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下这是高背红尾金龙鱼价格还是青龙,我看他的鳞片有些蓝色和青色,无法确定,

查看: 3435|回复: 42
UID484944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童生(1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17-
回答数:0+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小鱼(3级)
小鱼(3级),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新手上路,买了一只高背练手,担心被骗请高手看看是高背还是青龙啥的?
(0 Bytes, 下载次数: 25)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 Bytes, 下载次数: 26)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 Bytes, 下载次数: 8)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 Bytes, 下载次数: 1)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 Bytes, 下载次数: 38)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 Bytes, 下载次数: 15)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0 Bytes, 下载次数: 20)
13:26 上传
点击文件名下载附件
已有1人打赏1龙币
用户名龙币
避免水漫金山啊 你的出水口要改进
总评分:&龙币 + 1&
扫描二维码,手机浏览分享本帖。
UID618784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31-
回复数:793-
精华数:0+1
回答数:148+52
热帖数:5+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23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1 积分
&所谓号半红龙?&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484944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童生(1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17-
回答数:0+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小鱼(3级)
小鱼(3级), 积分 5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49 积分
dicky240 发表于
能指教一下怎么看的吗?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401154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贡士(4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45-
回复数:1801-
回答数:541-
热帖数:1+2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祖(7级)
鱼祖(7级), 积分 5553, 距离下一级还需 2447 积分
看不清,能不能关灯拍近点的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6778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138-
回复数:8512-
精华数:0+1
回答数:638-
采纳数:12-
热帖数:5+1
多钱买的啊?&&品相不怎么样啊&&鳞片底色几乎看不到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53671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99-
回答数:21+29
热帖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成鱼(4级)
成鱼(4级), 积分 297, 距离下一级还需 203 积分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03847精华1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探花(6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63-
回复数:8484-
精华数:1+2
回答数:1447-
采纳数:128-
热帖数:21-
青龙鱼,价格400-500元之间。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501158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举人(3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572-
回答数:118-
热帖数:0+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1716,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84 积分
青龙鱼,以前买过,养了3个月,果断放弃,喂食和环境要求跟金龙没什么区别,但是看上去就是一条大白条。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248745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秀才(2级)
项&&目当前下级
回复数:94-
回答数:11+4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成鱼(4级)
成鱼(4级), 积分 282,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8 积分
拍的不是很好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UID618784精华0帖子最后登录注册时间
此等级代表知识和贡献
当前:进士(5级)
项&&目当前下级
主题数:31-
回复数:793-
精华数:0+1
回答数:148+52
热帖数:5+1
此等级代表活跃度
当前:鱼圣(6级)
鱼圣(6级), 积分 2379, 距离下一级还需 621 积分
yuzhongxie 发表于
能指教一下怎么看的吗?
怎么看的说不上来,直接的感觉就是青龙,一身都一个色,七鳍白等等。。。。鱼鳞不亮
每点赞两次可获得1龙币
参加鱼邻内测活动
[新人贡献]荣勋
成功推荐1位以上朋友注册成为龙鱼家族成员,并发贴大于1,或者您的发帖量大于50并且在线时长超过20小时即可获得!
[龙族新人]荣勋
只要注册用户在线时间超过1小时,发贴超过2贴以上即可申请!
一周岁纪念章
一周岁纪念章
二周岁纪念章
二周岁纪念章
马上有鱼勋章
2017元宵节勋章
2017元宵节勋章
鱼之巅峰团员
鱼之巅峰团员
2017金鸡勋章
2017金鸡勋章
愚人节勋章
愚人节勋章
改编达人勋章
改编达人勋章
龙巅商城宣传大使勋章
龙巅商城宣传大使勋章
踩楼王勋章
踩楼王勋章
国庆幸运星勋章
国庆幸运星勋章
才智过人勋章
才智过人勋章
龙巅商城春节福到
龙巅商城春节福到
金猴纳福勋章
金猴纳福勋章
中秋节勋章
大龄儿童勋章
大龄儿童勋章
好爸爸勋章
好爸爸勋章
奥运助力勋章
奥运助力勋章
小红花勋章
小红花勋章
2016中秋节勋章
2016中秋节勋章
龙巅七夕纪念章
龙巅七夕纪念章
参加龙巅寻宝活动
全勤奖勋章
全勤奖勋章
龙巅小苹果勋章
健康小卫士
电子眼勋章
电子眼勋章
拼图大师勋章
拼图大师勋章
宣传使者勋章
宣传使者勋章
观赏鱼NO.1
参加论坛手机版客户端测试,并反馈信息可获得此勋章
龙巅微信公众号
龙巅官方群:充满想像的世界(二十)
法罗群岛众多鲸鱼遭屠杀
在法罗群岛居民举行的大型传统捕鲸活动中,场面血腥令人不忍直视,而当地居民坚持认为,这一传统符合可持续发展。据统计,法罗群岛居民平均每年杀死838头领航鲸,而这一传统已经延续了300余年。只见十余头鲸鱼头部被整个割开,鲜血染红了附近海域,后来被捕的鲸鱼则要在同伴的血水中搁浅,任人宰割。
法罗群岛的猎鲸传统流传已久。只要看到鲸群,就会有人发出信号,大批的捕猎者迅即冲入水中。他们杀死鲸鱼的手法十分残忍,用随身携带的刀割断鲸鱼的脊髓和动脉。之后,当地警长会分发鲸肉和鲸脂。当地人对外人的指责感到十分不满,他们表示猎杀鲸鱼是当地人生活的一部分,家家户户都喜欢鲸肉和鲸脂。
法罗群岛是丹麦王国的一个自治领地,拥有自己的国旗和宪法,但依然归丹麦管辖。这个群岛地形崎岖,海岸线漫长,耕地少得可怜,兼之高纬度、冬季漫长、多云雾等气候因素,农业无法成为主要食物来源。所以,捕鲸在历史上一直是他们重要的维生方式:鲸肉和鲸油作为食物,鲸油充当燃料,鲸皮制作绳索等等。
丹麦这个国家通常是和童话联系在一起的。但是,丹麦的法罗群岛每年部要举行一场成人礼庆典,其主要活动就是“残忍地杀害了上百头、具有高智商且已经濒临灭绝,并且有着人类一样的反应能力和智商的卡德龙海豚。”海岸被染成深红色,海豚在其间沉浮,还有大批看客若无其事地围观,童话的破灭最伤人心。
什么叫卡德龙海豚呢?在海豚科中,就算搜遍了整个鲸目已知的88个物种,怎么也找不到这么一个物种。根据法罗群岛的捕鲸记录,人们猜测,这种卡德龙海豚大概就是“长肢领航鲸”,归于海豚科圆头鲸属。在西班牙语里,卡德龙本意是“大锅”,可能领航鲸鼓起来的圆头就像顶了一口锅,于是起了这么个名字。
或许一般人并不知道,海中的强者“虎鲸”实际上是海豚科的。海豚通常泛指鲸目齿鲸亚目中除鼠海豚、独角鲸、抹香鲸、剑吻鲸之外的五个科的成员。其中典型的海豚科,包含了所有真正生活在海洋里的海豚,中文里很多时候“海豚”二字就特指这个科;另外四个科则生活在淡水中,人们熟悉的白鱀豚就在这里。
在最近法罗群岛举行的大型传统捕鲸活动中,出动了25艘渔船,海上刀劈100多头领航鲸,其它的领航鲸在同伴出事的时候,往往会随后蜂拥而上,这便给法罗人诛九族提供了十分有利的条件,总共有838头领航鲸被现场殊杀,血水染红了北大西洋沿岸。法罗人喜食鲸鱼肉和鲸脂,部分成色好的死尸将被加工成美味。
领航鲸是一种中大型鲸豚,分为长肢领航鲸及短肢领航鲸,外表分别并不太,但也有许多不同之处,短肢领航鲸鳍肢较短,边也较圆。领航鲸在海面非常活跃,经常会拍尾、跳跃及游近船只。最明显的特色,就是有一个很大的关刀背鳍,位于背部较前位置,并向后弯,整只乌黑,非常黑亮,海面上看起来非常壮观。
领航鲸群主要由少数成年雄鲸和多数成年雌鲸及仔鲸组成,集群能力强,驱赶也不散群。一头引游,群体紧跟。喜活动于沿岸暖温水域,常游入港湾内,让船只接近。它们很少跃身击浪,但很多时会鲸尾击浪及浮窥。潜水时一般不露出尾鳍,在潜水前,它们弯曲及举起尾巴;当回到水面呼吸时,只将头顶露出水面。
长期生活在热带、温带海洋中的领航鲸,主要捕食各种鱼类和乌贼等。它们性情胆小,并且有群体游动的习性,通常结成10余只以上的群体,有时可多达数百只。群体中成年雄鲸较少,大多为成年雌鲸和幼鲸。捕鲸者就是利用它们的致命弱点,先射伤群中两三只,被射中的负痛狂奔,全群也追随它们猛冲猛撞......
领航鲸,又名巨头鲸,主要分布于太平洋、印度洋、大西洋等热带、温带海域,很少在寒冷的海域活动。这种鲸鱼体长5~7米,体重约3600公斤。前额较圆,上颌额部隆起并向前凸出,吻部特别短,没有明显的吻突,头与躯干部的界限极不明显,身体短粗,头很大,嘴巴也极大,颈椎极短,鳍肢好像长在颈部一样。
领航鲸对自己的家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忠诚,一旦某一头鲸鱼搁浅,其他鲸鱼也会随之跟着上岸来陪伴它,即便这样会让它们自己也陷入危险也在所不惜。这样的忠诚,让它们团结在一起,也让它们一起死在刀下。在最近的捕鲸活动中,当地居民出动25条船来追捕鲸鱼,经历2小时的追捕后,一百多只鲸鱼死于刀下。
领航鲸以其超凡的家族意识闻名,无论雌鲸还是雄鲸都会终生陪在母亲身边,每当有同伴死去,家族中其余的鲸鱼就会在其周围围成一圈。曾经帮助过搁浅的领航鲸的志愿者们表示,这种鲸鱼似乎是有感情的,会发出悲伤的叫声。这种鲸鱼尤其喜欢女人的声音,焦躁的领航鲸听到女志愿者的歌声,就会很快安静下来。
今年1月12日,在印度泰米尔纳度邦,超过80头领航鲸冲上了印度洋南岸集体自杀。诸如这样有关“鲸鱼集体自杀”的消息,几乎每年都会听到。然而,鲸的集体自杀现象在哺乳动物中却是十分罕见的,人们在为它们扼腕叹息的同时,对它们的行为也感到困惑和不解,为什么鲸群总会突然间的上演“集体自杀”的呢?
