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避免沉迷网络游戏的危害害?

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管理和预防_新浪新闻
  随着信息时代快速发展,网络的普及范围越来越广,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网络,网络的用途也更多了。与此同时,网络游戏也悄然进入了众多青少年的视野,一系列的危害也由此产生。
  据调查,截至2012年12月,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达2.35亿,占青少年总体的66.4%,较2011年增加2.0个百分点。2013年调查显示,中国青少年网民规模为4.66亿人,平均每周上网时长为20.7小时,较2012年增加了2.3小时,青少年玩网络游戏为70.5%。2014年包括中国内地所有地区的一份调查报告显示,每周玩两个小时网游以上小学生占64.21%,初中生为84.30%,高中生则高达88.37%。由此可见,青少年是玩网络游戏的主力军。
  为何网络游戏会让青少年进入一种痴迷的状态,严重影响学业和身心健康,甚至违法犯罪,这归咎于网络游戏是开发商为了赢利而凝聚了大批专业人才所创造出来的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一是它的画面效果很逼真,情节引人入胜,很容易吸引青少年的眼球,并渐渐将其引入到一个虚幻的世界,使自制力较弱的青少年分不清现实与虚拟。二是因其是一个完全虚拟的世界,玩家对在游戏中所做的任何事情大多不需承担社会责任和法律后果。三是很多大型的网络游戏都是没有结局的游戏,不断地玩下去也总会有新的级别被设计出来,青少年就这样一步一步被牵向无底的深渊而不能自拔,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正是因为这些特点,网络游戏的吸引力是无比巨大的,它就像毒品一样,使青少年陷入无力自拔,产生着巨大的危害。以下列举几点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一是玩网络游戏容易成瘾,很难戒除。青少年的自制力很差,游戏的兴趣具有持久性,再加上他们正处在爱玩逆反的青春期,很容易对网络游戏上瘾。一旦上瘾,便很难戒除。二是玩网络游戏荒废学业,影响身体健康。不少青少年成了“网虫”,沉湎于网上,将90%的时间用到网络游戏上,做了网络的俘虏,为网络所累难以自拔,不仅危害视力,甚至引起紧张性头痛、焦虑、忧郁等威胁到他们身体健康。三是导致思维迟钝,沉溺于虚拟世界。人长时间地玩网络游戏,容易使人思维迟钝,注意力分散,游戏的场面刺激而惊险,会深深地印在脑子里,即使身在课堂,心也早飞到了游戏中间。四是过度沉溺网络游戏可引发社会恶性事件。因为玩网络游戏需要经济作后盾,而网游又往往不被学校和家长认可。一旦经济没有了来源,必然会让“网虫”想尽一切办法去筹钱。从借钱逐步发展到触目惊心的偷抢乃至犯罪都是随处可见的。
  鉴于网络游戏对青少年造成的危害如此严重。本人认为预防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对策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努力:一是加强制度建设,强化管理。对网络游戏市场的管理,政府部门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政府应进一步制定和完善网络管理的法律法规,规范网络文化市场经营行为,建设绿色上网场所,创造条件让青少年积极参与各种健康有益的文化活动和道德实践活动。二是加强网络监管,净化网络内容。可动用社会力量、街道、社区及有关社会爱心团体共同行动起来以保护青少年的身心健康成长。同时,建立长效机制,社区、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对所管辖的区域进行排查和监管,特别是对学校外围的网络游戏场所的管理,可设立督查员,督查网络游戏场所的经营状况及服务对象。三是加强学校教育和引导。学校应教育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帮助青少年认识网络的积极作用和负面影响,让他们了解网络在信息社会中的巨大正面效应,尽可能消除负面影响。四是完善家庭对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要正确引导孩子上网,上健康网站,控制上网时间,培养孩子自控能力,培养他们广泛的兴趣爱好,使子女身心健康。对孩子影响最大的是父母,孩子变成什么样,父母应考虑到自己应该负主要责任而非教训孩子。家长要每时每刻多关心孩子,让孩子体会到家庭的温暖。五是加大对社会力量创办戒网学校的支持力度。目前,戒网特殊教育还是各类教育中的一个薄弱环节,教育资源和师资力量都严重不足,政府和社会应加大对戒网公益性培训学校的支持力度,鼓励更多的社会资源兴办戒网特殊教育和培训学校。要创新对网瘾学生的评价体系,不单以成绩好坏论英雄,相信孩子有才,帮助孩子成才,促成孩子身心健康成长是最重要的。要积极帮助孩子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要在不体罚、不责骂的前提下,多鼓励和培养孩子们重塑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之成为自信、自立、自强,身心健康的社会有用之人。
  文/王快辉
  (扫一扫,更多精彩内容!)  (原标题:网络游戏对青少年的危害及其管理和预防)
更多猛料!欢迎扫描下方二维码关注新浪新闻官方微信(xinlang-xinwen)。
最近几天,梅艳芳92岁母亲欠房租被强制搬家的消息让不少网友震惊。梅艳芳近亿元的遗产都去哪儿了?
