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占豪 大参考和时寒冰

财经博客排行
财经社区人气排行
7809206855152921320720419612980
财经社区人气排行
7809206855152921320720419612980  在衰败的阴影将欧元的信誉一点点吞噬,欧洲央行行长德拉吉终于坐不住了。7月26日,德拉吉说:“考虑到高企的主权债务融资成本已经阻碍了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这些问题已经在我 们的职权范围之内了。在职权范围之内,欧洲央行将不惜一切代价维护欧元区。请相信我,欧洲央行将足以解决问题。”  德拉吉只是表明了一种态度,没有任何具体内容、没有任何时间坐标、没有任何方案。正因为这种表态很“三无”,所以,给市场留下了更大的想象空间。当德拉吉的这种表态与QE3预期 相遇,变导致了欧元的反弹和美元的调整。  但是,这只能是暂时的现象。  欧元颓势的背后,有华尔街的巨大利益企图:拖垮欧元,拖垮欧洲的金融业和制造业,在欧洲展开廉价收购,从而,获取丰厚暴利。  在这场货币博弈中,唯一具有实力拯救欧元的是德国。但德国同样有一个巨大的战略意图,那就是通过欧债危机的重压,迫使欧元区成员国逐步交出主权,建立起一个以德国为主导的欧 洲联邦或邦联。  如果德国尽心尽力去拯救欧元,反而可能使欧元区成员国愿意交出主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德国确信它可以建立起欧洲联邦或邦联之前,欧元的颓势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它的 反弹只是为下一轮更惨烈的下跌做准备。  欧元的重心将不断下移。  与欧元相反。我在去年的文章中判断,美元从2011年9月步入了上涨周期,整个周期的持续时间,确切地说是4―6年之间。即使美国推出QE3,对美元的这种大趋势也构不成实质性影响。  美元已经在强势周期之内,正如人民币已在弱势周期之内那样。当然,在周期之内,并不排除强势者的调整和弱势者的反弹,趋势往往是呈现波浪一样的运行形态,而不是一根直线上去 或者一根直线下去。  我在今年年初的年度郑州演讲中,详细分析了今年的粮食价格运行态势,并用半个小时时间分析豆类品种将在年内强势上涨(图为2011年12月至日的美豆期货走势图,年内做 多豆类期货者获利非常丰厚)。随后,我在博文中和微博中几次提到,今年秋天后,中国的农产品价格将快速上涨。  即使不通过相关分析方法的详细推导,仅仅通过简单的常识也可以得出大致的结论。耕地质量的下降、可耕地面积的减少、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对农业利润的蚕食、农民种粮积极性的 下降、环境的恶化、气候的异常、货币的飞速超发……都在日积月累地集聚能量。  虚假的数字是不能当饭吃的。  这将是一个令人痛苦的局面。  在2009年的博文《通货膨胀早已在我们身边(兼谈房价)》和《时寒冰说:经济大棋局,我们怎么中》,我认为“中国将步入输入型通货膨胀与国内通货紧缩共存的经济形态!”其实, 即使没有输入型通货膨胀,仅国内货币严重超发导致的内在通胀压力也足够了。  这种经济形态是我们此前所未曾经历过的。一方面,民众痛感物价上涨,购买力下降。另一方面,产能过剩,产品积压。这两种经济形态的叠加,将使民众的生活压力更加沉重。  关于中国股市,我在日到2012年7月曾多次发微博提示风险,随后,我认为个别板块将率先筑底。很多朋友也分析出来,我所指的是农业类中的股票。由于国际粮食价格的上涨 ,将促使政府在农业领域方面投入更多资金、出台更多优惠政策加以扶持。由于农业类上市公司业绩优良的较少,选股时需要更加用心。  而且,必须注意的是,农业类股票和期货投资品种是截然不同的。农业类股票看重的是盈利能力,而期货品种看重的仅仅是价格。这两类投资需要用不同的操作思路去对待。  至于大盘,我在7月的博文中指出:“政策层对中国经济处于既看不懂也找不到对策的茫然的状态,导致在很多政策方面摇摆不定,反映到股市上,就是一种偏悲观的震荡态势。如果政策 层的认识和决策不发生根本性改变,中国股市的这种震荡状态也将持续下去。”  但我随后的看法显然是乐观了些。  众所周知,中国股市是政策市。  由于现在处于新老即将交替阶段,政治层面的问题正在进行中,在多方达成“统一认识”以前,很难有实质性的经济政策或货币政策出笼。这也为强势利益集团趁这个“真空期”加紧打 压股市,在股市敲骨吸髓,逼迫散户割肉离场提供了一个良机。  在8月17日写的《利益分析法揭开股市深藏的秘密》一文中,分析了强势利益集团的操作方式:“1)融券借入股票,砸盘获利。2)股指期货做空获利。3)买入对指数影响很小的股票, 通过拉抬这类股票获益。因此,中国股市便形成了很多人都困惑不解的现象:大盘跌,股指期货跌,而涨停板的股票数总是远远高于跌停板的股票数,甚至,在大盘下跌较多的情况下,依然 有十几只甚至几十只股票涨停板的奇怪现象!”  事实上,这种情况一直在延续。  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是与狼共舞,顺势而为,跟在狼后面行进。  股市必然会有一个泡沫的对接,只有完成这种对接,所有的周期才能完美融合在一起。  股市真正可以全力做多的时候,最起码,必须具备一个最基本的时间点(仅为前提之一):十八大会议日期的确定。这个日期的确定将意味着各方“统一认识”达成,意味着,决策层将 有精力并且也有意愿做出能够对中国经济当然也包括股市产生实质性影响的政策。而且,十年股市归零,给公众留下的将是什么?当即将离去的那些长期控制权力的人意识到这一点,就是做 空者迅速收手甚至反手之时。  但在此之前,高层的关注点将无法顾及到股市,对于这一点我们必须有清醒的认识。(说明:由于《时寒冰说:欧债真相警示中国》已经完成并在8月28日全国正式发售,近期将正常更新 )
