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 的石林在哪里有那几个斗牛场,分别在哪里?

云南多地举行火把节狂欢活动|云南|石林|斗牛场_新浪财经_新浪网
  新华社昆明7月13日电(记者浦超)熊熊燃烧的焰火、壮观的火把巡游队伍、成百上千人齐跳左脚舞……一年一度盛大的火把节即将在云南楚雄、石林等多地举行。  火把节是彝族、白族等云南多个世居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被称为“东方狂欢节”,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左右举行。  记者从云南省楚雄彝族自治州委宣传部了解到,楚雄2017彝族火把节将携手民族赛装节于7月13日至18日举行,期间将举办火把节祭火大典、万人左脚舞,把原生态的彝族火把节呈现给游客,同时还将举办云南少数民族服饰的展示展演活动,通过“乡村T台秀”,向游客展示云南25个世居少数民族的服装服饰文化。  昆明市石林彝族自治县将于7月16日至18日举办2017中国石林国际火把狂欢节,火把节期间,当地将在圭山国家森林公园举行神圣庄严的取火仪式,用火镰敲擦火石,以古老的方式采集圣洁火种,点燃象征丰收与希望的火把。  作为石林彝族自治县最具特色的民俗活动,斗牛仍是今年火把节的重头戏。7月16日开始,在石林县彝族第一村斗牛场、亚太斗牛场、石板哨开丰斗牛场等地,将举办各种形式的斗牛活动。  7月14日至7月22日,云南民族村将举办以“激情火把节·狂欢民族村”为主题的狂欢活动,期间每天夜幕降临,云南民族村的少数民族同胞们将穿上节日盛装,手持火把迎接游客,和游客一起举着火把巡游,巡游结束后,大家手拉手一起跳左脚舞。石林私人斗牛的一些故事
如果说1843年是石林斗牛的发起年,那么2008年绝对是石林斗牛腾飞的一年。
  这年10月1日,石林第一家私人斗牛场建成,与四周无围栏的“天然斗牛场”相比,私人斗牛场更规范,其整体呈碗形,牛在约两米深的“碗”底比赛,观众则在“碗壁”梯形看台上“俯瞰”,人与牛被分隔开让看客们的安全得到了保障。
  这家私人斗牛场场主名叫石有平,正是他,打破了石林群众看斗牛不出钱的传统——他在新修的斗牛场门口卖起了10元一张的门票。
  首家私人斗牛场的出现,给仍处于原始阶段的石林斗牛注入了催化剂……
  石林老板复制贵州模式
  在云南首开先河建斗牛场,收门票
  石有平是石林本地人,小时候就喜欢看斗牛。
  1997年,普通水牛的市价是七八千元一头。33岁的石有平通过经营KTV、挖矿有了一定的积蓄,便花13600元买了第一头斗牛,结果,这头牛第一次拉出去斗就惨败而归。为了拿第一,不服输的石有平接着买牛,因家里人反对,他把陆续买来的6头牛都寄养在别人家。这6头牛中,就有之后在比赛中撞死贵州牛王而一战成名的云南牛王“擎天柱”。
  “‘擎天柱’是我花2万多元买的,2008年2月,‘擎天柱’在小密支斗牛场参加比赛获得了第二名。它牛角非常宽,眼神犀利,按照老人的说法就是长了一副‘冠军相’,第一眼见它我就特别喜欢。”石有平说,2008年的火把节,“擎天柱”在石林首届牛王争霸赛上一举夺得第一名。作为冠军牛主,他也沾光在电视上露了把脸,其瞒着家人偷偷养牛的事情这才曝光。
  由于“擎天柱”在争霸赛上获得了1万元奖金,家人的反对声也不那么强烈了。此后,石有平花100多万元陆续买了60多头牛,依然养在别人家。
  “买了这么多牛,我就想是否可以建个斗牛场,让自己的牛比赛,我收门票。当时,在贵州早就有了这样的私人斗牛场。到贵州考察后,我接着就去选址,一直到8月份,我投资70多万元在石林县长湖镇的一个村子建了石林首个正规化斗牛场。”石有平说,他建斗牛场的地方原本就是个天然斗牛场。
  家人知道此事后集体反对:“斗牛每个村子都有,你收钱谁来看?”尽管如此,石有平并没有放弃,他心里有本账,即以高奖金来吸引名牛参赛,再以精彩的赛事吸引老百姓来观看。日,石有平开办的石林首家专业组织斗牛的石红民族文化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当天,石有平就在公司的斗牛场上组织了斗牛比赛,比赛一连打了4天,10元一张的门票与超过万元的高额奖金都开了历史先河——此前,云南的斗牛比赛从来都没人收门票,也没有组织者挂出过这么高的奖金。
  “那4天,每天都卖出约6000张门票,来看比赛的有农村人、城市人,不少农民都说不应该收费,但牛主们却非常喜欢,他们平时斗牛只有几百元的奖金,把牛拉来还可以报路费,拿排名奖。”石有平说,除去主持人、组织者、拉牛的工作人员的薪水以及奖金这些支出,第一次比赛公司就以盈利迎来了开门红。
