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二三百蜜蜂还可以方舟生存进化蜜蜂吗?

  方兴未艾的蜜蜂文化  中华民族的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无与伦比。人类在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中认识了蜜蜂,从人们单纯采集蜂蜜到饲养蜜蜂,进而到探索、挖掘蜂蜜王国中的无数奥秘,直到不断的弘扬蜜蜂精神,充分利用蜂产品等,均说明千万年来确实给人类带来了不少好处,真不愧是人类健康的好朋友。  在世界上我国不仅是一个养蜂大国,更是一个养蜂古国,从四川乐山蜜蜂博物馆收集到的侏罗纪古蜜蜂化石,说明华夏大地1.5亿年前旧有蜜蜂的存在了,有关“蜂”的文字记载,开始于西周,距今已有3000多年的历史。从猎取蜂蜜到饲养蜜蜂,直到东汉时期人们已经总结出一套较为系统的蜜蜂饲养法,而且一直沿用到今日,同时还出现了我国养蜂史上的鼻祖——姜歧。随着对蜜蜂解剖生理学,病理学,生物管理学的深入研究,加上西方蜜蜂的引进,中蜂活框饲养的改良,在这数千年的漫长岁月里,积累了大量的历史资料、出版物,历代养蜂用具、古文物、图片、音像资料,加上众多文人、名人写下的赞颂蜜蜂的诗篇等等,这些奠定了灿烂蜜蜂文化的基础,成为了中华民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洞察自然界中的蜜蜂,其实它是一个庞大的家族,据估计全世界属于蜜蜂总科的昆虫约12000种,我国约有3000种,其中过社会性生活能酿蜜的蜜蜂,全世界已确定有9种,中国有6种。  蜜蜂王国是由尊贵繁忙的蜂王、勤奋可爱的工蜂、职责专一的雄峰所组成的,大家团结勤奋,分工合作,各尽其职,维护共同的家园;擂台赛竞选蜂王;夫君大选公平竞争;尊长者情深义重;定去向公众作主;讲民主相互制约;在空中举行婚礼;靠群体全面发展、分工协作创丰收,里应外合酿蜜糖;科学分工量力行;重真情爱憎分明,顾大局无私奉献;守巢门行为文明,抗侵略勇猛善战;战凶顽视死如归;善节俭计划生育;省材料收旧利废;保恒温空调巢房等等,非常奇妙有趣。  蜜蜂为了种群的生存和繁衍,就是以这种社会化的群体而存在,他们终日忙碌于白花丛中,为了集体的利益团结合作、自觉勤奋地劳动,无私无畏地奉献,有条不紊地生活着。这种精神,不仅给人类社会生活以深刻的启示。也为蜜蜂精神树立为企业形象和企业团队精神提供了依据。  蜜蜂在采集植物的花蜜、花粉和树胶的同时,也为植物传播花粉,使植物得以传宗接代,促进植物物种多样性的形成和演化。地球上之所以拥有今天如此众多千姿百态的植物:茂密的森林,绿茵茵的草地,万紫千红的美丽花朵,累累丰硕的果实,蜜蜂真是立下了汗马功劳!从花——蜜蜂——人这一生物链来看,蜜蜂与花和人之间存在着自然生态系统能否平衡的大问题。特别是蜜蜂和蜜源植物花之间的相互关系,犹如鱼和水的关系一样,因为蜜源植物是饲养蜜蜂的物质基础。我国蜜源丰富多彩,从这一方面来看,可谓是“天然宝库”。如果我们能够系统地介绍各种蜜源植物及用此酿成的蜂蜜(特性及医疗保健作用)、蜜蜂采蜜的过程及该行为的伟大意义,不仅能充分展示蜜蜂文化的丰富内涵,还可为消费者科学认识蜜蜂,消费蜂产品提供依据和参考,而不断提高人们的环保意识。  人类在与蜜蜂交朋友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就产生了对蜜蜂的敬仰和崇拜。在创世神话中,蜜蜂便活跃与字里行间。由于蜜蜂确实给人类带来健康和幸福,所以人类崇拜蜜蜂,赞颂蜜蜂。如云南西部的怒江峡谷,生活着自称是蜜蜂后代的民族,如图腾崇拜蜜蜂的怒族“别阿起”(蜂氏族)。这些民族的人们都把蜜蜂飞来定居,视为吉祥之兆,许多地方对“蜂神”顶礼膜拜等等。中华文化有青铜文化、中医文化、饮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等,其中蜜蜂文化也是某些民族的重要文化之一。有不少民族弘扬蜜蜂文化,如纳西族的东巴文化、傣族的贝叶文化、“彝”族文化等,不少地名就是以蜜蜂来命名,如蜜蜂谷、蜜蜂岩、蜜蜂箐等等。因而,进一步发掘研究蜜蜂在中华文化中的内涵、弘扬传统的蜜蜂文化意义深远。  人们在采集利用食物的过程中,还发现蜜蜂可为人类提供众多的蜂产品,从观察蜜蜂,到饲养蜜蜂,由被动享受大自然的恩赐,发展成为今天的科学养蜂,由只利用纯天然的蜂蜜、蜂蜡等原始蜂产品发展为生产蜂王浆、蜂花粉、蜂胶、蜂毒等多种蜂产品。这一转变过程中,既反映了人的主观作用,也体现了蜜蜂给人类的奉献,从而使人们的生活充满幸福,更加诗情蜜意。人们热爱蜜蜂,敬仰蜜蜂,当然也就会情不自禁地歌颂蜜蜂,视蜜蜂为神虫,吉祥的象征,保护它,崇敬它,赞颂它,为此从古至今也留下了大量的文学作品如蜜蜂的故事、传说、游记、民间文学、诗词名句等等。成为蜜蜂文化的一部分,令人身临其境感受其中的诗情画意。  以蜜蜂为题材的艺术作品如书画、邮票、蜡制工艺品等丰富多彩,尚有音乐、舞蹈、民歌等,名目众多。其中值得一提的是苗族、瑶族的传统蜡染工艺品,被人们用来美化衣着,这又成为蜜蜂文化中的一份瑰宝。  转自《蜜蜂文化解读》——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出版
楼主发言:12次 发图:0张 | 更多
