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1,2师,和3师那个师装备巫师3最好的马匹装备

装甲第3师及其前身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简史 怎么也找不着发贴的地方了,就发到这里吧,反正主贴也是在下的。                装甲第3师简史                                        一、历史沿革                                         1950年10月8日,以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机关、直属队、第1团、第3 团,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部分分队为基础,坦克第1、第2师,坦克学校以及华东 军区抽调人员在吉林省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师长孙三,政治委员李治州,辖坦 克第5团、坦克第6团、摩托化步兵团、摩托化炮兵团以及直属高射炮兵营、工兵 营、侦察营、运输营、警卫营、通信营、防化连、医院、坦克修理场和修炮场。全 师六千七百七十四人,装备日制战车二十辆、日制90式75毫米野炮六门、高射 机关炮四十八门、运输汽车三十五辆、特种车二十八辆、通信指挥车一辆以及其它 轻武器。                              1951年1月9日,东北军区命令,坦克第3师划归军区装甲兵建制。2月 22日,苏军两个坦克团的装备全部移交坦克第5、第6团,计T-34中型坦克 六十辆、NCZ-2(约斯大林2式)重型坦克十二辆、CAY-122自行火炮 八辆,T-34坦克牵引车四辆、装甲输送车十辆、修理车十三辆、汽车一百辆。 3月21日,根据总参电令,坦克第3师改称战车第3师,坦克第5、第6团改称 战车第5、第6团。                              1952年6月17日,战车第3师指挥机关率第5、第6团,摩托化炮兵团 野炮营入朝,列入中国人民志愿军序列。   1953年3月24日,根据总参电令,志愿军战车第3师改称志愿军坦克第 3师,战车第5、第6团改称坦克第5、第6团。           1954年4~5月,志愿军坦克第3师(不包括摩托化炮兵团)从朝鲜撤军 回国,归还东北军区装甲兵建制。11月19日,按照军委装甲兵颁发的《国防军 陆军坦克师编制表(草案)》进行整编。师直增编修理营、防化连和炮兵指挥排; 医院改称卫生营;增建军乐队和军邮站。接收NCZ-2重型坦克、T-34中型 坦克六十一辆,轻型坦克十辆,分别编配坦克第5、第6团和师直属侦察营。全师 员额五千九百零二人。                             1955年2月11日,东北军区改为沈阳军区,坦克第3师隶属沈阳军区装 甲兵建制。3月16日,在四平市郊杨树林组建师属坦克乘员教导营。6月6日, 撤销师军乐队。                              1958年2月,坦克第3师按军委装甲兵颁发的《独立坦克师平时编制表》 进行整编,坦克第5、第6团分别撤销重型坦克连和自行火炮连(共两个自行火炮 连、两个重型坦克连调往机械化第1师),将从机械化第1师调来的三个中型坦克 连分别编入各坦克团和机械化步兵团;摩托化步兵团改称机械化步兵团;摩托化炮 兵团改称122(毫米)榴弹炮兵团;师直通信连扩编为通信营、警卫排扩编为警 卫调整连、炮兵指挥排扩编为炮兵指挥连、撤销坦克乘员教导营。全师装备中型坦 克一百三十八辆、火炮六十二门、高射炮二十四门,人员五千八百零三人。   1960年6月,师组建坦克乘员教导队。                  1962年10月,坦克第3师按照国防部颁发的《坦克师编制表》整编,精 简机构,充实连队。师、团机关撤销、合并二十八个科、股;师直撤销坦克乘员教 导队和炮兵指挥连;卫生营改称卫生科。整编后,全师员额增至七千六百九十人。   1965年8月中旬至11月4日,坦克第3师接收国产59式中型坦克一百 三十八辆(其中牵引车十辆),向陆军第190师和坦克独立第1团移交T-34 中型坦克九十六辆。   1966年底,全师主要武器装备基本实现国产化,坦克第5、第6团全部装 备59式中型坦克。   1967年1月,坦克第3师以师直属高射炮兵营为基础,抽调坦克第5、第 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的团属高射炮兵连,组建高射炮兵团。   1969年4月,陆军第39军第116师所属坦克自行火炮第321团、第 117师所属坦克自行火炮第322团转隶坦克第3师建制。8月18日,坦克第 5、第6团,坦克自行火炮第321、第322团依次改称坦克第9、第10、第 11、第12团。10月19日,坦克第3师担任沈阳军区战备值班师。   1970年2月,师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营级)。5月,高射炮兵团番号建 制撤销,原师属高射炮兵营归建。                    1971年,坦克第3师解除沈阳军区战备值班任务。9月至1973年10 月,坦克第9、第10、第11团扩编,所属营、连、排实行&三三制&,各团装 备59式中型坦克八十辆。                     1975年8月,坦克第12团所属坦克自行火炮营改编为坦克营,全团装备 59式中型坦克五十四辆。   1976年3月,坦克第3师按中央军委颁发的《陆军甲种坦克师编制表》进 行整编。坦克第11团转隶陆军第39军建制。坦克第12团扩编为中型坦克团, 所属营、连、排实行&三三制&。机械化步兵团改称装甲步兵团。全师员额增至一 万零三十三人。                 1980年10月,根据沈阳军区命令,坦克第3师为黑龙江省军区守备第8 师组建坦克团领导班子和机关、三个坦克营营部、五个建制坦克连、修理连、坦克 乘员训练队,共调出干部九十人、战士一百一十九人。               1981年8月17日,根据沈阳军区装甲兵命令,坦克第3师为坦克第5师 组建炮兵团及装甲步兵团部分连队,全师共调出干部一百四十六人、战士八百七十 人。                                     1983年1月,根据中央军委命令,坦克第3师划归陆军第39军建制。   1984年2月,坦克第3师以直属双37毫米高射炮兵营为基础,再次组建 高射炮兵团;装甲步兵团改称机械化团。同月,为陆军第115师坦克团组建一个 坦克营营部、九个坦克连;为陆军第116师第348团、炮兵团分别组建技术处 和修理连。                               1986年10月,机械化团改称机械化步兵团;师直属教导队撤销;师直属 侦察连扩编为侦察营。各坦克团所属坦克连由原编八辆坦克增编为十辆,自行火炮 连、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由四门制增编为六门制,57毫米高射炮兵连增编为八 门制。                            1988年9月,坦克第3师按照总参谋部《关于陆军部队各级教导队编设问 题》的通知,增设师直属教导队(营级),负责装甲步兵、炮兵、通信、后勤等单 位预提班长的培训。                              1998年10月16日,坦克第3师改称装甲第3师,所辖三个坦克团同时 改称装甲第9、第10、第12团;机械化步兵团番号建制撤销。                                        