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比西方大国崛起之中国和中国崛起的异同

& 2005-, all rights reserved 北京豆网科技有限公司寄送给好友:
在方框中输入电子邮件地址,多个邮件之间用半角逗号(,)分隔。
爱思想()网站为公益纯学术网站,旨在推动学术繁荣、塑造社会精神。
非经特别声明,本网不拥有文章版权。
凡本网首发及经作者授权但非首发的所有作品,版权归作者本人所有。网络转载请注明作者、出处并保持完整,纸媒转载请经本网或作者本人书面授权。
凡本网注明“来源:XXX(非爱思想网)”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分享信息、助推思想传播,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者或版权人不愿被使用,请来函指出,本网即予改正。
相同作者阅读
相同主题阅读
Copyright & 2017
All Rights Reserved 爱思想 京ICP备号 京公网安备14号.专家:中国争做世界头号强国要做好多方面准备-世界霸权 大国博弈 1970年 世界大国 中国GDP 中国的崛起 中国革命 中国的发展 世界冠军 第一-东方军事-东方网
滚动新闻:
>>>>>>正文
保护视力色:
专家:中国争做世界头号强国要做好多方面准备
来源:兵器知识 作者:刘明福 选稿:黄骏
  本文为《兵器知识》B《防务观察家》杂志供《新浪军事》独家稿件。未经许可,请勿转载。  
  做“世界第一”――中国人准备好了吗
  “无霸世界”:中美世纪博弈的使命与结局
  中国梦,是中国的国家大目标。一个世界大国,首先要思考建设一个什么样的世界,然后才清楚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国家。
  21世纪的世界要成为一个和平世界、和谐世界、合作世界,关键要成为一个“无霸世界”。   
  ◎“大国崛起”与“世界转型”
  近代世界,在一波又一波大国崛起的矛盾运动中,先后经历了三次转型。
  西方大国崛起,世界第一次转型:从封建世界到资本世界
  近代世界的第一次转型,是从封建世界到资本世界的转型。这次转型的动力,是一批西方国家的崛起,其本质是资本主义的崛起,是资本主义世界的崛起;它从根本上终结了西方的中世纪时代以及世界的封建主义时代,使人类由封建世界转型为资本世界。
  尽管那些推动近代世界第一次转型的大国在崛起中犯下了武力扩张和殖民征服的累累“原罪”,但人类世界毕竟在这种血与火的过程中实现了一次相对进步的历史性转型。
  苏联崛起,世界第二次转型:从资本世界到“一球两制”
  苏联的崛起是世界的第二次转型,导致世界由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转型为“两个世界”。苏联的崛起开辟了世界历史的新时代――“一球两制”的时代,终结了资本主义的一统天下。苏联的崛起,让原始资本主义在社会主义大国的逼迫下变得更加人道和文明了,这是世界的第二次历史性的进步。但是苏联与西方大国的竞争并未摆脱霸权竞争的范式。苏联以反霸兴盛,以争霸衰亡。
  中国崛起,世界第三次转型:从“有霸世界”到“无霸世界”
  中国的崛起是一种新型的崛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表现有三:
  1.中国崛起的目标不是世界霸权。中国既不挑战霸主,也不威胁强者,更不压迫弱者,而是振兴自己、惠及世界。
  2.中国是在发展中国家群体崛起的环境中崛起的。目前在发展中国家群体中,具备崛起基础和实力的不只中国,若干发展中国家也进入了崛起的大门和层次。因此这种崛起在国际舞台上具有深厚的“群众基础”。
  3.中国走的是和平崛起的道路。中国的崛起不同于西方世界殖民、武力式的崛起,而是实践着一种“既不打别人,也不被人打”的崛起,是和平发展、合作共赢、共同繁荣的崛起。因此中国崛起具有道义优势。
  ◎“无霸世界”与“无核世界”
