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不用手柄玩的单机游戏就能玩的VR游戏

终于有了一款好玩的 VR 游戏,而它非常吓人
终于有了一款好玩的 VR 游戏,而它非常吓人
在 2015 年夏天的 ChinaJoy 上,我有幸成为了国内第一批体验索尼 PS VR 的人。当时这款未发售的设备还叫做 Project Morpheus(梦神项目),现场提供了 4 款 Demo 游戏供大家选择,我选择的是《The Deep》,让你能够潜入深海观察各种海洋「巨兽」。
快 2 年时间过去了,因为工作的原因这期间我也体验了不少 VR 设备,小到各种「纸盒 VR」,大到后来的 PS VR、HTC Vive 和 Oculus Rift 等,但是我的感受似乎还是停留在两年前的 ChinaJoy 现场。
VR 设备不断挑战着更高的分辨率、刷新率,在佩戴上也越来越舒服,越来越「无线化」,但是内容上似乎仍旧摆脱不了「体验」二字。3、5 分钟的体验后,发出几声赞叹,然后走人——几乎没有人会把 VR 视为一款能够进入我们生活的产品。
不过,最近我的看法发生了一些改变,因为从同事那里体验到了支持 PS VR 的《生化危机 7》,这应该是 VR 游戏上第一款有完整故事情节的游戏,而且和 PS4 版的游戏同时发售,可以说是一款「原生 VR 游戏」。
更为重要的是,它终于让人有「玩下去」的冲动了。
《生化危机 7》简直为 VR 而生
首先要说的是,《生化危机 7》是一款很棒的游戏。虽然在剧情上和前作没有太大关联引起了一些「生化迷」的不满,但不论是第一人称视角的采用,还是对恐怖氛围的渲染,都让这部作品成为了一款教科书式「生存恐怖类游戏」。
索性《生化危机 7》的流程不是很长,在使用 PS VR 之前,我已经对着电视画面玩过一遍了。但是玩过 VR 版之后,真的觉得是在玩另一款游戏,它带来的恐怖感翻了很多倍。
由于第一人称视角的采用,玩家会更有「代入感」,但是玩 2D 版时毕竟坐在沙发上时和电视还是有一段距离,仍然摆脱不了「隔岸观火」的感觉。这也是为什么《生化危机 7》使用了很多 jump scare(突然出现的吓人元素),因为这些老套的吓人手段最容易引发玩家的尖叫声了。
但是戴上 PS VR 后就不一样了,直接把你从沙发上带到了游戏的场景中,各种恐怖元素直接「扑面而来」。如果说以前是「你控制别人在玩游戏」,VR 版就变成了「你自己在游戏中」。
VR 下除了 jump scare ,更吓人的地方在于很多被你忽略的游戏细节现在都赤裸裸地摆在你面前,墙上的血渍、冰箱里腐烂的食物……当你「左顾右盼」时,恐怖感便无形中增加了不少。我甚至觉得很多游戏场景是开发商特别为 VR 版准备的,因为 2D 模式下你很难注意到一些细节。
《生化危机 7》的第一视角很适合 VR 的操控,以前想要观察四周的情况需要左右摇杆来控制,现在变成了「转头」这个动作,也增加了游戏的代入感。
游戏本身的素质过硬,再加上游戏内容适合以 VR 形式呈现(第一人称、恐怖),再加上一个方便的 VR 设备(PS VR 的用户一定有 PS 4 主机),当三个要素同时满足时,一款能够让大家「玩下去」的 VR 游戏就诞生了。
如果你玩过《生化危机 7》,一定要再体验下 VR 版本。如果你已经买了 PS VR,不夸张的说,那不玩《生化危机 7》可以说是白买了。
从「体验」到「玩起来」
如果说以前购买 VR 设备更多是科技爱好者对于新技术的热爱,但相信随着 PS VR 和《生化危机 7》这样的组合越来越多,也会变成更多游戏爱好者的「利器」。如果游戏和设备能够相互促进销量,对于 VR 行业来说绝对是一件好事。
(《生化危机 7》的 VR 版玩家已经超过了 15 万)
《生化危机 7》全程都支持 PS VR,这意味着后者不再是一个「为体验而生」的 Demo 设备,而是一个需要严肃对待的游戏配件。
游戏配件,这也是 PS VR 和其他 VR 设备最不一样的属性。你不需要担心还要为它配备一台高性能的 PC,不需要担心从那里获取内容,只要有一台 PS4 就够了,这无形中降低了用户购买前的顾虑,也明确了 VR 设备的用途——玩游戏。
前不久极客公园曾报道过,索尼已经卖出了 91.5 万台 PS VR,而距离它正式开卖也不过 4 个月左右。相较于 HTC Vive 和 Oculus Rift,PS VR 最大的优势莫过于 5000 多万 PS4 游戏玩家的基数。
PS VR 不错的销量已经证明了游戏玩家的强大购买力,在业界很多人唱衰 VR 设备的大环境下,索尼围绕游戏所展开的生态版图,是 PS VR 能够「逆势而上」的根基所在。
虽然 PS VR 和《生化危机 7》的配合已经令人非常满意了,不过 VR 版的分辨率确实会降低一些,而且戴着 VR 设备也会加重「疲劳感」,我的极限是半个小时就要休息一下,否则就会有些头晕。事实上,当你连接好 PS VR 时,系统也会提示注意休息。
很可惜,VR 版的体验很难通过图片分享给大家,后面我们将尝试用视频去还原「临场感」。如果你很感兴趣,同时对恐怖游戏有一定的接受能力,可以先找机会试玩一下。对了,当你玩《生化危机 7》时,最好警告朋友不要乱碰你,否则真的要被吓得「魂飞魄散」了……
(头图来自于 UploadVR)VR需要买个游戏手柄么,不买可不可以玩游戏【vr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625,956贴子:
VR需要买个游戏手柄么,不买可不可以玩游戏收藏
购vr上京东JD,电脑整机/办公设备/文具耗材,天天低价,品质之选!
