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ta5汉化后还是英文发现还有少数英文,怎么办

axure汉化一部分中文一部分英文没有汉化完全怎么办?_axure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4,186贴子:
axure汉化一部分中文一部分英文没有汉化完全怎么办?收藏
如图这个怎么解决
哪位帮忙解释下
正版授权奇迹MU页游,奇迹重生!原汁原味还原奇迹,十年轮回!
汉化文件包有问题。没汉化完整呗。
没必要非得用汉化的。常用功能熟悉一会儿就记住了
部件库里的直接载个中文版的部件就ok了
网上搜个完全汉化包就行了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国观有篇文章通过英国教帅在宁波考察一小学的数学课后得出结论,汉浯比英语优秀;我认为这个结论不正确。我从音、形、义三方面比较:1、音方面;英语占优。英文最基础符号是发音的,而组成词汇后,其词汇发音与原基础符号发音基本一致。汉字呢,基础符号有的发音,有的不发音;组成汉字后,汉字与原基础符号发音基本不一致,还得创造读音;所以,发音方面不如英文;英文很多词发音较长,是其基础音节较少所致;可通过增加音节改善,不是致命的系统性问题。用数学术语来讲,英语是一级字符发音;汉字是二级字符发音。显然,一级字符发音要占优。  2、形方面;客观的比较方式是:假设每个基础字符占相同的空间;从这一前提推理,同样大小的空间,能放进去的字符其实一样多;汉语文章之所以较短,是因为其密实程度较大。如果不考虑"义"方面的因素,理论上英文和汉字所占空间应一样大;无论字符怎么排列,一维也好,二维也好;换言之,汉字是牺牲可辨识度换取空间的效率。  三、义方面。汉字是基础字符一级字符有意义,二级字符也有意义;英文是一级字符没有意义,二级字符有意义。而上下排列也有意义;所以,同样的字符,汉字的意义要比英文多数倍。比如同样一级各10个字符,二个位置组成某词汇;汉字可组成个数为2X10X10+10=210个;英文可组个数为10X10=100个;这还没算里外结构的汉字;基本上,设位置数为n,同样多一级字符,汉字能组成的词汇数是英文的n!倍,n的阶乘倍。所以,意义方面,汉字确实优于英文。不过,英文有一个优点是,对无意义的一级符号,可自由的赋予意义,所以,他们在理工科方面可以自由地创设符号和概念,便于创新。而中国人可能受汉字具有固定意义的影响而不敢创设新符号和新概念,这可能是中国古代数学等形式思维发展最终无法系统化的原因。因为形式思维的发展一定伴随着新符号的不断创设。欢迎讨论,最好有理工思维的人参与进来。
楼主发言:58次 发图: | 更多
  汉字的意义丰富,但是,简约程度不够,简单到极致是纯粹形式逻辑的基础.
  故宫用到多少数学知识?  火药用到多少化学知识?  兵器用到多少物理知识?  可见,语言与物质的产生、发明无必然关系。  
  @关山月_ 2楼
09:17:10  故宫用到多少数学知识?  火药用到多少化学知识?  兵器用到多少物理知识?  可见,语言与物质的产生、发明无必然关系。  -----------------------------  许多东西刚开始可以靠经验,但是要进一步发展必须要上升到理论。不然技术会停滞。
  一百年后,你且来看它。  汉字,无论什么时代,学习几千个字就够了。  
09:19:00  一百年后,你且来看它。   汉字,无论什么时代,学习几千个字就够了。   -------------------------  汉字字符过少以及字符不够简单制约理工思维的发展。必须承缺点才能进步。  
  中国古代许多的高科技,至今都无法复制出来,不要总妄自菲薄,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好坏,时间跨度再放远点,回头再看看现在西方的模式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cirand 6楼
09:47:18  中国古代许多的高科技,至今都无法复制出来,不要总妄自菲薄,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好坏,时间跨度再放远点,回头再看看现在西方的模式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这不是别人的标准,这是客观标准。我国古代在抽象形式逻辑上没有深入的发展,是什么原因?  我的看法是受制于固定意义的字符,从而导致学者不敢创设新概念和新符号。想一想,  代表未知量的“X”,a,b,c,这是一些极其简单的符号,它们导致了代数这门庞大的学科的飞速发展。古代中国人也对代数有研究,不过都是大方块字的文字描述。在  中国的字符系统中,很难想象会出现这种类型的符号。不过在无意义的字母文符号系统中,出现它相对比较顺利。实际上,其他一些象形文字的文明也对代数都有研究,像古埃及,用象形文字表示未知量,称为“堆”(一堆东西)。古阿拉伯人和古印度人也有研究,  印度人表示的符号简短一些,是缩写文字和一些记号。最后是法国数学家韦达发明了符号系统,后来笛卡尔又丰富了这个符号系统。
  在理工科中,思维和运算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的取得,必须要对字符的极致化简单。  一个臃肿的字符系统很难进行运算和思考。
  汉语和英语谁好谁坏谁难谁易不好说,咱也没比较过,英语水平也不行,但是我想说的是汉语和汉字琢磨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义”字,他还有“义肢、义齿”这样的搭配词语,就是假肢假牙的意思,所以“义”字也有假的意思,从这点来看,义父董卓,义子吕布能发生那样的矛盾也就正常了,而梁山聚义的108位好汉最后落得那样的结局也不足为奇了
  @北中国人 9楼
12:55:56  汉语和英语谁好谁坏谁难谁易不好说,咱也没比较过,英语水平也不行,但是我想说的是汉语和汉字琢磨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义”字,他还有“义肢、义齿”这样的搭配词语,就是假肢假牙的意思,所以“义”字也有假的意思,从这点来看,义父董卓,义子吕布能发生那样的矛盾也就正常了,而梁山聚义的108位好汉最后落得那样的结局也不足为奇了  -----------------------------  汉字的优点是有丰富的意义,不过这也是汉字的缺点。  英文的缺点是字符本身没有意义,不过这也是英文的优点。
  希望语言学方面的朋友,理科,科学哲学方面的朋友能一起探讨。
  象形文字确实有重大缺陷。其本身固有意义阻碍新概念的想象。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出来,仅此而已  三大完败的劣势:  1,读出来不知道什么意思,汉语就算不知道意思,也可以知道所说的是液体还是气体,植物还是鸟类,器官还是天体。不要说词根,因为那只适用于少数词。所以不懂专业英语的人,看一篇充斥着专业单词的文章会什么都不懂,而中文可以懂几分。  2,英语的每个单词音节过多,导致描述公猫、母猫、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奶牛、牛奶之类的词都各是1个并且没有任何联系,就是为了减少单词音节,而中文有明显的联系且好记忆。所以中文只要会个单词就够用了。  3,当地域过远或年底过久,在加上点战争动荡之类,会导致人们口音变化,而表音的语言口音一旦变化,单词就会变,所以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差很远,而地理位置上顶多相当于中国省份的欧洲各国语言都很相似,但就是写法和发音不一样而且还是不同语种,就是口音变化导致的文字变化,而且变化一旦开始就会差异越来越大。没有中国人会认为普通话和河南话是2种语言。这也是为什么欧洲总是趋向分裂,而中国可以统一的原因之一。
  @旷者广也
12:48:37  在理工科中,思维和运算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的取得,必须要对字符的极致化简单。   一个臃肿的字符系统很难进行运算和思考。  -----------------------------  理工科运算速度不是重点谢谢。重点是准确,你算得快结果是错的那有毛用?描述的详细透彻才能够表达的更准确,模糊的描述是理工科的大忌。你谈谈你的语言类就可以了,别扯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回复第4楼,@  一百年后,你且来看它。   汉字,无论什么时代,学习几千个字就够了。   --------------------------  哈哈别管什么专业,你看看中国报告分析啥都明白了。此楼意见很对,不过这个规矩被打破了,因为电脑的出现,看来人家还是知道基弊的。  
  @奔放的小火柴
21:29:00  @旷者广也
12:48:37   在理工科中,思维和运算速度是非常重要的,速度的取得,必须要对字符的极致化简单。   一个臃肿的字符系统很难进行运算和思考。   -----------------------------   理工科运算速度不是重点谢谢。重点是准确,你算得快结果是错的那有毛用?描述的详细透彻才能够表达的更准确,模糊的描述是理工科的大忌。你谈谈你的语言类就可以了,别扯自己不了解的东西。   -------------------------  运算速度当然重要,不然韦达不用设计一套符号系统了。纯语文性描述有多累赘,你看古代数学书如《周髀算经》就知道了。  
  新建符号是创新概念和新思想的捷径;其中也包括运算符号;有了这些符号就能构造关系式;有了关系式,整个理论变得清晰、漂亮。  
  一样优秀噗  你用英文写一篇同样的题目看看
  @moknmk
