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者荣耀名字女孩子的》女孩子们都是怎么“入坑”的

女生你为什么玩王者荣耀? - 简书
女生你为什么玩王者荣耀?
我是这个寒假快结束的时候开始的 ,好像是2.13开始吧,因为寒假一段时间后,前男友没音讯“失踪”了,我发了那么多信息,他都没理会,后来他终于回复我了:“能不能不烦我”。那天我就决定转移注意力了——是的,王者荣耀入坑了……
图片发自简书App
和大部分从来没打过手游网游的女生一样,“天呐天呐,开战了啊?好紧张!我们现在在干嘛啊?我应该去哪啊?”“我不要一个人走一条路!”“啊?我们现在去哪?我跟着你吧!”“开团啦?等我”等我赶过去的时候“怎么都死啦?我现在应该去哪……”装备一般是买得起什么就买什么,其实……铭文是什么东西啊?干嘛用的……懵逼……哇!刘禅好厉害,特么一锤子一爪子劳资就不能动了,还会转圈,666我要买!麻哥笔,为啥同样是打群架,我特么一近身就死了。。。凭什么只打我啊?!愤怒!我发脾气了啊!后来我四年级的弟弟说后裔厉害,可是我还是不会啊,后来爱上了小短腿鲁班,打完炮就跑,嚯嚯嚯……
图片发自简书App
接着开学了啊,18号我提前来学校,想说去找前男友,见了面一切就会迎刃而解,就会和好吧。他说他和另个女生好了,他说“我和她还挺好的。”……法克!少他妈给我放屁了!你俩挺好的,那我是个屁啊?特么给我滚!不开心,打把游戏压压惊。新手上路又要坑人啦~
图片发自简书App
19号晚上,我给他打了不知道几通电话,他才终于肯见我了,我们见面了,他也没敢靠近我,就说他们真的在一起了,我说我知道,于是就这么分手了,我说“我再也不会缠着你了。”我知道他不敢面对我,就足够了,就这么点可以“安慰”自己了。我说我曾把我和他之间的事都记录在一个200页的手帐本上,里面的每一页都会花上我两三个小时,记着记着,我也不知道哪来的那么多话想告诉他,有那么喜欢吗?那时候开玩笑说,该不会没写完他就不要我了吧,室友说我有病,当时随便一句话后来好像真的成了现实了。我把本子硬塞给他,不是指望能感动他或者挽留他什么的,而是划清界限了,他离开我了,那所有记忆也别留给我让我痛苦了。本子我不要了。他,我也不要了。然后扭头就走,“潇洒”地转身,一个人往寝室楼走,像一只狗一样,这条回寝室的路真长。还没分手的时候,他说他喜欢女生短发,后来他说那不过是一句不经意的话,可是我就剪去了我的长头发,不是一般的傻……我说剪短发是断情的意思,好像我的短发用在此情此景非常合适呢~ 最近看到学校的妹纸们长发飘飘,我也越来越怀念我死去的长发了……唉……不记得几个室友那天在干嘛,我只记得我一个人默默推开门,坐下,拿出手机,插上耳机,开始打王者荣耀。“鲁班大师,智商二百五。膜拜,极度膜拜。”“有人需要技术支持吗?“借你们肉体,试验一下新发明的威力。”
图片发自简书App