你们有买么?
没什么用,没滚轮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未来我们用什么玩VR游戏?不是手柄而是手|界面新闻 · 游戏图片来源:网络除了手势控制弊端之外,对于虚拟现实最尴尬的事情之一莫过于你看不见自己的手。当你戴上虚拟现实设备之后,你置身于一个看似无比真实的世界,让你感到身临其境,但当你伸手试图抓取眼前某物或是想够到某物的时候,那里确实什么都不存在,这就瞬间将营造的气氛给打破了。
一支微软研发小组希望通过名为Handpose的手势追踪技术,能够帮助人类与虚拟环境的交互更加自然,且不仅限于VR或者AR领域,甚至是人与计算机或者其他连接设备之间的交互。
在位于英国剑桥的微软研究院,设计技术员David Sweeney告诉记者:&现实始于我们与物理世界的交互,而交互的主要途径是我们的双手。这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认知,我们甚至不去思考这个动作,一切都是出于人的直觉。&
Handpose项目开始于2014年,这一项目的计算机视觉进展于今年早些时候被揭开面纱,由于该项目还在研究阶段,因此微软邀请记者到现场体验。
记者在现实世界中移动双手的时候能看到眼前屏幕上被同步复制的双手,能够通过现实的抓取来拿到Unity引擎所创造的虚拟物件。Sweeney总结道:&这一项目通过获取现实中的深度信息进而映射出双手。&这跟Leap Motion有相似的设计思路。
Kinect传感器捕获深度信息,Handpose软件将信息转换成数据点阵,从而还原出手的网状模型(有多种不同的模型用于适应不同大小的手)。本质上来说,每一个数据点被定位到手形模型表面,因此它能够模拟出与你现实中手如出一辙的动作。它还通过机器学习来使得模拟运动转换成实际的动作。
当记者使用该技术的时候,遇到了一些相当严重的错误,比如当传感器前有不止一个人的时候或是记者试图让双手靠近的时候。但正常使用过程中,手的每一个细节都被很完美地捕捉并映射在屏幕上了。在这里有一个手势追踪的主要难题:我们的双手由很多可移动部分组成,每一个细小的移动都该被视为一个自然的动作。
这项技术使VR更加拟真。视频中记者使用Oculus Rift头戴设备配合Handpose技术,可以看到自己的双手戳拽一只兔子,使其像万用黏土一样塌陷了,这类似于一系列虚拟控制器模拟按键所产生的交互信息。
相比于触觉设备如Oculus Touch或是HTC Vive控制器,使用自己双手的优势在于一切移动都是凭借直觉,哪怕从未接触过虚拟现实的人也能轻松上手。
Sweeney说到:&人类的双手是通过上百万年进化而来的,它们是如此精妙,假如让装电池的设备取代人类的双手,这该是多愚蠢的事情啊。&
有趣的是,Sweeney认为在你与虚拟现实交互的时候触觉反馈(能够感知你所触摸到的物体)是不需要的,哪怕游戏中有虚拟物理对象,就像上面视频中的兔子演示,只存在虚拟现实中的反馈。Sweeney说:&在心理上,我能通过虚拟交互来&感受到&物理层面的互动。&虽然听起来有些荒诞,但这一点在记者的实际体验中得到了验证。
Handpose团队对该项目的进展、速度以及效率感到自豪。该软件被设计成调用最小化的计算资源,并且仅运行于CPU之上,因此你无需担心显卡无法驾驭创造出来的丰富的虚拟世界。
Sweeney还没办法明确说明该项目何时对公众开放。但是他暗示到软件将不仅仅运行于VR或AR设备,而是让你的双手可以作为&低功耗控制器&与任意物联网设备交互。想象一下,控制灯的开与关只需要用手轻轻一指,大概还需要与声音识别一块儿使用。
翻译:徐成杰
来源:motherboard原标题:更多专业报道,请
0相关文章您至少需输入5个字评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手柄玩的单机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