21:15:00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出来,仅此而已   三大完败的劣势:   1,读出来不知道什么意思,汉语就算不知道意思,也可以知道所说的是液体还是气体,植物还是鸟类,器官还是天体。不要说词根,因为那只适用于少数词。所以不懂专业英语的人,看一篇充斥着专业单词的文章会什么都不懂,而中文可以懂几分。   2,英语的每个单词音节过多,导致描述公猫、母猫、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奶牛、牛奶之类的词都各是1个并且没有任何联系,就是为了减少单词音节,而中文有明显的联系且好记忆。所以中文只要会个单词就够用了。   3,当地域过远或年底过久,在加上点战争动荡之类,会导致人们口音变化,而表音的语言口音一旦变化,单词就会变,所以古英语和现代英语差很远,而地理位置上顶多相当于中国省份的欧洲各国语言都很相似,但就是写法和发音不一样而且还是不同语种,就是口音变化导致的文字变化,而  -------------------------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和稀泥的来了  
  @北中国人
12:55:00  汉语和英语谁好谁坏谁难谁易不好说,咱也没比较过,英语水平也不行,但是我想说的是汉语和汉字琢磨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义”字,他还有“义肢、义齿”这样的搭配词语,就是假肢假牙的意思,所以“义”字也有假的意思,从这点来看,义父董卓,义子吕布能发生那样的矛盾也就正常了,而梁山聚义的108位好汉最后落得那样的结局也不足为奇了  -------------------------  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有的还有多个意义;所以中文可以用较少的字符表示极丰富的意义;这是个优点,但同时也是个缺点。如果发现新事物,不敢创建新符号;因为习惯上中文符号都固化了,没人有胆孑敢新建汉字。  
  @码字作坊
20:58:00  一样优秀噗   你用英文写一篇同样的题目看看  -------------------------  一样优秀应改为各有优劣。中文擅长描叙已有知识;字母系统擅于创建新概念和新符号。  
  @chincom_cd
21:12:00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  系统化创新应包含理论和形式,理论严谨自洽,形式应有全新的符号系统表达理论。  
  @夏季3264
21:12:00  和稀泥的来了   -------------------------  你就当我和稀泥好了。不过我确实认为各有优劣。  
  @chincom_cd
21:12:00  @旷者广也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  @旷者广也 24楼
22:07:59  系统化创新应包含理论和形式,理论严谨自洽,形式应有全新的符号系统表达理论。  -----------------------------  那你的意思是说英语做到了?怎么做的?  还是说汉语应该像英语那样才算“系统化创新”?
  @chincom_cd
21:12:00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  @chincom_cd
21:12:00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  一门新学科,要有自己的语言系统(即符号系统),才算走上正轨;如果一直用生活中的语言,那会发展得很艰难,甚至会停滞。像古代中国许多理工学科就是这样。思维以语言为基础,语言快思维也快。举个例孑:Fe+HCl=H2+FeCl;用生活语言为:铁和盐酸反应会产生氢气和氯化铁。前者思维一秒钟;后者思维4秒钟。现在知道一个全新的符号系统有多重要了吧。  
  @chincom_cd
22:38:00  @chincom_cd 20楼
21:12:00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   @旷者广也 24楼
22:07:59   系统化创新应包含理论和形式,理论严谨自洽,形式应有全新的符号系统表达理论。   -----------------------------   那你的意思是说英语做到了?怎么做的?   还是说汉语应该像英语那样才算“系统化创新”?  -------------------------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新符号,因为字母本身为无意义的极简符号;新的符号系统又会加快思维速度;汉语要引入一些极简符号,以改变汉语使用者不愿创建新符号的习惯。  
  我的观点是,独立的每个汉字应该算是一级字符,同时也具有英语二级字符的功能(表意)。汉语的每个汉字对应的英语的一级字符26个字母。  每个汉字和汉字在一起组成的词组,就好比英文字母和字母间组成的单词。  因为汉字的一级字符具有英语二级字符的功能,所以汉字之间组成的词组一般人都能看懂,至少明白个大概,而英语在这方面就不可以,要学习并且记住才行,这样,在信息的传递上,英语就明显的落后于汉语。  同样是学习一级字符,汉字最少要学3000个,而英语只用学习26个。前期的学习一级字符上,英语占有优势。在后期的学习单词(词组)上,汉语占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一劳永逸的。  
  虽然专业名词的英文非常长,但是其业内符号却极简单,一般只相当于一个字母。  
  @流年沉醉
23:23:00  我的观点是,独立的每个汉字应该算是一级字符,同时也具有英语二级字符的功能(表意)。汉语的每个汉字对应的英语的一级字符26个字母。   每个汉字和汉字在一起组成的词组,就好比英文字母和字母间组成的单词。   因为汉字的一级字符具有英语二级字符的功能,所以汉字之间组成的词组一般人都能看懂,至少明白个大概,而英语在这方面就不可以,要学习并且记住才行,这样,在信息的传递上,英语就明显的落后于汉语。   同样是学习一级字符,汉字最少要学3000个,而英语只用学习26个。前期的学习一级字符上,英语占有优势。在后期的学习单词(词组)上,汉语占有优势。而且这种优势是一劳永逸的。   -------------------------  汉字表意丰;如”累爱"、"何弃治”。但这适于生活,不适于科技,更不适于创新。  
  为什么英语中意义相似的词那么多,表达意思太繁复,不如汉语言简意赅  为什么英语要生造那么多意义相近的烂词??  
  语言、文字是记录思想和人们交流的工具;  自有其成长演进的脉络和积淀,本无好坏优劣之分;  整天比较那种文字好、不好,是很没意思的事,也不会有个共同认可的结论;
  回复第1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8:16)   汉字的意义丰富,但是,简约程度不够,简单到极致是纯粹形式逻辑的基础. ==========傻B楼猪秀智商下限,说的都是些什么狗屁歪理邪说呀?  
  回复第1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8:16)   汉字的意义丰富,但是,简约程度不够,简单到极致是纯粹形式逻辑的基础. ==========无论是愚昧落后的封建时代还是科技日新的今天,中国都是只使用这三四千个汉字。也没有什长不方便的  
  汉语哪儿有英语优秀!操着一口正宗英伦腔的白皮狗是狗JY的偶像!  
  @我的心在等等等待
00:47:00  回复第1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8:16)   汉字的意义丰富,但是,简约程度不够,简单到极致是纯粹形式逻辑的基础. ==========无论是愚昧落后的封建时代还是科技日新的今天,中国都是只使用这三四千个汉字。也没有什长不方便的   -------------------------  ∫ 积分,x 未知数,!阶乘,dx微分,∑累加,F=ma,力与加速度;在科技领域,这些符号是关键。  
  @我的心在等等等待
00:42:00  回复第1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8:16)   汉字的意义丰富,但是,简约程度不够,简单到极致是纯粹形式逻辑的基础. ==========傻B楼猪秀智商下限,说的都是些什么狗屁歪理邪说呀?   -------------------------  我是说汉字不适于当作理工科的关键运算符和表意形式。  
  @长沙大猫
00:17:00  语言、文字是记录思想和人们交流的工具;   自有其成长演进的脉络和积淀,本无好坏优劣之分;   整天比较那种文字好、不好,是很没意思的事,也不会有个共同认可的结论;  -------------------------  确实各有优劣。汉字适宜作描叙性语言,字母等简单字符适宜作科学的形式符号和运算符号。  
  @什么名字不能忘
23:44:00  为什么英语中意义相似的词那么多,表达意思太繁复,不如汉语言简意赅   为什么英语要生造那么多意义相近的烂词??   -------------------------  因为任意两个汉字组就有二级意义在里面,比如"猪肉",即猪的肉;而多个字母组成的英文只有一级意义,比如"pork",只能用做一种肉;如果有其它肉,必须组建新词。因为一级意义只能对应一种东西。  
  我只用我祖宗发明的字
  英语是机械语,一个字符一个意,汉字是发散性字符,让你有无限的想象空间,让生活不至于枯燥。若英语类统一地球,也代表着旧人类的灭亡,产生新人类,机器人。  
  汉语在阅读上有优势,在艺术性方面有绝对优势,精确性方面稍差一点,其他方面差不多吧  
  那些说缩写符号的,字母不是英语专利,西方语系都有字母,阿拉伯数字也不是英语发明的,英语不一样要采用  
  回复第22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21:54)  @北中国人
12:55:00  汉语和英语谁好谁坏谁难谁易不好……  ==========  白痴,发现新事物,英文就要创造个字母吗?  
