夸克互助基金是真的吗联盟的互助金额现在有多少?

当前位置 & &
& 花9元保30万 “夸克联盟”能不能买?
花9元保30万 “夸克联盟”能不能买?
10:09:55&&出处:&&
编辑:随心 &&)
让小伙伴们也看看:
阅读更多:
好文共享:
文章观点支持
当前平均分:0(0 次打分)
登录驱动之家
没有帐号?
用合作网站帐户直接登录“夸克联盟”开启大病互助公益模式_凤凰资讯
“夸克联盟”开启大病互助公益模式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齐鲁晚报济南11月11日讯:近日,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卓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夸克联盟”正式获得民政局颁发的公益牌照。自此,“夸克联盟”成为国内率先拥有正规公益资质的网络互助平台。
原标题:“夸克联盟”开启大病互助公益模式齐鲁晚报济南11月11日讯:近日,记者从上海市民政局获悉,上海卓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夸克联盟”正式获得民政局颁发的公益牌照。自此,“夸克联盟”成为国内率先拥有正规公益资质的网络互助平台。9元互助30万元为使网络互助回归公益本质,“夸克联盟”的运营方上海卓保网络科技有限公司发起,经上海市民政局、上海市社会团体管理局核准成立“上海一起社区公益基金会”。今后,所有“夸克联盟”会员投放的资金将统一由基金会直接管理。“夸克联盟”网络互助平台始于2015年7月正式上线,专注为人们提供公益互助服务。大家只需要在微信公众平台加入“夸克联盟”公众号,并缴纳9元便可成为会员。会员如果发生大病事件,“夸克联盟”通过第三方,在核定属实之后便会迅速放款资助,最高金额达到30万元。“夸克联盟”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翟亮表示,平台的设计原理很简单,会员汇聚规模化之后,一旦有会员突发大病,“夸克联盟”就会从互助资金中抽取相应的金额对发病会员予以资助,这笔互助费的成本匀摊在每一个会员身上,实现人人互帮互助的初衷。110万会员加盟“夸克联盟”接地气的公益特性引起了顺为资本和杉杉创投等风险投资基金的注意。2015年11月,“夸克联盟”拿到两家投资机构千万级pre-A投资。顺为资本合伙人李锐表示,如果100个人互相认识,都有信用担保,一旦其中1个人出事,99个人便会伸与援手。当互助变成大规模的商业模式的时候,信用背书就成为关键所在。“夸克联盟”难能可贵之处在于通过互联网技术手段,实现了“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互助理念 。也正因如此,“夸克联盟”以最低9元加入的门槛,享受30万元大病的利他模式,得到了公众的普遍认可。截至到日,联盟会员人数突破110万人,公益互助资金池累积金额达1800万元。业内人士评价,微小额度的投入不仅带给联盟成员基础保障,同时也建立起人们精准帮助他人的高效渠道。精准帮扶23起平台运营至今,“夸克联盟”始终通过互联网和手机客户端平台,公示互助对象、公示会员人数和资金金额及获助者详细情况介绍,接受全民监督,确认无误后,援助资金发放于被救助对象。目前,在“夸克联盟”平台上已经发生互助事件23起,发放互助资金460余万元,让农民、学生、工人、白领等各行各业的人感受到了来自全球多地会员送来的温暖。任职于北大方正人寿有限公司的受助会员盛剑霞说:“大家素未谋面却予以帮助,这股爱的力量让人感动。”最近,“夸克联盟”相继推出夸克综合意外互助基金、以及夸克创新推出的夸克扶老太太爱心互助基金等。对外经贸大学保险学院教授王国军表示,“夸克联盟”所做的是一种很好的金融互助创新模式,值得提倡。希望相关主管部门加大对新生事物的支持力度,让“夸克联盟”能够可持续健康发展,为老百姓日常生活做出更多贡献。(张飞龙)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凤凰资讯官方微信
播放数:1702743
播放数:402250
播放数:1319813
播放数:5808920保监会回应夸克联盟等互助计划:相关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_网易财经
保监会回应夸克联盟等互助计划:相关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原标题:保监会回应夸克联盟等互助计划:相关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
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
资料针对部分互联网公司基于网络平台推出 “夸克联盟”等,保监会有关部门负责人今日(5月3日)以答记者问形式作出回应称,这些互联网公司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同时也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下为回应全文:问:近日,部分媒体就“夸克联盟”等互助计划进行了报道,请问保监会对此有何态度。答:去年以来,部分互联网公司基于网络平台推出 “夸克联盟”等互助计划,主要集中在意外互助和重大疾病互助领域,近期又涉及所谓车辆风险。其推出的互助计划大都采取收取小额费用,发生互助事件后再均摊互助资金的模式,互助额度存在不确定性。需要强调的是,这些互联网公司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或保险中介经营资质,互助计划也非保险产品。相关互助计划没有基于保险精算进行风险定价和费率厘定,没有科学提取责任准备金,同时也没有政府部门的严格监管,在财务稳定性和赔偿给付能力方面没有充分保证。近期,我们注意到,有的互助计划假借保险名义进行宣传,以所谓“超低价保障”和产品创新为噱头开展营销,将两者进行不客观地比较和挂钩;有的网站将互助计划和保险产品混搭销售,极力混淆两者之间的区别,具有相当的迷惑性和隐蔽性,容易使消费者误以为互助计划是保险产品或所谓“互联网+保险”的新型产品。这些做法既扰乱了正常的金融市场秩序,也可能使消费者权益受到严重损害。特别值得警惕的是,有的机构或个人打着“互助计划”的幌子在微博、微信等互联网平台恶意骗取公众钱款,极易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针对互助计划与保险的差异及可能存在的风险,前期我会已经发布风险提示。在此,我们再次提醒广者注意:互助计划的经营主体不具备保险经营资质,部分经营主体的持续经营能力和财务稳定状况存在隐患,消费者可能面临资金安全难以保证、承诺保障无法兑现、个人隐私泄露、纠纷争议难以解决等风险。与此同时,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保险法》有关规定,我们重申,任何主体未经保监会批准不得以任何形式经营或变相经营保险业务。在开展相关业务活动和宣传的过程中,不得使用保险术语,承诺责任保障,或与保险产品进行对比挂钩;不得宣称互助计划及资金管理受到政府监管、具备保险经营资质;不得非法建立资金池。我会将深入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开展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的决策部署,依法打击非法经营保险业务等违法违规活动。同时,我会要求各保险机构加强排查整改,不得与未取得保险经营资质的互联网公司开展业务合作或提供增信支持。
本文来源:澎湃新闻网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夸克联盟互助计划真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