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真的会出现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言吗

俄土交锋震惊全球 会否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俄罗斯|土耳其_凤凰财经
俄土交锋震惊全球 会否引爆“第三次世界大战”?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FX168讯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的消息成为引爆金融市场,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和俄罗斯之间公开承认的最严重的冲突之一,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警告这将“产生严重后果”。目前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再度升温,一些媒体和分析人士甚至担忧,假如局势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
FX168讯 土耳其击落俄罗斯战机的消息成为引爆市场,这是半个世纪以来北公约组织(NATO)成员国和俄罗斯之间公开承认的最严重的冲突之一,俄罗斯总统普京已警告这将“产生严重后果”。目前全球金融市场避险情绪再度升温,一些媒体和分析人士甚至担忧,假如局势进一步恶化,可能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爆发。据土耳其官员称,其战机周二(11月24日)在叙利亚边境附近击落一架俄罗斯战机,之前土耳其曾多次警告该俄罗斯战机侵犯了其领空,但俄罗斯政府表示,俄罗斯战机并未飞离叙利亚空域。(图片来源:BBC)苏-24战机(图片来源:路透)土耳其总统府的消息人士表示,这架被击落的飞机为俄罗斯苏-24战机。土耳其军方并未证实该战机属于哪国,称军方在五分钟内曾10次警告该战机侵犯了土耳其空域。战机上的两名飞行员已经跳伞,其中一人落入叙利亚武装力量Turkmen手中。(俄罗斯战机坠毁现场冒起浓烟 图片来源:英国每日邮报)BBC发布的飞机坠毁时的画面。克里姆林宫发言人随后表示,俄罗斯战机在叙利亚被击落是“极其严重的事件”。俄罗斯总统普京(Vladimir Putin)指责土耳其在叙利亚境内击落俄罗斯战机,称土耳其是恐怖分子的同谋,并警告该事件将对两国关系造成“非常严重的后果”。普京在索契与约旦国王Abdullah会谈时表示:“我们理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但我们不会允许这样的罪行发生,我们遭到了恐怖主义同谋的背后黑手。”俄罗斯国防部指出,俄国一架战斗机在叙利亚遭击落,显然是受到地面炮火的攻击,但国防部称可以证明这架战机飞行时是在叙利亚领空。俄罗斯在推特上声明:苏-24战机在叙利亚境内,返回途中被土耳其F16击落。监控显示,战机完全没有越境。美国方面目前依然保持较为中立的立场,认为击落俄军机是土耳其与俄罗斯两国事务。美国总统奥巴马表示,俄罗斯和土耳其必须彼此谈判,不要让问题升级。但他同时表示,土耳其有权保卫国土和领空。美军上校Steve Warren在巴格达通过视频举行的情况说明会上表示,在俄罗斯飞机被击落的地区没有美军人员,此事不牵涉美国支持的军事联盟。Warren表示,俄罗斯飞机没有回应土耳其方面的警告。国际舆论炒作"第三次世界大战"概念政治分析人士和前政府官员就该事件是否会升级为更全面的对抗展开分析。