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是中国制造商中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统

中国军工一项关键材料获突破 可制造东风41导弹|东风41|中国|导弹_新浪军事
中国军工一项关键材料获突破 可制造东风41导弹
  碳纤维是一种物理性能优异的材料,能够耐受高温而不失强度,对一般的酸、碱有良好的耐腐蚀作用,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和国防军工等多领域,被誉为工业界的“黑色黄金。由于其特殊性,该生产技术在冷战时期属于技术密集型和政治敏感的战略资源,以美国为首的巴黎统筹委员会对当时的社会主义阵营实行禁运。冷战结束后,由于碳纤维的高技术含量、高利润回报,西方国家仍然对我国实施禁运,尤其是在聚丙烯腈(PAN)原丝生产技术进口方面,即使我国加入了世界贸易组织,也没有多少改变。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封锁和产品禁运,我国国防工业和航空产业对相关材料的需求常常陷于“无米之炊”的境地,一些国防工程甚至于要通过特殊渠道获取急需的碳纤维材料。
  由于碳纤维是国民经济和国防建设中不可或缺的战略性新材料,我国碳纤维行业经过长期自主研发,打破了国外技术装备封锁,碳纤维产业化取得初步成果。十多年来,高品质碳纤维材料在航空航天、军工等领域的特殊应用一直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关注,碳纤维的产业化被列入国家“863”、“973”计划,发改委、科技部、工信部等部门也都加大了对碳纤维产业化的支持力度。国家“十二五”新材料产业发展规划还将碳纤维作为重点发展项目。在国家政策扶持下,我国碳纤维行业在关键技术、装备、产业化生产及下游应用等方面均取得重大进展,T300、T700千吨级工业化装置陆续建成并投产,初步建立了从原丝、碳纤维到复合材料及制品全产业链,实现了从无到有的转变。
  随着近年来的不断投入和努力,我国的碳纤维产业发展进入到井喷期,目前,我国已经建成或即将投入使用的T300级碳纤维材料商业化生产线已有十余条,目前一些企业还将计划扩容。由于生产设备和技术基本立足于国内,我国的T300级碳纤维材料基本可以满足军民用需求,目前,3K、6K、12K和24K丝束军民用产品发展的都很快。当前,我国的T300级碳纤维材料的总产能大致约为1.9至2.2万吨,总产能已经达到世界第一。
  2007年以来,国产军用碳纤维材料已经被广泛应用与我军新型装备领域,例如中航沈飞公司研制生产的歼11B和歼11BS战斗机已经广泛采用国产军用碳纤维材料制成的垂直尾翼部件。我军直10和直19武装直升机则大量使用由国产军用碳纤维材料制作的机身框架结构、直升机旋翼、机翼蒙皮和直升机尾翼部件。我军新一代洲际弹道导弹――东风-41和巨浪2都采用了国产碳纤维材料生产的导弹壳体。总体上来说,目前,我国军用碳纤维材料短缺和“卡脖子”问题已经得到根本性缓解,目前主要的工作方向是推进产品质量的稳定和完善加工工艺。
  2011年以来,我国T700级军用碳纤维材料生产技术已经成熟,中复神鹰公司的T700生产线是目前世界上,第三家采用碳纤维干喷湿纺工艺体系的商业化生产线,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目前,我国在建、建成和规划中的T700级碳纤维材料产能将达到2万吨左右。2012年,我国就投资2.5亿元建设了首条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并实现了稳定批量生产,打破了发达国家对高性能碳纤维研制与生产的关键设备与技术瓶颈的封锁和垄断,填补了国内高性能碳纤维制造的空白。截至目前,我国的首条T800级碳纤维生产线的产品性能已经达到甚至超过了日本东丽公司的水平。
  目前,我国已全面启动千吨级T800碳纤维生产线的建设工作,计划2015年全面投产。预计到2020年,我国的年碳纤维总产量将达到5.5至7万吨,将建成千吨级T1000碳纤维生产线和百吨级MJ系列碳纤维生产线,并可以开展T1200和M70J等更高性能纤维以及专用复合材料的研制及产业化工作。到2020年,中国的碳纤维材料技术将与日、美、德三个主要碳纤维技术强国相当。
  本文章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凡本网注明版权所有的作品,版权均属于新浪网,凡署名作者的,版权则属原作者或出版人所有,未经本网或作者授权不得转载、摘编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上述作品。