二、作战经历                                                                    抗美援朝作战                               1951年11月26日,战车第3师直属工兵营参加抗美援朝,配属战车第 1师作战。12月17日,师直属高射炮兵营入朝,配属炮兵第63、第64师, 担负后方交通运输防空任务。1952年6月24日,战车第3师机关率直属队、 战车第5、第6团和摩托化炮兵团野炮营入朝参战。1953年1月20日,摩托 化炮兵团机关、直属队、榴弹炮营入朝参战,1月25日,摩托化步兵团1、2营 入朝参战。                                  1951年12月20日,师属高射炮兵营2、3连在朝鲜东泛、仁平地区用 苏制37毫米高射炮,发射二十五发炮弹即击落美机一架、击伤两架。        1952年5月6日,师属高射炮兵营3连、5连(坦克独立第2团高射炮兵 连)在保卫顺川风下车站铁路桥战斗中,在敌机五百八十多架次的疯狂轰炸下,连 续战斗十三小时,用苏制37毫米高射炮,发射五千五百四十三发炮弹,击落美机 七架、击伤十七架。                              7月5日,战车第5团2连T-34中型坦克四辆,配属第40军对梅岘里之 敌反击作战中,以直接和间接瞄准射击,压制山日涧东山、西山,东防筑洞和下浦 里敌115(毫米)榴弹炮群。                         7月17日,战车第6团1、5连T-34中型坦克、CAY-122自行火 炮十一辆,配属第39军第115师第343团攻占上浦防东山村222. 9高地 的战斗中,发射炮弹六百四十发,摧毁敌防御工事和火力点,我步兵经二十八分钟 激战,全歼美军第2师第13团5连(加强)二百五十余人。            7月,师属高射炮兵营在德修洞伏击战中,与二百余架次敌机激战三个小时, 击落敌机八架,击伤十三架。                          8月15至19日,战车第5团2连3排T-34中型坦克两辆,利用夜暗进 入西场里北山100高地及右侧马月洞发射阵地,发射炮弹八十六发,摧毁敌地堡 十七个、工事五处。                              9月6日,战车第5团2连T-34中型坦克六辆,支援第65军第194师 第582团四个排进攻西场里北山,九分钟攻占阵地,全歼守敌一个加强排五十四 人,后主动撤出阵地。19日,战车2连T-34中型坦克四辆,支援第582团 一个连进攻西场里北山,经十五分钟激烈战斗,全歼敌一个加强排七十七人,接着 打敌反扑中再次歼敌一百八十三人,而后主动撤出阵地。              9月18日,战车第6团1连T-34中型坦克七辆、5连CAY-122自 行火炮四辆支援第39军第115师第345团两个连进攻上浦防东山222. 9 无名高地,摧毁敌全部工事和火力点,经二十三分钟激战,全歼美军第2师第38 团3营8连和一个火器排二百五十余人。接着配合步兵打退敌营以下规模反扑二十 余次,毙伤俘敌一千三百余人,尔后主动撤出阵地。               9月27日~10月2日,战车第5团2、3连T-34中型坦克六辆,4连 NCZ-2重型坦克四辆,在西场里北山及67高地的进攻战斗中,击毁敌坦克三 辆、击伤三辆,摧毁地堡四十九个及全部工事、火力点,支援步兵第582团攻占 阵地,歼敌八百余人。                             10月1~5日,战车第5团T-34中型坦克、CAY-122自行火炮各 一辆在笃正里设伏,摧毁敌地堡三个,击毁敌坦克一辆、击伤四辆。         10月3日~7日,战车第5团2、3、4连十二辆坦克在西场里北山及67 高地防御战中,击毁、击伤敌坦克十辆,支援步兵打退敌营级以下规模进攻二十余 次,毙俘南朝鲜军陆战第1团两千六百余人。                   11月28日,战车第6团3连3排T-34中型坦克三辆,奇袭敌高旺山次 峰阵地,击毁敌重型坦克两辆。                         12月10日,战车第6团3连T-34中型坦克三辆,在水郁市北100高 地的进攻战斗中,有效压制敌炮群,支援第47军第140师第420团一举攻占 敌阵,歼灭守敌三个排,俘敌五十五人。                     1953年3月23~28日,坦克第6团1连T-34中型坦克五辆、5连 CAY-122自行火炮四辆,支援第47军第141师第423团进攻上浦防东 山,全歼守敌哥伦比亚营两个连另一个排,并打退美军第7师连续反扑,毙伤俘敌 两千余人、击毁敌坦克五辆。                          4月16~17日,师属高射炮兵营3连在甘水峰西北265高地保障坦克第 6团作战时,面对敌机三百三十多架次的疯狂轰炸,沉着应战,击落敌机四架、击 伤四架。                                   6月10~13日,摩托化炮兵团(欠2营)配属第60军第181师,十五 分钟覆盖二十二公顷全部目标,摧毁敌明暗地堡,掩护步兵迅速攻占973高地及 838. 7以东无名高地,接着支援步兵打退敌排至营级反扑二十余次,乘胜攻占 949. 2和569高地,基本歼灭南朝鲜陆军第27团。             6月24日~7月3日,坦克第6团T-34中型坦克十四辆,配属第1军第 7师第19、第20团以强攻手段夺取敌198高地及笛音里西北山,经七昼夜激 战,摧毁敌地堡十九个、支援步兵粉碎敌团级以下反扑一百五十余次,歼灭南朝鲜 陆军第1师三千一百余人。                           7月14日,在金城战役中,摩托化炮兵团配属第68军,以猛烈炮火摧毁敌 前沿阵地的明暗地堡,支援第203师全歼固守金城西522. 1高地和二青洞的 南朝鲜陆军首都师&白虎&团和美军榴弹炮第555营(欠一个连)。        7月15日,摩托化炮兵团野炮营以76. 2毫米野炮八门,在梨树洞、间榛 岘地区支援步兵作战,击毁、击伤敌坦克四辆。                  抗美援朝期间,坦克第3师各团及师直属部队先后配属陆军第65、第47、 第39、第50、第40、第60、第67、第68、第1军作战,共参战二百六 十七次(其中高射炮兵营参加战斗二百零二次),击毁、击伤敌坦克二十二辆,击 落飞机二十架、击伤五十四架。                                                           抗美援老作战                               1969年3月7日,坦克第3师高射炮兵团由云南尚勇地区分批进入老挝纳 莫、孟赛、班纳昏地区,担负中国工程第5支队的筑路工程对空保障任务。      8月22日,高射炮兵团3、7、9连在孟赛地区与企图攻击孟赛桥的敌机激 战,击落、击伤敌T-28型战斗机各一架。                   12月2日,高射炮兵团2营在班纳昏地区对空作战中,击落敌L-23型侦 察机一架、击伤一架。16日,该营又击落敌L-23型侦察机一架。        1970年1月6日,高射炮兵团2营在撤出阵地回国几小时前,仍保持高度 警惕,击落突然临空的敌L-23型侦察机一架。                                                      珍宝岛自卫反击战                             1969年3月16~20日,坦克第3师师直修理营班长李清森、张景标在 苏军炮火封锁,奋战七昼夜,拆出15日被我军击毁后遗留在乌苏里江江汊冰面的 苏军T-62中型坦克的重要部件。                       