一些外媒甚至开始炒作"第三次世界大战"概念。俄罗斯《共青团真理报》称,“如果飞机在叙利亚被击落,有理由宣战”。美国知名财经科技网站Business Insider撰文称,在俄罗斯飞机被土耳其击落之后,有关第三次世界大战的话题开始在推特上变得异常热闹。文章指出,因民众猜测俄罗斯总统普京可能做出何种回应,英国网名开始讨论起了第三次世界大战。以下是部分网民的推特言论。叙利亚人权观察组织表示,俄国战机坠毁在Latakia省北部山区,当地之前有炸弹空袭,支持政府的势力与反叛军在地面交战。俄罗斯及亲俄的叙利亚政府都在这个地区发动攻击。叙利亚军方一名消息人士表示,这起击落战机事件正在进行调查。英国《镜报》10月12日曾经略显夸张地说,随着叙利亚领空日益拥挤,出现灾难性误判的风险正在上升,“我们距离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只有30秒”。投资大鳄索罗斯(George Soros)于今年5月在世界银行布雷顿森林会议上表示,非常担心第三次世界大战可能会爆发。法新社援引欧洲理事会主席图斯克的话称,“这是一个最危险的时刻,各方都应该保持冷静”。北约秘书长Jens Stoltenberg在布鲁塞尔告诉记者,土耳其表示俄罗斯飞机“侵犯土耳其领空”,“我们从其他盟国获得的信息与我们从土耳其得到的一致...这是一个严重的情况”。Stoltenberg呼吁“冷静,缓和局势”,北约与土耳其团结一致。伦敦咨询公司Cornerstone Global Associates创始人Ghanem Nuseibeh指出,一个北约国家击落俄罗斯战机本身是一个重大新闻,而此事与叙利亚冲突有关又令事件更加复杂化。特拉维夫国家安全研究所的高级研究员、前以色列驻俄罗斯大使Zvi Magen说道:“俄罗斯很有可能在政治或者经济领域寻找机会对土耳其进行报复,而不是作出直接军事反应。”Teneo Intelligence的董事总经理Wolfango Piccoli表示,尽管该事件的严重性,但“不会导致安卡拉与莫斯科之间爆发全面危机”;土耳其“没有理由挑战俄罗斯在叙利亚的军事行动”。布鲁塞尔自由大学欧洲研究学院的研究员Daniel Fiott说道:“在最初阶段会强调保持冷静,我不认为会有任何条件反射式的反应,北约会很明智地等待事实弄清楚。”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的国际关系研究的高级研究员James Dorsey称,土耳其与反伊斯兰国联盟“不会希望破坏(就叙利亚危机解决方案)与俄罗斯达成协议的潜在积极动向,”与此同时,俄罗斯“不会希望事态升级,导致北约动用其攻击一个成员国既是攻击北约全体的原则”。元智库创办人张庭宾周二发表了博文《土耳其击落俄战机会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吗》,文章指出,中东局势骤然紧张升温,中东——这个世界“巴尔干半岛”的味道更浓,多方超级复杂的博弈使中东局势有失控危险,甚至不排除引发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金融市场遭受冲击因市场担心土俄两国间紧张形势可能升级,两国的股市和货币均出现下滑。计价的俄罗斯指标RTS股指在消息后下跌2.1%至878点;卢布计价的MICEX指数下跌1.5%至1,839点。卢布也因战机遭击落消息的影响而下跌。卢布兑美元跌0.2%,卢布兑跌0.4%。土耳其的债券保险成本上升,欧洲债券价格下跌。Markit数据显示,消息传出后土耳其五年期信用违约互换(C)上涨9个基点至254个基点,为11月中旬以来最高。欧洲和新兴市场股市下跌,国债上涨。随着卷入叙利亚内战的外部力量首次发生直接冲突,市场评估其影响,对风险资产需求下降。但黄金、、瑞郎等避险资产则因该事件而纷纷上扬。