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下电竞狂潮馆现在这么火 倒闭潮还有多久会到来

电竞火爆,到底是机会遍地还是看起来很美?
电竞火爆,到底是机会遍地还是看起来很美?
职场达彼斯
正文太长,先看看摘要: 电子竞技已经是主流运动之一,但要成为第一运动,还需要解决观赏门槛高和游戏生命周期短的问题。 我国电竞行业存在以下几个趋势和特点:电竞赛事逐渐摆脱游戏附属品的地位游戏厂商官方赛事发展迅速,纯粹第三方赛事步履维艰电竞俱乐部将迎来快速发展期电竞相关内容公司较难突破发展瓶颈电竞博彩和培训还处于早期开拓阶段回想第一次接触电竞还是在本世纪初,当时大学里开始有电脑和局域网,大家经常一下午逃课在宿舍玩星际争霸。从那时起知道了暴雪,知道了游戏也有职业比赛,知道了韩国选手非常厉害。毕业后就远离了游戏,直到十多年后因为工作原因来研究电竞,竟然发现以前属于小众和玩物丧志的电竞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俨然已经是最受欢迎的体育比赛之一了!从社会的接受程度看,游戏及其衍生的电竞已经摆脱了“玩物丧志”、“精神鸦片”这种负面评价,对电竞这种娱乐形式的支持和赞扬成为了政治正确。人民日报专门发表评论文章支持电子竞技,发改委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开展电子竞技赛事活动,直至最近Dota2入选2022年杭州亚运会,电子竞技已经成为主流!这种社会观念的巨大转变经过了整整一代人的酝酿积累,其背后是电竞爱好者群体的发展壮大和随之而来产生的巨大商业价值。从数据来看,电子竞技已经是我国除了足球以外的第一大运动,从全球来看,电竞赛事奖金规模已经位列前五位,电竞观众数量也也已经超过大多数传统体育项目。全球电竞爱好者数量达到2.65亿,其中核心用户超过50%,用户规模与美式橄榄球和冰球等相当Ti(DOTA2顶级赛事)决赛的观众人数超过2000万,超过NBA总决赛,接近足球世界杯决赛前三位电竞游戏年度奖金池合计超过1亿美金,Ti赛事奖金规模仅次于欧冠、F1、世界杯、澳网根据券商研究所预测,当前电竞赛事相关市场规模超过55亿美金(不包括电竞游戏付费)电竞会是未来的第一大运动吗?电竞发展到现在这种繁荣景象背后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电竞将来最终会达到怎样的高度?这是投资机构投资电竞行业首先必须回答的问题。电竞首先是一种游戏,传统线下体育运动本质上也是一种游戏,英语中本来就用game来代表各种体育比赛。游戏本质上是自愿在一定规则限制下去完成特定目标的有反馈的活动,热爱玩游戏是人类的本性,玩游戏使人更加积极快乐。所以说,电子竞技繁荣的本质原因是电子游戏的繁荣,是电子游戏作为一种全新的游戏形式对传统运动的部分替代。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游戏可以在游戏规则、反馈、目标设计、宏大故事背景上提供线下游戏不能提供的游戏体验,同时PC和手机的普及又使得电子游戏的入门门槛很低,打开电脑或手机比去室外找球场约人要方便得多。全球电子游戏玩家接近20亿,与全球体育运动爱好者的人数接近。游戏的种类非常多,但能够成为竞技赛事的缺不多,因为游戏要成为赛事还需要满足几个附加条件:易于上手难以精通观赏性、对抗性、意外性强生命周期长易于上手的游戏才能有足够的群众基础,才便于传播;难以精通的游戏才能有足够的趣味性,才能体现出业余和职业的差别;更具备观赏性、对抗性、和结果上意外性的游戏才有更大的商业价值;生命周期足够长了经济价值才能最大化。