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莱诗集 是不是在一个更美妙的世界

欢迎来到作文网!
& 春_800字
扫描二维码,在手机上浏览
  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
  &&雪莱
  夏天是闷热的,躁动的,像狂暴的精灵,好像要把一切的空气给燃烧起来,世界仿佛要被融化。秋天令人舒适,可秋风一吹,鸡皮疙瘩立马从皮肤里争先恐后的钻出来。让人感觉骨子里有根扎着,冬天,更不必细说。就连火,这个冬天的大克星。在寒风中颤颤巍巍。像一个经不起风吹雨打的幼苗。在寒风中,断了腰。
  只有春天,春天让人欣喜,让人觉得生机勃勃,有一股从骨子里透出来的兴奋,那种兴奋很奇妙,让人身心愉悦。就像兴奋的毒药,却又不是毒药,它让人上瘾,却不会让人产生那种亢奋的依赖,那种无力的疲惫,那种比醉酒还要恐怖一千倍,一万倍的迷醉感,春天不是,它是轻柔的,让人浑身舒爽。似乎有一种从骨子里透出来的清爽。让人飘飘欲仙,可这种飘飘欲仙也是和毒品不同的,它让人觉得踏实,让人觉出自己的存在,毒品,它也使人飘飘欲仙,但是它迷失你的神志,你的情感,享受到最后,你会发现这很傻,不如停下来,好好的呼吸一口春天的空气。感受春天的美妙,这比毒品给你带来的快感,可要好的多。
  春天偶尔也会发发小脾气,时不时的下一场倾盆大雨,可这是少有的是,经常看到的是毛毛细雨,轻飘飘的,从空中轻轻的落下,既不像夏天的雨砸伤幼苗,又不像冬天的雨冻伤树枝,它默默无闻的滋润着大地,这时,你可以慢慢的温一壶酒,一碟花生米,静静的坐在桌前,欣赏这轻轻的,柔柔的细雨,一年毕竟就只有这一次啊,不欣赏,可就来不及啦.
  偶尔外出散步,看到春天那诗意盎然的景色,那些含苞欲放的花朵,那些碧绿连天的青草,让人忘记所有的不快,压抑,痛苦&&也只让人记住那些愉快的,美好的,幸福的事!
  听着淅沥沥的下雨声,我静静的躲在角落,聆听着这世界上最美好的声音。它满载着欢乐,带我飞向希望与光明。亲爱的春天。
&&&&初三:王伦才怪作文网专稿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不够精彩?
我要点评:春_800字
的其他文章
写作达人推荐我的图书馆
在英国,雪莱是人们颇为熟悉的浪漫主义诗人,他是十九世纪英国诗坛上的骄子。他的一生似流星,虽然短暂,却辉煌耀眼光彩夺目。雪莱一生中创作了大量优秀的作品:有长诗《麦布女王》、《伊斯兰的起义》、《解放的普罗米修斯》,有诗剧《钱起》以及许多抒情诗。其中最为一般读者传颂的是抒情诗《西风颂》中的结尾:
“西风啊,
如果冬天来了,
春天还会远吗 ?”
鲁迅先生曾在他的《摩罗诗力说》中以“时既艰危,性复狷介”八个字概括了诗人的时代背景和性格特征。雪莱短暂的一生也正像他的诗歌展现的那样,虽然屡遭挫折,身处逆境,却仍能正直刚强,勇敢前行。
第一章 伊顿读书
第二章 牛津生活
又名:《玫瑰与十字架兄弟会会员》), 这本小说被德高望重的出版商斯托克达尔先生认为是充满着最有破坏性的思想。斯托克达尔先生写信告诉了雪莱的父亲,请他注意这个正在误入歧途的孩子。雪莱回到菲尔德庄园过圣诞节,蒂莫西先生在等候他儿子回家的同时准备了一篇庄严而又诙谐的训辞。雪莱在听完父亲的说教后忿然离去,原本欢快热闹的圣诞节也因雪莱的离去而冷清了许多。
第三章 徘徊英国
哈丽艾特和第一次婚姻
骚赛和葛德文
在雪莱深信“无神论的必要性”时,他自称是个基督徒
“葛德文的名字曾一直在我的心田里激发起尊敬和崇拜的心情。我已习惯于把这个名字当作是在四周的黑暗中闪烁着的一线光明因此,当我得知您还健在,并打听到您的住所时,内心的激动是难以名状的。”
爱尔兰受挫
“我认输了,我再也不跟那些无知无识的人打交道了我的所作所为将在我化为灰烬后的漫长岁月里才能产生效果。我安于当作这一效果的起因 。”
希契纳小姐和林茅斯村落
因为雪莱夫妇在湖滨区游历的时候,蒂莫西先生曾有碍于诺福克公爵的情面,答应恢复雪莱的年金,并复函“之所以给您一笔津贴,纯粹是为了阻止您敲诈勒索外人”)。 这种做法对于雪莱来说是很危险的,因为以后生活未卜又无故失掉部分进款,但又不得不做,因为雪莱对希契纳是有责任的,希契纳小姐已因此失掉她的教师工作,或者还将因此失掉她的名誉和健康。
拜访葛德文
《麦布女王》
最鲜艳的爱的玫瑰在断头台上开放。
和永不雕残的自由的柯枝错杂缤纷。
自由和爱是贯穿雪莱一生的理想。
“我尚未低三下四到会否认我一向认为正确无误的思想的这种地步。任何一个头脑健全的人都应该懂得,从命放弃严肃的信仰,终究是为人极不正直的表现我对一切合理的东西,也就是说,对一切并不涉及到有关自己尊严的东西,都会让步的。如果人没有这种尊严,活着也就不再有什么意义,只会是一种重负和屈辱而已。”
幸福好比田野上怒放的薄命鲜花,
任凭它娇艳芬芳,
一经残忍的手指攀折,
竟香魂俱消;
幸福好比池塘上纷飞的袅袅雪花,
任凭它冰清玉洁,
一经彻骨的塘水凋笑,
竟洁身难保。
第二个女神的化身
“这本书对我来说是神圣的。除我之外,任何人都不能翻阅此书,以便我能在书上写下我所乐意写的想法。但是,我将写些什么呢?我是多么地爱这本书的作者,任何言词都难以表达我对他的爱。他是我最亲爱的人儿,是我心中唯一的爱,但一切都使我远离他。
我们彼此以爱相许,但我却不能属于你,既然如此,我也决不会属于他人。然而,我终究是属于你的,只属于你一人。
‘这无言的亲吻,无形的凝视,
这避人耳目,躲躲闪闪的微笑’
我已立誓献身于你,而这种赠与是神圣的”
“若不降生,不幸中庆享大幸,
一旦向世,苦海中惨受煎苦。
事已成事,寻归宿疾步黄泉,
策中上策,求解脱奔赴阴府 。”
第四章 飘泊的岁月
出逃六星期
克莱尔和拜伦
第一、二章)问世以前,他游历了许多欧洲国家。他的作品中有一种强烈地追求个性解放和自由的思想。他的诗作中的主人公被人们称作“拜伦式的英雄”,他们蔑视“文明”社会,具有强烈的反叛热情。情节主要是个人的复仇和反抗,背景多为南欧的大海或是原野。他们往往为个人自由,为爱情而斗争。他们傲世独立,行踪不定,又往往是悲剧的结尾。他的诗在当时引起许多人的共鸣,风行一时,影响广大,曾鼓舞了许多人为争得自由而斗争。拜伦本人生活和他的个性也极具吸引力,他曾在1812年出席上议院,愤怒抨击政府的暴政,为了支持被迫害的纺织工人,在议会里做狮子吼。他也曾到意大利和希腊,亲身参加当地人民争取独立的斗争。但他本人的私生活却十分放浪,成为当时贵族圈中的丑闻。
这是一位与您素不相识的女子在冒昧地给您写信。
恳切地请求你原谅片刻的打扰,并撇开您的地位与身份, 好好地听我说明。 也许您会感到不可思议,然而,我确实已把我的幸福置于您的手掌之中。如果这个女子怀着一颗剧烈跳动的心向您表白,她多年来一直一往情深地在爱着您,如果她向您保证安全并秘而不宣,如果她已作好准备委以无限的柔情和忠诚来报答您的好意,那么您会辜负她吗?您会保持坟墓般的沉默吗?
雪莱和拜伦
《孤独的精神》)发表。这部作品几乎原封不动地移植了他自己的经历,诗中有一种安于命运的忧郁情调,不似以前和以后作品那么热烈。宗教和道德的主题性减弱,美丽景色的描写比比皆是。雪莱在这首长诗的序言中再次申明他对过去的言行毫无悔意,并且愿意付出痛苦的代价去探求知识和真理。他严厉地批判了那些贪图安乐,放弃追求的人,他写道:
“对这种人来说,任何一种可引以为戒的错误,任何一种求知欲望( 即使这些知识是令人生疑的也罢),任何一种蛊惑人心的迷信都不可能吸引他们。他们在人世间一无所爱, 也不寄希望于来世; 他们傲慢地把一切同情之心置之度外,即不喜人之喜,也不忧人之忧。这些人及其同类都会遭到他们应得的恶运他们在精神上已经死去,是些行尸走肉。他们既不是朋友,也不是情人;既不是为人之父,也不是世上的公民,更不是他们祖国的造福者他们过着与人无益的生活,并在为自己挖掘着凄惨的坟墓 。”
“女人身上令人可怕的地方,就是我们既不能与她们共同生活,又不能没有她们活着。”但是他们之间的种种不同并不妨碍他们的友谊。
范妮和哈丽艾特
第三章)的出版事宜。此时拜伦劝雪莱去意大利生活被玛丽拒绝了,她认为英国更适合雪莱的发展。
雪莱和阿德莱德
“他梦见有个戴面幕的少女坐在身边,
向他低声絮语,
那声音就像在他冥想时
由自己的心灵所发出的
仿佛这心灵的重压难以忍受了,
她站起来,他看见她的肢体
在回旋的轻风所舞弄的纱衣下,
发散着温暖的生命的光彩
他张开双臂去迎接她悸动的心胸
她把他整个抱在她火热的臂中。
现在,黑暗蒙住了他晕眩的眼,
夜吞没了他的梦景;昏沉的睡眠
像是片刻被阻的黑色的浪潮,
重又冲进了他空茫的脑中”
“假如我错了,
我不会从错误中得到快乐,
得到的只有痛苦、屈辱、不安和恐惧”
“而绝望在此刻也显得柔和, 甚至像流水、像清风,我可以像困倦的孩子一样躺卧, 把我必须承受的忧患人生在哭泣中消磨直到死亡像睡眠悄悄降落,直到在温暖的空气里,觉着面颊发冷,听海洋在我逐渐死去的头脑上送来他最单调的音波 。”
罗马和佛罗伦萨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边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啊,春日怎能遥远 ?”