  回复第37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3:03)  @我的心在等等等待
00:47:00  回复第1楼(作者:@……  ==========  这也不全是字母啊  
  英语是在不懂人前充专家。汉语是在不懂人前说明白  
  回复第19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21:08)  @moknmk
21:15:00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创造的不是新概念而是新概念词,而这恰好是汉语的优势——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创造新词!  中文本身虽有确定含义,但无数自由组合决定了可以有任何想要的含义。  最后,对于文字来说,创新是最大缺点,创新意味着语言进行新文字再度普及,是制约文化传播而不是促进文化传播,用已有的旧文字解读新事物,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回复第47楼(作者:@米ju 于
10:17)  英语是在不懂人前充专家。汉语是在不懂人前说明白  [来自UC浏览器]  ==========  哈哈!精辟!!  
  这个楼主还真是用心良苦,一边说着汉语英语一样优秀,一边无处不是刻意贬低汉语。所说理论也是可笑至极,不断创造新词竟然还变成优势了,如果这么说英语倒是优势巨大,什么几十万字母组成的单词随便造,造完了随便安一个含义,老子也是语言大师好么!  
  @旷者广也 28楼
23:20:31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新符号,因为字母本身为无意义的极简符号;新的符号系统又会加快思维速度;汉语要引入一些极简符号,以改变汉语使用者不愿创建新符号的习惯。  -----------------------------  汉语中本身有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日语的假名也是由汉语演变过来的,实在不行还有麻将。。。  汉语本身在符号扩展上并没有你说的局限性,  因为历史的原因大家才是普遍使用拉丁字母及希腊字母来进行一些标记,现在继续使用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吧  其实你可以提倡把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麻将等符号用作日常标注  而由于习惯及与其他国家沟通方面需要的部分也把它们吸收到汉语书写系统来。
  回复第27楼,@旷者广也  @chincom_cd 20楼
21:12:00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你怎么定义“系统化创新”   -------------------------   @chincom_cd 20楼
21:12:00   @旷者广也 19楼
21:08:40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估计我造第一个炸药的时候,老子我也不知道这个那个,反正捣鼓那些现有物质烧就对了  
  回复第33楼,@长沙大猫  语言、文字是记录思想和人们交流的工具;   自有其成长演进的脉络和积淀,本无好坏优劣之分;   整天比较那种文字好、不好,是很没意思的事,也不会有个共同认可的结论;  --------------------------  错了,汉语适合普世,英语适合速学易用  
  @NaOH_0814 48楼
10:22:54  回复第19楼(作者:
21:08)  @moknmk
21:15:00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创造的不是新概念而是新概念词,而这恰好是汉语的优势——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创造......  最后,对于文字来说,创新是最大缺点,创新意味着语言进行新文字再度普及,是制约文化传播而不是促进文化传播,用已有的旧文字解读新事物,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  ∫ 积分,  x 未知数,  !阶乘,  dx微分,  ∑累加,  +加,  -减,  ×乘,  ÷除,  =等于,  %百分比,  ℃ 摄氏度,  你认为这些符号的创造是缺点?
  @NaOH_0814 50楼
10:28:36  这个楼主还真是用心良苦,一边说着汉语英语一样优秀,一边无处不是刻意贬低汉语。所说理论也是可笑至极,不断创造新词竟然还变成优势了,如果这么说英语倒是优势巨大,什么几十万字母组成的单词随便造,造完了随便安一个含义,老子也是语言大师好么!  -----------------------------  我是说一个科学类的学科,特别是需要进行形式逻辑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创造新符号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运算符号,也需要不断创造。生活中的语言,不适合做科研。  你用普通生活语言描述这道题看:  
  @NaOH_0814
10:28:36  这个楼主还真是用心良苦,一边说着汉语英语一样优秀,一边无处不是刻意贬低汉语。所说理论也是可笑至极,不断创造新词竟然还变成优势了,如果这么说英语倒是优势巨大,什么几十万字母组成的单词随便造,造完了随便安一个含义,老子也是语言大师好么!  -----------------------------  @旷者广也 55楼
14:05:19  我是说一个科学类的学科,特别是需要进行形式逻辑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创造新符号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运算符号,也需要不断创造。生活中的语言,不适合做科研。  你用普通生活语言描述这道题看:    -----------------------------  你是说那幅图是英语吗?  汉语中本身有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日语的假名也是由汉语演变过来的,实在不行还有麻将。。。  汉语本身在符号扩展上并没有你说的局限性,  因为历史的原因大家才是普遍使用拉丁字母及希腊字母来进行一些标记,现在继续使用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吧  其实你可以提倡把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麻将等符号用作日常标注  而由于习惯及与其他国家沟通方面需要的部分也把它们吸收到汉语书写系统来。
  楼主说对了。  1.任何一个过了5000万以上人群使用的语言,在同时代交流个千年以上,这个语言都是非常成熟的,这是无用置疑的。  2.特别是形音语体之间的语言,一定要比出一个优秀高下来,最好让人无语,因为在形的方面,音则不利;而在动态方面,形则不利;无法完全的去比较。  3.如果仅从语言的根本去比较:如交流,传承,记录这几个方面来看,都是如此庞大的人群在使用着的两套语言体系,你会觉得那一个差吗???如果你有这种想法,那么必须首先承认自己弱智,自个没有综合思维的推理能力。
  @NaOH_0814
10:22:54  回复第19楼(作者:
21:08)  @moknmk
21:15:00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创造的不是新概念而是新概念词,而这恰好是汉语的优势——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创造......  最后,对于文字来说,创新是最大缺点,创新意味着语言进行新文字再度普及,是制约文化传播而不是促进文化传播,用已有的旧文字解读新事物,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  @旷者广也 54楼
13:51:56  ∫ 积分,  x 未知数,  !阶乘,  dx微分,  ∑累加,  +加,  -减,  ×乘,  ÷除,  =等于,  %百分比,  ℃ 摄氏度,  你认为这些符号的创造是缺点?  -----------------------------  1,你所说的英语的创新是指新词,汉语也有由几个汉字组成的新词,而且还是有实际意义的、没见过新词的人看了以后基本也能猜到意思的新词。英语的新词猜不到意义,只能硬背,这叫创新?  2,你说汉语不能新造字,可是实际上常用汉语的字也就3000多个,就可以表现世间万物了,还有几万个不常用的,不常用的既然都没有用武之地,何必要造新字。你喜欢的英语,你试着造出第27个字母试试(不是那些希腊字符和数学符号,我说的是能和26个原有字母组成新单词的字母),连27个字母都不能有,却说几万个字的中文不能创新,你是不是很可笑?  3,这些数学符号和简写在汉语中也可以用,不影响汉语的独立性和表现,而且其汉语的词,如微分、百分比、累加之类,即使没学过这些,也能通过词语了解这基本是一种什么运算,英语行吗?简写符号肯定不用说,没学过的人看了不可能懂,而即使是表示这些运算符的英语单词,没有学过的人看了也丝毫不会懂。  综上所述,一个看了部分语言就能大致了解剩下文字和词语大致意思或所知范围的语言——汉语,对比一个各个单词和词语互补相关的语言——英语及其其他拼音问题,傻子都能看出哪个的优势更大。  你非要脑补单词和意义无关这点就是好就是正确,我也不能把你怎么样,但是想说服别人还是省省吧
  @旷者广也
23:20:31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新符号,因为字母本身为无意义的极简符号;新的符号系统又会加快思维速度;汉语要引入一些极简符号,以改变汉语使用者不愿创建新符号的习惯。  -----------------------------  @chincom_cd 51楼