所有文章只代表作者观点,与本站立场无关!
9楼当说真话的人越来越多时,股市才会越走越好。支持[0]反对[0]
8楼“在这场货币博弈中,唯一具有实力拯救欧元的是德国。但德国同样有一个巨大的战略意图,那就是通过欧债危机的重压,迫使欧元区成员国逐步交出主权,建立起一个以德国为主导的欧 洲联邦或邦联。
&&如果德国尽心尽力去拯救欧元,反而可能使欧元区成员国愿意交出主权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因此,在德国确信它可以建立起欧洲联邦或邦联之前,欧元的颓势不会有根本性的改变,它的 反弹只是为下一轮更惨烈的下跌做准备。“
***
I see it just the other way around.
There has been an European Union for a long time, which has it “congress“ and its own...., hey, “president“. But this “government“ does not have as much of power, if any, as the federal government in US.
A strengthened European Union means a more powerful “federal government“ above all the countries within.
Germany, currently the most powerful “local government“inside the European Union, is the real decision-maker of this loosely congregated union. And it is the very nature of impotence the government inherently has that Germany relies or takes advantage of to be the most powerful force among the rest of all, whose strength would definitely be grossly undermined & diluted if the government above which be given more powers by a new Constitution passed by the majority of small countries inside the Union.
Once that happened, how Germans feel would not be one of many major concerns ECB would have, if it is not its solo one now.&&
That was why Alexander Hamilton had to throw himself into a huge fight, a public education if you will, in order to have the newly passed Constitution draft in Philadelphia successfully ratified in the State of New York, one of the biggest States in then America, whose Governor at the time, Georgy Clinton, did not fancy the Constitution at all and held up a strong resistant force to derail it.
Now who would ever care about how the Governor of New York or California feels about any US federal government‘s economic or foreign policy, as later on who would pay attention to the policies of Germany?
Do you know what a politician would be saying when his power is about to be taken away?
"Give me back my power or give me death."
And do you know what Governor Arnold Schwarzenegger would be saying, if he were fast rewound to 18th century to face the similar situation Governor Georgy Clinton encountered at the time?