埃米丽亚和侍从骑士
“活着的评论家们谁也没有力量使真正喜欢诗的人看不到雪莱的杰出的诗才要了解这位诗人的伟大和诽谤他的那些人的渺小,只要连续看《伊斯兰的起义》中的六节诗就够了。这首长诗充满音乐感、想象力、智慧和激情 。”
“我这篇不成样的诗所追忆和哀悼的人,他的天性既美丽而又脆弱; 当然,在毒虫蔓生的地方, 何怪乎年轻的花朵未放苞而即凋残?《评论季刊》对他《恩狄米安》的粗暴批评,在他敏感的心灵上造成最强烈的印象;由此而生的激动使肺叶的血管崩裂了;肺病很快发作起来,这种无理的损伤连此后较公正批评家们对他的真实而伟大的才能所作的赞许也无法挽救了。”
“我不想再读我的那首诗了,看到它,我就受不了。我所歌颂的人物是一片轻飘的浮云,而不是一位天仙。我认为,人总是有所爱的,爱这爱那,本是人之常情。但我得承认,对一个有血有肉的人来说,犯错误是在所难免的。而我的过错就在于,想在一堆尘俗中寻求一个也许会永垂不朽的形象。”
霍普纳的信函
·S·霍普纳给拜伦的信。
我亲爱的爵士:
您必定会因我改变了对希洛的看法而感到惊讶。然而,您的惊讶是有道理的,因为我对他的看法确实已和当初截然不同了,不过,如果我向您揭露这个骇人听闻的秘密,我希望您别让雪莱夫妇知道您已得悉这个秘密。这样做,既是为这位不幸的妻子着想,同时也是为霍普纳太太和我本人着想。我可以肯定,您会觉得我的这一要求是很合乎情理的,因此,您一定会照此行事的。那么,现在我就愿意向您透露事情的真相了。为了替您的女儿阿莱格拉着想,您有必要知道此事。因此,您原先已下定决心不把她交给她的母亲抚养,所以事情真相大白后定将使您的高尚决心更为坚定。
要知道,雪莱夫妇在这儿寄居时,克莱尔因和雪莱有私情已怀身孕。您一定记得,当时曾听说她经常闹病,而且总是由一位医生看护着。我也许心地不够仁慈,我相信,她当时所服用的大量药物,并非仅仅是为了恢复健康。那时,她尽管怕鬼怕盗贼,但却宁可孤身只影留在埃斯特,而不愿跟雪莱夫妇一起呆在这儿。其中情由,我现在已明白了。
不管怎样,他们究竟是离开这儿了,到那不勒斯去了。到了那不勒斯后,雪莱在某天晚上被唤至病得很厉害的克莱尔身边。他的妻子见叫的是他,当然觉得蹊跷。虽说她并不知道他俩之间的关系的性质,但是,雪莱对她的冷淡,以及克莱尔对她的嫉恨,她是握有足够证据的。由于雪莱要求她保持镇静,她也就不敢干预了。
他们派人去找来了一位助产婆。这一对十分相配的情人根本没做任何准备工作来迎接这个行将临世的不幸生灵,只得买通助产婆,让她把婴儿送到育婴堂去。就这样,婴儿生下才半个小时,就进了育婴堂。想必,他们以一笔巨款为代价,买通了医生,替他们严守秘密。在克莱尔的产期里,雪莱夫人对她的健康深感不安,可是,不能接近她。这两个畜生非但没说几句起码的好话,以答谢她对克莱尔所表示的关怀,反而从那时起更为变本加厉地恨她,并用最卑劣的手段对待她。而且,克莱尔还用尽心机,不择手段地要让她的丈夫抛弃她。
可怜的雪莱夫人虽然心生疑团,却仍蒙在鼓里,对她俩在那不勒斯的那段风流艳事浑然不知。由于这种伤风败俗的事只能给她凭添痛苦,她不知道反而更好。这段故事我们全是从伊丽丝的口中听来的。她今年和一位英国贵妇一起,在这里度过了夏天。那位英国贵妇对她赞许备至。伊丽丝还向我们述说,克莱尔曾肆无忌惮地对雪莱夫人说,她希望雪莱夫人快死,并还当着雪莱夫人的面责问雪莱,说他怎么能跟这样一个人一起生活。
我想,您听了这个故事后,对于我对雪莱有不好的看法也就不至于会感到惊讶了。我承认他的才能。您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一个人可以是“狂热地反对道德”的,同时又保持贞节,不失为正人君子。但这种说法我是不再会相信的了。我曾听人讲起有“窃贼的体面”这一说,但这种所谓的体面,只是意味着他们的切身利益而已。对雪莱来说,用他所公开侈谈的那些见解,把自己装扮得尽可能得体些,固然切合他自身的利益,但依我看来,体面显然并没感化他的行动,他的所作所为根本谈不上是光明磊落的。我深恐此信写得颠三倒四,前后互不连贯。但我决不能容许自己第二次重新谈起这个令人厌恶的话题。再见,我亲爱的爵士。请您相信,我是您忠实的仆人。
R·B·霍普纳
一八二○年九月十六日于威尼斯
我亲爱的霍普纳:
您的来函和文件尽管因误了一班信使而姗姗来迟,但毕竟还是寄到了。虽说伊丽丝的招供在这里仅能作为对公共司法部门的一种供词而已。然而, 希洛的风流艳事则肯定是真实的。 您一定记得, 当初伊丽丝曾表示出一种要回到他们那儿去的强烈愿望。而现在她却离开了他们,并辱骂他们。至于这些事实吗,那是不太会有疑问的。这些事实跟他们的所作所为是极其相象的。请您尽可放心,我将遵循您的忠告,照办不误。
永远忠于您的
拜伦爵士对我说了一件事。此事使我心烦意乱到了极点,因为它表明了人心的恶毒已到了如此令人失望的地步。以致连我自己也无从解释。当我听到这类事情时,我的耐心和人生哲学都在经受着严峻的考验。而且,我还应该忍住气,克制住自己,为的是不至于去寻觅能永不再见人面的阴暗的藏身之处。伊丽丝似乎是( 雪莱对玛丽叙述了霍普纳信中所列举的一切控告) 请您设想一下,对一个性格像我这样脆弱而又敏感的人来说,要在这种处境下继续在这个丑恶的人类社会中斗争下去,那是多么艰巨啊!您应该给霍普纳写一封信,驳斥他的诬告,并列举出您对我深信不疑的证据来,倘若这当然是前提喽您认为,应该而且还能够证实这种控告是纯属捏造的话。我毋须教您该说些什么话,而且,我认为也没有必要激起您应有的义愤,来驳斥这种只有您出面才能予以彻底驳倒的诬蔑的不实之词,请把信先寄到我这儿,然后,再由我把它转寄给霍普纳夫妇。”
我写此信是为了替我有幸与其结合的那个人进行辩护,使他免遭最卑鄙的诽谤。我爱他,尊敬他,超过了对任何一个活着的人的感情。正因为您从前是那样的善良,我当然应该把这一情况写信告诉您,以及告诉您的丈夫。每当我想到,我对你们两位只应心怀感激之情时,我总是万分高兴。但是,要把这事原原本本地告诉你们,对我来说确实是件难事。
雪莱已赴拉文纳,现正在拜伦爵士家作客。今天,我收阅了他的来函,气得我双手直哆嗦,几乎连笔也拿不住有人说克莱尔是雪莱的情妇,还说我以我的名誉向您发誓,这些肮脏的话,我实在无法落笔。我把雪莱来信的部分片断寄给您,以便您亲眼目睹我将要予以驳斥的东西,但这种东西是如此卑劣、恶毒和不真实,而且骇人听闻得出乎意想之外,我是不屑去抄录它的。与其去抄它,还不如一死了之,更为痛快。
但是,你们居然对此轻信不疑。我亲爱的雪莱是世上最纯洁、最高尚的男人。这样一个正人君子在你们的心目中居然会一无是处,会这样被人诋毁,这真叫我深感痛心,而这种痛心实非语言所能表达!我和我丈夫结合后的生活从未被人骚扰过,这还用得着我对你们说吗?爱情曾导致了我们当初的轻率行为,但这种爱情则由于我们相互尊重和绝对信任日益深沉,笃挚,永无止境
凡很了解我的人,对我的诺言总是信得过的。不久前,我父亲在来信中对我说,他从未听我说过一句谎话。而你们既然这样轻易听信了谎言,对千真万确的真话也许就很难入耳了。我以天上及人世间对我最神圣的一切东西来向你们发誓,我已有誓在先,倘若我写下一句谎言,必将罚我一死。我以我最亲爱的孩子的性命来发誓,据我所知,对雪莱的这一切控告都
纯属捏造。
难道我所说的还不足以说服你们?难道你们还不信?我恳求你们,收回你们对伊丽丝这样一个卑鄙人物的好意,并写信告诉我,说你们对她那无耻的故事已不再有丝毫的相信了,以此来弥补你们业已犯了的过失。以前,你们对我们很好,这种情义,我永远也忘不了,但现在我要求你们主持正义。你们应该相信我。我郑重其事地请求你们,请你们以正义为怀,坦率地承认你们现在已相信我了。
克莱尔和阿莱格拉
英镑,但仍是无济于事。鉴于葛德文频繁来信责备玛丽,雪莱变得强硬起来,他函告葛德文说如果葛德文因为来信不再有分文可得而干脆不给玛丽写信,那其中的原因就不须明言了。
第五章 魂归大海
是艾丽尔致意米兰达:
拿去这音乐的奴隶吧;
为了它(就是您的仆从)
请在这乐器上,尽可能
教这只心悦的精灵放歌,
因为只有您能使它快乐,
直到欢乐过于丰富,
难以承受了,变为痛苦;
所以,要让特里劳尼和威廉斯夫妇像热爱雪莱那样去爱声名显赫的拜伦,这无疑是有些勉强的。
因为她和拜伦近在咫尺),所以, 他决定在动身去避暑之前不告诉克莱尔,并加紧找房子。雪莱和威廉斯好容易找到一幢名叫马尼府的待租的空房子,虽然这所房子非常陈旧, 而且不带家俱,为了克莱尔尽快离开比萨,雪莱还是租下了。尽管两家人住一起不大方便,尽管生活条件不够安适,但是,几天后,两家人快快乐乐地在马尼府定居了。
第六章 如歌的行板
“你看高山在吻着碧空,
波浪也相互拥抱;
谁曾见花儿彼此不容;
姐妹把弟兄轻蔑 ?”
“我奉献的不能叫爱情,
它只算得是崇拜,
连上天对它都肯垂青,
想你该不致见外?
这有如飞蛾向往星天,
暗夜想拥抱天明,
怎能不让悲惨的尘寰,
对遥远事物倾心 ?”
“真正的爱情不同于黄金和泥土,
它不怕分给别人,越给越丰富。
爱情像是理智,照临的真理愈多,
就愈辉煌;”
“假如你把痛苦和渣滓分予别人,
它越分越少,终至于完全散尽;
但若是分散爱情,思想,快乐,
那岂非越分越多,每一份都越过,
整体?只要是多一份可以给人,
那就不知能增加多少欢欣,
减少若干痛苦 !”
哦,狂暴的西风,秋之生命的呼吸!
你无形,但枯死的落叶被你横扫,
有如鬼魅碰上了巫师,纷纷逃避:
黄的,黑的,灰的,红得像患肺病,
呵,重染疫病的一群:西风呵,是你
以车驾把有翼的种子催送到
黑暗的冬床上,它们就躺在那里,
像是墓中的死尸,冰冷,深藏,低贱,
直等到春天,你碧空的姊妹吹起
她的喇叭,在沉睡的大地上响遍,
唤出嫩芽,像羊群一样,觅食风中
将色和香充满了山峰和平原:
不羁的精灵啊,你无处不运行;
破坏者兼保护者:听吧,你且聆听!