  我国蜜蜂的历史  我国是一个养蜂古国,悠悠千载,远自上古的渔猎时期,我们的老祖宗就已经接触了蜂群。在3000---4000年以前的甲骨文中,就有了“蜂”和“蜜”字。春秋末期范
著的《致富全书》中就有了养蜂的记载,并指出养蜂可致富。秦汉时期的《深农百草经》将蜂蜜列为上品并应用到医药当中。古籍《尔雅》、《说文解字》、《方言》等著作都有对蜂的解释。西汉刘向的《别录》中说:“蜂子生于武都山谷”。  晋代皇谧的《高士传》中,就简述了一名养蜂的高士,名叫姜岐。他以养蜂为业,他招收学生,“教授者满天下,营业者300余人,辟州从事不诣,民从而居者数千家”。  晋代张华著的《博物志》对养蜂的记述更加详细。唐代短柯古的《酒阳杂谈》中,记述了异蜂、白蜂、毒蜂和竹蜂等几种不同的蜂子。广州司马刘著的地理著作《岭表志》也提到采捕野生蜂幼虫的方法。元代司农编写的《致富奇书》、清代鄂而泰写的《授时通考》、张宗法写的《三农书》等,都论述了养蜂的方法和好处,而且把他列入了农业生产的组成部分,后者一直沿用至今。  南宋周密著的《齐东野语》记述了当时人们杀鸡取卵式的野蛮取蜜法。到了清代,养蜂业得以进一步发展。郝懿行的《蜂衙少记》简洁的小品文体,记述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和饲养事项共十五则。胡启俊的《蜂房春秋》,内容也十分丰富详实。  总之,养蜂记载颇多,是一份不可多得的宝贵遗产,也证实了我国是一个养蜂古国。
  蜜蜂王国的奥秘  蜜蜂王国是昆虫世界的佼佼者,它社会化的生活方式,多情有趣,引人入胜。  蜜蜂王国是由一个独裁者的蜂王和成百上千只好吃懒做的雄峰以及数千乃至数十万只勤劳可爱但又会蛰人和生产蜂产品的工蜂组成。  蜂王是受精卵得到完全发育的雌蜂,是众蜂之母,专职产卵繁殖,由于从小到大终身享用营养非常丰富的蜂王浆,不仅寿命长,可活5---8年,而且生殖能力也特别强,一昼夜产卵可达2000多粒左右,加起来的总重量,竟然可超过蜂王本身体重的一倍多。  雄蜂是由未受精的卵细胞发育而成的典型雄性蜂,它是蜜蜂王国中游手好闲,不劳而获的浪荡公子。它既没有劳动本领(如不会采蜜、酿蜜、哺育幼虫、照顾蜂王),又比工蜂吃的多,又因为它没有工蜂所具备的厮打用的大腭和蛰针,所以也就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雄蜂生存的唯一价值就是寻找女王蜂进行交配,繁殖下一代,即使有几个幸运者能谈情说爱成功,达到交配的目的,也难逃夭折的厄运,因一旦交配完毕,处女蜂王决不允许它所找的对象再去寻欢作乐,于是将雄蜂的生殖器官全部拔出带走,让雄蜂在叫交配中的快感中活活痛死。  工蜂如同蜂王一样也是有受精卵发育而成的雌性蜜蜂,由于幼虫阶段只吃三天的蜂王浆,其后一直吃蜂蜜和蜂花粉长大,生殖系统的发育远远赶不上蜂王,但工蜂擅长做工,故称工蜂或职能蜂,即通常所见的在花丛中飞舞的蜜蜂。  工蜂承担着的蜜蜂王国里全部的经营管理工作,它们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分工。大家非常自觉,团结一致,共同防御,筑巢、护脾、勤劳采集、哺育幼虫、任劳任怨的履行自己的职责和义务,使整个蜂群的生活忙而不乱,井井有条,充分体现了“团结,勤奋、奉献”的精神。
  蜜蜂的精神——团结、勤奋、奉献  古往今来,以物言志的良言誓语很多,但是颇有借鉴价值的格言,莫过于“蚕土丝,蜂酿蜜;人不学,不及物”了。“春蚕到死丝方尽”,蜜蜂更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古代不知道有多少志士仁人,受这几句话的启示而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全世界的鸟兽虫鱼,让人赞美得最多的莫过于蚕和蜜蜂。鲁迅先生称赞忠贞工作和革命的人为老黄牛。然而老黄牛,虽然给予人很多,但毕竟有向人索取草料之薄的要求。而小小的昆虫——蜜蜂呢?却毫不与人争田争食,只吃点花蜜、花粉、乳糜(蜜粉混合物)等,完全自食其力。为了集体,大家团结、勤奋、鞠躬尽瘁,无昼夜之息,始终给人以甜蜜,给人以灵丹妙药,给人以愉快,给人以物质温暖,特别是给人以无穷的启发和奋发向上的力量,而自己的生命却非常短暂。  蜜蜂采蜜的辛劳,更是惊人。据统计:蜜蜂酿造1000克蜂蜜,必须采集100万朵花的蜜原料。假如这些花距离蜂巢1000米左右,那么采1000克花蜜,就要飞行45万千米,差不多等于绕地球11圈。看了这样的统计数字,我们怎能不发自内心地感叹、敬佩勤劳的蜜蜂姑娘呢?  蜜蜂精神的可贵,不单是敬业,还有很多。例如:蜜蜂有严格的组织纪律,有严密的分工,有文明的精神,给人以法制观念和严守法纪的启示;有勇敢自卫,坚贞不屈的精神,给人(边防战士曾以蜜蜂自卫相比)以顽强抗敌和勇敢牺牲的启示;蜜蜂有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献给人们的都是宝,当人们适当奖励,蜂势便大加兴旺,“投我一木桃,报之以琼瑶”。这给人以报恩报德的启示。“蚕出自有桑抽叶,蜂来应有树给花”,“莫谓花飞便蹉花,此残彼艳又有花”,含有“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学道理,给人达观乐天的启示。而蜜蜂的集体主义精神,更给人以理智和道德。  总之,蜜蜂的精神——团结、勤奋、奉献,永远值得我们学习、效仿和不断发扬光大。  转自《蜜蜂文化解读》——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出版