4月28日~5月2日,张景标与海军潜水员连续作业四昼夜,两次潜入零下 三十度的江水中挂托救钢缆,将被苏军炮弹炸开冰层,沉入江底的T-62中型坦 克打捞上岸。                                                                    三、所辖部队                                         装甲第9团   前身是1950年11月10日在吉林四平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坦 克第1、2师及中南、华东军区抽调人员组建的坦克第5团。下辖三个T-34中 型坦克连、一个NCZ-2重型坦克连、一个CAY-122型自行火炮连以及指 挥连、冲锋枪连、运输连、修理连,全团员额七百一十六人。   1951年3月21日,改称战车第5团。 1953年3月24日,改称坦克第5团。   1954年5月初,从朝鲜撤军回国,驻吉林四平市。           1955年2月15日,坦克第5团由四平市移驻四平市郊杨树林。     1958年2月24日,撤销重型坦克连和自行火炮连,组建三个坦克营,每 营辖两个坦克连,团直属队增建通信连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机械化第1师所属 坦克第31团9连调入,改称坦克第5团2营4连;由1、2、3连各抽调一个建 制排组建3营6连。                      1962年10月20日,团直属通信连撤编,组建工兵连,冲锋枪连改编为 自动枪连。   1963年1月1日,坦克第5团担任军委战备值班团。          1965年8月中旬至11月14日,换装国产59式中型坦克。      1969年8月19日,坦克第5团改称坦克第9团。             1970年8月,坦克第9团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连级)。9月,团由四平 市郊杨树林移驻吉林省梨树县叶赫公社八里堡,并立即建造营房、车库和训练场。  1971年6月,坦克第5团解除军委战备值班团任务。          1973年6月15日,坦克第5团增编三个坦克连,所属各坦克营均辖三个 连。                                   1976年3月,团直属指挥连分编为特务连和通信连,37(毫米)高射炮 兵连改装为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步兵连改编为装甲步兵连,撤销工兵连, 坦克1营3连调归沈阳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并重组3连。   1980年10月,团直属特务连增编防化侦察排,工兵排扩编为工兵连,装 甲步兵连撤销装甲输送排,装甲输送车分别编到班。   1982年12月,团直属运输连改称汽车连。              1986年10月15日,团炮兵营增编一个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连; 团直属教导队撤销。                            1990年11月,坦克第9团由吉林省梨树县叶赫乡八里堡移驻四平市铁东 区北山新营房。                              1991年8月17日,团直属特务连改编为警卫调整侦察连;坦克装甲车修 理连改编为装甲军械修理连;炮兵营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改装为双25(毫 米)高射炮兵连。                               1994年5月25日,团直属装甲军械修理连与汽车修理所合编为修理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9团。                                      装甲第10团   前身是1950年11月5日在吉林四平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坦克 第1、2师及东北、华北军区抽调人员组建的坦克第6团,下辖三个T-34中型 坦克连、一个NCZ-2重型坦克连、一个CAY-122型自行火炮连以及指挥 连、冲锋枪连、运输连、修理连,全团员额八百二十三人。   1951年3月21日,改称战车第6团。   1953年3月24日,改称坦克第6团。   1958年2月24日,撤销重型坦克连和自行火炮连,组建三个坦克营,每 营辖两个坦克连,团直属队增建通信连和37(毫米)高射炮兵连。  1962年10月20日,撤编团直属通信连,组建工兵连,冲锋枪连改编为 自动枪连。 1965年8月中旬至11月14日,换装国产59式中型坦克。        1967年7月,坦克第6团由四平市移驻吉林省梨树县石岭镇小孤家三道沟 原步兵第47师第141团营房。                        1969年8月19日,坦克第6团改称坦克第10团。            1970年8月,坦克第10团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连级)。         1973年6月15日,坦克第10团增编三个坦克连,所属各坦克营均辖三 个连。                                  1976年3月,团直属指挥连分编为特务连和通信连,37(毫米)高射炮 兵连改装为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步兵连改编为装甲步兵连,撤销工兵连, 坦克1营3连调归沈阳军区坦克乘员训练基地,并重组3连。   1980年10月,团直属特务连增编防化侦察排,工兵排扩编为工兵连,装 甲步兵连撤销装甲输送排,装甲输送车分别编到班。   1982年12月,团直属运输连改称汽车连。                1986年10月15日,团炮兵营增编一个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连。 团直属教导队撤销。                            1991年8月17日,团直属特务连改编为警卫调整侦察连;坦克装甲车修 理连改编为装甲军械修理连;炮兵营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改装为双25(毫 米)高射炮兵连。                               1994年5月25日,团直属装甲军械修理连与汽车修理所合编为修理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10团。10月20日,装甲第10团 由吉林省梨树县石岭镇小孤家三道沟移驻四平市北山原机械化步兵团营房。                                           装甲第12团   前身是1953年6月16日由东北军区装甲兵组建的陆军第39军第117 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22团。编有一个坦克营(辖三个坦克连)、一个自行火炮营 (辖三个自行火炮连)和直属指挥连、修理连、运输排。装备T-34中型坦克二 十八辆,CY-76型自行火炮二十辆,员额六百三十二人。驻辽宁省瓦房店。   1969年4月4日,转隶坦克第3师。4月15日,由辽宁省瓦房店移驻吉 林省辽源市郊山湾公社。8月19日,改称坦克第12团。             