  美国总统奥巴马上台不久便提出建设“无核武器世界”,造就“零核世界”。建设“无核武器世界”需要做出全面的努力,但是,建设“无核武器世界”的关键在于建设“无霸世界”。
  世界和平的最大危险,不是“核武”,而是“霸武”。在核武器产生以前,世界和平的最大危险是霸权,而不是某些神奇武器。两次世界大战的根源,是争夺世界霸权,而不是争夺新式武器。二战后50年冷战的根源也是世界霸权,美苏两国因争夺霸权而竞相发展和大量拥有核武器。中国在冷战期间发展和拥有核武器,是为了反霸抗霸,是为了在美苏霸权的挤压和战争威胁下保生存、保安全、保发展。冷战后,世界成为单极世界,美国成为一超独霸,世界出现了核武器扩散的局面。一些国家之所以竭力研制和发展核武器,其原因就是担心美国在失去制约的情况下“滥杀无辜”。这种担心不无道理,实际上,美国在失去苏联制衡的情况下,霸权心理膨胀,未经联合国授权就发动了科索沃战争、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
一些国家在面临美国霸权威胁,且得不到美国的“战略再保证”的情况下,就把拥有核武器作为自己的护身符。所以,冷战之后战火仍连绵不断,根源不在核武,而在霸权。从战略上保障世界和平的第一位的任务,不是“去核”,而是“去霸”。只有美国“去霸化”,世界才能“去核化”。
  “有霸世界”难建“无核武器世界”
  在一个“有霸世界”,“无核武器国家”最容易受到霸权国家威胁。这些弱国压力巨大,在得不到霸权国家“战略再保证”以及无力自保的情况下,当然不会放弃开发和拥有核武器,目的也仅限于“拥核自保”而已。
  建设“无霸世界”是建设“无核世界”的“战略保证”。在有霸权威胁的世界上,无论是霸权还是非霸权国家,对核武器都有战略需求。而在无霸世界,核武器将成为多余的东西。
  霸权,是催生核武器扩散的根源。走向“无核武器世界”必然是一个走向“无霸世界”的过程。从逻辑上讲,一些国家的“去核化”与“去霸化”紧密相连,所以要以“去霸化”带动“去核化”。
  ◎对世界霸权不提供“战略再保证”
  2009年,美国副国务卿詹姆斯?斯坦伯格发明了“战略再保证”这个新提法。他说:“正如我们和我们的盟友必须表明的,我们已经准备好欢迎中国作为一个繁荣和成功大国的到来,中国也必须向世界其他国家再保证它的发展和不断壮大的全球角色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幸福为代价。”
  中国的发展和崛起,不会以其他国家的安全和幸福为代价,但是也不能以维护某一个国家的世界霸权为交换。霸权是世界丛林原则的产物和体现,和平和谐的民主世界,不是弱肉强食的丛林,不需要森林之王。21世纪的文明大国,有责任带头摒弃“霸权思维”,放弃“霸权竞争”,终结“霸权循环”。中国对世界的战略再保证,就是不争霸、不称霸,就是为建设无霸世界作贡献。
  中国不做“世界霸权接班人”
  日,日本首相鸠山由纪夫在其个人网页发表了《我的政治哲学》,文中说道:“日本处于为继续维持霸权地位而奋斗的美国与谋求成为霸权国家的中国之间,如何维持政经独立、守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是日本也是其他亚洲中小国家所烦恼的问题。”其实,鸠山由纪夫只说对了一半。美国确实是一个为继续维持霸权地位而奋斗的国家,但是中国崛起的目标不是成为霸权国家,而是成为不称霸的强国。
  中国的崛起是世界霸权的终结。中美战略竞争的目标不是霸主地位的更替,而是终结一个旧的霸权世界,形成一个无霸权的新世界。世界正处于财富和权势的历史拐点,也就是从有霸世界向无霸世界的转折、转型。中国正带动着新世界的崛起,推动着多极化无霸世界的形成。
  中美两国战略博弈,将深刻改变世界面貌以及两国命运。在这场大博弈中,美国将完成向非霸权国家的转型,美国将成为世界上“最后一个”霸权国家。而中国也将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非霸权的世界冠军国家。
  世界霸权,美国不谋求连任,中国不谋求接班。这才是中美两国应该互相承诺的“战略再保证”。
  霸权不是美国的生命线
