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会解王者荣耀解防沉迷教程防沉迷

争议《王者荣耀》:手游“防沉迷”孰是孰非?
21世纪经济报道
  本报记者 汪传鸿 倪雨晴 北京、广州报道
  眼下,《王者荣耀》拉开了沉迷问责的口子。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除了青少沉迷外,家长意见比较大的另一方面在于腾讯利用微信支付的便利,买装备十分便利,学生多用家长的账号进行购买。
  原本将在暑期迎来新一轮爆发点的《王者荣耀》,连日来却遭遇了舆论风波。这也是手游时代,未成年沉迷游戏这一话题首次被广泛议论。
  多位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王者荣耀》所引发的讨论表明,游戏厂商在追逐商业利益时还应注重社会责任。7月6日,腾讯方面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回应称,《王者荣耀》运营团队将持续加大监管力度,具体做法包括对账号租赁、辅助认证等灰色行为进行打击和屏蔽,强化处罚措施等。
  有分析师预计,今年第一季度这款游戏为腾讯斩获约60亿元人民币(合8.76亿美元)的收入。腾讯互娱方面告诉记者,由于目前“健康系统”上线时间不长,对于营收方面的影响还有待时间检验。
  事实上,沉迷背后的矛盾和难题在十年前也曾上演,当时针对的更多是端游产品。在2007年,网易等公司均正式上线防沉迷系统和实名认证系统,而防沉迷系统也是中国独有的规定,国外公司主要采用游戏分级制度来划分成年和未成年的游戏。但目前来看,还并未有哪家游戏厂商做到绝对的面向未成年人“防沉迷”。
  “荣耀”与危机
  实际上,今年2月,腾讯就推出了“成长守护平台”系列服务,协助家长对未成年人子女的游戏账号进行健康行为的监护。7月4日,腾讯推出史上最严防沉迷措施,以《王者荣耀》为试点,将实施健康游戏“三板斧”。其一是对游戏时间做了限制,限制12周岁以下玩家每天只玩一小时,后续还将实现晚上9点后禁止登录;其二,绑定硬件设备一键禁玩;其三,强化实名认证体系。
  这三项措施将逐步落实。腾讯互娱天美L1工作室总经理、《王者荣耀》游戏制作人李旻在腾讯公众号上表示:“未成年人保护将是一个长期持续的工作。现在不仅是王者团队,腾讯集中了整个公司的力量,调动了公司各模块的能力,在建设整个保护未成年人系统。”
  腾讯制定的策略主要围绕着身份验证、时间控制和信息通知。但是争议的声音并未消失,从技术角度来看,身份验证有多重破解之道,对此李旻称,成长守护平台经过多次验证和评估,认为直接绑定硬件设备是较好的解决方法,这个功能也将在近期上线。
  从游戏公司的盈利来看,一款优秀的游戏势必让玩家流连忘返,愿意为此消费。一家游戏公司的游戏运营人员告诉记者:“防沉迷方面有提醒标语,仅此而已,一般都希望用户玩得久一点,游戏本身就是为了让你充值。”
  知名IT、知识产权律师赵占领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从法律上很难说《王者荣耀》违法,但客观上造成一些未成年人沉迷,其中关系到一个企业的社会责任问题,即如何防止未成年人的过度沉迷和非理性消费。 责任划分领域基本是空白,但长期来看游戏的监管一定会在法制框架下。
  眼下,《王者荣耀》拉开了沉迷问责的口子。在艾媒咨询CEO张毅看来,除了青少沉迷外家长意见比较大的另一方面在于腾讯利用微信支付的便利,买装备十分便利,学生多用家长的账号进行购买。
  并非万能的“防沉迷系统”
  “我们那会儿还没有防沉迷。”小米投资部MIUI生态负责人孙志超告诉记者,他是一位资深游戏玩家。但从主机游戏到PC游戏,在孙志超的未成年阶段里,并没有“防沉迷”系统。
  原因在于,电子游戏和PC一样,均属于“舶来品”,以美国为例,尽管其有电子游戏分级制度,但并未出台所谓的面向未成年人的“防沉迷”系统。另一方面,国内正式全面推行防沉迷的相关规定是在2007年,严格来说“防沉迷”是属于上世纪90年前后出生人的体验。