1970年8月,坦克第12团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连级)。         1975年8月,自行火炮营改编为坦克营。   1976年3月,按中型坦克团编制进行整编,由两个坦克营扩编为三个营, 每营辖三个坦克连,团直属指挥连分编为特务连和通信连,运输排扩编为运输连, 增编装甲步兵连、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   1977年4月15日,坦克第12团由辽源市郊山湾公社移驻四平市郊半拉 山门原坦克第11团营房。                           1980年10月,团直属特务连增编防化侦察排,工兵排扩编为工兵连,装 甲步兵连撤销装甲输送排,装甲输送车分别编到班。   1982年12月,团直属运输连改称汽车连。                1986年10月15日,团炮兵营增编一个122(毫米)自行榴弹炮连。 团直属教导队撤销。                            1991年8月17日,团直属特务连改编为警卫调整侦察连;坦克装甲车修 理连改编为装甲军械修理连;炮兵营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改装为双25(毫 米)高射炮兵连。                               1994年5月25日,团直属装甲军械修理连与汽车修理所合编为修理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12团。                                        坦克第11团   前身是1953年6月组建的陆军第39军第116师坦克自行火炮第321 团。编有一个坦克营(辖三个坦克连)、一个自行火炮营(辖三个自行火炮连)和 直属指挥连、修理连、运输排。装备T-34中型坦克二十八辆,CY-76型自 行火炮二十辆,员额六百三十二人。驻辽宁省海城县。   1969年4月,转隶坦克第3师建制。8月19日,改称坦克第11团。   1970年3月10日,坦克第11团由辽宁省海城县移驻四平市郊区半拉山 门,并立即建造营房、车库和训练场。8月,团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连级)。    1971年6月,自行火炮营改编为中型坦克营。9月,坦克第11团由两个 坦克营扩编为三个坦克营,每营辖三个坦克连,团直属队增编步兵连、工兵连、高 射炮兵连和运输连。                       1976年3月1日,坦克第11团转隶陆军第39军建制,为军属坦克团。   1998年9月,改为步兵第116师装甲团。                                                     机械化步兵团   前身是1950年12月12日在吉林四平八面城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1 团(欠1营营部),第22军第66师第198团3连,第184团6连组建的摩 托化步兵团,下辖两个步兵营(每营三个步兵连、一个重机枪连)及直属指挥连、 重迫击炮连、高射炮兵连、工兵连、修理连,全团员额一千五百一十六人。   1952年6月中旬,摩托化步兵团由八面城镇移驻四平市。          1954年11月19日,摩托化步兵团撤销团直属工兵连、高射机枪连;增 编75(毫米)无后座力炮连、军士教导队、运输排;修理连改编为军械、汽车修 理所;卫生队改称卫生连。                           1958年2月24日,改称机械化步兵团;以师直坦克乘员教导营为基础, 组建坦克营,辖三个坦克连;以步兵2、5连为基础,组建步兵3营,辖三个步兵 连、一个重机枪连、一个82(毫米)迫击炮连、一个57(毫米)防坦克炮连, 其他步兵营均按此编制调整;团直增建通信连、运输连和修理连。   1960年6月,团直属炮兵连扩编为炮兵营。   1962年10月20日,撤销炮兵营和步兵3营;各步兵营属57(毫米) 防坦克连调往炮兵团;团直属指挥连改编为特务连,运输连缩编为运输排;卫生连 改编为卫生队;增编军士轮训队。   1968年3月,机械化步兵团的步兵营增编装甲输送车连,使步兵由摩托化 输送转变为装甲自行化。   1970年8月,机械化步兵团增编坦克乘员训练队(连级)。         1976年3月,改称为装甲步兵团;团直属120(毫米)迫击炮连改装为 100(毫米)迫击炮连;37(毫米)高射炮兵连改装为双37(毫米)高射炮 兵连;撤销坦克乘员训练队,增编轮训队;步兵营(连)改装装甲步兵营(连); 撤销履带装甲输送车连;机枪连、炮兵连合编为机炮连;增编装甲步兵第3营;撤 销坦克营。                                  1980年10月,团直属特务连增编防化侦察排;组建工兵连;机炮连和装 甲步兵连撤销装甲输送排和40(毫米)火箭筒排,装甲输送车和40(毫米)火 箭筒分别编到班。   1981年8月17日,装甲步兵团抽调干部、战士为坦克第5师装甲步兵团 组建八个建制连。                               1984年1月,装甲步兵团组建炮兵营。                  1986年10月15日,改称机械化步兵团;团炮兵营增编一个122(毫 米)自行榴弹炮连;撤销一个步兵营,其余两个步兵营扩编为三个装甲步兵连;团 直属教导队撤销。                            1991年8月17日,团直属特务连改编为警卫调整侦察连;坦克装甲车修 理连改编为装甲军械修理连;炮兵营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改装为双25(毫 米)高射炮兵连。                               1994年5月25日,团直属装甲军械修理连与汽车修理所合编为修理连。   1998年9月,机械化步兵团番号建制撤销,该团装甲步兵1营1、3、2 连分别调入坦克第9、第10、第12团装甲步兵营,炮兵营(欠反坦克导弹连、 双25毫米高射炮兵连)移交第16集团军坦克第4师;团机关一部、装甲步兵2 营、坦克营、修理连移交成都军区第13集团军;其余机关和分队撤销。                                            炮兵团   前身是1950年11月9日在吉林四平由西北军区炮兵教导团机关及直属分 队、4营、2营6连,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1团1营营部,第22军第66师第 198团4、5连,第32军第95师第284、第285团各一个迫击炮连组建 的摩托化炮兵团,下辖一个美制105(毫米)榴弹炮兵营(三连制)、一个日制 90式(75毫米)野炮兵营(三连制)及直属指挥连、运输连、修理连,全团员 额一千一百五十七人。                             1954年11月,摩托化炮兵团增编军士教导连;修理连改编为军械、汽车 修理所;运输连缩编为运输排。                       1955年2月中旬,摩托化炮兵团从朝鲜撤军回国,驻四平市郊杨树林。    1958年2月24日,改称122(毫米)榴弹炮兵团,改野炮兵营(原2 营)为1营,榴弹炮兵营(原1营)为2营,均改装122毫米榴弹炮,各连实行 四门制;团直属队增建运输连。                  1962年10月20日,改称炮兵团,以机械化步兵团调入的三个57(毫 米)防坦克炮连为基础组建85(毫米)加农炮兵营。