今年5月16日晚,一头领航鲸搁浅陵水黎族自治县香水湾海滩上。不幸的是,在这头领航鲸搁浅之后,并不见得有其它领航鲸随之跟着上岸来陪伴它,本来领航鲸都有群体游动的习性,偏偏这头领航鲸却独来独往。它的外表虽然没有伤情,但身体状况不容乐观,初步判断搁浅的原因是因呛水严重,导致身体虚弱所致。
这条领航鲸曾于16日14时许在香水湾富力游艇码头附近海域搁浅,在海南省多方救护专家及人员救助下,成功重返大海。不料,16日22时45分,这条鲸鱼又再次在香水湾海域搁浅。不幸的是,经过将近30小时的合力营救,这头领航鲸还是在18日凌晨4时30分失去生命体征,人们已对鲸鱼尸体进行就地无公害掩埋处理。
虽然领航鲸被称为鲸鱼,实际上并不是鲸鱼,而是海豚家族的成员,因为体积巨大所以被称为鲸。通常情况下,领航鲸都比较温柔,但如果感到威胁或有人入侵它们的空间,那就不一定了。摄影师Tepley和潜水员丽莎·科斯特洛在夏威夷深海探险时,发现了一群领航鲸。为了做更细致的观察,丽莎主动游近了它们。
丽莎渐渐游近领航鲸,然后骑在领航鲸的背上,想跟可爱的领航鲸来个亲密接触。然而,她完全没有意识到,危险在等待她。当她骑上一头领航鲸,刚刚调整好姿势,正卻抓住它的背鳍时,这头领航鲸突然一摔尾巴,跃身将丽莎顶起。好在领航鲸可能只是想跟丽莎开个玩笑,或者象征性的吓吓她,没有真的伤害她。
在地上行动缓慢的树懒
今年初,厄瓜多西部的克韦多市公路上发生一起有趣的塞车,一只树懒在路边紧抱着防撞栏的柱子不放,超萌的模样让不少路过驾驶都忍不住放慢速度瞧一眼,因此造成交通大堵塞,最后还得找来警方处理。不少网友都认为,这只树懒是因为误闯高速公路,被高速行驶的车流吓傻了,才会紧抱着路边防撞栏柱子不放。
近日,微信又翻出了许久之前一只在哥斯达黎加过马路的树懒,它走的真是慢极了,路人不得不停下脚步,伸出援手,帮助它横过马路。树懒分布于南美洲,毛被蓬松长厚,头短圆,耳小并隐于毛内,形状略似猴,动作迟缓,常用爪倒挂在树枝上数小时不移动。虽然有脚,但是却不能走路,靠的是前肢拖动身体前行。
树懒已高度特化成树栖生活,而丧失了地面活动的能力。平时倒挂在树枝上,难得下地,靠抱着树枝,竖着身体向上爬行,或倒挂其体,靠四肢交替向前移动。甚至睡觉也是倒挂在树枝上。在地上爬行时,四肢斜向外侧,不能支持身体,只得靠前肢爬,拖着身体前进。在热带盆地,雨季地面泛滥时,树懒能游泳转移。
人们往往把行动缓慢比喻成乌龟爬,其实树懒比乌龟爬得还要慢。树懒是一种懒得出奇的哺乳动物,什么事都懒得做,甚至懒得去吃,懒得去玩耍,能忍饥耐饿一个月以上,非得活动不可时,动作也是懒洋洋的,倘若要移动2公里的距离,需要用时1个月。就连被人追赶、捕捉时,也好像若无其事似的,慢吞吞地爬行。
从树懒的运动速度来说,陆地上几乎任何一种食肉动物都可以轻而易举地捉到它美餐一顿。但是,为什么树懒还能生存到今天而没有遭到灭绝的厄运呢?原来,由于它奇懒无比,使得一种地衣植物寄生在它的身上,这种地衣植物长得很繁茂,以至于像一件绿色的外衣,把它的身体包缠起来,使人类和动物很难发现它。
对于一只树懒来说,最恐怖的天敌莫过于角雕。面对有着骇人爪子和恐怖尖嘴的强悍大雕,当那些猴子四处奔逃的时候,树懒选择了“隐形”这种令人叹服的策略。树懒是唯一身上长有植物的野生动物,毛上附有的绿色藻类,它们从不不舔毛,而是用爪子梳毛,而使毛丛成为多种真菌的家园,从而在森林中难以发现。
人们总把这种树懒叫做落水鬼
,也就是水猴子,说它们在山塘,水库里生活,会拉游泳的人,很多会水性的人都死在它手里。还有的人说得绘声绘色的,说它在陆地上一点力气都没有,一到水里要比成人大几倍的力。不错,树懒走不了路却很会游泳,不过,这种怪物只生活在南美洲,别的地方似乎还真的挺稀罕。
非洲的狮子
在非洲肯尼亚马赛马拉,发生了一桩令人意料不到的事情:一只刚刚成为狮王的雄狮试图杀戮狮群中的幼崽,它的这一举动激起了母狮们的愤怒,它们为了保护幼崽,一起向这只雄狮发起了猛烈的攻击。面对母狮们的这番猛烈的意外举止,雄狮显得无可奈何,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最后,这头雄狮居然被母狮赶跑了。
外来的入侵的雄狮杀掉前任狮王的幼崽,是为了让母狮进入发情期,和自己交配,产下自己的后代,保证自己的血脉延续。倘若不这么做,前任狮王的幼崽如果有雄性成长起来,将会是新任狮王以后强大的竞争对手,所以新狮王会赶尽杀绝。一般情况下,母狮不能没有雄狮的保护,动物的生存本性会让母狮不去阻止。
英国知名野生摄影师Paul
Joynton-Hicks近日拍摄到了罕见一幕:这一幕发生坦桑尼亚塔兰吉雷国家公园,一头体型巨大的新晋狮王捕杀并吞食了前狮王的幼崽,当时这位狮王并非饥饿,而纯粹是维护领地以及宣示王权。而更让人震惊的是,旁边的的一只母狮也凑过来一块分食幼狮尸体,而它很可能就是幼狮的母亲。
狮群中的母狮一般都会在任何同一时候进入婚配状态,而且母狮们这点上总有同步性,这保证了狮群中的幼崽年龄基本相当,每只母狮都能给不同的幼崽哺乳,当有些母狮出去捕猎,剩下的母狮就会义不容辞地担当所有孩子的保姆。而且没生育的母狮也会负起照看狮群幼崽的责任,为它们舔毛,并陪它们一起玩耍。
非洲稀树草原上的母狮群也有大意的时候。有一次,它们为了围捕棘手的野牛倾巢而出,剩下几只小狮崽子在家玩耍。那知道,一只窥视耽耽的鬛狗趁虚而入,一口气将几只小狮崽子都猎杀了。母狮群猎捕归来时,鬣狗还没来得及逃跑,被母狮群逮了个正着。愤怒的母狮群倾刻之间便把这头鬛狗“五马分尸”了。
狮子通常过着群居生活,一头成年雄狮和若干雌狮和幼狮构成了狮群的核心。幼小的雄狮长大后,便会伺机击败狮王而成为新的统治者。此时,刚刚登上宝座的雄狮总要杀死狮群中超过6个月大幼子,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时,母狮便会尽力带着它们逃离狮群,然而,母狮为了保护幼狮而赶离狮王似乎极少发生。
有摄影师在南非拍摄到一组非常戏剧性的画面,一头年轻的雄狮和一头老雄狮为争夺地盘资源打了起来,小的体力好经验不足,老的虽然身体差点但战斗经验丰富,这一架足足打了两个小时。小的最终耗尽体力,就在它快要不行的时候,两头小母狮出面来帮它一起打,这样三敌一,年轻的雄狮最终在帮助下获得胜利。
在这场争夺地盘的对抗赛中,一少一老的两头雄狮狭路相逢,老的倚老卖老,认为自己是这块地盘上的老大,少的年轻气盛,自认为稳操胜劵,于是就打了起来。年轻的还是经验不足,身上很快被老狮子抓出道道血痕。两头母狮听到动静后过来观战,一般地说,雄狮间的战斗,由雄的自己去解决,母的只是看着而已。
然而,这场地盘争夺战整整经历了2个小时,一老一少还在打,同时,小雄狮似乎有些体力透支,不断的在退后。这时,两头母狮有些沉不住气了,开始蠢蠢卻动了。当小雄狮又被老狮子按在身下暴打的时候,两头母狮终于按耐不住,开始朝着老狮子怒吼了。姜还是老的辣,老雄狮一看三对一,知道没戏了,撤了。
就在小雄狮即将被老狮子打翻之时,母狮子果断出手了,这一着还真是灵验,小雄狮一看到两头母狮子都来帮它,本已趴下的身躯一咕噜又爬了起来,有了两头母狮撑腰,它就又开始威风了。动物学家表示,一般狮群间的结盟都非常有意思,它们会相互挑选对方,这次母狮帮助年轻雄狮,显然是更想和它繁育后代。
狮子主要生活在非洲热带稀树草原,常以伏击方式捕杀其他温血动物,是现代猫科动物中进化得最为成功的种类。狮子头部巨大,脸型颇宽,视、听、嗅觉均很发达,是世界上唯一一种雌雄两态的猫科动物,雄狮长有很长的鬃毛,长长的鬃毛一直延伸到肩部和胸部。鬃毛越长、颜色越深的雄狮,更能吸引母狮的注意。
狮群中的雌狮基本是稳定的,它们从小在一起生活,有着密切的血缘关系,极少离开出生地,一般自出生起直到死亡都待在同一个狮群里,共同担负着群中的狩猎工作,合作狩猎的成功率远高于其他猫科动物。通常捕食眼前见到的野牛、羚羊、斑马等一切猎物,及至小型哺乳动物,有时还会抢夺其他食肉动物的食物。
集体围猎时,雌狮分散围成一个扇型包围一群猎物,把捕猎对象围在中间,从各个方向接近。狩猎时,总是小心翼翼地贴近目标,尽可能地利用一切可以用作遮掩的屏障隐藏自己,逼近猎物到三十多米的范围内,然后突然地、迅疾地向目标猛扑过去。在奔跑中紧紧贴住猎物,然后一口咬住猎物的颈部直到它窒息死去。
一位摄影师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湿地拍摄到这些照片:一群母狮偷偷接近沼泽地里的水牛,一只母狮突然发起攻击,试图分开水牛群,单独围捕一头母牛和它的幼崽,沼泽地里溅起阵阵泥泞。被追逐的小牛拼命逃窜,母牛出于本能冲了上来,一头公牛也前来助阵,母牛见状再次出击,小水牛趁机逃脱了追捕。