没入你的急流,当高空一片混乱
流云像大地的枯叶一样被撕扯
脱离天空的海洋的纠缠的枝干。
成为雨和电的使者:它们飘落
在你的磅礴之气的蔚蓝的波面,
有如狂女的飘扬的头发在闪烁,
从天穹最遥远而模糊的边沿
直抵九霄的中天,到处都在摇曳
欲来雷雨的鬈发。对濒死的一年
你唱出了葬歌,而这密集的黑夜
将成为它广大墓陵的一座圆顶,
里面正有你的万钧之力在凝结;
那是你的浑然之气,从它会迸涌
黑色的雨、冰雹和火焰:哦,你听:
是你,你将蓝色的地中海唤醒,
而它曾经昏睡了一整个夏天,
被澄澈水流的回旋催眠入梦,
就在巴亚海湾的一个浮石岛边,
它梦见了古老的宫殿和楼阁,
在水天映辉的波影里抖颤,
而且都生满青苔,开满花朵,
那芬芳真迷人欲醉!呵,为了给你
让一条路,大西洋的汹涌的波浪
把自己向两边劈开,而深在渊底
那海洋中的花草和泥污的树林
虽然枝叶扶疏,却没有精力;
听到你的声音,它们已吓得发青,
一边颤栗,一边自动萎缩:哦,你听!
哦,假如我是一片枯叶被你浮起,
假如我是能和你飞跑的云雾,
是一个波浪,和你的威力同喘息,
假如我分有你的脉搏,仅仅不如
你那么自由,哦,无法拘束的生命!
假如我能象在少年时,凌风而舞
便成了你的伴侣,悠游于太空
(因为啊,那时候,要想追你上云霄,
似乎并非梦幻),我就不致像如今
这样焦躁地要和你争相祈祷。
哦,举起我吧,当我是水波,树叶,浮云!
我跌在生活的荆棘上,我流血了!
这被岁月的重轭所制伏的生命
原是和你一样的:骄傲、轻捷而不驯。
把我当作你的竖琴吧,有如树林:
尽管我的叶落了,那有什么关系!
你巨大的合奏所振起的乐音
将染有树林和我的深邃的秋意:
虽忧伤而甜蜜。呵,但愿你给予我
狂暴的精神!奋勇者呵,让我们合一!
请把我枯死的思想向世界吹落!
让它像枯叶一样促成新的生命
哦,请听从这一篇符咒似的诗歌,
就把我的话语,像是灰烬和火星
从还未熄灭的炉边向人间播散!
让预言的喇叭通过我的嘴唇
把昏睡的大地唤醒吧!要是冬天
已经来了,西风呵,春日怎能遥远?
《解放的普罗米修斯》
痛苦,痛苦,永远痛苦!
我闭上我泪尽的眼睛,可是你的罪行,
在我悲极智生的心灵里,
显得格外清楚,
如果怕你迫害,
凶残的皇帝呀,那便是失败,
不是胜利。
看到了你这许多暴行,
我的心灵上又增加了新的耐性,
但等那时辰到来,
各种各样的事情全会换上一个面目。
只见许许多多的皇座上都没有了皇帝,
大家一同走路,简直象神仙一样,
他们不再互相谄媚,也不再互相残害;
人们的脸上不再显示着
仇恨、轻蔑、恐惧
人们从此不再有皇权统治
无拘无束,自由自在;
人类从此一律平等,
没有阶级、民族和国家的区别,
也不再需要畏怕、崇拜、分别高低;
每个人就是管理他自己的皇帝;
每个人都是公平、温柔和聪明。
生命的生命!你的嘴唇诉着爱,
你的呼吸像火一般往外冒;
你的笑容还来不及消退,
寒冷的空气已经在燃烧;
你又把笑容隐藏在娇颜里,
谁看你一看,就会心驰神往。
光明的孩儿!你的四肢在发放
火光,衣衫遮不着你的身体;
好像晨曦一丝丝的光芒,
不待云散就送来了消息;
无论你照到什么地方,
什么地方就有仙气飘扬。
《伊斯兰的起义》
伊斯坦丁堡),但既没有强调起义人民所信奉的伊斯兰教,更没有把那个作为革命对象的暴君体现为伊斯兰教的信徒。所谓“伊斯兰的起义”是指老百姓起而反抗暴君的意思。
“这正是世界的冬季;就在这里,
我们死亡,一如阵阵秋风
在大雾弥漫的,严寒的天空里咽气;
瞧!春天来了!我们的生命虽告终,
但春天的诞生早在我们意料中
犹如山间的阴影烘托出朝阳,
我们的死亡会促进人类的前程;
像一只苍鹰扑扇着遮天的翅膀,
大地从铁索钉铛的深渊里一跃而上。”
“哪怕当我们正度着幸福的青春,
就堆起草皮来掩埋我们的尸体;
哪怕交错的血管里血还在运行,
就遭到那奇异的命运,
不管它多离奇;
让知觉和思想离开我们的肉体,
或者不把它当作有生命的事物;
我们已经以坚定的意志为后世
购置了宁静的遗产和光辉的归宿,
尽管他们无意会践踏我们俩的坟墓 。”
馆藏&11982
TA的最新馆藏[转]&[转]&[转]&[转]&[转]&[转]&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为了完成作业,专门拍了两组,都是延边的物品
投票(4)|评论(0)|转帖(0)|
九月,石象湖是花的海洋,百合花的世界
投票(8)|评论(7)|转帖(0)|
时值中秋佳节之际,发组片祝福所有的朋友们节日快乐,健康幸福生活!
投票(6)|评论(6)|转帖(0)|
颜色虽然褪尽,我依然还是那样执着,那么深情地守候着你!!!
投票(8)|评论(12)|转帖(0)|
是不是在一个更美妙的世界我们与朋友分手,然后又在此世重逢?或许,从现实的朦胧镜面,我们看到了未来的影踪?我们总象是在把梦的碎片缝补,这究竟又是什么缘故?一部分变成真实,但其余的片段,却只在我们心胸中激荡、抖颤?
投票(5)|评论(4)|转帖(0)|
作品归类列表雪莱 - 搜狗百科
&&历史版本
该版本已锁定
珀西·比希·雪莱
珀西·比希·雪莱(日-日),英国浪漫主义诗人,英国文学史上最有才华的抒情诗人之一。William Wordsworth曾称其为“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同时期的称其为“Without exception the best and least selfish man I ever knew”,更被誉为诗人中的诗人。代表作有《麦布女王》、《》、《》、《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云》、《致云雀》、《》等,其一生见识广泛,不仅是柏拉图主义者,更是个伟大的理想主义者,创作的诗歌节奏明快,积极向上。
雪莱在牛津大学的宿舍一个出身贵族、家境富裕的少年,又天资聪颖、俊美异常,他的一生该是怎样一个华美而圆满的故事?在伊顿公学(黛安娜王妃的儿子威廉王子和哈利王子就是在这里上中学)读书的时候,因为他的美和聪慧,对学校学仆传统的不肯妥协,激起了同学疯狂的嫉妒,他们甚至成立了一个&恼雪团&来专门欺负他。他们把他逼到墙角,撕掉他的书,踢他,掐他,往他身上吐口水。然而他们发现雪莱的眼中冒着一种让人害怕的光芒,于是一哄而散,而他,只是拾起他喜爱的书,默默地走到如茵的草地上。他一生的基调都在伊顿中学奠定好了。他的母亲很不喜欢这个长子,她理想中的男子该是魁梧而剽悍的,而他那么秀美,那么爱冥想,那么爱拿着一本诗集走到丛林里去读,那么狂热地宣扬无神论。18岁他考进牛津大学,却因为他在学校里散发了一本小册子《无神论的必然性》,又拒不妥协而被校方开除。他的父亲是一个保守的辉格党成员,一怒之下,断绝了他的经济资助。雪莱,一个庞大家产的继承者,因为坚持自己的叛逆思想而陷入身无分文的困境。不得已,他只好靠妹妹海伦的零花钱来救济一下。海伦此时正在伦敦一个私立女子学校读书。为此,雪莱常到学校去找妹妹。学校里的女学生也因此有机会结识海伦的这位小有名气的哥哥。雪莱俊美的仪表、潇洒的风度和广博的学识,立即赢得了一群女生的崇拜。其中海伦的好友哈丽特更是对雪莱一见倾心。哈丽特的父亲曾经是一个酒馆的老板,其他的同学都因此看不起她,说她是&堕落的贱妇&。她给雪莱写了一封信,说父亲逼她回去上学,而她宁愿自杀也不想回学校了。雪莱毅然决定和她私奔。就这样,一个19岁的少年带着一个16岁的少女上路了,他们怀着幼稚而真诚的拯救对方的决心上路了,他们在苏格兰举行了婚礼。目睹了苏格兰和爱尔兰人民的处境后,他写了《告爱尔兰人民书》,号召他们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在大学他就读过激进的政治家葛德温的《政治正义论》,而且把葛德温作为自己的精神导师。他写了许多热情洋溢的信向这位导师倾诉自己的看法。终于有一天,葛德温请他和夫人去府上做客。在那里,他遇到了葛德温的两个女儿。这两个女儿都不是他亲生的,范妮是他的第一任夫人带过来的,珍妮是他的第二任夫人与前夫所生。他的亲生女儿,他的掌上明珠,他最心爱的宝贝儿玛丽这个时候正在苏格兰度假。珀西·比希·雪莱他的原配夫人是英国卓越的进步思想家和作家玛丽·沃斯托尼克拉夫特(),曾写过《人权的辩护》和《女权的辩护》两篇文章。她在生下玛丽之后不幸死于难产。玛丽当时15岁,是智力卓越的父母亲的结晶,又兼有母亲的美貌。做父亲的很遗憾雪莱没有见到自己最珍爱的女儿,但他还是带诗人去看了原配夫人的一张画像。范妮和珍妮都爱上了雪莱,她们每天望眼欲穿地等待着诗人来做客,听他讲话,听他朗诵自己的诗作,她们深深地迷上了他!她们写给妹妹玛丽的每一封信里谈论的都是他!玛丽终于回来了。他看到了期待已久的女神。她就像他钟爱的古希腊史诗一样让他欣喜若狂。而她,从看到他的一刹那就知道他们的一生再也分不开了。可是他已经有妻室,虽然哈丽特到底只是一个肤浅而爱慕虚荣的女子,可当初是他把她带出来的,并允诺给她一生的幸福,更何况她已经生下了他的孩子,怎么能离弃她?恨不相逢未娶时。他只能把一颗滚烫的心埋进墓地里。让它冰冷,让它加盖,覆上泥土,让它永远不再发芽。希望是可怕的,希望有时候更像绝望。可是最怕的就是连墓地都开出了花,连死和冷,连埋葬都阻止不了爱的生长。他们的爱情被葛德温发现了。这个一向抨击英国虚伪的婚姻制度,维护世间真爱的斗士,却不能容忍自己的女儿爱上一个已婚的男人,哪怕这种爱是百年难得一见的,哪怕他们的缘分是天注定,他也要拆散他们。他威胁诗人不准再进他的家门,要他永远死了这条心。日,雪莱与玛丽约定好清晨四时出走,雇好了马车。雪莱守护在葛德温家对面的房子里。当星月渐渐隐去,灯烛熄灭时,玛丽轻轻推开房门,向黑暗中的雪莱奔去。这一去就是一生一世,这一去就是颠沛流离,而她从未后悔。17岁的她,做了人生最大的冒险,用一生做赌注来赢得一段爱情。珍妮在几分钟前才下了决心同妹妹一道出逃。因为她心中也怀着对雪莱真诚的爱慕。他们三人租了一条小船,渡海去了瑞士,又徒步走到巴黎,后来穷困潦倒又回到了伦敦。他们相守的8年间,大部分时间都是在不停地流浪,搬家,躲避,经受贫穷、恶语中伤、误解、整个正统社会的攻击。所谓的美好爱情,首先需要的就是一颗强大的心,足以对抗绝大部分人的污蔑。天才都是不见容于当时的,在所有的人都说他是疯子的情况下,你如何相信他是天使?不知道一个17岁的少女是如何做到的。一切美好的事物都需要用血和泪来浇灌它。珀西·比希·雪莱阴冷的伦敦,阴冷的日子大大地摧残了他的健康,他们不得不出国。他们在日内瓦湖畔遇到了另一位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拜伦。那是两位诗人幸福的时光,白天一起泛舟湖上,晚上在火炉边谈论诗歌,谈论哲学,谈论政局。好不快意!6月连续下了十多天的阴雨,闷在房子里,大家只好讲鬼怪故事来打发无聊的日子。拜伦提议每个人把自己的鬼怪故事写成一个小说,结集出版。拜伦和雪莱都没写成,对于诗人来说,这些怪力乱神的故事毕竟是旁门左道,大丈夫不屑为之。