电子游戏诞生初期就有早期的电竞赛事出现,但真正开始走向成熟和商业化的电竞赛事是在符合以上几点的游戏诞生后才开始的。目前主流的几大电竞游戏类型包括:Moba、FPS、RTS。这几个游戏类型都符合以上四点,尤其是Moba类游戏团队对抗的特点,使得其比赛在观赏性、对抗性、意外性上更强,成为最主流的电竞游戏。电竞赛事最终会发展到什么高度?能否超越所有传统体育登顶成为真正的第一运动呢?现在来看电竞游戏还有一些自身的短板没能很好的克服。1)观赏门槛高于传统体育运动电竞游戏的参与门槛并不高,但是观赏门槛较高,如果不是游戏玩家基本看不懂比赛。这个缺点使得电竞赛事往非游戏人群推广时阻力会很大。这个缺点随着王者荣耀这类手机电竞游戏的火爆,已经很难阻碍电竞赛事的爆发,游戏厂商采用使人人都成为游戏玩家的方式,变相的突破了游戏观赏门槛高的障碍。2)生命周期太短的问题如何解决传统体育得益于规则简单,其生命力可以持续数百上千年,而目前最火的电竞游戏生命周期都是有限的,巅峰时期只有几年,英雄联盟的MAU已经从去年的7000万下滑到今年的4000万。这带来一个巨大的问题:当游戏本身没人玩的时候赛事就没了依托,新推出的游戏又需要重新积累玩家粉丝,无法利用老一代粉丝。就像dota玩家基本不会去玩LoL,也不会去看LoL的比赛。我觉得这个问题怎么解决是电竞未来如何发展的关键!当前游戏厂商依靠游戏的快速推广能力来快速做火相关的游戏赛事,比如王者荣耀的职业赛事KPL。电子游戏的特性可以快速积累粉丝,快速把赛事推向成熟。而长期来看,游戏本身和游戏赛事之间的主次关系可能决定着电竞赛事长期的发展。电竞发展趋势之一:电竞赛事开始走出游戏附属品的阴影下图简明扼要的描述了电竞产业链各参与者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与传统体育最大的不同是多了内容授权方,即游戏厂商,而传统体育赛事是没有这么一个IP爸爸的。更重要的是,这个IP爸爸还不仅仅掌握了IP的源头,而且是行业巨头,手上既不差钱也不缺渠道还不缺人手。因此,游戏厂商的战略决策本身决定着电竞行业的发展方向。在传统体育中,国际足联也好五大联赛也好,其赛事方的使命是要把赛事IP影响力做大,商业价值做大,因为除了赛事本身,他们没有其他获利方式了,他们不可能赚到体育爱好者在线下踢足球打篮球的消费。而电竞不同,电竞观众首先是游戏玩家,游戏厂商的主要收入是玩家的游戏付费,而不是围绕电竞赛事的收入。对游戏厂商来说,目前电竞赛事的收入还是微不足道的,电竞赛事更多的像是游戏的市场推广活动。英雄联盟2016年度收入18亿美金王者荣耀2017年第一季度收入超过50亿人民币Dota22016年收入接近1亿美金2016年全球电竞市场狭义收入4.6亿美金(不含电商和游戏内付费)但是,按照目前的电竞粉丝数量,电竞赛事的潜在价值高达数十亿美金,已经超过了几大电竞游戏的年收入,只是这部分市场价值没有被很好的开发利用。因此,目前三大电竞游戏发行商——腾讯、Valve、暴雪,对赛事的关注度逐渐提高,赛事部门在游戏公司中的地位逐步提高。其中Valve是赛事市场化最领先的,除了Ti赛事外,更低级别的赛事会授权给第三方公司做;腾讯近两年来大力发展电竞赛事,旗下LPL和KPL基本是腾讯互娱旗下的独立事业部编制,正在全力仿照NBA的体系打造自己的赛事;暴雪在收购北美最大的电竞赛事联盟MLG后组建了独立的电竞部门,推出了暴雪黄金联赛体系。从厂商的行动来看,电竞赛事正逐步摆脱电竞游戏附属品的地位。大胆的猜想:随着赛事越来越成功,是否有可能让游戏反过来服务于赛事,从而极大的提高赛事的生命周期。