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选一的心理魔术 纸牌消失怎么玩

中文(简体)
中文(繁體)
中文(台灣)
中文(新加坡)
中文(香港)
练习纸牌魔术基本技巧。所有的纸牌魔术家都知道怎样假装把一张牌塞进牌堆,然后从顶部翻出来来让观众吃惊。这个技巧用来练习手速、手指灵敏度、适时分散观众注意力和表演艺术绝对是不可或缺。用下面两种技巧来开始练习吧:
从最上面拿起两张牌,但要确保把两张牌放在一起(使它们看起来像一张牌)。
练习如何将整叠纸牌拿到身后或者拿进道具的短暂时间内,在不被人注意的情况下,偷偷把纸牌放进最上面那张牌的下方,放在正数第二张的位置。
邀请一位观众让他/她来抽出一张纸牌,“请您抽任意一张”。将选中的纸牌展示给所有人后,在不被人注意的时刻偷偷在身后将选中的纸牌放在正数第二张的位置。
如果有人怀疑你把牌藏在身后的举动,你可以辩解说这只是“悬念”的一部分,是“奇迹发生的一刻”——这个小技巧只是众多wikiHow纸牌魔术技巧中的其中之一。
重新展示纸牌给观众,同时拿着最上面的两张牌,使它们看起来像一张牌。仅把两张牌中的底下的牌展示给观众。
询问那位被邀请的观众:“这是不是你的牌?”请一定等到观众确认后再把两张牌放回整叠扑克牌的顶上。
把顶上第一张牌拿掉,插到扑克牌中任意处 (与此同时被选中的那张牌将被移到最顶上)。观众会以为被拿掉的那张才是他的牌。
解释说你会把被选中的纸牌变回到最顶上。你可以做出花哨的手势,来制造魔术的戏剧性效果。
翻开最顶上的牌,说“瞧!”,这就是观众选中的牌。这款魔术虽然不需要大量的练习,但是却会很让人费解。
从一副牌中挑出四个A,放在最上面。不要让观众看到这一步。
最好的做法就是变魔术之前就把四个A放在上面。把扑克从口袋里拿出,直接开始变魔术,不要让观众洗牌。
尽量做到不引人注意。可以随意地问,“嘿,你们想看个魔术吗?”然后直接开始变。这一步看起来越自然流畅,观众就越不会质疑这个魔术。
从底下往下分,将整副牌分为平均的四摞。四个A自然会出现在第四摞的顶上。
将四摞牌从左到右摆放,这样第四摞会出现在你的最右侧。
不要过于关注第四摞牌。魔术需要转移注意力。如果你的观众发现A在哪,这个魔术就没法进行了。
拿起第一摞牌,把顶上三张牌放到最下面。这能制造出你在洗牌的错觉。
将顶上的三张牌分到其他三摞牌上,每摞一张。从最左的一摞开始,带A的一摞最后。
每摞“只能”分1张牌。在分带A的一摞牌时,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带A一摞上面必须有三张其他牌。
在其他三摞重复此步骤。最后做带A的一摞。
通过把顶上的三张牌放到最下,现在最后一摞最上又是四张A了。当你把最上的三张分到其他三摞后,每一摞上面就都是A了。
将每一摞最上面一张牌翻开,露出四张A。如果观众不相信,可以提出再变一次。
在你完全掌握了这个魔术之后,可以换观众来表演。向观众提供具体步骤指导,切牌(不要洗牌!),取牌(最上三张),分牌(每摞一张)。结果将是相同的。不同之处在于观众会更加相信你的魔术,因为你骗他们以为是他们在掌控结果。
拿出一副常规扑克牌,邀请一位观众洗牌。鼓励观众想洗多少次就洗多少次。这个魔术利用的是概率,不是障眼法。
让观众叫两张牌名。只要叫牌名(数字或字母),不要说具体花色。
例如,说“K”和“10”就可以了。说“黑桃K”和“红心10”会过于具体,碰在一起的几率就比较小。
当观众说“K”和“10”的时候,因为没有指出具体花色,所以实际上指的是每个数字对应的4张牌。两张牌指代的是总共8张可能的牌,即:方片K,梅花K,红心K,黑桃K,方片10,梅花10,红心10,和黑桃10。
这里的道理是:这8张牌中,至少有一个K会与10挨在一起。
把手放在牌上方,做出很用力的专注状。等待30秒至一分钟,再继续魔术。这样能让观众产生错觉,以为是你用魔法让这两张牌挨在一起的。
这一步是这个魔术中唯一需要做的肢体动作。尽可能少地与此魔术有肢体接触。这能加强观众认为是你真正制造出了这个假象的想法。
请观众翻开这副牌,并将其推成扇形寻找。这时观众会惊奇的发现那两张牌竟出现在一起了!