  2007年7月,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启动全面实施和推行。但这项工作早在2005年即开始实施,包括盛大、网易、九城、光通、金山、新浪、搜狐在内,当时国内最大的7家网络游戏公司,陆续安装并试运行网游防沉迷系统。
  但在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运行十年之后,实际情况是这套系统仍旧无法真正做到彻底的“防沉迷”。
  在搜索引擎上搜索“王者荣耀、身份证”或类似关键词,可以发现在贴吧等诸多社区内,大量未成年网友在平台上交换可使用的身份证号信息。目前对于大多数网游平台而言,基本上提交姓名和身份证号信息,即可通过防沉迷系统认证。
  “国内的防沉迷系统基于身份证验证,但其并未被严格执行过。此外,游戏公司发展极快,众多中小游戏厂商出现,而用户并不完全信任的将信息交给这些公司,结果是一部分用户宁愿购买类似于身份证信息生成器,也不愿意提供真实信息。” 爱奇艺副总裁、前蓝港互动副总裁王世颖告诉记者,尤其在手机领域,“防沉迷”系统事实上从未得到强制执行。
  在不少游戏内,绕过防沉迷系统也极为容易。例如,不少王者荣耀玩家发现,尽管系统提示了应在规定时间内进行游戏实名认证,但即便玩家没有进行认证,在截止时间后仍然可以登陆游戏。
  一位在游戏公司负责运营员工表示,对于绕过《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的做法甚至难称“破解”,因为绕过这一系统显得太容易了。举个简单例子,当未成年用户使用父母的QQ号登陆了一次游戏,则在一个多月内无需验证账号即可直接登陆。对此,腾讯互娱方面回应称,家长可以通过绑定账号和硬件来进行监管未成年人,以此避免前述问题。
  事实上,王者荣耀走红之前,大量手游并不需要执行防沉迷系统。
  企鹅智库此前发布的游戏行业报告显示,手游比端游更难维持热度,次日留存和7日留存率都较低。5.7%用户的热度不超过一天,只有33%的用户对一款手游的热度能维持半年以上。一位上市科技公司投资部人士此前也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王者荣耀热度持续性超出了其个人的预期,即这款游戏的生命周期远高于普通的手机游戏。
  换言之,对于手游而言,原本不那么凸显的“防沉迷”问题,在王者荣耀身上得到了凸显。假设未来有很多类似《王者荣耀》类似“强黏性”手游出现,那么手游“防沉迷”涉及的问题将进一步受到关注。
  商业、社会责任之辩
  从端游进入到手游时代,防沉迷系统以及监管规则并没有发生太大变化。今年5月1日,文化部印发的《文化部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正式开始实施生效,具体来说,通知明确了游戏需要公布抽取和合成道具的属性和概率,加强了防沉迷和内购消费的管控。
  “事实上我们认为从端游到手游,游戏只是更换了平台,但游戏本身没有任何区别,因此目前并未遭遇新的监管难题。”孙志超告诉记者,端游时代的防沉迷系统不是万能的,现在在移动端依然不是。
  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刘德良同样认为,尽管从PC端到手机端,网络游戏搭载设备发生了变化,但其面临的监管环境仍是相同的。核心难题在于“很多实名制并非是真的实名”,原因在于缺乏严格的比对环节,即上传的证件信息是否符合实际情况。
  一位游戏行业内人士向记者评述,虽然这套系统不是万能的,但外界并不能因此抹杀防沉迷系统的作用,因为其拦截了“相当一部分未成年陷入游戏沉迷”。深创投西南大区总裁徐翔也告诉记者,尽管腾讯采取的措施不能根本地解决问题,但是能让这个事情好转。
  “游戏也是内容的一种,单单对游戏进行防沉迷,体现了对游戏这类媒介形式仍有一定的误解。”辰海资本合作人陈悦天告诉记者,“内容仍旧需要分级制度,且不单单是在游戏领域。”
  不过,即便是国外的内容分级制度,也不能做到严格制定。分级制度起到的作用是引导,尤其当手机游戏分发下载渠道中,用户的真实年龄无法判断。“分级制度有必要,但只是一个评定标准,无法真正限制未成年人。”王世颖告诉记者,在分级制度下,一个产品被购买回家后是否被孩子使用,仍需要来自父母的监管。
