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孩子取名王者荣耀耀四年级的孩子可以玩吗chon从开学以后就要求孩子不要玩手机了,刚开始梃好,最近天天要玩,我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防沉迷做样子 6岁小孩照样可以玩|王者荣耀|防沉迷|小学生_新浪育儿_新浪网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防沉迷做样子 6岁小孩照样可以玩
  连日来,广州有五年级小学生通过家长向记者爆料称,《王者荣耀》并未限时,同学们还在玩。7月4日,腾讯推出“健康系统”,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录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不过,就在规定执行的第一天,就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方法,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记者实测发现,用微信号以及6龄童身份证号玩《王者荣耀》2小时未被限。
  我国现今并未有完善的手游防沉迷系统。专家呼吁,为防止低龄玩家过度沉迷,手游监管应与时俱进。
  记者调查
  腾讯公布了“《王者荣耀》健康系统”上线试运行的首日情况。数据显示,截至7月5日凌晨5:00,健康系统生效的最高峰时段出现在用户游戏时间最集中的晚间。在同一个小时内,共有34万个账号受到健康系统的保护,在登录游戏达到限时时段后下线。同日,与健康系统配套运行的腾讯“成长守护平台”新增绑定账号增长45万。
  不过,系统上线的第一天有游戏论坛发布了破解的方法。据相关人士介绍,解除防沉迷的方法就是将未成年人的身份证信息替换为姓名相同、但身份证号不同的成年人身份证信息。如果之后身份证持有者进行实名认证从而顶掉了被破解账号的实名认证,店家还会提供“免费绑定另一个身份证”的服务。
  情况一
  网售成年人账号仅需10元
  另据网友爆料,还有部分网站公开销售认证过的成年人账号。昨日,记者在淘宝和闲鱼进行搜索发现,《王者荣耀》的账号不仅供货量很大,价格也都相对“亲民”。卖家均表示,有已实名认证过的游戏账号在售,价格为10元至150元不等。一名卖家介绍,“10元的账号是仅完成了实名认证的‘白号’,而150元的账号则是内含金币和有一定段位的账号”。
  情况二
  微信号身份证号皆不受限
  多位家长向广州日报记者反映,孩子们还在玩《王者荣耀》。记者随后分别使用两个未经认证的微信账号登录游戏体验发现,连续玩了2小时后,游戏界面都只有一个“连续玩游戏的时长已达2小时,请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的提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游戏的提醒。随后,记者用家长提供的一名6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对“健康系统”进行身份认证。在连续游戏2小时后,该账号未被强制下线。
  质疑:
  人脸识别认证真的难吗?
  腾讯准确率高达99.8%
  有网友建议通过摄像头确认身份证和用户是同一个人。对此,《王者荣耀》制作人李昊表示,这一点从技术上来说存在很大难度,而且它还涉及用户个人隐私问题。然而业内多位专家分析,技术上应该不存在难度,腾讯优图实验室在国际权威海量人脸识别数据库MegaFace中刷新世界(11.610, 0.00, 0.00%)纪录,准确率高达99.8%。
  专家呼吁:
  线上监管应跟上时代步伐