金价周二上扬1%,从六年低位附近反弹。虽然投资者在过去两年基本无视黄金,但在本月的巴黎恐怖袭击之后,黄金的避险性质也一度吸引需求。德国商业银行分析师Carsten Fritsch说:“显然危机升级,这应该会提振金价。”现货金盘中一度攀升1.1%,报每盎司1,080.51美元,周二纽约尾盘上扬0.5%,报1,074.61美元。美国12月期金收高0.7%,报每盎司1,073.80美元。此外,土耳其在土叙边境击落一架俄罗斯战机,加剧了市场对该地区冲突升温的担忧,油价跳涨。纽约交易的WTI期货大涨2.7%。纽约商业交易所1月交割的西德克萨斯中质油合约上涨1.12美元,收报每桶42.87美元;创下11月11日来最高收盘价。伦敦ICE欧洲期货交易所1月份交割的布伦特油价上涨1.29美元,涨幅为2.9%,报每桶46.12美元。外汇市场方面,具有避险属性日元走强,美元/日元跌至一周半低点122.31。大宗商品货币则因油价上涨而表现良好。加元兑美元升至1.3306,远远脱离周一低点1.3436。 澳元兑美元触及一个月高位0.7266。Cambridge Global Payments资深市场分析师Scott Smith称,周二流向日元和瑞郎的资金可能也受到技术仓位配置情况的推动,并预期本周市场交投将更趋震荡。本周适逢美国感恩节假期,交易时间缩短。
[责任编辑:robot]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免责声明: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与凤凰网无关。其原创性以及文中陈述文字和内容未经本站证实,对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内容、文字的真实性、完整性、及时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请自行核实相关内容。
预期年化利率
凤凰点评:凤凰集团旗下公司,轻松理财。
凤凰点评:业绩长期领先,投资尖端行业。
凤凰点评:进可攻退可守,抗跌性能尤佳。
同系近一年收益
凤凰点评:震荡市场首选,防御性能极佳且收益喜人,老总私人追加百万。
凤凰财经官方微信
播放数:1915050
播放数:1295252
播放数:377506
播放数:5808920
48小时点击排行var sogou_ad_id=731545;
var sogou_ad_height=90;
var sogou_ad_width=980;第三次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有多大?
评估1914年与2014年(全球局势)的异同之处
在一个世纪之前的这一月, 整个欧洲都处在一场战争的边缘,这场战争如此之惨烈以至于历史学家不得不生造出一个类词&世界大战&来描述它。没有一个(当时欧洲国家)的领导人能预见到仅仅4年之后他们将和(他们的国民)生活在一片废墟之上。到1918年,每一个(战争参与人)都失去了他们所珍惜的事物:威廉二世逊位,奥匈帝国解体,沙俄被布尔斯维克篡夺,法兰西持续一个时代的流血,英格兰失去了其年轻一代的有生力量以及世代积累的财富。 欧洲人曾几何时处在世界之巅的风光被那场世纪大战无情抹杀。
是什么造成了这场悲剧? 约翰肯尼迪总统喜欢一针见血的驳斥他的下属针对该问题的回答。他随后会提醒他们什么才是他喜欢的答案:引自德国前总理霍尔韦格的说法:"哎, 早知今日,何必当初。" 因此,当肯尼迪总统发现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将他与苏联总书记赫鲁晓夫推至 &刺刀见红&的程度, 任何一国轻举妄动
