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边都有小孩爱打游戏怎么办打架的游戏

您的位置:&&&孩子打人别发愁 有各年龄段的解决方案
孩子打人别发愁 有各年龄段的解决方案
日 11:09出处:亲亲宝贝网作者:亲亲宝贝网阅读次数:174
家里有个爱动手打人的宝宝,父母还真伤脑筋!告诉宝宝“不可以打人”,常常无甚效果!若不纠正行为,可能都没有小朋友愿意跟他玩儿了!真真急煞人。别急,这里有份宝宝打人心理说明书,帮父母迅速搞定这件烦心事!
孩子们为什么会打人?——分年龄详解孩子打人背后的常规心理机制其实,当孩子第一次扬起手,做出“打人”的动作时,背后的心理原因并不复杂。
0~1岁(不会说话之前)打人,小手的新游戏孩子在没有发展语言之前的打人,尤其集中在孩子1岁左右,他们在用“打人”跟父母交流。他发现,这是一项好玩的新游戏呢。
此时,宝宝手部动作已经可以支配得很好了。并且他开始注意到他的小手打了父母,可以引起父母的各种反应,比如面部表情的变化,或惊讶,或生气……总之,他的小手可以控制父母的情绪了。他对于这种关联很好奇,也乐此不疲地一遍一遍去印证,仿佛在说:“瞧!我的小手作用可真大!这个游戏太有趣了。”
1~2岁高兴,不高兴都用打人来表达&这个阶段,很多孩子打人是在表现一种情绪。此时孩子要表达的情绪不一定都是负面的,也可能是兴奋的情绪。“手舞足蹈”就是说的这种情况。孩子高兴的时候,就是如此。此时,孩子还没有任何边界的概念,手部力量也还没有发展好,没有轻重,所以他们就会失控打到人。而一般来说,家长也的确会认为,孩子打人了。
当然,也有的时候,孩子的这种“打”,有可能也是在表达一种愤怒的情绪。当孩子的很多需求没有得到父母满足或者回应的时候,或想做的事情被父母拒绝的时候,他就会主动发出“打”的行为。
1~2岁力量的感受强化了打人行为孩子2岁左右,一般会有一个“爱打人”的高峰期,男孩子尤其明显。男孩子天生具有一种激素叫睾丸激素,睾丸激素的分泌就会使得男孩的力量、速度、爆发力等,都会比女孩子强。
此外,孩子此时用打人来解决问题,被打孩子的哭泣,以及周围人的强烈指责和过分长按,都会让孩子感受到自己攻击性行为的“威力”。这种感受到自己的“威力”所带来的成就感和力量感会促使他以后遇到类似情况还会继续用武力解决。
3岁以后模仿父母以暴制暴很多时候,孩子打人被固化,实际上是父母造成的。很多时候,父母在教养的过程中并没有太在意,经常会用恐吓性的语言来吓唬孩子,比如常对孩子说:“你再不乖,我就打你。”于是,孩子就学到了用打人来表达愤怒,表达不满,让别人听话。于是,孩子在模仿中习得了“打人”的行为。
3岁以后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3岁的宝宝跟别的小朋友有了更多的交往。3岁以上的宝宝在幼儿园里也常常通过打人的方式解决问题,并且遭到其他小朋友家长的投诉,或者老师的种种不满。这样的宝宝往往是缺乏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导致用“打人”解决。比如,豆豆没有经过西西的允许就拿走了西西的,西西还没有学会用语言表达,他上前去抢回自己的玩具,但是豆豆力气大,西西抢不过,一巴掌就打过去了。如果豆豆学会了一些社交小策略,懂得语言的力量,就能够不需要借助打人来解决问题了。
3岁以后打人,孩子想要长按的信号&有研究表明,亲子关系良好的家庭,孩子的攻击性行为会较少。而父母如果长按孩子较少,孩子的暴力行为会较多。因此,很多3~6岁的孩子的打人行为与很多消极行为一样,成为孩子引起父母长按的手段之一。
很多时候,由于父母的长按不够,孩子会极度地渴望父母能够跟他在一起,去看见他,去感受到他的存在,哪怕用消极行为,甚至打人行为引起父母的负面长按也在所不惜。因此,父母特别需要长按孩子心理上的需求和情绪上的变化,尤其需要多长按孩子的积极行为,不要等到孩子出现消极行为时再去长按他。
孩子打人怎么办?——5个小策略,分年龄段帮助父母应对孩子打人问题清楚了孩子打人背后的心理原因,那么具备的应对办法也就有了!