自此,每逢节假日,石有平都会组织斗牛比赛,当然,并非每次比赛都能赚钱。如果遇上天公不作美,比赛期间连续下雨,观众就会骤然减少,组织方就得亏本。此外,还有些时候奖金若挂得太高,也会导致入不敷出。
  斗牛身价一路狂飙 有人报价50万元买石林牛王
  首家私人斗牛场收费迎客除了给组织者带来了利润,也引起了斗牛市场的连锁反应。龙中霖回忆,日以前,石林斗牛价格上2万元的很少。石红公司成立那天,比赛现场就有外地老板出价10.08万元买一头牛。石红公司于2009年元旦节举办的第二届斗牛比赛中,又有老板当场出价11.6万元把另一头斗牛买走。这两年,石林的斗牛价格一路飙升。
  “我自己养了一头牛,通过比赛,拿了两次冠军,2.32万元买来的牛最后以12.8万元的价格卖到了贵州。”龙中霖说,2009年的五一节,在中国西部首届民族民间斗牛职业联赛上,“擎天柱”一头撞死贵州牛王“铁锤”,当时就有人报价36万元买“擎天柱”,石有平仍不卖,后来又有人给到50万元,他还是没卖。“‘擎天柱’是无价的,是石林的招牌,云南的招牌,它每年参加比赛奖金收入就达三四十万元,牛主出于经济价值的考虑不会卖牛,从公司和石林的角度考虑都不会卖这头牛。”
  不过,对于斗牛爱好者们来说,斗牛的投入也非常大。斗牛得专人24小时伺候,食物则以精粮、腊肉、鸡蛋等为主。石有平去年卖牛卖了200多万元,之前买的60多头牛如今只剩下30多头,这30多头牛一年的工费与饲料投入就要30多万元。
  90%的私人斗牛场亏损 石林斗牛市场急需政府引导
  首开先河把石林的斗牛资源转变为经济利润后,石有平很快注意到,在石林、陆良、德宏,私人斗牛场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
  “我的斗牛场斗了第三次后,2009年,就有人开始建斗牛场了。2009年以来,潞西建了十五六个私人斗牛场,石林建了10多个,宜良建了2个,师宗建了2个……斗牛的价格也翻了好几倍,养斗牛的牛主则由2008年的1000多户发展到了现在的8000户左右。”石有平介绍,斗牛场的涌现对他的生意影响不大,“我朋友买牛的比较多,我场里的斗牛比赛也比较精彩,不少贵州老板都喜欢专程来看。不过据我了解,其他斗牛场盈利的少,亏损的多。”
  石林县三家村斗牛协会会长李金贵坦言,据他统计,目前石林90%的私人斗牛场都处于亏损状态。导致这些斗牛场亏损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硬件设施差,路段偏僻等。
  石林县小河村的五星斗牛场就是亏损者中的代表之一。日前,在李金贵的带领下,我们来到了五星斗牛场。五星斗牛场“藏匿”于村庄的田野里,从公路进入村庄要走一段10多分钟的乡村小道。在硬件设施方面,五星斗牛场也十分简陋,几乎就是在一块洼地的基础上进行改造,洼地四周的看台也只是简单地摆放了一些水泥坐墩。
  五星斗牛场的场主是小河村村民毕有生。谈起自己的斗牛场,54岁的毕有生憨厚地笑着说,因为爱好斗牛,想着还能赚点钱,2009年12月,他拿出20万元积蓄在自家的地里修了这个斗牛场。虽然现在石有平组织的斗牛赛事门票已涨到20元,但毕有生一直都是收10元。
  为了给斗牛场增加点人气,毕有生的斗牛场针对本村人免门票,对老人和孩子也免门票。因此,即使有2000名观众到场,买了票的有时可能一半都不到。第一次比赛,毕有生挂出了1.8万元的高额奖金,最后算下来,他亏了1万多元。此后的几次比赛,也是亏多盈少。对此,毕有生倒也洒脱:“本身自己就爱好,每年整几场玩玩,开心就好!我没整这个斗牛场时,村里养牛的只有七八户,现在村里有60头牛……”
  李金贵说,在石林,像毕有生这样的斗牛场主不在少数,凭着对斗牛的热爱,不少人拿出毕生积蓄建斗牛场。个别斗牛场主办了比赛后连承诺的奖金都兑现不了,只有打欠条给参赛者,待卖了烤烟后再付奖金。因此,石林的斗牛市场急需政府的引导、支持与整合。
石林政府将拟定发展意见 规范、鼓励和引导斗牛产业发展
  作为石林斗牛界第一个吃螃蟹的人,石有平认为,云南的斗牛实力雄厚,随着社会的发展,斗牛可能不仅仅限于省与省之间的比拼,更可能被列为国际性赛事。所以,机遇留给有准备的人,如何整合好云南的斗牛资源,政府要加强引导,通过大家的努力,让石林的斗牛走出云南,走出中国,走向世界。