10:31:15  汉语中本身有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日语的假名也是由汉语演变过来的,实在不行还有麻将。。。  汉语本身在符号扩展上并没有你说的局限性,  因为
的原因大家才是普遍使用拉丁字母及希腊字母来进行一些标记,现在继续使用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吧  其实你可以提倡把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麻将等符号用作日常标注  而由于习惯及与其他国家沟通方面需要的部分也把它们吸收到汉语书写系统来。  -----------------------------  八卦符号也算是一种创新,更像是极坐标体系,类似0~45~360度角,在看房子测方位时还是挺好的,可惜这类创新太少了。麻将符号也算是创新,是娱乐方面的。  我更期待科技领域的创新。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没有发明新的符号系统,看得人头疼;实际上,已经阻碍了科学的传播。  看看我们古人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  卷上:周公曰:“大哉言数!请问用矩之道?”  5、卷上:商高曰:“平矩以正绳,偃矩以望高,覆矩以测深,卧矩以知远,环矩以为圆,合矩以为方。方属地,圆属天,天圆地方。方数为典,以方出圆。笠以写天。天青黑,地黄赤。天数之为笠也,青黑为表,丹黄为里,以象天地之位。是故知地者智,知天者圣。智出于句,句出于矩。夫矩之于数,其裁制万物,唯所为耳。”周公曰:“善哉!”  6、卷上:昔者荣方问于陈子,曰:“今者窃闻夫子之道。知日之高大,光之所照,一日所行,远近之数,人所望见,四极之穷,列星之宿,天地之广袤,夫子之道皆能知之。其信有之乎?”陈子曰:“然。”荣方曰:“方虽不省,愿夫子幸而说之。今若方者可教此道邪?”陈子曰:“然。此皆算术之所及。子之于算,足以知此矣。若诚累思之。”  7、卷上:于是荣方归而思之,数日不能得。复见陈子曰:“方思之不能得,敢请问之。”陈子曰:“思之未熟。此亦望远起高之术,而子不能得,则子之于数,未能通类。是智有所不及,而神有所穷。夫道术,言约而用愽者,智类之明。问一类而以万事达者,谓之知道。今子所学,算数之术,是用智矣,而尚有所难,是子之智类单。夫道术所以难通者,既学矣,患其不博。既博矣,患其不习。既习矣,患其不能知。故同术相学,同事相观。此列士之愚智,贤不肖之所分。是故能类以合类,此贤者业精习智之质也。夫学同业而不能入神者,此不肖无智而业不能精习。是故算不能精习,吾岂以道隐子哉?固复熟思之。”  ~~~~~~~~~~~~~~~~~~~~~~~~~~~~~~~~~~~~  在看看《九章算术》:  《勾股》原文-出自《九章算术》  1、勾股:今有勾三尺,股四尺,问为弦几何?  答曰:五尺。  2、勾股:今有弦五尺,勾三尺,问为股几何?  答曰:四尺。  3、勾股:今有股四尺,弦五尺,问为勾几何?  答曰:三尺。  勾股术曰:勾股各自乘,并,而开方除之,即弦。  又股自乘,以减弦自乘,其馀开方除之,即勾。  又勾自乘,以减弦自乘,其馀开方除之,即股。  4、勾股:今有圆材径二尺五寸,欲为方版,令厚七寸。问广几何?  答曰:二尺四寸。  术曰:令径二尺五寸自乘,以七寸自乘减之,其馀开方除之,即广。  5、勾股:今有木长二丈,围之三尺。葛生其下,缠木七周,上与木齐。问葛长几何?  答曰:二丈九尺。  术曰:以七周乘三尺为股,木长为勾,为之求弦。弦者,葛之长。  6、勾股:今有池方一丈,葭生其中央,出水一尺。引葭赴岸,适与岸齐。问水深、葭长各几何?  答曰:水深一丈二尺;葭长一丈三尺。  术曰:半池方自乘,以出水一尺自乘,减之,馀,倍出水除之,即得水深。加出水数,得葭长。  7、勾股:今有立木,系索其末,委地三尺。引索却行,去本八尺而索尽。问索长几何?  答曰:一丈二尺、六分尺之一。  术曰:以去本自乘,令如委数而一,所得,加委地数而半之,即索长。  8、勾股:今有垣高一丈。倚木于垣,上与垣齐。引木却行一尺,其木至地。问木几何?  答曰:五丈五寸。  术曰:以垣高十尺自乘,如却行尺数而一,所得,以加却行尺数而半之,即木长数。  9、勾股:今有圆材,埋在壁中,不知大小。以鐻鐻之,深一寸,鐻道长一尺。问径几何?  答曰:材径二尺六寸。  术曰:半鐻道自乘,如深寸而一,以深寸增之,即材径。  10、勾股:今有开门去阃一尺,不合二寸。问门广几何?  答曰:一丈一寸。  术曰:以去阃一尺自乘,所得,以不合二寸半之而一,所得,增不合之半,即得门广。  11、勾股:今有户高多于广六尺八寸,两隅相去适一丈。问户高、广各几何?  答曰:广二尺八寸;高九尺六寸。  术曰:令一丈自乘为实。半相多,令自乘,倍之,减实,半其馀。以开方除之,所得,减相多之半,即户广。加相多之半,即户高。  12、勾股:今有户不知高广,竿不知长短。横之不出四尺,从之不出二尺,邪之适出。问户高、广、袤各几何?  答曰:广六尺,高八尺,袤一丈。  术曰:从、横不出相乘,倍,而开方除之。所得加从不出即户广,加横不出即户高,两不出加之,得户袤。  13、勾股:今有竹高一丈,末折抵地,去本三尺。问折者高几何?  答曰:四尺、二十分尺之十一。  术曰:以去本自乘,令如高而一,所得,以减竹高而半其馀,即折者之高也。  14、勾股:今有二人同所立。甲行率七,乙行率三。乙东行。甲南行十步而邪东北与乙会。问甲乙行各几何?  答曰:乙东行一十步半;甲邪行一十四步半及之。  术曰:令七自乘,三亦自乘,并而半之,以为甲邪行率。邪行率减于七自乘,馀为南行率。以三乘七为乙东行率。置南行十步,以甲邪行率乘之,副置十步,以乙东行率乘之,各自为实。实如南行率而一,各得行数。  15、勾股:今有勾五步,股十二步。问勾中容方几何?  答曰:方三步、十七分步之九。  术曰:并勾、股为法,勾股相乘为实,实如法而一,得方一步。  16、勾股:今有勾八步,股十五步。问勾中容圆,径几何?  答曰:六步。  术曰:八步为勾,十五步为股,为之求弦。三位并之为法,以勾乘股,倍之为实。实如法得径一步。  17、勾股:今有邑方二百步,各中开门。出东门十五步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  答曰:六百六十六步、太半步。  术曰:出东门步数为法,半邑方自乘为实,实如法得一步。  18、勾股:今有邑,东西七里,南北九里,各中开门。出东门十五里有木。问出南门几何步而见木?  答曰:三百一十五步。  术曰:东门南至隅步数,以乘南门东至隅步数为实。以木去门步数为法。实如法而一。  ~~~~~~~~~~~~~~~~~~~~~~~~~~~~~~~~~  这些纯文字型描写和运算,比西方的简洁的符号系统,要慢太多了。  所以说,创造新符号,绝对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NaOH_0814
10:28:36  这个楼主还真是用心良苦,一边说着汉语英语一样优秀,一边无处不是刻意贬低汉语。所说理论也是可笑至极,不断创造新词竟然还变成优势了,如果这么说英语倒是优势巨大,什么几十万字母组成的单词随便造,造完了随便安一个含义,老子也是语言大师好么!  -----------------------------  @旷者广也 55楼
14:05:19  我是说一个科学类的学科,特别是需要进行形式逻辑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创造新符号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运算符号,也需要不断创造。生活中的语言,不适合做科研。  你用普通生活语言描述这道题看:    -----------------------------  外国人往往惊讶于中国的小学生能够快速做出乘法和除法,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九九乘法表,而英语国家从来没有类似的东西,因为音节数太多、不均匀、不押韵,连记忆这么简单的东西都被语言限制住了,导致外国人日常计算简单数学都如此缓慢,那么怎么证明英语的好?  你所举的化学方程式、高等数学公式的例子和英语有关系吗,只是部分借助了英语的符号而已,发音方法和语法、造词方法用上了吗?只是因为这些是外国人先搞出来的而已,这些东西的书写符号、格式、阅读方式基本上也和英语的单词、语法没有任何关系,丝毫不能说明英语先进。外国人先搞出的这个东西,中国后学,当然遵循发明者的方式和格式来进行书写和运算了,不可能再创出一套写法完全不同的系统,那叫找事。如果是东方人先发明出这些,毫无疑问也会顺便发明出一套精简的表示方式的。
  ,  
  回复第54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3:51)  @NaOH_0814 48楼
10:22:54  回复第19楼(作者: ……  ==========  回复第54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3:51)  @NaOH_0814 48楼
10:22:54  创造的不是新概念而是新概念词,而这恰好是汉语的优势——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创造......  最后,对于文字来说,创新是最大缺点,创新意味着语言进行新文字再度普及,是制约文化传播而不是促进文化传播,用已有的旧文字解读新事物,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  ∫ 积分,  x 未知数,  !阶乘,  dx微分,  ∑累加,  +加,  -减,  ×乘,  ÷除,  =等于,  %百分比,  ℃ 摄氏度,  你认为这些符号的创造是缺点?  ==========  注意我的话有一个前提,“对文字来说”,你给的符号算是文字?跟语言有毛线关系?难道汉字输入法里找不到这些符号了吗?  说到这些符号的创造的确是由西方世界完成,但这主要取决于现代的科学体系发源于西方,如果没有西方世界的创造其他民族也会创造出简洁的符号来——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跟文字类型没有任何关系。  打个比方,对于“#”,有什么理由就确定这是一个字母文字?凭什么认为讲汉语的中国人不能弄出来这个东西?  