  “一旦一个产品形成现象级的产品,产生超出预料的结果,外界不应简单怪罪游戏开发者,因为这款游戏产品本身发展超出了开发者的预期。”王世颖称。
  但“游戏厂商一定是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的。”陈悦天告诉记者,“游戏厂商需要承担社会责任,但这需要游戏厂商和监管部门来共同完成。”
【编辑:陆肖肖】王者荣耀能否彻底防沉迷 破解系统仅10元_教育_青网
王者荣耀能否彻底防沉迷 破解系统仅10元
原标题: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成皇帝新衣 未成年人社会问题频发
腾讯以《王者荣耀》为试点,率先推出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这也号称是中国游戏行业有史以来最严格的防沉迷措施,包括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时长、升级成长守护平台、强化实名认证体系等。但该系统仅一天时间就被破解。
据悉,在某些网站上只需要花费 10 元就可以破解“防沉迷系统”。由于防沉迷系统以用户注册时提交的身份证信息来判定用户年龄,从而采取对应措施。因此,一些未成年人通过买卖账号或借用他人身份信息,就能绕过防沉迷系统的限制。也有商家通过技术手段破解了防沉迷系统,将账号中未成年人的身份信息,直接改为成年人身份信息。一些商家将王者荣耀账号卖给未成年人,一个账号最多可卖到数千元。
事实上,早在今年两会期间,全国人大代表、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就提出了“关于加强未成年人健康上网保护体系建设的建议”。为此,腾讯于2月16日上线“成长守护平台”,如果孩子不听话家长可以通过“一键禁止所有游戏”。 但不久就有家长表示,自己将孩子的QQ号码登记到该系统中,谁知孩子又重新申请了另外一个QQ号码继续玩。
无论是“成长守护平台”还是防沉迷系统,似乎都无法阻止孩子因沉迷游戏发生的一桩桩“悲剧”。
有分析指出,王者荣耀实名制形同虚设。还有专家指出,企业应严格实施手游实名认证。用户每次进入手机游戏账号登录时,应进行人脸识别,做到人证合一,不能进行身份识别的,都视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用户。
中国经济网记者致电腾讯财报披露电话采访,工作人员称无法进行部门电话转接。
王者荣耀制作团队推三板斧措施
据中国证券网报道,伴随着连续两日被人民网评点名批评,7月4日腾讯港股股价盘中出现大幅跳水,收跌4.13%,单日市值蒸发逾千亿。
不过,人民网评论指出沉迷游戏的负面影响之余,对于王者荣耀及其制作团队也没有一棍子打死。
评论在一评中指出,“多数游戏是无罪的,依托市场营利也无可厚非,但不设限并产生了极端后果,就不能听之任之……因此,既要在一定程度上满足用户的游戏需求,又要对孩子进行积极引导,研发并推出一款游戏只是起点,各个主体尽责有为则没有终点。”
同时,评论也肯定了游戏制作方目前采取的举措———“政府和游戏制作方在监管方面也做出了一定的努力。例如,这次推出的升级版防沉迷系统就是举措之一。”
面对舆论压力,王者荣耀制作人团队推出三板斧措施,包括防沉迷、设备禁玩、实名认证等。7月4日起《王者荣耀》12周岁以下未成年人每天限玩1小时,并计划上线晚上9点以后禁止登陆功能;12周岁以上未成年人每天限玩2小时。
小学生晚上九点以后都不能打王者荣耀了。这个消息可能让小学生家长和大龄玩家的内心得到了一丝安慰。
防沉迷系统上线遇卖号尴尬 价格1元到100元不等
据央广网报道,近一段时间以来,《王者荣耀》这个游戏,一直都处于风口浪尖,一方面这款游戏的盈利能力超强,另一方面,游戏吸引了不少未成年玩家,甚至出现影响正常学业的极端情况。不过,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真的有用吗?