1岁之前对策1:提供更多供宝宝手部发展的游戏和玩具
如果发现不到1岁的小宝贝总爱用手抓、掐人,请别随意给孩子贴标签。一方面,当孩子有“打人”动作时,轻轻握住孩子的小手,转移孩子的注意力,逗逗他玩。
父母可以多给孩子提供一些可供手部探索的玩具和小游戏,比如和宝宝一起玩手指谣等。如果孩子正要打你,你可以拉起孩子的小手,玩个游戏,同时配儿歌:“爸爸看、妈妈瞧,宝宝的小手在这里;爸爸看、妈妈瞧,宝宝小手不见了……”孩子的注意力会被新游戏和新儿歌所吸引,他同时也学会了:小手除了打人,还可以做点别的事情。
1~2岁对策2:宣泄情绪,可以有很多选择1岁以后,孩子的自我意识快速发展,希望自己做主。但同时,也开始遭遇大量的限制——包括自身能力的局限,以及大人的各种设限。因此,他们开始更频繁地出现负面情绪。如果发现你的孩子带着情绪地“打人”,别反应过大,或者大怒。孩子只是还没学会用别的方式去发泄自己的情绪而已。
此时,可以告诉孩子,发泄情绪的办法有很多。比如,他可以画一些让自己感到开心的图画或者画一些能够宣泄愤怒的线条,或者捏捏来缓解他的挫折感或攻击欲,还可以在生气时撕废纸,或是摔打小沙袋宣泄愤怒,或者大声唱歌……
总之,要让孩子明白,情绪的宣泄不是只有打人这一种方式,很多办法都可以帮助他缓解和平复情绪。
1~2岁对策3:增加运动量,消耗多余精力攻击性行为与能量的大量存积也有很大关系。因此不妨多给孩子一些正面积极的获得力量感的通道。比如,通过游戏和运动的方式,长按孩子正面积极的行为,让宝宝获得积极的成就感和力量感。
这样,孩子一方面在运动中学习,一方面也在运动中宣泄心中的一些过多的能量。父母可以给孩子增加一些运动量,让他做更多的活动——不只是体力上的活动,动脑的活动或游戏也可以消耗能量。只要父母真的和孩子动起来,孩子玩得尽兴了,你会发现,孩子的专注力和情绪稳定状态,会持续得更久。
3岁以上对策4:父母做个好榜样若孩子频繁出现打人行为,父母不妨反思一下自己的教养方式。我们是不是在生活中渗透过一些坏榜样呢?
很多时候,父母在遇到孩子出现问题的时候,情绪很难稳定,甚至会不知不觉地自动选择唠叨式的批评指责以及武力解决问题。
从现在开始,父母做个好榜样吧。比如,孩子把妈妈刚打扫好的房间弄得很脏,妈妈如果特别生气,可以告诉宝宝现在自己情绪有点激动,需要自己单独待一会儿。
等情绪平复后,可以告诉孩子:“妈妈觉得自己的劳动没有被珍惜和尊重,有些难过。”并邀请孩子一起打扫房间。打扫完房间,妈妈可以和孩子一起探讨怎样在家里玩可以不用把房间弄脏,比如划出界线,孩子自己的房间可以自己做主,随意玩耍,但是客厅等公共空间需要维护清洁等等。
这样孩子就会学会父母处理问题的方式,先处理情绪,然后平静客观地处理问题。
3岁以上对策5:解决问题可以有很多选择3岁的孩子可以沟通了,这个时候孩子打人,父母要明确告诉孩子:“宝贝,这样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我们可以换一种方式。”与此同时,我们还要让孩子知道,当你说他不对,或当你阻止了他的一项行为时他还有其他的选择。比如告诉他:“宝贝,你不能去打小朋友,你可以和他交换玩具玩或轮流玩。”父母需要不断地跟孩子重复,帮孩子建立新的行为方式。即跟孩子去沟通:一个事情,我们不通过打的方式,而是通过别的方式能不能行?父母可以跟孩子商量解决问题的方案,并且把每一种方案的后果都告诉孩子。
3岁以上的孩子,已经有很好的逻辑思维了。他们是可以分析事情的,也可以懂得结果为何,以及他们喜不喜欢那个结果。
所以,父母需要引导孩子一步一步去分析。最终让孩子明白,打人的确是一种解决办法,一些情况下它能解决问题。但是它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也不是最好的解决办法。更多时候,我们都可以采取更为有利的方式去解决问题。