一般来说,在非洲,“草原之王”狮子会与大象和平相处,但由于食物及用水匮乏,性情凶猛的狮子有时也会打起小象的主意。在坦桑尼亚的鲁阿哈国家公园,近日发生的一场群狮围攻象群的惊险故事:一群狮子盯上了泥沼中的一头小象和一群成年大象,狮子慢慢向象群靠近,大象完全没觉察到死神正在一步步靠近。
饥肠辘辘的狮子等待了一段时间后,终于瞄准了看起来十分柔弱的幼象,伺机发起攻击。遭遇偷袭的大象开始聚集起来,不顾一切地保护小象,双方展开激烈的角逐与搏斗。然而,,幼象因为体力不济,最终倒了下来。狮子们见状,全都扑上前,按倒幼象,群起而分之。饱餐了一顿之后,狮子便悠闲地在河边休息。
在一个狮群里,幼狮到两岁学会捕食,雌性三岁性成熟,开始进入生育年龄,她们是不会离开狮群的;而雄性要到五岁才会性成熟,往往这时就要被赶出狮群自谋生路了。于是,草原上就会有全是雄狮组成的狮群,他们要自己捕猎,总是虎视耽耽的盯着周围那些狮群,一有风吹草动,就会向那些狮群的领头雄师挑战。
一个狮群十几头狮子,核心是雌性狮子,它们都有血缘关系。然而,一个狮群只允许一头成年雄狮存在,如果有第二头,也是狮王的兄弟。狮王与这个狮群不一定有血缘关系。狮王在母狮的发情期,总是默默的守护在她身旁。这个时候,看不到野蛮、看不到血腥、看不到凶残;而只有甜言蜜语、肌肤相亲、柔情蜜水。
一个狮群中雄狮的主要作用就是交配,保卫狮群;而雌狮作用是捕猎,生育抚养后代。雄狮偶尔也会捕猎,但一般不会。相对雄狮的体魄而言,雌狮则更善于奔跑,捕猎相对雄狮而言要轻松多了。然而,当遇上强壮的野牛或其他庞大的猎物时,雌狮不敢轻易下口,此时便需要雄狮来合作捕猎,将猎物扑翻而使其毙命。
非洲狮是非洲最强大的猫科动物。一提到它,人们脑海里就会浮现出它那不可一世的威武雄姿。草原上几乎没有不能被它那些大巴掌、那张大嘴捕猎的。所以常常被人们称之为“兽中之王”。在草原,每次看到狮子就会心跳加速,无论是它在行进,在躺卧睡觉,或者在互相打斗,然而,非洲雄狮也有柔情似水的一面。
成年的母狮一般每隔两年会有一次发情交配期,母狮每次的发情交配期是七天,为了增加受孕的机会,雄狮和母狮在这七天中不吃不喝,每天要交配60至80次。雄狮在母狮发情交配期期间,时刻要守护在精疲力尽、毫无自卫能力的母狮旁边,自己也会打个盹。狮群里的母狮们轮流发情,往往会让狮王忙的不可开交。
一位业余摄影师无意间在非洲博茨瓦纳一个野生动物天然保护区里摄影到了一场难得一见的“狮豹争食之战”:两头印度豹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好不容易捕捉到了一只羚羊,正欲准备享用美餐时,平地里突然冒出了一头狮子,奔着美食而来。两头印度豹懞然之间被狮子追得落荒而逃,到嘴的肥肉最终被狮子抢到了手。
在非洲赞比亚一个国家公园里,摄影师阿姆斯壮·福特拍摄到狮子和水牛搏杀的场景。饥饿的雄狮为了食物向成年的大水牛挑战,这个饥饿的狮子约六岁左右,患有疥癣。开始是狮子主动攻击水牛,水牛逃离无望后开始反击。面对歇斯底里的水牛,狮子在拼命反击,脸上粘满鲜血。经过一小时的血战,狮子最终落败。
在非洲稀树草原上,一只正在觅食的雄狮悄悄跟踪牛群并成功的偷走了一只小牛犊。牛群发现狮子偷走了它们的牛宝宝后,愤怒地群起而追逐。没一会儿,叼着小牛犊的狮子便被牛群追上了,并且被愤怒的水牛一天顶了个踉跄,顿时躺倒左地。一见狮子倒下,牛群更是乱蹄踩踏,这么一来,狮子小命还能保住那才怪。
一般来说,水牛在跟狮子对战的时候,总是被狮子伤的体无完肤,但是,有一次却大不一样,一头母狮在袭击水牛的
时候,没想到被水牛锋利的犄角挑中了肚子的后头,划出了一大口子,倾刻之间鲜血淋淋,狮子痛苦万分,神情十分沮丧,幸亏遇到保护区管理人员,及时给狮子伤口消毒后将皮接起来,进行缝合。
在非洲的稀树草原上,雄性狮子会捕猎水牛,水牛虽然不吃肉,但也常常为了自保而攻击狮子。狮子虽然个体十分强悍,被普遍认为是稀树草原之王,毫无畏惧,然而,面对和其体形相差不多的水牛,而且还常常是成百上千的群体,还是感到了恐惧,不得不选择了逃离。这种互为天敌的行为,成为一种独特的风景。
在狮子的心目中,水牛就是猎物。当水牛成群时,狮子还难以下手,但是当水牛势单力薄时,明显就不是狮子的对手了。刚开始,水牛还用自己的牛角在顶撞,但是很快便被狮子制服了,看狮子这龇牙咧嘴啃咬的样子,让人看了都害怕。狮子有的在咬水牛的头部,有的在咬屁股和肚子,很快,水牛就没办法动弹了。
这时,摄影师距离如此之近,并且一直在打灯光,水牛在发出最后的呐喊声,声音很低,很绝望。但是摄影师什么都没有做,因为摄影师的职责就是将这些捕猎的镜头拍下来,不能破坏自然规律。狮子也学会了鬣狗的掏肛和活吃猎物,水牛的内脏都被掏出了,水牛还没有死,狮子就不断地啃咬它的肚子,直至撑饱。
从单只水牛被众狮子掏肛和活吃的例子可以看出,大自然是非常残酷的,这就是“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自然法则。凭借人们的良知,总是同情和怜悯弱者,而痛恨弱肉强食的强者;然而,对于狮子来说,它们倘若心怀慈悲,放纵猎物,肯定势必坐以待毙。对于猎物,狮子越发残忍、越发血腥,就越是能活得潇洒。
雄狮可谓是草原一霸,捕食的对象,要么是羚羊、斑马,要么是野牛,偶尔战斗力爆强,还会杀死犀牛,将其为食。一般来说,鬣狗敢跟母狮搏斗,遇到雄狮就会退避三舍;野牛见到雄狮来了,也往往是四处逃命,哪里还敢扺御。然而世界好像变天了,一头卧在草原上等待落单野牛的雄狮,居然命丧野牛的铁蹄之下。
这头雄狮当时卧躺在草原上,等待落单的野牛,准备跃起攻击,在野牛溃逃的时候,趁机捕食,没有想到的是,野牛雄起来了,狮子还没有来得及跑,它们已经冲到了跟前,往它的屁股一顶,狮子回头想咬,野牛毫不畏惧,继续顶撞,狮子整个被顶翻了。面对众多野牛的践踏,狮子根本没有还手之力,无奈命丧黄泉。
在非洲大草原上,野牛是一种异常凶猛的食草动物,即使是草原霸主的狮子,也不敢轻易招惹。然而,有一位摄影师却拍摄到了一只见健硕的野牛竟然被一头母狮单杀了。这头母狮将野牛撂倒后,迅即转云门野牛的前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力对野牛发动了更猛烈的进攻,一口咬住野牛的喉咙,使其瞬息便窒息而亡。
两头狮子在河边对一只小河马展开攻击,双方僵持到夜里,小河马的屁股已经被抓花了,但没有致命伤。小河马想赶走狮子,但狮子不愿放弃,保持距离休息,小河马熬了通宵。第二天早上,两头狮子又再次发起了攻击。只要小河马不倒下,就不会受致命伤。这时第三只狮子出现了,小河马终于力不从心,被扳倒了。
狮子,人们的第一反应,就是凶猛的食物链顶端物种,草原上的霸主,往往印象是威风凛凛;而对河马的第一反应,是有着巨大的嘴巴和敦厚的身躯,给人的感觉略有可爱的意味。然而,倘若这两种动物发生冲突,河马凭借着它那敦厚的身躯和巨大的嘴巴,即使不发怒,不使蛮劲,再凶猛的狮子,也不得不退避三舍。
在非洲的稀树大草原上,一位摄影师朋友就遇到了这样的有趣场面,一头大象因为自然原因死在了河边,而一头母狮和一只河马都遇见了。可能是河马太过饥饿,张开了大嘴毫不畏惧的与母狮对质。母狮根本不敢蛮撞,看着眼前这一砣庞大的美食,主动放弃了攻击,安静的待在一边等待河马吃饱离开之后,再去进食。
当然,也有出人意料之外的。一群狮子围攻一只河马时,原本性格暴烈的河马竟然没有作出反抗,任凭狮群纠缠在自己身上疯狂的撕咬,只是张开那张大嘴痛苦嘶叫着。要知道,河马只要抖一抖庞大的身躯,张开那可怕的大口横冲直撞,这些狮子即使不畏惧三分,也得逃之夭夭。然而,它的逆来顺受最终断送了性命。
2008年12月,一名摄影师在博茨瓦纳奥卡万戈三角洲拍摄到一组母狮扯破雄狮舌头的惊人画面:当时,一头发情母狮正在呼唤雄狮,这引发了雄狮伴侣的极度不满。它极力阻止雄狮接近情敌,然而雄狮却据不理会,试图穿越一条沟渠与那头母狮交配。愤怒不堪的母狮对雄狮大加吼叫,随后伸出爪子扯破了雄狮的舌头。
在非洲稀树草原,两只母狮外出捕食时遇到一只雄狮,由于雄狮抢夺母狮捕食到的猎物,两只母狮率先对雄狮发起了猛烈攻击。一只母狮用前爪猛烈扑打雄狮,并且还不停地攻击雄狮头部,另一只母狮在旁边咆哮。雄狮似乎并不想与母狮进行搏斗,只是随意的躲避母狮的致命攻击。最终,这场搏斗以雄狮服软而告终。
在南非稀树草原的某一角落,一只受伤的小狐狸逗留在路边,无法行走,遭到了众狮子的围堵。没想到,当雄狮要动手时,一头带着幼崽的母狮突然跳出来,怒吼雄狮,最后成功救下小狐狸。这起不可思议的事件被一名摄影师用镜头记录了下来,不少人在看到了照片过后都表示,“这只母狮太有爱,是名好妈妈……”
近日,一位摄影师在草原上发现了惊人的一幕,一头母狮刚捕杀了一头羚羊,并把它的肚子打开的时候拖出了一头小羚羊,这头母狮竟没有把小羚羊当做食物,而是把它轻轻的放在灌木丛安全的地方,当母狮返回猎物的地方的时候,它并没有享用美食,而是躺在旁边睡下了。可以看出,母狮的母爱大发,于心不忍。