一边打游戏,一边哭着。“呃,不得不承认,有时候,肌肉比头脑管用。”后来我的鲁班一个人没杀,就纯送人头四五次,我特么急的呀!!!!就哭不出来了,一个劲的开骂,“去你妈的,给我滚,欺负劳资腿短跑不动,看我不炸死你们,麻哥笔,我要发脾气了!难道你们不觉得既然射手脆,不是应该最开始买一件防御吗?然后买一件攻击,一件法术,一件移动,一样买一件,就足够了,对吧?(我的天,我那时候怎么这么“理直气壮”的天真……)队友说,“鲁班用输出!输出!”我……内心多崩溃,纳尼?输出是什么……“我拿buff。”buff……是什么意思……特么打个游戏还欺负英语不好的……是不是人……队友:“鲁班过来拿红。”我:“啥是红?有啥用?”队友:“打敌人他们就虚弱了。”我:“刚不是打了吗?”队友:“你看你刚才身上多了个啥?” “红花” “……”没毛病啊……后来我自己“悟”出来了,啊,原来那个红色怪兽就是红啊,蓝色怪兽就是蓝啊……“鲁班你蓝没了。”啊?一定要那个蓝花吗?你们不是都没有吗……后来我知道了,啊,原来那个“绿条条”下面的“蓝条条”就是“蓝”啊……你说我聪不聪明?于是又匹配赛的时候,我好心提醒一下队友:“亚瑟,你没蓝了!”(……我的天)亚瑟:“我蓝什么蓝,你会不会玩?”我:“就是你绿条条下面的,蓝条条!”亏我还提醒他,多善良多可爱是吧?他!还!凶!我!不开心!后来才发现原来亚瑟“绿条条”下面本来就没有“蓝条条”啊……我突然想到我以前用亚瑟还打蓝了的么……哦!对了,那时候很好奇,为什么别人没血了就去打野,然后血就蹭蹭蹭的回复?然后我没血了也去打野,然后……被“野”打死了……凭什么?!凭什么?!你告诉我凭什么?!你们觉不觉得赵云超贱,老是突然跳过来,噼里啪啦几下,拿个长枪插你的肚子?
图片发自简书App
妲己也是甩着个大胸,扭着扭着跑过来,一个爱心飞过来,你就晕眩了,然后几尾巴甩死你!还有妲己那句台词是啥?jb是啥???我受到了惊吓,是啥啊???钟馗也巨贱!一钩子把我可爱的鲁班钩过去,让好几个人群殴,我擦嘞!“还有些小姐姐,你们一句话你们男朋友就帮你们上钻,姑奶奶被你们男朋友追着打爆了头,草泥马!”我能死在家里也是没谁了!!!对面小乔:“庄周是我女朋友,你们不许动她。”屁,你女朋友又怎样?劳资就是要动,哼哼!于是对着庄周不停轰炮……略略略~对面小乔:“鲁班你等着!”
图片发自简书App
他们说女生打王者就是,也不管自己行不行,看到有队友被打了就赶过去,只管送, 可是多可爱啊,难道不是吗?他们说很多女生打王者,是因为自己男朋友或者自己喜欢的人喜欢打,自己才开始入坑的……
图片发自简书App
我重新设置了指纹密码,又习惯性点了数字密码,但当我准备输入他生日的时候,我犹豫了,最后换成了1314。这次我可以不用你生日做密码,下次,我就可以删掉 你最后那天拉黑我qq后,我还一直留着的我们的对话。再下次,我就可以把你彻底从我心里面移出去。爱是累积,不爱也是!也许那时候,我还说可惜不是你,可我现在说。幸好不是你。现在,我终于不爱你了,没有谁是离不开谁的,我不是非你不可。你离开之后,一切安静的那么快,我也许还是那样,别人说一件什么事我还是能联想到你,但你这个人,我现在不恨了,将来也许会怀念,谢谢你来过……攒了好长时间的金币,我也买了大乔了~哈哈哈!不服来坑啊!互相伤害啊!
这里有一只摩羯,时而感性时而疯癫,满嘴跑火车的文艺女孩,珍惜,感恩。您的位置:
《王者荣耀》最坑的不是女大学生么?
作者:触乐
在这场前所未有的游戏人口变迁中,“女大学生”成了一个新梗。
  来源 | 触乐(ID:chuappgame)
  文 | 王恺文
  “女大学生”这个词在《王者荣耀》的玩家群体中正在成为一个梗,或者说刻板印象。
  日,《王者荣耀》运营团队发出公告,要求玩家对QQ号进行实名认证,接入防沉迷系统,未满18岁的玩家每日只能玩两小时。这条消息发出后,在微博和贴吧上,很多玩家的反应是:现在最坑的难道不是女大学生么?