《王者荣耀》上线不久,就吸引了大量玩家,坐地铁、去餐厅吃饭,经常会碰到拿着手机打这款游戏的玩家。数据现实,截至5月底,《王者荣耀》注册用户突破2亿,渗透率达到22.3%,《王者荣耀》已成为全球最赚钱的手游。
不过强大的吸金能力之外,《王者荣耀》因吸引了不少未成年玩家,甚至出现极端案例,被广泛诟病。
为解决负面评价,腾讯上线健康游戏防沉迷系统,12岁以下玩家每日限玩1小时,12周岁以上的未成年用户则适当放宽至2个小时。在登陆游戏后,未成年用户将会收到弹窗提示,达到游戏时间上限,系统将会在对局结束后,弹出提示并强制下线。
不过,仅仅上线一天,对策就已经出现。在一些qq群和网站中,提供出租成人账号的服务,一位购买过账号的玩家说:购买不需要任何身份验证。据了解,首先注册,只要输入简单的用户名,不需要涉及年龄等信息,界面就像普通的购物网站一样,有很多不同游戏选择,选中王者荣耀的界面,1元到100元不等,最短使用时间1小时,最长的可以联系实用这个账号1周。也就是说,如果未成年玩家购买此类账号来参与游戏,所谓的史上最严防沉迷系统将成为摆设。
受《王者荣耀》影响,腾讯控股7月4日遭遇股价波动,遭遇2017年出现的单日最大跌幅,市值一天蒸发千亿,但今天花旗及摩根士丹利均发布报告,认为限制未成年人每天登陆《王者荣耀》时长,对《王者荣耀》收入也不会造成显著影响。
不过,腾讯公司未来如何在手游开发和运营中,防止低龄化玩家及长期沉迷的问题,恐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未实名认证账号不受限
据北京青年报报道,4日,腾讯旗下游戏《王者荣耀》推出“史上最严格”限玩“健康系统”。然而就在该系统推出首日,就有网友表示,该系统对未成年人的游戏监管并无效果。针对网友反映的情况,北青报记者对《王者荣耀》的“健康系统”进行了测试。
根据介绍,启用“健康系统”后,使用从未进行过任何身份认证的微信账号注册登录《王者荣耀》后,首先会有一个“健康系统”升级并试运行的公告弹出。公告显示,12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单角色单日累计登录游戏长达1小时后将被系统下线且今日不能再登录,13岁及以上未成年用户,单角色单日累计登录游戏时长满2小时后,将被系统下线且今日不能再登录游戏。
测试期间北青报记者刻意忽略了游戏公告中的“实名认证”提示,并分别使用三个未经认证的微信账号登录游戏。北青报记者体验发现,连续玩了2小时后,游戏界面都只有一个“连续玩游戏的时长已达2小时,请合理控制游戏时间”的提示,除此之外没有任何限制游戏的提醒。
随后,北青报记者用一名4岁未成年人身份信息对“健康系统”进行身份认证。根据游戏公告上内容,“12岁及以下未成年用户,单角色单日累计登录游戏长达1小时后将被系统下线且今日不能再登录”,但在连续游戏2小时后,该账号仍未被强制下线。
自编身份证号码认证成功
据华商报报道,《王者荣耀》推出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看似最为严厉,其前提是需要游戏玩家给游戏账号添加身份证号,系统根据身份证号编码规则判断该游戏账号的使用者是否成年人、未成年人或未满12周岁。知道了原理,玩家真的可以轻松骗过这套史上最严厉的未成年人防沉迷系统吗?