在南非,摄影师詹宁斯拍摄到这一精彩瞬间:一头雄狮向一头母狮示好,试图与其交配,母狮可能不在状态而不愿接受雄狮交配的要求。于是,母狮咧嘴露齿显凶相表示“抗议”,还试图用脚掌推开雄狮。面对母狮的拒绝,雄狮不愿示弱也露齿怒吼。经过一番“斗争”,母狮最终选择妥协,接受了雄狮的交配要求。
去年,两位法国摄影师在肯尼亚马赛马拉拍摄到一组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三头年轻的雄狮正在分享一只牛羚的尸体,突然遭到三头母狮的袭击。其中一头雄狮被当做主要攻击对象,在恶斗中重伤倒地。另一头雄狮注意到了受伤的狮子,赶来参与厮杀。但令人惊讶的是,它的目标竟不是母狮,而是那头已受伤的雄狮。
更不可思议的是,一头曾经袭击过受伤雄狮的母狮,后来竟为了保护它将右爪直击在第二头雄狮脸上。这次攻击,使得那只雄狮的右眼裂开一条缝,不得不夹起尾巴落荒而逃。这是一场匪夷所思的狮子大战,这头母狮先是将那头雄狮重伤,然后又竭力去保护它,一掌攻击第二头雄狮,阻止了两头雄狮之间的一场搏斗。
雍容华贵的金龙鱼
金龙鱼,学名美丽硬仆骨舌鱼,又名亚洲龙鱼,属一种古老的原始淡水鱼类,原产马来西亚等地。亲鱼将鱼卵产含于口中直至孵出幼鱼,又有“龙吐珠”的俗名。自20世纪中后被开发成为观赏鱼。因其如盔甲般的金色光泽及形神似龙、威风凛凛的仪态,是尊贵地位的象征,被人们看做最佳风水鱼而请进了千家万户。
金龙鱼是上好的观赏鱼类,鳞片宽大,体态优美,底色微微泛蓝,灿烂的金框显示出金甲武士凛然不可侵犯的英风,鳃盖上的一抹纯金色,透出其华丽富贵的气象,笔直的鱼鳍将完美体形展示的淋漓尽致,闪亮有神的龙眼更是起到了华龙点睛之妙。香港人称之为龙吐珠,台湾人称之为银带,日本人则称其为银船大刀。
在深受中华文化薰陶的整个东亚文化圈内,龙文化都有着广泛而深厚的影响力。金龙鱼有须,胸鳍似龙爪,浑身金鳞,体型霸气,静时安若处子,动时迅如脱兔,其缓而大方的游姿,显出一种高贵、祥和的王者之气。二十世纪,当与龙形神似的金龙鱼出现时,便迅速在东亚文化圈内诸国水族市场上掀起了一阵风潮。
金龙鱼是大型的观赏鱼,眼睛大而有神,全身呈现出金光熠熠的色彩,吸引着爱鱼人士的眼球。随着它从马来西亚一步步走到世界各地,尤其受到国内爱鱼人士的极度喜爱与奉力追捧。金龙鱼的欣赏价值在于它随着生长日渐厚重的金质,金龙鱼的金质与血统有着很大的关系。另外,也与饲养环境,饲养方法息息相关。
金龙鱼由于生长地环境不同,在性情、外形上都有些差异,因此品种的分类也会较多。从品质上来说,金龙鱼品种只分为过背金龙鱼与红尾金龙鱼。随着市场需求的不断扩大,金龙鱼产地又出现了不少杂交的金龙鱼品种。不论是哪一类金龙鱼,都要依其生长环境来饲养,为它提供与自然环境尽可能接近的水族箱环境。
对于金龙鱼来说,除去这些金龙鱼与生俱来的吸引人之处,最为突出的,便是它不同底色在光照下或是自然光下的惟美表现,鳞框的细金或是鳞底色彩的多变让它身价倍增。蓝底金龙鱼、金底金龙鱼、紫底金龙鱼、巧克力底金龙都是金龙鱼品种,七彩金龙鱼各有各的特点。每一尾,都让人对它一见钟情,无法忘怀。
金龙鱼是血统高贵的观赏鱼,外形上的完美可谓无与伦比,气质上的霸气可谓王者之风。它的起源,比我们中国古代龙的传说还要早的多。蓝底金龙鱼是冷峻的,金底金龙鱼是高贵华丽的,紫底金龙鱼有着神秘的色彩,而七彩金龙鱼则是妖娆的,交替的蓝色紫色本就神秘的颜色,出现在金龙鱼身上,让人们叹为观止。
七彩金龙鱼,是指金龙鱼鳞底的色彩不是单一的蓝色或是单一的紫色,而是鳞底蓝紫色相互出现在金龙鱼不同的排数上,呈现出色彩的变幻,在不同角度或是灯光下,七彩金龙鱼鳞片上是七彩的颜色,不是纯色。看着它,让人被眼前颜色的纷呈所震慑,难以移开眼眼。一条真正的品相好的七彩金龙鱼是比较难得的。
金龙鱼鳞杠的金色杠缘一直延伸到背部的个体称之为过背金龙鱼,这一形态是马来半岛产的亚洲龙鱼独有特征。它的栖息地位于马来西亚半岛西侧,靠近加里曼丹和槟城中间名为卡普亚斯河水系的地方,中心在武吉美拉湖和古伦河。过背金龙鱼的型态依鳞片基底部的色彩可以分为蓝底和金底,最美的是蓝底过背金龙。
蓝底过背金龙鱼,一般会呈现出犹如丝绸版的细滑的蓝,而且蓝底的面积广大,最为珍贵的,为全蓝底色,其次为分层的蓝底,最为常见的,是与金色相晕染的蓝底。
紫底过背金龙鱼,因其紫色素向来是神秘、尊贵、大气的代名词,品种系较为尊贵的鱼类。
金底过背金龙,全身闪着金色的光芒,流露出王者风范。
过背金龙鱼是金龙鱼中品相最好的。金龙鱼身上有侧线的一排鳞片是第三排鳞片,往上依次是四、五、六排。过背金龙鱼的鳞片会六排全部亮起,就像一侧的鳞片越过了背部,到了另一侧,所以叫做过背金龙鱼。过背金龙鱼在幼龙时期就具有强烈的金属质感,成熟的过背金龙鱼金质布满全身,就连鳃盖都是金黄色。
高背金龙鱼,外表古朴典雅。最特殊的是,头背部平直,背部为墨绿色鳞框闪耀着金黄色的光芒,腮盖亮丽的金黄色。这种金龙鱼是由金龙鱼产地的渔场通过对过背金龙鱼和红尾金龙鱼杂交而产生的混血儿。它继承了过背金龙鱼的血统,使得在爬鳞数目上有着更佳的优势。因为也承继了红尾金龙鱼的血统,价格较低。
红尾金龙鱼,又叫红宝石金龙鱼,可以说,是市场上最常见的金龙鱼品种。这种金龙鱼的爬背与珠鳞表现虽然不及过背金龙鱼,但也总是展现出金龙鱼的霸气。品相好的红尾金龙鱼,鳞框会有非常细的金色鳞边,鳞片在光线的照射下还会呈现出亮蓝色。一般来说,挑选红尾金龙鱼的中龙最为保险,因为已经基本定型。
麝鼠被当成超大老鼠
这几天,一段有趣的视频在黑龙江省庆安县火了,视频中出现了一只非常大的老鼠,一般人都没见过。视频是一个叫微庆安的微信公众号发出的,标题很吸引人:“庆安苞米地惊现超大老鼠,目测已成精!”点开视频,发现在一块苞米地,四只狗守着一个洞。洞里突然窜出一只半米左右长的动物。四只狗上前就撕咬。
在视频中隐约可以看到这只不小的动物类似田鼠,但是这么大的田鼠,很罕见,简直就是百年不遇的大老鼠。然而,当地的农民说并没有见过这样的老鼠,也看不出来视频里是庆安县的哪个地方。及后,再查看这条微信链接时,发现视频已经删除了。及后,大家回顾了这段视频,都说它像是“水耗子”,也就是麝鼠。
这种超大老鼠其实就是麝鼠,民间俗称水耗子,经济价值很高,其皮毛有保暖性和遇水不湿的特性,仅次于水獭皮;麝鼠香既可以代替麝香作为名贵中药材,又是制作高级香水的原料。麝鼠的出现,意味着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很好。因为一个区域水生植物以及陆地上木本生植物的长势特别好,以其为食的麝鼠才会前来。
近日,黑龙江家垦858农场迎来了一只胖老鼠,当农场居民赵月珍发现时,这家伙已经在仓库里住了几个月,嗑坏了好多东西。这只老鼠长得很与从不同,个子大,尾巴长,皮毛油光发亮,脚上还有蹼,有人说这是只水耗子。果然,它不是普通的老鼠,而是一只麝鼠。麝鼠一般生活在池塘、水沟中,陆地上十分少见。
日下午,顺义毛家营一煤站院子内,一位王姓先生在井里的洞穴口发现一只硕大的老鼠,随后用铁丝做了个圈,套住老鼠半边身子,把它拽了上来。这只老鼠个头与半岁的猫相仿,门牙尖利,四爪长而锋利。王先生从没见过这么大的老鼠,而且它的长相也十分稀奇。他把它拴在院子里,想联系动物园接走。
就在这时,煤站里一只两岁的猫兴冲冲上前,老鼠扬起爪子就是一巴掌,吓得猫转身就逃。正当围观人群诧异时,一只3个月大的狼狗也凑热闹上前去闻老鼠。老鼠突然一口咬住小狗鼻子。王先生赶紧拿扫帚拦截,老鼠这才松口。十多分钟后,老鼠突然喘起粗气,一命呜呼。据专家介绍,这是田鼠中体型最大的麝鼠。
麝鼠是北美洲本土较大的水栖啮齿目动物,后被引种到欧洲。它们在中大西洋被称为“沼泽松鼠”。成年的麝鼠通常长约25~40厘米,并有一条约20~25厘米长的强壮尾巴。它们的身躯被一层厚、棕色而防水的毛皮盖著。它们的后腿部分有蹼,有一对像人手的小前腿,重量可达1700克,大约是一只沟鼠的四倍重。
麝鼠住在湿地,包括池塘、湖、沼泽及河岸,因而得到“沼泽松鼠”的昵称。在水中,它们用自己的尾巴推进。虽然它们像海狸,但它们的尾巴较海狸皮革般的独特尾巴小和瘦。麝鼠会在水源旁挖掘出很大的地道的系统,并在水底做一个入口。在沼泽,麝鼠会用香蒲和泥来建造它们的巢穴,甚至输送食物的平台。
麝鼠是一种小型珍贵毛皮兽,体型像只大老鼠,比田鼠体型大,头小,稍扁平,颈短而粗,眼小,耳短隐于长被毛之中。嘴钝圆,有胡须。周身绒毛致密,背部是棕黑色或栗黄色,腹面棕灰色。尾长呈棕黑色,稍有些侧扁,有稀疏的棕黑杂毛。四肢短,爪锐利,趾间无蹼,后足略长于前足,趾间有半蹼,并有硬毛。
麝鼠常栖居在水草茂盛,环境清静的沼泽地、湖泊、河流、池塘两岸,洞穴主要分布在岸边,在浅水的芦苇和香蒲的草丛中,也有的在水上飘筏的物体上筑巢。麝鼠多数在将近黎明及黄昏和夜间的时间活动。它们吃香蒲及其他水中的植物、淡水河蚌、青蛙、淡水螯虾及小龟。它们的天敌是鼬、狐、土狼、狼、猞猁等。
当科莫多巨蜥碰上森蚺
