地卸下来,再完整地缝回去。无论多么血腥的画面都没能吓倒她,只有一次,她真正害怕了——那是一具被分尸的女孩,看上去20岁出头,肢体整整齐齐地被放置在地板上。她像缝一个布娃娃一样,用细密的针脚把她还原成一个人的形状,再为她穿上衣服。女孩闭着眼睛,表情安详得像睡着一样。“这种感觉不是害怕,而是恐怖。”她说,害怕和恐怖完全不同。家里的小狗过世,她也会认认真真为它办一场葬礼,把它当成一个人那样对待。她想不通,为什么会有人对同类做出这样的事。她第一次觉得,活着的人更可怕。━━━━━第四怕:除了血腥气,死亡还有其他味道“我从小就在殡仪馆的家属院里长大,我怎么可能会怕?”刘峰说完停顿了两秒,语气坚定。父母做了一辈子遗体整容师,自小耳濡目染,尽管可能会目睹令人不适的画面,一切都能被这份职业带来的安定感冲淡。他只怕一样东西,就是气味。闭上眼睛,就能关闭视神经接收系统,但人总不能不呼吸吧。交通事故,或是被谋杀的现场通常会有一种浓厚的血腥气;如果尸体是过了几日才被发现,尤其在高温的夏天,刚走进小区门口,他就能敏锐地捕捉到二氧化硫的气味,那是腐败发生的信号;糖尿病人,或是被病毒长期侵蚀的人,身体会自动散发出一种腐烂的苹果的味道。一开始,他还要多带几层口罩,才能遏制住自己跑出门外的冲动。时间一长,他连口罩都懒得带了。这是一种适应力的象征。要知道,很多新入行的入殓师,都被绊倒在这一个门槛上。这同时也意味着,这个世界上最恶劣的几种气味,已经对他失去了任何作用。有一回,家里的水果从茶几上掉到了角落里,几周过去,被发现的时候,那颗苹果已经被霉点侵蚀成灰黑色,散发出一阵恶臭。而他还以为这种似曾相识的气味是幻觉。━━━━━第五怕:皮肉和床板摩擦的声音90后入殓师滕芝琪去年毕业,入行刚好一年。她第一次听见大学里要好的同学突然放声大哭,是实习报道的第一天。在三年的学习中,她们不止一次被老师告诫:即便你面前的人没有了呼吸,他也曾经是一个跟你一样的人,他有感情,有记忆,他什么都知道。第一天去实习,她和同学走进停尸房,正看到两位师傅准备给遗体换衣服。他们一头一尾,“啪”地一声,把遗体重重地翻转了180度,皮肉与不锈钢床板擦出一记刺耳的撞击声。旁边的同学“哇”地一声哭了。“她仅仅是听到了‘啪’的一声。”她很难过,怕自己有一天也变成一个麻木的人。━━━━━第六怕:来不及故人沐浴的诸多环节中,滕芝琪最期待的是为故人敷上面膜的那一刻。有一种故人专用面膜,浓度比普通护肤品高出多倍,能够令不再吸收的皮肤短暂提亮肤色,甚至焕发神采。故人沐浴过程中“请家属观看的时候,我每次都会在心里默默念一句‘现在到了见证奇迹的时刻——’”但她不能说话,她一边把面膜从故人的脸上揭下来,一边偷偷瞄家属的表情。故人带着安详的表情躺在床上,好像睡着了一样,甚至令人产生一种错觉,仿佛他下一秒就会睁开眼睛。“爸爸/妈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性都花花世界娱乐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