10%的情况下,K和10之间会隔着一张牌。若出现这种情况,只需告诉观众你注意力还不够集中。再表演一遍,很有可能这次这两张牌就会挨在一起了。
找到那两张牌,展示给观众。不要碰扑克牌,不然观众会以为是你悄悄插进了一张牌。
将一摞牌正面朝下放在一只手上。向观众展示,告诉观众你拿着的牌就是普普通通的牌。
向观众展示所有的牌,让他们觉得你没在牌上做手脚。开始魔术前你也可以自己洗,或邀请观众洗牌。
飞快地看一眼最底下的那张牌,然后正面朝下放下。你需要记住这张牌,因为之后向观众展示时你需要背出这张牌。
可以自己在心里默念“梅花6,梅花6,梅花6”。这能帮助你在接下来的表演中记住这张牌。
告诉观众,你要用食指一张张拨过这摞牌,观众可以随时叫停。这样能让观众产生错觉,让他们以为自己在魔术里是掌握主动权的。
假设你用左手托着这摞牌,牌面向下;然后用右手的大拇指贴在牌堆的下方,右手食指、中指把最上方的牌向自己拨动。
要是你右手拨过了超过四分之一的牌,观众还是没叫停,你可以稍微放慢点,调侃一下观众,看看他们会不会叫停你,这样你从底下抽牌可以容易一点。
当观众叫停时,将上面几张牌拿下。拿出大约整摞的四分之一。你拿的牌越多,那张你记下的牌就能伪装得越好。
用你的食指和中指拿下上面的那摞牌。将大拇指一直保持在整副牌最下面,不要让观众看见。这样你才能抽出之后要猜的那张秘密牌。
在拿走顶上的牌的同时,用连贯的动作,使用拇指托走底下的牌。注意只得拿走最底下的一张牌。
快速抽走那张牌。多数观众都不会注意到你的拇指是从最底下拿出来的。他们很可能以为最底下的牌来自这摞牌的中间。
向观众展示拿走这摞牌的最底下的一张,不要让自己看到。为了效果更好,可以闭上眼睛,或者向观众展示最后一张牌时看向别处。
然后询问观众,“最下面的牌是梅花6吗?”对于你成功猜对了牌,观众们一定会很好奇你怎么做到的。
将一摞纸牌面朝下摆成扇形。不需洗牌,虽然洗牌会让观众更放心。
邀请一位观众随意挑出一张牌。耐心等待,观众选牌选得越久,他就越会以为你不会猜出他选的牌。
为了使观众信服,观众选牌的时候将视线移开。很多观众以为猜牌靠的是花哨的数牌技巧。虽然有些魔术的确是这样的,但这个魔术其实更简单。
将牌分为两半,一手握一半。观众很可能从中间选牌,所以过后要用手将牌分为几摞。
告诉观众记住这张牌,然后放回牌堆中。讲话要缓慢,自信,清晰。
不要催促观众,不然他会以为你之前已经记住了牌。
飞快地看一眼右手摞最底下的牌。虽然你不用背出这张牌,但你将会用到这张牌帮你找到观众选的牌。
将观众选的牌放在两摞牌中间。确保要把右手那一摞放在上面,因为这样记住的那张牌就会紧挨着观众选的牌了。
将所有牌正面向上铺开。尽可能快地找到记住的那张牌。
将整摞牌连续铺开。最好的方法就是将整摞牌放在左侧,用右手轻轻地向右边铺开。最后牌面就像彩虹形状一样。
记住的牌应该在观众选牌的左手边。所以你记住的牌右边紧挨着的牌就是观众所选。
不要把牌过快或过于邋遢地铺开。你可能会不小心碰乱记住那张牌的位置,这样整个魔术就毁了。
你可以用手指,但不要停下盯着每张牌看。这样做可能会露出马脚,让观众发现你在干什么。
从牌堆中挑出那张牌,问观众“这是你的牌吗?”虽然这是个问题,但要自信得意地问。
要让观众以为你早在他选之前就知道他会选什么了。这会使你看起来有通灵预测能力,但其实你只是有个好记性罢了。这个魔术的诀窍就是记好参照牌的位置,让你可以推断出观众选的牌的位置。
记住牌堆上最上面的一张牌。比如说,“黑桃A”或“红桃7”。