在当今世界上,无脚的巨蟒和有脚的巨蜥这两类爬行动物,都是相当恐怖的。最凶猛的蟒蛇是南美的森蚺,这种森蚺的体温可以像哺乳动物一样恒定很久,这就意味着它的新陈代谢很快,力气大,耐力久。由于生活在树上,加上和环境类似的颜色,人很难发现它们。即使是让人望而生畏的科莫多巨蜥也不是它的对手。
科莫多巨蜥,也称为科莫多龙,估计是现今为止最为传奇的家伙,它的长相,简直是丑陋凶恶无比。看到它的眼睛、舌头和鳞片,就一定会让人恶心。科莫多巨蜥是世界上现存最大的蜥蜴,最大记录是3米长,139公斤重,可以称为真正的恐龙。这玩意是爬行动物,它们非常能吃,可以猎杀并吃下自己体重80%的猎物。
科莫多巨蜥,是一种非常古老的物种,它们体型庞大而且异常凶猛,奔跑速度极快。一只山羊正在悠闲地休息,潜伏在一旁很久的科莫多巨蜥看准时机果断出击,山羊猝不及防的跳了起来,但是,它的反应太慢了。在山羊转身的那一刻,科莫多巨蜥一口咬住山羊的后腿,只要被一口咬住,山羊就再无逃生的可能了。
科莫多巨蜥的胃口和蟒蛇有得一拼,但吃肉的方式却比蟒蛇高级多了。它们的牙齿很尖锐锋利,据说可以当刮胡刀。吃肉时,是撕下肉再吞,大口大口的撕肉……一部纪录片记录了一条将近300公斤的水牛被吃掉的经过。吃草的水牛并没意识到危险,一辈子没见过巨蜥。一条大巨蜥靠过来时,很慢,牛根本瞧不上它。
科莫多巨蜥距离水牛还有两米的时候,突然发动了攻击,咬了水牛一口,然后以刘翔的速度抖着尾巴跑开了。过了半个钟头,水牛开始口吐白沫,很快就站不住、躺下了。此时,从丛林里走出10几条大小不一的巨蜥接踵靠近水牛,当时,水牛因为脓菌感染,败血症已经发作,彻底丧失自卫能力,巨蜥们的大餐开始了。
科莫多巨蜥面对的是一条活水牛。大的巨蜥咬开水牛的肚子,疼痛的水牛有过挣扎。很快,水牛的肝脏、肠子被拖出来撕扯争夺,污血横飞,而牛还在抖。科莫多龙个个浑身鲜血,一些小的巨蜥还钻进了牛的肚子里吃。牛死透后,大概过了两个小时,一整条牛都被吃光了,满地躺着圆滚滚肚皮浑身带着血丝的巨蜥。
森蚺在新大陆上难逢敌手,自古以来以无声杀手的恶名著称于南美洲的河流和森林地带,数以百计穿凿附会之说,将其超自然神力渲染无遗。森蚺完全成长后,体型可长达百米以上,它最强的武器,不是利牙毒液,而是无人能及的力气,只要蜷曲身体,就可将猎物压个粉身碎骨,连体型巨大的美洲豹,也不能幸免。
《狂蟒之灾》系列就是根据南美森蚺的故事改编的。这种巨蟒可以快速的在林间荡来荡去,连迅速的猴子都无法逃脱。如果一条长度超过8米的森蚺在100米内看上某一动物的话,即使它的速度达到了博内特的程度也是徒劳的,森蚺迅猛的速度的可以追上它。可以不夸张的说,一旦被森蚺缠上,它的下场只有成为蛇粪。
一只正在觅食的科莫多巨蜥遭遇到一条饥饿的森蚺,森蚺与巨蜥展开一番搏斗之后,巨蜥不慎落入圈套,森蚺开始从头部开始吞噬巨蜥。森蚺的食欲较强,食量也大,通常先咬死,然后吞噬。嘴可随食物的大小而变化,遇到较大食物时,下颌缩短变宽,成为紧紧包住食物的薄膜。最终,整只科莫多巨蜥被森蚺所吞食。
科莫多巨蜥是一种让人望而生畏、闻风丧胆的物种。它的口腔内有非常多的细菌,而且在下颚处还长有毒腺,不管什么动物,被它咬到,都会因细菌感染或病毒发作而死亡。因此,科莫多巨蜥是一种非常危险的动物。但就是这样一种让人闻风丧胆的魔鬼,森蚺却一点也不怕,并且把这种几乎没有天敌的魔鬼活活吞噬。
森蚺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蛇,通常栖息在泥岸或者浅水中,捕食水鸟、龟、水豚、貘等,有时甚至吞吃长达两公尺半的凯门鳄,科莫多巨蜥。当摄影师拍摄到这惊人的画面之后,就将它传到了各大网络上,引起了很多网友的关注,因为场面十分的血腥恐怖,很多人本以为是假的,但现已经被证实是真的,太恐怖了。
科莫多巨蜥是已知现存种类中最大的蜥蜴,已濒临灭绝,野外仅存不到3000只,生性凶猛,能迅速运动,成体吃同类的幼体,有时吃其他的成体,但主要以腐肉为食。森蚺向来就是大胃王,可吞食许多大型动物,当亲眼目睹其吞食科莫多巨蜥,还是感到深深的震撼。想来,没什么东西是森蚺吞食不了的,真难以置信。
雀鳝,淡水鱼的杀手
最近,我国部分地方的鱼塘、河流都发现了一种身如长蛇嘴似鳄的怪鱼,它的名字叫雀鳝,是一种凶猛的食肉鱼,会攻击它所遇见的所有鱼类,捕食时,它会一动不动的装死,直到猎物靠近它时才发起致命的一击,然后围着被咬死的鱼转一至两圈后再将其吃掉。这种鱼是臭名昭著的“水中杀手“,是外来入侵物种。
在2006年就有报道说,在广东自然水域发现鳄雀鳝,此后,江西、广西、山东、河北等地都有发现。近年来,在重庆、南京等地的长江流域也有发现。有资料显示,鳄雀鳝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作为观赏鱼类引到中国,在此过程中,当然会有逃窜到自然水域的情况。另外,还有可能系人为放生导致其进入自然水域。
现代人猎奇心理很重,喜欢养一些丑陋的、漂亮的、凶残的鱼,比如鳄雀鳝。还有很多人单纯地认为,放生是好事。其实,鳄雀鳝最长可长到6米,是与国家禁绝的外来物种“食人鲳”齐名的世界十大凶猛淡水鱼之一。由于它位于食物链顶端,没有天敌,加之繁殖能力强,所以极有可能对本地鱼类造成毁灭性伤害。
自贡市山水名苑小区有一口17亩大的鱼塘,养殖了数千尾鲫鱼、草鱼、鲢鱼,附近许多钓鱼爱好者都喜欢到这里钓鱼。奇怪的是,一段时间里,钓友们很难在此钓到鱼。以前,每天钓两三个小时,总会有收获,现在不行了,半天钓不起来一条。塘里的鱼没有被偷,也没有死,却钓不起来鱼,大家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
2014年的5月中旬,钓友龚师傅在塘边钓鱼时,发现一条鱼浮出水面冒了几个泡泡,又沉下去。当时没看清,几天后他看到了,这条鱼长相怪得很,身子长、嘴巴长,好奇的龚师傅决定“把它钓起来”。接下来的20多天里,龚师傅都会到塘边钓鱼。他发现,这条鱼有白色的牙齿,用小鱼做鱼饵,一心要把它钓起来。
当年6月22日下午,龚师傅花了近一个月,终于把那条怪鱼钓了起来。经当地水务部门辨认确定,这条怪鱼名叫鳄雀鳝,是外来物种,它有着锋利的牙齿和坚硬的鳞片,只要是水中的活物,不论大小,几乎通吃。据悉,这种鱼属史前鱼类,在地球上已生存1亿多年,是一种古老鱼种,比恐龙还早出现,有着活化石之称。
据龚师傅介绍,当天下午,他像往常一样坐在塘边钓鱼,突然,鱼竿下沉,有鱼上钩,力气很大,他拿着鱼竿跟它周旋,浪费它的力气。这条怪鱼在水里拼命挣扎,不仅拉裂了鱼竿,还咬破了水里的鱼网。龚师傅和邓先生分别拿一张大鱼网,用了好几分钟,才把怪鱼擒获。邓先生第一次看到怪鱼的真面目,很惊讶。
将怪鱼钓起来之后,龚师傅把鱼交由邓先生暂时保管。听说鱼塘里钓起来怪鱼,小区许多业主也跑来看热闹,亲眼目睹了这条怪鱼的真面目。这条怪鱼的体色黄黑相间、腹部白色;嘴巴酷似鳄鱼嘴,长约10厘米,上下颌还有骨板,嘴里长满了白色锋利的牙齿。它的身体被菱形的硬鳞覆盖,像是蛇皮,摸起来表面湿滑。
今年7月28日,云南宾川县金牛镇海稍村村民黄月朋和几个年轻人,在距离村子500米的桑园河中捞鱼玩耍,不经意间便捞起了一条这种身体像蛇鱼、嘴巴像鳄鱼的怪鱼。开始以为是一条蛇鱼,把水草扒开,看它的嘴巴,才发现是一条没见过的怪鱼,吓得马上把手缩了回来,没敢捉,村里还从来没有人捉到过这种鱼。
今年3月中旬的一个下午,家住江门市新会区大鳌镇红卫村的梁先生,跟朋友一起乘小渔船在西江上捕鱼。一网下去,突然觉得网沉甸甸的,觉得一定网上来一条大鱼。怎知道收网后,提了上来,竟然也是这么一条名叫雀鳝的怪鱼。杨先生在江上捉鱼20多年,从未见过这种怪鱼。周围的渔民也表示,从来没有见到过。&
当时,在梁先生的带领下,有记者来到大鳌镇红卫村见到了这条鱼。大鱼通体黑色,肚皮是白色。鱼身长大约75厘米,鱼嘴细长。梁先生捏着它的鱼鳃处时,鱼嘴张开,露出满满两排尖牙。梁先生当即向前来观赏的记者表示,因为不知道这是一条什么鱼,所以不太敢食用,暂时会放在饭店的玻璃鱼箱中供客人观赏。
这种雀鳝又称尖嘴鳄,是一种大型雀鳝,产于北美或中美等地的淡水或半咸水区域,与弓鳍鱼近缘,其头部小而尖,吻极长而呈钳状,上下颌有骨板,有长长的牙齿,酷似鳄鱼长长的嘴巴,正是“尖嘴鳄”一名的由来。它以甲壳类、鱼类、昆虫等为食,能长到1.5米长,体重可达23公斤,肉可以食用,但是卵有毒。
“鳄雀鳝头部像鸭子,牙齿像鳄鱼,身体像黑鱼。”江苏省淡水研究所高级研究员唐天德说,这是一种淡水肉食类鱼种,原产于美洲地区。鳄雀鳝的吞噬能力很强,可以一边吃一边排便,较大的鳄雀鳝一天可以吃掉几十斤的淡水鱼。它是“直肠子”,吞噬能力类似于蛇,可以吞下达到自己身体长度三分之二的猎物。