“Hasta la vista, baby!"
Then he'd pull the trigger.
支持[0]反对[0]
7楼用阴阳经济理论看问题.资产的价格是要下滑的,实体经济去泡沫,资产价格也要去泡沫.但关键是要做到企业的重构,有新经济增长点支持[0]反对[0]
6楼当讨论一个事实的时候,需要的了解的是,什么是事实。
通胀就是通胀,通缩就是通缩,哪儿来的同一时间同一地域内的两者共存?
有了具体事实的判断正确,才可以考虑处理方法。
在考虑处理方法时,才有立场问题,针对某一具体问题,哪个立场对哪些群类的人们更有利。
然后,再批评那人的立场。
楼上性急了那么一点点。支持[0]反对[0]
你讲的世界经济财富存量在增加,货币供给也必须增加。此话没错!但是,你不知道想过没有,二者之间增加的速度。如果其中某一个增加太快,会对经济产生什么影响,你考虑过吗?如果没有,建议您对此问题继续深入的分析。我还建议您的思考问题的出发点,一定要站在大多数人的利益上,不要只考虑少数人的利益。对于数学模型的应用,我建议您弄清楚其使用条件后再发表高论。因为所有数学模型都是建立在一系列的假设基础上的。条件不对,谬以千里。支持[0]反对[0]
4楼综合分析时先生与占豪先生的观点并进行运用,那在股市基本能做到不亏了支持[0]反对[0]
3楼德拉吉的三无表态才是科学表态,因为目前资本与市场之间的磨合还没有到位。说白了,就是市场对欧元在重新估值,资本对技术与生产在重新认识,这是一个慢过程。
货币的超发,无疑是混蛋把戏。因为技术与生产这些实体玩意的的变更速率远不如虚体类,强力的超发与紧缩会强化虚体,使实体与虚体脱节,使实体走向错误的方向。
至少目前国内房产走向了误区,仅一个租金上涨与资本、劳力的转移足可以杀伤一半的产业。支持[0]反对[0]
2楼时先生上一篇文章提到的一些涨停的小盘股,我刻意记了下来。东晶电子、时代万恒近日连续暴跌。
小盘股极容易成为庄股,成为小散户的绞杀机。如果因为某一个涨停,就判断上涨趋势的话,那投资者一定死的很惨。
时先生在歧途上越走越远了。支持[0]反对[0]
1楼货币的飞速超发===我对时博主这种谬论和认识一贯反对。世界经济财富存量与增量均在快速增长,货币供给存量与增量能萎缩吗?你是搞文学出身的吗,你的所谓学术相当浮浅与不具有可操作性。支持[0]反对[0]
评分与评论
&&评论员用户名
&& 发贴后,本网站会记录您的IP地址。请注意,根据我国法律,网站会将有关您的发帖内容、发帖时间以及您发帖时的IP地址的记录保留至少60天,并且只要接到合法请求,即会将这类信息提供给有
姓时名寒冰字暖之。70年代人。现居上海。上海证券报评论?专题部主编。本人E-mail:通信地址:(200127)上海市浦东新区杨高南路1100号上海证券报 时寒冰(收)
联系我们:QQ 邮箱:
CopyRight &
All Rights Reserved占豪:半月两加燃油税,你骂了吗?