  具有代表性的微博高赞回复
  百度贴吧每天都有大量“女大学生”贴
  4月18日,搞笑视频播主李青铜三在微博发布标题为“送给所有王者荣耀女大学生”的短视频。在视频中,年轻的男播主用极为夸张的方式,将“女大学生”描述为水平低、愚蠢、不听劝和爱喷人的形象。视频被转到各大视频网站,激起了一阵共鸣。也有女玩家回帖反驳:“厉害的女大学生很多好吧!”
  自从《英雄联盟》(常用简称“LOL”)在中国大陆流行以来,“小学生”基本成为了游戏水平低、言行幼稚冲动的代名词。现在这个指代正在移向“女大学生”。然而,正如“小学生”与小学生并不能等同,女大学生也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群体。即便只从游戏的角度来看,她们的游戏经历、游戏行为和看待游戏的方式,也千差万别。
  我采访了一些玩《王者荣耀》的女大学生,各自有不同的故事。
  四个“菜女大学生”
  小玉、三舟、二桥和星星基本符合“女大学生”的认定标准:等级低,胜率低,对于MOBA类游戏不熟悉,操作技术也欠佳。她们线下是同学,玩《王者荣耀》经常组队开黑——“开黑”是MOBA游戏的术语,指相熟的人组队玩游戏。
  网络上有很多关于“女大学生开黑”的搞笑视频
  作为同一专业的同学,小玉、三舟、二桥和星星四个人经常一起玩游戏。在《王者荣耀》之前,她们玩的是《阴阳师》和《奇迹暖暖》,平时最大的消遣是看网络小说——这也是她们的专业研究课题。下载了《王者荣耀》后,三舟在一个混迹着网文作者、新媒体研究者和游戏玩家的微信群里发问:“有人能带带我们么?”
  一名轻小说网站的男编辑带着她们进了游戏。
  “我们坑了他……”小玉对此感到非常抱歉,“死了很多次,输了比赛。我们真的是纯新人,从来没玩过这种游戏。”
  不好意思再坑熟人,四人组只能自己练习,有时各自单排,有时开黑。二桥喜欢冲锋,常用角色是庄周这样的坦克。小玉玩射手和法师比较多,曾经拿过MVP。三舟和星星则比较随缘,倾向于远程角色。四个好朋友之间互坑不会带来多少负面情绪,反而是一种乐趣。
  小玉自称有MVP诅咒,只要拿MVP就赢不了
  “如果是单排,我们都还各自赢过几局,但只要是开黑,就几乎没赢过。”星星说,“我们四黑,排到对面一般也是开黑,然后我们就输定了。”
  三舟在单排时被人骂过,“我就打字告诉他,我刚刚开始玩,结果队友态度一变,说没关系跟我来。我一霎那感觉被治愈了。但后来那人开始问我,你是妹子么?我就没理他。”
  她们其实很清楚自己“水平菜”这件事,但就算是对于她们来说,还有更让人恼火的玩家群体。“有些微信头像上抱着孩子的,常常突然就不动弹了,过一会又突然去送人头。”三舟觉得,可能有一些三四十岁的玩家跟“女大学生”一起徘徊在中低分段。
  演员王琳今年47岁
  “从头像可以判断年龄层,估计是在工作间隙玩,很明显是在求速输,是无脑送的那种,输完就可以去干别的事了。”每当遇到这样的情况,星星都感到怒火涌起,“恨不得顺着WiFi砍过去。”她们觉得自己虽然水平不高,但最起码是在认真玩游戏。
  三舟花钱买了赵云,一个她非常喜欢的英雄。她对赵云这个人物有特殊的感情,喜欢的网文作者非天夜翔经常写赵云。“我还挺喜欢打开游戏看英雄库,这游戏美术还不错,皮肤都很好看,就是文案稀烂。”作为一个做文学研究的学生,三舟如此评价。
  在玩《王者荣耀》的同时,小玉、三舟、二桥和星星也没有离开《奇迹暖暖》与《阴阳师》,因为觉得“不费事”,每天上线点击几下。
  “我一定会成为王者的!”