这部分不要让观众看见。如果你从兜里直接掏出牌开始表演会更令人信服。
将这副牌面朝下放好,在上面蒙一条手帕。确保在盖上手帕前观众看到牌是面朝下的。
为了达到最好效果,确保手帕越不透光越好。
使用手帕是转移注意力的方式。人们会以为这款魔术使用的是视觉线索,这样就不会想到你已经在之前背下了牌。
在盖上手绢时,将整副牌翻成面朝上。确保在牌被盖住后再做。太早翻牌可能会破坏了整个魔术。
动作越稳越快越好。让盖手帕和翻牌的动作一气呵成,这样人们就只会看到表面上发生的动作了。
邀请一位观众,将这副盖着手帕的牌分成两半。让观众将上半部放在下半部的旁边。确保你知道哪个是哪个,而且牌需要一直盖着。
邀请观众将牌分为两半,不要洗牌。
将牌正面朝上,这样底下的一半就变成了上面的一半。这很重要,因为当你要观众将牌一分为二时,他们会错以为他在移动上半部,而实际上移动的是下半部分。
将真正的上半部分拿出手帕,同时要将其翻转为面朝下。真正的上半部应该包含你之前记忆过的最上面的那张牌。这有些难做,但如果你把注意力都吸引到手帕上也会很令人信服。
只能移动上半部分。手帕还要盖着下半部分,这部分还是面朝上的。
挥舞将要拿掉手帕的手。试着做一些花哨的动作,将观众的注意力从另一只手上移开。另一只手将会把牌翻转过来。
邀请观众把你拿出那摞牌的第一张抽出。指导他/她向其他观众展示,并不要让你自己看到。
实际上,这还是牌堆最上面的一张牌。但观众会以为这是牌堆中间的一张。
在所有人都看过后,说出牌的名字。等着听人们难以置信的惊叹声吧。
将剩下的一半从手帕里拿出,同时要将它翻转为面朝上。在观众还在思考你怎么做到的时候做这一步。
结束后,观众很可能想要检查另一半牌。不要给他们怀疑是不是牌在手帕下已经被翻过来了的机会。
在牌堆里先准备好“8”:在牌堆里把四张8找出来。牌堆面朝下,把一个8放在牌堆最上方,将第二个8放在从上往下数的第十张。
将牌翻过来,从上往下数7张牌。下两张8将放在第8第9的位置。再把牌翻过来,就可以开始了。
做出一个大动作,从头到尾过一遍牌。做的时候,说你会做出一个很奇妙的预测。
和观众说话的时候把牌堆展成扇形耍一耍酷,然后再把牌堆整齐。
开始把牌从一只手展开到另一只手呈扇形,悄悄数到第十张,不要直视纸牌,而是要看着观众,谈话不停。到第十张之后,食指贴在牌下,并继续把牌展开。
把第十张牌抽出来(其中一张8),然后背面朝上放在桌子上,和观众说这是你猜的那张牌。
将整副牌翻过来。告诉大家你要数牌。快速先数着,等你数过了第7和第8张(两个8)之后,再告诉观众,“现在你们可以随意喊停”。
当观众喊停后,把牌分为两摞,两摞牌都翻过来背面朝上放在桌上。原先更底下的那叠放在右边(就是第八第九张牌都是8的那部分),更上面的那叠(8放在顶部的)放在左边。
将左侧牌堆顶部的牌翻过来,这就是之前布置在顶部的8,告诉观众这是某某花色的8。接下来说,牌堆上的8,意味着你应该从右侧的牌堆里拿出8张牌。
数出8张牌,把这叠牌放在桌上原先放在左边的牌堆旁边。右边那堆牌还是抓在手里,牌面向下。
引领观众,把新的一叠放在桌上的时候,大声数“一,二,三”。告诉观众现在有三堆牌,他们已经见到一张8 了。
展示其他的8:把你刚放在桌上的牌整个翻过来,是个8,放在第一个揭示的8旁边。
然后,把另一叠牌面朝下的第一张反转过来,也是一个8。和前两个8放一块。
最后,你已经吊起观众十足的胃口,可以突然翻起之前的“预测牌”(一直背面朝下)。或者让观众来翻!