只有玛丽认真了,她花了整整两个月的时间写成了一本后世给予很高评价的小说《弗兰肯斯坦》(又翻译为《人造人的故事》),被认为是科学幻想小说的开山之作。故事是这样的: 一个名叫弗兰肯斯坦的科学家把死人的尸体缝接在一起,用电击的方法使他复活,而他却被自己创造的身高2米5的丑陋不堪的巨人吓跑了。这个人造人心地善良,可是因为长相丑陋遭到人类的唾弃,非常孤独。他央求弗兰肯斯坦给他造一个女友,然后他们永远离开人类到北极去生活。弗兰肯斯坦答应了,可是在快成功的一刹那,他担心一旦这女人造人也复活的话,他们的后代会不会战胜并摧毁人类的世界?于是他毁掉了这个女人造人。这一切被窗外的人造人看在眼里,他发誓报复弗兰肯斯坦,杀死了他的新婚妻子、幼弟和好友,然后他们走上了相互追杀的不归路。写这部小说时,玛丽才19岁。那个丑陋的怪物其实就是她的化身,被整个正统社会唾弃的孤独感,无法取得身份认同的焦虑都在这个怪物的身上体现出来了。玛丽幼年丧母,被后母欺凌,后母一心只想赶她出家门,她选择了没有人祝福的爱情,和相爱的人在一起,但是遭众人责骂。小说中有一个细节,写怪物躲在山里一户人家的墙壁后面,偷偷地学人类说话。虽然聪颖,她毕竟是一个女子,只能在父亲的书房里自学;拜伦和雪莱高谈阔论的时候,想必她的心里很酸涩。她就像那个怪物一样只能躲在墙壁后面,偷偷地学习以男性为主宰的话语。她和伍尔芙一样,终身以自己是女子进不了牛津和剑桥为憾。一个女子选择了一个天才,她的一生似乎就是牺牲自我来成全一位天才的成长,若能做到这样,世人已经足矣。可是玛丽让人动容的是,用一只手撑在雪莱的背后,帮他挡住这个世界的一切伤害和误解,另一只手还要腾出来匆匆地记下自我,刻下一个自己的雕像。而这一切,竟是一个19岁女子所做的。哈丽特死了,投水自杀。那些反对雪莱的人抓住了这个把柄作为永久攻击他的匕首,对他的人格大肆地泼污水,而且动用一切法律剥夺了他对一子一女的监护权。他们想让他一无所有。他突然之间变老了。他只是一颗赤子之心,把这个世界想得过于美好。他怀有的憎恨也是爱,他笔下的西风在摧残旧的隆冬的时候,也呼唤新的春天的到来。可是这个世界却只顾着对他一味地摧残。婚姻对于一般的人来说,能做到相看两不厌已经足够了,再好一点是相濡以沫,在患难之中结出一点超乎情欲之上的友爱,更好一点是两情相悦,互相有点喜欢。可是爱,对于两个人来说,太沉重、太艰难了。那不仅仅是一个两情相悦、花好月圆,而且是人生最大的考验,这样的一分真爱最难的就在于,如何在万难的境遇下,使它变成可能,并且去维持它?一个女子以羸弱之躯,承受住生命中几乎所有的钝痛。出生10天之后,母亲死于产后并发症;儿子和女儿夭亡,丈夫早逝。在25岁之前,她经受了我们绝大部分人不可能接受的苦难和打击。雪莱死后,她和儿子回到了雪莱的家乡,她的儿子成了庞大家产的唯一继承人,再也不用像他的父亲那样一生为金钱所苦所累。更幸运的是,她的儿子完全不喜欢文学,他不喜欢写诗,他是一个平凡而幸福的人。雪莱生前的一个朋友向她求婚,她说:”我喜欢我现在的名字。“她的晚年很幸福,儿子孝顺,出息,儿媳妇也很贤淑。但她后来的小说再也没有《弗兰肯斯坦》那样震撼人心了。一个女人离开了她传奇的经历,不绝如缕的故事也就该结束了。爱是一场筵席,有的人拼却一醉,有的人举箸伤悲,有的人饮鸩止渴,有的人誓死不悔。
珀西·比希·雪莱日,雪莱在一个暴风雨的夜里驾船去接人,船沉人亡。10天以后,人们才在海边找到他的尸体,他的脸和手,以及露在衣服外面的部位都被鱼吃掉了,只能从他高挑的身材和口袋里的济慈诗集判断他就是雪莱。死时,他30岁不到。而玛丽·雪莱才25岁。一个天才就这样陨落了。人们把他的骨灰葬在罗马的新教徒公墓里,那里还躺着他夭亡的儿子威廉和同样早逝的好友济慈。拜伦等好友为他举行了一个希腊式的葬礼,在海边用木柴烧掉他的尸体。火葬的场面极其悲壮,海岸上站满了围观的意大利人。就像古希腊史诗描写的赫克托尔的火葬一样,拜伦以及其他好友向火中投入香料、油和盐,还倒入了大量的酒。据说,雪莱的心脏特别大,烧了三个小时没烧化,他的好友从火中抢出了心脏,用一个匣子盛起来,交给了玛丽·雪莱。雪莱死后,玛丽·雪莱携着唯一存活的幼子回到了雪莱的家乡,由她的儿子继承了庞大的家产。而她,终身再也未嫁。
1792 年 8 月4 日,佩西·比希·雪莱生于英国苏塞克斯郡霍舍姆附近的菲尔德·普 莱斯一世代贵族家庭中。父母思想都陈腐庸俗,雪莱自幼与父母不亲;后有 四妹及一弟。雪莱出生前三年,即1789 年,法国大革命已开始,1789 年7 月14 日, 巴黎人民攻破巴士底狱。 1793 年 是年1 月21 日,法王路易十六被人民处死。同年初英国参加对法战争。 1794 年 英首相庇特停止“人身保护法令”,并宣布禁止举行群众集会。潘恩逃往法国。当时英国所有进步组织被宣布为非法。 珀西·比希·雪莱1799 年 雪莱七岁。据霍格(Hogg)《雪莱传》引雪莱妹海伦信说:雪莱六岁时 即被每日送往一教士处学拉丁文。 1800 年 雪莱八岁,作讽刺诗《一只猫咪》,共五节,三十行。其中二节云: 有人要想活得长; 有些人们却巴望: 一个老家伙,趁早就完蛋; 究竟怎样最恰当, 还请大家细思量, 因为我,不能随便瞎扯谈。 但这可怜的猫咪, 就是要把耗子觅, 来让它小小肚子塞个饱; 有人跟它也一样, 给他个耗子嚼一场, 就不会日夜唠叨没个了! 此为雪莱诗全集中所载雪莱最早的一首诗作。据有的传记家猜想,小小 的雪莱是在讽刺他的父亲等人巴望其祖父比希爵士快死,以便得到遗产和议 会的干俸。 1802 年 雪莱十岁。入萨昂学校(SionHouseAcademy ),该校在勃兰特福德 (Brentford)附近。校长为格林兰德博士(Dr。Greenland)。 1804 年 雪莱十二岁。入伊顿学校(EtonSchool)。雪莱在该校近六年,处境极 坏。他在萨昂学校时即受同学辈欺侮,至伊顿更甚。只有一个比他年幼的同 学豪立戴(W。S。Halliday)同他友善,据豪立戴回忆,雪莱在伊顿确实备受 贵族子弟同学辈欺凌;但雪莱学业优良,视作业和考试如同儿戏,尤其拉丁诗艺出众超群。 雪莱不敬该校师长,唯同伊顿附近温莎隐居的一位退职老年医生林德博 士(Dr。Lind)过从甚密。有一次据说雪莱之父欲来伊顿将雪菜送疯人院拘禁, 雪莱秘密托人带信给林德博士,林德博士亲至,诊断为一般发烧,才阻止雪莱之父送子入疯人院之举。雪莱时常去林德老人处长谈。林德医生是很博雅的。 雪莱曾说:“林德博士这位老人对我之恩远过我父。” 雪莱在伊顿除读葛德丈著作外,读卢克莱修(Lucretius),普里尼(Pliny),美国法兰克林及法国卢梭等百科全书派、孔多塞、英国潘恩等人 书,也大量阅读自然科学书籍。近人金一海尔(King —Hdle)著《雪莱著作及思想》一书中有一章详述雪莱对自然科学的钻研,及在这方面所受教育。 1810 年 雪莱十八岁,10 月入牛津大学UniversityCollege(大学学院)。 雪莱故居——菲尔德庄园(6张)该年4 月在伊顿时己出版与其妹合著之小说《扎斯特洛齐》(Zastrozzi),惊险说部而已。9 月出版《维克多和卡齐尔诗集》,始有特色。 入牛津后,于11 月出版《玛格雷特·尼柯尔逊遗篇》,12 月出版《圣·伊 尔文,或罗西克洛辛》均有反封建思想。 1811 年 雪莱十九岁。 3 月25 日因刊行《论无神论的必然性》一文而遭牛津大学开除。他在牛津仅住了数月。3 月26 日离校。 8 月28 日与哈丽特·成斯布鲁克结婚。11 月住凯斯维克(Keswick),迂骚狄,得悉葛德文仍健在。同年与黑奇纳女士(MissHitchner)通信,信 件往还甚多,大部分谈哲学、政治问题,谈为理想而牺牲个人的生命等,信中有一诗《致玛丽》,可见雪莱当时为理想而牺牲的见解: 扑灭你眼中悲袁的光焰吧,少女,这光焰在你疲惫的眼中挣扎;要敢于从命运的废墟,借取决心,你应该坚韧不拔;因为朝霞迸射的金光万道,未必有如此之灿烂华羌,象你身上的那一片光华闪耀,那不可掩蔽的、最美的光辉。象你所怀抱的如此美好的梦想,我也甘愿拿生命来交换,珀西·比希·雪莱我将含笑做一个殉道者而死亡。对着那爱情的不流血的祭坛。为了心底的宝藏,你愿以身殉,如果我也拥有如此珍贵的宝藏,我决不愿拿它换取高龄,换取干瘪的两颊和白发苍苍。 1812 年 雪莱二十岁。1 月同葛德文通信。2 月12 日一4 月4 日赴爱尔兰进行政 治活动,在都柏林刊布《告爱尔兰人民书》《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 《人权宣言》等文件,并在都柏林集会上公开发表演讲,谈天主教徒解放等问题。 6 月—8 月住林茂斯(Lynmouth),作《效艾棱巴罗勋爵的信》,并刊行。 写作《麦布女王》长诗。10 月在伦敦见葛德文。 1813 年 雪莱二十一岁。2 月完成《麦布女王》长诗及散文注释。(同年复印成,未公开发行。)同月离特雷玛多克(Tremadoc),第二次访问爱尔兰(至克 伊拉内Kiltarney,柯克Cork 等地)。4 月在伦敦。7 月—10 月在贝尔克夏亚的勃拉克内尔(Bracknel1,Berkshire)。10 月—12 月在爱丁堡。12 月 在温莎(Windsor)定居。共后往还于勃拉克内尔和伦敦之间。 1814 年 雪莱二十二岁。刊行《驳自然种论》一书。7 月与哈丽特·威斯布鲁克离异,而与葛德文之女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葛德文同居。7 月28 日— 9 月中,雪莱偕玛丽赴法国、瑞士、菜茵河一带旅行。 1815 年 雪莱二十三岁。1 月祖父去世,得相当遗产,后助人散尽。8 月定居温莎 附近的比晓普盖特(Bishopgate)。秋,作长诗《阿拉斯特》,否定个人中 心思想。作《一个共和主义者闻拿破仑垮台有感》;作《致华兹渥斯》,表 示惋惜华兹渥斯背叛革命理想。这些诗,连同《阿拉斯特》长诗一起,均于 下年出版。 1816 年 雪莱二十四岁。 3 月,《阿拉斯特》等诗刊行。 5 月—9 月间旅行瑞士日内瓦一带,始与拜伦订交。12 月10 日,前妻哈丽特投河自杀。遂与玛丽·伍尔斯东克拉夫特举行婚礼。 自年底起,与自由主义派利·亨特(LeighHunt)等人交往。 1817 年 雪莱二十五岁。 2 月5 日,与诗人济慈(JohnKeats)相识。 3 月居马洛(GreatMarlow)。 法庭判处剥夺雪莱抚养前妻哈丽特所生子女之权。 作《致大法官》一诗,以示抗议。 写作长诗《伊斯兰的反叛》。 发表《关于在整个王国实行选举制度改革的建议》小册子。 发表《为夏洛蒂公主去世告人民书》小册子。1818 年雪莱二十六岁。 《伊斯兰的反叛》一侍出版。4 月抵意大利,从此未返英伦。访比萨(pi-sa)、莱航(Leghorn)等处。8 月在威尼斯迂拜伦,彼亦早已被英国 恶势力逐出英伦,漂泊至意大利。9 月至艾斯特(Este),写巨著《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第一幕,11 月访罗马和庞贝,定居那不勒斯。雪莱好友、遗嘱执行人——诗人拜伦(11张)1819 年雪莱二十七岁。