  回复第59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4:31)  @旷者广也
23:20:31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  ==========  首先你要明白,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确实惊人,但跟当代科学体系属于完全不同的体系,一个是经验体系一个是推导体系,经验体系往往只能研究小规模数据,在这个阶段的科学发展中虽然用纯文字表达但是因为表述内容简单所以没有发展符号的急切需求,如果汉文化自主发展出高等数学难道还依然用这种表述方式??  你的最后一句话说错了,创造新符号,不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仅此而已。  
  @旷者广也
23:20:31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新符号,因为字母本身为无意义的极简符号;新的符号系统又会加快思维速度;汉语要引入一些极简符号,以改变汉语使用者不愿创建新符号的习惯。  -----------------------------  @chincom_cd
10:31:15  汉语中本身有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日语的假名也是由汉语演变过来的,实在不行还有麻将。。。  汉语本身在符号扩展上并没有你说的局限性,  因为
的原因大家才是普遍使用拉丁字母及希腊字母来进行一些标记,现在继续使用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吧  其实你可以提倡把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麻将等符号用作日常标注  而由于习惯及与其他国家沟通方面需要的部分也把它们吸收到汉语书写系统来。  -----------------------------  @旷者广也 59楼
14:31:00  八卦符号也算是一种创新,更像是极坐标体系,类似0~45~360度角,在看房子测方位时还是挺好的,可惜这类创新太少了。麻将符号也算是创新,是娱乐方面的。  我更期待科技领域的创新。像《九章算术》《周髀算经》没有发明新的符号系统,看得人头疼;实际上,已经阻碍了科学的传播。  看看我们古人的《周髀算经》和《九章算术》:  ~~~~~~~~~~~~~~~~~~~~~~~~~~~~~~~~~~~~~~~......  ~~~~~~~~~~~~~~~~~~~~~~~~~~~~~~~~~  这些纯文字型描写和运算,比西方的简洁的符号系统,要慢太多了。  所以说,创造新符号,绝对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  -----------------------------  注音符号有40个,64卦有64个字符,麻将也有20-30个不同的符号  用来替代英文字符,表达你所说的数学,化学等都足够了,  现在没有用只是习惯问题,谈不上什么优劣吧  最后,麻烦你把你自己举出了的《九章算术》用英文翻译一遍,我想知道怎么叫慢太多了
  回复第54楼,@旷者广也  @NaOH_0814 48楼
10:22:54   回复第19楼(作者: @旷者广也 于
21:08)   @moknmk 13楼
21:15:00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   字母语言固然有这些缺点,但其创生新概念的能力更强;因为其符号本身无意义,可以个性化地赋予它以意义;但中文字符本身有意义,不可自由想象;这应是中文使用者难以系统化创新的原因.   ==========   创造的不是新概念而是新概念词,而这恰好是汉语的优势——因为我们根本不需要创造......   最后,对于文字来说,创新是最大缺点,创新意味着语言进行新文字再度普及,是制约文化传播而不是促进文化传播,用已有的旧文字解读新事物,是最有效率的方式。   -----------------------------   ∫ ...  --------------------------  是的,要不叫专业吗?以后会多到天文数字,看看结果  
  ,  
  应该是吧。  科学语言 --- 逻辑体系和数学符号,已经离开普通生活语言很远了。  跟 什么语种没啥关系。
  @chincom_cd
15:01:00  @旷者广也 28楼
23:20:31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新符号,因为字母本身为无意义的极简符号;新的符号系统又会加快思维速度;汉语要引入一些极简符号,以改变汉语使用者不愿创建新符号的习惯。   -----------------------------   @chincom_cd 51楼
10:31:15   汉语中本身有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日语的假名也是由汉语演变过来的,实在不行还有麻将。。。   汉语本身在符号扩展上并没有你说的局限性,   因为 历史 的原因大家才是普遍使用拉丁字母及希腊字母来进行一些标记,现在继续使用仅仅是习惯上的原因吧   其实你可以提倡把注音符号,天干地支,64卦,麻将等符号用作日常标注   而由于习惯及与其他国家沟通方面需要的部分也把它们吸收到汉语书写系统来。   -----  -------------------------  注音符号近现代才发明,应是受西文启发所致;64卦符过于相似,辨识度不够,而且不够简洁,西方字符大都只有一笔;64卦符更大的劣势是,它类似二进制,是记数符,不便用于其它意义;就像不能把0~9用作它途;麻将也是记数符,不能用作其它符号。  
  汉文字几千年了。。。。。  
  汉语不如英语精确,但中文文章中可以携带英语单词和数字公式啥的.  英语有啥缺点,咱不关心.