都会引发一场一亿人死亡的世界危机时,欧洲1914年的惨痛经历让他反省。起码在某些决议点上,肯尼迪总统都对他自己的本意做出了调整,力免重复欧洲(1914年)时任领导人所犯下的错误。
(1914年)时任欧洲领导人们在履行承诺派兵遣将的同时,也不忘在各国国内进行战前宣传,每国都不遗余力的诋毁其敌国。战后,战胜国在对如何惩罚战败国的决议上也有相当大的自由。凡尔赛条约(对战败国)的处罚是如此之严厉以至于仅仅20年之后,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条约的签订)这一出戏码极大的丰富了历史学家总结二战爆发的原因库。但是正如针对二战总结最好(作者认为)的新书&梦游者&(作者克里斯托弗.克拉克)-该书考证详实,内容整理后即为有影响力的二战调查文献-所直言般:&1914年爆发的战争并不是像阿加莎.克里斯蒂所描写的戏剧一般结尾,即在一所音乐学院,凶手站在一具尸体旁,手上的枪正冒着烟;&克拉克写到:&在一战的故事里我们看不到冒烟的枪,或者说,每个参演者手上都有枪。&
在这场被与会者称为&伟大战争&的百年祭上,很多人都想起了马克吐温的名言:历史总是进步,但总是有人觉得它在重复过去。当崛起的中国开始宣称东海钓鱼岛以及南海诸多他国占领岛屿的所有权时,每个人都好像看到100年前的巴尔干事件正在重演。中日海空军的冲突会不会造成船只沉没,飞机失事呢?如果发生了,美国会履行承诺,站在日本这边,即便这承诺意味着要向中国的船只跟飞机开火呢? 如果美国真如此做了,会不会将冲突升级为中美之间的战争呢? 这看上去不可能(私以为这绝对不可能)。但是根据皮尤研究中心近期针对主要亚洲国家公民的民意调查,中国与其领国的领土纷争将会将亚洲卷入战争。
如拿1914年于今日类比,很多人都能从逝去的历史中说出自己对当今挑战的深刻见解。通过类比人们也可发现,现今最为危险的就是,这相似之处是如此之大,现在亚洲局势几乎是1914年(欧洲)的翻版。
我的一位了不起的已故同事-欧内斯特.梅-对 &翻版&这一词有自己的见解。 他曾经指出国家领导人在危急时刻做出来的分析很多时候都是通过&类比&推导出来的。然后他认为分析家以及政策制定者在推导的时候应更具系统性。他曾执教哈弗大学一门具有传奇色彩的课程多时,在课堂上他要求学生通过以下步骤来进行历史类比:将类比写在一张纸的抬头正中间处-从该处从上而下画一条直线将纸分成两半-左边一栏写 &相似&;右边一栏写&不同&-至少在每一栏下都归纳出三条能够总结历史事件与当今形势的异同之处。
所以我的这篇文章就试图根据&梅方法&来标注现今中美对峙和1914年欧洲领导人对峙的七处明显的相似和七处显著地差异。相似之处可能会让人觉得冲突不可避免,差异之处又会让人觉得冲突不会发生,当然有的人可能会有相反的想法。
USS亚利桑那号在完成护送威尔森总统赴巴黎和会会谈后返回纽约,摄于1918年。(维基共享资源)
1、&修昔底德的陷阱&:当急速崛起的国家开始挑战(区域)统治强权时,结构应力不可避免。正如修昔底德对古希腊的观察一般:上升时期的雅典城邦越是具有野心,自信,傲慢甚至越发不可一世时,可预见的就是斯巴达的领袖就会越发恐惧,焦虑以及提防。
译者注:修昔底德的陷阱:指一个新崛起的大国必然要挑战现存大国,而现存大国也必然来回应这种威胁,这样战争变得不可避免。这一概念来自修昔底德的名言&使战争不可避免的真正原因是雅典势力的增长和因而引起斯巴达的恐惧&&&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第一卷第一章,商务印书馆2013年版。
当时经济实力,海军统治力独步天下的号称&日不落帝国&的英国在1914年被一个统一的,在工业制造领域已经赶超英国的,进而要求更多全球影响力和军事实力来挑战英国海军统治的德国所警醒,从而在开战近十年前不得不结束其100多年来的&光辉孤立&政策而与法国和俄国越发联系紧密。在同一时期,德国也被俄国所警醒,俄国在短时间内完成了铁路网的铺建,从而能够短时间大规模地将部队运至俄德,俄奥边界。