团属军士教导排改编为军士 轮训队。                          1965年2月,加农炮兵营换装国产85毫米加农炮十二门。         1967年6月,炮兵团由四平市郊杨树林移驻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镇,原步 兵第32师炮兵团营房。                            1976年3月,85(毫米)加农炮兵营(3营)改装为130(毫米)自 行火箭炮兵营,并增编营属指挥连。全团各炮兵连由四门制改为六门制。   1977年4月22日,炮兵团由吉林省怀德县公主岭镇移驻辽源市郊山湾公 社原坦克第12团营房。                            1980年10月,团修理连改编为修理所。                 1981年8月17日,炮兵团抽调干部、战士为坦克第5师组建炮兵团领导 班子和机关、三个营部、五个建制连。                      1982年12月,团直属运输连改称汽车连;团修理所改编为修理连。     1984年2月,122(毫米)榴弹炮1、2营改装为152(毫米)加农 榴弹炮1、2营。                               1986年10月15日,团直属教导队撤销。                1988年9月,增设团直属教导队(连级)。10月,炮兵团由吉林省辽源 市郊山湾乡移驻四平市郊铁东区北山营房。                  1991年8月17日,团直属特务连改编为警卫调整侦察连;自行火炮修理 连改编为装甲军械修理连。                           1993年8月,152(毫米)加农榴弹炮1、2营改装为122(毫米) 自行榴弹炮1、2营。   1994年5月25日,炮兵团130(毫米)火箭炮兵营改装为122(毫 米)火箭炮兵营;团直属装甲军械修理连与汽车修理所合编为修理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炮兵团。                                                   高射炮兵团   前身是1950年12月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3营营部和华东军区第 22军第66师第198团四个建制连改编的坦克第3师直属高射炮兵营。 1962年2月,坦克第3师直属高射炮兵营及坦克第5、第6团和机械化步 兵团团属高射炮兵连赴辽宁省安东(现丹东)地区执行防空任务。          1967年1月17日,在辽宁丹东东沟县以师高射炮兵营(辖四个37毫米 高射炮兵连、一个高射机枪连)为基础,抽调坦克第5、第6团和机械化步兵团直 属高射炮兵连合编组建高射炮兵团,辖八个连,员额八百零六人。   1968年8月15日,高射炮兵团解除辽宁省丹东市东沟县椅圈一线防空任 务。9月1日,抵达四平市杨树林归建。9月1日,为执行援助老挝作战任务,师 高射炮兵团扩编,原师直属高射炮兵营五个连编为1营,原坦克第5、第6团、机 械化步兵团的团直属高射炮兵连和新调入的坦克独立第1团高射炮兵连共四个连编 为2营,团直属队编指挥连、卫生队、警卫排和修理所。火炮由每连四门制扩编为 六门制。运输牵引车辆由五十辆增至一百二十七辆。全团员额增至一千六百三十五 人。                             1968年10月24日,高射炮兵团抵达云南玉溪地区,隶属昆明军区工程 第5支队建制,代号第705大队。                       1969年3月7日,高射炮兵团由云南尚勇地区分批进入老挝纳莫、孟赛、 班纳昏地区,担负工程第5支队筑路工程的对空保障。      1970年1月,高射炮兵团完成抗美援老任务,回国归建。在老期间,击落 敌机三架、击伤五架。5月,该团番号建制撤销,团机关、直属队和2营营部调归 高射炮兵第74师,原师属高射炮兵营和坦克第9、第10团、机械化步兵团、坦 克独立第1团属高射炮兵连归建。   1976年3月,师直属37毫米高射炮兵营改装为双37毫米高射炮兵营, 撤销高射机枪连,调归坦克第12团,组成双37毫米高射炮兵连。         1984年2月,在四平市郊杨树林以师直属双37(毫米)高射炮兵营为基 础,恢复高射炮兵团建制。下辖57(毫米)高射炮兵营(三连制)和双37(毫 米)高射炮兵营(三连制)和团直属指挥连、防空导弹连。   1985年7月,高射炮兵团由四平市铁东区北山营房移驻铁西区原炮兵第7 师第402团营房。                              1986年10月15日,团直属教导队撤销。                1988年9月,增设团直属教导队(连级)。                1991年8月17日,高射炮兵团增编防空导弹连;团直属特务连改编为警 卫调整侦察连;汽车排改称汽车队。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高射炮兵团。                                                 师直属队   工兵营   前身是1950年12月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2营改编的坦克第3师 直属工兵营。   1976年3月,撤销第3连。                     1991年8月17日,两个道路桥梁连改编为道路连和桥梁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工兵营。   侦察营   前身是1950年12月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1营改编的坦克第3师直 属侦察营。   1976年3月,增编修理所。                     1991年8月17日,撤销技术侦察队。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侦察营。 修理营   前身是1954年8月由坦克第3师直属坦克修理活动厂为基础组建的直属修 理营。   1976年3月,汽车、军械修理连改编为汽车修理连,军械排编入坦克修理 连。                                   1991年8月17日,坦克装甲车修理营与军械修理所合并为装甲军械修理 营。                                     1994年5月25日,师直属装甲军械修理营与汽车修理所合编为修理营。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修理营。   汽车营   前身是1950年12月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3营8、9连改编的坦 克第3师直属运输营。   1976年3月,增编一个运输连、一个司机训练队。             1982年12月,改称坦克第3师直属汽车营。 1991年8月17日,一个汽车连改编为运油、加油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汽车营。   通信营   前身是1950年12月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直属通信连、警卫连合遍的坦 克第3师直属通信连。   1958年2月,直属通信连扩编为通信营,辖无线连、有线连、内勤连。   1976年3月,撤销通信训练队,增编接力连。 