  @旷者广也 68楼
18:04:01  注音符号近现代才发明,应是受西文启发所致;64卦符过于相似,辨识度不够,而且不够简洁,西方字符大都只有一笔;64卦符更大的劣势是,它类似二进制,是记数符,不便用于其它意义;就像不能把0~9用作它途;麻将也是记数符,不能用作其它符号。  -----------------------------  “注音符号近现代才发明,应是受西文启发所致”这不是正好说明汉字对创建新符号没有任何排斥吗?  另外谢谢你承认了64卦和麻将至少可以用作计数符,追加说明两点,  64卦其实各有明确卦名及含义的,麻将除了数字还有花牌。  我举上面三个例子只是想说明汉字并不排斥扩展。你觉得把英文字母吸收到中文的书写体系怎么样?你不会说吸收不了吧
  @NaOH_0814
14:49:00  回复第59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4:31)   @旷者广也 28楼
23:20:31   我原意指字母使用者习惯创建……   ==========   首先你要明白,中国古代的科学成就确实惊人,但跟当代科学体系属于完全不同的体系,一个是经验体系一个是推导体系,经验体系往往只能研究小规模数据,在这个阶段的科学发展中虽然用纯文字表达但是因为表述内容简单所以没有发展符号的急切需求,如果汉文化自主发展出高等数学难道还依然用这种表述方式??   你的最后一句话说错了,创造新符号,不是科技发展的必要条件,而是科学发展的必然结果。仅此而已。   ------------------------  经验阶段每个文明都要经历;能否升级科学就必须依赖內容/概念和形式/符号的创新。  科学升级是文明升级的关键。古中国人创造了概念却没有创造出符号/形式,非常让人遗憾。比如”加减乘除开方平方"早就有了,却始终没有创造出+、-、×、÷、√、㎡,导致科学始终在中文文字中徘徊。看看《九章算术》就知道了。就凭那文学性质的符号体系,你叫如何升级?另外,古代中文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怎么指望它出现运算符号?一个好的符号系统就代表一个好的思维系统。科学领域一个简洁有力的符号系统难道不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  
  @jhgaa
18:20:00  汉语不如英语精确,但中文文章中可以携带英语单词和数字公式啥的.   英语有啥缺点,咱不关心.  -------------------------  汉字中引入英文、数字、运算符会遭遇不小的阻力;会有人骂"中英混杂,破坏汉语纯洁"。  
  回复第72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8:49)  @NaOH_0814
14:49:00  ------------------------  经验阶段每个文明都要经历;能否升级科学就必须依赖內容/概念和形式/符号的创新。  科学升级是文明升级的关键。古中国人创造了概念却没有创造出符号/形式,非常让人遗憾。比如”加减乘除开方平方"早就有了,却始终没有创造出+、-、×、÷、√、㎡,导致科学始终在中文文字中徘徊。看看《九章算术》就知道了。就凭那文学性质的符号体系,你叫如何升级?另外,古代中文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怎么指望它出现运算符号?一个好的符号系统就代表一个好的思维系统。科学领域一个简洁有力的符号系统难道不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一,前面不是告诉你了么?这些符号不是文字,跟你的帖子任何JB关系,拿这东西说事有什么意义?  第二,关于符号和科学发展,我前面已经说过了,在低级科学层次中,是不需要符号的,因为没有大量繁琐的计算,更何况古代中国一向重观察而轻计算。符号是随着科学发展而发展,科学不前进,不可能有人一拍脑袋搞出一大堆符号来——一个不懂微分的文明会为微分创造符号?如果我只需要算1+1=2我完全可以不用符号,但是有一天我学到了微积分就不可能不借助符号。  第三,欧洲的科技进步跟符号没有必然联系,科技是否进步在于社会思想是否开明,在于是否有良好的学术氛围,搞出几个符号就能科技大跃进,那好,咱们现在不用考大学了,都去研究造符号去不就好了?下个诺贝尔是不是就指日可待了?  
  @moknmk
14:35:00  @NaOH_0814 50楼
10:28:36   这个楼主还真是用心良苦,一边说着汉语英语一样优秀,一边无处不是刻意贬低汉语。所说理论也是可笑至极,不断创造新词竟然还变成优势了,如果这么说英语倒是优势巨大,什么几十万字母组成的单词随便造,造完了随便安一个含义,老子也是语言大师好么!   -----------------------------   @旷者广也 55楼
14:05:19   我是说一个科学类的学科,特别是需要进行形式逻辑的学科,如数学,物理,化学,创造新符号是必不可少的。包括运算符号,也需要不断创造。生活中的语言,不适合做科研。   你用普通生活语言描述这道题看:     -----------------------------   外国人往往惊讶于中国的小学生能够快速做出乘法和除法,因为中国自古就有九九乘法表...  -------------------------  我没说汉字使用者100%发明不出简洁符号.我只认为汉字使用者受方块字影响过大,不习惯去创造与汉字差异过大的符号。  
  讨论个锤子,汉语原来本身就是一些符号,有的说汉语不能创新,现在汉语不是借鉴很多符号吗,中国人能接受,也能用,这不是很好嘛,丰富了汉语,这不就弥补了缺点吗,好的就学,丰富自己,汉语不是就更无敌吗,英语中能不能加入汉字呢。。。。。你说以后哪个语言更丰富呢。。。。。
  回复第76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9:40)  @moknmk
14:35:00  -------------------------  我没说汉字使用者100%发明不出简洁符号.我只认为汉字使用者受方块字影响过大,不习惯去创造与汉字差异过大的符号。  ==========  中国人用起阿拉伯数字abcαβγ跟汉字一样顺手从没见有人不习惯,符号是科学系统化的产物,必然会出现,必然被认可。  符号的要求就是一个词——简单,造难的符号可以,简单的自然也可以,太极图这么个圆圆的跟方块字完全不占边的都可以被搞出来,还有什么不能搞的?说到底,符号不就是些OOXX么?  
  西方科技领先我们一百多年,你认为是英语的功劳;  19世纪前我们的科技领先于西方,我认为是汉语的功劳。  我们领先西方的时间远超西方领先我们的时间。所以,汉语比英语好。  现在,汉语引入了阿拉伯数字,英文字母等符号,如虎添翼,汉语更远胜英语。
  @NaOH_0814
19:35:00  回复第72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18:49)   @NaOH_0814 63楼
14:49:00   ------------------------   经验阶段每个文明都要经历;能否升级科学就必须依赖內容/概念和形式/符号的创新。   科学升级是文明升级的关键。古中国人创造了概念却没有创造出符号/形式,非常让人遗憾。比如”加减乘除开方平方"早就有了,却始终没有创造出+、-、×、÷、√、㎡,导致科学始终在中文文字中徘徊。看看《九章算术》就知道了。就凭那文学性质的符号体系,你叫如何升级?另外,古代中文连标点符号都没有;怎么指望它出现运算符号?一个好的符号系统就代表一个好的思维系统。科学领域一个简洁有力的符号系统难道不是科学发展的必要条件。   ==========   第一,前面不是告诉你了么?这些符号不是文字,跟你的帖子任何  -------------------------  符号和文字当然有关系。文字是一种书面语言,符号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科学符号脱胎于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改进和加工,使之更适合于科学研究。  壹加壹等于贰  1+1=2  两者思维顺序一致,但速度后者要快;这是最简单的,越复杂的计算过程越能体现后者优势。这和计算机软件是同样的道理,简洁清晰的代码必然带来速度上的提升;代码越长,这种差异越明显;最终是科技形成代差。  
  楼主觉得日语咋样?它可是身兼汉字和字母文字之优点哦  英语跟日语比就是个渣,日语跟汉语比又不伦不类四不像  所以,英语早已经沦落了  
09:19:00  一百年后,你且来看它。  汉字,无论什么时代,学习几千个字就够了。  -------------------------  @旷者广也 5楼
09:30:06  汉字字符过少以及字符不够简单制约理工思维的发展。必须承缺点才能进步。  -----------------------------  可以改进,字符可以增加
  @moknmk 13楼
21:15:03  英语相对汉语的优势:能读出来,仅此而已  三大完败的劣势:  1,读出来不知道什么意思,汉语就算不知道意思,也可以知道所说的是液体还是气体,植物还是鸟类,器官还是天体。不要说词根,因为那只适用于少数词。所以不懂专业英语的人,看一篇充斥着专业单词的文章会什么都不懂,而中文可以懂几分。  2,英语的每个单词音节过多,导致描述公猫、母猫、公马、母马、公牛、母牛、奶牛、牛奶之类的......  -----------------------------  正解,楼主高人
  @什么名字不能忘
04:59:00  楼主觉得日语咋样?它可是身兼汉字和字母文字之优点哦   英语跟日语比就是个渣,日语跟汉语比又不伦不类四不像   所以,英语早已经沦落了   -------------------------  我对日语了解不多。日语除汉字部分外,平假名和片假名是否只表音不表意,类似字母那样?如果真是那样,符合我多样化语言/符号系统的理想模式。我认为,中英文混杂,不但不是缺点,而且还是优点,同时加入运算符,那就更好了。只要表达能力更强就是好语言。  
  回复第80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4:13)  @NaOH_0814