电竞发展趋势之二:游戏厂商主导的电竞赛事发展迅速,第三方赛事机会渺茫传统的职业赛事一般是由职业俱乐部和赛事管理机构共同开发和管理赛事,以大家比较熟悉的NBA为例,NBA联盟由球队和联盟管理机构共同组成,其中球队是企业性质,管理机构类似于行业组织,由各球队大股东组成的董事会领导。电竞赛事与传统体育赛事最大的不同是多了游戏厂商,厂商在赛事打造中起主导作用,目前最火的电竞赛事都是厂商打造的。腾讯:仿照NBA模式打造自己的赛事体系。LPL赛事今年起取消升降级,采取主客场制,并且各俱乐部能够分得赛事收入50%;国际最高级别是S5(由valve运营),由每个赛区前三名战队参加。网易:由暴雪产品主导的官方阶梯赛事体系。完美:第三方赛事为主导,各战队的赛事表现决定了官方顶级赛事的邀请名额。国际赛事就是Ti(The International DOTA2 Championships)第三方赛事指游戏厂商以外的第三方机构举办的赛事,所以这是电竞赛事独有的一个概念,拿来和传统体育赛事比较并无意义,传统体育不存在第一方和第三方。我们看到,最早的电竞赛事都是第三方赛事,那是因为当时游戏厂商对赛事并不重视。但现在随着游戏厂商对电竞赛事的高度重视,第一方赛事已经在各方面超越第三方赛事,成为游戏玩家的盛会。为什么第三方赛事不好做呢?显而易见的,游戏厂商在玩家影响力、渠道宣传、游戏和赛事联动、资金实力等各方面都明显强于第三方赛事机构。而第三方赛事都没能在游戏公司发力赛事运营之前的短暂窗口期内成长到足够强大。国外几个领先的第三方赛事公司都被巨头收购了,且估值不高。北美最大电竞赛事MLG被暴雪4600万美金收购全球最大电竞赛事公司TurtleEntertainment被一家传媒集团8640万美金收购国内的第三方赛事只剩下NEST、WCA这两家政府支持的赛事,但这两个赛事本身人气很一般,赛事组织也很差,很少能请到顶级职业战队参赛。从本质上来说,第三方赛事公司掌握的资源不足、护城河不宽,因此掌握核心资源的游戏公司可以不和第三方赛事公司合作,而是采取垂直一体化的方法自己做赛事。而Valve和腾讯两大巨头具体的战略是有所差别的,Valve的策略更加开放,除了顶级的Ti赛事外,其他次一级的赛事都授权给第三方公司做;而腾讯的闭环做得更彻底,所有英雄联盟的赛事都是自己做。或许因为dota2游戏已经不在巅峰,所以Valve愿意联合其他公司一起发展dota2的赛事。因为dota2的赛事都有游戏厂商支持,第三方赛事公司(比如MarsTV)实际上是通过输出赛事推广组织的经验获得一个次级dota2赛事的IP,对玩家和俱乐部来说这些赛事和官方赛事无异,次级联赛的成绩会决定战队最终能否参加Ti。电竞发展趋势之三:职业俱乐部迎来快速发展期中国的电竞职业俱乐部在众多超级富二代共同的努力培育下,如今已经走上正轨,无论在粉丝基础、比赛成绩、俱乐部管理等方面都已经接近传统职业俱乐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一个电竞职业选手去大学做活动,其影响力绝对超过普通的CBA和中超运动员。在比赛成绩上,中国选手的总奖金额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dota2比赛的格局就是中国VS全球,LoL比赛的成绩也仅次于韩国。俱乐部管理上,部分俱乐部融资后开始引入更专业的管理人才,并且成立了ACE联盟约束各俱乐部的行为。类比传统足篮球赛事可以发现,俱乐部是赛事的核心,即使游戏厂商可以绕开一个普通的赛事执行公司,但无法绕开俱乐部,只有游戏厂商和职业俱乐部互相合作,才能做大电竞产业。