在2014年,美国头后大国的事实-这被大多数美国国民看做是神赐-正在被急速崛起的中国所挑战。中国在下一个十年将会取代美国成为第一大经济体。随着中国国力增强,他对其领国,特别是由其国名命名的海域-中国海-上的领土以及势力要求变的越发主动,甚至是极具侵略性。日本,菲律宾,越南等国深感恐惧,纷纷寄希望于美国的援助。毕竟美国至二战开始就是该地区的守护者,太平洋也曾经仅仅是美国的内湖。
2. 几乎无法预见的&全面&战争
尽管在1914年,小规模的战斗和殖民地起义事件此起彼伏,战争这个词不被主流大众所接受。其时由诺曼安格尔所著的畅销书宣称战争只是 &大幻觉&, 因为名义上的胜者(通过战争所)失去的远远大于其可能所得。
在2014年,二战之后的&长久和平&,伴随着核威慑和经济全球化,让世人觉得大国之间的战争只是&站不住脚&的,所以几乎是不能想象的。
3. 紧密的相互依赖:经济,社会,政治
在1914年,英德是彼此在欧洲内最大的交易伙伴和主要的国外投资对象。乔治国王和威廉皇帝是表兄弟。威廉皇帝甚至在其祖母-维多利亚女王-1901年时驾崩还守候在旁,在乔治国王之父-爱德华七世-的葬礼上还是仅次于乔治王的抬棺人。两国的精英都曾在彼国的主要大学学习,在经济上是伙伴关系,也共同参加社交活动。
在2014年,中国是美国第二大贸易伙伴,美国购买最多中国商品,中国持有最多美国国债。每年有超过25万的中国学生-包括xi的女儿-在美国大学读书。
4.民族主义抬头,领土纠纷加剧
在1914年,奥斯曼帝国亡国,塞尔维亚民族分子希望建立大塞尔维亚,沙俄跟奥匈帝国皆希望在巴尔干地区奥斯曼帝国的继承国家中施加影响力。当是时,复兴的德国计划建立大德意志帝国,法国爱国者则希望德国归还其在年间普法战争中被割让给德国的阿尔萨-洛林地区。
在2014年,中国对东海上日本所占据的钓鱼岛提出领土要求。9段线也将整个南中国海涵括在中国领海之内。中国正在重新制定周边领海的势力现存状况,激起周边国家以及本国人民的民族主义诉求。
5. 针对某一主要敌国的有力军事部署,达到计划,购买以及调整国防预算的目的。
在1914年,英国和德国将彼此看做主要的军事威胁;德国与俄国则将对方看做主要竞争对手;法国则视德国为其最主要威胁。在1907年,当德国的海军力量发展到足以挑战英国海军霸权的临界点时,时任英国首相要求外交部的首席分析家做一份&英国与法德的现有关系&的备忘录。 这份现在非常出名的由艾尔.克洛撰写的备忘录预言到:德国不仅仅只会满足于建立欧洲大陆最为强大的陆军,它也会竭尽全力来创建强大的海军力量。这份备忘录将德国的野望归纳为:外交政策上的霸权以及海事力量上的优势-这将对其邻国以及-最终-对英国的存亡带来威胁。
今日,美国国防部赤裸裸的针对中国而谋划一些类似于&遏制/封锁&的计划。1996年对中国来说是耻辱之年,美国仅仅派遣两所航母就打消其可能针对台湾的军事活动,因此,中国卧薪求胆,处心积虑的期求将美国的海军力量退至第一岛链,进而退至第二岛链。
6. 通过进一步加强盟约来打造如亨利.基辛格所说的&外交末日机器&。
在1914年,复杂的盟约关系网加速了有可能将欧洲推向列强混战局面的步伐。俾斯麦在19世纪晚期统一德国后,构建了将法国-德国的主要敌国-排除在外的欧洲和平盟约。威廉二世-通过在1890年拒绝与俄国达成合约-则将俾斯麦的合约架构弃之作古。2年之后,俄国与法国结盟。这些都导致德国进一步与奥匈帝国加强联系,同时,英国与法俄的接触也进一步深入。
在2014年,美国在东亚有诸多盟友,中国则很少。美国通过美日安保条约-条约规定如若有第三国攻击日本则相当于攻击美国本土-以及与菲律宾的合约还有和其他国家签订的提供咨询和援助的条约,在亚洲有责任和能力做很多事情。当傲慢的中国开始划定航空识别区,在有争议地区搭建油气钻井,阻止其他国家的船只进入有争议岛屿海域以及动用海空军事力量来重新制定区域规则的时候,任何错误的,误算的举动都会轻易的让局势走向至任何人都被动的局面。