来源:财经综合报道
作者:占豪
  最近,半个月内在成品油降价窗口连续两次加税,在微博看到不少骂声、吐槽。对于骂声和吐槽,如果是因为不明就里,个人表示理解;如果理解其中逻辑仍然骂,那占豪就无语了。有不少人发私信或微信问个人对提高燃油税的看法,其实个人看法在微博早就发表过。在这里,借机对此再总结一下。对于增加燃油税,有三个看法:
  一、加税没什么不妥;二、间隔时间太短,会给一些不明内情逻辑的公众一些负面情绪;三、官方对燃油税宣传得仍然不够,特别是对加税和治雾霾及宏观调控的关系宣传不够。
  为什么加税没什么不妥?逻辑很简单,燃油税是谁用得多谁缴税多,用得少缴税少。谁用得多?富人用得多,穷人用得少,加燃油税自然是富人多缴税,穷人少缴税。譬如,有车族用得多就得多缴税,开车多的人比开车少的人就得多缴税,无车族就基本不用缴税,打公交或地铁更不会因提升燃油税而烦恼。
  国家税收是干嘛用的?主要是为增加社会公共福利,富人缴税多,相对来说穷人就会缴税少,燃油税富人多缴了税,最终穷人就会因此少缴税。然而,政府提供的社会总福利是相对较为平均的,大家享受社会福利的权利和待遇大致是一样的,穷人因此是赚了还是亏了?这种收税方式难道不是既合理又公平?
  富人,本来就该多承担责任,穷人本来就该少承担点责任,有些人还应该是救济对象,这难道不是社会的公德吗?就像对提高高收入的个人所得税一样,占豪是一贯支持的,虽然因此自己也会多缴不少税,但能赚钱的人本就该多负担一些社会责任。否则,政府转移支付功能无法平衡社会,社会矛盾激化,富人最终也会因此受到大损失。平衡、和谐,对大家都很有必要,所以富人应多向穷人让利。
  而且,政府对富人收税多一些,那么对穷人的税收就会少一些,这正是政府转移支付和调节社会收入分配的一种手段,自然无可厚非。如果富人风格不高,为此抱怨、吐槽,甚至骂几句,从利益角度上还是可以理解的,毕竟人家多出钱了嘛。但是,消费成品油很少的一些人也为此吐槽、抱怨,甚至骂街,的确就无法让人理解了。
  还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这次油价大跌其中很重要的因素之一是美俄斗法。正是美俄斗法,促使美国华尔街打压了油价,同时又因沙特打压油价有利于打击俄罗斯和伊朗,有助于自己的战略和未来经济利益。某种程度上说,俄罗斯为这次油价下跌贡献不小。但是,这些骂街的人,基本没有人对俄罗斯有好感,反大都认为俄罗斯应该亲美,向美国投降。问题是,一旦俄罗斯投降,接着美国针对中国,那国际油价恐怕又该大涨了。这和他们骂油价不降又成了反逻辑,这也让人觉得很无语。
 盯着自己车上这点油的人,大概看不到很远&
  当然,这次连续加燃油税还有很多其他因素,并不仅仅是上述。在占豪看来,主要包括如下三个方面:
  一、乘着国际原油价格下跌调整燃油税率,有助于宏观经济调控和税收改革。
  中国正在进行税收改革,很多领域需要减税,譬如前面就有不少减税措施。但是,税不可能只减不增,税收改革必然是结构性调整,有减就有增。减的地方已经做了,那么增哪里呢?燃油税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有利于宏观调控,富人多缴穷人少缴。
  而且,在油价大跌时调整,可以将油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降到最小,否则将来真的油价再涨起来,税就不好加了。譬如,2008年油价大涨的时候,政府为了遏制CPI和PPI上涨,强令成品油价格停止上涨。油价尚且需要行政控制价格,又怎可能再加税?这些都是宏观调控措施。最近的两次加税,既是税收改革也是宏观调控。
  二、节能减排的战略需要。