  减少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负面影响,日渐成为全社会的共识。国家有明令规定禁止未成年人进入网吧。
  有网友提出疑问:为何对线上线下监管不同?中国传媒大学文法学部法律系副主任郑宁接受广州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传统网络游戏监管政策主要是针对PC端网络游戏与网页游戏,对近年兴起的移动游戏(手游)一直未有明确界定,形成了一定的监管盲区。
  2016年年底,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这是移动游戏第一次被纳入政策监管范围。郑宁认为,手游端监管政策需要进一步落地,除了网络游戏登录实名制外,应尽快启动建立网络游戏的暴力性评估和分级制度。
  广东法制盛邦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亮律师也认为,对手游的监管立法应当与时俱进,应更加细致具体,具有可操作性。其次,从社会层面来看,任何市场主体包括网游企业作为理性经济人,通过市场行为获得商业利益无可厚非,但最基本的经营底线必须是不利用未成年人不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天然弱势地位。否则,相关经营行为即使不触犯法律红线,也必将遭受道德拷问。
  腾讯回应
  已对数个游戏
  交易平台发起诉讼
  腾讯发现已经有一些试图“钻空子”的外挂商品以及账号交易、代练等服务同步出现,甚至在一些电商平台上公开售卖。腾讯法务部门已于当日向某电商平台发起投诉并要求下架。此前,针对通过账号租赁、交易来引诱未成年人规避防沉迷健康系统和实名制的现象,腾讯已对数个游戏交易平台发起了诉讼。
  对于游戏内个别玩家进行的“破解”防沉迷系统尝试,腾讯有关负责人表示了明确否认。“账号的身份信息与游戏内其他数据一样,都储存在系统后台,外部想通过技术手段强行修改几乎是不可能的。但围绕个人信息安全,外部确实存在灰色产业链通过诈骗、违规、私下交易等方式试图从中牟利。”
  他山之石
  专业机构打击暴力网游
  在英国,游戏内容被细致地分为暴力、不雅用语、恐怖、赌博、歧视等八个级别,相关标识会出现在产品包装的正反面上。英国也成立了专业机构对暴力网络游戏加以管理与限制。
  澳大利亚
  年龄分级非常清楚
  澳大利亚网络游戏的分级由澳大利亚分级委员会制定。分级非常清楚,如果违反规定将重罚。比如在悉尼所在的新南威尔士州,如果向未成年人销售成年人游戏或者网游,他将被罚款11000澳元,而同样的情况如果发生在澳大利亚的北领地的话,罚款数额更是高达14100澳元。
  特别规定保护青少年
  日本对网络游戏的监管主要是由网络游戏协会自主实行监管,对保护青少年还做了特别的规定。比如未成年人在登录或购买时向其发送需征得监护人同意的信息提醒。此外,还对网络游戏进行分级,分为全年龄对象,12岁以上对象,15岁以上对象以及18岁以上对象的4个级别。日本还有网络审查监视机构,手机终端也有专门的第三方监督机构,对不良信息进行监视。
  部分网站须设置年龄证明要求
  美国1998年通过了一系列未成年人网络限制的法案,大概内容都是关于禁止在网络上传播有害未成年人内容的商业行为,并强制要求相关网站的设计者设置进入者提供年龄证明的关卡,规定未满18岁者不能进入该网站。同时大部分未成年人主要是在学校和图书馆上网,所以对学校和图书馆的网络进行管制,依法按规定未成年人上网时电脑不得链接淫秽内容,中小学的公众图书馆,必须在其网络服务器上提供过滤器,以确保未成年人接触不到含有色情内容的网站。
  小学生爆料《王者荣耀》并未限时 记者实测发现——
  防沉迷做样子 六龄童未被限
  文:广州日报全媒体记者&倪明如何用心理学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 简书