7.通过&突袭&来提升国力以及威望的诱惑
在1914年,正在衰退的奥匈帝国面对的是一个由俄国支持的泛斯拉夫主义盛行的巴尔干半岛。塞尔维亚被奥匈皇帝弗兰茨约瑟夫视作泛斯拉夫主义的中心,约瑟夫认为只有通过在军事上果断的击败塞尔维亚,(泛斯拉夫主义)才能得到遏制。奥匈帝国皇位继承人费迪南德大公的遇刺为约瑟夫提供了绝好的军事借口。
在2014年,安倍晋三试图将日本从&失落的十年&中唤醒。仅仅在20年前,日本还处在能否成为世界老大的分水岭上。在那之后,日本的经济发展陷入僵局,国际外交影响力几乎为0. 安倍的日本复兴计划并不仅仅只是&安倍经济学&,他还寄希望通过修改日本宪法,扩张日本军力来应对安倍所明确指明的&中国威胁&, 从而扩大日本的国际影响力。
总的来说,那些通过一个世纪以前的事情来断言今日走向的人们并不是信口开河。但是正如梅教授所说过的一样,今日与一个世纪以前的世界,在另一方面来说,有很多显著的不同。
1.文明的冲突
正如萨缪尔.亨廷顿在他的书中&文明的冲突&所论证的那样,系统上来说,两个文明如若价值观,世界观有很大不同的话,很可能会起冲突。在这一层面上来说的话,2014年相较于一个世纪前来说更为危险。
在1914年,欧洲是世界文明的中心,欧洲领导人统治着世界。大多数欧洲的君主-从北极圈到地中海-彼此之前都有血缘关系,例如德国皇帝和沙俄皇帝称呼彼此为&尼克和威利&。尽管如此,巴尔干地区任然是西方文明和东正教的分界线。
在2014年,中美之间的隔着的并不仅仅是太平洋。 北京和华盛顿之间有太多显著性的价值观的不同:等级制的和谐vs自由;集体价值观vs个人主义;共产党独裁政治vs民主。
2. 霸权国家的财力基础
在1914年,大不列颠是世界上最大的债权国。
在2014年,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债务国。由于低税收和高支出的双重影响,美国迄今已经举债17万亿美元。美国的债务大多数来自外国,其中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持有人。美国是中国最大的债务人,同时又是中国最大的海外市场,相对而言的,中国是美国最大的债权人,也是美国最大的商品供应人,这一事实可以用MADE这一词来概括。(MADE:互相保证毁灭性经济 )
3. 地理共享
在1914年, 欧洲列强之间都有接壤。 这一方面激发快速军事动员,另一方面加速了在危机下的决策制定。
在2014年,中美两国分处两大半球,中间隔着浩瀚的大洋。尽管如此,美国由于其在亚太的盟友和军事基地,其军事存在与中国毗海而邻。更进一步来说,由于科技的进步,在太空以及网络空间毫无边界可言。在这些领域,任何已获得的(或者是可望获得的)科技的进步都会取得决定性的优势-20世纪初萦绕在欧洲上空的&危机不稳定性&的幽灵让人历历在目。
4.核武器和大规模杀伤性武器
在1914年,所有的时任欧洲领导人都没有预知到这场泛欧战争如此之惨烈,竟然会毁掉欧洲的黄金时代。
在2014年,核武器正如水晶预言球般,一国领袖很清楚的知道,升级到核战的战争会轻而易举的将其国家在地图上抹去。
5.军事力量的平衡
在1914年,列强之间的军事平衡是非常脆弱的。英国有当世最强大的海军,德国有最强大的陆军,法俄的战争潜力巨大。更进一步来说,诸多列强都主动参与这场精细的力量平衡的博弈。
在2014年,美国的军事实力一时无二。连续20年的军费开支都是远超其他国家的总和,美国建立了地球上装备最好,战斗素养最高的军队。在可预见的未来,没有一个理智的中国军事家会认为中国能够在战场上击败美国,即便是在东亚。从另一方面来说,三分之二的美国人认为美国十年来的军事行动是不正当的,他们厌战,恐战。错误的估计美国的战意和战争潜力,可能会引诱中国冒巨大风险(与美国开战)。