中国地面大,人口多,官员也多。全国有多少处长以及处级干部,难以计算,说多如牛毛,不夸张。如果没有处长,韩庚的爱情会美好,但无法想象,如果没有处长,这个国家将会怎样。
“当时你们部长们都来开会了,会上都没有不同意见,现在难道还需要几个处长来‘把关’?”说出这番责难的,正是当今共和国总理,而且,是在国务院常务会议上。
用一种不公的制度,去弥补前一种不公制度出现漏洞,这种做法是非常不可取的。史学家钱穆曾经曾发明了一个制度陷阱理论,许多人称之为“钱穆制度陷阱”。我国既往制度演绎的传统是,一个制度出了毛病,就再定一个新制度来纠正它,相沿日久,一天天地繁密化,常常就变成了病上加病。网瘾有6大危害 如何避免患上网瘾_网瘾_精神科_99健康网
Please click
if you are not redirected within a few seconds.
网瘾有6大危害 如何避免患上网瘾
16:15来源:99健康网
导语互联网的迅速发展,让多少人都离不开网络和电脑。特别是游戏方面,让多少人沉迷于此不能自拔,患上了网瘾。网瘾是一种病,得治。你知道网瘾的危害有哪些吗?如何避免患上网瘾?下面一起来看下。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数据显示:中国人平均每天上网达3.7 个小时,连续 5 年呈增长趋势。日前,昆民公安局公布的一起案件中,一名沉迷游戏的男子因偷窃在网吧被捕时竟让警察&等一下&,称自己&不能坑队友&。
  在互联网日益普及、低头党随处可见的今天,&网瘾&是否还可称之为&问题&?
  网瘾的危害有哪些?
  1、强烈的依恋性
  网络成瘾者的心理和行为为上网这一活动所支配,上网也演变为其主要的心理需要,上网时间和精力所占比例逐渐加大,进而导致了个体生物钟的紊乱。当无法上网时,会体验强烈的渴求,甚至产生烦躁和不安的情绪及相应的生理和行为反应,上网后情况好转。上网在其生活中占主导地位,注意和兴趣单一指向网络,工作、学习动机减弱,生活质量下降。
  2、情感淡漠
  成瘾者对网友如胶似漆,相比之下对有血肉联系的亲人则显得更为冷漠。网络成瘾者情绪低落时也不向家人和朋友表露,把情绪隐藏起来,转而在网上倾吐和宣泄。另外网络成瘾者由于家人对其上网的限制而与家人时常发生冲突。
  3、人际交往范围变窄
  网络成瘾者往往寻求较高的社会赞许性,但在现实生活中的交往却遇到了相对较多的困难,从而产生严重的社交焦虑。网上社交的游刃有余与现实生活的不断遭受挫折,两者的反差势必导致更多的重复上网行为。网络成瘾者将自己的人际交往转入虚拟的网络空间,现实的人际关系逐渐疏远或恶化,对周围的人和环境采取逃避或对抗的态度。另外,网络成瘾者的语言表达能力下降,出现人际交往障碍。
  4、意志力薄弱
  网络成瘾者虽能意识到过度上网所带来的危害,企图缩短上网时间,但总以失败告终。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制戒除之后,就会变得焦躁不安,不可抑制地想上网,最后成瘾行为反复发作,并且表现出更为强烈的倾向。
  5、产生欺骗行为,成为不诚实的人
  因为上网成瘾,父母要控制零花钱,为了获取上网的钱,往往要说谎。为了取得上网的时间,欺骗父母、老师、学校,在学习成绩上欺骗父母。产生偷盗行为,长此下去就可能滑向违法犯罪的深渊。
  6、严重危害身体
  经常上网,导致不能按时按量就餐,造成营养不良,影响身体的正常发育。具体表现为缺钙、鸡胸、罗圈腿、驼背、手肩关节炎等。
  由于长时间注视电脑显示屏,视网膜上的感光物质消耗过多,导致视力下降、眼痛、怕光、暗适应能力低等。
  由于经常熬夜、睡眠不足,造成生物钟紊乱。具体表现为:精神萎靡、昏昏欲睡;体内激素失衡、植物紊乱;产生焦虑、忧虑情绪,从而诱发神经官能症、心理、精神疾病等。
  如何患上网瘾
  要防止青少年投入网络怀抱,一定要早期干预,综合防止,需要个人、家长、学校以及政府部门的共同参与。