  4月底,娜娜在忙着写毕业论文,每天只睡六个小时。她给自己定了一个小奖励:每写完一节,就能玩两盘《王者荣耀》。在这个“杀人游戏”里,她感到自己的压力得到了发泄。
  《王者荣耀》是娜娜玩的第一个“杀人游戏”——这是她对有“击杀”内容的游戏的称呼,其中包括FPS、RTS和RPG在内的绝大部分主流游戏类型。今年4月22日,在朋友的推荐之下,娜娜接触了《王者荣耀》。“我周围的所有人都在玩,微博和朋友圈到处都是《王者荣耀》。”娜娜说,“另一个原因是,消消乐实在是有点玩厌了……”
  在《王者荣耀》之前,三消游戏是很多轻度玩家的最爱
  娜娜今年23岁,即将从一家985高校的新闻专业毕业,日常娱乐主要是日剧,经常跑步,偶尔玩棒球。她最初接触游戏是在高中,和父母共用一台诺基亚功能机玩俄罗斯方块,在三口之家里排名第一。上大学以后,她有了一台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但里面基本不装游戏,最多在橙光上玩国产的网页AVG,“其实只是想看小说。”
  娜娜觉得自己真正玩过的可以称得上“游戏”的东西,是手机上的音乐游戏。她基本上把自己所有能看到的音游都试了一遍,多数浅尝辄止,时间最长的是《偶像梦幻祭》,因为“这个游戏能让我开后宫。”
  《偶像梦幻祭》玩了大半年,娜娜弃坑了。当时是16年下半年,她在找工作,诸事繁忙,“如果我继续玩《偶像梦幻祭》,要么得肝,要么得重氪,有点受不了。”于是她的消遣变成了各种三消游戏。
  娜娜觉得自己能从音游和三消游戏中获得平静和放松。她在现实中人脉很广,但从来不在游戏里社交。一个好友向她推荐《王者荣耀》时,娜娜有些犹豫,“怕自己坑,怕被骂。”娜娜虽然不玩MOBA游戏,但她对各种网络流行梗多少都有些了解,“我知道‘小学生’是什么意思,也看过李青铜三喷女大学生的那个视频。”
  “我的朋友跟我说,只要不打排位,就不用担心被骂。”排位是指与玩家段位挂钩的比赛,比起普通的随机匹配,玩家会更看重输赢。娜娜最终还是下载了游戏。新手教程后的前几局比赛,她“每分钟都在死”,被小兵打死,被防御塔打死,被对手击杀。室友们听见她的惨叫,纷纷调笑她是“亡者没荣耀”——娜娜的室友们还没有进入《王者荣耀》,但大致听说过这个游戏。
  这局比赛后,娜娜发现自己被举报了,于是又气又笑地发了朋友圈。
  娜娜的第一盘游戏
  一名相熟的男生看到之后,立刻把她拉进了微信群,带她一起开黑。娜娜选了自己唯一会用的亚瑟,还是一直死。男生们拼命对她说:“猥琐发育不要浪!猥琐发育不要浪!”娜娜虚心求教:“这是什么意思?”