6.科技以及透明度
在1914年,俄法担心德国会秘密的军事动员。对对方动员时间安排以及军队动向的不确定性会极大的将战争危机升级。政府对向国外传递信息的大使发送电报可能也会增加错误交流的几率。
在2014年, 智能系统能够将船只,飞机,部队处收集来的信息以几乎实时的方式呈现。这些信息能够让领导人获得更多更好的信息来在危急时刻做决策。更重要的是,(敌对国)的领导人能通过电话和视频会议的方式和彼此沟通。
7.世界政局形势
在1914年,世界是很明显的多极世界。这导致维持微妙平衡极为重要,(国与国)之间行动的误算也难以避免。
在2014年,美国任然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在现有的发展趋势来说世界可能会呈多极发展:中美双极世界;中美欧(盟)多极世界。印度也正在崛起为一个大国;俄罗斯正在重塑其自信。中国或者俄国对当前相对平衡关系的误算都有可能引发潜在的冲突。
您觉得哪一方面更为重要?相同或差异? 通过对比这两方面的因素,军事战略家会认为与1914年春相比,2014年年初的状况会更容易或者说更难以让主要列强之间发生战争呢?对那些活在戈尔维达尔所说的的&失忆合众国&的掉以轻心的人来说,这些相似之处-不管有多少原因让现在的人们觉得战争威胁很渺茫,这些同样的原因都没有阻止一战的爆发-是一个鲜活的战争警示。对那些照搬过去来预言即将爆发战争的杞人忧天者来说,梅方法提供了很好的修正。对于我来说,在做这个类比之前,我没有想到这次历史分析让我得到的中美之间开战的几率会高于我的预期-但我仍然不认为中美之间会开战。如果中美的发言人都能从一个世纪之前的战争中有所反省,以古鉴今的话,未来开战的可能性会更加之低。
以下是美国网友评论:
两次世界大战都发生了一段时间后美国才介入。所以,过度强调中美战争的可能性可能会让我们忽视了发生另外一场世界大战的可能性。战后,美国与自己在二战中的敌人德国和日本达成协议,而且还帮助这两个国家进行重建,但是中日之间的竞争、情绪甚至是仇恨依旧没能得到解决。如果中国继续在领土问题上制造&既成事实&,那么如今发生世界大战的可能性与一战二战的几率一样大。
或者中国对抗俄罗斯。因为二战,两个国家现在还存在着历史纠葛。中国完全有可能占领俄罗斯东部领土。该地区富含矿产石油和土地资源。一旦中俄发生战争,不知道美国会站在哪一边,但是双方肯定都会来拉拢美国站在自己这一边。
想想俄罗斯所拥有的核武器,中国是不太可能占领俄罗斯东部领土的。尽管俄罗斯人口在下降,而且即使俄罗斯经济再次下滑,俄罗斯也完全有可能把入侵的中国军队炸得灰飞烟灭的,所以完全不可能。
即使中俄相互侵占领土,使用核武器也不会是他们的首选,当然发生核战的可能性还是有的。
普京在占领领土方面,拥有相当丰富的经验。到目前为止,普京在没有发动核战争的情况下已经成功占领了他国领土了。
请问,哪个国家或者民族没侵略过他国领土的?
哪个国家都有。
那是以前,现在哪有所有国家都去侵占别国领土的?
所以区别就在这里。
我认为你的评论不是在捍卫普京。
到目前为止,普京还没有侵略任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
前苏联国家的核武器都存在在哪里,这点普京都知道吗?
我不知道除了新保守派那群人外还有谁相信亨廷顿的废话(大概是指《文明的冲突》)。
你应该好好休息一下,不要这样子一直声嘶力竭地咆哮,好好去接受一下教育,不要做井底之蛙。
你称我为白人至上主义者,显然你不知道这里面的讽刺。
我有两个学位(笑,这俩学位都和这个讨论相关,这就是为什么我知道在这里引用亨廷顿是非常荒谬的。他的《文明的冲突》在大多数圈子中不被信服。课堂里依旧在教授这本书的内容,所以学生们可以狠狠的批评其中的错误。
TadhgMor拥有两条先进的学位!