  1、青少年自身要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上网前要计划,明确上网的目的和上网的时间,避免无节制的上网,如果不是为了工作、学习,而主要为了娱乐,则更需要计划上网。漫无目的地&冲浪&、沉迷于网络聊天或网络游戏,时间在不知不觉中流失,尤其把它当成一种缓解精神压力时更应该节制。
  2、青少年要培养其他的兴趣爱好、丰富业余生活,业余时间多参加体育、文化娱乐或交际活动,不仅充实了生活,而且提高自己处理显示问题的能力,从而避免依赖于虚拟的网络世界的机会。
  3、家长、学校和社会要共同参与。家长和老师要提高对网络的认识,既不能放任孩子上网&开阔视野&,直到成瘾才引起重视,也不能因担心网络危害而过分控制孩子上网,这会迫使他们走到社会上非法的网吧而事与愿违。这是预防网络成瘾极为重要的一个环节。家长和老师要通过正确引导和合理监督,不仅直接控制青少年在家、在学校上网的时间,而且要提高他们合理使用互联网的能力。学校开展学生上网教育,提高校园上网场所和上网监控,丰富校园生活无疑会减少网络成瘾的发生。
(责任编辑:苏娇蓉)
上一篇: 下一篇:
相关文章推荐
两性热门话题
现在越来越多的避孕套都走向了超薄的系列,那么你知道避孕套是要越薄越好吗?
纵欲过度的危害性很大,很多平时性爱不加克制的男性应该能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变化,悲观的时候甚至觉得自己活不了很长时间。那么,男生纵欲过度会短命吗?
白带不正常,带有些淡黄色...
大家都在看
电话:010-
电话:010-
原创文章精选
扫一扫关注我的热心医生
快速免费咨询医生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
副主任医师沉迷网游的危害 这不是危言耸听_王者遭怼 谁的荣耀?谁的烦恼?_2017热点专题_杭州网
|||||||||||||||
所在位置:
沉迷网游的危害 这不是危言耸听
发布时间: 14:54:13 星期一&&&
网络游戏被现代人称为“电子海洛因”,不但使青少年成绩下降,影响视力更会使青少年走向犯罪的道路,误入歧途。沉迷于网游,等同于自毁前程,其危害不亚于毒品成瘾,这句话绝不是危言耸听,下面就看看,网游的危害都有哪些?
1.引起角色混乱,诱发犯罪行为
网络游戏给了学生扮演各种各样角色的机会,同时也为学生的角色混乱埋下隐患。网络游戏大多以“攻击、战斗、竞争”为主要成分,长期玩赛车、砍杀、爆破、枪战等游戏,火爆刺激的内容容易使游戏者模糊道德认知,迷失了自我,以至不能理性地行使现实社会中的角色。
事件一:唐亮自认为是网络游戏高手,但是自从在虚拟世界中遭遇另外一位游戏玩家,唐亮被对方杀死23次以后,分不清虚拟世界和真实世界的他,伙同三位朋友将在宿舍里休息的古世龙用刀杀死了。
事件二:日,合肥市发生了一件残忍的杀人焚尸案。行凶者竟然是两名在校学生,据两人供称:两人是效仿网游杀人练胆,在将两名老人杀害之后利用酒精焚尸,并在现场留下了字迹。据悉,留下的字迹是两名少年网游中的名字。
2.占用大量时间,影响学习成绩
学习压力大,拿玩网游当成放松的借口,谁知道,一旦上瘾,做在电脑旁就是好几个小时,甚至还有好几天的。另外,在上课中,总是想着虚拟的网络游戏,会产生走神,精神不集中的现象。
事件一:前不久,上海大学劝退了81名学习成绩不好、在几个学期内没有修完规定学分的大学生。据介绍,导致这81名大学生被集体劝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绝大部分学生沉迷于网络游戏而不能自拔。
事件二:由于沉迷于网络游戏无法自拔,张世杰的学习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最近的一次考试,因为考的很差,老师让他通知家长来学校,因为怕父母责怪,只好离家出走!