  新浪军事:最多军迷首选的军事门户
(新浪军事)
(编辑:SN100)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新导弹系统
新导弹系统相关新闻
没有更多的新闻纪录
更多相关报道美军打造亚太反导系统可降低中国军事威慑能力|美军|反导|中国_新浪军事
美军打造亚太反导系统可降低中国军事威慑能力
资料图:美军反导系统海基反导雷达
  6月6日,美国众议院通过了7000多万美元的拨款提案,重启2012年取消的东海岸导弹防御系统计划。虽然五角大楼对外称,该导弹防御系统主要是为了应对伊朗和朝鲜的导弹威胁,但问题似乎并非那么简单。
  事实上,在美国众议院拨款方案通过之前,五角大楼已经开始将导弹防御系统建设向亚太地区倾斜。在此之前,美国的导弹防御重点在欧洲。根据2009年奥巴马政府制定的欧洲“分阶段适应路线”部署计划,美军拟分4个阶段在欧洲引入新的导弹防御技术与装备,于2020年前后对伊朗所有射程的弹道导弹威胁实现覆盖式防御。
  但为了满足亚太导弹防御体系建设的需要,3月8日,美国国防部长宣布,取消欧洲“分阶段适应路线”最后阶段计划,将准备在波兰部署的远程拦截装置转移到亚太地区。
  除此之外,美国还极力撺掇日本、韩国加入亚太导弹防御体系。2012年美国国家科学院发布的研究报告指出,由于朝鲜发射的导弹弹道太低,美军只有依托在韩国部署的战区高空区域防御系统,才可以在来袭导弹加力飞行阶段将其拦截。
  目前,五角大楼已着手在日本南部部署第二套x波段反导雷达,以便尽早发现太平洋西岸的导弹发射情况。同时,美国还考虑让日本、韩国采购爱国者-3导弹、宙斯盾导弹系统,提高其中段反导能力。
  相关专家指出,朝鲜、伊朗虽然不顾国际社会的反对进行核试验,但就实力而言,依然是“小国”,美国不需要像冷战时期那样,投入巨资进行反导体系建设。特别是在国际社会努力通过其他途径解决朝核、伊核问题的情况下,美国依然在强化亚太地区导弹防御能力建设,背后有着自己的战略考量。
  一方面,这是为了推动导弹防御体系全球部署。军事专家彭光谦指出,美国积极进行全球导弹防御系统的部署,“是美国建立全球绝对优势、实现对全球绝对控制、保证美国在全球绝对安全的三个支柱”之一。“如今,美国已基本构建起‘以本土为中心、以亚太和欧洲为两翼’的全球导弹防御系统部署格局,亚太‘反导网’则是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另一方面,是为了遏制中国、俄罗斯的核能力。美国一再声称,亚太导弹防御体系不是针对中国,但其国会研究服务部导弹防御专家希尔德里斯却表示,“我们一直都在谈论朝鲜,但事实上,我们有一个人人心知肚明却避而不谈的长期目标,那就是中国。”
  《亚太地区“导弹防御系统”问题综述》一文认为,俄罗斯和中国“导弹武器的射程、精度和当量可能对美国本土形成有效威胁”,是美国长远和战略性的防范对象。美国建立海外反导基地的借口是防止“无赖国家”的导弹袭击,但其部署格局完全是针对中、俄的导弹攻击轨迹的。
  “导弹防御系统说是‘防御’,实际上是攻防兼备的现代化武器系统,正如最好的反导弹武器也是导弹一样,拦截能力很强的反导导弹如‘爱国者’系列也是进攻能力很强的导弹。此外,在‘发现即摧毁’的现代战争中,配备有先进预警系统的导弹防御系统能对可覆盖区域进行全天时、全天候、全方位的侦察与监控,从而提供巨大的战略预警优势。因此,美国在亚太地区的导弹防御系统绝不仅是一种防御性武器系统,而且有很强的进攻性,既可降低中俄的军事威慑能力,还可起到监视和先制作用。”
  此外,美国推行亚太导弹防御体系建设还有经济方面的考虑。正如美国众议院国防拨款分委会宣称的,东海岸导弹防御系统计划将有利于美国导弹拦截器制造商、雷达制造商和军火交易商。
  美军在全球拓展其导弹防御体系的同时,也在推销其先进的武器装备。目前,已有韩国、日本、卡塔尔等国表示想购买美国生产的爱国者-3导弹、末端高空区域防御系统等装备。五角大楼的公告显示,仅卡塔尔的采购总额就达65亿美元。
  美国的亚太导弹防御体系一开始建设,就遭到国际社会强烈反对,这其中就包括俄罗斯,俄国防部副部长安东诺夫认为,这将破坏地区的战略平衡基础,导致地区力量两极分化。
  反对也来自联盟内部。即使面临朝鲜最直接、最现实的威胁,韩国也明确表态,不参与美国主导的亚太导弹防御体系,只寻求构建能够防御朝鲜弹道导弹攻击的自身导弹防御系统(KAMD)。
  尽管反对声不断,但外界普遍认为,美国不会停止在亚太地区部署导弹防御系统。对此,亚太地区国家唯一能做的就是不断提高“反‘反导’”能力。(作者单位:军事科学院)
&&|&&&&|&&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看过本文的人还看过关于“地地导弹”的新闻