这是挂在我家客厅一偶的一帧海南黄猄的头部标本。那是1995年跟随老伴参与她当年所在的屯昌县黄岭农场成立35周年场庆后,农场组织众多来自广州、汕头、湛江、海口的知青“海南三日游”时,在五指山麓眺望五指峰时,在小摊贩手里买过来的一个黄猄头,回到汕头后找来木板垫底,并配上一只小羊头制作的。
黄猄又称为野羊,中文学名赤麂,别名婆罗洲红麂,为麂类中体形最大一种。它的体型和家养的羊相似,全身黄色,毛细光滑,头上长有两支角,角状向上有分枝,四肢修长,习性胆小谨慎,受惊时能发出极为响亮的类似狗吠的叫声。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
黄猄喜欢单独活动,从不群居,主要栖息在山地、丘陵地区灌丛和低海拔阔叶林,草丛也是它常活动的场所,在山寨村旁,田园房角亦可发现其行踪。正因为其活动范围很固定,被追捕逃跑时,无论跑多远,最后又会回到自己原来的活动区域,成了它们致命的弱点,海南农民在农闲打猎时,黄猄成了首选的猎物之一。
海南农民一般都选择在农活比较稀疏的时候,采用跟踪、围捕等手段,村子里的人连带许多猎狗进行捕猎,所捕获的猎物平均分配,不存在以劳计酬之别。农历的五月至九月为最佳围猎期,这是因为,在这段时间里是海南的雨季,山里的泥土湿润松软,野兽所到之处都会留下深深的脚印,很容易辨别猎物的活动踪迹。
当年,海南农民用于射杀野兽的猎枪主要是以黑火药为动力的粉枪,所使用的子弹头呈圆球形,有铜质、铁质、铅质弹头等。这种猎枪的杀伤力很大,可以一枪毙命,但响声也很大,如果一枪不能击中猎物,就会吓跑猎物,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他们会同时放入几粒或几十粒子弹一起击发,这样,命中率就大大的提高。
虽然当年海南农民上山围猎时都佩带有以黑火药为动力的猎枪,但是在围猎的过程中,起主要作用的还是那群猎狗。当地的土著猎狗个子比常见的家犬要小很多,然而非常机警灵活,而且每次上山都是十多只组成一群。一旦吠到猎物,它们便会群起而追之,尾随猎物跨越种种障碍,最终将猎物赶入猎人的包围圈之中。
昨天与映妹等几人一起喝茶时,无意间聊起了海南黄猄。映妹清晣地记得,当时她还没调离七连,在沟边洗衣服时,一只被猎狗追得四处逃窜的黄猄就打从她身边窜过,她还下意识地避闪了一下。这只荒不择路的黄猄窜过水沟后又窜过胶林,最后在跃过猪寮时,无奈陷入了粪池中而受擒。由此,大家还分了一杯羹。
不可小觑的蜜獾
1987年一部《上帝也疯狂2》的电影,里面一只名叫睚眦的蜜獾那有仇必报和特别萌的性格,让人看后,对这只可爱的小动物留下深刻印象。这部电影中的蜜獾少言寡语,羞涩怕人。喜欢独来独往。安分守己,不愿招惹是非,会尽量避免与其他动物发生冲突,但碰上事从来不怕事,而且有仇必报,能动手绝对不吵吵。
在《上帝也疯狂2》的这部影片里,男博士不小心踢到认死理的蜜獾,从此,一人一动物在严酷的沙漠上展开一场追逐战。蜜獾为了报复触犯自己的这只靴子,拼死拼活的跟着男博士,即使精疲力尽,依然紧跟着。它那一个劲儿非捉住靴子不可的憨态,累到在沙堆里发出孩子般委屈任性的叫声,实在让人忍俊不禁。
国家地理杂志记者花了好几年时间,在肯尼亚的蜜獾自然栖息地,拍摄记录下这种动物的习性和行为。黑白相间的蜜獾是一种十分勇敢,意志十分坚定,狩猎功夫又很有效率的肉食性动物,它以机智求生,并仰赖独特的技巧去利用各种不同的食物资源,为自己在物竞天择、适者生存的大自然环境中,打下一片天地。
2002年国家地理频道拍摄了一部纪录片《蛇的天敌:喀拉哈里沙漠的蜜獾》:一只响尾蛇抓了一只老鼠,正准备美餐一顿,不巧遇上了路过的蜜獾,正当响尾蛇犹豫不决该马上逃走,还是尽快先吃掉老鼠的时候,蜜獾已经大摇大摆地走过来从响尾蛇嘴里抢过老鼠,有滋有味地嚼了个干净,然后又把目光对准了响尾蛇。
这时,响尾蛇才发现,原来自己也是蜜獾计划的一盘菜。一阵搏斗之后,响尾蛇挂了,蜜獾一不留神也被咬了一口,倒在了响尾蛇旁边,全身痉挛,好像也死了。这让人很纳闷,“打不死小强”怎么就死了?两个小时后,蜜獾又活了过来,爬起来舒展舒展筋骨,回过头把响尾蛇跟吃香肠似的吃完,优哉游哉地离开了。
现实世界中的蜜獾,其凶猛强悍的性格是出了名的,强悍到几乎有些许疯狂的程度,不仅敢于单挑狮子王,还敢于从熊或者猎豹的嘴里夺取食物。
蜜獾不仅有点疯狂,而且智商也不低,只要不慎被擒住,从不放过任何一个逃逸的机会。因为蜜獾比较肆无忌惮又足智多谋,致使世界上愿意收容蜜獾的动物园屈指可数。
在一个保护区里养了两只蜜獾,它们从来就不安分。最早把它们关在笼子里,笼子上有个插销,插销上还专门绑了铁丝,它们把铁丝拔掉,并且打开插销跑了。把它们关在一个铁皮屋里,它们在地上打了一个洞跑掉了。最后不得已,花大价钱修了一个水泥“城堡”,它们爬到树顶,用身体压弯树枝搭到墙头跑掉了。
于是,把水泥屋里的树全部砍掉,只在中间留下两个小树。没想到,发现墙角多了几个石头,两只蜜獾又跑了。费了好大力气把它们抓回来,清理了城堡里的石头,这两个家伙总算安稳了几天。直到有一天晚上下起了大雨,第二天发现它们又不见了。墙角多了几坨泥疙瘩没错,它们把湿泥土搓成大块堆在墙角跑掉了。
再次将两只蜜獾找回来。又一次,员工在给它们打扫城堡的时候,蜜獾显然看到了机会,开始在那挠挠痒痒挠挠头。然后,开始对着这位员工跳舞,员工一分神,抓起员工的钉耙就跑,支到墙角,窜上去又跑掉了。
保护区的人说,蜜獾几乎能利用任何东西跑掉。这玩意简直太聪明了。简直就是一对“越狱之王”。
豪猪因为身体上长满了扎人的刺,就连凶猛的狮子有时都会无可奈何。然而,当豪猪不小心碰到蜜獾之后,其结果,就是成了蜜獾的囊中之物。在动物界,没有蜜獾不敢碰的,大至狮子,小到蜜蜂。虽然体型上豪猪是蜜獾的两倍,但是在蜜獾面前毫无还手的余地。挣扎了一番后,蜜獾死死不松口,豪猪渐渐不动弹了。
蜜獾通常在非洲和亚洲的南部和西部出现,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开阔草原地区,独居或成对生活,杂食性,头部宽阔,眼睛小,外观看不出耳朵,有个外观平钝的鼻子,身体粗壮似獾,爪子强壮,性凶猛,生存力强,可捕食剧毒蛇,尤喜食蜂蜜,坚厚的皮肤和粗糙的毛可以抵御蜂群的攻击,因喜食蜜蜂幼虫和蛹而得名。
蜜獾以小型哺乳动物、鸟、爬虫、蚂蚁、腐肉、野果、浆果、坚果等为食。最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一只大蜜獾可以在半小时内吞下一条2米长的大蟒蛇,即使是有毒的南非眼镜蛇和蝰蛇,蜜獾也能不费太大力气就得手。蜜獾似乎对最毒的毒蛇都有很强的抵抗力,就算毒蛇能咬到蜜獾也没什么用,仍然会被蜜獾吃掉。
蜜獾经常在夜间捕食,白天躲在洞里或者岩石缝里睡觉,善于挖洞,爪子和牙齿是它有力的武器。蜜獾几乎什么都不怕,能杀死鳄鱼,而且是非常有效的蛇杀手,甚至没有哪只豹或狮子可以杀死它们,非洲豹捉到它要用1小时才能将它制服,以“世界上最无所畏惧的动物”被收录在吉尼斯世界纪录大全中数年之久。
吉尼斯世界纪录把蜜獾命名为“最大胆的动物”。这种动物看起来很可爱,实际上是世界上哺乳动物中最凶猛的、最狂疯的、撕咬力量最大的动物之一,凭其性格还会攻击所有东西。它很聪明,能够知道敌人的弱点,敢于藐视敌人,即使只有一员,也敢于单挑狮子,即使是群狮也毫不畏惧,敢于怒吼,即使被咬死。
野生动物摄影师詹姆斯·哈斯金斯在非洲博茨瓦纳的宽渡河保护区公园记录下这一幕:一只蜜獾面对四只比自己体型大14倍的狮子毫不退却,勇敢与其抗争30多分钟。这些狮子一个个都年轻力壮,它们不断咬抓、咀嚼这只蜜獾,竭尽全力猎杀这头幼小的蜜獾,半个小时过去了,狮子们依然无计可施,未能将它咬死。
蜜獾的皮和肉是分离的,以狮子那么强的咬合力,还不可能穿透它的皮。面对眼下小不点儿的蜜獾,狮子要吃掉它,要花很久的时间才能把蜜獾折腾死。折腾不死,蜜獾还要倒咬狮子一口。面对狮子,蜜獾依然会是一副不怕死的样子。事实证明,狮子面对蜜獾也显得束手无策,更何况是其它动物,当然更无可奈何。
自古以来,残酷的大自然就存在着优胜劣汰的生存法则,野生动物为了生存不得不展开生死较量。不过,残酷的竞争中其实也有很多有意思的瞬间。这只出现在宽渡河保护区公园野外,不幸被4只少壮的狮子选中为猎捕对象的小蜜獾,防御能力强,力量惊人,凶猛无比,再加上皮毛坚韧,竟搞得这群狮子无计可施。
在非洲的博茨瓦纳,荷兰野生动物摄影师拍到一场罕见的战斗:一头猎豹正试图捕捉一只蜜獾,蜜獾非但没有逃走,反而还与凶猛的猎豹搏斗起来,双方尖牙利爪尽出,战斗异常激烈。蜜獾抓住机会上前咬住猎豹脸部,猎豹身上多处被咬到和抓伤。最终,蜜獾借机逃回地洞,而倒霉的豹子只能无奈舔舐自己的伤口。
虽然蜜獾常常死在狮子和猎豹的爪下,不过这是一种无所畏惧的动物。蜜獾虽然没有刺,但全身都是厚实的皮毛,它无所畏惧是出了名的,它胆子大,即使是遇到天敌,也会一直反抗,一直疯狂撕咬到被对方咬死为止,即使是捕食能手也要折腾1个小时才能杀死它。至于为什么,只能说它有性格,不服输,惹不起。