观众的反应是让你忘不了的。这个把戏骗过了很多人的眼睛!
本页面已经被访问过2,218,767次。手把手教你玩魔术(4个小魔术)
我的图书馆
手把手教你玩魔术(4个小魔术)
手把手教你玩魔术  最近,我学了一些简单的魔术,放到上面来,教给大家。这里的魔术都是很简单而且不需要购买专业的魔术道具的魔术。  其实魔术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关键是要把握好表演时的节奏和自己的心情。毕竟再简单的魔术在很多人眼中看来都是奇迹。  同学,同事,朋友,情侣之间表演都是很不错的选则。都能增加互相之间的感情。  魔术一  1.首先从一副正常的扑克中选出5张,就像下面的一样,不限花色和点数。  1  2.然后将5翻过来  2  3.将这些牌放到牌堆得最下面, 再将牌堆正面向上摊开给观众看。说明这是洗乱的牌,没有问题。  重点:不要把牌给别人检查,只是让他们看。要小心牌最右边的 12345.因为5是反的,千万不要露出来,不然魔术就穿帮了。  3  4. 接着把牌堆反过来,请一位观众从中随意抽一张牌。给别人看,你自己不要看。之后把剩下的牌分成两堆。让他把牌放在任意一堆上。再将另一堆盖上去。  4  5. 其实在这时候魔术就已经变好了,你只要在牌上打个响指象征你在施法。然后把牌按以下方法摊开。5本来就是反着放的,当别的变反得时候它就变正了。别人一定会笑,这不是刚才抽到得牌。  当然不是喽,我们早就把5放到最下面,就是不想被抽到,除非这牌有问题,不然怎么会出现2张一样的牌。这时你其实心里在笑他们。你说“既然不是刚才的牌,那么这个5一定就能告诉我怎么去找它。”  5  6. 从5按最开始放的顺序一张一张翻开。它不是5,不是4,不是3,不是2,不是1.而是第六张。  6  魔术结束。  魔术二  1. 拿一根绳子,没有的话鞋带也可以。再拿一个圆环。像这样把绳子从中间穿过去。  7  2. 简单地打个结。不要拉太死,不然后面的表演就很难了。  8  3. 让观众一人拉一边,这样就不会从绳子的两端把圆环取出来了。你就用一个东西盖住圆环。  我当然不能盖,盖了你们就看不到了。慢慢拉一些绳子回来,这样结就送开了。  9  4. 之后把绳子有结的地方拉下来,圆环就出来了。  10  魔术结束。  魔术三  1. 两个小球,两个杯子。没有的话用花生米也行,最好不要用钢蹦。原因下面会说。  11  2.把其中一个球放好,用杯子盖住。  这其实是一个视觉差的魔术,正面看是盖住了。我们再从后面看以看。  12  13  其实就是用杯子挡住了。  3. 在拿第二个小球时顺便拿走第一个小球,要小心,不要露馅。  之所以不用钢蹦就是因为钢蹦在拿的时候动作明显,容易被看出,而且一不小心2个碰在一起时有声音的。  14  4. 利用球能转的优势,一次拿两个,被人却以为你只拿了一个。  15  5. 放下小球,露出第一个给别人看,用手顺势挡住后面的小球。迅速拿杯子盖好。又是一下响指,球就过来了。  16  魔术结束。  魔术四  1. 5个钢蹦,这不要说这很难找到吧。如果是一开始学,多一些好变。以后厉害了,3个就行。不过少于3个不能变。  17  2. 这就用到了钢蹦之间的碰撞声,这是迷惑别人的。  重点:这时考验一个人反应快慢的魔术,更重要的是要是观众的注意力被转移。  你说“我用一个魔术就能知道你是否有财运,我把钢蹦放到你手里,全部放完后,你用最快速度抓紧拳头,不要给我一丝机会从你手上拿走。如果我还是能拿走,说明你会漏财哦。”这样一来,大家的注意力就集中在你什么时候放下最后一枚钢蹦了。他就会用最快速度收手,而不会注意到手中一直都没有5枚钢蹦。  18  3.当放前3枚时一切正常,第四枚时你只要用它去碰观众手中的钢蹦。用声音告诉他,第四枚放好了。现在时第五枚了。很快的拿走第四枚,丢下第五枚。  如果你觉得他受手的速度不够快,魔术会失败,可以说“你这样太慢了,我随便就能从你手中拿走的”  其实你是希望他快到根本没有时间去数自己手中有多少钱。这样一来,魔术就成功了。  19  魔术结束。  注:在男女同学之间表演要注意,这虽然一直都有手的接触。不要想歪了。也不要让别人想歪了。   温馨提示:【这是布袋先生的精彩藏帖,更多精彩 访问布袋先生的口袋】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几个心灵魔术算法总结_百度文库
两大类热门资源免费畅读
续费一年阅读会员,立省24元!
