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练习太极练的很好!怎么突然不记得了!不记得之前所有的动作了!其他的都好像没问题!这到底怎么回

如何解决断劲?练太极拳应该把一套动作看成整体_其他栏目_新浪竞技风暴_新浪网
不支持Flash
如何解决断劲?练太极拳应该把一套动作看成整体
  我们有些人在练太极拳时,时常会出现断劲的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怎样来解决这些问题呢?
  分析一下,断劲的原因主要有这样几个方面:
  思想意识没有把一套太极拳看成是一个整体,而是当成了一个一个单独动作,这个动作完成了,再进行下一个动作,这就造成断劲。
  动作转换时,不放松,尤其是各个关节部位在没有松开的情况下,就急于变换下一个动作,也会出现明显的断劲。
  动作不圆活,直出直入,棱角明显。
  所以,解决断劲问题,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意念的问题
  太极拳的一个套路尽管是由许多动作组成的,但是我们应当把它看成一个整体,也就等于是一个很长的动作。我的老师曾说过,太极拳的一个套路,就像一碗面条,这碗面条不是许多根,而是一根很长很长的面条。 我们也可以把它比喻成一辆汽车,只要汽车发动开始前进,中间不能出现停车再重新启动的情况,只能是速度的调整,一直到达终点。练太极拳就是这样,动作之间的变换,不要把它看成是一个动作完成了,再重新开始下一个动作,这样想,就断了,是思想意识断了,动作也就出现了停顿。我们练拳应当是,把每一个动作的结束看成是下一个动作的开始,这样就会不断劲,有连绵不断的感觉。
  二、动作转换问题
  太极拳的动作,有前进,有后退,从下肢看,它的主要变化就是弓步与虚步的转换,转换中必须放松,才有可能不断劲。比如:弓步完成,要后坐转换成为虚步时,有些人是用前腿直接向后顶,而这时的后胯,是一种不放松的状态,是顶着的,这样做不但是断劲,而且还会出现动作的起伏。正确的方法应当是在后坐之前,先把后腿的膝关节和髋关节松开再重心后移,这就不会出现断劲的现象了。所以,不论是进步还是退步,或者是平行步,在虚实转换中都需要先松开,再移动。
  三、动作不要出现棱角
  前面提到的是腿上的转换变化,而太极拳的动作,除了腿上,在其他许多部位都有转换变化的问题。比如:手上的动作,由前推变为后带;野马分鬃,手分开后,转换为合抱;海底针变为闪通背中手的变化等等,都会出现方向的改变。如果不注意这些变换,都会产生棱角,也就出现了断劲。解决这些断劲的方法是避免直出直入,在方向需要改变时,加上一个折叠转换,也就是沿着原有方向继续延伸,然后用一个微小的圆弧转接而成。如:搂膝拗步的转换,前推的手不要随着重心的后移而立即缩回,而是继续前送,然后再松腕回带,这个改变就可以克服断劲现象,也就是老拳师们常说的欲前先后,欲左先右。这中间还要特别注意腰部的转动。
  太极拳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势断劲不断,劲断神可接。&就是说动作的外形似乎完成了,但它的劲力还没有完成,如搂膝拗步,前推的手似乎到位了,但劲力并没有完成,不应当马上缩回,如果马上收回,劲力就断了。 又如:42式太极剑有崩剑的动作,崩剑时,手的动作停止了,但剑上的劲力还在延续,如果这时马上收回,就断劲了。许多发力的动作都是如此,如掩手肱捶,发力动作完成的瞬间,拳似乎停止了,但劲力没有停止,还有一个劲力的延续。太极拳的许多动作都是这样一种似停非停的状态。
  再看神的问题,练太极拳,神为主帅。许多老拳师,练拳神采奕奕,势动神随,随着他的目光,你会感到即使他的外形不动,甚至劲力也停止,但他的神态犹存。所以,我们应当用心去体会,不但要把动作做得标准,而且,一定要用心练拳,神是始终如一的,要保证整套动作是完整的,精神饱满的,全神贯注的,而犹豫彷徨,低头、四处观看,都是断劲的表现,断劲则不能体现太极拳的完美和谐。(文/侯松华)上传时间:
如何练好太极拳
专辑名称:
专辑创建者:
视频数:30
播放次数:2,892,819
国家标准太极拳动作标准
56官方微信
扫一扫发现精彩403 Forbidden
403 Forbidden
You don't have permission to access the URL on this server.Powered by Tengine“广场太极”动作存在不规范长期练韧带易受伤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现在很多人打完太极什么感觉都没有,只是每天流点儿汗。或者是记住套路,每天摆摆架子,清晨打上几遍,认为就起到健身效果了,其实是很大的误区。”目前,中华国际太极总会副会长丁新民表示。他认为,练太极就要像泉水一样,由下到上地发力,能量由下到上,而非比划手势。太极拳经过几百年传承下来,练习要讲究其规范性,一个错误的动作天天练,年年练,不仅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容易造成软组织或韧带受伤,这也是广场太极拳中经常存在的问题。