1991年8月17日,接力连改称接力有线电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通信营。   防化连   前身是1950年12月以东北军区防毒训练大队的六十四名学员为基础组建 的坦克第3师直属防化学连(全军第一个)。   1976年3月,改称坦克第3师直属防化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防化连。   警卫连   前身是1950年12月由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第3团3营7连改编的坦克第 3师直属警卫连。   1958年2月,改编为警卫调整连。   1998年10月16日,改称装甲第3师直属警卫连。                                        四、历任师领导                                                                   师长                                   孙 三  (1950年12月~1953年12月)             王 超  (1954年10月~1956年 2 月)代            吕文选  (1956年 4 月~1958年11月)             王 超  (1958年12月~1961年 4 月)             吕文选  (1961年 5 月~1964年 1 月)             江从义  (1964年 1 月~1970年 3 月)           陈学祥  (1970年 4 月~1978年 1 月)             谷应魁  (1978年 1 月~1980年 6 月)             马德富  (1980年 6 月~1981年 3 月)             唐作厚  (1981年 3 月~1983年 4 月)             张东渠  (1983年 4 月~1990年10月)             迟振良  (1990年10月~1994年 8 月)             李长富  (1994年 8 月~1999年 8 月)             黄庆宇  (1999年 8 月~    年  月)                                                政治委员                                 李治洲  (1950年12月~1954年 9 月)             杨昆山  (1955年 5 月~1956年 9 月)             吴世杰  (1956年 9 月~1963年 6 月)             高书简  (1963年 6 月~1965年 8 月)             刘 川  (1965年 8 月~1981年 2 月)             刘书芳  (1976年 8 月~1979年11月)             白秉歧  (1979年11月~1981年11月)             张海天  (1981年12月~1983年 4 月)             吴锦祥  (1983年 4 月~1990年10月)             张德友  (1990年10月~1994年12月)             殷方龙  (1994年12月~1999年 4 月)             王凤全  (1999年 4 月~    年  月)                        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简史                                        一、部队沿革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领导机关的最早前身源于陕甘宁边区绥德 警备区司令部。   1937年10月,经国共两党协商,将绥德、米脂、佳县、吴堡、清涧等五 县划归陕甘宁边区管辖,由八路军后方留守处所属部队驻防。11月,奉中央军委 命令,八路军后方留守处组建绥德警备区。陈奇函任司令员,中共绥德地委书记郭 洪涛兼任政治委员。警备区设司令部、政治部、供给部,编有直属警卫连、便衣队 和卫生所,代辖警备第3、第8团;统辖秀延12区红军游击队、米西红军基干游 击队、米脂警卫队、吴堡保安大队、河防游击队、清涧警卫队、清涧保安大队和佳 县河防游击队等地方武装。担负吴堡、清涧、绥德一线黄河河防任务,隶属八路军 留守兵团领导。12月,警备区将所辖各县、区的警卫队、游击队整编为抗日自卫 军。   1939年10月,八路军第120师第359旅由华北前线西渡黄河调绥德 驻防,并兼绥德警备区。第359旅旅长王震兼绥德警备区司令员、政治委员。下 辖第717、第718、第719团,及防区内各县、区地方武装。12月,绥德 警备区代辖的警备第3团、第8团合编为八路军留守兵团警备第1旅,调防关中地 区。    1942年10月,八路军留守兵团并入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建制。11月,第 359旅调延安金盆湾、临真、南泥湾等地军垦屯田。晋绥军区独立第1旅调驻绥 德,并兼绥德警备区。独立第1旅副旅长王尚荣任司令员,中共绥德地委书记习仲 勋兼任政治委员。下辖第2、第715团,及防区内各县、区地方武装。   1945年7月,独立第1旅开赴抗日前线。绥德警备区由抗日军政大学总校 兼管,校长徐向前、政治委员李井泉兼任绥德警备区司令员、政治委员。8月,抗 日军政大学总校离开陕甘宁边区。陕甘宁晋绥联防军重新组建绥德警备区,并改称 绥德军分区。原警备区直属警卫连、卫生所保留原建制;撤销便衣队,人员充实到 警卫连;增编通信连、河防连。同时,根据中共西北局和陕甘宁晋绥联防军指示, 军分区拟组建两个警备团。干部来源为:抗大留下的一百余名团、营、连干部;三 边、关中军分区、独立第1旅、教导第2旅抽调部分连、排干部;地方干部和游击 队指挥员,共计二百余人。9月,中央军委任命王季龙为绥德军分区司令员,中共 绥德地委书记白治民兼任政治委员。10月,绥德军分区以米脂、佳县游击队(有 史料称米脂、佳县自卫军)为基础,补充新兵六百余人,在米脂县组建警备第11 团。下辖两个营,八个连,共一千余人。1营驻米脂县龙镇,担负榆林方向防务, 2营驻佳县通镇,担负榆林、神府一线防务。12月,绥德军区分区以子洲县游击 队、自卫军大队为基础,补充五百一十二名新兵,在子洲县马蹄沟组建警备第10 团。辖五个连、未设营,共八百余人,担负石湾、横山、响水一线防务。同时,还 组建了军分区卫生部。新组建部队的排级以上干部绝大多数是红军干部。   1946年4月初,根据中央军委关于&精兵简政整编部队&的指示精神,绥 德军分区警备第10、第11团建制撤销,改编为三个独立营。警备第11团1营 改编为警备独立第1营(又称米脂独立营);2营改编为警备独立第2营(又称佳 县独立营);警备第10团缩编为警备独立第3营(又称子洲独立营)。同时,调 整了军分区主要领导,司令员王季龙调教导旅任旅长,警备第3旅副旅长吴岱峰任 绥德军分区司令员。9月,组建军分区直属特务营。11月,根据上级指示,在所 辖三个营的基础上,征集新兵一千余人,扩编组建警备第4、第6团。警备第4团 由独立第1营四个连一分为二,补充两个新兵连组成1、2营,独立第3营编为3 营。团部及2、3营驻镇川堡、上盐湾,1营驻茅谷川。警备第6团由原独立第2 营一分为二,并补充两个新兵连组成1、2营,团部和两个营分别驻响水堡及周围 地区。军分区还组建了直属82毫米迫击炮连。