写完《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全诗剧四幕,并成诗剧《倩契》。 作政论《从哲学的观点看议会改革》未完稿,约二万言。 曼彻斯特群众集会遭到骑兵屠杀,对此惨案,雪莱忿极,作政治长诗《暴 政的假面游行》及其他诗篇。名篇《西风颂》亦成于是年秋。这一年据一般 传记家言,是雪莱最多产的一年。 据雪莱夫人言,“雪莱在1819 年时已相信人民与统治者之间的一场冲突已不可避免,而他急切地愿望站在人民一边。他计划写一组政治诗,但因当 时英国有所谓‘诽谤罪’的法律压制,不可能出版。”遂以隐晦的语言作《西风颂》等诗预言社会的新生。 1820 年 雪莱二十八岁。 1 月至比萨。6 月至莱航。 《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及其他》诗集出版。 雪莱故居写《阿特拉斯的女巫》一诗,此诗为雪莱诗中措词最难解之作,意境微茫,充满着空想社会主义思想。 该年与雪莱往还友人中有希腊爱国者玛夫罗柯达多亲王等人。 同年,西班牙人民起义,迫使国王菲迪南实施1812 年宪法,释放爱国人士。雪莱作《自由颂》。该诗中透露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萌芽。篇幅较长。 1821 年 雪莱二十九岁。 2 月济慈死。作长诗《阿童尼(阿多尼)》吊之。雪莱夫人谓此诗实雪莱自挽。 作《为诗辩护》,答友人皮柯克的诗论。 秋,作最后巨著抒情诗剧《希腊》,颂扬希腊人民在土耳其暴君统治下 争自由的斗争。卷首题辞献玛夫罗柯达多亲王。 1822 年 雪莱三十岁。 《希腊》出版。 5 月1 日移居斯贝齐亚海湾之滨,近勒里奇(Lerici)镇的一住处,海浪拍击小楼底层的圆柱,环境幽静,而购物不便,妇女们叫苦。 6 月始作长诗《生命的凯旋》,未完。6 月20 日赴莱亨迎接自英来意的利·亨特。7 月8 日在回家途中,斯贝齐亚海上突然起风暴,雪莱等数人复舟淹死, 雪莱时年不满三十周岁。 雪莱墓拜伦、亨特等友人参加雪莱火葬礼。友人屈雷劳尼(Trelawny)冒险从烈焰中抢出雪莱的心,装入一瓶中。后葬雪菜骨灰于罗马新教徒墓园,友人们为复一大理石板,其上铭刻:珀西·比希·雪莱——“众心之心”(Percy Bysshe Shelley——COR CORDIUM) 并莎士比亚诗三行:“他的一切从不曾消逝,只是经历了海的洗礼,变得更加丰富而奇丽。”(Nothing of him that doth fade,but doth suffer a sea,change into something rich and strange。)拜伦在雪莱火葬时恭立,俯首沉恩,火化毕,拜伦忽解衣跃入海中在泳 不已。越二年从军希腊死。 1839 年 雪莱逝世后17 年,克服了重重障碍,雪莱夫人编纂的《雪莱诗集》四卷 本才出版,第二版改为一卷本,此集大体收入了雪莱的主要诗作,为后来各 版本的主要依据。此后又若千年,雪莱之名才大著。雪莱生时自印之诗集,大多每种四五百册,而售出者往往在十册以内。本世纪二三十年代英潘及沛克二氏始编成了雪莱全集(包括诗歌、散文、政论、书信)十卷本;七十年代后又有雪莱未刊行之原稿发现,如艾斯戴尔家藏稿本,多为雪莱早岁诗作。雪莱书简1960 年前后已收集近千封。
1809年《爱尔兰人之歌》(The Irishman`s Song)1810年《战争》(War)《维克多与凯齐尔诗钞》(与妹伊丽莎白合作)雪莱雕像1811年《玛格丽特·尼克尔斯遗稿》1812年《魔鬼出行》(The Devil`s Walk)1814年《 写在布雷克耐尔》(Stanza,written at Bracknell)《无题——1814年4月》(Stanzas——April,1814)《致哈莉特》(To Harriet)《致玛丽?伍尔斯顿克拉夫特?葛德文》(To Mary Wollstonecraft Godwin)《致——》(To ——)1815年《无 常》(Mutabilty)《死 亡》(On Death)《夏日黄昏墓园》(A Summer Evening Churchyard)《 无 题》(Lines)1816年《日 落》(The Sunset)《赞智力美》(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勃朗峰》(Mount Blanc)《一个共和主义者有感于波拿巴的倾覆》(Feelings Of A Republican On The Fall Of Bonaparte)1817年《玛丽安妮的梦》(Marianne&s Dream)《致歌唱的康斯坦西亚》(To Constantia,Singing)《致大法官》(To the Lord Chancellor)《给威廉?雪莱》(To William Shelley)《 无 题》(Lines)《 死 亡》(Death)《撒旦挣脱了锁链》(Fragment:Satan broken loose)《给狱中归来的朋友》(Fragment: To a Friend relased from Prison)《奥西曼迭斯》(Ozymandias)1818年《致尼罗》(To the Nile)《 逝》(The Past)《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 尤根尼亚山中抒情》(Lines written among the Euganean Hills)《召苦难》(Invocation to Misery)《无 题》(Stanzas written in Dejection,near Naples)《十四行:无题》(Sonnet)《致玛丽》(To Mary)1819年《给英格兰人的歌》(Song to the Man of England)《西风颂》《新国歌》(A New National Anthem)《颂 歌》(An Ode)《苍天颂》(Ode to Heaven)《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告诫》( An Exhoratation)《印度小夜曲》(The Indian Serenade)《爱的哲学》(Love&s Philosophy)《1819年的英国》(England in 1819)《饥饿的母亲》(A Starving Mother)1820年《含羞草》(The Sensitive Plant)《云》(The Cloud)《致云雀》(To a Skylark)《阿波罗之歌》(Hymn of Apollo)《潘之歌》(Hymn of Pan)《两个精灵:一则寓言》(The two Spirits:An Allegory)《秋:挽歌》(Autumn: A Dirge)《十四行》(Sonnet)《 久远的往昔》(Time Long Past)1821年《 年岁的挽歌》(Dirge for the Year)《时 间》(Time)《无 题》(Lines)《阿拉伯歌词仿作》(Frim the Arabic:An Imitation)《歌》(Song)《无 常》(Mutability)《 闻拿破仑死有感》(Lines written on hearing the News of the Death of Mapoleon)《十四行:政治的伟大》(Sonnet:Political Greatness)《哀 歌》(A Lament)《忆》(Remembrance)《致爱德华?威廉斯》(To Edward Williams)《致——》(To——)雪莱雕像《致——》(To——)《音 乐》(Music)《 十四行:致拜伦》(Sonnet ti Byron)《 哀济慈》(Fragment on Keats)1822年《女催眠师语病人》(The Magnetic Lady to her Patient)《致珍妮:回忆》(To Jane :The Recollection)《写在勒瑞奇海湾》(Lines written in the Bay of Lerici)《一盏破碎的明灯》(Lines)《我们重逢和分别时不同》(Lines:&We meet not as we parted&)
《扎斯特洛奇》(Zastrozzi,1810)《术士圣欧文》(St。 Irvyne; or, the Rosicrucian,1811)
1813年《麦布女王》(Queen Mab)1815年《阿拉斯特》(或《孤独的精灵》)1817年《莱昂和西丝娜》(或《黄金城的革命:预见于十九世纪的一场幻景》)雪莱雕像1818年《罗萨林和海伦》(Rosalind and Helen)《伊斯兰的反叛》(The Revolt of Islam)《朱利安和马达洛》1819年《暴政的假面游行》(The Mask of Anarchy)《彼得·贝尔第三》1820年《心之灵》(EPIPSYCHIDION)《致玛利亚·吉斯伯恩》《阿特拉斯的女巫》1821年《阿童尼(阿多尼)》(Adonais)1822年《生命的凯旋》
《倩契》(The Cenci,1819,五幕悲剧)《暴虐的俄狄浦斯》(Oedipus Tyrannus,1820,诗剧)《希腊》(Greece,1821,抒情诗剧) 《论文及散文 无神论的必然》(1811)《自然神论之驳斥》(1814)《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1817)《诗的辩护》(1821)
1819年《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1822年《查理一世》
《柯利修姆遗址》《刺客——一个传奇的片断》《论爱》《伯里克利时代——兼评佛罗伦萨画廊的雕塑》雪莱雕像《论生活》《论来世》《论死刑》《论古风俗。涉及爱的主题》《论文学的复兴》《论&会饮篇&》《道德沉思录》《形而上学沉思录》《评赫格的&爱历克斯·海玛道夫亲王回忆录&》《论基督教》《无神论的必然》(The Necessity of Atheism ,1811)《告爱尔兰人民书》(1812)《关于建立慈善家协会的倡议》(1812)《人权宣言》(1812)《驳自然神论——对话录》(1814)《为夏洛特公主去世告世界书》(1818)《关于把改革付诸全国投票的建议》(1817)《一种改革的哲学观》(1819)《为诗辩护》(A Defence of Poetry,1821)
柏拉图《会饮篇》荷马《维纳斯赞》等但丁《地狱》篇部分歌德《浮士德》部分