  男生解释道:“就是不要冲,攒钱买装备。”娜娜这才知道,原来这个游戏是要买装备的。
  虽然加了群,但她仍然很少开黑,大部分时候都自己一个人打人机和匹配,不玩排位。“有一次,我走到草丛边上,里面冲出三个人,我一下子懵了,就死了。队友在公屏打字说你怎么都不还手,对手也在公屏哈哈哈哈哈。”这是她记忆最深的一次“被喷”。大部分时候,整局比赛都没人说话。
  4月29日,在进入了这个游戏一周后,娜娜拿到了自己的第一个超神。此时她已经学会了使用亚瑟、鲁班和庄周,在朋友的建议下买了甄姬。“我一定会成为王者的!”娜娜自我调侃,虽然她现在比较关心的是要不要买芈月的皮肤。
  娜娜对这个游戏的另一个称呼是“王者暖暖”
  对于“女大学生”这个说法,娜娜很认真地进行了反驳:“这个词就像‘女司机’一样,带着男性群体的偏见,而实际数据证明女司机的事故率比男司机要低得多。并且,即便有数据证明在某个领域某个群体具有更为突出的某种特征,比如‘某地黑人犯罪率高于白人’,也不应该说‘黑人都是罪犯’,或者用‘黑人’来指代‘罪犯’。”
  游戏即社交
  馒头是为了开黑才玩《王者荣耀》的。她有一群游戏里认识的朋友,多年来一起在不同的地方里辗转,从《剑侠情缘网络版叁》(也就是“剑网三”)到《最终幻想14》《激战2》,现在到了《王者荣耀》。
  馒头今年22岁,专业是计算机,最早接触游戏是小学,在家里的电脑上玩《仙剑奇侠传》和《VR特警》。高考过后的暑假,馒头在同班同学的带领下玩上了《龙之谷》,从此进入了MMORPG的世界。
  大三的时候,馒头被一个BBS上认识的师弟拉进了《最终幻想14》,加入了一个公会,这个公会是从剑网三集体转来的。真实生活中的朋友拉人进游戏,游戏中认识的朋友再进行线下活动,如此辗转联结,形成了相对稳定的社交群体。在馒头的大学生活中,大部分朋友都是这样来的,社团和学院的社交关系反而比较少,长久保持的也只有舍友。
  馒头在《最终幻想14》中的角色
  馒头在《最终幻想14》里加入的公会,大多都是休闲玩家,热衷于收集外观和看风景,很少打难度较大的团队副本。有一天,忽然有人提议:“我们来开荒吧,感觉装备也差不多了。”开荒团本的结果不太理想,核心团队放弃了,大家随即转去玩《激战2》。2016年底,馒头的朋友们开始谈论《王者荣耀》。到了2017年3月,在几个要好的妹子的推荐下,馒头终于进入了这款游戏。
  玩《王者荣耀》时,除了偶尔做任务之外,她很少单排,单排时不打字不开语音。每周免费英雄推出后,她会在人机模式里全都试一遍。“喜欢那些很萌的英雄,但用起来都挺难。”馒头说,“所以我一般还是用亚瑟开黑。”亚瑟是游戏的新手英雄,相当于LOL的盖伦,存活率高,也有一定的伤害输出能力。
  馒头玩游戏没有什么胜负心,自认水平很菜。“不怎么研究装备,全部选推荐出装”,唯一认真看过的装备是复活甲,因为亚瑟要买,用亚瑟开黑的原因则是“不容易死”——至少不拖累朋友。她喜欢和妹子们一起开语音,“有一个以前打LOL的妹子,玩起游戏来嘴不停,一直说跟我走跟我走,搞他搞他搞他,救我救我救我……特别萌。”这是馒头玩《王者荣耀》最开心的时刻。
  除了“萌妹子们”之外,馒头另一个开黑的搭档是她的男朋友Star。Star是DOTA老手和《魔兽世界》老玩家,大学专业是游戏设计,目前在一家游戏公司工作。今年过年之后,Star所在的整个部门都在玩《王者荣耀》。为了和同事一起开黑,他进入这个游戏,“别人都是白金,我不太打排位,才青铜。”
  这一场馒头和Star的KDA都达到了12,但还是输了
  在Star眼里,馒头是个高手,“她的胜率是59.4%,亚瑟用得绝对比我好。”Star和馒头在一起时,经常当面开黑双排。他玩游戏时很激动,会呼喊打团和回家,“馒头很淡定,一般不理我,直接往前冲锋,特别莽。”