3.消耗大量金钱,没钱时会非法获取
玩网游消耗上百万的玩家比比皆是,但这类人群一般都是上班族,如果是学生玩网游,因为得不到家长的支持,只能靠平时节省下的生活费来满足网瘾,一旦捉襟见肘,便想着其他非法的渠道获取,甚至抢劫杀人。
事件一:因迷恋网络游戏,三名未成年人流窜作案凑钱上网,接连抢劫下班回家单身女士五次,酿成一人死亡、四人重伤的惨案。他们盯上了下班回家的王女士,跟踪其来到出租屋门口,小文、小龙在门外望风,小伟持刀抢走王女士的坤包,搏斗中小伟将王女士扎成重伤,王女士经抢救无效死亡。
事件二:日,高桥藕缆桥一快餐店老板娘惨死店中。6月10日,凶手落网,这名19岁的少年杀人动机竟是为了抢劫上网的费用,作案前他已在网吧连续奋战近一周,抢钱杀人后他又回到了网吧,继续网络游戏。
4.损害身体健康,影响正常发育
学生正处在长身体的时期,长时间僵坐在电脑前缺乏适当的锻炼,会引起他们视力下降、精神疲惫,严重的直接猝死。经常上网的学生会造成左脑发育不良,语言表达力下降,甚至思维混乱。
事件一:有一名21岁的大二学生在网吧连续玩了几十个小时的游戏。在他正准备离开网吧返校时,突感头疼、两眼发黑,继而倒地昏迷,医院收治后诊断其为“过度上网导致视网膜疲劳、低血糖症”。
事件二:日,就在其他同学正在紧张复习准备迎接高考的情况下,南昌市豫章中学高三的余斌在南昌市船山路上的“辉荣网吧”30号机位上玩网络游戏《传奇》过程中,由于兴奋过度猝死。
5.人格异化,淡化道德约束
沉缅于网络游戏的学生,往往过度依赖于网络的虚拟世界而不能面对现实世界,而且长时间进行网络游戏,淡化他们在现实社会的社会规范和道德约束,导致现实生活中人际关系不和谐,家庭反目。
事件一:胡安戈是遂宁射洪县人,父亲胡明是当地某企业领导。2006年,20岁的胡安戈从绵阳某大专院校毕业,之后留在成都并沉迷网络,3个月就将父母给他做生意的5万元全用来购买了网络游戏“传奇”的装备。感到无颜面对父母,小青年胡安戈竟荒唐地选择毒杀父母。
事件二:阿项因过分沉迷网络游戏,升上初中后不到半个学期就患上了精神分裂症,经常自言自语、不与人沟通、情绪变化无常,其父母不得不为他办理休学手续四处求医,大夫称估计是因长时间沉迷网络,精神一直处于紧张状态而得不到有效松弛所致。
6.诚心恳求,请远离网游
游戏很精彩,可现实生活更值得期待,一入网游深似海,不知不觉中,已经带你进入万丈深渊,你的学业、你的青春、你的健康、你的人生价值观、父母的期望....等等,都将成为昨日的泡影。
不要抱着上面的这些,都是别人家的故事,离你很远;不要抱着我只是想放松不下,不会上瘾;不要抱着你有多大的自制力,能拒绝一切诱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最好的预防就是最初的止步。
来源:高三网 &&作者:金风 &&编辑:许佳炜透视网络游戏焦点问题:青少年沉迷如何避免?
透视网络游戏焦点问题:青少年沉迷如何避免?