同时,绥德军分区以佳县打火镇起 义的国民党第22军第257团梅延栋连为基础,补充二百余名子弟兵,组建了独 立团(有史料称警卫团),辖三个连。12月,军分区又先后组建了佳县、横山、 吴庄三个独立营。   1947年3月,绥德军分区撤销独立团建制,所属人员分散编入警备第4、 第6团。4月,奉陕甘宁晋绥联防军命令,绥德军分区组成前线指挥部,率警备第 4、第6团,划归西北野战军指挥。7月,绥德军分区将驻鱼河堡的绥德专区警卫 大队与清涧两个游击大队合编为直属侦察大队。11月,陕甘宁晋绥游击司令员张 达志调任绥德军分区司令员,吴岱峰改任副司令员,中共绥德地委书记张邦英兼任 政治委员,后由白治民接替。   1948年1月,绥德军分区将所辖侦察大队、子洲县游击队合编为警备第5 团。同时,将佳县独立营改编为警备第6团3营。6月,奉西北野战军命令,绥德 军分区机关、直属队及所辖警备第4、第6团改编为陕甘宁边区警备第2旅,并兼 绥德军分区。张达志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警备第5团转隶西北野战军第4纵队。   1949年4月下旬,太原战役后,警备第2旅直属山炮连扩编为山炮营,辖 三个连。警备第4、第6团各营增编机枪连,并分别组建团直属炮兵连。8月,奉 西北军区命令,陕甘宁边区警备第2旅改编为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师辖三个步兵 团,以及直属山炮营、医院、骑兵连、通信连、工兵连、电台队等分队。警备第4 团改称步兵第1团,警备第6团改称步兵第3团,调三边军分区第2团编为步兵第 2团。警备第3旅旅长黄罗斌任师长,(张达志调任第一野战军第4军军长),警 备第4旅政治委员牛书申任师政治委员。11月,独立第1师划归宁夏军区建制。   1950年11月8日,中央军委命令,以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欠第2团、 山炮营、骑兵连)和坦克第1、第2师调来的八十五名干部,九十五名坦克乘员为 基础,从各大军区、各野战军、坦克学校抽调部分连队和人员,在吉林省四平市组 建坦克第3师。师机关设司令部、政治部、后方勤务处和技术处。下辖坦克第5、 第6团,摩托化步兵团、炮兵团,以及直属高炮营、侦察营、运输营、工兵营、卫 生营、警卫连、通信连、化学连、坦克修理厂、汽车修理厂、修炮厂等分队。原西 北军区独立第1师司令部、政治部、分别改编为坦克第3师司令部、政治部;原独 立第1师供给部、卫生部合编为坦克第3师后方勤务处;原步兵第1团改编为摩托 化步兵团;原步兵第3团机关一分为二编为坦克第5、第6团司令部、政治处和后 方勤务处;原步兵第3团1营改编为师直属侦察营,2营改编为师直属工兵营,3 营改编为师直属高炮营营部,所辖7连改编为师直属警卫连,8、9连改编为运输 营;原独立第1师直属警卫连、通信连合编为师直属通信连;原独立第1师野战医 院改编为师直属卫生营。除坦克第5、第6团的坦克、自行火炮以坦克第1、第2 师及坦克学校调来的干部、成员为骨干组成外,其余各建制单位分别由西北军区炮 兵教导团直属队及4营,以及步兵第22军第66师、第29军第86师、第32 军第95师调来的部分建制连改编。   至此,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番号撤销,中国人民解放军坦克第3师成立。                                        二、作战经历                               1946年11月,警备第4团在佳县茅谷川地区,击退敌第86师第257 团一个营和持枪队共六百余人的进攻,毙伤俘敌一百三十余人。           1947年4月26日,警备第4、第6团诱敌胡宗南部主力北上绥德,创造 西北野战军主力夺取敌后方基地蟠龙镇的战机。                  5月8日,警备第4团在乌龙庙地区切断清涧至瓦窑堡公路,歼灭出援之敌一 个营,击退来自波罗、横山增援之敌两个营,收复殿寺、乌龙山等地。        5月22日,警备第4、第6团及横山独立营两次围攻波罗未果,随即撤出战 斗。                                     7月,警备第4、第6团在乌龙山附近宿营时,遭敌偷袭,经一天激战,击退 敌两个团的进攻。                               8月6日,警备第4、第6团围攻响水堡,歼敌第22军第86师第256团 一个营,解放了横山县。                            8月16日,警备第4、第6团在沙家店战役中,配属西北野战军第3纵队在 刘家沟以北地区,对外正面抗击敌整编第29军西援,对内正面牵制敌整编第36 师第123旅第493团,为全歼整编第36师作出贡献。             8月27日,警备第4、第6团和军分区侦察大队对佳县围点打援,警备第4 团在米脂县孙家沟全歼增援之敌第431团,毙伤俘敌一千余人;警备第6团在马 家川以东地区歼增援之敌第432团一个营另一个连。               9月30日,警备第4、第6团参加延清战役,在延川县永坪镇地区阻击增援 之敌整编第29军五个半旅,配合主力部队全歼敌整编第76师。          10月22日,警备第4、第6团在第二次榆林战役中,攻击神木县城,击溃 敌一个团,守敌弃城逃跑,我军解放神木县城。                  1948年4月9日,警备第4团奇袭伊克昭盟准格尔旗王府所在地神山,毙 伤俘敌旗王少将苟永泉、少将参谋长陈友民以下一千余人。             4月16日,警备第4团在神木县鸡儿圪坨以东二十里与敌第22军第86师 第256团遭遇,全歼该团,毙伤俘敌团长、副团长以下九百余人。         7月13日,在晋中战役中,警备第4团进攻青龙镇,与敌增援部队激战,毙 伤大量敌人后撤出战斗;警备第6团3营9连攻击黄寨外围南塔据点,攻占歼敌一 个班,余敌逃往黄寨。                             7月20日,警备第2旅和晋绥第6军分区部队在石岭关以北,大小豆罗村以 南地区设伏,全歼敌暂编第39师,毙伤俘敌副师长贾绍棠以下一万余人,缴获大 批武器装备和军用物资。                            10月,警备第4团强攻太原以北的风阁梁,经七个昼夜激战,占领风阁梁, 全歼守敌一个加强营;警备第6团两次进攻高场未果。               11月上旬,警备第2旅进攻太原城郊敌防御主阵地牛驼寨,警备第4团与敌 激战一日未果,伤亡五百余人;次日,警备第6团攻敌不备,一举攻克牛驼寨,毙 敌一百余人,俘一百六十余人。                         1949年4月24日,在总攻太原的战斗中,警备第2旅与第一野战军第3 军第8师进攻小东门的前湾、仓库区,歼敌&神勇师&和城东防守司令部,毙伤俘 敌七百余人。                                 6月28日,警备第6团与榆林军分区第39团两个营奇袭伊克昭盟盟主所在 地新街,俘虏盟王鄂具子,并歼灭其所属武装。                  9月,独立第1师参加宁夏战役,在沟渠与敌激战,歼敌六百余人,俘三百余 人。                                     解放战争其间,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先后配合华北军区第1兵团和西北野战军 在陕北北线作战,保卫陕甘宁边区,参加了沙家店、榆林、绥北、晋中、太原、宁 夏战役,作战百余次,共歼敌一万零三百三十二人,缴获各种火炮二百九十四门、 各种枪六千七百八十六支、其他大型装备六十二台。                                                     