如何用心理学让孩子不玩《王者荣耀》
这是一篇模仿《幸福的勇气》一书的对话体写出来的虚构文章。一、孩子为什么沉迷于《王者荣耀》我是一名心理咨询师,今天,我的来访者是一对父母。我:我有什么可以帮到你们的吗?母:我们今天来咨询,不是因为我们夫妻两人有问题,我们感情一直挺好的,而是因为我们正在上小学五年级的儿子,沉迷于玩《王者荣耀》,无论我们怎么教育他,都没有用,只能来这里求助专家了。父:是啊,如果你能告诉我们该怎么办,那就帮了我们的大忙了。我:可以先说说你们的儿子目前玩《王者荣耀》的状态吗?例如一天要玩多长时间之类的。母:他一般早上起来,要先玩半个小时左右,看着时间不够了,才在我的催促下去上学。到了学校,也会偷偷地玩,学校老师已经没收了他的手机三次了。下文回到家后,由于我们两人还没下班回家,他会一直玩一个半小时左右。然后吃饭。吃完饭接着玩,玩到晚上九点钟上床睡觉。有时候,上床睡觉了,还会在被窝里偷偷玩。父:我有一次看他吃饭的时候还在拿手机玩,我生起气来直接把手机抢过来,扔到马桶里面。他还因此整整一个星期不理我,直到我给他买了新手机。我:照你们这么说,你们的儿子,平均每天至少玩四个小时的《王者荣耀》,如果禁止他玩,他就会反抗,而玩游戏,又影响到了他的生活和学习。你们希望的是,从我这里获取具体可操作的方法来让你们的儿子少玩或者不玩《王者荣耀》,是这样的吗?母、父:对,我们就是想知道,怎么才能让我们儿子不玩《王者荣耀》。我:那么,我还想知道,你们对《王者荣耀》这款游戏了解有多少呢?父:我听他说,一开始,是班里的同学介绍他玩的。我在家里见到他玩了,我也有下载来看看是怎么一回事,感觉挺乱七八糟的吧,荆轲居然是个女的,鲁班居然是个机器人。我是有点无法接受。心想他是小孩子,应该也会像以前一样,玩没多久就腻了,不玩了。
母:是啊,没想到他这一玩就是大半年没停过。还时不时叫我给他充钱买英雄和皮肤。我:我在网上看到的是,传统电竞游戏的主力人群为21-30岁,而《王者荣耀》这款游戏的主力人群却推前到了11-20岁(53%)。也就是说,玩《王者荣耀》的小学生,真的不在少数。我们想要知道如何让一个人少玩或者不玩一款游戏,首先就有必要分析,这个人究竟是因为什么才会喜欢甚至是痴迷于《王者荣耀》这款手游的。来,你们两个先说说,你们的儿子怎么就那么喜欢玩这款游戏,原因是什么?母:那还不简单,班里的同学,他认识的小伙伴都在玩,如果他不玩,那他就成了另类了。父:我觉得,这款游戏的公平性做得还是可以的,就是说,对于他这个小学生来说,操作难度也不大,大家都站在差不多的起点上。我:你们说到了其中的两个原因,首先是它具有较强的社交功能。身边的人都玩,我也得玩。不然,就容易被身边的人孤立或排挤。还有就是它具有较好的公平性。小学生和成人玩,差别不大。更重要的是,它容易让人获得“心流体验”。我在文章中有提及:清晰无障碍的目标、内在奖励感、及时反馈结果、平衡的技能水平和挑战是获得“心流体验”的四个前提。什么是“心流体验”呢?就是一个人将他的精神完全投入到某种活动中所获得的高度兴奋和充实感。玩一局《王者荣耀》,二十分钟左右,就能获得一次“心流体验”,这是低成本高回报。母、父:难怪那么多孩子沉迷于这个游戏。二、问题行为的根源是什么?我:我们知道了原因,就可以分析出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知道了心理需求是什么,我们就可以想办法满足他的这些心理需求,那么,孩子也就不再需要沉迷于玩《王者荣耀》了。那么,孩子行为背后的心理需求是什么呢?心理学家阿德勒认为,孩子的问题行为,根源于“归属感”,也就是“确保自己在共同体中的特别地位”。而这又可以分解为两点:1、“人人都是我的伙伴”;2、“我有能力”。母: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去做呢?我:《幸福的勇气》一书中有给出问题的答案,那就是“尊重”。
[日] 岸见一郎 古贺史健 著