原标题:“广场太极”动作存在不规范长期练韧带易受伤
太极拳是广受民众喜爱的一项运动,公园里经常可看到练太极拳的人们。C F P供图
太极拳的套路动作以螺旋缠丝为核心,由内及外做圆弧运动,动作之间不可有明显的停顿和断续。太极拳作为一种锻炼身体的运动方式,受到各个年龄段人群的普遍欢迎。在公园、广场等公共场所,经常能看见一些人在练习太极拳。不过很多人打太极只是出出汗,却没有真正做到强身健体。原因何在呢?中华国际太极总会副会长丁新民指出,许多人练习太极拳的动作很不规范,不仅没有取得很好的锻炼效果,反而造成某些损伤。不少“广场太极”动作不规范“现在很多人打完太极什么感觉都没有,只是每天流点儿汗。或者是记住套路,每天摆摆架子,清晨打上几遍,认为就起到健身效果了,其实是很大的误区。”目前,中华国际太极总会副会长丁新民表示。他认为,练太极就要像泉水一样,由下到上地发力,能量由下到上,而非比划手势。太极拳经过几百年传承下来,练习要讲究其规范性,一个错误的动作天天练,年年练,不仅起不到健身效果,反而容易造成软组织或韧带受伤,这也是广场太极拳中经常存在的问题。边听音乐边打太极不可取边听音乐边打太极拳,这是不少太极爱好者的做法。事实上,这样并不好。太极拳作为一项具有悠久传统的拳术,它的理念与气功有共通之处,讲究的是“以意行气,以气运身”,“打拳心为主”。在练习时,应当做到意识高度集中、呼吸均匀顺畅,更重要的是还要做到心静,如此才能达到健身祛病的效果。如果以音乐配合来打拳,人们练习时,招式动作上会不由自主地迎合音乐的韵律,心态上不能做到无视一切,尤其是不能做到忽视自己需要配合的音乐。这会造成人的心态不能全神贯注于打拳这件事上,也违背了太极拳的“以气运身”的理念,从而影响练拳效果。如果仅仅是作为锻炼健身,而不是表演练习太极拳的话,不配音乐、自己一个人练习效果会更好一些。应知打太极拳也要做热身运动“慢不是太极拳的精髓,慢是为了更快。”丁新民说,很多人认为练习太极拳慢慢悠悠的,没有必要做准备活动,其实也是误区。热身运动的目的是把身体的机能激发起来,这样才有利于提高打太极拳的质量。没有热身运动,上来就练,是不科学的。练时量力而行,循序渐进要改善这种情况,丁新民认为选对老师很重要。社会体育指导员的技术水平参差不齐。选对好的太极老师,做到动作的准确性,才能享受到太极拳带给身体的好处。对于中老年人而言,练习太极拳时要量力而行,有些动作难度较大做不了,就幅度小一些,循序渐进,要讲究练习的方法。知识点关于太极拳太极是中国古代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哲学思想之一,太极拳基于太极阴阳之理念,用意念统领全身,通过入静放松、以意导气、以气催形的反复习练,以进入妙手一运一太极,太极一运化乌有的境界,达到修身养性、陶冶情操、强身健体、益寿延年的目的。太极拳是近代形成的拳种,流派众多,群众基础广泛,是中国武术拳种中非常具有生命力的一支。采写:南都记者 曾文琼 实习生 朱姝图为资料图片(除署名外)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7:02
04/21 06:49
04/21 11:28
03/09 16:46
02/24 09:56
03/09 16:45
03/09 16:45
02/27 16:10
03/13 08:17
03/12 08:43
03/12 07:22
03/12 07:57
03/20 09:48
09/07 09:38
09/07 09:38
09/07 09:39
09/07 09:39
09/07 09:39
04/26 09:49
04/23 08:47
04/23 08:57
04/23 09:14
04/23 09:22
凤凰新闻官方微信
播放数:194353
播放数:124395
播放数:173975
播放数:82180
48小时点击排行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练太极拳的心得体会
&&练太极的心得体会,大学太极拳选修课论文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本文?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下载文档到电脑,方便使用
还剩1页未读,继续阅读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

我要回帖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