一个是历史学位,一个是国际关系学位。
有两个学位又怎样?这并不会让他变得特别。他对亨廷顿的见解和我所知道的研一学生无异,但是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克服了自己的无知并最终看到了不祥之兆。
所以你是个国际关系专家?
什么是&不祥之兆&?
如今,为亨廷顿理论辩护的都是那些盲信着和仇外者。
我认为他的整个思想是相当简单的。
&文明&的定义是什么?
他对&文明&的定义相当的武断。
照你这么说,只要是看好亨廷顿的就是盲信着和仇外者?
你的观点太幼稚了,亲自去看看他的作品吧。
我熟悉亨廷顿的作品,也看过他的《文明的冲突》。多年前一位著名的国际关系专家否定了《文明的冲突》,他是一位德国人,在分裂的德国长大,所以他完全有资格来说明《文明的冲突》其实就是一堆废话。亨廷顿不喜欢穆斯林。这可以在他的作品中看出来。他和福山通过发表保守文章对理性的国际关系思想造成了巨大破坏。
而且我发现你是个白人至上主义者, 所以我不认为你所说的话是值得信赖的。
别抱怨,去学习
很显然TadhgMor根本没获得历史或者信息检索方面的学位,因为他不根本知道alison对亨廷顿的看法。
他很特殊!他是个特殊的异教徒!
他正在他的卧室里反法西斯!,他和你一样反法西斯!
在你如此接近时你还无法感受到它的伟大?
你真的以为不存在可以导致冲突的想法差异吗?那你怎么看待人们在宗派上的差异?我认为目前世界上的很多地方正因为宗派之间的差异所以导了很多冲突,比如ISIIS和摩苏尔神殿和历史遗迹的破坏。
我认为《文明的冲突》里面的内容相当的无知,因为亨廷顿无法真正的定义他的&文明&,整个的观念是基于关于&西方&的文化优越主义,在谈论与政治集团无关的事物时,它的有效性是有限的。
宗派主义是处于一个&文明&的&内部&而不是亨廷顿所讨论的那样。更不用说宗派暴力的起因通常很复杂。就比如北爱尔兰。北爱尔兰以外的人更喜欢称其为宗教战争。
&宗教暴力&就像速记法,因为它很容易使用。这绝不是唯一的变量。
亨廷顿真的不喜欢穆斯林。
不,他绝对没有。他抛弃了&东正教文明&但是他显然很希望与&伊斯兰文明&的真正冲突。这很有趣,因为完全还原了很多不同的种族、团体和国家。
东欧(传统斯拉夫区域)是欧洲的一个亚文化而不是一个独特的文明。除了蒙古时代以外(持续的时间比西班牙的摩尔人统治还短)的俄罗斯与西欧的历史是相当满意的,从大约公元1000年以后。
谢谢,学习了
事实上,这是对亨廷顿的批评的一个范例:他不明智地忽略了种族,文化和宗教分歧,通过这种方式来构想统一的文明形态。例如,当他谈到伊斯兰文明时,他忽略了这两个宗教(逊尼派,什叶派,阿拉维派,Ibadi等)以及文化/种族(阿拉伯人,柏柏尔人,土耳其人,伊朗人等)上的分裂。举个历史上的例子,逊尼派的土耳其奥斯曼王朝与什叶派伊朗沙法维王朝数百年来不断斗阵着,但对于亨廷顿来说,这些历史事实似乎一点都不重要。
在许多方面上,他的这个作品属于其他的时代:与20世纪初的历史作品有很多相似之处,比如斯宾格勒创作的《西方的落寞》或汤因比的《历史的研究》(以及更近的《枪炮,病菌与钢铁》)。这种历史研究方法并不受历史学家们待见,主要是由于这些方法存在着很多不足之处,其中显著的不足之处在于在历史的大叙述之中忽视了一些重要的细微差异。当你通过统一文明的视角来看待历史时,你忽略了无数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是非常重要的。
请支持独立网站,转载请注明本文链接:/2190.shtml
四月网声明:专栏作者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文章来源:龙腾网 | 责任编辑:瓶子}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第三次世界大战的预言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