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手机号加不了微信有关后面加什么

4被浏览1,736分享邀请回答41 条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1添加评论分享收藏感谢收起写回答当前位置:
>>>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
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 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1所示的电路开始探究。 (1)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根据图1所示的电路图,将图2所示实物图连接完整。(2)若小雷连接电路后闭合开关,灯L1几乎不发光,移动滑片P也不能改变灯的亮度。原因是他把滑动变阻器的__________(选填“A、B”或“C、D”)接线柱接入了电路. (3)小雷排除故障后,按图2所示的电路继续进行实验:①闭合开关,滑片P向________(选填“A”或“B”)端移动,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记录和计算结果如下表:
②请将记录数据时遗漏的物理量和单位填入表格的空格处. (4)小雷注意到灯L1的亮度变化是:第二次比第一次亮,第三次比第二次更亮。结合表中数据得出的结论是小灯泡越亮,它的实际功率越_______;(5)用L2替换L1重复上面的实验时,需要改变________表的量程,发现灯L2的亮度变化规律与灯L1相似。 (6)小雷在实验结束后与同学们讨论: ①有同学认为“用上表中灯L1的3次电阻的平均值代表它的电阻更准确。"这种说法错误的原因是小雷忽略了________对小灯电阻的影响。 ②有同学认为“把灯L1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你认为这种说法__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
题型:探究题难度:中档来源:重庆市中考真题
(2)A、B(3)①A;②电流/A(4)大(5)电压(6)①温度②正确
马上分享给同学
据魔方格专家权威分析,试题“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主要考查你对&&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图及元件符号,滑动变阻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等考点的理解。关于这些考点的“档案”如下:
现在没空?点击收藏,以后再看。
因为篇幅有限,只列出部分考点,详细请访问。
电功率的计算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电路图及元件符号滑动变阻器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
电功率的计算公式:1. 定义式:P=W/t2. 常用公式:P=W/t=UIt/t=UI,即P=UI并、串联电路的总功率:1.并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并联电路的总功率等于各并联用电器的电功率之和。并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所以又因为,所以即并联电路中,电功率的分配跟电阻成反比。2. 串联电路的总功率因为P1=I1U,P2=I2U P=IU=(I1+I2)U=I1U+I2U,所以P=P1+P2 即串联电路中总功率等于各串联电器的电功率之和。串联电路电功率的分配:因为P1=I1U,P2=I2U 所以又因为,所以灯泡铭牌问题 & “铭牌问题”是电功率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热点问题,做这类题目时,首先要读懂用电器的“铭牌”。如图:灯泡上的铭牌。“PZ”是“普通照明灯泡”中 “普”和“照”的汉语拼音的第一个字母,表示灯泡的型号。另外可知:U额=220V,P额=25W。例:甲、乙两灯泡分别标有“220V 40W”和 “110V 40W”字样,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220V电路中,比较两灯的亮度,则(& ) A.甲灯亮B.乙灯亮 C.一样亮D.无法判断
解析: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串联时电流相同,根据P=I2R,电阻大的实际功率大,灯更亮一些。根据有。,R乙=,所以,甲灯更亮一些。