雪莱雕像浅水是喧哗的,深水是沉默的。历史是刻在时间记忆上的回旋诗。过去属于死神,未来属于你自己。读书越多,越感到腹中空虚。微笑,实在是仁爱的象征,快乐的源泉,亲近别人的媒介。有了笑,人类的感情就沟通了。爱不是时光的奴隶。爱就象灯光,同时照两个人,光辉并不会减弱。希望会使人年轻,因为希望和青春是一对同胞兄弟。最为不幸的人被苦难抚育成了诗人,他们把从苦难中学到的东西用诗歌教给别人。一首诗则是生命的真正的形象,用永恒的真理表现了出来。所有时代的诗人都在为一首不断发展着的“伟大诗篇”作出贡献。一首伟大的诗篇象一座喷泉一样,总是喷出智慧和欢愉的水花。我们愈是学习,愈觉得自己的贫乏。恶德——不和、战争、悲惨;美德——和平、幸福、和谐。一个人如果不是真正有道德,就不可能真正有智慧。精明和智慧是非常不同的两件事。精明的人是精细考虑他自己利益的人;智慧的人是精细考虑他人利益的人。道德的最大秘密就是爱;或者说,就是逾越我们自己的本性,而溶于旁人的思想、行为或人格中存在的美。我的写作既不图利也不求名,写诗并加以发表,不过是我的手段,目的则在于传达我和他人之间的同情,而这种同情王是我对于同类的强烈无边的爱激励我去争取的一种感情。汲取吧人类,因为知识对于你,正如广阔的河水之于埃及。如果你十分珍爱自己的羽毛,不使它受一点损伤,那么,你将失去两只翅膀,永远不再能够凌空飞翔。辛勤的蜜蜂永没有时间悲哀。人生,这伟大的奇迹,我们叹为观止,只因你如此奇妙无比……
玛丽·雪莱著序他的船驶出了视线,我却留在即将吞没他的大海浪花边上等候他的归来。雪莱雕像我们徒劳地等待着,大海似乎想用无休止的呜咽向我们通报我们不愿知道的消息,那段时间的真实痛苦超过了历来最出色想象力所描绘的虚构。终于知道了真相——是一种使得我们所爱也确实可爱的意大利成为坟墓,使它的天空变成盖棺布的真相。我们失去了他,而我却痴心地期望不是永远的失去,他那非凡崇高的品质是他继续存在的保证,虽然是改换了形式。罗马收下了他的骨灰;骨灰就埋葬在它长满野草的城墙脚下,这“世界仅有的纪念碑”已由于他的遗骸而具有更丰富的涵义。我编这个集子的动机,是唯恐遗漏了有可能构成这位天才纪念碑的任何一点材料,而不是向喜爱挑剔的读者只提供完整的作品。我敢于确信,雪莱诗歌的爱好者,他们要比当今任何一个诗人更能懂得他写的每一个词、每一行都天然具有独特的美,他们会原谅并且感激我:我把这个集子奉献给他们。——《雪莱夫人序1824年版雪莱遗诗集》那只小小的骨灰盒里就容纳了他留在人世而即将被埋葬的一切——而他的天才和品德曾是这个世界光荣的冠冕——他的爱一直是幸福、和平与善的源泉。——《雪莱夫人有关1822年诗歌的题记》他死了,这个世界并未显得异样。但是他对全人类的影响却在迅速增强——尽管人类的发展缓慢。而且,从这个国家政治状况的改善中,我们可以追溯到他的奋斗所起过的一份作用。他那颗灵魂,在新的状态下,正从意识到他的努力并非徒劳,也从他痴心热爱的自由事业有所进步的发展中获得安慰,虽然已为时太晚。他死了,他在熟识他的人们中的位置还没有能被任何人填补,他仍然走在他们身边,像一个善良的精灵,给他们以安慰和恩惠——用他天才的光辉照亮人生的黑暗,以他的同情和爱鼓舞他们前进。任何人,一旦喜爱上雪莱,都必然会觉得所有其他的感情比较起来都仿佛是浪费在贫瘠的土地上。我们最大的安慰是知道,这样一个心灵纯洁而崇高的人曾经生活在我们中间,如今是到了我们总有一天会和他会合的地方。如果,我这样做的过晚,也许,还能用这只疲倦的笔,来把高贵、美好的英名纪念。——《雪莱夫人序1839年版雪莱诗集》鲁迅《摩罗诗力说》鲁迅修黎(95)生三十年而死,其三十年悉奇迹也,而亦即无韵之诗。时既艰危,性复狷介,世不彼爱,而彼亦不爱世,人不容彼,而彼亦不容人,客意太利之南方,终以壮龄而夭死,谓一生即悲剧之实现,盖非夸也。修黎者,以千七百九十二年生于英之名门,姿状端丽,夙好静思;比入中学,大为学友暨校师所不喜,虐遇不可堪。诗人之心,乃早萌反抗之朕兆;后作说部,以所得值飨其友八人,负狂人之名而去。次入恶斯佛大学(96),修爱智之学,屡驰书乞教于名人。而尔时宗教,权悉归于冥顽之牧师,因以妨自由之崇信。修黎蹶起,著《无神论之要》一篇,略谓惟慈爱平等三,乃使世界为乐园之要素,若夫宗教,于此无功,无有可也。书成行世,校长见之大震,终逐之;其父亦惊绝,使谢罪返校,而修黎不从,因不能归。天地虽大,故乡已失,于是至伦敦,时年十八,顾已孤立两间,欢爱悉绝,不得不与社会战矣。已而知戈德文(W.Godwin)(97),读其著述,博爱之精神益张。次年入爱尔兰,檄其人士,于政治宗教,皆欲有所更革,顾终不成。逮千八百十五年,其诗《阿剌斯多》(Alastor)(98)始出世,记怀抱神思之人,索求美者,遍历不见,终死旷原,如自叙也。次年乃识裴伦于瑞士;裴伦深称其人,谓奋迅如狮子,又善其诗,而世犹无顾之者。又次年成《伊式阑转轮篇》(The Revoltof Islam)。凡修黎怀抱,多抒于此。篇中英雄曰罗昂,以热诚雄辩,警其国民,鼓吹自由,挤击压制,顾正义终败,而压制于以凯还,罗昂遂为正义死。是诗所函,有无量希望信仰,暨无穷之爱,穷追不舍,终以殒亡。盖罗昂者,实诗人之先觉,亦即修黎之化身也。 至其杰作,尤在剧诗;尤伟者二,一曰《解放之普洛美迢斯》(PrometheusUnbound)(99),一曰《煔希》(TheCenci)。前者事本希腊神话,意近裴伦之《凯因》。假普洛美迢为人类之精神,以爱与正义自由故,不恤艰苦,力抗压制主者僦毕多(100),窃火贻人,受絷于山顶,猛鹫日啄其肉,而终不降。僦毕多为之辟易;普洛美迢乃眷女子珂希亚,获其爱而毕。珂希亚者,理想也。《煔希》之篇,事出意太利,记女子煔希之父,酷虐无道,毒虐无所弗至,煔希终杀之,与其后母兄弟,同戮于市。论者或谓之不伦。顾失常之事,不能绝于人间,即中国《春秋》(101),修自圣人之手者,类此之事,且数数见,又多直书无所讳,吾人独于修黎所作,乃和众口而难之耶?上述二篇,诗人悉出以全力,尝自言曰,吾诗为众而作,读者将多。又曰,此可登诸剧场者。顾诗成而后,实乃反是,社会以谓不足读,伶人以谓不可为;修黎抗伪俗弊习以成诗,而诗亦即受伪俗弊习之天阏,此十九栋(102)上叶精神界之战士,所为多抱正义而骈殒者也。虽然,往时去矣,任其自去,若夫修黎之真值,则至今日而大昭。革新之潮,此其巨派,戈德文书出,初启其端,得诗人之声,乃益深入世人之灵府。凡正义自由真理以至博爱希望诸说,无不化而成醇,或为罗昂,或为普洛美迢,或为伊式阑之壮士,现于人前,与旧习对立,更张破坏,无稍假借也。旧习既破,何物斯存,则惟改革之新精神而已。十九世纪机运之新,实赖有此。朋思唱于前,裴伦修黎起其后,掊击排斥,人渐为之仓皇;而仓皇之中,即亟人生之改进。故世之嫉视破坏,加之恶名者,特见一偏而未得其全体者尔。若为案其真状,则光明希望,实伏于中。恶物悉颠,于群何毒?破坏之云,特可发自冥顽牧师之口,而不可出诸全群者也。若其闻之,则破坏为业,斯愈益贵矣!况修黎者,神思之人,求索而无止期,猛进而不退转,浅人之所观察,殊莫可得其渊深。若能真识其人,将见品性之卓,出于云间,热诚勃然,无可沮遏,自趁其神思而奔神思之乡;此其为乡,则爰有美之本体。奥古斯丁(103)曰,吾未有爱而吾欲爱,因抱希冀以求足爱者也。惟修黎亦然,故终出人间而神行,冀自达其所崇信之境;复以妙音,喻一切未觉,使知人类曼衍之大故,暨人生价值之所存,扬同情之精神,而张其上征渴仰之思想,使怀大希以奋进,与时劫同其无穷。世则谓之恶魔,而修黎遂以孤立;群复加以排挤,使不可久留于人间,于是压制凯还,修黎以死,盖宛然阿剌斯多之殒于大漠也。 虽然,其独慰诗人之心者,则尚有天然在焉。人生不可知,社会不可恃,则对天物之不伪,遂寄之无限之温情。一切人心,孰不如是。特缘受染有异,所感斯殊,故目睛夺于实利,则欲驱天然为之得金资;智力集于科学,则思制天然而见其法则;若至下者,乃自春徂冬,于两间崇高伟大美妙之见象,绝无所感应于心,自堕神智于深渊,寿虽百年,而迄不知光明为何物,又爰解所谓卧天然之怀,作婴儿之笑矣。修黎幼时,素亲天物,尝曰,吾幼即爱山河林壑之幽寂,游戏于断崖绝壁之为危险,吾伴侣也。考其生平,诚如自述。方在稚齿,已盘桓于密林幽谷之中,晨瞻晓日,夕观繁星,俯则瞰大都中人事之盛衰,或思前此压制抗拒之陈迹;而芜城古邑,或破屋中贫人啼饥号寒之状,亦时复历历入其目中。其神思之澡雪(104),既至异于常人,则旷观天然,自感神?,凡万汇之当其前,皆若有情而至可念也。故心弦之动,自与天籁合调,发为抒情之什,品悉至神,莫可方物,非狭斯丕尔暨斯宾塞(105)所作,不有足与相伦比者。比千八百十九年春,修黎定居罗马,次年迁毕撒(106);裴伦亦至,此他之友多集,为其一生中至乐之时。迨二十二年七月八日,偕其友乘舟泛海,而暴风猝起,益以奔电疾雷,少顷波平,孤舟遂杳。裴伦闻信大震,遣使四出侦之,终得诗人之骸于水裔,乃葬罗马焉。修黎生时,久欲与生死问题以诠解,自曰,未来之事,吾意已满于柏拉图暨培庚之所言,吾心至定,无畏而多望,人居今日之躯壳,能力悉蔽于阴云,惟死亡来解脱其身,则秘密始能阐发。又曰,吾无所知,亦不能证,灵府至奥之思想,不能出以言辞,而此种事,纵吾身亦莫能解尔。嗟乎,死生之事大矣,而理至?,置而不解,诗人未能,而解之之术,又独有死而已。故修黎曾泛舟坠海,乃大悦呼曰,今使吾释其秘密矣!然不死。一日浴于海,则伏而不起,友引之出,施救始苏,曰,吾恒欲探井中,人谓诚理伏焉,当我见诚,而君见我死也。然及今日,则修黎真死矣,而人生之?,亦以真释,特知之者,亦独修黎已耳。(95)即雪莱,下文的“裴伦“即另一位”恶魔派“诗人拜伦。(96)恶斯佛大学通译牛津大学。(97)戈德文()通译葛德文,英国作家,空想社会主义者。他反对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剥削关系,主张成立独立的自由生产者联盟,通过道德教育来改造社会。著有政论《政治的正义》、小说《卡莱布·威廉斯》等。 (98)《阿剌斯多》和下文的《伊式阑转轮篇》,分别通译为《阿拉斯特》、《伊斯兰起义》。 (99)《解放之普洛美迢斯》和下文的《煔希》,分别通译为《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钦契》。 (100)僦毕多(Jupiter)通译朱庇特,罗马神话中的诸神之父,即希腊神话中的宙斯。 (101)《春秋》春秋时期鲁国的编年史,记载鲁隐公元年至鲁哀公十四年(前722—前481)二百四十二年间鲁国的史实,相传为孔丘所修。 (102)栋即朞,本意是周年,这里指世纪。 (103)奥古斯丁(A.Augustinus,354—430)迦太基神学者,基督教主教。著有《天主之城》、《忏悔录》等。 (104)澡雪 高洁的意思。《庄子·知北游》:“澡雪精神”。 (105)斯宾塞(E.Spenser,)英国诗人。他的作品反映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积极进取的精神,在形式上对英国诗歌的格律有很大影响,被称为斯宾塞体。作品有长诗《仙后》等。 (106)毕撒(Pisa)通译比萨,意大利城市。郭沫若《&雪莱的诗&小引》雪莱是我最敬爱的诗人中之一个。他是自然的宠子,泛神宗的信者,革命思想的健儿。他的诗便是他的生命。他的生命便是一首绝妙的好诗。他很有点像我们中国的贾谊。但是贾生的才华,还不曾焕发到他的地步。这位天才诗人也是夭死,他对于我们的感印,也同是一个永远的伟大的青年。郭沫若雪莱的诗心如像一架钢琴,大扣之则大鸣,小扣之则小鸣。