  去年,石林县政府“彝族第一村”项目中的斗牛城已经投入使用,此举也是政府引导和搭建平台,企业市场化运作的一次有益尝试。石林县副县长黄杰表示,斗牛在石林有悠久的历史,出于发展文化产业的考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的方式,在彝族第一村修建了斗牛城。目前,石林各个乡镇和村子都有斗牛场,但一些斗牛场规模小,硬件上不达标。另外这些斗牛场也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让外地游客在标准化的场馆内看完斗牛,再在彝族第一村感受石林的风土人情,展示石林文化,这正是建彝族第一村斗牛城的初衷。
  “今后,如何把文化产业和旅游产业有机结合起来,让游客抵达石林后除了参观景区还能被石林的风土人情吸引而留下来,达成斗牛城里天天有斗牛、村落里天天有歌舞展演的最终目标,把文化产业做大做强,这是政府正在努力的方向。”黄副县长说,为了进一步规范石林斗牛产业,政府将拟一个关于斗牛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规范、鼓励和引导斗牛产业发展,如果贵州有好的举措和管理经验,石林政府也愿意去借鉴。
(首席记者刘晶晶/文 记者张悦/图)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石林蓑衣山密枝文化节:神秘密枝林&激情斗牛场
&&&&来源:&&&&
&&&&&&字号
原标题:神秘密枝林 激情斗牛场
神秘密枝林 激情斗牛场
――石林蓑衣山密枝文化节颜色不一样的烟花
大三弦队伍边走边跳,一片热闹之景。
  “马铃儿响起玉鸟唱,我和阿诗玛回家乡,远远离开热布巴拉家啊,从此妈妈不忧伤不忧伤……”熟悉的旋律将我们带到了阿诗玛的故乡石林。说起石林就不得不提及石林彝族撒尼人的密枝节,一年一度的密枝节又称“男人节”,密枝林是只有男子才能进入的神秘地带,这一天男人会从四面八方云集而至密枝林,一起祭拜密枝神,举行祭祀活动。
  1月15日石林县长湖镇蓑衣山村举办了第五届密枝文化节,早早的毕摩便带着全村的男子进入祭祀林,进行祭祀。对主持人毕摩有着严格的甄选,不仅要村里德高望重的人,还要儿女双全,更是必须一年内无任何亲人过世,甚至连家养的牲口也没有病死的才行,否则视为不洁,如果毕摩的不洁,会带给村里带来厄运。
  密枝节期间,毕摩带着男人们在村中边走边大声喊话,一问一答,批评村民中不守规、品德不好的人和事,起到了扶正压邪的作用,使彝家的良好民族风俗代代相传。
  毕摩带领着经幡队、叉队、大三弦队从蓑衣山村的文化广场一路摇着响铃念着经文到斗牛场去,围着斗牛场一圈后在中心地进行祈福。整个行走的过程庄严而有序,每走一段路就要大声问答,将古风俗传承下来。而叉队和大三弦的队伍也要边唱边跳着前进,直至斗牛场地,跟随毕摩一起为土地祈福。
  斗牛现已成为密枝文化节重要的一环节,原始而淳朴的斗牛方式倒显得较为特色。在已农闲的土地上,将庄家移走后形成了一片宽阔的土地,斗牛的农户将自家的牛拉至田里直接比赛,少了花哨的东西,反而更显真实与刺激。这里的斗牛除了黄牛还有水牛,斗牛时也分成两组各自相斗,这里的牛身强体壮,野性十足,据说当地的农户为了保持牛的战斗力会专门喂牛吃鸡蛋喝红牛,如果比赛还会给牛喂白酒壮胆。
  如今的密枝节已经成为了当地人喜爱的喜庆节日。每到这个节日,男子们纷纷在自家车上插上密枝叶,祈求一年的平安与福气。男女老少纷纷参与进这个节日中,清扫庭院、杀牛宰羊、摩拳擦掌的准备在文化节上露一手。
  密枝文化节除了丰富多彩的文艺展演外,更是男子汉比拼勇气、力量、技能的好时机,除了惊心动魄的斗牛外,弹弓比赛也能吸引观众围观,每遇有参赛者用弹弓射中悬空的鸡蛋,总能引起阵阵的叫好声,谁家男子要是射不准,一片嘘声也能倍感压力。为了成为“神弓手”男子们憋足了劲,暗暗叫着劲。
  男子们忙着,女人也不闲着。积麻比赛也拉开了序幕,哪家女子手巧不巧,通过积麻就能看得出来。女人们搬个小凳子坐在文艺展演台子下,一边看表演,一边搓着麻,一片热闹的景象。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蓑衣山村密枝文化节不仅邀请了石林当地文人雅客,还邀请了云南省文联组织省书法协会知名书法家参与到“万名书法家送万‘福’进万家――走进石林”活动。各位文豪纷纷挥笔泼墨借着春节将近之际,给现场的观众们送福,送对联。更有观众直接上前拜托自己喜欢的老师写出心意的对联回家贴门上好过年。(雷蕴)
(责编:徐前、朱红霞)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上传时间: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石林在哪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