三、历任师长(旅长)                           张达志  (1948年 6 月~1949年 5 月)             黄罗斌  (1949年 8 月~1950年 1 月)             李治洲  (1950年 1 月~1950年11月)                                                  四、历任政治委员                             张达志  (1948年 6 月~1949年 5 月)兼            牛书申  (1949年 8 月~1950年11月)                                                  五、所属部队                                                                    第1团                                  前身是1945年10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绥德军分区在米脂县以米脂游击队 为基础,补充新兵组建的警备第11团1营和12月在子洲县马蹄沟以子洲县游击 队、自卫军大队为基础,补充新兵组建的警备第10团。            1946年4月初,警备第11、第10团番号建制撤销,警备第11团1营 改编为警备独立第1营(又称米脂独立营),警备第10团缩编为警备独立第3营 (又称子洲独立营)。11月,警备独立第1、第3营合编组建警备第4团,独立 第1营四个连与两个新兵连分编为1、2营,独立第3营编为3营。         1947年3月,绥德军分区独立团番号建制撤销,一部编入警备第4团。    1948年6月,编入新组建的陕甘宁边区警备第2旅。            1949年4月下旬,警备第4团各营增编机枪连,并组建团直属炮兵连。8 月,随旅改称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步兵第1团。                  1950年11月,随师调往吉林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改编为坦克第3师 摩托化步兵团。                                                                     第2团                                  前身是1949年8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三边军分区第2团编入西北军区独立 第1师,为步兵第2团。                            1950年11月,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调往吉林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步 兵第2团脱离师建制。                                                                  第3团                                  前身是1945年10月陕甘宁晋绥联防军绥德军分区在米脂县以佳县游击队 为基础,补充新兵组建的警备第11团2营。                   1946年4月初,警备第11团番号建制撤销,2营改编为警备独立第2营 (又称佳县独立营)。11月,警备独立第2营和两个新兵连合编为警备第6团, 辖两个营。                                  1947年3月,绥德军分区独立团番号建制撤销,一部编入警备第6团。    1948年1月,佳县独立营编入警备第6团,为3营。6月,编入新组建的 陕甘宁边区警备第2旅。                            1949年4月下旬,警备第6团各营增编机枪连,并组建团直属炮兵连。8 月,随旅改称西北军区独立第1师步兵第3团。                  1950年11月,随师调往吉林四平市组建坦克第3师,团机关分编为坦克 第5、第6团司令部、政治处和后方勤务处;1营改编为师直属侦察营,2营改编 为师直属工兵营,3营改编为师直属高炮营营部,所辖7连改编为师直属警卫连, 8、9连改编为运输营。                          
997910-04 18:13&&[2楼] 59610-16 21:08&&[3楼] 70510-17 15:58&&[4楼] 65610-17 22:08&&[5楼] 67410-18 20:24&&[6楼] 55410-18 23:51&&[7楼] 42910-19 21:21&&[8楼] 83910-19 21:37&&[9楼] 72010-19 21:45&&[10楼] 51710-20 09:10&&[11楼] 55710-20 12:51&&[12楼] 50010-20 16:06&&[13楼] 55710-20 16:49&&[14楼] 51810-20 21:53&&[15楼] 63910-20 22:39&&[16楼] 38510-30 19:47&&[17楼] 40610-31 10:35&&[18楼] 47510-31 13:20&&[19楼] 58810-31 14:00&&[20楼] 96811-23 17:06&&[21楼] 60712-13 12:15&&[22楼] 50312-13 14:12&&[23楼] 57112-27 17:07&&[24楼] 59112-28 16:07&&[25楼] 44212-28 23:04&&[26楼] 59612-30 20:33&&[27楼] 57912-30 22:29&&[28楼] 60201-03 09:15&&[29楼] 82302-10 13:15&&[30楼] 52502-11 10:33&&[31楼] 58703-20 22:46&&[32楼] 137404-15 15:43&&[33楼] 43704-16 20:58&&[34楼] 63504-20 11:29&&[35楼] 39705-14 19:21&&[36楼] 56005-24 10:58&&[37楼] 40907-08 08:57&&[38楼] 41108-04 23:12&&[39楼] 44208-05 08:09&&[40楼] 49108-05 10:08&&[41楼] 43408-05 14:15&&[42楼] 40108-05 19:34&&[43楼] 37808-06 07:33&&[44楼] 39908-06 10:39&&[45楼] 33608-25 18:54&&[48楼] 60309-16 09:14&&[49楼] 106109-16 13:31&&[50楼] 40109-25 09:25&&[51楼] 47409-26 19:46&&[52楼] 47909-27 23:41&&[53楼] 40109-29 22:12&&[54楼] 34009-20 16:25&&[55楼] 155309-26 11:15&&[56楼] 89710-04 18:13
&&简捷回复 &&文明上网 理性发言签&&名:
无 作&&者:密&&码:注册用户提 交( )版权所有&&&}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巫师3最好的马匹装备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