他有时雄浑倜傥,突兀排空;他有时幽抑清冲,如泣如诉。他不是只能吹出一种单调的稻草。他是一个伟大的未成品。宇宙也只是一个永远的伟大的未成品。古人以诗比风。风有拔木倒屋的风(Orkan),有震撼大树的风(Sturm ),有震撼小树的风(Stark),有动摇大枝的风(Frisch),有动摇小枝的风(Maessig),有偃草动叶的风(Schwach),有不倒烟柱的风(Still)。这是大宇宙中意志流露时的种种诗风。雪莱的诗风也有这么种种。风不是从天外来的。诗不是从心外来的。不是心坎中流露出的诗通不是真正的诗。雪莱是真正的诗的作者,是一个真正的诗人。译雪莱的诗,是要使我成为雪莱,是要使雪莱成为我自己。译诗不是鹦鹉学话,不是沐猴而冠。男女结婚是要先有恋爱,先有共鸣,先有心声的交感。我爱雪莱,我能感听得他的心声,我能和他共鸣,我和他结婚了。─—我和他合而为一了。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的诗。我译他的诗,便如像我自己在创作的一样。做散文诗的近代诗人 Baudelaire(波德莱尔,代表作《恶之花》),Verhaeren(凡尔哈伦,代表作《原野与城市》),他们同时在做极规整的Sonnet(十四行诗)和 Alexandrian(亚历山大式诗歌,即古希腊诗歌)。是诗的无论写成文言白话,韵体散体,它根本是诗。谁说既成的诗形是已朽骸骨?谁说自由的诗体是鬼画桃符?诗的形式是Sein(存在)的问题,不是Sollen(义务)的问题。做诗的人有绝对的自由,是他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他的诗流露出来形近古体,不必是拟古。他的诗流露出来破了一切的既成规律,不必是强学时髦。几千年后的今体会成为古曲。几千年前的古体在当时也是时髦。体相不可分─—诗的一元论的根本精神却是亘古不变。十二月四日暴风之夜选自一九二三年二月版《创造季刊》第一卷第四期徐志摩《读雪莱诗后》近来常喜欢读诗,觉得读到好的诗的时候真如听到绝妙的音乐,五官都受了感动,精神上好像复新了一般。只觉得一般人们的重浊;诗人的高超。在诗里似乎每一个字都是有灵魂的,在那里跳跃着;许多字合起来,就如同一个绝大的音乐会,很和谐的奏着音乐。这种美的感觉,音乐的领会,只有自己在那一瞬间觉得,不能分给旁人的。徐志摩我喜欢读轻灵的诗;太浓郁的实在不能领会,并不是不喜欢。譬如英国那几位浪漫派诗人里像雪莱这一位诗人,他的Prometheus Unbound(《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 我实在够不上读他,因为太浓厚伟大了。他的小诗,很轻灵,很微妙,很真挚,很美丽,读的时候,心灵真是颤动起来,犹如看一块纯洁的水晶,真是内外通灵。雪莱的为人真是白朗(Byron,即拜伦)对摩尔(Jom Moore)说的话,他说雪莱是人世上最温柔文雅最不自私的人。马太阿诺特也这样的说。他的诗里,随处都可以表现出他温文俊逸的人格来,不由人不赞美他,颂扬他,羡慕他,对他有无限的同情。而对于他的身世,尤其有悲哀的美感,深切的同情。他是爱自由的,他是不愿意受束缚的。他是“不愿意过平凡的生活的”。他对高德温(Will Zodwin)说他对于诗的浓厚的兴趣,以及劝化世界并且是人类平等的志向是他的“灵魂的灵魂”。但是仅仅爱自由的精神,热烈的利他情绪并不能使他成为伟大的诗人。他之所以成为伟大的诗人是因为他对于理想的美有极纯挚的爱。不但是爱,更是以美为一种宗教的信仰,他之所谓美不是具体的。他以为美是宇宙之大灵,美是宇宙的精神,美的精神便是上帝。宇宙万物以美而生。申言之,雪莱的美是有柏拉图的观念的意味的。谁能读了“Hyme Iutelldctual Beauty”(《赞智力美》)之后而说他不是有柏拉图主义的意味呢。但是雪莱的理想的美在人世里曾否圆满实现呢?这般的超越的“理想”一般人实在不能体验到。宇宙的精神,只有在诗人的心里感到,在诗人的心理圆满实现。只有有丰富的精神生活的哲学家与诗人可以窥见宇宙之神秘。雪莱便体验到这宇宙之神秘,向众生呼喊道“美”是上帝的精神,人生应常美化。又向美之神祷告说美之神呵、你快些降临罢!只有受精神感动的诗人才能默悟到此,领会到此。诗是表现理想的美的。在雪莱的意思,以为这便是诗人所以为诗人之一点。诗决不仅是好看的字眼,铿锵的音节;乃是圣灵感动的结果,美的实现,宇宙之真理的流露。所以他说“诗人是极轻灵的,是圣洁的。若不是受圣灵的感动。。。。。。决不能做出诗来”。他又说,诗人以一无所不包无所不入的精神来测度人情的深浅人类的境遇。诗人是接受灵感的祭司,是世界的立法者。诗人是超越界与现实界交通的天使。这便是诗人的使命,我们读了他的诗,不能不感觉到雪莱实在是完成了他的使命,因为我们读了他的诗之后觉得亦些微的领悟到宇宙之神秘。(《文学》周报第95期,日)其他评论本质上是一个革命家,他会永远是革命先锋队的一员。——马克思社会主义的急先锋。——马克思天才的预言家。——恩格斯美丽而不切实际的安琪儿,枉然在空中拍着他闪烁的银色的翅膀。——马修·阿诺德诗如其人,人们之所以至今对雪莱推崇备至,除了其精湛的诗歌语言,还有其人其诗中强烈的革命精神。如果有人说,雪莱的作品在中国也曾引导处在暗夜的人们向往光明而终于投身革命,如果有人说,他的作品在中国曾鼓舞被压迫的人民投入争自由争人权的运动,以致接受党的领导, 成为战士,投入伟大的人民解放战争,我是相信的,因为我就是那得到启示、受到鼓舞的一类人中的一名。——江枫(我国著名翻译家,《雪莱全集》主编)在他个性特色最鲜明的作品中,其精美程度胜过了莎士比亚;没有一个诗人能和他相比,没有一个诗人能超越他。他在1821年和1822年写下的那些短诗,也许可以大胆地说,是英语文学最美的精品。——勃兰兑斯《十九世纪文学主流》雪莱是世界上最不自私的人,别人和他相比就几乎全都成了野兽。——拜伦当水重归平静而理智的大海/我的人民/你该葬身何处?——海子《土地·神秘的合唱队·雪莱》One of the best artists of us all。——华兹华斯感谢海浪,让你在苍旧的历史上永远年轻;感谢迷航,让你与那些伟大先哲并肩比邻;感谢死亡,让我在精神上亲近你纯粹的心。——某不知名崇拜者
《年岁的挽歌》Dirge for the YearJanuary gray is here,Like a sexton by her grave;February bears the bier,March with grief doth howl and rave,And April weeps—but, O ye Hours!Follow with May&s fairest flowers。阴晦的正月守在坟墓近旁像教堂的执事主持葬仪,珀西·比希·雪莱二月把棺木担架扛在肩上,三月痛哭,而四月啜泣。但是你们,随后的时辰啊,请带来五月那盛放的鲜花。《一朵枯萎的紫罗兰》On a Faded VioletA shrivelled, lifeless, vacant form,It lies on my abandoned breast,And mocks the heart which yet is warm,With cold and silent rest。一个萎缩、僵死、空虚的形体,搁置在我被冷落的胸襟,以它冷漠、寂静、无声的安息,嘲弄我依旧热烈的痴心。《无常》MutabilityWhilst skies are blue and bright,Whilst flowers are gay,Whilst eyes that change ere nightMake glad the day;Whilst yet the calm hours creep,Dream thou—and from thy sleepThen wake to weep。趁此刻天光明媚湛蓝,趁鲜花娇艳芳菲趁眼前景色犹自变换,白昼未向黑夜让位,趁宁静时光缓缓流动:你且入梦,再从梦中醒来,醒来哭泣。《心之灵》EpipsychidionI pray thee that thou blot from this sad songAll of its much mortality and wrong,With those clear drops, which start like sacred dewFrom the twin lights thy sweet soul darkens through,Weeping, till sorrow becomes ecstasy:Then smile on it, so that it may not die。我请求你从这一曲忧伤的歌里,用那清澈犹如甘露从你双星般明眸哭出、模糊了你美好灵魂视觉的眼泪,清洗掉许多平凡速朽的因素和错讹谬误的成分,直哭到忧愁和悲哀都变成欢喜,再对它笑,使它能够长生不死。《暴政的假面游行》The Mask of AnarchyRise like Lions after slumberIn unvanquishable number -Shake your chains to earth like dewWhich in sleep had fallen on you -珀西·比希·雪莱Ye are many - they are few。象睡醒的群狮一样站起来,你们的人数多得不可征服;快摆脱你们的锁链,象抖掉沉睡时落在身上的霜露:你们是多数,他们是少数。《西风颂》Ode to the West WindMake me thy lyre, even as the forest is:What if my leaves are falling like its own!The tumult of thy mighty harmoniesWill take from both a deep, autumnal tone,Sweet though in sadness。 Be thou, spirit fierce,My spirit! Be thou me, impetuous one!Drive my dead thoughts over the universeLike withered leaves to quicken a new birth!And, by the incantation of this verse,Scatter, as from an unextinguished hearthAshes and sparks, my words among mankind!Be through my lips to unawakened earthThe trumpet of a prophecy! O, wind,If Winter comes, can Spring be far behind?象你以森林演奏,请也以我为琴,哪怕我的叶片也象森林的一样凋谢!你那非凡和谐的慷慨激越之情,定能从森林和我同奏出深沉的秋乐,悲怆却又甘冽。