控制孩子看的时间和内容,避免孩子模仿电视中的不当行为
心理学上的研究已经表明,看电视的确会造成孩子的攻击倾向增强。所以,如果孩子3岁多了,仍然频繁有打人行为,还需要考虑一个问题:你把孩子单独丢在电视机前面的时间是否过长?另外,我们需要对孩子所看内容做筛选。孩子们都爱看动画片,但动画片里的很多东西,带给孩子的刺激并不太好。譬如《熊出没》,这类动画片并不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而孩子没有分辨能力,他只会模仿。因此,最好不要让孩子看此类节目。游乐场争客打架 吓哭孩子_网易新闻
游乐场争客打架 吓哭孩子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重庆晚报讯 九龙坡区白市驿广场有3家儿童游乐场,一到周末,许多家长带着孩子前去玩耍。然而,为了各自的生意,游乐场之间不时起摩擦。昨天上午,其中两家大打出手,几名正玩得高兴的孩子当场被吓哭。家长们说,儿童游乐场是带给孩子欢乐的地方,请让孩子眼中少一些暴力。
打架的双方,一方是贝乐园员工,一方是提供气垫床供孩子玩耍的游乐场员工。昨下午1时许,重庆晚报记者在广场边交巡警平台看到,双方正在接受调解。贝乐园女员工手臂被咬伤,另外一方也有一些轻微伤。
一位目击者说,上午10点半左右,气垫床一方的女员工在广场上移动充气玩具车时,与贝乐园一名女员工起了口角。随后,双方打了起来。群众报警,交巡警赶到现场制止。目击者称,当时,天上下着零星小雨,在广场玩耍的孩子并不多。突然见到打架,一些孩子吓得哇哇大哭。面对记者采访,打架双方各执一词,都认为对方跟自己抢生意,自己才是受害者。接受交巡警调查时,双方仍坚持这种观点。
据了解,因为争客源,3家游乐场之间吵架杀价、肢体接触等摩擦不断。有时,孩子刚坐上第一家的游乐车,第二家就跑来抱孩子,要他坐自己的车,第一家则不愿松手,偏要把孩子留下,搞得孩子惊恐万状。昨上午打架事件之后,一些家长赶紧牵着孩子离开这是非之地。下午,广场上一名踩滑轮的男孩告诉记者,如果看到游乐场之间为抢生意打架,他也会躲得远远的。“要是伤到我们这些小娃儿就惨了。”
市民张女士说,儿童都是纯真的,他们眼中应该看到的是善良和美好。成人当着孩子发生冲突,甚至引发暴力,对他们的影响极为不利。张女士希望3家经营户好好协商,营造和谐环境,让家长们少些担心。
昨日,重庆晚报记者就此向九龙坡区白市驿镇政府反映,镇政府工作人员表示,将向领导汇报,妥善处理此事,为孩子们营造一个好的娱乐环境。
(重庆晚报24小时新闻热线966988感谢刘女士提供线索)
重庆晚报记者 陈国栋
作者:陈国栋
本文来源:华龙网-重庆晚报
责任编辑:王晓易_NE001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两边都有小孩打架的游戏_百度知道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
两边都有小孩打架的游戏
两边都有小孩打架的游戏
我有更好的答案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健康问题描述(发病时间、主要症状、症状变化等)
提问的越详细,医生回答的越清楚哦
请输入问题描述,10-500个汉字。10/500
曾经治疗情况和效果:有无
描述治疗情况(如没有点击无)并想得到怎样的帮助
请输入问题描述,0-500个汉字。0/500
*性别:男女请选择性别
*年龄:请正确填写:如:22 或22岁
上传影像图片
每张图不超过 2 MB,格式:支持 gif , jpeg ,jpg
手机号码:
√保密,免费获得医生回复短信格式错误
& 小孩把打人当成是游戏,跟小孩玩,怎么办?...