  蜜蜂的特殊家庭关系  一个蜜蜂王国,实际上就是一个“同母同父”或“同母异父”的大家庭,其关系非常特殊。从生物进化理论看,生物体更多的是倾向于繁殖自己的后代而没有必要放弃生育权去哺育自己的兄妹。因为,亲生子女与自己的基因相关度比兄妹与自己的基因相关度要高许多。为什么蜜蜂却是个例外呢?  科学家发现,这是由蜜蜂独特的繁殖方式所决定的。蜜蜂的性别决定方式的确很特别,名叫“单倍染色体性别决定”。通常蜂王经有性生殖(受精后的卵子)产下的后代都是雌性的,这些雌性后代拥有两套染色体,又称双倍染色体,即和人类一样拥有雌雄两套染色体。而雄性蜜蜂却是又未受精的卵发育而来的,即无性生殖的结果,它们只有一套染色体。正因为雄性蜜蜂只有一套染色体,因此,他们产生的精子的性别构成是单一的。与蜂王的卵子结合只能产生雌性后代。不像其他生物,由于雄性同时有雌雄两套染色体,因此有性生殖产生的后代的雌雄比例各为1:1。正是这种独特的性别决定方式决定了蜜蜂独特的家庭关系。  我们人类一对夫妻如果生下一儿一女,那么子女各自继承了父母基因的一半,他们之间的基因相关度为0.5。同样,子女一父母之间的基因相关度也是0.5。  而同父异母或同母异父的兄弟姐妹,基因相关度就只有0. 25,蜜蜂的家庭则截然不同,由于其独特的性别决定方式,其家庭中的基因关系也格外古怪。  蜂王和雄性后代的基因相关度为0.5,但是雄性后代之间的相关度为1,因为它们全是由蜂王产下的未受精卵发育而成,所以说起基因构造是完全一样的,蜂王和雌性后代的基因相关度为0.5,但雌性后代之间,也就是姐妹之间的基因,相关度为0.75,因为它们是经过有性生殖产生的,雄峰的介入使之丧失了部分与母体的基因相关度。因此,在蜜蜂的繁殖体系中,母女的基因相关度为0.5,但是姐妹之间的基因相关度却为0.75。这两个数据十分重要,因为这意味着对雌性蜜蜂而言,哺育自己的姐妹能更有效的传递自己的基因,其有效率是哺育自己女儿的1.5倍,这样就可以解释为什么在蜂巢中,绝大多数雌蜂主动放弃生育后代的权利,而去专心“喂养”由蜂王产下的后代。如果一个蜂巢中的蜜蜂都是一个蜂王的后代,那么这种繁殖方式在生物进化论上是最优秀的,即个体之间的基因相关度达到了最大值。在很多蜂种中,除了蜂王外的雌蜂从生理结构上讲都是无法交配的,这可以用“用进废退”的原理来解释,但是雄峰一般都有交配的能力。有一些蜂种的蜂王一次只会和一个雄峰交配,因此生出的后代全是“亲姐妹”,它们的基因相关度高达0.75,但是也有一些蜂种的蜂王一次会连续和多只雄峰交配,最多可打20多只,这样生出来的后代全是“同母异父姐妹”,它们之间的基因相关度只有0. 375。在蜂王不“检点”的情况下,雌蜂如果自己生育,其“女儿”的基因相关度比“同母异父姐妹”的基因相关度高。但是由于大多数情况下雌蜂完全没有能力控制蜂王的交配行为,也没有办法区分谁是“亲姐妹”,谁是“同母异父姐妹”,因此它们只好听之任之,顺其自然了。  转自《蜜蜂文化解读》——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出版
  漫话雄蜂悲壮一生  雄蜂是蜜蜂王国里无性生殖和孤雌生殖的克隆产物,是由蜂王所生产未受精卵发育而成又没有父亲的雄性成员。  雄蜂可真是一个不劳而获、游手好闲的“浪荡公子”。它既没有劳动的本领——不会采蜜,也没有保护自己的能力——没有厮打用的大腭和蛰针,是一个笨头笨脑的“白吃饱”。这些都是从雄蜂生活的本领而言的。  当然,雄蜂也有其特有的生存价值,否则它也就没必要存在了。“天生我才必有用”。它生存的唯一价值就是同处女蜂交配。少数几个雄蜂虽有交配的幸运,然而这种幸运却为自己带来了死亡的厄运。因为交配完毕,处女蜂王会把雄蜂的生殖器强行带走。雄蜂因而在交尾的快感中活活痛死。  蜜蜂旺盛时期,可谓是雄蜂最惬意的时候。雄蜂每天自由飞翔,无所事事,漫游求偶,无忧无虑。雄蜂寻偶决不会乱飞,而是所以的雄峰都会在一定的空域内集结,组成一个“雄蜂空中寻偶俱乐部”,大家合力封锁一定范围的空域,等待处女蜂王的出现,如果偶有“新娘”光临,众多雄蜂便一涌而上,你追我赶,拼命想处女蜂王求爱,因为处女蜂王的飞翔速度很快,只有最强健的青春期雄蜂,才能追上处女蜂王交配。这也是一种自然选择,选优汰劣,因此才能使种群永远保持健壮的优势。  追上处女蜂王的雄蜂在空中交配,死亡,其余的雄蜂只好泱泱归来,可以随便闯入任何一个蜂箱都行。而且可以随意享用丰盛的蜂蜜。因为处女蜂王交配繁殖时期,正是发挥雄蜂生存价值的好时候。因此此时的雄蜂“身价”倍增,雄蜂本身因没有群籍,所以可以大摇大摆的进出于每个蜂群,守卫的工蜂决不阻拦。并表示欢迎,这可能是因为雄蜂并非固定与本群的处女蜂王交配,而可以和任何一只处女蜂王交配的缘故。雄蜂的这种特性,客观上非常有利于避免近亲繁殖。这的确是大自然的有一个奥妙之处。  雄蜂身大体壮,非常能吃,不劳而获,大腹便便而且一定要工蜂前来喂饲。工蜂采蜜容易的季节,工蜂并不吝惜雄蜂的大饮大食。因为这毕竟是“女儿王国”中倍受欢迎的雄性嘉宾。可是,到了不在培育新王和扩大繁殖蜂群的时候,雄蜂的境遇就悲惨了。  秋风落叶,万物开始凋谢,工蜂采蜜难了。这时,工蜂由大方慷慨而变的非常吝啬,极为珍惜自己的劳动成果,决不再养活吃闲饭的懒汉。工蜂开始对雄蜂实行“不劳动者不得食”的极端制裁政策,驱逐雄蜂处境。而雄蜂便采取“步步为营”的策略,先是限制其活动范围,进而将雄蜂步步逼至死角,再断以食物,使其体力逐渐衰弱。这个时候的雄蜂只好忍气吞声,毫无还手之力,成了向偶而泣的可怜虫,逐步被工蜂赶出巢外,饿死,冻死,弃尸荒野。越冬之前,雄蜂将会全部死光。这种游手好闲的浪荡生活,悲惨又可怜的下场,也许就是雄蜂伟大而悲壮的一生吧。  转自《蜜蜂文化解读》——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出版