公式法计算电功率:1. &&&& 这是电功率的定义式,此公式适用于各种用电器和电路。2. P=UI&&&& 这是电功率的决定式,即电功率是由用电器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它的电流之积来决定的。此公式适用于所有电路,它是“伏安法”测小灯泡电功率的理论依据。该公式表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等于实际电压与实际电流的乘积。常常借助于用电器的铭牌用此公式来计算用电器的额定电流,进而计算用电器的电阻;当然这个公式的最大用处还是用来计算各类用电器实际消耗的电功率或电路的总功率。内容:通过导体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公式:I=U/R,U表示导体两端的电压,单位是V;R表示导体的电阻,单位是Ω;I表示通过导体的电流,单位是A。
单位使用:使用欧姆定律时各物理量的单位必须统一,I的单位是A,U的单位是V,R的单位是Ω。解析“欧姆定律”: &&&& 欧姆定律是电学中的基本定律和核心内容,是贯穿整个电学的主线,下面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 1.要理解欧姆定律的内容(1)欧姆定律中的关于成正比、成反比的结论是有条件的。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条件就是对于同一个电阻,也就是说在电阻不变的情况下;如果说导体中的电流与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条件就是导体两端的电压不变。(2)注意顺序,不能反过来说,电阻一定时,电压跟电流成正比。这里存在一个逻辑关系,电压是原因,电流是结果。是因为导体两端加了电压,导体中才有电流,不是因为导体中通了电流才有了电压,因果关系不能颠倒。&&& 同样也不能说导体的电阻与通过它的电流成反比。我们知道,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即使导体中不通电流,它的电阻也不会改变,更不会因为导体中电流的增大或减小而使它的电阻发生改变。 2.要知道欧姆定律的公式和单位 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可变形为U=IR和R=,但这三个式子是有区别的。(1),是欧姆定律的表达式,它反映了通过导体的电流的大小跟导体两端所加的电压这个外部原因和导体本身的电阻这个内部原因之间的因果关系。(2)U=IR,当电流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跟它的电阻成正比。不能说成导体的电阻一定时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的电流成正比,因为电压是形成电流的原因。电压的大小由电源决定,跟I、R无关,此式在计算比值时成立,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3),此公式也是一个量变式,不存在任何物理意义。不能误认为导体的电阻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中的电流成反比。公式中的I、U、R都要用国际单位,即电流的单位为安培,符号A;电压的单位为伏特,符号V;电阻的单位为欧姆,符号Ω,且有。 3.要明白定律的适用范围 (1)定律只适用于金属导电和液体导电,对于气体、半导体导电一般不适用。(2)定律只适用于纯电阻电路。如:电路中只接有电阻器、电热器、白炽灯等用电器的电路。对于非纯电阻电路,如:电动机电路、日光灯电路等,则不能直接应用。
4.要理解欧姆定律的注意事项(1)物理量的同一性。叙述欧姆定律时,在两个 “跟”字后面都强调了“这段导体”四个字,它是指对电路中同一导体或同一电路而言。所以在运用欧姆定律等进行计算时,必须注意同一性,即I、R、U必须是 同一导体或同一段电路中的物理量。在表示I、U、R 时,注意脚标的一一对应。(2)物理量的同时性。由于电路的连接方式发生改变,开关的断开或闭合,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左右移动都可能使电路中总电阻发生变化,从而可能引起电路中电流和各部分电阻两端的电压发生变化。因此,必须注意在同一时刻、同一过程中的电压、电阻与电流的相互对应,不可将前后过程的I、R、U随意混用。利用欧姆定律进行计算:&& 根据串、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公式可进行有关计算。解题的方法是:(1)根据题意画出电路图,看清电路的组成(串联还是并联);(2)明确题目给出的已知条件与未知条件,并在电路图上标明;(3)针对电路特点依据欧姆定律进行分析;(4)列式解答。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阻尺。的阻值为10Ω。闭合开关S,电流表A1的示数为2A,电流表A2的示数为0.8A,则电阻R2的阻值为____Ω。