几个心灵魔术算法总结
阅读已结束,下载文档到电脑
想免费下载更多文档?
定制HR最喜欢的简历
你可能喜欢分享文章到微信
关注新文阁公众号
知乎日报:魔术里都运用到哪些心理学知识?
来源:新文阁
编辑:jian
导读 : 魔术,就是各种戏法的集合。这当中有物理的戏法,化学的戏法,自然也有心理的戏法,魔术中利用人的心理盲点达成奇幻效果的手法有很多。我正好有一个朋友,魔术玩得极好,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魔术手法得以成立的心理学原理。以下所有手法都经过简化,保持在言之有物且不...
  魔术,就是各种戏法的集合。这当中有物理的戏法,化学的戏法,自然也有心理的戏法,魔术中利用人的心理盲点达成奇幻效果的手法有很多。我正好有一个朋友,魔术玩得极好,在和他交流的过程中,我发现了一些魔术手法得以成立的心理学原理。以下所有手法都经过简化,保持在言之有物且不透露魔术秘密的范畴。
  这是目录:
  1. 又大又结实的桌子怎么会漂浮起来
  2. 他洗了这么多次牌,应该洗开了吧?
  3. 魔术师为什么能在你眼皮底下耍花招
  4. 你亲自数过的牌,怎么会出问题呢?
  1. 又大又结实的桌子怎么会漂浮起来
  有一次他给我看了一段他表演漂浮术的视频:他在一张又大又黑的桌子上罩上白布,将手搭在桌子边上,施以「法术」,桌子就在空中漂浮起来。这是怎么做到的呢?他给我解释,一般大件物体的漂浮,运用的都是杠杆原理。
  但我还是大惑不解:那桌子又大又结实,就算你用杠杆也未必举得起来啊。
  他笑了:这就是这个魔术的核心。别看那个桌子桌腿那么粗,桌面又宽又大,其实轻得可怕,玩漂浮轻而易举。这就是一种反常识:利用桌子的表象,让人错误估计桌子的实际重量。
  而这种反常识的手法是如何得以成立的,这就是心理学的范畴了。
  事情要从人的认知结构说起。人在生活中总会接触并形成各种各样的概念,它们以特殊的结构被组织并方便人们调用。E. Rosch 等人指出,我们会挑选一个概念范畴中最典型的、最具代表性的成员作为这个概念的原型,并在对这个原型的总体特征认识不变的情况下,把握这类现象中其它个体的特征。这就是原型理论。(值得注意的是,这并不是唯一的概念结构理论,但魔术有意使用贴近原型概念的道具,所以用这个理论解释最为恰当。)
  在生活中,我们会给很多概念找到一个原型。比如我说到「水果」,绝大多数人会想到苹果或者梨子,几乎没有人会想到草莓或榴莲;
  再比如我说到「官员」,大家眼前就会浮现出一个西装笔挺的中老年男子形象;
  而当魔术师搬上来一张「桌子」,大家脑海中就会脑补出一张又宽又大、分量不小的桌子。在魔术师施展神奇法术之时,绝少有人能意识到,那张「桌子」的重量甚至赶不上一把椅子。
  很多魔术道具也都是这样,找寻一个存在于人们头脑中的原型概念,改变一两项特征,就会让人倍感神奇。如能弯曲的「硬币」、能变成棍子的「软绳」,都是这样。
  2. 他洗了这么多次牌,应该洗开了吧?