  浅谈蜜蜂王国里的母蜂王  饱经封建社会统治的人类,一提起“王”不管说的是帝王、国王还是山寨之王,总会联想到那个作威作福发号施令、黩武好战的暴君和拥有至高无上的掌权者。因此,至今人们还是习惯地把蜜蜂的母蜂当作众蜂之首,所以叫蜂王。  蜜蜂王国其实是一个很民主的“共产社会”。所谓蜂王,实质上是众蜂之母,是一个发育非常完全的雌性母蜂,专门尽产卵繁殖之职,故把蜂王称为母蜂,可能更符合实际情况。  原来,蜂群中的采集、筑房、繁殖、发展、分蜂等一切经营管理活动都取决于为数众多的工蜂。  工蜂对自己的母亲当然非常尊敬和爱戴。蜂王有专门的工蜂伺奉左右,工蜂随时会用自己分泌的蜂王浆奉养母亲,众蜂见蜂王来了,都会恭敬地主动让路,夹道欢迎,真好象布衣百姓“回避”或“欢迎”国王一样,如果蜂王想从这一块巢脾爬到另一块巢脾上去,众蜂会很快搭成一座临时蜂桥,请她过去,如果蜂群受到外界的侵害,众蜂会立即围成一团,把蜂王保护过来,过冬时,众蜂还会把蜂王围在中央,使她不受饥寒之苦,蜂王的一生就是在这样优越的环境中度过。  蜂王是受精卵得到完全发育的雌性蜂,她从小就吃住在工蜂为她特别建造的宽大的“宫殿”——王台里,吃的是营养极为丰富的蜂王浆。从卵、幼虫、蛹、直至成蜂,只要16天就发育成长了,比工蜂快5天,比雄蜂快8天。刚刚出生的处女王,稍比工蜂雄蜂大一点,但身材显得特别窈窕,肤色黄嫩,行动活跃,好似少女既轻佻又怕羞,不宜惊动。若此时查看蜂箱,她总是躲躲藏藏,急怕乱钻,常常引起蜂群的恐慌和骚动。出房3天之后,处女王开始出巢试飞。第一次飞行,是认识自己的蜂箱和附近的环境,同时也是在锻炼自己的飞翔能力,飞得不远,很快就返巢了。第二次或者第三次出飞,才是真正的结婚飞行,漫游求偶飞得又高又远。  处女王的结婚飞行因直接关系到蜂群的兴衰,所以是蜜蜂王国中的一件特大喜事,就宛如结婚大典一般,非常隆重壮观。  蜂王的结婚飞行,总要选择一个风和日丽的好日子,大多数在午后两三点钟举行。开始,一批工蜂兴奋地环绕在处女王周围,而且数目不断地增多。然后,一些工蜂趋向巢门,排列成行,好象举行隆重仪式的仪仗队。这时整个蜂群停止了采集、酿蜜等日常活动,都在等候处女蜂出巢。如果不负众望,处女王便会很快出现在巢门口,振翅观望。一些工蜂还会用头和前足推动处女王尽快起架婚飞,另有一小撮工蜂准备做伴娘,伴随处女王婚飞护航保驾。处女王起飞后,先在蜂场上空盘旋几周,越飞越高,越飞越远,腾空而去。这时仍有一批工蜂聚集在巢门口,乱哄哄的,到底是庆祝,还是担心,总之在焦急地等待着欢迎处女王能够婚飞成功归来。当然也有一去就回不来的情况发生。  雄蜂有着特大的复眼和强健的翅膀,飞行能力既强又快,天气晴朗的下午必然也会有出巢飞行寻偶。因此,天空虽阔,雄蜂仍有与处女王相遇的机会。处女蜂王一次婚飞,只能与几只雄蜂交配或者两次、三次婚飞,进行多次交配,以便让贮精囊贮备可以尽情享用一生的足够精液,进行长期产卵繁殖。蜂王若与雄蜂在空中交尾回巢后,腹部会迅速发育膨大,过两三天便开始产卵。这时的蜂王已无少女般的羞涩、扭捏之态,倒有中年孕妇般的稳重庄严,爬行缓慢,举止沉着,当着人的面仍能泰然自若地产卵2000多粒,总重量竟然超过了蜂王本身体重的一倍,因此,蜂王每天需要大量的营养异常丰富的食物——这就是蜂王浆。  人们根据蜂王的顽强生命力可以活许多年和极强的生殖能力,分析蜂王的食物里一定含有某些特殊的营养成分,得知蜂王浆里的成分很复杂,不仅富含蛋白质、脂肪、转化糖和矿物质,而且喊有多种氨基酸和丰富的多种维生素,特别喊有王浆酸、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物质。难怪对蜂王的生命力和产卵力会起如此大的作用。  环绕在蜂王周围的工蜂就是为了能及时分泌供给这种特殊物质——蜂王浆,而不是单纯尽保卫和随从之责,由此可知,蜂王的产卵量工蜂们可以加以控制,喂给的王浆多而又及时,蜂王就能多产卵,相反,她就少产卵,不喂王浆时母蜂就完全停止产卵。当外界蜜粉源旺盛时期工蜂喂给蜂王的王浆既充足又及时蜂王就积极地大量产卵,不断繁殖发展,如果草木凋零,外界已经没有蜜粉源了,工蜂也就不给蜂王喂饲王浆,蜂王也就只好停止产卵繁殖了。看来这种现象正是动物世界生存的自然体现,自然界的种种生物莫不如此。  有趣的是,蜂王能够自己掌握产出两种不同性别的卵。她在比较宽大的雄峰房中,产的是未受精卵,孵化出来的一定是雄性蜂,而在较小些的工蜂房里,她所产的是受精卵,孵化出来的是亚雄性的工蜂。  如果受精卵一直得到充分的营养食物,即蜂王浆而完全发育,那就是真正雌性的蜂王了。蜂王是怎样掌握自己产受精卵或未受精卵呢?至今仍然是个谜虽有种种说法,但均未得到科学的最后证实。但无论如何,我们不能从蜂王的主观意愿上去加以解释,因为我们不能赋予一个小昆虫有这样的思维意识,这是不科学的。  