解析:闭合开关s,R1与R2并联,电流表A1测 R1与R2中的电流之和,即;电流表A2测R2中的电流I2,则,电源电压,则=15Ω
如何判断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变化: 1.明确电路的连接方式和各元件的作用例如:开关在电路中并不仅仅是起控制电路通断的作用,有时开关的断开和闭合会引起短路,或改变整个电路的连接方式,进而引起电路中电表示数发生变化。2.认清滑动变阻器的连入阻值例如:如果在与变阻器的滑片P相连的导线上接有电压表,如图所示,则此变阻器的连人阻值就是它的最大阻值,并不随滑片P的滑动而改变。 3.弄清电路图中电表测量的物理量在分析电路前,必须通过观察弄清各电表分别测量哪部分电路的电流或电压,若发现电压表接在电源两极上,则该电压表的示数是不变的。 4.分析电路的总电阻怎样变化和总电流的变化情况。 5.最后综合得出电路中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例1如图所示的电路中,电源两端电压保持不变,当开关S闭合时,灯L正常发光。如果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右滑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亮 B.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暗 C.电压表的示数变大,灯L变暗 D.电压表的示数变小,灯L变亮
解析:题中L、R1、R2三元件是串联关系,R2的滑片P向右滑动时,电路中总电阻变大,电流变小,灯L 变暗,其两端电压变小,电压表测除灯L以外的用电器的电压,电源总电压不变,所以电压表示数变大。所以选C项。
滑动变阻器滑片移动时,电表的示数变化范围问题:&&&& 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是把变化问题变成不变问题,把问题简单化。根据开关的断开与闭合情况或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情况,画出等效电路图,然后应用欧姆定律,结合串、并联电路的特点进行有关计算。
例1如图甲所示电路中,电源电压为3V且保持不变,R=10Ω,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R’=20Ω,当开关s闭合后,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由A端移动到B 端的过程中,电流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______。
解析:把滑片在A点和B点时的电路图分别画出来,如图乙、丙所示,应用欧姆定律要注意I、U、R的同一性和同时性。滑片在A端时, 0.3A;滑片在B端时 =0.1A。
答案:0.3~0.1A欧姆定律知识梳理:用欧姆定律分析短路现象:&&&& 导线不通过用电器而直接连到电源两极上,称为短路,要是电源被短路,会把电源烧坏。还有一种短路,那就是用电器被短路。如图所示的电路中,显然电源未被短路。灯泡L1的两端由一根导线直接连接。导线是由电阻率极小的材料制成的,在这个电路中,相对于用电器的电阻来说,导线上的电阻极小,可以忽略不计。图中与L1并联的这段导线通过灯泡L2接在电源上,这段导线中就有一定的电流,我们对这段导线应用欧姆定律,导线两端的电压U=IR,由于R→0,说明加在它两端的电压U→0,那么与之并联的灯泡L1两端的电压U1=U→0,在L1上应用欧姆定律知,通过L1 的电流,可见,电流几乎全部通过这段导线,而没有电流通过L1,因此L1不会亮,这种情况我们称为灯泡L1被短路。&&&& 如果我们在与L1并联的导线中串联一只电流表,由于电流表的电阻也是很小的,情形与上述相同,那么电流表中虽然有电流,电流表有读数,但不是L1中的电流,电路变成了电流表与L2串联,电流表的读数表示通过L2的电流,L1被短路了。例:在家庭电路中,连接电灯电线的绝缘皮被磨破后可能发生短路,如果发生短路,则会造成(&& ) A.电灯两端电压增大 B.通过电灯的电流减小 C.电路中保险丝熔断 D.电灯被烧坏
解析由于发生短路时,电路中电阻非常小,由 欧姆定律知,电路中的电流将非常大,所以保险儿丝将熔断。
注意防雷:1.雷电现象及破坏作用&&&& 雷电是大气中一种剧烈的放电现象。云层之间、云层和大地之间的电压可达几百万伏至几亿伏。根据,云与大地之间的电压非常高,放电时会产生很大的电流,雷电通过人体、树木、建筑物时,巨大的热量和空气的振动都会使它们受到严重的破坏。因此,我们应注意防雷。避雷针就可以起到防雷的作用。2.& 避雷针&&&& 避雷针是金属做的,放在建筑物的高处,当电荷传至避雷针尖上时极易沿着金属线流入大地。这一电流通道可使云层和建筑物间的正、负电荷中和,使云层放出的电荷完全通过避雷针流人大地而不会损坏建筑物。电路图:用规定的符号表示电路连接情况的图叫做电路图;几种常见的元件符号如下:常见元器件作用:
&定义:&&& 滑动变阻器是电路中的一个重要元件,它可以通过移动滑片的位置来改变自身的电阻,从而起到控制电路的作用。在电路分析中,滑动变阻器既可以作为一个定值电阻,也可以作为一个变值电阻。构造:滑动变阻器的构成一般包括接线柱、滑片、电阻丝、金属杆和瓷筒等五部分。符号:常用Rx表示,元件符号位或。结构示意图:工作原理:通过改变接入电路中电阻丝的长度,可以逐渐改变电阻。
作用:改变电流、调节电压和保护用电器。
使用方法:滑动变阻器一般串联在电路中。连接时应“一上一下”的把接线柱接人电路中。连接电路时应把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至阻值最大处。
铭牌:观察滑动变阻器的铭牌,能够了解它的最大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例如铭牌上标有 “20Ω& 1.5A”的字样,说明该滑动变阻器的最大阻值是20Ω,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是1.5A。
优缺点:优点:能连续地改变接人电路的电阻值;缺点:不能直接读出电阻值的大小。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的方法 1.根据实际需要对滑动变阻器进行选择。每个滑动变阻器都有规定的最大电阻值和允许通过的最大电流值,通过它的电流不能超过最大电流值。例如:滑动变阻器铭牌上的“20 Ω2A”是指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的最大阻值为20Ω,通过滑动变阻器的电流不能超过2A。 2.滑动变阻器一般与被控制部分串联。 3.为了保护电路,在闭合开关前要使滑片处于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的位置。 4.滑动变阻器在接入电路时必须采用两个接线柱 “一上一下”的连接方法。 5.要使灯泡的亮度变亮,即需要使电路中的电流变大,则应该让滑动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阻值变小。例:李明想用如图所示的器材,设计一个可以调节小灯泡亮度的电路。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帮李明把图中的器材连接起来。要求:(1)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滑动时,灯泡的亮度变暗; (2)电流表测通过灯泡的电流(灯泡的电阻约为 10Ω),电压表测灯泡两端的电压。李明检查电路连接无误后,闭合开关,电流表和电压表示数如图甲、乙所示,则通过灯泡的电流是____ A,灯泡两端的电压是__V。
解析:本题考查滑动变阻器、电压表、电流表的使用。由于电源为两节干电池,所以电压表的量程选择0~3V,灯泡的电阻约为10Ω,故电流表的量程选择0~0.6A。
答案:电路图如下图0.26&& 2.4
判断滑动变阻器阻值变化的方法:&&& 判断电路中滑动变阻器的阻值变化时,一要弄清滑动变阻器的哪部分被连入电路;二是要看清滑动变阻器滑片的移动方向。
例1如图所示的是一种自动测定油箱内油面高度的装置,R是转动式变阻器,它的金属滑片P是杠杆的一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油量表是由电流表改装而成的 B.R、R0在电路中是并联的C.油位越高,流过R的电流越大 D.油位越高,R两端的电压越大
解析:观察电路可知油量表显然不能是电流表,因为电流表是不能被并联在电路中的,这个油量表应该是电压表。两个电阻是串联在电路中的,油位越高,油量表的示数应该越大,通过电路冈可以看出油量表测的电压是转动式变阻器两端的电压,因此可以判断,油位越高电压越高。
答案:D滑动变阻器的接法:限流式以下情况可选用限流式接法:①待测用电器电阻接近滑动变阻器电阻(也可选用分压式接法)。 ②简化电路,节约能源。分压式 以下情况必须使用分压式接法:①待测用电器电阻远大于或远小于滑动变阻器电阻。②实验要求待测用电器电流及其两端电压可以由0开始连续变化(例如测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③实验要求待测用电器电流及其两端电压可变范围较大。④采用限流式接法时,无论如何调节变阻器,电流、电压都大于对应电表的量程。串分压公式:U1/U2=R1/R2 并分流公式:I1/I2=R2/R1实验室接法 连接的方法有6种,分别为AC、AD、BD、BC、CD、AB。其中只有AC,AD,BD,BC这四种方法,也就是所谓的“一上一下”,可以改变阻值。剩下的两种不能改变阻值。具体情况如下: 1.当导线接AD和AC时,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 2.当导线接BC和BD时,滑片P向左移动时电阻变大,电流变小。当滑片P向右移动时,电阻变小,电流变大。 3.