众所周知,身份证号码是有规律可循的,号码由十七位数字本体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组成。排列顺序从左至右依次为:六位数字地址码,八位数字出生日期码,三位数字顺序码和一位数字校验码。顺序码的奇数分给男性,偶数分给女性。
如果根据身份证编码规则,乱填身份证号及姓名能否认证成功呢?
稍作休息后,记者在腾讯网站上对QQ账号2190485×××进行实名注册,使用的身份证号为记者自编的7054328,持证人姓名“赵荣耀”。提交注册信息后,系统予以通过,并判断该账号使用人年满18岁。
记者随后进入游戏,提示账号已进行了实名注册,不再受防沉迷系统的限制。
实名制沦为虚设
据中国青年报报道,为了防止未成年人长时间玩游戏而耽误学业,“王者荣耀”游戏客户端发布了关于游戏实名制的公告。通告的最后截止时间显示,5月17日之后,没有通过腾讯游戏实名注册和防沉迷系统完成实名认证步骤的玩家将无法再进入游戏。根据防沉迷系统,未满18岁的玩家每天只能玩两个小时。
2016年年底,文化部发布了《关于规范网络游戏运营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工作的通知》,新规中明确规定,网络游戏运营企业应当要求用户使用有效身份证件实名注册,并保存用户注册信息,不得为使用游客模式登录的用户提供游戏内充值或者消费服务。日,新规正式开始施行,网易、腾讯等旗下网游纷纷开启实名认证。
事实上,“网络游戏防沉迷系统”早在2007年就已经正式施行,但是始终没有取得太好的效果。
中国青年报·中青在线记者在淘宝以实名、代认证等关键词检索时也跳出了很多实名认证商家,其中一家单月成交量867笔。而在网上搜索“身份证号大全”,也发现有大量身份证信息出现。记者尝试在手游中使用这些网上随意可以搜寻到的身份证信息,顺利完成了实名认证。
可谓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小学生还发帖吐槽了实名制的鸡肋,“作为一个小学森,又手残,又菜鸟,打野老被说,打团老是缩,但是,我是不会因为实名制放弃这个游戏的。之前点实名的时候,发现一个护照认证的选项,瞎填一波,竟然通过了!不用谢,请叫我雷锋!”“学生党一枚,好不容易放假了,听说要实名制,好慌啊,机智的我随便上网找了个身份证,居然通过认证了,谁也别想阻止我开黑去了!”
对此,全国人大代表、湖南省核工业地质局局长、民盟湖南省委副主委何寄华表示,实名认证在手游市场名存实亡。网络支付方式确实给市民带来快捷和便利,但我国频频发生的儿童、青少年陷入游戏“消费陷阱”的事件,应引起家长们及国家监管部门的高度重视。他建议,企业应严格实施手游实名认证。用户每次进入手机游戏账号登录时,应进行人脸识别,做到人证合一,不能进行身份识别的,都视为未成年人,禁止使用。这样才能有效区分成年人与未成年人用户。
未成年人沉迷《王者荣耀》
据中国青年网报道,6月22日晚上六点,13岁男孩毛毛因为痴迷打《王者荣耀》,和父亲发生口角,一言不合,居然从四楼一跃而下。毛毛被紧急送去附近医院就诊,判断为髌骨骨折,双大腿股骨骨折。医生劝毛毛爸爸,送往杭州医院诊治,以免留下严重后遗症,就在毛毛爸爸焦头烂额的时候,毛毛居然对爸爸提了一个要求——“把手机拿来,我要登录下游戏账号。”
据浙江在线报道,13岁江西女孩转走妈妈的5万元钱,去温州见打王者荣耀的网友。钟女士说,女儿今年13岁,丈夫常年在外打工,家里条件也不富裕。没想到女儿悄悄从她手机上转走了5万元,竟然离家出走了,说要去温州见一个不知道是男是女的网友。钟女士发现女儿离家出走后,赶紧跑到江西火车站查询了相关信息。她发现女儿买了两张火车票,一张是K528次列车,江西到杭州东,另一张是杭州东到温州的。