那么,如果用生物的本能来加以解释呢?也不恰当。因为本能也是无法控制自己该产什么性别的卵。我们只有一条可选择的解释,这就是客观物质条件的作用。  蜂王产卵的动作是将腹部弯弯曲曲伸进蜂房里,而工蜂房比较细窄,使蜂王腹部受到压迫,从而使蜂王腹部里的贮精囊排精,使卵受精,这就是受了精的工蜂卵。而雄峰房比较宽大,蜂王产卵时腹部不受到压迫,贮精囊不能排出精子,因而蜂卵不会受精,这就是未受精的雄峰卵,这样解释,虽然还不能说是唯一正确的,但至少是唯物的。  蜂王虽说是一个温和善良的雌性,但是否就与世无争了呢?事实上并非如此。  蜂王与蜂王之间其实是有一种不共戴天的敌对性。在通常情况下,任何一个蜂王都不能容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蜂王同居共存在一巢。  不管是同胞姐妹还是母女关系,都一样视如死敌。这也许是“一国无二王”之理吧!  不管什么原因,两王相遇,必动干戈,而且是你死我活的战。奇怪的是,工蜂、雄峰对自己母辈之间的这种决斗,视而不管。既不参与,也不劝解,更不会袒护任何一方,完全置之不理,泰然处之。这也许是母辈之间的私斗晚辈不便也无权干预吧。  蜂王之间的这种残酷厮杀,无休无止,一直要斗到一方被另一方打败,并用毒针刺死,方肯罢休。  蜂王之间的这种天然敌对行为,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争夺王权还是为了别的什么理由。至今仍然是一个谜,但据养蜂学家研究已经证明,蜂王之间并不存在争权夺利,那么,又是为了什么呢?是女性的嫉妒所使然,但是我们又不能用人类感情逻辑去强加和推断一个小小的昆虫行为。看来这既是蜜蜂王国里的一桩趣闻,也是蜜蜂王国里又一个难解之谜。不管蜂王是为了什么而战,但养蜂者却已想出了不少办法,如今已经能够人为地使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蜂王和平共处于一巢。  一般常用的方法是用隔王板将两只蜂王隔开,只能见面,无法厮打,最后只好各司其职。  还有一种有趣的方法是选择两只势均力敌的蜂王,把它们的蛰针都剪掉,再放到一起,让它们俩充分殴打、厮杀。因为双方都没有蛰针,谁也刺不死谁。结果,两王不分胜负,只好打个平局,但精疲力尽,无力再战,只好握手言和,和平共处了。  这样两王共处一巢,还可以加倍繁殖,发展成强大的蜂群,可以成倍地提高产蜜、产粉、产胶、产蜡量。这可算是养蜂管理上的又一大进步。  转自《蜜蜂文化解读》——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出版
  情趣可爱的工蜂  工蜂,顾名思义,指的是专门做工的蜜蜂,又叫职能蜂,即一般所说的蜜蜂。正是这些团结、勤奋、乐于奉献的工蜂才能把百花丛中的万点蜜汁采集起来,加以浓缩酿制成蜂蜜,奉献给人类。  工蜂担负着蜂巢里几乎全部的经营管理工作。它们团结一致,齐心协力,共同防敌护巢,勤奋采集,苦心经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工蜂才是蜜蜂王国中的得力的基层撑权者。这种领导权的获得,看来没有经过民主选举而是来源于创造财富的劳动实践。人类不是也大力提倡,一切权利归劳动人民吗?  工蜂勤劳经营,从来不会因富裕而懒惰,不会贪污腐化而任意挥霍,也决不会为饥饿而相互残杀。蜜蜂王国真正是一个勤劳友爱的伟大集体,任何一个个体若要离开这个勤奋合作的大集体,它就将失去生存的能力和机会,这也就意味着自取灭亡。  一群蜜蜂里无论有多少只工蜂(少则几千多则几万甚至十几万只)。它们之间都有着严密的组织和分工。每一只工蜂都能任劳任怨地自觉尽着自己的职责和义务。整个蜂群的生产、生活,井井有条,忙而不乱。  工蜂一生的工作是按年龄分工的,实际上是在按“月龄”或者“日龄”分工的。因为它们短促的一生最多超不过一年的。刚刚孵化出房的工蜂,身体嫩弱,三天后才能可开始从事巢内的轻体力劳动,如打扫卫生,清理蜂房,酿造蜂蜜。把蜜和花粉组合成蜂粮喂饲幼虫等。一只幼虫发育为成蜂,需要喂饲8000多次。可见,喂饲幼虫的工作是多么的繁重和复杂。  10天之后,小工蜂进入青年期,便能排蜡参于建造蜂房。工蜂建造蜂房的精巧技艺是惊人的。它们吃饱蜂蜜后,排成互相钩连的有规则的行列,共同分泌出一种小蜡鳞片来修建巢房。  六棱柱形蜂房之精致、大小之匀称、排列之规则,大有巧夺天公之秒。这种双面建造的六棱柱形蜂房,结构十分科学,既能最大限度的利用空间,又能承受最大程度的负荷。真是奇妙极了。  20天后的工蜂,即进入壮年,可以完成外出采集的任务。工蜂们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天天出入于万花丛中,不知疲倦,顾不上休息匆忙地采集着花蜜、花粉、蜂胶,水和盐一直劳累到体衰力竭而死,在采蜜的繁忙季节,蜜蜂的寿命只有一个多月。蜜蜂之死,除了少数病死和遇到敌害外几乎都是劳累而死。工蜂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正是这种生命不息、劳动不止!人们才把蜜蜂誉为勤劳俭朴的典范和象征。  在繁忙的采集季节,每天因劳累而死的蜜蜂,约占全部蜂数的百分之二,但同时也有多于此数的大批幼蜂会出生,生生死死,老幼交替,不断更新,使蜜蜂王国始终保持着不老不衰,永续生存下去的活力。  