  有一次他给我表演了一个原创魔术:
  他准备了一套红桃,一套黑桃,都是 A 到 10,共计二十张牌。在一顿洗牌之后,在桌上依次扣九张牌;然后他再依次拿出九张牌,牌面朝上在这些牌上面。在放每一张牌之前,他会让我预言上下两张牌的点数是否一样(比如是否都是 A)。
  结果自不必说,我的预言全部成真。
  那么,这个魔术的关键在哪里呢?他说,这个魔术的关键一在洗牌,二在选牌。选牌的机要我差不多明白,他肯定是根据我的预言拿相应的牌;但洗牌的机要在哪?明明他洗了那么多次&&
  他嘿嘿一笑:洗牌手法是这样的。
  永远是把最下面的那一摞抽出来放在最上面,牌的整体顺序只是从 A 变成了 9A2345678,对魔术的表演根本不构成影响。
  那么问题来了:为什么魔术师只是做出了洗牌的动作,你就觉得他洗过牌了呢?这就涉及到心理学中讲到的「心理定势」。
  心理定势是指先前存在的心理状态、习惯或态度。在某些条件下,它能加强感知和问题解决的质量与速度,但同样的定势可能抑制或破坏你的心理活动的质量。比如这个例子:
  仅用 3 个容器,你应该怎样得到指定量的水?
  第一种情况下,127-21-3-3=100;
  第二种情况下,42-9-6-6=21;
  第三种情况下,你会不会想,76-28-3-3=25 呢?
  如果你这么想,你就被套路了,因为明明 28-3 就等于 25 啊。
  这就是「心理定势」的作用。在无数次的生活经验中,每一次洗牌都能把牌洗得乱七八糟,等到魔术师表演时,你自然不会怀疑他的洗牌动作有何不妥。类似的手法魔术里还有很多,利用人的心理定势,看起来像那么回事,但也只是看起来而已。
  3. 魔术师为什么能在你眼皮底下耍花招
  他重新给我表演了一遍,说让我见识一下魔术师的控场功力。他一边手上洗着牌,一边抛出精心准备的说辞:
  「接下来给你表演一个预言魔术。在所有的魔术中预言魔术是最难的,因为在道具上做手脚很容易,要想准确地猜透一个人心中的想法却是难上加难&&」
  我正听得津津有味,他话锋一转,问我有没有看出什么来。我循声望去,只见他手里还在「洗牌」,而所谓的洗牌,只是右手拿着一摞牌拍在左手的牌上,发出啪啪的声响。说实话,如果他不提醒我注意,我根本看不出来。
  当然,真实的魔术不会这么敷衍,但原理是共通的:人的注意力是有限的,因此注意范围内的事物得到了大脑非常完善的加工,而注意范围边缘的事物得到了很少的加工。
  提到这一点,不得不放出一个非常著名的视频:看不见的大猩猩 -2010 Simon 最新实验
  我们的任务是数出白衣女子之间传了多少次球 。
  但视频中会走过一只大猩猩,你注意到了吗?
  你可能会说这算什么,我早就发现了。那你有没有注意到背景颜色发生了变化?
  什么,你连这个都注意到了?
  那你一定没有注意到,就在大猩猩入场的同时,一个黑衣女子悄然离场了。
  这个实验在全球各地都被重复过,大约一半的人没有注意到黑猩猩,更不用说背景颜色和黑衣女子了。原因就在于人们的注意力被集中在数传了多少次球上,而处在注意边缘的猩猩啊、背景颜色啊、黑衣女子啊,只得到了很少的加工。
  所以下次魔术师试图引导你的注意力时,你可以观察他有没有什么小动作,说不定会有大发现哦。
  4. 你亲自数过的牌,怎么会出问题呢?
  前两天看到一个魔术,魔术师能把手中的牌「转移」到观众手里:
  魔术师首先数出十张牌交给观众,并让观众再数一遍进行确认,只见魔术师略施法术,观众手里的牌就变成了十三张!是不是很神奇?