  Star会看头像来预估对手实力,“每次看到对面一排很萌很可爱的头像,我就觉得这局稳了,对面八成是妹子。”Star说,“但其实馒头的头像也是萌萌的……”
  《王者荣耀》在匹配到玩家时,可以显示微信或QQ头像(排位模式不显示)
  馒头不太关注这些,她不在乎自己是否会因为女性的身份受到歧视或优待,也不在乎其他陌生人是否是女性。对于她来说,游戏最重要的还是社交,输赢不太重要,“之前有一起玩《最终幻想14》的朋友,弃坑以后不知道该聊什么,忽然在微信里看到她在玩《王者荣耀》,就又能拉进来一起玩了。”
  “但妹子们开黑,一般是三人黑,在队伍里占多数,以防真喷起来骂不过对方。”馒头补充,“不过基本不会和别人吵起来。”
  钻石大神电竞粉
  芍药在LOL里是电二铂金段位,除了上单和打野之外的位置都能胜任。她在剑网三竞技场有2200分,还做过代打。《王者荣耀》对她来说,是LOL的替代品,“大家都没时间在电脑前正襟危坐,想象自己在打职业了。”
  芍药出生于94年,目前在某大学读中文系。小学时她从路边摊买“藏经阁”一类的盗版盘,在家里的电脑上玩各种游戏。大二的时候正逢LOL的S4赛季,芍药进入了这个游戏,“自己打人机打到20级,然后去打乱斗,满级以后打匹配,凑齐了符文就去排位。”
  在LOL里,芍药跟朋友们组建了一个名为“大专科学校”的战队,参加过当地网吧的比赛。“我们打排位遇到过那种一看就是小学生的对手,小学生居然喷我们说专科也来打游戏。”芍药回忆,“但我们没理他们。”
  随着年级渐高,“大专科学校”的队员们纷纷毕业走向工作岗位,很难抽出大把的时间来玩游戏。今年春节之后,战队找到了新的游戏:《王者荣耀》,因为这个游戏和LOL特别像,他们不需要再额外花功夫来学习,更重要的是可以随时来上一盘。
  上图为LOL,下图为《王者荣耀》
  芍药玩《王者荣耀》喜欢选那些和LOL相像的英雄,“朋友请教我该怎么玩,我就说那英雄就是LOL里的谁。”上手没多久,芍药的大号就打到了黄金段位,另一个与朋友共用的小号打到了钻石,“这号氪了金,英雄和符文比较齐,我自己的号没怎么氪。”
  “我一般不开语音,开了我怕克制不住喷人的冲动。”芍药对于《王者荣耀》整体的玩家水平不太满意,“41分推和311都打不起来,玩到高段位,很多人还是只知道中路一波团,野区全是暗的。”芍药的微信头像是LOL的英雄“厄运小姐”,俗称女枪。这个头像在《王者荣耀》中很容易被确认为“女玩家”,这让她有时会被打野针对,但她自己对此不以为意。
  芍药在《王者荣耀》中打到了钻石段位
  作为一个高水平女玩家,芍药对于“女大学生”这个词没有太多看法,但对电竞圈的女粉丝颇有微词,觉得这些人基本都不玩游戏,却喜欢“指点江山”。
  芍药最喜欢已退役的WE战队ADC微笑,自称“远古微笑吹”。S4之后微笑退役,她依然看各种LOL比赛。《王者荣耀》在2016年举办了第一届KPL联赛,芍药当时还没有开始玩这个游戏,却也在网上看了直播,“一盘十几分钟就结束了,观众还没热起来。”她理解这种快节奏是《王者荣耀》流行的原因之一,但仍然认为影响了其作为比赛项目的观赏性。
  KPL现场
  “最有意思的是,我在KPL的直播间看到有人在刷弹幕:《守望先锋》比赛就是因为你们才办不起来的!”芍药说,一些俱乐部把钱投进了《王者荣耀》战队,而没有建设《守望先锋》战队。芍药很早就玩过《守望先锋》,但觉得“打枪游戏”不适合自己,在《王者荣耀》之外,她最常玩的还是LOL。
  从“小学生”到“女大学生”
  “在你看来,为什么会有人开始把‘女大学生’作为一个梗和笑料?”