工蜂是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产物,因为营养不良所以发育成不完全的亚雌性蜂。它原本来是不会生育的,可奇怪的是,在失掉蜂王的特殊情况下,它也能打肿脸充胖子冒充蜂王,学着产卵,但它产的卵,可惜全部为未受精卵,即便能哺育成蜂,可都是些游手好闲的小个子雄峰。  如果一群蜜蜂一旦失去了蜂王(这在养蜂中是常见的事),众蜂会十分恐慌。整个蜜蜂王国一片慌乱,似乎成了国无君、民无主的无政府状态。蜜蜂个个忧国忧民,无心劳动,陷入快灭亡的绝望之中。蜜蜂失去了蜂王,实则就是失去了母亲,的确面临断子绝孙,全群覆灭的困地。蜜蜂怎能不恐慌,怎能不悲哀绝望呢  可是,蜜蜂的生存本能是非常有趣绝妙的。蜜蜂一旦发现失王后,虽说个个惊慌失措,因为“国不可一日无君,民不可一日无主”。但有些聪明多谋的老工蜂便开始采取救国救民的挽救措施,立即寻找三天以内的幼虫持续喂给蜂王浆,希望能培育出新的处女蜂王来继位。这样,蜜蜂王国才有希望。一切可以恢复正常,重新充满活力。  但是,如果巢内没有可以培养新王的幼虫,这些狡猾的老蜂就会策划挑选一个或几个老蜂来冒充蜂王,喂以蜂王浆,使其亚雌性的生殖器官重新发育,尽快产卵,以次绝招来欺骗和笼络蜂民,必须暂时维持蜜蜂王国苟延残喘的局面。  众蜂只要看到新卵,误以为有了新王,可以获得新生,于是重振旗鼓,各尽其职,奋发图强,蜜蜂王国此时出现了新的生机,可是,这种产卵的老蜂,因为没有交配过,产出来的都是一些未受精卵,孵化出来的也全都是些个个呆头笨脑的小雄峰,样子非常可笑。众蜂看见新生的下一代,原来都是些先天不足的雄性低能儿,大失所望,于是它们只好在断子绝孙的绝望中,悲痛地等待着整个蜜蜂王国的覆灭。如果遇此情况,只好人工介绍一个蜂王加入失王群,才是真正挽救濒临灭绝蜜蜂王国的唯一有效的好办法。
  蜜蜂尊老爱幼的美德  尊老爱幼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我们要一直坚持下去的宝贵“遗产”。但很多人可能有所不知,其实蜜蜂可以称得上是奉行尊老爱幼美德的“创始人”,同样也是监守尊老爱幼古训的典范。  蜜蜂的尊老爱幼表现在尊敬母亲(蜂王)和爱护幼儿(幼虫)上,种种事例也表明蜜蜂在对待蜂王和幼虫上表现得无微不至。  蜜蜂的尊老美德,是指蜜蜂王国里一切成员都对其共同的母亲——蜂王尊敬之至。在日常生活、生产中都可体现的淋漓尽致。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侍从蜂,侍从蜂是指专门服侍蜂王的蜜蜂,它们都是以服侍蜂王为专职,以能服侍蜂王而深感荣幸。挑选侍从蜂也是有相当标准,它们都是年轻、身体强壮的蜜蜂,分泌王浆也较多,因为它们要不时供给蜂王以鲜美的王浆。侍从蜂多活动在蜂王的左右,照顾其日常生活起居,无微不至服务。尽管侍从蜂的数量随季节、需要有所浮动,但都是以蜂王的生活能过得舒适为唯一的标准。例如蜂王要外出,侍从蜂会跟随左右并开道护卫安全。侍从蜂还会定期用清洁器帮蜂王梳理周身的绒毛,因为这是它们的职责。在它们看来,蜂王的仪表代表着整个蜜蜂王国的仪表,也是事关蜜蜂王国“面子”的大事情。倘若蜂王的需要,侍从蜂还会将吻伸入其口器内,将自己营养腺分泌的蜂王浆直接传给它。当蜂王遭遇危险时,侍从蜂和其它任何一个蜜蜂王国的成员都会挺身而出,为蜂王的健康和生命奉献一切,哪怕是自己的生命。反正,蜂王的一切生活起居都由侍从蜂照顾,缩短其寿命。也就是说侍从蜂是以牺牲自己来换取蜂王生活的舒适和蜂群的发展壮大。不仅侍从蜂可以为蜂王鞠躬尽瘁,蜂群中的其它蜜蜂也不会示弱,誓将蜂王的生活和安危作为自己一生的“头等大事”。在蜂群饲料所剩无几时,其它蜜蜂会主动节衣缩食甚至干脆不食,将不多的饲料全部奉献给蜂王;当外界气温下降时,众蜂会通过互相摩擦产热,并把蜂王安排在蜂团中心,避免受寒,继续享受舒适生活;为母亲而奉献生命是何等悲壮和伟大啊!从另一个角度来说,这也是蜜蜂尊老爱幼的最直接体现。  蜜蜂除了奉行尊老美德外,爱幼方面同样值得赞颂。在蜜蜂王国里,众蜜蜂也深知其厉害关系,把爱幼这一好传统不断发扬下去,使之成为一种良好风气。众蜜蜂精心哺育幼虫,生活中无微不至,悉心照料,力求为幼虫的成长发育创造最适宜的条件,在幼虫的“食”、“住”等各方面都不辞辛劳。例如在“住”方面,幼虫在孕育之初,众蜂就会努力建造舒适的“房子”以供幼虫“居住”,而且要保证“房子”清洁卫生,不时进行打扫,还引入了“高科技”的防潮、灭菌技术确保幼虫生活不受到危害。众所周知,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对幼虫的发育非常重要,因为幼虫整个发育阶段必须要求恒定在34.5℃,倘若这一数值有所变化,都会导致幼虫发育不良或死亡的严重后果,所以,众蜜蜂会构成保温层、从外界采回自然水等诸多措施来维护这一系统平衡,确保幼虫快速、健康发育。在幼虫的“食”方面,众蜂同样功不可没,幼虫以新鲜王浆为食,由于幼虫的特殊需要,众蜂不得不一天多次哺喂它们,但繁重的工作并没能使众蜂感到“厌烦”而选择“袖手旁观”。众蜂无微不至的照顾使幼虫迅速健康成长,起发育速度之快让人大吃一惊。就拿幼虫体重比例,幼虫经过6天的发育,起体重可达150毫克,为发育初的1500倍,这简直是生物界的一个奇迹。为了幼虫的快速、健康发育,众多蜜蜂付出的不仅仅是辛勤的劳动,更有以付出自己的身来见证幼虫的发育过程。在早春或者晚秋期间,很多时候在蜂场附近的水源边会发现不少已经冻僵的采水蜂,可见很多蜜蜂为了满足幼虫的发育需要的水分,不幸付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蜜蜂的尊老爱幼的美德值得我们学习和歌颂,这也是我们迈向更加文明和进步的必备条件。