父:尊重?我:对,尊重就是实事求是地看待一个人并认识到其独特个性的能力。这是另一位心理学家弗洛姆所说的。弗洛姆还补充:尊重就是要努力地使对方能成长和发展自己。母:听不懂。我:意思就是说,不要试图改变或者操控眼前的他人。不附加任何条件地去认可“真实的那个人”。这就是最好的尊重。并且,假如有人能认可“真实的自己”,那个人应该也会因此获得巨大的勇气。可以说,尊重也是“鼓励”之根源。母、父:就没有简单直接一点的方法吗?三、让孩子为自己负责我:我之前有和朋友讨论过让人不玩《王者荣耀》的心理学方法,不少人会提及厌恶疗法。厌恶疗法就是让《王者荣耀》和能让这个人感到厌恶的东西建立起联系,这样他一玩《王者荣耀》,他就会想起那样让他恶心难受的东西,于是不玩。在我看来,这不算是好方法。因为这种方法没有把这个人当成是一个值得尊重的人去看待。就算这种问题行为不再出现,还会有别的问题行为出现。我也有听说,有的老师以《王者荣耀》为内容出了好多难题让学生,让学生做到恶心。这其实是小聪明,不是大智慧。父:我都已经把他的手机扔进马桶里了,他还是想玩《王者荣耀》,这样的孩子,还要我尊重他吗?我:我想,在孩子看来,扔了他的手机,应该不算是一种尊重他的行为。你需要做的第一件事情,是关心他的兴趣。他的兴趣既然是玩《王者荣耀》,你就去关心他的这一兴趣。父:你是说陪他一起玩?这怎么可能?!我:你确实可以选择陪他一起玩。这是你在向他展示你对他的尊重,而他也会从你身上学到,应该如何尊重你。如果他能从你身上学会如何尊重你,那么,你猜,他还会每天玩至少四个小时的《王者荣耀》吗?父:这……我:我还想提醒的是,在孩子下午放学回家一直到吃晚饭的这段时间,大人们在哪里?会不会是因为孩子一直缺乏大人们的陪伴,所以他其实并不清楚,他沉迷于玩《王者荣耀》,其实是一种不好的行为?母:他不可能不知道啊,老师和我们都已经批评过他好几次了。我:好,假设说,孩子是明知故犯,他知道玩了会被你们批评,为何还要玩呢?父:我们就是不知道才会来找你咨询的呀。我:“比起自己的存在被无视,被批评要好得多。”这句话你们能够理解吗?也就是说,让你们批评他,其实是孩子所期望的事情啊。母:那我们到底应该怎么做才好?我:父母所应该做的,就是告诉孩子,“这事你可以自己决定”。假如有做出决定时所需要的知识或经验,也一并提供给他们。这就是你们应该做的事情。举个例子。我有个朋友。她的小孩才一岁多,从不到一岁时就开始自己吃饭。有一次,他一边吃饭,一边把红豆吐在地上,还觉得这样很好玩。我的这个朋友作为妈妈第一时间制止了他的该行为。小孩哇一声就哭了,苦得特别伤心。然后妈妈就说,你可以难受,可以哭,不过红豆应该吐在餐桌上,你自己可以停下来不哭的。接着,神奇的事情发生了,孩子又很投入地哭了十五秒不到,突然自己喊了一声“停”,破涕为笑。总而言之,就是让孩子学到“自己的人生由自己选择也由自己负责”的道理。父:也就是说,其实我们应该好好和孩子谈谈。让他知道,在校读书的时候,应该专心学习,课后才能有空余的时间和小伙伴一起玩。自己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我们也会从旁帮助他。我:妈妈呢?母:我们还应该多花一些时间陪伴他,而不是让他一个人在那对着手机。我:我本来可以直接告诉你们:你们可以和班主任“合谋”,分化孩子的小伙伴,去除游戏的社交性;故意和孩子一起“开黑”,却玩得不好,去除游戏的公平性;让家里的网络信号变得不稳定,让孩子无非获得“心流体验”……但我想,你们自己想出来的方法,应该才是对孩子最有帮助的好方法。母、父:谢谢,我们知道应该怎么去做了。多少人想着一招秒杀《王者荣耀》,以为自己的孩子是没脑子的玩偶,却不想想这款游戏有今日的魔力,花了多少人的心血,调用了多少资源。病来如山倒,病去如抽丝,就是这个意思。
微信公众号:我用“心理”看世界。毕业于华南师范大学心理系,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老师发文怒怼王者荣耀 有多少孩子将毁于此啊!