"网友求助"小孩把打人当成是游戏,跟小孩玩,怎么办?...已回复
小孩把打人当成是游戏,跟小孩玩,怎么办?
医院出诊医生
擅长:抽动多动、自闭症、遗尿症、智力低下等
擅长:多动抽动、自闭症、尿床、弱智、不会说话
擅长:矮小增高、性早熟、肥胖症、生长发育落后
共6位网友提供帮助
会员9227550 13:37:34
告诉宝宝这只是一种游戏,玩的时候不要太用力,平时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不要这样。
会员9227663 13:37:38
告诉孩子这样做是不对的,小朋友们不喜欢,爸爸妈妈也都不喜欢的。
会员9227716 13:37:42
您好,很高兴回答您的问题。告诉宝宝打人是不好的行为,打人会痛埃让他自己感受下就知道了呢。而且谁都不喜欢和打人的小朋友一起玩,如果老是打人的话,大家都不喜欢他了哦。
会员9228256 13:37:46
着肯定是大人从小不良教育导致的,当宝宝打大人的时候,大人还笑,也不制止宝宝,宝宝就会觉得这是好玩开心的事情
会员9227266 13:37:50
不要给孩子看带有暴力性的动画片,而且要教育孩子不可以把打人当游戏,这样小朋友会不愿意和宝宝玩,宝宝就没有伙伴了。
会员9227758 13:37:54
那就要立即给制止呀,不可以当成是游戏的,打人别人会不喜欢你的呀,多和宝宝讲道理吧
职称:其他
专长:皮肤过敏
&&已帮助用户:128086
指导意见:你好,孩子这样的性格是不利于以后的身心成长的。一般是因为老人溺爱孩子造成的,现在不要太过于溺爱了,要多锻炼孩子,孩子怎么样怎么长,可以用点中药,祝你建立
问小孩很会打人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自汗盗汗,便秘,胃痛
&&已帮助用户:220633
指导意见:你好,对于这样的情况考虑可能跟自身体质有关系,需要慢慢引导孩子养成良好的习惯,可以适当让孩子接触有意义的活动
问小孩玩黄色游戏怎么办
职称:医生会员
专长:毛囊炎,手足癣,念珠菌病
&&已帮助用户:0
指导意见:您好,这种情况一般是需要大人及时制止,孩子玩游戏是不会自己控制自己的,不然的话以后孩子的心理会受到不良影响
问我小孩玩游戏时被她同学的牙齿撞到头部,...
职称:医师
专长:心血管内科、消化内科、呼吸内科
&&已帮助用户:272877
您好,伤口发炎需要及时处理的,加强换药,必要时用一些消炎药。
问如果小孩因玩游戏失重眠怎么办?有方法治疗吗
职称:医师
专长:儿科常见疾病保健
&&已帮助用户:3119
问题分析:你好可以适当给玩一会,但是不能放任他随便玩,小孩子要有规有矩,家长不管就会变成网迷了。意见建议:建议,首先家长不能带头玩,给孩子做个表率,可以培养孩子的其它兴趣爱好。
问宝宝喜欢打人
专长:助孕技术、痛经、妇科炎症
&&已帮助用户:220336
为何宝宝喜欢打人打人是一种攻击性行为往往是两岁左右的儿童特别是男孩的常见行为也可以说是这个年龄段儿童的特点但是它并不能预测这个儿童未来的行为比如早期爱打人的孩子将来一定很凶残暴虐 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为什么爱打人?