  奥妙在于数牌的手法。魔术师声称「拉斯维加斯最公正的数牌方法,就是把牌拿起来,翻过去,放在最下面」。如图所示:
  但其实魔术师数出十张牌之后,又数了三张牌并让它们背面朝上,放在最下面:
  这样,当魔术师或者观众使用所谓的「拉斯维加斯数牌法」时,数到十张后就看到背面朝上的这三张牌;但由于之前所有的牌都被放成了背面朝上,观众就会误以为背面朝上的牌是自己之前数过的那几张,就会认为这是十张牌了。
  魔术师说是十张,观众就深信不疑,这其实是利用了心理学中的「证实性偏见」。
  证实性偏见,是指人们倾向于证实某种假设或规则,而很少去证伪它们。而我们为什么会产生证实性偏见,我之前在生活中有哪些典型的「证实性偏见」现象?中提到过:
  针对证实性偏见的研究浩如烟海。它们指出,下列心理因素与证实性偏见有关:
  愿意相信某事的动机
  「波丽安娜效应」是指相较于令人不快的思想,人们更喜欢令人愉悦的想法。这也许可以解释为什么预期的结论更容易被相信是真实的。实验也表明,人们会降低自己的接受标准从而接纳符合预期的证据;
  「自我服务偏见」是指人们常常把成功归结于自己的才能和努力,却把失败归咎于「运气不佳」、「问题本身就无法解决」等外部因素。它也是证实性偏见的成因;
  「动机一致性」是指内隐动机(无意识偏好)与外显动机(有意识归因)的一致程度。过高的动机一致性也是证实性偏见的来源之一,它可能导致人们难以对新的信息作出客观的评估。一种观点认为,动机产生偏差,而认知决定偏差的程度。
  信息加工
  继时性加工:我们的大脑不能并行思考,同一时间段内只能从一个方向入手进行思考,也即继时性加工。因此一旦把注意力聚焦在某一个假说上,就倾向于越陷越深,从而忽略其他的假设。
  间歇性强化:当我们重点关注某一假设时,即使它并不正确,但经过充分的深入探索,它可能会接近正确的假设。每一次接近,我们就受到一次正强化。很多情况下,间歇性强化足以鼓舞我们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个体因素。一项研究表明,人们并不总是选择支持自身已有观念的信息。研究者指出,这与被试的社会地位、受教育程度以及信息的重要性有关。
  思维方式
  心理学家区分出两种假设检验中的思维方式。
  探索性思维方式:均衡地考虑各种观点,在证明一个特定观点时,会预测所有可能的反对观点;
  验证性思维方式:试图直接证明一个特定的观点。
  当人们试图向立场明确的人证明自己的观点时,他们会采用验证性思维方式,以图树立自己的权威。大多数人都这么做。只有在不得不拿出条理性解释时,人们才会采用批判性思维与逻辑思维。
  正测试策略
  正测试策略是指人们通过测试他们预期的属性或事物来进行假设检验。一般来说,积极反馈的信息量很大,因为它表明预先的假设至少是部分正确的;但当假设过于简单时,积极反馈的信息量为零。
  实用主义和避免错误的倾向
  从成本效益分析的角度来看,人们并不以客观的方式验证一个假设,而是考虑了发生错误的代价。也就是说,人们不是单纯地追求真相,而是避免发生严重的错误,体现出实用主义的倾向。一种观点认为,人们会比较接受错误假设和拒绝正确假设的利弊。
  教育的影响
  不论受教育水平如何都能发现证实性偏见的存在。但在受教育过程中,证实性偏见可能被强化。
  正是由于「证实性偏见」的存在,人们在数到十张牌时就会停下,而不是质疑这堆牌到底有几张。当然这也不是绝对的,如果观众存心刁难,这个魔术就变不了了。
当前栏目:
推荐栏目:
上一篇:下一篇:
最新知乎日报
张文斌,男,日出生于中国江苏徐州睢宁县作家,歌手。20...
今天林更新做饭上了微博热搜,一个明明可以靠颜值吃饭的人,却偏偏...
如今大红的小鲜肉-鹿晗的女朋友是谁?这是很多人想知道的一个问题,...
本周热门排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心理暗示魔术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