而目前国内领先的俱乐部已经建立了自己的品牌和粉丝基础,有了完整的职业选手培训体系,建立了足够宽阔的护城河,在和赛事方及游戏公司的博弈中掌握了足够的筹码。今年腾讯LPL推行主客场制,并答应联赛收入的50%分给各参赛俱乐部,就是一个明确的信号。电竞俱乐部在收入上有很大提升空间,在成本上反而有下降空间,在产业链中拥有不可或缺的地位,预计各大电竞俱乐部都会受到资本追捧。当前电竞俱乐部收入主要包括:品牌赞助、签约直播平台、赛事奖金、电商销售。可以预见,将来俱乐部收入中会增加赛事的门票、转播权收入、广告赞助的分成,预计以今年LPL联赛的收入,一个俱乐部就有可能分得上千万收入。在成本上,俱乐部最大的成本是职业选手的薪酬,其中最大一块是LPL战队队员的成本,因为今年开始LPL学习NBA模式取消升降级,各大俱乐部都开始降低高成本的韩国选手数量。在资本上,已经有Newbee和LGD两家俱乐部获得了数千万元融资,其余俱乐部也都在跟进。电竞发展趋势之四:电竞相关的内容公司很难突破发展瓶颈所谓电竞内容公司主要是指与电竞相关的网络视频节目制作以及主播艺人经纪公司,比较著名的公司包括七煌、ImbaTV、NeoTV、NiceTV、起小点等等。这些公司的主要收入是节目版权的销售、广告植入赞助收入、主播的签约收入和礼物电商收入。其本质是一个电竞垂直领域的PGC内容公司。目前这些内容公司都已经获得了数千万上亿元融资,但年收入规模基本都在一亿元以下。从现在几家公司的发展来看,有几个方向在寻求突破:建立自己的赛事IP,如ImbaTV向俱乐部和培训切入,如七煌向大型综艺公司突破,如起小点这几个方向都面临着很大的困难,自主赛事品牌受制于游戏厂商很难形成气候,前期都是在烧钱;职业俱乐部有很强的专业性,而且同样需要时间积累和资本实力;而向泛娱乐大型综艺影视公司转型则面临着传统娱乐公司的正面阻击。相反的,俱乐部和赛事公司由于掌握的是最核心的IP内容,他们向下整合电竞泛娱乐内容和电竞主播经纪反而事半功倍。可以看到,蓝游文化、LGD、VG、IG等俱乐部母公司都已经基本打通了整个内容制作、艺人培养的产业链。而国内自主赛事最领先的MarsTV也同样有自己的内容制作和主播经纪业务。因此,传统的电竞内容公司必须要寻求到强有力的资源方合作才有可能形成突破,也就是得找个好爸爸好靠山。电竞发展趋势之五:电竞培训和博彩还处于早期开拓阶段关于电竞培训可以分为职业梯队的培训以及普通玩家培训,就相当于足球的青训和儿童足球兴趣班。职业队员培训方面,据了解电竞俱乐部本身都很重视梯队培养,而国内足球俱乐部过去是不注重青训的,因此出现了断层,才有职业球员和教练出来做青训公司。所以非职业电竞俱乐部做的电竞培训在效果上是无法和俱乐部相比的。另一类就是教对电竞感兴趣的孩子打lol,打王者荣耀,开一个线上或线下的短期培训班,让花了钱的小孩过过瘾,然后告诉他们:“你不适合走职业选手道路,继续回去读书工作吧”。这类培训确实有一些公司在做,有较好的现金流和利润率。需要担心的是市场规模能做多大?能否做出几千万年利润的公司?人性恶的方面总是最容易赚钱,我国竞猜型彩票年销售额就在600亿人民币以上,海外竞猜销售更是十倍的规模,所以资本对博彩有关的项目总是特别感兴趣。但在电竞领域,通过什么手段赚到博彩的钱呢?由于我国不可能开放民间博彩公司,只有建立互联网的售彩平台作为销售渠道来赚钱。参照足球彩票,详实丰富的数据产品是彩民的刚需,是形成彩民平台的基础,目前足球领域已经涌现了足球魔方、竞彩猫、DS足球等几家博彩数据加社区类产品,并获得了较大规模的融资。基于同样的逻辑,电竞相关的数据类公司也开始受到关注,比如以英雄联盟赛事为主的玩加赛事,以DOTA2赛事为主的浮冬数据、析乐数据等。