原因是多方面的: * 自我意识开始萌发事事都是“我”字当头凡是不合我意的我都不要不干于是动手“排除”我不要我不喜欢的东西这就是打 * 与小朋友交往的技能很差想要个东西人家不给他又不会“要”于是就打人 * 语言表达能力差自己的想法、要求说不清楚、别人没有照做情绪不好就打人 * 喜欢看别的小朋友被人打以后哭的样子缺少同情心 * 看电影、电视上有大人的镜头很好玩于是就模仿 * 父母娇惯开始打人的时候没有严厉制止形成了习惯 * 寻求注意在孩子做好事的时往往得不到足够的关注而他有很希望被注意得不到注意的时候只好做一些比较强烈的“动作”:打来引起注意 * 一些生理因素导致烦躁比如在饿了累了生病出牙不舒服等情况下大人就比较多 * 生活变化大不适应比如搬迁、换保姆、上幼儿园等不知怎么回事又不会表达于是挥动手臂无目的地乱打 专家的建议:有了打人的毛病必须重视一旦形成习惯改起来就困难了而且还会伤人 * 立规矩这并不是一两天就有效的但早立早好告诉他打人不好妈妈不喜欢打人的孩子反复地讲具体地讲会有效果 * 避免自己出重拳不要给他模仿的“榜样” * 鼓励他说出打人的原因也许他说不清楚大人要帮助他表达清楚然后帮他分析比如:有的小朋友拿走他玩的积木他要不回来就打小朋友这时打人可以和他一起有礼貌地向小朋友表示请他还回来 * 关心他的病痛疲倦饥饿尽量替他解决好 * 提高他的能力由于能力差做不好一件事比如:拼图拼不上、踢球踢不准等这时可以帮助他做好这些事情并在以后着意训练他能力强了事情做好了高兴了自信心强了也就不会去打人了 * 提高自信经常注意表扬他好的行为提高他的自信心让他感到被爱被注意这就好了 为什么小小年纪就喜欢打人呢?这个问题困扰着许多两三岁宝宝的父母有的宝宝生气时打人有的宝宝高兴时打人有的宝宝不仅打人还咬人有的宝宝既打小朋友又打爷爷奶奶……如果养成习惯他将来怎么与别人友好相处呢?父母真为宝宝的这种“暴力”行为担心呀 丹丹是个3岁多的小女孩相貌文静乖巧却是小区里出名的“小霸王”就连奶奶都说:“这个孙女惹不得动不动就打人家里的人都被她打遍了”一次奶奶去幼儿园接丹丹和老师谈完后奶奶问她为什么不好好吃菜丹丹一听就急了在幼儿园的院子里、当着众多父母与小朋友的面噼噼啪啪地打奶奶弄得场面十分尴尬平时丹丹的口头禅就是“打你”“我打你”这不已经有好几位父母向奶奶告过状了哎真让奶奶烦恼 宝宝为什么打人? 宝宝打人其实只是用这种方式来表达感情这种行为叫作攻击性行为(或称侵犯性行为)是儿童社会性发展过程中一项非常重要的内容 人生来就具有一种内在的攻击倾向比如婴儿生气、情绪发作时会把东西往地上扔;想喝水了妈妈晚来了几分钟宝宝会一把推开水瓶……随着生理、心理的发展如果加以正确引导攻击倾向可以转化为成长过程中的力量转化为忍耐、坚毅等积极的品质 什么是攻击性行为? 攻击性行为可以分为两类:敌意攻击和工具性攻击敌意攻击是指有意伤害他人的行为;工具性攻击是指为达到一定的非攻击性目的而伤害他人的行为例如丹丹有意打另外一个宝宝惹他哭这属于“敌意攻击”;如果丹丹在争夺玩具的过程中打了他则属于“工具性攻击” 当出现争端或为达到某种目的向父母示威时两三岁的宝宝通常采用踢打对手的方式随着年龄增长这种身体攻击越来越少会逐渐改为戏弄、奚落、说坏话或叫绰号3岁左右的宝宝还不能判断对方的意图只是简单地将使自己感到不舒服的人和事当成对手 “打人”会影响宝宝一生 攻击性是一种稳定、持续的特性研究证明3岁时爱打架的宝宝5岁时仍然爱打架;6~10岁时攻击性的多少将预示着10~14岁时打架、嘲笑、戏弄别人、与同伴争斗的倾向性而且这种稳定性对男孩、女孩都适用 心理学家对600名受试者进行了长达22年的追踪研究发现无论男性还是女性8岁时的攻击性记录能有效地预测成年以后的攻击性行为如犯罪、夫妻不和等另一项研究发现不论男孩还是女孩如果10岁左右爱发脾气长大后多与同事关系紧张所以宝宝攻击性的强弱将对他的一生产生影响 父母的态度决定着宝宝的行为 对宝宝冷漠、经常拒绝他的要求、无视宝宝表现出的“暴力”冲动这样的父母容易培养出带有攻击性的孩子因为他们总是挫伤宝宝的需要在幼小心灵中埋下了对人漠不关心的种子; 同时靠体罚来约束宝宝更让他懂得了如何才能伤害他人;有的父母过分溺爱甚至觉得被宝宝打不算大事一味纵容宝宝也会使宝宝变本加厉; 