据舜网报道,今年3月份,41岁的邹女士(男孩母亲)正在街上耐心的发传单,手机突然收到一条晴天霹雳的消息。该信息提醒她银行卡里只剩6万多元,原本是12万多的存款,这余额顿时让她震惊,紧急之下和她丈夫通了电话。两人碰面后一路跑向附近的一家银行,很不巧的是银行已经下班了,只好去自动存款机查看,但仍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58000元存款怎么说没就没了。当天下午夫妻两回到房间里,质问自己的儿子,这究竟是怎么回事,银行的查询结果不是取款而是电子消费。男孩这才全部交代,在今年2月份的时候,他在家中找到妈妈的银行卡和身份证,并绑定在了妈妈的微信上,借此在腾讯游戏《王者荣耀》中充值,购买装备和人物,这不上瘾了,有一次就有第二次,有第二次就有第三次……这样到了第46次,一共消费58000多元。
据深圳新闻网报道,李先生家住龙华区大浪街道上排岭新村,生活颇为拮据,多年省吃俭用,才积攒下三万多块钱。前些日子他到银行存钱,才发现卡里余额归零了。经询问,发现“偷钱”的元凶竟是自己还在上小学的11岁儿子小辉。早在去年年底,小辉在老家看到有人在玩这款叫王者荣耀的游戏,不知不觉也迷恋上了。今年一月,一位同学为了能跟他一起玩游戏,送给他一部廉价手机,小辉于是彻底沉迷到游戏中。
据中关村在线报道,今年4月底,广州一17岁少年狂打手游“王者荣耀”40小时,诱发脑梗,险些丧命。在杭州少年跳楼后不久,杭州夏衍中学老师蒋潇潇发文《怼天怼地怼王者荣耀》,文章称,“我比很多家长都要痛恨看到孩子们沉迷手机的样子。”蒋潇潇发布的文章在网络上迅速引发反应,不少网友评论认为,太多的年轻人包括小学生都沉迷王者荣耀。
[编辑:乒乓]
&&&Power&Media& 鲁ICP备·[] ·[] ·[] ·[] ·[] ·[] ·[]
---华夏经纬网版权所有---&&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 王者荣耀如何解除防沉迷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 王者荣耀如何解除防沉迷
来源:搞趣网
作者:长颈鹿
王者荣耀防沉迷系统。详细介绍了王者荣耀如何解除防沉迷?防沉迷怎么办?防沉迷在哪里填写?希望这篇王者荣耀防沉迷解除方法,能够帮到正在玩王者荣耀的玩家朋友。其实这个防沉迷的意思就是,减少金币收入,也就是每天最多获得500金币,没法刷金币了,防沉迷只是官方的借口,目的让玩家花钱买英雄,而不是通过刷金币来买英雄了。明白了吧!公测版本更新后,我们对金币达到上限的提示进行了优化。此提示对玩家的金币收益没有任何影响,我们也没有对金币的收益做任何调整。【调整前提示】今日金币收益已达上限【调整后提示】防沉迷状态无对战收益或者应该是你的信息没有得到完善,点击下面链接完善个人信息:,希望有用。在王者荣耀中防沉迷就是为了让大家合理安排游戏时间,同时防止刷金币和经验。每天通过战斗获得的金币上限是500,任务又可以获得300,一共可以获得800金币。经验每天上限是10000点。所以大家在上限以后可以选择玩玩别的聊聊天什么的,一直玩有伤眼睛的!
欢迎加入搞趣网王者荣耀群(点击即可加入):王者荣耀高段位交流群14:&&&&王者荣耀荣耀开黑群:王者荣耀高段位交流群5: 王者荣耀未上线新英雄汇总王者荣耀常用资料9.19王者荣耀精品合集王者荣耀新手必看&
【责任编辑:】
您还能留下200个脚印}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防沉迷能解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