  美国确实到了需要抢救的时候。“抢救美国”,从金融危机中抢救,给予支持和帮助,是具体的抢救。但要进行根本的抢救、总体的抢救,就要帮美国克服威胁世界也断送美国“国运”的政治致命病症――“霸权病”。美国遭遇的各种困扰的总根源,实际上是“霸权困扰”;美国的各种危机根源在于“霸权危机”;美国的衰落实质是“霸权导致的衰落”。当今世界,靠霸权兴国、强国,是违背历史潮流的;凡是坚持世界霸权的国家,都必然走向衰落、没落。只有向“非霸权国家”、“无霸权世界”前进,才能从根本上摆脱战略被动。
  霸权是世界强国的癌症。世界霸权对于美国来说,是一条衰落之路、没落之路,也是一个威胁世界、威胁美国的战略陷阱。美国战略的根本问题不是警惕和害怕别人挑战它的霸主地位,而是使自己尽快跳出霸权陷阱。美国的前途和出路在于,彻底转变靠霸权兴国、强国的战略思维,
把自己从霸权思维、霸权战略和霸权目标中解脱出来,实现向非霸权国家的转型。这将是美国历史上最深刻的一场革命。
  “告别霸权”:中美博弈的历史使命
  中美矛盾的实质在于,美国的战略追求是维持单极化及其世界霸主地位,而中国正立在世界发展潮头快速崛起。中美矛盾的核心,是未来国际秩序是单极还是多极;是建设一个多极化的民主世界,还是维持一个单极化的霸主世界;是接受“有霸世界”,还是终结世界霸权。
  近代世界历史上的大国博弈,都是围绕世界霸权的更替进行的。每次博弈的结果,都是旧的霸权下台,新的霸权上台,这成为大国崛起的宿命,成为大国博弈的程式。
  21世纪中美之间的博弈,是一种新型的大国博弈。这种博弈新就新在:博弈不是围绕“世界霸权的更替”进行,而是围绕“世界霸权的终结”展开。中美战略博弈的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世界霸权的终结。
  中美应该对世界有一个“战略保证”和“战略承诺”,那就是以“终结世界霸权,创造无霸世界”为使命,做到:美国不做世界霸主,中国不争世界霸权,就像奥巴马提出建立“无核武器世界”那样,提出建立“无霸世界”的目标。
  走向“世界第一”:中国如何准备
  中国崛起速度太快、规模太大、环境太复杂、模式太独特、影响太深刻,不仅世界感到突然和错愕,连中国人自己也没有做好冲刺“世界第一”的准备。这些必要的准备,在中国经济总量超越日本时,显得更为迫切。争做世界头号强国,整个中华民族要做好的准备,是多方面的,但以下几个方面的准备必不可少。
  ◎争当“第一”的“认识”准备
  “世界第一”的价值是什么?中国成为世界第一的意义是什么?当代中国人值得不值得为世界第一去奋斗?要在这个问题上形成共识,首先需要做好“认识准备”。有人认为去争世界第一是好大喜功,离老百姓太远;有人认为,把那些倒数世界第一的问题解决好更实际。诸如此类的看法不是没有道理。而统一认识的关键在于,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恰恰能够在更高的起点和层次上,为解决诸多具体问题创造更好的战略环境和条件。
  中国第一,作为中美战略竞争的结局,将具有五个标志性意义。
  一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与最大的发达国家之间竞争的结果,说明发展中国家可以成为发达国家甚至超过发达国家。
  二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这是世界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与最大的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竞争的结果,说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社会主义国家第一次在生产力总量上超过了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政治优势第一次建立在社会主义经济优势的基础之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模式,也将由于创造了“世界第一”的奇迹而成为世界第一模式。近代世界,西方国家创造和占有的财富最多。二战后的苏联呈现出赶超美国的强劲势头,但即便是处在巅峰时期的苏联,也只有美国生产总值60%的经济力量。在美国称霸前的100年中,欧洲列强曾经轮流坐庄。在西方国家占有世界大部分财富两个世纪后,现在出现了历史性转折,在经济规模上,西方正在逐渐被发展中国家赶超。到2030年左右,中国经济总量将超越美国;到2050年,世界三大经济体的排序将是中国、美国、印度。西方老牌大国将甘拜下风。