四川新闻网
  新华社上海7月26日电 新华社记者  在争议声中,我国网络游戏用户超过5亿人。与26日举行的中国国际数字娱乐产业大会同期发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我国网游市场实际销售收入近1000亿元,网游产业规模迅速壮大。不过,能否有效解决“沉迷”“戏说”“吸金”“抄袭”等争议问题,是高速增长的网游产业能否顶起“荣耀”光环的关键。  焦点一:青少年沉迷网游如何避免?  网易公司董事局主席丁磊在26日的大会发言中表示,要用充满人情味的洞察,去发现用户的真实需求,打造出有品位、有温度的产品,为用户创造更多的愉悦感。  然而,经常玩网游的网民马赫认为,我国很多网络游戏令青少年“沉迷”,正是因为它利用了青少年尚未健全的心理。企鹅智酷联合腾讯电竞发布的《2017年中国电竞发展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电竞用户1.7亿人,其中25岁以下占据六成。  北京的王女士近日与“整天不出门熬夜打游戏”的儿子发生了争吵,她甚至说孩子“玩物丧志”。“因为沉迷游戏肯定耽误学习,而且时间久了可能就分不清真实世界和虚拟世界的差别。”  当前,《王者荣耀》一款游戏注册用户2亿,月活跃用户5千万。针对称其让青少年沉迷的质疑,游戏方推出12周岁及以下用户21时后限玩、消费限额、账号绑定等防沉迷措施。该游戏制作人李旻说,将持续完善未成年人保护系统,尽力为家长提供有效手段,与家长协作更好地管理孩子的游戏时间。  盛大游戏副总裁谭雁峰说,国外实行游戏分级制度,可以较为有效限制游戏用户人群,让不同用户进入不同的游戏。防沉迷需要各界共同参与,监管部门应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游戏厂商应在游戏中加入能够防沉迷的玩家引导及技术手段,家长和学校也应加强对未成年的教育和引导。  焦点二:“戏说历史”仅仅是娱乐还是会让人迷惑?  三国演义、战国争霸、隋唐英雄等国人耳熟能详的经典历史故事被制作成网络游戏。不过,有些网络游戏随意改变历史情节的做法引起争议。  记者发现,一些网络游戏中的历史人物与传统文化中的既定形象严重不符。有教育界专家表示,这对于还没有接触历史的青少年学生来说确实不恰当,对历史进行艺术演绎不能随心所欲地涂抹和戏说。  九城公司副总裁沈国定说,互联网娱乐内容会影响人们的心智发展及价值观,因此开发者要对游戏策划进行审慎评估,在不影响娱乐效果的同时,避免误导用户对史实有错误认知。  然而,另一方却认为,一款游戏不可能担负起那么大的文化功能。有人甚至说:“没有人会根据游戏学习历史”。  对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副局长张宏森表示,数字内容产业具有鲜明的导向意识和强大的思想塑造能力,关乎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知识汲取、文化引领和价值追求。越是传播面广、影响力大、覆盖能力强的数字产品和数字内容企业,越要“吾日三省吾身”,在文化责任上始终做到“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  焦点三:网络游戏付费是否合理?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游戏工作委员会公布的《2016年中国游戏产业报告》显示,2016年很多网游月均充值额超过1000万元,最高月充值总额超过8亿元。  记者发现,不少网络游戏通过“免费玩”吸引玩家进入网游世界后,再靠不断“买装备”“买皮肤”“买道具”“买仓库”等武装自己,提升实力。还有游戏设计了“福袋”“魔盒”等,实际上利用了玩者的求胜心理。  盛大游戏副总裁谭雁峰说,网游以及网游付费本身是一个正常现象,随着中国游戏品牌化意识不断提升,游戏里过多诱导收费的现象已有所减少;目前业界主流倾向是打造收费合理、生命周期长的产品。  张宏森透露,行政管理部门将坚持网上网下一个标准,提升监管能力,加大监管力度,并适时推出“黑名单”制度。  焦点四:如何跳出“山寨模仿”的怪圈?  即使是最火爆的网络游戏,人们也总能看到“模仿”的影子。“虽然我国网络游戏取得了长足发展,在现有文化产业格局中可能是最先有机会跳脱出山寨、模仿阶段的领域,但其也面临着结构单一、原创匮乏的发展困境。”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化学者孙佳山说。  2016年我国自主研发的网络游戏的海外实际收入多达72.3亿美元,今年上半年更是接近40亿美元,同比增长57.7%。然而,业内人士指出,即使近年来在国内外都取得成功的我国原创网络游戏,其实在游戏模式和观念上都还深受日本、韩国游戏文化的影响。国外网络游戏丰富的IP层次和完整的产业链条,仍远远领先于我国的网络游戏行业。  完美世界股份有限公司首席执行官萧泓说,精品内容在任何时候都是内容生产企业必须坚持的核心准则,注重研发是立足之本。一家网络公司负责人表示,之前由于版权保护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以及版权意识不足,存在很多抄袭问题,现在抄袭现象已减少。只有具备创新性、能让用户记住的产品,才能在市场上立足。(记者李亚红、史竞男、高少华、王思北、胡浩、孙丽萍)  原标题:透视网络游戏四大焦点问题
产品建议及投诉请联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网络游戏的危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