19:35:00  符号和文字当然有关系。文字是一种书面语言,符号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科学符号脱胎于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改进和加工,使之更适合于科学研究。  壹加壹等于贰  1+1=2  两者思维顺序一致,但速度后者要快;这是最简单的,越复杂的计算过程越能体现后者优势。这和计算机软件是同样的道理,简洁清晰的代码必然带来速度上的提升;代码越长,这种差异越明显;最终是科技形成代差。  ==========  注意认清中国字,我说的是跟你的帖子没关系!符号是纯科技语言,是在绝对的科技研究中发展出来的独立体系,跟生活语言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你科技不发展,即使说了一万年hello how are you也出不了科技符号,符号不是常规交流文字的衍生产物,只要科技发展进入正轨就必然会自主出现,拿一个独立体系的符号来判定文字主体的好坏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符号与科学进步的关系是:  科学思想的萌芽出现→科学体系自身系统化整合→整合遇到困难→字符应运而生→科技跃进开始→科技进步返回来促进符号学进步。  先有科技自身发展为前提,才能有符号催化科技的现象出现。不能因为有了第二步就无视了第一步。  中国古代重应用技术轻基础科学,重观察发现轻推理归纳,所以才会出现成果多却连物理化学的学科分类也没有出现的现象,说到底在于从官方到民间的思想封建化。而西方世界则得利于古希腊时代的严谨学风为思想基础,资本主义萌芽的经济发展为客观实际需求,于是催生了科技全面发力整合,并在整合中出现了以符号为主的科研语言,其实你只要看一看符号发展历史就可以明白了,符号自古都是随着科技发展而发展,科技进一步它才能跟着进一步,试问连符号应该对应的含义都没有出现如何会有符号本身的出现?  打个比方,有些民族在马背上,有些民族在鱼船上,但不管是哪一种民族,只要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开着飞机飞到天上,他用什么只关乎科技发展,跟曾经用的什么无关的——都是一样的道理。  
  符号和生活语言没有必然联系?  符号这个概念大了去了。语言包括文字和声音。文字就是符号。  随意画一个东西,也是符号。  用于科技的符号最初当然来源于生活语言,即来源于文字符号。  给你看点“+ - ×、÷”来源的资料吧.  ~~  加法符号,  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  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  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写,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减法也是同样,使用英文minus   (减少) 的字头m,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  逐渐变成了“-”。
在“+”号出现了100  年左右后,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  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  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  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χ相混淆,建议用“?”作为乘号,  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容易与小数点相混,仍坚持采用×号。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  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例如,100个苹果分给10  位小朋友,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  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莱布尼兹是使用“∶”代表除号,  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人们也用“∶”表示比,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  ~~~~~~~~~~~~~~~~~~  在给你关于标点符号来源的资料。  ~~~~~~~~~~~~~~~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  ~~~~~~~~~~~~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jù dòu〉符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当前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代诗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
  @NaOH_0814 85楼
08:06:51  回复第80楼(作者:
04:13)  @NaOH_0814
19:35:00  符号和文字当然有关系。文字是一种书面语言,符号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科学符号脱胎于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改进和加工,使之更适合于科学研究。  壹加壹等于贰  1+1=2  两者思维顺序一致,但速度后者要快;这是最简单的,越复杂的计算过程越能体现后者优势。这和计算机软件是同样的道理,简洁清晰......  ----------------------------  ==========  注意认清中国字,我说的是跟你的帖子没关系!符号是纯科技语言,是在绝对的科技研究中发展出来的独立体系,跟生活语言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你科技不发展,即使说了一万年hello how are you也出不了科技符号,符号不是常规交流文字的衍生产物,只要科技发展进入正轨就必然会自主出现,拿一个独立体系的符号来判定文字主体的好坏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  ~~~~~~~~~~~~~~~~~~~  符号和生活语言没有必然联系?  符号这个概念大了去了。语言包括文字和声音。文字就是符号。  随意画一个东西,也是符号。  用于科技的符号最初当然来源于生活语言,即来源于文字符号。  给你看点“+ - ×、÷”来源的资料吧.  ~~  加法符号,  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  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  随着欧洲商业的繁荣,写“et”也嫌慢了,为了加快速度,把两个字母连着写,因此“et”慢慢地变成了“+”。 减法也是同样,使用英文minus   (减少) 的字头m,而它也是为了便于速写,  逐渐变成了“-”。 在“+”号出现了100  年左右后,英国的奥特雷德首先使用了“×”作为乘号。  据说乘法符号是根据加法符号得来的。  因为乘法运算是从几个相同数的连加运算发展而来的。  例如,13×5,就是13+13+13+13+13。也就是说乘法运算是一种  特殊的加法运算,所以将加法符号“+”稍作变动,就变成了现在的乘号“×”。  后来,莱布尼兹认为“×”容易与χ相混淆,建议用“?”作为乘号,  这样,“?”也得到了承认。但也有人觉得“?”容易与小数点相混,仍坚持采用×号。   除法的符号“÷”是英国的瓦里斯最初使用的,  后来在英国得到了推广。除的本意是分,例如,100个苹果分给10  位小朋友,每人得多少,就是100÷10。符号“÷”的中间的横线把上、  下两部分分开,形象地表示了“分”。但在德国,莱布尼兹是使用“∶”代表除号,  一直沿用到现在。后来人们也用“∶”表示比,因为比的含义和除的含义是一致的。  ~~~~~~~~~~~~~~~~~~  在给你关于标点符号来源的资料。  ~~~~~~~~~~~~~~~  西方标点源于古希腊。林著说,公元前5世纪的希腊铭文,用词连写,只是偶尔用直行的二连点和三连点分隔词句。大学者亚里士多德(前384~前322年)在《修辞学》中提到哲学家赫拉克利特(前540~前470年)的著作因为连写难以断句。林著指出西方新式标点系统的奠基人是意大利语法学家和出版家A.马努提乌斯(约年)。他以语法原则取代诵读原则制定五种印刷标点:逗号(,)、分号(;)、冒号(:)、句号(。)和问号(?)。他的家族在百年间出书近千种,行销欧洲各地,这几种基本标点为各语种普遍采用。  ~~~~~~~~~~~~  在中国古代文书中,一般不加标点符号,而是通过语感、语气助词、语法结构等断句(在文章里加入“句读〈jù dòu〉符号”:表示句子的完结;读号貌似当前的顿号,表示语气的停顿),经常出现歧义、造成对文章字句的误解;例如清代诗人赵恬养《增订解人颐新集》中“下雨天留客天留我不留”(另一说我是客,不是我)一句就有七种解释方法。  耐人寻味的是,人类在古代就创造出灿烂的文明,但是创造为数不多的标点符号却是步履维艰。中国在殷商时代已创造出甲骨文,发掘出土的甲骨片所载约有4 500个单字(可识者约为三分之一)。东汉许慎著《说文解字》已收篆文9 353字,从那时直到清末,得到共同认可使用的还只有句(。)、读(、)、表示着重的(。)、表示专名的(——)等几个标点而已,而且这些标点符号常常同其他符号(如评点符号)混用,直到1920年北洋政府教育部公布《请颁行新式标点符号议案》才有成为系列的12种标点。  ~~~~~~~~~~~~~~~~~~~~
  ,  
  回复第87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9:42)  @NaOH_0814 85楼
08:06:51  回复第80楼(作者: ……  =======  我说的符号显然在特指科学符号,跟文字这种日常交流符号——文字是有本质区别的。  你的例子有一个奇怪的特点不知你发现没有,就是所有的科学符号基本都源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常用字谁发明的有确切记载么?日常交流的文字是生活用词,只能是普通民众创造,科学符号是科学术语只能是有一定学术能力的科学界人士而且普遍是大科学家创造,有什么符号是个大学研究生创造的吗?可能有,但是太少了,这恰恰证明了科学符号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能是有相当的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具有创造科学符号的意识!  再说这些符号,不也是从复杂到简单么?还有一个问题,你的例子很多都是应用了像形文字的造词思想,比如÷号,既然中国汉字是像形字,只要科技萌芽出现为什么就不能有像形符号产生呢?  