家庭成员间发生分歧时互相攻击、哭叫、打闹、吵架也会对宝宝产生潜移默化的负面影响所以为人父母者一定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为宝宝树立正确的榜样 如何帮宝宝改掉打人的毛部 首先要创造良好的家庭气氛父母不能对宝宝的“暴力行为”视而不见如果宝宝打人了应立刻抓住打人的那只手同时严肃、坚定地直视他的眼睛让宝宝感到自己错了等宝宝情绪平静后再和他讲道理 其次不要体罚宝宝当宝宝打人时父母千万不能用打宝宝的方式来惩罚他最好“冷处理”——把正在哭闹的宝宝放在一边告诉他父母很爱他但必须等他哭完后再和他说话这样的话只说一遍即可不要多说更不要向宝宝过多解释为什么当宝宝情绪激动时应避免出现越讲道理越僵以至父母失去耐心的情况 第三积极的鼓励不可少父母应以积极热情的方式对宝宝的良好行为给予鼓励尤其是那些平时习惯打骂、呵斥、批评宝宝的父母更应注意自己的态度鼓励能够强化宝宝的良好行为使宝宝表现出积极、正面的情感促进向上发展父母应对宝宝充满信心 第四父母应注意自己的反应当宝宝在家里打人时父母要表现出应有的尊严不能对此一笑了之甚至开心地享受宝宝发脾气时别样的可爱之处更不应主动逗宝宝发脾气、打人让宝宝感受到自己出现攻击性行为时他人正常的反应是什么时间久了宝宝明白这种行为不被人接受自然会有所改变 最后为宝宝提供非攻击性行为发生的条件如果明知宝宝自尊心脆弱就不要拿他的弱点与其他宝宝的长处相比;多了解宝宝的需要以及独到之处从他能接受的角度尊重宝宝;让宝宝独立做事情担负一定责任使他相信自己有能力;经常说“相信你能行”、“你能做到再努力一下”、“妈妈为你骄傲”之类的话以此打开宝宝的心扉帮助他成长 安抚情绪后再对症下“药” 面对宝宝的小牛脾气爸爸妈妈首先要尽量理解他们然后再了解孩子的想法着手分析宝宝为什么会发脾气对症下“药” 孩子发脾气时最需要的是得到他人的理解和包容爸爸妈妈应该先安抚孩子的心灵让他(她)冷静下来听听孩子的想法找出发脾气的原因把事情的本质找出来然后再耐心地教他怎么做分析不对的地方在宝宝的情绪得到了安慰后讲道理比一遇到问题就说教效果要好得多 采用适当的教育方法
关注此问题的人还看了
大家都在搜:
关注健康生活!
急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慢性单纯性儿童抽动症、多发性抽动-秽语…
让孩子参加丰富多彩的活动,使他们能有机会宣泄过剩的精力……
小儿多动表现在:注意力障碍、学习困难、活动过多、冲动任性……
据医生讲:感染与免疫因素;遗传因素;孕期理化因子刺激……
医生建议:别把孩子过分封闭于一味学习的小圈内、注重情商培育……
主要有:发病年龄;食欲极佳,多食,喜甜食;皮下脂肪分布均匀;青
主要有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两方面,药物治疗可分为针对抽动症状…
按国际标准:婴幼儿时期排尿习惯不良、婴幼儿时期强烈的精神……
言语障碍突出;小儿自闭症喜欢不理他人;孤独离群,不与其他……
医生解释:有复发性、不自主、重复的、快速的、无目的的抽动……
免费向百万名专家医生提问
填写症状 描述信息,如:小孩头不发烧,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无需注册,10分钟内回答
百度联盟推广
搜狗联盟推广
医生在线咨询}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小孩子打架的处理办法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