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把贵州三大战略行动变成行动,我有三招

“八八战略”的浙江实践:“三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具体看浙江的实践,从山海协作工程,到城乡统筹发展,再到由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发展的都市区建设,浙江写就着独特的发展故事,也为他地提供着有关协调发展的“浙江经验”。
  山与海“携手”:增26县内生动力
  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为缩小沿海与山区发展的差距,其走出了一条山海协作的路子,成效显著。
  200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山海协作工程”。省级部门、沿海发达县市与当时被定义为欠发达的淳安、三门和遂昌等26个山区县,开展对口合作。
  次年,“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由此,以更大力度推进山海协作成为浙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工作。
  十多年来,山与海的“携手”为该省多地带来了蝶变。
  如浙江衢州与杭州未来科技城合作建立“飞地园区”。以园区中的杭州仁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实现了科研人员在杭办公,但生产组装基地放在衢州的形式。
大家都在看
正在加载中...快营销商学院
|Copyright ©
北京必宜华管理顾问有限公司该用户的其他资料
在此可输入您对该资料的评论~
(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540180',
container: s,
size: '250,200',
display: 'inlay-fix'
资料评价:
所需积分:0“八八战略”的浙江实践“三招”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杭州淳安县胡家坪村村民正在将丰收的高山蔬菜搬上车,卖到城里去。 淳安商务局供图 摄
中新网杭州7月10日电(梅芳燕)“这些年浙江发展之所以取得显著成就,归根到底靠的是持续深入实施‘八八战略’;浙江未来发展要再上新台阶,仍然必须坚持‘八八战略’的指引。”浙江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该省省委书记车俊如是阐述浙江的经验与未来思路。诚然,“八八战略”正改变着浙江,也成就着浙江。这从该省区域协调发展取得的成就上便有清晰体现。
2003年,进一步发挥八c个方面优势、推进八个方面举措的“八八战略”在浙江落地生根,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其提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等内容。而今,蓝图的铺开为浙江带来质变:农民人均纯收入获省区“32连冠”、城乡居民收入倍差居全国各省最小、在全国率先高标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小康实现水平全国最高……
具体看浙江的实践,从山海协作工程,到城乡统筹发展,再到由县域经济向都市经济发展的都市区建设,浙江写就着独特的发展故事,也为他地提供着有关协调发展的“浙江经验”。
山与海“携手”:增26县内生动力
浙江素有“七山二水一分田”之称。为缩小沿海与山区发展的差距,其走出了一条山海协作的路子,成效显著。
2002年,浙江省委、省政府启动“山海协作工程”。省级部门、沿海发达县市与当时被定义为欠发达的淳安、三门和遂昌等26个山区县,开展对口合作。
次年,“八八战略”提出“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山海资源优势,大力发展海洋经济,推动欠发达地区跨越式发展,努力使海洋经济和欠发达地区的发展成为全省经济新的增长点”。由此,以更大力度推进山海协作成为浙江推进区域协调发展的重点工作。
十多年来,山与海的“携手”为该省多地带来了蝶变。
如浙江衢州与杭州未来科技城合作建立“飞地园区”。以园区中的杭州仁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为例,其实现了科研人员在杭办公,但生产组装基地放在衢州的形式。
运营园区的银江孵化器海创园经理邱珺琪介绍:“杭州具有人才集聚优势,衢州土地空间大,通过山海协作,两地实现优势互补。”
又如杭州淳安县胡家坪村,其在“山海协作百村发展促进”计划中与杭州拱墅区结下“情缘”。
在该区帮助下,桐君堂药业、淳安敬存仁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等落地,村民可以就近上班。今年,该村高山蔬菜基地、游步道等项目陆续开建,串联起民宿民居,连接起当地瀑布群,当地乡村旅游也发展了起来。
这些是山海“携手”卓有成效的缩影。浙江省发改委区域发展办负责人介绍,目前该省已形成10个山海协作产业园(示范区),浙江26县共实施山海协作产业合作项目10182个,到位资金4432亿元。
2015年初,浙江对26个欠发达县集体“摘帽”,并取消GDP总量考核,转为重点考核生态保护、居民增收等。
浙江省发改委党组成员、副主任林骏认为,各地创新实施山海协作工程,着力打造山海协作产业园,促进26县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绿色产业集群正加快形成。此基础上,沿着“金山银山就是绿水青山”的思路,开启了山海协作生态旅游文化产业园建设之路。
城与乡“融合”:群众幸福感持续增强
“进一步发挥浙江的城乡协调发展优势,加快推进城乡一体化”,这也是“八八战略”提出的奋斗方向。此方面,浙江通过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等,实现着城与乡的融合发展。
浙江丽水庆元县左溪村老村支书胡长香说起近年的改变满脸高兴,“我们村五年前人均年收入只有4000多,这几年靠发展特色农业,现在人均年收入超2万元。村里一年比一年好,老人服务中心、文化礼堂也都有了。”
不止收入上的均衡,嘉兴市农办改革指导处邓建华认为:“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也是城乡一体化发展的重要内容。”
在嘉兴,其社会养老保障参保覆盖率和基本医疗保险覆盖率均在98%以上,残疾人全面小康实现程度达95.94%,连续两年位居浙江首位。
浙江省发展规划研究院首席研究员秦诗立表示,浙江是我国区域协调、城乡协调发展水平领先的省区。
从数据看,2015年浙江全面消除家庭人均年收入4600元以下的绝对贫困现象。2016年该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2866元。截至目前,其城乡居民收入倍差从2.37缩小至2.07,为全国各省区最小。
成绩面前,浙江还在努力。
车俊在该省第十四次党代会上提出,未来五年浙江将深入推进新型城市化和城乡发展一体化,让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7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3.5万元,城乡居民收入倍差缩小到2以内。
县市“朋友圈”扩大:县域经济迈向都市经济
在浙江区域协调发展的道路上,四大都市区建设也是重要抓手。
2011年,《浙江省城镇体系规划()》正式提出建设杭州、宁波、温州、金华-义乌四大都市区。
其中,杭州都市区依托市长联席会议制度,步调一致,合力发展。至“十二五”末,该区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0121.6亿元,占浙江省比重达46.9%,综合竞争力位居中国六大都市圈之首。
“十三五”期间,该省再提“构建都市经济交通走廊,支撑和引领浙江经济社会加快转型发展。强化杭州、宁波、温州、金义四大都市区和其他中心城市的互联互通。”
这让金华市“感受”到了机遇。当下,该市正在打造涵盖交通、科创和生态的“三条廊道”。以交通廊道为例,其标志性项目是金义东轨道交通工程,总投资超300亿元,联通金华、义乌和东阳。
而温州市也在“打造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城市”,推进建成杭温高铁一期、甬台温高速复线等工程,加快融入浙江“1小时交通圈”。
通过各地层层努力,四大都市区互通互联正在成为现实。
国务院参事、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区域与城市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施祖麟此前指出,四大都市区互通互联是浙江今后经济发展最大的亮点和增长点之一。
浙江省发改委党组副书记、副主任黄勇表示,都市区经济的大布局,突破了县域经济小格局,让产业分工合作空间更大,产业链拉得更长,提高了整个区域的产业综合竞争力。
回顾过去,坚持以“八八战略”为总纲的浙江,在区域协调发展方面成绩显赫;展望未来,浙江也正用“一张蓝图绘到底”的决心,让这一场实践有望在日后收获更多精彩。(完)
责任编辑: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号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今日搜狐热点}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三大战略行动计划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