蜜獾因为与响蜜鴷形成共生伙伴关系而闻名。响蜜鴷一见到蜜獾就会不停地鸣叫,以吸引蜜獾的注意力。蜜獾循着叫声一路跟随,在响蜜鴷的向导下寻到蜜蜂的巢。蜜獾站起来约有一英尺高,完全伸开的前爪使它成为出色的爬树高手,然后用其强壮有力的爪子扒开蜂窝吃蜜蜂幼虫和蛹,而响蜜鴷亦可分享一餐佳肴。
响蜜鴷是一种极受当地居民欢迎的小鸟。当响蜜鴷在森林中发现了蜂巢而又不能单独捣毁蜂巢时,它就飞到最近的村庄,飞到离人很近的地方,一面叫,一面在地上跳来跳去,把人们引到蜂巢。然后就隐藏在近旁的树枝上,人们在捣毁蜂巢,把收获装进篮子里的同时,总会给响蜜鴷留下一点它最喜欢吃的蜂蜜和蜂蜡。
响蜜鴷比麻雀稍微大一些,是非洲丛林地区中的一种灰色小鸟。响蜜鴷非常善于发现蜂巢。每当发现蜂巢时,响蜜鴷便会发出刺耳的尖叫,同时在林间穿飞。一旦发现蜜獾,响蜜鴷就会落下去,啄蜜獾的头,于是蜜獾心领神会,开始追随响蜜鴷找到蜂巢。很快,蜜獾喝足了蜂蜜,吃够了蜂卵,而响蜜鴷也就坐享其成。
蜜獾喜欢吃蜂蜜,响蜜鴷喜欢吃蜂蜡,两者需要互相帮助才能吃到各自爱吃的东西。蜜獾牙齿锋利,前爪粗硬有力,适合挖土、爬树,也能够捣碎蜂巢。但是,野蜂把巢筑在树上不易找到;响蜜鴷善于寻找野蜂巢,但嘴很短,爪不发达,没有那么大的力气来弄破蜂巢,也不适于在蜂巢中采食,于是就找蜜獾当帮手。
宁津蟋蟀贵如牛
立秋到,蛐蛐叫。随着天气渐渐转凉,山东宁津蟋蟀逐渐上市,吸引了来自北京、天津、上海等地的众多客商前来选购蟋蟀,宁津县城车站步行街、孟集、尤集、柴胡店等地蟋蟀交易市场人头攒动,场面异常火爆,捕蟋蟀者收益甚丰。一只品质好的蟋蟀最高可卖到成千上万元,故流传着“宁津蟋蟀贵如牛”的佳话。
蟋蟀的分布地域极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黄河以南各省更多。它喜欢栖息在土壤稍为湿润的山坡、田野、乱石堆和草丛之中。一般在夏季的8月开始鸣叫,野外通常在20度时鸣叫得最欢,10月下旬气候转冷时即停止鸣叫。雄虫遇雌虫时,其鸣叫声可变为:“唧唧吱、唧唧吱”,交配时则发出带颤的“吱......”声。
蟋蟀生长的适应性很强,只要有杂草生长的地方,就可能有蟋蟀生长生存,在世界上的大多数地方都有其生存活动的踪迹,真正的蟋蟀名产地,以山东齐鲁大平原而闻名全国。从原先的听其声,发展到现在的观其斗,中国蟋蟀文化,历史悠久,源远流长,是具有浓厚东方色彩的中国特有的文化生活,也是中国的艺术。
蟋蟀好斗,当两只雄虫相遇时,先是竖翅鸣叫一番,以壮声威,然后即头对头,各自张开钳子似的大口互相对咬,也用足踢,常可进退滚打三五个回合。然后,败者无声逃逸,胜者则高竖双翅,傲然地大声长鸣。因蟋蟀能鸣善斗,自古便为人饲养。闲暇之余,人们总是喜欢带上自己的“宝贝”,聚到一起一争高下。
养蟋蟀、斗蟋蟀古已有之。早在两千五百年前的《诗经》里就有一篇《蟋蟀》之诗。汉初《尔雅》,释“蟋蟀”为“蛬”,亦写作“蛩”。汉魏人称之为“吟蛩”。魏晋时代,则常称之为“促织”。张载《七哀诗》:“仰听离鸿鸣,俯闻蜻蛚吟”,蜻蛚也是指蟋蟀,杜甫曾有诗道:“促织甚细微,哀音何动人!”
我国玩养蟋蟀起源于农民庆祝丰收活动,并在民间广为流传。历史上还留下了《促织经》、《蛐蛐谱》等专著。玩养蟋蟀在唐天宝年间进入皇室,王孙贵族常用金丝笼子养蟋蟀。南宋为畜养鸣虫斗蟋最著名的年代,南宋一代权相贾似道酷爱畜养鸣虫斗蟋,以致斗蟋误国,但却留下了世界上第一部蟋蟀专著《促织经》。
山东蟋蟀兼具南北虫的特点,既有南方蟋蟀的个大、头大、顶大、腿大、皮色好的优点,又有北方干旱区虫的体质,顽强的斗性,耐力,受口与凶悍,具有咬死不败的烈性。其中,宁津的红牙青久负盛名。宁津红牙青的生相是深圆头,干白细丝,青砂项,纯青色焦枯翅,肉带青斑,白腿亦带青斑,红牙纯净带光者。
夏夜,草丛中传来蟋蟀那阵阵清脆悦耳的鸣叫声。殊不知,蟋蟀优美动听的鸣叫并不是出自它的好嗓子,而是它的翅膀。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蟋蟀在不停地震动双翅,翅膀就是它的发声器官。在蟋蟀右边的翅膀上有一个像锉样的短刺,左边的翅膀上长有像刀一样的硬棘,左右两翅一张一合,就可以发出悦耳的声响。
每年八九月份,从立秋至白露,是抓虫的好季节。此时正值农闲,宁津农村的老老少少,一到下午17点多,就锁上家门一齐出动,运气好的一晚上能遇上一两个“大虫”。这一时期,外地来的买虫人也特别多,街上熙熙攘攘,一家挨一家的小旅店通通爆满,当地的旅馆业、餐饮业、娱乐业、交通业就这么被带动起来。
从立秋到白露期间,宁津县乡村的星空格外俊朗,玉米地里闪烁着点点亮光。这些,都是下地捕蟋蟀的村民所戴的头灯。他们招呼上四五名乡邻,一个个穿着迷彩服,戴上头灯、腰间挎着竹篓,单手提着网抄子,一身全副武装的样子,闪身钻进了一人多高的玉米地里。据悉,一些捕蟋蟀的老手一宿不睡能抓上百只。
在玉米地里抓蟋蟀,那叫“会者不难,难者不会”。凡是出地后,周身汗,周身泥,一头棒子穗,狼狈不堪者,其战绩概率上说,绝不会好;凡是出地后山青水绿,周身装备仅仅有条者,往往多得大将。逮虫得有虫道,一脚踩在垄上,有脚印,但泥不沾鞋;垄上须有杂草,既不多得无法立足,又得时断时续有杂草。
在村民窸窣的脚步声惊扰下,大大小小的蟋蟀蹿出窝巢,被强光一照就趴着不动了。捕捉者瞅准哪只是斗蟋,迅速俯身用网抄子罩住,迅速装入竹篓里,动作一气呵成,也就半分钟工夫。据捕虫老手介绍,大蟋蟀叫声响亮,捉得久了,好蟋蟀一叫就能听出来。蟋蟀是软黄金,抓住一只好的,能顶30亩地一年的收成。
上半夜逮蛐蛐,一点不累。虫道巡阅多了,机缘自然就多。机会多,运气当然就好。傍晚时分至
亥时之间,野外蛐蛐很少鸣叫,它们吃饱喝足了,大部分趴在垄上的洞外。此时进地,找好虫道,照着灯,几近捡蛐蛐,别有走过路过还错过的。凌晨时分,露水大,虫声转旺,听到值得动身的叫声抽身前往,稳拿大将。
青纱帐里的玉米比人还高,叶子刺得脸生疼,蚊子乱咬,甚至都钻进耳朵里,可一旦听到蟋蟀出来,就什么都顾不上了。一般大将要凌晨4点后才出来,静静听,只有两三声的沉稳叫声,仿佛在这边,又仿佛在那边,捉摸不定。运气好的一晚上能遇上一两个大将。就这样,猫着腰在玉米地里走着,直到早晨7点才回来。
听老辈人说,蛐蛐的叫声,一定要洪亮、低沉、短促,如同唱戏有喷口。那种叫两声就警觉地停下,正是关注的对象。那种叫起个没停,柔弱细绵的甚至连看都不看。能够听一个叫得好的,常常要等上很久时间。因为要等它再次鸣叫,好定位找它。还有一种叫声是嘶哑的,以前都传说是奇才,是非常好的将帅坯子。
一开始,一只蟋蟀也就只卖几分钱,村里人更愿意拿它换电池、灯泡、手电筒之类的工具,这在当时是很高级的东西,可以逮到更多蟋蟀。有一家人用逮蟋蟀一个季节攒的钱,买了一辆青岛生产的“大金鹿”牌自行车,让人羡慕了好几年。随着越来越多外地人的到来,蟋蟀价格也开始上涨,逮蟋蟀的人也猛增起来。
宁津县柴胡店镇孟集的一处集市上,熙熙攘攘,人头攒动。七八个身挎大布兜子的中年村妇,正围着几名外地买主极力推销着自己手中个大牙大的红牙蛐蛐。在众人包夹之下,操着外地口音的客商有点不耐烦了,不断嘟囔着看过了,看过了,不看了。然而,他并没走开。一两个村妇从人群中挤出来,转向另一名客商。
正在这时,一个中年汉子拿着几个大杯走过来。客商略微看了看,有一只蛐蛐映入了他的眼帘,只见它银白斗丝粗浮,满头丝绽,在头的深处发出一种很难说出的绿光,一副随身白牙,少一个前抱抓儿。客商正要问价,边上又来了一个老者,手里拿一个小号杯子,蹲在地上。客商刚说他的蛐蛐太小时,他瞬息起身。
只见老者起身走过来,把杯子递给客商。客商仔细看一眼,这只蛐蛐五面出角的大黒脑袋,斗丝隐沉,长脖子,由于肚子太大,显得嘞项,侧看牙根极厚,正看狮子脸,不用打牙,就知道这是一副已经长满的大白牙。客商询价,老者回话,三头两下,双方就价格磋商不下,老者理都没理,径直就走,客商赶紧妥协。
在蟋蟀市场里,总会见到一个个密不透风的人围子。围子的中央是坐收蟋蟀的人。面对着熙熙攘攘的人群,他从容地接过蟋蟀罐,快速看一眼,摇摇头推回去,或者停顿两秒,拿着牵草拨弄一下试斗性,推到面前留下。挎着篮子围拢在他身边的人群大多是妇女,篮子里是她们的丈夫或兄弟昨晚刚从田里捉到的蟋蟀。
蟋蟀出土是无序的,说不定哪一天会突然出现一条“将军”甚至“虫王”,因此,在整个收虫期,虫客们都得耐心等待。县城或者集市所在的镇上,所有的旅店几个月前就被预订了,一住就是一两个月。旅店的新建速度赶不上年年递增的人潮,更多人只好像漫堤的洪水一样往农家过夜,上海人自嘲为“再插一次队”。
立秋之后,平均每天有七八千人从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涌入宁津的各处交易集市挑购蟋蟀。蟋蟀的买卖都是现场交易,买卖双方的流动性很强,然而,倘若那个地方有一只好蟋蟀卖出万元的消息,还是很快就会传遍整个宁津县城乡。不过,大凡能够出大价钱的客商都特别低调,不愿意声张,因而好蟋蟀都有点神秘。