  三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赋予东西方“文明的比较”以新的意义,说明不仅西方文明能给世界带来福音,东方文化也能引领世界潮流,具有更大的魅力、更强的生命力和创造力。世界近代历史上,英语民族一直领跑世界;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汉语民族将开始领跑世界。
  四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将打破西方的“人种歧视”。孙中山于1924年就在其《三民主义》中阐述了反对人种歧视的观点。迄今为止,近代的“世界第一”国家,都是由白种人建立的。中国成为“世界第一”,说明黄种人也是世界的优秀种族,并不是白种人独优。白种人能做的事,黄种人也能做,而且会做得更好。
  五是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将改变西方长期形成的地缘优越感。近代“世界第一”国家,都是在欧美地区。亚洲是世界上最大的洲,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是亚洲的光荣。
  可见,中国成为世界第一,是在创造一个伟大的事业,它不仅具有经济意义,而且具有政治意义、文化意义,必将成为中国的政治和道义资源,必将转化为每个中国人的切身利益。可以说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中国第一、匹夫有利”。
  ◎大国“崛起”的“志向”准备
  大国崛起,必需“大志”。这是大国崛起的一个重要特点规律。凡是“大国崛起”的国家,都是具有“世界第一”理想和志向的国家,都是竞争过世界第一的国家。冲刺世界第一,是这些世界大国的共同特征、共同性格。缺乏追求世界第一的雄心壮志的民族与国家,很难成为世界优秀的民族与国家。正是那种争当世界第一的志向、追求、激情、信仰和信心,成了民族兴旺、国家崛起的动力源泉。世界上的优秀民族,都是敢于和善于争第一并在竞争世界第一的比赛中有过出色成绩和不俗表现的民族。所以,争世界第一、做头号强国的一个必需的准备,就是“志向”的准备,就是“理想和信念”的准备。
  葡萄牙在“崛起”的时候,只有100万人口,今天中国一个“大县”的人口都要超过它。今天的葡萄牙依然是一个欧洲小国,国土面积92?000多平方千米,人口刚过1?000万。但是环顾当今世界,除大洋洲之外,地球的各个大陆都有以葡萄牙语为官方语言的国家或地区。葡萄牙帝国曾像巨人一样站立在地球上,横跨140个经度,纵贯70个纬度,印度洋、阿拉伯海、南海一带几乎成为葡萄牙的“内海”。当时葡萄牙诗人骄傲地宣称:
“我就是葡萄牙,我比整个世界都大!”正是这种“我比整个世界都大”的气概,使葡萄牙成为近代国际舞台上第一个“世界第一”。
  小国创大业的荷兰人有一幅画:《阿姆斯特丹女神》。在这幅画中,阿姆斯特丹女神的手,放在地球仪的上面。小国荷兰,把世界装在自己的心中,玩地球于股掌之上。荷兰崛起的时候,全国人口大约170万,却在17世纪的世界舞台独领风骚,创造了一个黄金时代。
  俄国著名作家陀斯妥耶夫斯基说过:“真正伟大的民族永远不屑于在人类中扮演一个次要角色,甚至也不屑于扮演头等角色,而一定要扮演独一无二的角色”。
  戴高乐的名言是:“法国如果不伟大,就不成其为法国。”他认为法国的特点就是伟大,法国的性格就是伟大,法国的目标就是伟大。伟大,是法国的“国家信仰”和“国家志向”。