  对于这个问题,这些女大学生各有不同的答案,但有一个观点是一致的:MOBA游戏,或者用她们自己的称呼,“杀人游戏”“大游戏”“主流游戏”,从来没有过如此之多的年轻女玩家。
  自2011年9月《英雄联盟》在中国大陆运营以来,“小学生”这个词汇开始被赋予了另一种含义。DOTA作为MOBA游戏的鼻祖,上手门槛高,操作难度大,体系复杂,在中国的主力玩家群体趋于“核心”。LOL在美术风格、游戏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更为大众化的改造,小学生也就自然而然地加入进来——通过QQ这个中国最为庞大悠久的社交平台,低于12岁的孩子与成年人在同一款游戏中相遇了。
  2011年以后,小学生去网吧几乎都在玩LOL
  部分小学生水平低、言行幼稚,这是事实。然而水平低、爱喷人的中学乃至成年玩家恐怕数量更多,只是小学生更容易被指认,形象更清晰。在网吧或者其他地方,大量小学生玩LOL的情景会被拍下来,发到LOL的玩家社群中,经过各种嘈杂的戏谑,最终与游戏中的低水平低素质玩家牢牢挂钩。
  小学生也没有话语权来进行反驳。玩家只要觉得另一个玩家在游戏中的行为让自己不舒服,就会指责对方为“小学生”。它成为了一个蔑称,一个骂人的词语,成为了对喷之中的武器,成为了视频集锦中的笑料。《王者荣耀》与LOL异曲同工,只是这一次被吸纳进来的是传统意义上的非游戏人口,至少是非MOBA游戏玩家。
  典型的“小学生”式对喷
  长久以来,对于占据主流玩家群体的人而言,“女玩家”是一种关于“油腻师姐”的想象。在LOL玩家圈中,有大量段子是“我是个女玩家”或者“假装是女玩家”,由此获得队友和对手特殊照顾,这也反映了实际游戏中女玩家人数的稀少。
  而当年轻女玩家大规模进入游戏后,传统的男性玩家逐渐发现,“女大学生”真的就在游戏当中——换言之,玩家们不得不开始考虑,是队伍里有个女玩家重要,还是赢一场比赛重要?玩家们考虑良久,最终还是选择了赢。但问题是,很多女大学生不执着于输赢,而更在乎“跟朋友一起玩”,于是矛盾就发生了。
  第一支《王者荣耀》女子战队,仍然是迎合男性玩家的口味
  相比“小学生”之于LOL不同,“女大学生”在《王者荣耀》玩家群体中的污名化程度其实并没有那么高,并且泛化和偏移程度也较低——目前尚且没有人会用“女大学生”来指责玩家,但LOL玩家会用“小学生”指责一切低水平玩家。其中最表层的因素在于,“小学生”仅仅与年龄挂钩,“女大学生”则关乎年龄、性别和学历,没有那么容易被抽象成一顶大帽子,在不少语境下,更像是一个玩笑和梗。
  更深层的因素在于,《王者荣耀》吸纳了太多的非玩家群体了。除了这个传统游戏玩家之外,玩这个游戏的还有“中年人”“照看孩子的家长”等等,这些群体恐怕游戏经历更少,甚至会令轻度玩家转化而来的女大学生都感到不适。他们也尚未化为一个特别明确清晰的形象,被概括为如“女大学生”和“小学生”一般琅琅上口的词语。但他们的确存在于《王者荣耀》中,存在于玩家群体的讨论中,并且分散着聚焦在某一个特定群体身上的火力。
  68岁的演员王庆祥是中老年玩家的缩影
  此外,女大学生是有能力和意愿去反驳的,在贴吧、论坛和微博,高段位的女大学生也现身说法,反对“女大学生”这一称呼的使用。这不由得让人联想到近期在DNF玩家圈中发生的“死肥宅”和“西装打团”事件,这是“主流玩家”第一次采用这样的方式来反对针对玩家群体的污名化。
  你可以从中窥见一二这个时代的趋势:当游戏成为一种更为广泛的社交方式,当传统的非玩家群体被纳入“主流玩家”的视野,当游戏本身随着玩家群体的扩大而更深更广地进入社会舆论的视野,“女大学生”与“死肥宅”共同存在于玩家群体的讨论中,“污名化”与“反污名化”同步发生着。
  这可能是《王者荣耀》与“女大学生”背后隐藏的,关于这个小时代的大历史。
(转载请保留)
互联网的一些事,已超50万小伙伴关注!}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王者荣耀名字女孩子的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