  蜜蜂王国中的独裁统治  蜜蜂王国是一个典型的合作型母系社会,所有的公民的等级和分工格外明显。蜂王是一国之主,是所有成员的妈妈,专职产卵,她决定着王国的兴衰,真可谓是最高的统治者。作为第二等级的工蜂(蜂王的女儿),其主要任务是按年龄的不同分别完成照顾幼虫,采集食物、水,打扫和修筑巢房,警戒和守卫家园。第三等级的雄蜂(蜂王孤雌生育的儿子),好吃懒做,他们只担当与处女蜂王交配完成有性繁殖下一代的任务。  在这样的一个群居世界里,每个成员都在为了一个共同利益——让蜜蜂王国兴旺发达而努力工作,它们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可以说,这是一个典型的“共产”社会。除了蜂王外,所有的工蜂都是利他主义者或者叫集体主义者。  为了蜜蜂王国的集体利益,工蜂自觉主动放弃了生育,放弃了喂养自己子女的权利,却全心全意的去哺育蜂王的子女。老一点的工蜂一旦发现蜂群受到威胁时,还会毫不犹豫的用尾刺蛰刺来犯者,它们知道这样做是要献出生命的。  在生物界,为了群居社会的利益,甘愿放弃生育权,甚至失去生命,愿付出如此牺牲的例子真是少见和令人赞叹不已,蜜蜂就做到了这一点。  但在任何一个社会,一个国家,不管其社会秩序多么的严谨,总会出现一些叛逆违规者,在蜜蜂王国中当然也不例外。工蜂虽然已经丧失了交配的能力,无法随随便便和雄蜂“寻欢作乐”,去挑战妈妈的性统治地位,但它们却可以搞地下活动产下未受精卵,这些“私生子”如果能正常生育也可称为雄蜂。然而这种违规行为,不仅蜂王决不准许,就是其他的姐妹们也无法容忍。道理很简单,因为对一只工蜂而言,零一只工蜂私自产下的卵,其后代只能是自己的子侄。  这是以蜂王为首的暴力独裁统治当然会很快采取各种方式对这些私自产卵的雌蜂进行惩罚。为了维护蜂巢的安定团结,蜜蜂会采用谋杀、拷打、折磨、关禁闭等方式来惩罚“叛徒”或“罪犯”。咋一听起来,这似乎匪夷所思,但实际情况确实如此。  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的生物化学家佛兰克莱特尼克斯在多年的研究后发现了蜜蜂社会存在着这种镇压“叛徒”的方法。这些似乎数以人类社会的暴力统治方式,然而在人们学会使用它们之前,就早已在蜜蜂王国中存在。  由此看来,蜜蜂王国也 存在相应的“国家机器”。它们的社会所说是一个有着共同利益的“共产”社会,但事实去是一个“独裁”社会。“独裁”者就是蜂王,在“独裁”社会中,用极端手段镇压叛徒看来是常见的事。  众所周知,蜜蜂王国中很多成员自愿放弃了生育权,但通过照顾“独裁者”的子女,它们的基因得以遗传。尽管工蜂不能生育自己的子女,但所有的工蜂都是蜂王的女儿,王国中工蜂雄蜂之间的亲缘关系都是“兄弟姐妹”的关系。因此,这样工蜂与蜂王之间基因的“相关性”也可能就是工蜂们主动放弃生育权后的补偿吧。  据观察,一个蜂巢成千上万的工蜂中也只有少数几只雌蜂胆敢冒险产卵,一旦它们产下卵,蜂王就会在第一时间发现。因为这些“私生卵”缺少一种化学物质,使得其气味和蜂王自己所产下的卵的气味不同。同时,蜂王还会产生一种信息激素,通知蜂巢中所有成员——社会秩序已被“叛徒”打乱,它们会在几个小时内通过气味分辨出哪些是蜂王所产的卵,会将“私生卵”以极快的速度吃掉,然后对雌蜂进行惩罚。  有些蜂种的惩罚方式比较残忍,格杀勿论;有些蜂种却比较仁慈,它们会在蜂巢中辟出一隅作为“监狱”,将“犯禁”的雌蜂关在其中。  “监狱”由老的“护卫蜂”把守,雌蜂从此不得自由活动。虽然“犯禁”的雌蜂可以进食(食物由其他工蜂提供),但她不能再参与蜂巢内的任何社会活动,终身不得不扮演除“罪犯”、“叛徒”以外的其他任何角色。  也许正是因为蜜蜂过惯了自己自在勤劳简朴的生活,一旦被投入“监狱”失去自由,往往就会在较短的时间内死去。而另有一些蜂种处罚“罪犯”的手段更加残忍,即对“犯禁”的雌蜂施以“酷刑”,它们会成群结队的咬噬折磨她直至死亡为止。  在蜜蜂王国中的暴力统治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它事后的处罚力度。更主要的还体现在其事前的预警效能上。  在蜜蜂的蜂巢中,所有的工蜂都要自觉接受蜂王分泌的信息激素的控制,这种信息激素客观上抑制了雌蜂卵巢的功能,使其不会产卵。当一种雌蜂企图擅自产卵时,它必须先客服这种制约并激活自己的卵巢功能。然后不幸的是,只要有一只雌蜂分泌了激活卵巢的激素,其化学成分会马上与蜂王的信息激素发生交叉反应,产生特殊气体,这种气味会在蜂巢中迅速传播,如同拉响了警报,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这只雌蜂还来不及产卵就被处决了。这种暴力统治可能是任何社会结构中最有效的措施之一,在蜜蜂王国中,这种效力尤为突出,因为蜜蜂是迄今科学家们发现的社会化程度最高的昆虫。