  美国建国200多年来,一直是在“世界楷模”、“领袖国家”、“美国世纪”的呼声中前进的。
  竞争是人类的天性,竞争也是国家的天性。竞争最需要自信,自信才能够自强。实力最强的国家需要自信,而实力不足的国家,更需要自信。回首那些曾经崛起的大国,在崛起时没有一个比中国大,不论是在国土面积、人口、财富方面,都无法与中国相比。在近代世界崛起的国家中,绝大多数实际上是小国的崛起,有的是从国土不足10万平方千米、国民只有百万的微型小国,崛起为世界第一大国。
  一部大国崛起的历史证明,大国之大,不在于国土之大,不在于国民之众,而在于志向远大、目标远大。大国无大志,必然衰落;小国有大志,也能完成“大国崛起”的伟大历程。
  如果说20世纪是一个战争与消亡的世纪,那么21世纪就是一个竞争与淘汰的世纪。美国人说,21世纪仍然是美国世纪。印度前总理瓦杰帕伊早就宣称:“21世纪将是印度的世纪。”在21世纪的世界赛场上,具有夺冠之志的国家岂止一二!21世纪的中国,如果不能成为世界第一,不能成为头号强国,就必然是一个落伍的国家,是一个即将被淘汰的国家。
  中国人冲刺世界第一,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准备,就是“理想”和“志向”的准备。
  ◎把握“机遇”的“战略准备”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在发展和崛起的过程中会幸遇难得的战略机遇期,而这些战略机遇期的价值和收获,取决于战略准备的质量和程度。
  新中国建立后,在国家发展的战略机遇期问题上,有过成功的记载,也有过错失的遗憾。第一次遗憾是在20世纪50年代初期,中国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被国际公认为军事大国,安全环境大为改善,经济建设具有了良好发展的战略机遇。但这次宝贵的战略机遇仅仅被有效利用了4年,就被“整风反右”以及随后进行的“大跃进”、人民公社、“共产风”结束和断送了。而此时,日本却利用其有利的国际环境,在其战略机遇期中实现了经济的持续发展和迅速崛起。第二次遗憾是在70年代初期中、美、苏三角斗争中,苏联的战略威胁促使中美在1971年朝着关系正常化方向迈进,中国的战略环境得到很大的改善。在1971年至1976年6年间,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多达51个,而在年的22年中,与中国建交的国家只有54个。如此良好的战略机遇,却因“文化大革命”而未得到有效利用。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战略指导正确,战略准备充分,能够在苏联解体、日本经济停滞不前、东南亚金融危机、美国深陷伊拉克战争泥潭以及2008年世界爆发经济危机等情况下,正确应对,抓住机遇发展自己,迅速成为世界经济大国。中国现在面临的不仅是一般的大国崛起的战略机遇期,而是摘取世界第一的战略冲刺期,必须有更充分的战略准备,有更优质的战略创新、战略设计和战略指导。
  ◎保持“清醒”的“心理准备”
  世界第一、头号强国,是中国21世纪的大目标。为这个大目标奋斗需要民众的豪情和激情。世界第一,本来是中国的传统;头号强国,本来是中国的历史。但这个历史和传统一度被丢失了。其原因就是中国人“集体沉睡了”。正如孙中山1924年说的,中国国家地位在近代世界“一落千丈”,“此中最大的原因”,就是“从前失去民族精神,好比是睡着觉;现在要恢复民族精神,就要唤醒起来”。觉醒的中国巨龙,要再立中国第一的志向,再作中国第一的贡献,再尽中国第一的责任,再圆中国第一的梦想。
  今天,伟大的中华民族已经被“唤醒起来”,在激情澎湃的同时,我们必须保持冷静和清醒。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建设的过程中,我们曾患过急性的“激情病”,受过挫折,吃过大亏。而在当今全国沸腾、全民浮躁的情况下,保持头脑冷静,保证心态平和,显得尤为迫切。2007年中国GDP超过了德国,位居世界第三。但是中国人口13亿,德国人口8?000万,2007年中国人均GDP是2?604美元,德国是40?162美元,是中国的15.4倍。差距是巨大的。中国需要赶超的冲动,但更需要超人的理性和冷静。