在宁津,蟋蟀经纪人大有人在。一位旅馆的老板说,他们专收本地大蟋蟀,并协助外地客商交易,每年都能收到上万元的蟋蟀。今年交易的蟋蟀中,就有一只卖出了4.6万元的高价。摆弄蟋蟀40多年的老手,身价破万的蟋蟀在他眼里已见怪不怪。他记得,去年乐陵曾卖出过4万元的蟋蟀,宁阳则出过5万元一只的蟋蟀。
在蟋蟀市场上,二道贩子基本分为三类,大贩子人数最少,与身边一溜儿蟋蟀罐的情景不同的是,大贩子通常只挎一个小公文包,身边只有三三两两的人来询问,经常不耐烦地大嚷,吓退了一批要围上来的卖虫人。小贩子人最多,就是周围罐子堆得满满的,头都不抬那种。夹在在大贩子和小贩子中间的就是中贩子。
在交易市场上,捕虫人将刚刚捕获的蟋蟀带到交易市场时,一些收虫人则会用枯草杆拨弄蟋蟀的口器来判断蟋蟀品质和价位,凭借着一双火眼金睛每天在少则几百多则上千只的蟋蟀中选取中意者运往北京、天津、上海等地进行销售,赚取中间差价,碰到好的蟋蟀,这些被当地人称为二道贩子的经纪人还会亲自押运。
目前,宁津县已经形成以柴胡店镇中华蟋蟀城为中心,包括宁津县城、孟集、尤集、柴胡店等在内的五个交易市场,日交易人次近2万人。还形成了陈家、尤集、大周、安家、大辛等80多个蟋蟀专业村,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养蟋蟀、斗蟋蟀。据了解,普通农户平均一季能挣3万元左右,蟋蟀中介则能够挣到10万元以上。
上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宁津蟋蟀以陈家村为中心发迹,逐渐辐射到全县城乡及周边的陵县、乐陵等地。一开始,陈家村捕捉蟋蟀仅有十来个人,后来,济南人开始到宁津做蟋蟀生意,蟋蟀的身价一步步攀升。如今,已涉及蟋蟀用具加工、住宿餐饮等十多个产业,从业人员将近4.5万人,每年带来的收入超过4亿元。
“虫比金贵”——这几乎是每一段蟋蟀故事的开头。每一只“天价虫”传奇都让这里的财富梦想更为疯狂。一天早上,一个村民逮了个大将,经识别是青大头,回去后,很快就被一个上海客商听到,买走了。像这样的好消息,在村子里传得很快,用不了十几分钟,全村人就都知道了,真的比开个新闻发布会还要快。
斗蟋蟀,是五分虫五分养。蟋蟀总是要有人精心喂养的,不然顾此失彼,总要付出惨痛的代价。养虫是最美好的时光,不用想着斗,只观察将军们的变化就可以了。每天早晨5点半晾虫,7点钟收回,然后就是清罐、赏虫、做笔记,养功一流的话,蟋蟀到死前会是全须全尾的,显出成熟的感觉,就到了战斗的年龄了。
“虫子比金”的传奇,让宁津的财富梦想落地生根。斗蟋蟀已不再是孩提儿时的故事,为了防止作弊,蟋蟀赛前要被送到公养棚公养5天。所有参赛的蟋蟀都要精确称重,按照重量分出级别,不然就像大人打小孩。雄蟋蟀上场前还要和雌蟋蟀交配,这样能激发战斗力。比赛输了的蟋蟀就会被扔掉,因为它再也不会赢。
人们似乎都不难记得,每年的仲秋期间,北京总会举办斗蟋蟀大赛,参赛的若干支代表队、数百名热衷的“虫友”基本上都是来自于北京。诸如北京这类蟋蟀大赛各地都有,以娱乐为主,都是正规、健康的活动。当然,这种蟋蟀博弈也不乏良莠淆杂,鱼目混珠。不过,很多人不知道,这些参赛蟋蟀大多都来自山东。
斗蟋蟀观赏性极强。两强相遇,交须亮翅,板牙大张,触、鸣、奋、抖、围、转、咬、顶、追、缠、躲、绕、歇、遁......斗将起来,短则十数秒,长则好几分钟。睚眦之斗,尺土之争,蟋怒人喜,虫败人叹。围观者无不聚精会神,目随虫而奔走,心由虫而波澜。一时间,天地浓缩为一个直径仅四五十厘米的沙场。
斗蟋蟀,通常是在陶制的蛐蛐罐中进行。两雄相遇,一场激战就开始了。首先猛烈振翅鸣叫,一是给自己加油鼓劲,二是要灭灭对手的威风,然后才呲牙咧嘴的开始决斗。头顶,脚踢,卷动着长长的触须,不停地旋转身体,寻找有利位置,勇敢扑杀。几个回合之后,弱者垂头丧气败下阵去,胜者仰头挺胸,趾高气昂。
两虫进入斗盆,开斗了。红棍牙红得放光,大白牙白得发亮;红棍牙呲牙大叫,大白牙不叫;红棍牙蹬腿直接冲过去,大白牙原地不动;它们彼此互做一口,红棍牙立即就拔牙踹,啪的一声撞到斗盆壁上,大白牙依然原地不动,用右前抱抓将右须放入口中,形成了它在局上的招牌动作,一派将军的风范,大将之风度。
红棍牙慢慢走过来,搭须,起叫,大白牙主动冲上来,四只大白牙交织在一起,没有任何多余的动作,高手过招就是这样简单,石破天惊一个双做口,所有的人都听到了互相摩擦的声音。这一记重口,牙的硬度相当,斗的是力量,斗的是底板,斗的是养功,斗的是品级,大白牙发口了,关将军挥舞出了青龙偃月刀。
说时迟那时快,关将军挥舞出了青龙偃月刀,劈向了对方的狼牙棒,瞬间空气凝固了。玩虫的都知道,这一口便是见高低、分胜负。只有品级高的碰到一起,才会有石破天惊的双做口。大白牙终于叫了起来,仰天长啸。此时,大白牙的衣翅完全变成了金黄色,好似黄袍加身,它显出了底色,露出了真容,这是大胜。
玩蟋蟀的乐趣很多,捉是一个乐趣、养是一个乐趣、斗蟋又是一个乐趣。其中,尤其是观看蟋蟀格斗的激烈场面,实在是饶有趣味。两只小虫在罐中进退有据,攻守有致,忽而昂首向前,忽而退后变攻为守,胜者昂首长鸣,败者落荒而逃。小小蟋蟀那种“将军战死在疆场,凛冽不屈壮志酬”的气概,实在令人惊叹。
玩养蟋蟀,既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蟋蟀文化在我国流传已有两千多年了,在漫长的历史中,无论是捉虫、斗虫、听虫,还是养虫,玩养蟋蟀已经成为人们充实精神生活的一种手段,是一种修身养性、延年益寿的绝佳方式。玩养蟋蟀已成为我国民间的一项重要民俗活动,并且已成为中国古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睡莲与荷花一样,被视为圣洁、美丽的化身;睡莲又与荷花不一样,荷花和荷叶带刺的干高高的挺立于水面,睡莲碧绿的叶子,安静地漂在水面上,花与叶的美丽青颜,茎与藕的晦涩灰暗,一半浮于湖面上,一半沉湖心。睡莲花又名水莲花,它夜间十二点时随着新的一天到来而开花,而到了下午,则慢慢把花瓣合拢。
睡莲因昼舒夜卷而被誉为“花中睡美人”。一池睡莲,时而向天空绽放爱恋,纯洁无比,从容淡定。时而忧伤睡去,月光映着一池悠悠莲梦。唯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冰清玉洁中颤动的花儿瓣,犹如忧郁女神秘入睡时抖动的睫毛,轻轻地,轻轻地把忧郁合拢在双眸里;再次绽放时,是洗礼过后的圣洁高贵。
我国种植睡莲历史悠久。唐代文学家段成式的《酉阳杂俎》中记载:“南海有睡莲,夜则花低入水。”明代王圻的《三才图会》中记载:“南海有睡莲,晓起朝日,夜低入水。”《福建通志·物产志》中记载:“白午时莲……向午开,浮水面,傍晚花合,沉入水中......黄午时莲,单叶,花黄,心赤,赤午开暮合。”
睡莲姿态优美,花朵大,色彩鲜艳,盈盈漂浮,秀丽婀娜,深受人们的喜爱。泰国人认为它是山林沼泽的女神,古埃及把睡莲奉为神明之花,古希腊、罗马最初把睡莲敬为女神供奉,现在欧美园林中选用睡莲作水景主题材料极为普遍。唐朝卢照邻《睡莲》诗:“浮香绕曲岸,圆影覆华池。常恐秋风早,飘零君不知。”
100年前的印象派绘画大师莫奈,曾在法国一个叫做吉维尼小镇的地方修建了一个花园。画家在这个花园的池塘里种了很多睡莲,每年夏季来临之时,满池塘的睡莲成了画家笔下最美丽的素材。晚年的莫奈大部分的时光都在这个花园中度过,今日世界各地所看到的莫奈晚年的《睡莲》作品,其创作原型大多来自于此。
莫奈的家在位于巴黎以西70公里处的法国西海岸诺曼底的乡村吉维尼。在自己的宅邸中,莫奈当年种植了许多的睡莲,经常对着睡莲写生。莫奈花园就像苏州园林,来到这里,就会更加明白莫奈画作中为何那么独独喜欢画睡莲,为何能捕捉到那光与影的变化了。对于这个花园,他自己评价道:“这是我最美的作品。”
睡莲,总能给人以美的享受,给人深刻的启迪,一花一叶总有情。在莫奈的睡莲画前,看到经过提炼的幻美的大自然,也看到了艺术家的心灵。原来,生命融入艺术,画中的一切就有了生命:睡莲开在水里,淡定从容的伸向天空,没有纷扰,无忧无虑的仰望苍穹。《睡莲》,可以说是莫奈一生对光与色表现的总结。
看莫奈的画《睡莲》,那深冷色调呈现明媚可爱。有人说,迷人的物象视觉抽象化,多彩的笔触,炫目的幻影,总教人如痴如醉,这就是印象派之父的杰作……有人说,莫奈以不同表現方式画出许多睡莲,呈現莲婀娜多姿的风貌,每一幅都在美丽中富含寓意。莫奈说:普天之下能引起我兴趣的,只有我的画和我的花。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背金龙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