但我们发现,电竞数据公司的产品的C端用户很少,收入主要来自于给赛事方和俱乐部提供数据产品服务,收入规模不大。而足球类的同类产品都有上百万的注册用户,用户活跃度和收入明显高于电竞类数据产品。因此,国内电竞博彩用户规模到底有多大?电竞赛事数据对彩民究竟有没有价值?数据公司本身的门槛究竟有多高?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首先,我觉得当前国内还没有电竞博彩产品,只有海外的博彩网站提供,且电竞的影响力主要在玩家粉丝中,而电竞的粉丝偏年轻,因此当前的电竞博彩用户比足彩用户至少是小一个数量级的。另外,数据公司只能拿到电竞正式赛事中的数据,以及赛事进行中的盘中数据,但专业人士认为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几乎无法预测比赛结果,只有俱乐部内部训练时的数据才有价值。最后,游戏公司的数据都是对外开放的,而获取这些数据的难度和成本要大大低于线下赛事,所以数据公司几乎不可能在数据源上获得特别的优势,而在数据整理分析方面的技术壁垒实际上并不高。综上,电竞博彩一定是未来最大的金矿,但现在还处在行业早期开拓阶段,一切还不够明朗,需要控制投资的时机。电竞行业的投资策略根据以上比较粗浅的分析,我认为电竞和其他文娱体育行业一样,产业链的垂直整合是必然趋势,所以投资的主要逻辑是这个公司在产业里的附加值足够大,少了它行业的价值会有较大损失。根据这个逻辑,在不考虑播放平台和游戏厂商的情况下,当前阶段最有投资价值的是电竞俱乐部,其次是拥有强大战略资源(比如赛事IP、游戏厂商支持、不差钱的巨头爸爸等)的头部内容公司,最后需要持续关注早期的电竞数据公司的发展。骆慧 晨曜资本 投资总监。南神天团首批资深团员。曾任职于上海永宣创投和浙江和盟创投,在泛娱乐和社交社区领域有较丰富的投资经验。毕业于南京大学和伦敦城市大学,拥有工商管理和投资管理学位。在泛娱乐、消费升级领域早期投资有着广泛的投资经验,投资案例包括三福互娱、VG娱乐、七灵石、海岸线动画、半次元、Vshare、齐思信息等。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职场达彼斯
百家号 最近更新:
简介: 重磅热点与职场技巧,都在我们这个圈
作者最新文章摘要:近三年来苹果发布过数款手机,如今iPhone8也即将在9月份正式和消费者见面,然而,要说起市面上销量依旧可观却又价格亲民的iPhone系列手机,想必有许多朋友会投票给近期出现iPhone6的32G版,
近三年来苹果发布过数款手机,如今iPhone8也即将在9月份正式和消费者见面,然而,要说起市面上销量依旧可观却又价格亲民的iPhone系列手机,想必有许多朋友会投票给近期出现iPhone6的32G版,不过,性价比最高的还是得数iPhone SE!这款致敬小屏时代的手机,于2016年正式上市,64G版从上市到现在价格调整了702元,目前售价3386元!而16G版的上市时定价3288元,但目前已经下调至2199元,一年的时间价格下跌1089元,可算是苹果手机历史最亲民的手机了!据悉,iPhone6初始操作系统为IOS8.0,处理器采用A8+M8的组合,1G内存,后置800万像素摄像头,存储32G版售价3399元;而iPhone SE初始操作系统为IOS9.0,处理器采用A9+M9的组合,2G内存,后置1200万像素摄像头!无论是在价格还是在配置,iPhoneSE都有着明显的优势,可惜的是,16G版终究储存空间太小,只能作为辅助机使用!不过64G版尽管优惠幅度略有逊色,却也不失为一个选择!不知道消费们会选择哪款iPhone呢?