关键字: 浙江王者荣耀
据浙江在线6月28日报道,27日,浙江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的一篇文章《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在网络上传开了。
蒋老师告诉记者,这篇文章她一个月前就已经写好了,发在自己的微信公众号上。“我对这个现象已经关注很长时间了,不吐不快。”
蒋老师的文章,特别引起了教师界的共鸣。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几乎所有的小学老师都会对“王者荣耀”说不,甚至有些老师规定在教室里禁止谈论这款手游。
手游成了新时代“黑网吧”
蒋老师在文章中写道——
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那种专注、那种迷恋、那种爱慕、那种笑逐言开……那种表情是我们一直渴望从孩子身上得到的,也是他们一点点都不舍得给予我们的,更是孩子在成长之后渐渐消逝掉的。我之所以痛恨是因为我不仅仅是一位家长,更是站在一线的教师。
可能很多人会不赞同我的观点:信息化发展到今天,手机的功用达到了史无前例的高度,购物、导航、游戏、停车、挂号、点菜、偷菜、拍照、听歌……为什么还要苦口婆心地反复教育孩子如何正确使用手机?
是的,我们必须这么做。手机是把双刃剑,对我们成年人来说,利大于弊,我们能自控,我们不会沉迷,我们不会打争霸赛直到凌晨3点,我们不会花大把的钱去买游戏装备,我们不会时时刻刻感到手机里有人在呼唤自己的魂魄。但孩子呢?
蒋老师不无担忧地说,在没有智能手机的时代,“黑网吧”是迫害孩子的“凶手”,现在智能手机普及,手机游戏产业繁荣发展,智能手机游戏成为了新时代的“黑网吧”。
蒋老师承认,中国的游戏走向何方,这不是家长、老师所能解决的问题。“但我们必须反思,孩子在想什么、玩什么、聊什么,你关注了吗?你和孩子聊理想时,给孩子一个合适的定位了吗?除了游戏和升学的分数,孩子的人格教育,我们重视了吗?”
作为一名教师,蒋老师很诚恳地说:“我们对教育的理解,不只应停留在表面。”
小学生更容易迷恋游戏
记者在采访中发现,相比于中学生来说,小学生更迷恋“王者荣耀”之类的游戏,
在杭州一所知名的公办小学里,一个四年级班有42人,有24人在玩“王者荣耀”,其中18人是男生,6人是女生。现在是期末考试阶段,大部分学生被家长停止了游戏时间,但仍有6人控制不住自己,每天还要玩上半个小时到一小时游戏。
在另一所普通公办小学的三年级班,全班36人,12人在玩这款游戏。课间,还会拿出游戏配套的卡牌玩。
杭州某公办小学三年级的班主任对记者说:“这个真不能玩,上瘾很快。”这位老师说,她在半年前发现班上有一些学生课后经常聚在一起聊“王者荣耀”,聊得眉飞色舞。“我当时想这是什么游戏这么吸引人,于是我也开始玩,两个月后发现有点沉迷了,及时刹车。”
杭州某知名民办小学一位五年级班主任在班里下达了禁谈“王者荣耀”的规定。“但还是有学生相约放学后、周末组队玩游戏,一些家长反馈,有学生甚至凌晨偷偷在被窝里玩,早上起来两眼通红。”
宁波镇海中学校长吴国平很感慨:“有多少孩子将毁于此啊!”
蒋潇潇说,夏衍中学对住校生手机管理很严格,学生周日晚自习前必须交出手机,统一存放到学校的手机保险柜,只有到了周五下午3点40分放学时,手机才会发还给学生。“还是小学生可怜,如果家长没有及时关注、发现,孩子很容易陷入沉迷的状态,后果严重。”蒋老师说道。
(浙江在线记者 梁建伟)
原标题:老师发文怒怼王者荣耀 有多少孩子将毁于此啊!
责任编辑:唐艳飞}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孩子取名王者荣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