  中国在节能减排方面已经有了硬指标,中美在第二次“习奥会”时已经签署了中美减排目标协议。在这种情况下,国际原油大跌,如果不作出一些策略调整,新能源领域就会受到严重打击。油价下降,相当于鼓励石油消费,但节能减排的目标在那摆着,如此下去很可能目标无法实现。此时加税,重要原因之一是为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支撑。很简单的道理,因为增加燃油税总的财政收入增加了,那么对新能源的补贴力度和减税力度就可以加强,就能促进新能源产业的发展。譬如,现在很多地方新能源汽车是国家和地方双补,补贴幅度高达40%至60%,这些钱从哪里来?显然不是风刮来的。
  三、治理大气污染需要。
  加燃油税,最重要的目的还是为了雾霾治理。我们都希望有清洁的空气,可很多人不知道过去十几年来,我们的成品油燃烧后都会排出大量的硫化物,硫化物就是产生PM2.5的重要原因之一。如今,成品油品质虽然在提高,但一方面化油设备淘汰不可能是一天两天的事,雾霾治理也不是一天两天的事。治理雾霾需要大量资金投入,这些钱从哪里来?显然还是羊毛出在羊身上。如此一来,谁用油多自然谁应缴纳更多燃油税,多为治理雾霾做贡献。
  汽车尾气对雾霾的影响有多严重?看看北京一旦单双号限行那蓝蓝的天,就知道影响很大。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在雾霾天,在开车或坐车时对窗吹一吹,如果眼睛泛酸,回家观察眼睛里血丝变多,那就是雾霾中硫化物的刺激所致。这是我家环保老教授给俺普及的知识。
  还有不少人疑问,为何国际原油价格跌了都40%了,成品油价却没有降那么多?原因有三方面:
  一、原油炼化成成品油,1吨原油国际最高水平成油率80%,我国水平过去在65%上下,近些年技术水平有所提升,但估计顶多也就是70%左右的成油率。
  二、成品油价中差不多有三分之一是税费。包括燃油税、增值税(增值税相当于成品油价格和燃油税之和的17%)、城建税和教育附加费。其中,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则以消费税和增值税为税基,分别为税基的7%与3%(各地计算公式有所差异)。
  三、炼油、运输和仓储成本。这个费用各地不同,一般每吨500到1200元。
  综上所述,原油只是成品油成本的一部分,再加上税费比例总体是不变的,所以成品油价格的降幅不可能和原油价格降幅一样。
  在这里也提醒大家,这个世界各种忽悠很多,不小心就会犯傻上当。当我们面对问题时,应该多一份理性思考,少一份盲目热血和感情用事。对政府、社会要有批判精神,对丑恶应该敢于指出来。但是,一定要批在点子上,指出有理有据。否则,就可能犯常识性错误。
  譬如,对政府、国企的奢靡腐败之风,一定要大胆揭露、批判,要加强透明和社会监督。对国家政策的调整,一定要看看是对大众有利还是有害,不清楚的可以查查资料再发言,看不懂就暂时不发言,否则盲目就可能被人忽悠。
  再譬如,有人鼓动国企私有化、土地私有化、扩大大学自主招生规模、不再守18亿亩耕地红线等这些政策建议,一定要坚决反对,因为这些政策对国家和百姓都是有害的。对于富人多征税,应举双手赞成;对穷人减税,应鼓掌欢迎。对于我们老百姓来说,要鼓励和支持政府做对大众有益的决策,反对政府做错误和损害百姓利益的决策。只有这样,才是理性的人,才能真正维护住自己的实际利益。否则,被一些别有用心的人蛊惑、利用,最终损害的还是自己的利益,那岂不是得不偿失?就像乌克兰的一些人,为了每天挣点钱(合人民币也就是十块一百多),上街闹事推翻了亚努科维奇的政府,结果国家分裂、内战不知、民不聊生。
  冲动是魔鬼,作人需要理性,理性地思考,三思后行才能有所作为。
&&& 作者系财经、时事评论员,投资专家
(责任编辑:UF032)
原标题:占豪:半月两加燃油税,你骂了吗?