军事频道推荐阅读西方大国崛起的战争基因
  要想了解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只要了解他们的战争史就可以了解大概。大国崛起的战争基因,就是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逐。
  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态度。统治西方1000年的中世纪,在《圣经》和耶稣的指导下,把追求物质财富的**视为是一种恶。《圣经》说:富人要上天堂,就像骆驼穿针眼一样困难。莎士比亚的《威尼斯商人》里,描述了一个犹太商人夏洛克,这个被抨击和丑化的对象,就是西方宗教统治下的中世纪对于追逐财富的态度。
  与之相反,唐宋时期,中国在物质繁荣方面领先世界很多,人
要想了解西方大国崛起的历史,只要了解他们的战争史就可以了解大概。大国崛起的战争基因,就是对物质财富的疯狂追逐。对于物质财富的追求,人类历史上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态度。统治西方1000年的中世纪,在《圣经》和耶稣的指导下,把追求物质财富的**视为是一种恶。《圣经》说:富人要上天堂,就像骆驼穿针眼一样困难。的《》里,描述了一个犹太商人夏洛克,这个被抨击和丑化的对象,就是西方宗教统治下的中世纪对于追逐财富的态度。与之相反,唐宋时期,中国在物质繁荣方面领先世界很多,人文精神同样自由奔放。同时期的欧洲,正经历着黑暗的宗教统治。由于***的统治过于残酷、过于愚昧,当时的西方社会,正常的物质追求和感官享受被过度地压抑。因此,当在西方出现时,对于***的批判便成为一个最重要的内容。这个批判的显著表现就是张扬人性。由于***以宗教教义代替一切真理,人性的张扬就表现为对一切非宗教的真理的好奇和探索;由于***把末日审判作为终极目标,要求每个人在现实中都必须最大限度地禁锢各种**,因此,开始的人性张扬也表现为各种感官欲望的自由满足。上有一个的故事。大禹的父亲鲧也肩负着治水的使命。虽然鲧拥有神奇的“息壤”,如同西方中世纪拥有万能的上帝,但是,鲧采取用“堵”来治水的办法还是失败了。大禹的成功在于他改用“疏”来治水,他获得了成功。西方中世纪的1000年,对于人类正常的物质**和感官享受,完全是和鲧一样的严防死守。由于“堵”得太严重,因此,一旦决堤便一泻千里,彻底失去控制。、以后,西方绝大多数普通人追求物质享受的汹涌浪潮,远远超过了少数人追求真理的河流,甚至对于真理的追求也变成追求财富的手段。古里有一个名叫潘多拉的女妖,她有一个盒子,里面装着恐怖的恶魔。以为榜样的文艺复兴,其结果之一就是真的打开了古里潘多拉的盒子,恶魔开始横行于世,它的名字就叫**,至今还没有被控制。中国、印度、***教和***等所有,都主张欲望必须得到控制,虽然不同文化对于欲望控制的严格程度和方式不尽相同,但是,克制欲望始终是古代社会主流。唯独西方文艺复兴之后,在自由高于一切的口号下,人类所有的**,从高尚的到卑鄙的,统统失去控制的手段和理由。一个人的欲望被激发后也会是无边的,无数人的欲望被激发后,汇合在一起,便成为吞没一切的惊涛骇浪。这个彻底失去控制的欲望潮,成为西方大国崛起的驱动力,也成为大国兴替的战争基因。我们不用列数西方大国轮替过程中一场场对内对外的战争,只需要看清一个事实。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全世界的财富有限,各个大国以不同的方式追求财富,表现为新的大国以战争手段取代旧的大国。这个过程大约经历了300年。工业革命之后,工业创造财富的秘诀很快在西方普及,短短100年间,大国轮替的现象不见了,变成大国林立。于是,工业革命之前的单挑独斗,变成了群殴。群殴中每一个大国的**都是为了本民族的利益,这场群殴分两次进行,差点毁灭了西方自己,也差点毁灭了全世界。有西方学者研究认为,的欧洲死亡人数,等于上所有战争死亡人数的总和。