当划片接CD时,这时的电阻几乎为0.电流十分大。同时电阻的阻值不可以通过移动滑片P来改变,所以这时就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另外,如果这样直接接到电源上,就会发生短路。4.当划片接AB时。这时的电阻是最大的,那么通过的电流也很小。同时电阻的阻值也不可以通过移动滑片P来改变,也相当于一个定值电阻。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1.电阻是导体的属性,它的大小只与材料、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导体的电流无关。在材料相同时,长度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 2.导体的电阻还与温度有关。一般来说,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如金属导体;也有少数导体的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如石墨类导体。易错点:①电阻是导体本身固有的一种属性,不同导体的导电能力是不同的。②绝缘体之所以能起到绝缘的作用,就是由于其电阻很大的缘故。典型例题:例题一:有一段导体电阻为8欧姆。 (1)如果把它截去一半,则阻值为多少? (2)如果把它对折重叠,则阻值为多少? 分析与提示:导体电阻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解题过程:(1)导体长度为原来一半,所以电阻为原来一半为4欧。(2)对折重叠后,长度为原来一半,横截面积为原来的两倍,所以电阻为原来的四分之一为2欧。 易错情况分析:第(1)问一般没有问题,第二问容易错答为4欧或8欧,答4欧的原因是忘了重叠后横截面积发生的变化影响了电阻的大小,答8欧的原因是以为横截面积变大使得电阻变大,其实电阻与横截面积成的是反比,横截面积变为原来2倍使得电阻应在减小为二分之一,只有2欧。 选题角度:第一是检查学生是否知道哪些因素会影响电阻大小,第二是运用知识“导体电阻与长度成正比,与横截面积成反比”。 例题二:如图所示,开关闭合后,用酒精灯对串联在电 路中的电阻丝进行加热,这电流表的示数将____ (变大、变小、不变),小灯泡的亮度将____ (变亮、变暗、不变)。 分析与提示:导体电阻受温度的影响。 解题过程:用酒精灯对串联在电路中的电阻丝进行加热后, 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将变大,所以使得电路中的电流减小,所以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小,小灯泡的亮度将变暗。 易错情况分析:有些学生可能会认为电阻温度升高,电阻将变小,所以答为电流表的示数将变大,小灯泡的亮度将变亮。 选题角度:温度对电阻的影响在初中的基础学习中不常提起,但在实际科技中,这一点不可忽视,所以目的在使学生记得导体电阻除了受自身因素(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影响之外,其实还应强调当时的温度情况。 用控制变量法研究电阻大小的影响因素:&&&& 使用控制变量法的一般步骤是:(1)明确研究的问题中有多少个物理量,搞清研究对象是哪个物理量。 (2)逐一研究这个物理量(研究对象)跟某一物理量的单一关系时,要使其他物理量保持不变。(3)把这些单一关系综合起来。例如:在“研究电阻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就用到了控制变量法。因为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四个,即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如要研究材料对电阻的影响,则需控制其他三个因素不变。例:在探究“导体的电阻跟哪些因素有关”的问题时,某老师引导学生作了如下的猜想:猜想1: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横截面积有关;猜想2: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长度有关;猜想3:导体的电阻可能跟导体的材料有关。如图所示是他们进行实验探究时所用的器材,演示板上固定了四条金属电阻丝,a、b、c的长度均是lm, d的长度是0.5m;a、b的横截面积相同,材料不同;a、c 的材料相同,但c的横截面积大于a的横截面积;a、d 的材料和横截面积都相同。(1)在探究电阻跟横截面积的关系时,可依次把 M、N跟____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的示数。分析比较这两根金属电阻丝的电阻大小。