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10月底首尔国际宇航与防务展(ADEX 2013)期间,印度国防研发组织(DRDO)对外展示了Pragati地地战术导弹。V.V Parlikar是印度国防研发组织的副主任,他告诉简氏,Pragati地地战术导弹是国防研发组织联合制造商塔塔公司“完全自主研发的系统”,将装备印度陆军。Pragati地地战术导弹是一种单级固体火箭发动机弹道导弹,射程为60~170千米,印度宣称其圆概率偏差值为10米。
凌晨的胶东半岛薄雾轻绕,数十辆导弹兵器车蜿蜒前行,“霹雳尖兵”的营旗随风舞动。这是济空导弹某营组建5年来第十一次出征。组建第七个月,实兵实装全程参加军区空军防空作战演习;组建第十六个月,他们接受空军组织的检验性实弹战术演练考核,取得复杂电磁环境下首发命中战绩;组建第三十二个月,他们在空军多兵种体系对抗演练中,从众多导弹营中脱颖而出,成为空军首批“地面防空优胜营”。
  央广网北京11月4日消息(记者李金鑫、李觐如 特约记者徐军、盛杰、靳伟)东海舰队某快艇支队军械技术保障大队的检修员正在对导弹进行电路连接检修。维护、保养和检测导弹是大队官兵每天必做的工作,他们自豪地称自己为导弹的保姆和医生。
(原标题:刘和平:自卫队若登钓岛 中方导弹可将其打烂)
原标题:俄两艘“北风之神”级核潜艇暂不能入役中新网11月4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俄罗斯海军高官11月1日透露,由于“布拉瓦”潜射弹道导弹的发射失败,作为俄主要战略核威慑力量的两艘“北风之神”级弹道导弹核潜艇将暂不能入役。
据报道,土耳其国防工业局近日宣布,将采购中远程防空导弹系统的招标期限延长至日,此举意味着该局之前做出的购买中国导弹的决定出现变数。舆论大多认为,这是美欧包括日本向土耳其施压产生了效果,中国导弹这笔30多亿美元的出口大单可能会被搅黄。
就土耳其欲购中国导弹防御系统一事,美国正向土耳其加紧施压。在华盛顿数次就土耳其计划购买中国FD-2000导弹防御系统(即“红旗”-9的出口型号)表示“严重关切”后,美国驻安卡拉大使馆发言人昨天称,“负责政策事务的国防部副部长吉姆·米勒访问了土耳其,就区域安全事务与土耳其方面进行了双边磋商,包括叙利亚问题、美土军事关系以及与北约的合作等。
原标题:俄罗斯防长:建议日本额外磋商导弹防御系统问题中国网11月3日讯 据俄新网消息,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周六在莫斯科和东京“2+2”形式谈判结束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表示,俄罗斯建议日本举行额外磋商,原因是莫斯科担忧美国导弹防御系统的日本部分。
(原标题:中国或设防空识别区 导弹可瞄准入侵日本军机)
原标题:解放军导弹营“霹雳尖兵”演习击落所有“敌机”胶东半岛的凌晨薄雾缭绕,数十辆导弹兵器车蜿蜒前行,“霹雳尖兵”的营旗随风舞动。这是济南军区空军导弹某营组建5年来第11次出征。从内陆到高原,从沿海。
从11月1日开始到18日,日本自卫队将出动3.4万名士兵和多种武器装备,进行为期18天的陆海空三栖夺岛演习。演习主要场地为冲绳县东南方大约400公里的冲大东岛。这座无人岛平时被美军用作射击轰炸场。演习以九州和冲绳县为中心,主要训练登陆作战和运输。
新华网东京11月2日电 (记者 郭一娜) 日本与俄罗斯2日在东京举行首次外长?防长“2+2”会谈?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说,日美导弹防御合作将打破亚太地区的安保平衡?在会谈后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日本防。
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中国国防科技信息网报道,乌克兰在10月27日的内阁公告中宣布,其已经批准了加强导弹技术出口管制的措施。由乌克兰经济发展和贸易部、乌克兰国家出口管制局共同起草了一份决议草案,提议对国家两用装备清单中可用于导弹系统研制和生产的部分进行修订。国家两用商品清单的修正案将阐明火箭组件、涡轮喷气和涡轮风扇发动机、风洞以及用于生产火箭燃料的成分等的特征。
人民网11月1日讯 中东多家媒体报道称,位于叙利亚最大港口城市拉塔基亚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遭来自地中海方向的导弹袭击,而实施袭击的是位于地中海的以色列海军。阿拉伯电视台今天凌晨报道说,星期三晚间,位于叙利亚西北部、频临地中海的拉塔基亚市附近的防空导弹基地基地遭到来自地中海方向的导弹袭击,基地被彻底摧毁。报道引用接近叙利亚政府消息人士的话说,“拉塔基亚市附近的军事基地发生剧烈爆炸,基地彻底被毁。