但愿你勇猛的精灵竟是我的魂魄,我能成为剽悍的你!请把我枯萎的思绪播送宇宙,就象你驱遣落叶催促新的生命,请凭借我这韵文写就的符咒,就象从未灭的余烬飏出炉灰和火星,把我的话语传遍天地间万户千家,通过我的嘴唇,向沉睡未醒的人境,让预言的号角奏鸣!哦,风啊,如果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云》The CloudI am the daughter of Earth and Water,And the nursling of the Sky;I pass through the pores of the ocean and shores;I change, but I cannot die。我原本是那大地和水所孕育的亲生女,也是无垠天空的养子,我往来穿行于陆地海洋的一切空隙,我变化,但是,不死。《致云雀》Ode to a SkylarkLike a poet hidden,In the light of thoughtSinging songs unbiddenTill the world is wroughtTo sympathy with hopes and fears it heeded not。像一位诗人,隐身,在思想的明辉之中,吟诵着即兴的诗韵,直到普天下的同情,都被未曾留意过的希望和忧虑唤醒。《自由颂》Ode to LibertyCome thou, but lead out of the inmost caveOf man&s deep spirit, as the Morning StarBeckons the Sun from the Eoan wave,Wisdom。 I hear the pennons of her carSelf-moving like cloud charioted by flame;珀西·比希·雪莱Comes she not, and come ye not,Rulers of eternal thought,To judge with solemn truth life&s ill-apportioned lot?Blind Love, and equal Justice, and the FameOf what has been, the Hope of what will be?O, Liberty! if such could be thy nameWert thou disjoined from these, or they from thee;If thine or theirs were treasures to be boughtBy blood or tears, have not the wise and freeWept tears, and blood like tears?来吧,但是,请像启明召请太阳升出黎明的海洋,请引导智慧走出人类精神至深处的内在心房。我已听她的车辇,旌旗翻飞,像彩云驾驭着焰火在空中飞航;她,和你们----永恒思想的主宰,是不是来用庄严的真理裁判这分配不当的人生安排?普遍的爱,平等的正义,未来的希望,过去的荣誉!喔,自由! 如果这能够成为你的名字,你是否离得开他们,他们是否离得开你;如果你和他们的珍宝可以用血泪购买,难道那明智而自由的人们不是已经流出了眼泪和眼泪一样的血?《阿多尼》AdonaisThis refuge for his memory, doth standLike flame transformed to marble; and beneath,A field is spread, on which a newer bandHave pitched in Heaven&s smile their camp of death,Welcoming him we lose with scarce extinguished breath。留下个避风雨的处所作为他的纪念屹立着,犹如凝聚成大理石的火焰塔下一片空旷,一群新来者沐浴着苍天的微笑,把他们死亡营寨扎下以他们熄灭不久的气息欢迎我们失去的他The breath whose might I have invoked in songDescends on me; my spirit&s bark is drivenFar from the shore, far from the trembling throngWhose sails were never to the tempest given;The massy earth and sphered skies are riven!I am borne darkly, fearfully, afar;Whilst, burning through the inmost veil of Heaven,雪莱手稿The soul of Adonais, like a star,Beacons from the abode where the Eternal are。我以我的歌声召请其神威的气息已降临,我的心灵轻舟已被催动远离开海岸,远离开那战栗不已从不敢迎着狂风暴雨杨帆的人群浊重的地和星光灿烂的天分离了!当我从黑暗中满怀恐惧浮身远行天庭深处阿多尼的灵魂大放光明透过至深处的帷幕,像明亮的星从永恒不朽者居住着的处所指引我的航程《赞智力美》Hymn to Intellectual BeautyThus let thy power, which like the truthOf nature on my passive youthDescended, to my onward life supplyIts calm -- to one who worships thee,And every form containing thee,Whom, SPIRIT fair, thy spells did bindTo fear himself, and love all human kind。让你的力量,就像把自然的真谛在我无为的青春时向我揭示,把安详和镇定给予我生命的进取期,赐给这崇拜者吧,他崇拜你,也崇拜包含有你的一切形体,哦,美的精灵,是你的魅力使他畏惧他自己,然而热爱着全人类。《致——》One word is too often profanedFor me to profane it,One feeling too falsely disdainedFor thee to disdain it;One hope is too like despairFor prudence to smother,And pity from thee more dearThan that from another。I can give not what men call love,But wilt thou accept notThe worship the heart lifts aboveAnd the Heavens reject not,—The desire of the moth for the star,Of the night for the morrow,The devotion to something afarFrom the sphere of our sorrow?有个字过分被人们玷污,我怎能再加以亵渎;有种感情常被假意看轻,你不至于也不尊重;有种希望太和绝望相像,慎重也不忍心窒息;从你的胸怀发出的怜悯比别人的珍贵可亲。我献不出常人称道的爱,呈上的是虔诚崇拜;连上帝也不至于会拒绝,难道你竟然就舍却。这是灯蛾对星光的向往,黑夜对黎明的渴望;我们的星球充满了忧愁,雪莱手稿这是对无忧的追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Prometheus UnboundTo suffer woes which Hope thinks infinite;To forgive wrongs darker than death or night;To defy Power, which seems omnipotent;To love, and bear; to hope till Hope createsFrom its own wreck the thing it contemplates;Neither to change, nor flatter, nor repent;This, like thy glory, Titan, is to beGood, great and joyous, beautiful and free;This is alone Life, Joy, Empire, and Victory。忍受那希望以为是无穷的灾祸,宽恕比死和黑夜更阴暗的罪过;藐视那貌似无所不能的权力;要爱、忍耐;希望,直到希望从失望中创作出它所为之向往;不变心、不灰心,也不后悔;这就是要,泰坦,就像你的荣光,善良、正直、无畏、美好而坦荡;这才是胜利和统治,生命和欢畅。《告爱尔兰人民书》心地的善良和生活的纯洁,价值远胜空虚的世俗仪式,远胜那些样样齐备、独独缺少慈善目的的活动。你们应该成为自由与幸福的人,但首先应该成为智慧和善良的人。全人类的解放是全面的、无条件的,它将包括无论什么民族、国籍或信仰的每一个人,它将拥抱所有能思想、能感受者。这一伟大事业不单单属于哪一方面,而属于整个社会,它是普天之下共同幸福的事业,它不属于任何党派,只属于人民。《人权宣言》除了道德与才能以外,任何人无权凭其他条件而受人尊敬。称号像一片涂金纸,权力是一种腐蚀剂,荣誉是一个肥皂泡,过多的财富是对于其所有者的毁谤。醒来吧!——站起来吧!——否则就永远堕落下去。《为诗辩护》雪莱手稿诗人是一只夜莺,栖息在黑暗中,用美妙的歌喉唱歌来慰藉自己的寂寞。诗是一柄闪着电光的剑,永远没有剑鞘,因为电光会把藏剑的鞘焚毁。一切崇高的诗都是无限的;它好像第一颗橡实,潜藏所有的橡树,我们固然可以拉开一层一层的罩衫,可是潜藏在意义最深处的赤裸的美却永远不曾揭露出来。真的,诗是神圣的东西。它既是知识的圆心又是它的圆周,它包含一切科学,一切科学也必须溯源到它。诗是一切事物之完美无缺的外表与光泽,没有诗,我们在世间此岸的安慰是什么?我们对世间彼岸的憧憬又是什么?诗是最快乐最良善的心灵中最快乐最良善的瞬间之记录。诗总是和喜悦相伴的;诗所接触的一切心灵,都敞开自己来接受那个与诗中愉快相混合的智慧。在世界的童年时期,诗人自身和他们的听众都不完全理解诗的优美:因为诗超越了意识,并且高于意识,以一种神圣的不可知的方式起着作用;这里,伟大的原因和效果紧密接合,表现了一切力量和光辉,但须留给后来的世代,加以探索和估量。诗人是世间未经公认的立法者。}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珀西.比希.雪莱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