(2)依次把M、N跟a、d的两端连接,闭合开关,记下电流表示数,分析比较a、d两根金属电阻丝的电阻大小,可探究电阻跟____的关系,其结论是: __________. (3)以上方法在研究物理问题时经常被用到,被称为控制变量法。试根据学过的物理知识再列出两例可用这种方法研究的问题:___、____。(4)一般来说,所有物体都有电阻。在探究过程中,又有同学提出猜想4:电阻还可能跟温度有关。请用一个废灯泡的灯芯(如图所示)设计一个实验来研究这个问题,要求:①说出方法,②画出电路图。解析:本实验探究过程中采用控制变量法,通过研究电阻与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的关系,得出电阻的大小与这些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答案:(1)a、c(2)长度在导体材料和横截面积相同时,导体越长,电阻越大(或导体的电阻跟长度成正比等) (3)研究电流与电压和电阻的关系研究压强与压力和受力面积的关系 (4)①方法:用导线把废灯泡灯芯和电源、开关、电流表连成如图所示的电路,再用酒精灯给灯芯加热,同时观察电流表示数的变化,并进行分析,得出结论; ②电路图:如图所示。
发现相似题
与“小雷想知道小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考查相似的试题有:
34113672924570024894660618215204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下载作业帮安装包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有关encounter的用法我主要想知道encounter后面若加动词应是什么形式?(答案要有依据)
作业帮用户
扫二维码下载作业帮
3亿+用户的选择
encounter 后一般加名词,不加动词encounter [in'kauntə] vt.1.意外地遇见,偶然碰见,与(友人等)邂逅:例句:She encountered an old friend on the road.她在路上偶然碰到一位老朋友.2.意外地遇到:例句:to encounter a new situation意外地遇到新形势3.受到,遭遇,遭受,遭到(困难、麻烦、反对等):例句:We encounter so many problems in our work.我们在工作中遇到如此多的问题.4.与(人、部队)冲突,与…交战,迎(战),迎(敌),遭遇,兵戎相见:例句:We will encounter the enemy at dawn.我们将于黎明时与敌交战.vi.意外相遇,偶然遭遇;冲突:例句:We were angry when we encountered,but we parted with smile.我们偶然相遇时怒目相对,但分手时面带笑容.n.1.相见,相会;尤指意外(或偶然、短暂)的相遇;遭遇;邂逅2.遭遇战,交战,冲突,作战3.[美国英语]【心理学】“交朋友”小组会,“交友”小组聚会,“交心”治疗小组会,感受交流小组 [参较 encounter group]4.【天文学】(向着某一天体的)接近;交会;相遇5.(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保健医疗接触6.[废语](待人的)态度;举止,行为adj.【心理学】“交朋友”心理治疗小组的近义词:battle .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答案带解析】(7分)小明想知道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
(7分)小明想知道灯的亮暗程度与什么因素有关,于是找来额定电流均小于0.6A,额定电压是2.5V的灯L1和额定电压是3.8V的灯L2,先后接在电源电压恒为6V的电路中,按照如图甲所示的电路进行探究。(1)小明在检查电路连接时,发现有一根导线连接错误。请在图16甲中找出来并打上“×”,再画线把它改到正确的位置上。(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明继续进行实验: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灯L1发光,测出灯L1的相关物理量,并在实验表格中记录数据和现象。实验中,当滑片移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乙所示,为
V。(3)用L2替换L1重复以上的实验,但需要改变
表的量程。(4)在小明完成的实验报告中,其中的一个实验表格如下:序号电压U/V电流I/A灯泡L1的亮度电功率P/W电功率的平均值(W)12.200.28比正常发光时暗0.62 0.7622.500.30正常发光时0.7532.800.32比正常发光时亮0.90小明通过对比、推测、分析表中数据及现象得出最后的结论是:小灯泡的实际功率越
,小灯泡越亮。(5)在交流讨论中,小明知道了自己对实验现象的观察和数据的记录都是正确的,但所设计的这个实验表格存在不妥之处,是