广州军区某防空旅女子导弹搜索发射连进行地空导弹实射演练。(吴忠勇摄)我军又一支女子导弹发射连初露锋芒十九名女号手圆满完成夜间实弹发射任务本报讯李松林、黄金建报道:10月下旬,广州军区某防空旅女子导弹搜索发射连19名号手在夜间成功发射1枚某型地空导弹。担任现场指挥的广州军区某防空旅旅长茹雷介绍说,此次实射,女子导弹搜索发射连创造了组建以来首次进行夜间射击、首次对高速靶机进行实弹射击等多项训练纪录。
据新华社电美国军方10月31日说,F-35型战机已经完成首次空对空导弹实弹射击测试。路透社援引F-35战机武器测试项目主管查理·瓦格纳的话报道,一架F-35A型战机10月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附近海域上空发射一枚AIM-120型中程空对空导弹。导弹从战机内部弹仓发射,识别并追踪一架无人机靶机,即将击中目标时自毁,以便靶机能够再次使用。
新华社专电 美国军方10月31日说,F-35型战机已经完成首次空对空导弹实弹射击测试。路透社援引F-35战机武器测试项目主管查理 瓦格纳的话报道,一架F-35A型战机10月30日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爱德华兹空军基地附近海域上空发射一枚AIM-120型中程空空导弹。导弹从战机内部弹仓发射,识别并追踪一架无人机靶机,即将击中目标时自毁,以便靶机能够再次使用。
(原标题:闾丘:“红旗-9”导弹系统已引起国际关注)
中新网11月1日电 据日本共同社报道,美国国务院负责军控与国际安全事务的代理副国务卿高特莫勒10月31日在华沙出席有关导弹防御合作的国际会议时表示,美国的反导系统无法应对中俄的弹道导弹攻击,强化反导系统并非针对这两国。
就土方而言,当初宣布选择中国导弹,也有向欧美施压的意味,一是逼其降价,二是希望其在技术转让、授权生产上多些弹性。据报道,土耳其外长日前就表示,远程防空导弹招标交易尚未完成,倘美、欧能为土提供更好产品,土“愿意同其保持对话”;土耳其国防工业局还宣布延长招标期限至日,以便各方能提出新的招标方案。
财经专题推荐
财经新闻点击排行榜俄媒:中国导弹制造追赶世界先进水平
  【俄罗斯《军工信使》周报11月28日一期文章】题:中国正在扩充战略导弹库
  几十年来成就显著
  中国试射“东风”-41导弹在一定程度上让西方军事分析家深感意外。如果说,此前中国拥有的能够打到美国的只是单弹头洲际弹道导弹,那现在作为对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研制计划的回应,中国军队的核遏制武库中出现了一种能够携带多个分导弹头的导弹。各种报道显示,“东风”-41导弹可携带3枚、6枚或10枚分导弹头。
  中国军队对可携带多枚分导弹头的重型洲际弹道导弹的兴趣,可以追溯到上世纪90年代中期。
  必须指出的是,根据近十年来中国的军事学说及军队的战役规划,弹道导弹和巡航导弹的使用在作战行动中将发挥关键作用。中国军事领导人也越来越经常地把各种型号的导弹用作战略遏制或恐吓的手段。中国的导弹制造部门向来被视为国家军工产业的核心部门,其科研与生产能力是比较和评估整个中国军工制造业的基础。最近几十年,中国导弹制造部门研发和生产了大批导弹系统,其中有一些具备了同西方国家的先进系统一争高下的能力。
  由于导弹制造和生产的技术不断完善,尤其是最近20年,中国导弹制造业在研发现代化空军和海军武器系统方面水平有了显著提升。借助高效的生产组织工作、拨款保证及获取外国同行科技成果的能力,中国导弹制造业取得了重大的成就。
  研发制造道路曲折
  中国获取先进技术的潜在途径包括其载人航天计划、与外国航空航天公司的广泛合作以及直接从外国获取导弹制造领域的技术。
  长期以来,中国导弹制造业的专家在如何把外国的导弹系统、设备及仪器和技术用于本国的研究方面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外国给予中国的技术援助也对中国导弹技术的试验与生产起到了促进作用。
  在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生产的导弹主要是用苏联的导弹技术。80年代初,中国开始生产自己的导弹,但在很大程度上用的是以色列和法国的技术。在欧盟于1989年对中国实施武器禁运后,法国停止向中国出售军事武器,但以色列仍在继续向中国转让导弹技术。
】【】【】}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美国弹道导弹防御系统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