  蜜蜂的本领   蜜蜂的“团结、勤奋、奉献”的精神让人赞叹和敬佩。蜜蜂的产品如蜂蜜、蜂花粉、蜂胶、蜂王浆、蜂毒、蜂蜡、蜂幼虫等为人们的健康、美容、长寿立下了汗马功劳。蜜蜂的高超筑巢技术,熟练的舞蹈语言等仿生学的内容给人们信息技术的发展带来了不少的启示。  一只蜂王的体长约20~25毫米,体重约300毫克。优质的蜂王在产卵盛期每天可产颗卵,这些卵的重量超过蜂王体重的两倍。如果吧这些卵一个个链接起来,等于150个蜂王的体长。蜂王一年产卵约70多万粒,如果变成蜜蜂,总重量等于蜂王的35万倍。  一只工蜂体长约12~14毫米,体重约100毫克,一万只工蜂约重1千克。工蜂要酿成1千克蜂蜜,要采集2千克的花蜜,飞行12~15万次,采集500万朵花。以采集半径1.5公里计算,要飞行45万公里,等于绕地球赤道11圈。如果桂花的流蜜期,采集蜂每一航程经历约24~45分钟,每次在巢内约停留4分钟,一日中采集次数最高可达24次,平均10次。每次最高载蜜量达70~80毫克,平均40毫克。如果2万只工蜂各采集一次,可获花蜜1千克,能酿制0.5千克的蜂蜜。流蜜良好时,平均每只蜂每天采集10次,全群可酿成蜂蜜5千克,这是常有的事。  一只蜜蜂能在一分钟内采集40朵花,每次飞出时,平均持续10分钟,能采集400夺花,一天内若飞行10次可采集4000朵花。每次采粉量12~29毫克,需要采集80~100朵,历史6~10分钟,甚至187分钟,所人采粉蜂认真清扫身上粘附的花粉,但它们身体上仍粘附着1~2.5万粒以上的花粉,这是任何授粉昆虫都难以比拟的。  一只采水蜂日采可达50次,每次采集水量约2.5毫克,400只采水蜂日采集水量可达0.5千克。一只工蜂能将一只死掉的工蜂搬出巢外,有时可拖着其体重2倍的物体飞行;一只工蜂飞行时速可达到20~24公里,最高可达40公里。  一只越冬工蜂可哺育1.12个幼虫,春季出房的新蜂可哺育3.85个幼虫。  一只工蜂每次能分泌出8片蜡鳞,一生可分泌出0.05克蜂蜡;一只工蜂使用一次蛰针,可以排毒0.2~0.4毫克。  由此可见,蜜蜂的高强本领真是了不起。
  蜜蜂与现代科技的关系  (一) 蜜蜂与人造卫星  蜜蜂与人造卫星似乎风马牛不相及,然而科学家在设计卫星结构的方面,却参照了蜂房的结构。  众所周知,要使人造卫星飞往宇宙空间,必须有很高的速度,需要提供很大的能量。为减轻发射卫星的重量,就要减少卫星的能量,怎样做到既减轻卫星的重量,又不减少其容积和增加其坚固程度,保证卫星有足够的空间容纳一起设备,使其在高速运动时不被大气层摩擦所烧毁,边成为卫星制造上的一大难题。后来科学家们从蜜蜂筑巢中得到了启示。  蜂房的结构非常精巧,是由无数个大小相同的房孔组成,房孔均为正六边形,每个房孔的底既不是平的,也不是园的,而是尖的,这个尖底系由3个完全相同的菱形组成。经测量,菱形的角度是两个均为109度28分的钝角和两个均为70度32分的锐角组成。这种正六边形的蜂房孔,经科学计算可知道,既结实,又节省材料,还具有最大的容积。俄方蜂房结构制造卫星,不但可计生大量材料,既减轻重量,容积又大,强度也高,还具备着隔音、隔热的性能,从而找到了人造卫星比较理想的结构。  (二) 蜜蜂与照相机  现代的照相机技术也收到了蜜蜂的启发。在蜜蜂头部除了三个单眼,还有一对奇妙的复眼,每只复眼都由6300个管状单位——小眼构成,从头部两侧向外突出好像广角聚光镜,光进入眼晶体,到达感光细胞,如同照相机的全过程。专家们模仿蜂眼的结构制造成了一种先进的“蜂眼”照相机,一次就可拍下1000多张照片。  (三) 蜜蜂与定向仪  一种偏振定向仪的发明也是受蜜蜂偏光定向功能的启发。据计算,要酿1000克蜂蜜,蜜蜂一般要采集200万朵花,来回飞翔45万千米。人们会问,蜜蜂为什么不会迷路呢?原来,蜜蜂眼睛的感光细胞位于密集的微绒毛中,由于微绒毛中感光细胞分子对偏振光特别敏感,因而有着良好的定向功能,能测出天空中不同亮度的各个区域。蜜蜂就是用众多的单眼来感受太阳偏振光的。及时乌云遮日,它们也能根据太阳方位的变化,进行方向校正。因此,它们外出采蜜和回巢,从不迷失方向。偏振定向仪就是根据蜜蜂定向功能的原理制成的,已用于航空和航海领域。  (四) 蜜蜂和感冒治疗仪  俄罗斯一名学者调查发现,养蜂人很少患感冒。原来,养蜂人经常打开蜂箱,呼吸到蜂箱内的气体。蜂箱内的蜂胶含有树脂、树胶、芳香油、蜂花粉和黄酮类化合物,这些物质能抑制呼吸到病毒的活动。为此,科学家制成了治疗感冒、流感等疾病的仪器,仪器里装有来至蜂箱的空气,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五) 蜜蜂和信息素灭虫  科学家发现,信息素(即性外激素,由动物体释放出的一种挥发生物活性物质)在变成环境媒介后,对另一些同类动物的单体活动和动情状态,具有特殊的影响作用。如微量的性外激素,就足以诱惑雄性昆虫逆风向雌性飞去。这种信息素原来是受母蜂变工蜂的启示。德国专家做了一项变换幼蜂的实验,结果由于营养适当,工蜂幼虫变成了能生育的母蜂,而原来注定会成为母蜂的幼虫变成了不能生育的工蜂。科学家根据这一发现制成了人工合成信息素,用于干扰昆虫的正常信息,刺激其大量交配,以便集中杀死。
  你好,哪里能买到这本书《蜜蜂文化解读》——中国养蜂学会蜜蜂博物馆出版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蜜蜂严重工产还有救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