的死亡人数更多,在西方大国崛起的模式下,我们不知道的死亡纪录会不会再次被打破。今天,希特勒已经成为不齿的对象。但是,是什么东西催生了希特勒这个魔鬼?从形式上说,是西方的民主,希特勒是民主选举产生的。从手段上说,是西方的工业,希特勒是全世界第一个提出让每个国民都能买小轿车的人。从动机上说,是为了本民族的强大,希特勒的种族主义思想在西方各个国家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希特勒的战争策略,几乎同拿破仑一模一样;希特勒对待犹太人的歧视,不是他的发明,而是欧洲的传统;希特勒对待犹太人的所有手段都在重复上曾经使用过的手段,仅仅是工业技术使得希特勒杀人的效率更高而已。希特勒这个魔鬼的产生,同“落后、愚昧、腐朽、残酷”的一点关系都没有,他彻彻底底是诞生于“先进、文明、发达、仁慈”的西方文化的血统纯正的魔鬼。但是,这个纯西方血统的魔鬼,和他的同盟一起,却让世界上每一个民族都遭殃。希特勒是西方的战争基因在工业文明的推动下产生的一个恶性肿瘤,差点造成西方文明的自我毁灭。大难不死的西方文明,如今渐渐恢复了活力。但是,战争的基因依然没有消灭,这个恶性肿瘤还有可能爆发。对于全人类和地球来说,原子弹这个工业文明的产物,为什么而存在?当今超级强大的力量为什么而存在?它要保护谁?它又针对谁?有人说,超级力量的存在是世界和平的保障,就算是如此(其实并不如此),这种保障也像是大禹的父亲鲧那样,是高压之下的“堵”。在堵住一切所认为的危险的同时,也在积累点点滴滴的不满。恐怖主义就是这种不满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必然表现。只要美国的高压存在,恐怖主义就会存在。美国不可能消灭恐怖主义,除非它把“堵”变成“疏”。但是,“疏”就要全世界共同富裕,就是美国要放弃当今的种种非自然的优越地位,会有那么一天吗?美国巨大的军费开支,为什么不能变成非洲饥民的救命的粮食和遮风避雨的房子?哪怕都变成烧钱的大片?而一定要变成登峰造极的杀人武器?中国要建设现代化的军队,只是为了保护自己不再被不公正地对待,中国国防的宗旨就是防御,西方社会能够理解中国的这种愿望吗?中国今天的落后有自己的原因,也有西方的原因。但是,从5000年的历史长河看,中国社会的本质上是有益的,对人类也是很有价值的。近100多年来中国的落后,是中国的一次失误。本来,这个失误不是致命的,但是,西方工业文明差点要了中国的命。现在,中国已经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失误,中国要发展,要成为一个对自己、对人类负责的国家。中国要发展,印度要发展,墨西哥、巴西、非洲,世界上所有贫穷的民族都要发展。西方大国崛起道路的尽头是全人类的灾难。如果不是,为什么还要浪费如此巨大的财富,制造毁灭武器呢?从21世纪的中国开始,人类的发展道路应该在西方大国崛起的道路上改变方向,避免走向那个已经看得见的毁灭结局。这将是中国对世界再一次伟大的贡献,这也是今天的中国所有的探索、思索、借鉴、批判的意义所在。人类历史上,战争始终存在,但是,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一个手指头就可以毁灭世界,谁能永远管住那根手指头?这个世界上,只有中国公开承诺:决不首先使用核武器,决不对无核国家使用核武器!标榜自己是人类榜样的西方大国有过这样的承诺吗?美国是世界上威胁使用核武器次数最多的国家,不管对方有没有核武器。中华民族是一个热爱和平的民族。中国传统的最高理想是天下太平,安居乐业。什么时候这个世界上所有的人可以不在杀人武器的保护下,不在致命暴力的威胁下,享受每一天的阳光?在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气氛中,享受人生每一个温暖的幸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大国崛起之中国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