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本文系作者授权百度百家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打开微信,点击 “ 发现 ”
使用 “ 扫一扫 ” 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扫一扫在手机阅读、分享本文
百度新闻客户端
扫描二维码下载
订阅“百家”频道
观看更多百家精彩新闻烧钱模式成创业终结者 倒闭潮下在线旅游还有机会吗?_凤凰财经
烧钱模式成创业终结者 倒闭潮下在线旅游还有机会吗?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资本寒冬似乎在一夜之间骤然降临。这仿佛是创业市场的规律:创业公司先是如雨后春笋,一两年之后又开始进入批量倒闭环节,其中不乏当初被市场以及投资人非常看好的一些产品。曾经的社交网络、团购等行业创业都是如此,如今,在线旅游创业也进入这一旋涡。市场开始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在线旅游行业内一批曾经非常被看好的明显创业公司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下。淘在路上、麦兜旅行、爱旅行等均已经公开被证实倒闭解散或跑路,另外还有一些正在想办法转型至其他行业,比如我趣旅行。从数据上来看,这种现象体现得更明显。据行业机构测算,从20
布拉旅行创始人兼CEO徐雷3日对记者表示,上半年在线创业公司已经出现大量倒闭的情况,现在看来,下半年还有公司将继续倒闭。布拉旅行无意于为旅行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徐雷认为所谓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是“伪需求”,很难得到落地。
资本寒冬似乎在一夜之间骤然降临。这仿佛是创业市场的规律:创业公司先是如雨后春笋,一两年之后又开始进入批量倒闭环节,其中不乏当初被市场以及投资人非常看好的一些产品。曾经的社交网络、团购等创业都是如此,如今,在线旅游创业也进入这一旋涡。市场开始产生这样的认识是因为在线旅游行业内一批曾经非常被看好的明显创业公司正在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倒下。淘在路上、麦兜旅行、爱旅行等均已经公开被证实倒闭解散或跑路,另外还有一些正在想办法转型至其他行业,比如我趣旅行。从数据上来看,这种现象体现得更明显。据行业机构测算,从年的6月份,在线旅游行业发生投资案例有493起,总额为259.92亿元,投资总额为259.92亿元。其中,天使轮和A轮的项目总共有422例,占总投资案例的85%。然而,进入D轮和E轮的项目只有11个,IPO的项目只有3个。布拉旅行创始人兼CEO徐雷3日对记者表示,上半年在线旅游创业公司已经出现大量倒闭的情况,现在看来,下半年还有公司将继续倒闭。目前整个行业都呈现出萧条和恐慌的情况。在线旅游产品自2014年火爆以来持续了2年多的高热度,到如今进入批量倒闭的情况,似乎也很符合创业市场的普遍“规律”。那么,在这个过程中哪些因素在起作用呢?为什么曾经被市场一致看好的在线旅游产品会倒下?首先,在携程、去哪儿、同程等这些更早期布局的OTA(在线旅游)对已经几乎形成了对市场的垄断,尽管市场蛋糕大,但是巨头由于已经在市场资源上占有绝对优势地位,后后入者如果仍是进入这些领域与之直面竞争,几乎不太可能有胜算。从倒闭企业的管理人公开表述中看到,这种具体案例非常之多。另外,在创业的热情刚刚被点燃之时,也是资本兴趣最为浓厚的时候,资本一旦泛滥,烧钱模式就成为大家的首选。从今年最近倒闭的几家在线旅游创业公司来看,走的都是烧钱补贴——圈流量数据——新一轮融资的路径,这种模式在资金充裕的时候也许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但是在资金并没有那么充裕的时候就很危险,极容易发生资金链断裂的情况,尤其是,在前期烧钱模式的同时盈利模式并没有建立起来的情况下。徐雷认为,现在来看,大众旅游市场几乎已经没有机会了,现在的机会在于中高端市场。他引述波士顿咨询公司的一则报告表示,中国居民的趋势是,正从以观光旅游为主向以休闲度假为主过度,前者是一次性的旅游观光为目的,后者的特点则是高频次。与此相对应的是消费升级以及中国居民暗含的巨大消费潜力。布拉旅行无意于为旅行者提供一站式解决方案,徐雷认为所谓的个性化定制需求是“伪需求”,很难得到落地。布拉旅行目前只专注于将酒店资源做好,而其优势也正在于此。徐雷表示,布拉旅行走的并不是烧钱模式,到目前为止没有补贴一分钱,公司的强项在于拿到高端酒店资源,其合伙人是国外团队。据公司透露,到目前为止公司已经实现了1500万的月流水,全部来自自有平台,今年全年流水保守估计为1.2亿,客单价近1000元。同时维持了平均20%毛利率和20%以上的月复购率。据介绍,布拉旅行的模式是类似于“小红书”的社群模式,目前APP+微信订阅用户量约80万,包括40万微信订阅号和3万度铁杆粉丝的100个微信大群。盈利模式上,目前公司的收入主要来自差价,将来会上线会员制。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4497
播放数:2008
播放数:133138
播放数:5808920}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2017年饭馆倒闭潮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