。(6)小明进一步思考,认为“把灯泡换成定值电阻,该实验可以用来研究导体中的电流与电压的关系”。他这种想法是
(选填“正确”或“错误”)。 
(2)2;(3)电压表;(4)大;(5)实验过程中只用两个灯泡,没有更换,并且只测了一组数据,具有偶然性;(6)正确。
试题分析:(1)连接电路时要注意电压表与被测电阻并联、电流表串联在电路中,注意两表的量程选择和正负接线柱,正进负出,从图可知,电流表的接线柱错了,如图。
(2)电压表所选量程是0-3V,对应的分度值是0.1V;示数为2V;
考点分析:
考点1: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
1、原理:分别用电流表和电压表测量通过用电器的电流和其他两端的电压,然后通过公式P=UI进行计算,这样间接测量用电器电功率;如果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需要调节滑动变阻器使电压表的读数等于被测小灯泡的额定电压,读出电流表的示数I,再根据公式P=UI算出小灯泡的功率,这个功率就是小灯泡的额定功率;
2、实验器材:电源、导线、开关、电压表、电流表、滑动变阻器及待测小灯泡;
3、滑动变阻器的作用:
(1)限流保护电路的作用(说明:闭合开关前变阻器要调在阻值最大的位置)
(2)分压的作用,通过调变阻器可改变被测小灯泡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
4、电能表测家用电器电功率:原理P=W/t。
相关试题推荐
(7分)在进行“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A:可能与物体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有关;B:可能与物体的密度有关;C:可能与液体的密度有关;D:可能与物体浸在液体中的体积有关。为了验证上述猜想,小明选用了物块甲和乙(甲和乙的体积相等但密度不同)、弹簧测力计、一杯水、一杯盐水、细绳等器材,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分析比较实验①⑤,可以知道甲浸没在水中时所受到的浮力是
N;(2)分析比较实验①④⑤,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3)分析比较实验①⑤与②⑥,可以验证猜想
是错误的;(4)分析比较实验
,可以验证猜想D是正确的。(5)分析比较实验
可得: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液体的密度有关。(6)综合以上分析,得出最后的实验结论是: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浮力的大小与
有关。(7)在进行实验⑥⑦过程中,也运用了控制变量法,保持了
不变,进行探究、验证。 
(6分)图甲是“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的实验装置及实验现象。(1)在图甲装置中,存在错误的是
。(2)纠正错误后继续进行实验,根据实验数据作出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乙所示。由图可知,水在沸腾前温度变化是
(选填“均匀”或“不均匀”)的。(3)根据图甲中气泡变化情况可以推知,此时水
(选填“正在”或“将要”)沸腾;烧杯上方出现的“白气”是水蒸气
(填物态变化名称)形成的。(4)水沸腾过程中,要不断
(选填“吸收”或“放出”)热量,温度
(选填“变小”、“不变”或“变大”)。 
(4分)为了深入推进“美丽南宁·整洁畅通有序大行动”,南宁市公安交警部门于2015年3月至年底,在全市范围集中开展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专项整治行动。其中,禁止电动自行车“超载”、“超速”。请运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说明这两个规定的道理。 
(1)(2分)图甲是一束光射到平面镜后的反射光线,请画出其入射光线和法线。(2)(2分)如图乙所示,小球静止在水中。请画出小球所受力的示意图。  
将一小物块A轻轻放入盛满水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72g的水溢出;再将其轻轻放入盛满酒精的大烧杯中,A静止后,有64g的酒精溢出。则A在水中静止时受到的浮力为
N,A的体积是
cm3,A的密度是
g/cm3。(酒精的密度是0.8×103kg/ m3) 
题型:实验题
难度:中等
Copyright @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知道手机号怎么加微信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