  回复第87楼(作者:@旷者广也 于
09:42)  @NaOH_0814 85楼
08:06:51  回复第80楼(作者: ……  =======  我说的符号显然在特指科学符号,跟文字这种日常交流符号——文字是有本质区别的。  你的例子有一个奇怪的特点不知你发现没有,就是所有的科学符号基本都源于一位伟大的科学家。这说明了什么?我们的常用字谁发明的有确切记载么?日常交流的文字是生活用词,只能是普通民众创造,科学符号是科学术语只能是有一定学术能力的科学界人士而且普遍是大科学家创造,有什么符号是个大学研究生创造的吗?可能有,但是太少了,这恰恰证明了科学符号是科技发展的必然产物——只能是有相当的科学素养的人,才能具有创造科学符号的意识!  再说这些符号,不也是从复杂到简单么?还有一个问题,你的例子很多都是应用了像形文字的造词思想,比如÷号,既然中国汉字是像形字,只要科技萌芽出现科学的思想产生为什么就不能有像形符号产生呢?  
  按楼主思维,字母文字好,所以英文好,那么同样德文也好,法文也好,俄文也好,甚至希腊文楼主也会赞它好  那么这世界上字母文字都同样优秀,而我方块汉字独此一家,楼主为何拼命鼓吹汉英混合,而不是汉德混合,汉法混合,汉俄混合………  楼主是专为鼓吹英文的?  那么请楼主先证明:  同样是字母文字,英文比法文好,比德文好,比俄文好……址世界上数百种文母文字都好  然后再讨论我方块汉字与最好的一种字母文字混合吧  是不是这个理?  楼主,任重而道远,振兴中华改革文字的重担就落在你的肩上了,努力啊  
  @cirand
09:47:18  中国古代许多的高科技,至今都无法复制出来,不要总妄自菲薄,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好坏,时间跨度再放远点,回头再看看现在西方的模式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旷者广也 7楼
12:45:21  这不是别人的标准,这是客观标准。我国古代在抽象形式逻辑上没有深入的发展,是什么原因?  我的看法是受制于固定意义的字符,从而导致学者不敢创设新概念和新符号。想一想,  代表未知量的“X”,a,b,c,这是一些极其简单的符号,它们导致了代数这门庞大的学科的飞速发展。古代中国人也对代数有研究,不过都是大方块字的文字描述。在  中国的字符系统中,很难想象会出现这种类型的符号。不过在无意义的字母文符号......  -----------------------------  汉字是一种生活语言的载体,是一种高级文字, 是神的语言. 像英语这种拼音字母的一维 线性文字,并不具有先进性, 是落后的,
再者 以汉语为母语的人, 在 格物学中要用到的简约符号, 经历现代科学几百年的发展已经有了一整套 符号体系, 这个符号体系 已经是全人类的财富与工具......这个符号体系 包括希腊字母, 英文字母, , 以及其它 符号等. 还包括以后可能创造的符号 字母....
09:19:13  一百年后,你且来看它。  汉字,无论什么时代,学习几千个字就够了。  -----------------------------
  @关山月_ 2楼
09:17:10  故宫用到多少数学知识?  火药用到多少化学知识?  兵器用到多少物理知识?  可见,语言与物质的产生、发明无必然关系。  -----------------------------  偷井盖,嗑药,。。。。这些词汇与物质没有关系?
  @NaOH_0814
08:06:51  回复第80楼(作者:
04:13)  @NaOH_0814
19:35:00  符号和文字当然有关系。文字是一种书面语言,符号也是一种书面语言。科学符号脱胎于生活语言,来源于生活语言,是生活语言的改进和加工,使之更适合于科学研究。  壹加壹等于贰  1+1=2  两者思维顺序一致,但速度后者要快;这是最简单的,越复杂的计算过程越能体现后者优势。这和计算机软件是同样的道理,简洁清晰......  ----------------------------  ==========  注意认清中国字,我说的是跟你的帖子没关系!符号是纯科技语言,是在绝对的科技研究中发展出来的独立体系,跟生活语言没有任何必然联系,你科技不发展,即使说了一万年hello how are you也出不了科技符号,符号不是常规交流文字的衍生产物,只要科技发展进入正轨就必然会自主出现,拿一个独立体系的符号来判定文字主体的好坏没有任何参考价值。  -----------------------------  @旷者广也 87楼
09:42:24  ~~~~~~~~~~~~~~~~~~~  符号和生活语言没有必然联系?  符号这个概念大了去了。语言包括文字和声音。文字就是符号。  随意画一个东西,也是符号。  用于科技的符号最初当然来源于生活语言,即来源于文字符号。  给你看点“+ - ×、÷”来源的资料吧.  ~~  加法符号,  开始使用的是英文plus(加)的字头p。  在德国,使用了相当于英语“and”(和) 的词“et”。  随着欧洲商......  -----------------------------  来哩深 奸头们!好肚肚。  奥麦秆,臊锐,姑子白!臊锐 臊锐!
  @xiaobing719
10:20:00  @cirand 6楼
09:47:18   中国古代许多的高科技,至今都无法复制出来,不要总妄自菲薄,用别人的标准来衡量自己的好坏,时间跨度再放远点,回头再看看现在西方的模式究竟是进步了还是退步了。   -----------------------------   @旷者广也 7楼
12:45:21   这不是别人的标准,这是客观标准。我国古代在抽象形式逻辑上没有深入的发展,是什么原因?   我的看法是受制于固定意义的字符,从而导致学者不敢创设新概念和新符号。想一想,   代表未知量的“X”,a,b,c,这是一些极其简单的符号,它们导致了代数这门庞大的学科的飞速发展。古代中国人也对代数有研究,不过都是大方块字的文字描述。在   中国的字符系统中,很难想象会出现这种类型的符号。不过在无意义的字母文符号......   ----  -------------------------  符号系统,相当于电脑中的操作系统;中文符号适宜于图像阅读与图像思考,信息量大入,模糊而快速;但是不够精确;逻辑论证缺乏,公理化系统没有。字母符号系统正好相反。  
  @什么名字不能忘
10:16:00  按楼主思维,字母文字好,所以英文好,那么同样德文也好,法文也好,俄文也好,甚至希腊文楼主也会赞它好   那么这世界上字母文字都同样优秀,而我方块汉字独此一家,楼主为何拼命鼓吹汉英混合,而不是汉德混合,汉法混合,汉俄混合………   楼主是专为鼓吹英文的?   那么请楼主先证明:   同样是字母文字,英文比法文好,比德文好,比俄文好……址世界上数百种文母文字都好   然后再讨论我方块汉字与最好的一种字母文字混合吧   是不是这个理?   楼主,任重而道远,振兴中华改革文字的重担就落在你的肩上了,努力啊   -------------------------  我并没说一定要英汉混合;我只希望汉字系统能引入一些高度简单的概念符号与运算符号,便于精确的科学创作  
  @燚燚燚燚燚燚燚
10:24:00  @楼
09:19:13   一百年后,你且来看它。   汉字,无论什么时代,学习几千个字就够了。   -----------------------------   -------------------------  汉字是够了,概念符与运算符号肯定不够。科学家大脑中的操作系统,主要是概念符和运算符。  
  楼主思维混乱,前面说过的公然否认  汉语本身是优秀的,独一无二的,是中华一统文化传承的精髓所在  其他字母文字与汉字比差的太远,只会被汉字抽取它们的长处后弃之  至于楼主所言的融合,不大可能  有汉字有汉人,无汉字汉人即被消灭了,楼主居心不良  
  @北中国人 9楼
12:55:56  汉语和英语谁好谁坏谁难谁易不好说,咱也没比较过,英语水平也不行,但是我想说的是汉语和汉字琢磨起来还是很有意思的,比如“义”字,他还有“义肢、义齿”这样的搭配词语,就是假肢假牙的意思,所以“义”字也有假的意思,从这点来看,义父董卓,义子吕布能发生那样的矛盾也就正常了,而梁山聚义的108位好汉最后落得那样的结局也不足为奇了  -----------------------------  别来丢人了。义肢义齿义子的义是义务的意思,不是假的意思。
使用“←”“→”快捷翻页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汉化软件如何英文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