&&&&&&</div
搜狐财经致力遇汇集变革力量,评出“中国最具变革力人物&#8226;公司”[]
图解财经:
今日主角:
主演:黄晓明/陈乔恩/乔任梁/谢君豪/吕佳容/戚迹
主演:陈晓/陈妍希/张馨予/杨明娜/毛晓彤/孙耀琦
主演:陈键锋/李依晓/张迪/郑亦桐/张明明/何彦霓
主演:尚格?云顿/乔?弗拉尼甘/Bianca Bree
主演:艾斯?库珀/ 查宁?塔图姆/ 乔纳?希尔
baby14岁写真曝光
李冰冰向成龙撒娇争宠
李湘遭闺蜜曝光旧爱
美女模特教老板走秀
曝搬砖男神奇葩择偶观
柳岩被迫成赚钱工具
大屁小P虐心恋
匆匆那年大结局
乔杉遭粉丝骚扰
男闺蜜的尴尬初夜
客服热线:86-10-
客服邮箱:关注证券之星官方微博:
时寒冰:听一下唱空者的声音
这个世界上,凡靠房地产拉动的国家,没有不崩盘的,尤其当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结合成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时,不崩盘简直就不是经济。   "唱空派"的日子一直很不好过。有人干脆给他们扣上"伪专家"、"街头理论家"、"卖国贼"之类的帽子。而那些拼命唱多的,比如提出"买房就是爱国"的学者,则受到吹捧。这就是当下的现实。   事实上,许多被称为"唱衰派"的学者都有着良好的专业背景,其提出的观点或许并未得到验证,但并不意味着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存在。因为,从量变到质变总需要一个过程,如果能够及时冷静地认识到问题并采取措施,就能防范于未然,反之,则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前段时间,由国家旅游局和中共湖北省委宣传部共同主办的"太极湖论坛2009"上,经济学家、中国人民大学黄卫平教授说:"在这个世界上,凡是靠房地产拉动的国家,没有不崩盘的,世界老大美国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是崩盘;世界老二日本靠房地产拉动经济,结局也是崩盘;在世界上大概只有德国逃过这一劫。尤其当房地产和金融紧密结合成为一种金融衍生工具时,不崩盘那简直就不是经济。"   这种观点令房地产大佬们不爽,引来批评是难免的。问题是,除了房地产,支撑中国经济可持续增长的力量还有什么?就目前而言,整个世界上除了中国,再也没有把房地产业作为支柱产业发展的。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寄生或嫁接在建筑业上的,如果将建筑业与之剥离,开发商还剩下什么?   在我国房地产产业链条上,规划由政府有关部门做,设计由设计单位负责,住房由建筑企业建造,开发商扮演的只是"中间人"或"皮包商"的角色,连自有资金都非常少,他们让建筑商垫资为其盖房,然后,拖欠建筑企业的工资;房屋还没有建好,开发商就预售房屋,回收资金,经常玩空手套白狼的游戏。   支柱产业意味着一种定位或者引导,如果扮演"皮包商"角色的开发商被作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主导,必然会把民众引向投机。道德日益滑坡的现状,就是最好的证明。   在次贷危机的影响仍在延续的大背景下,再次把房地产摆到"救世主"的位置上,助推房价上涨,进一步蚕食和透支民众的购买力,这必然挤压其他领域的消费。另一方面,房地产泡沫的快速累积与金融的紧密嫁接,使得整个经济的系统性风险加大。   中国需要一个能够替代房地产的支柱产业。   摩根士丹利亚洲主席史蒂芬?罗奇最近撰文指出:"不断飙升的投资对2009年上半年中国GDP增长的贡献率达到了空前的88%--是过去10年43%均值的两倍。同时,中国各银行的贷款质量多数确实受到今年上半年大量信贷投放的影响--这一趋势可能为新一波银行不良贷款播下了种子。"   7月31日下午,有记者采访我,问我这些"唱衰派"是不是有什么阴谋。我回答说:"有没有阴谋我不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这些专家讲的隐患的确值得我们重视。""唱衰派"专家的研究,虽然与主流格格不入,却是综合世界经济历史并结合中国国情得出的结论,应该说,这种研究是系统而严谨的。退一步说,即便"唱衰派"学者的观点一无是处,那么,听听他们的研究,对照一下现实中存在的问题,并加以解决,难道不是理性的态度吗?   别等到问题集中释放时候才重视"唱衰派"的观点,到那个时候,可能真的晚了。
0102030405
郑重声明:以上内容与证券之星立场无关。证券之星发布此内容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证券之星对其观点、判断保持中立,不保证该内容(包括但不限于文字、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相关内容不对各位读者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股市有风险,投资需谨慎。
欢迎访问证券之星!请与我们联系 版权所有:Copyright & 1996-年}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陈钢和何占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