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对付反坦克,反步兵坦克雷场

铁血聚合阅读 &
反步兵雷介绍
关于 反步兵雷 的介绍,暂时空缺。
反步兵雷新闻
反步兵雷,如果布设合理,在防御作战中的威力将是惊人的。如果反步兵雷结合轻重机枪,并得到伴随火炮的支援,那么其作战效果将得到极大的倍增。但是,反步兵雷场并非没有办法克制,本图集中的系统便是其中之一。
  这种系统被称为MK 7型反步兵破障系统,可以很快地清理...
防步兵雷有一部分可以排除,有一部份可以躲避大部分伤害,这就要看你当兵时的训练水准和反应能力。
几种对应方式,都要地雷未引爆的情况下:
1、如绊发或压发的步兵雷,如果没有直接引爆,保持脚踏的压力,然后慢慢蹲下,用刺刀插入脚下地雷处,然后再慢慢移开脚。用重物压在匕首上离...
日,正在山东省境内作战的日军第10师团司令官矶谷廉介打电话严厉训斥了其部下濑谷旅团长,大意是说,你这个无能的东西,打个小小的滕县那么费劲,在里面防守的川军在“支那军”中都算战斗力最差的,这还打了三天没拿下,还好意思说你是大日本帝国的精锐?简直就是蝗军的...
美军二战教学片《步兵武器及效果》片尾的雷人名言
这是美军二战教学片《步兵武器及效果》网址,有兴趣的同仁可以去看看:
美军二战教学片《步兵武器及效果》拍的倒不错。但是,其结尾的话有些雷人,俺好像在哪儿听过这种名人名言......
口含其他形状的唇盘也有[/size]
您把雷管室都盖住了,还怎么插雷管连电线呀[/size]
上为M18[/size]
[size=18]下为66式
印度宝莱坞版的印巴战争中之屠杀59式坦克镜头——1971年的朗杰瓦拉边境战。该场战斗中巴军损失了200名士兵,36辆59式和谢尔曼式坦克,而印军仅仅损失了2名士兵,一辆无后坐力炮吉普车,另外一架猎手轻型战轰受损伤。
空军出动,不明所以,还特意慢动作突显紧张...
步兵,只要有军队的存在就必须有步兵这个兵种,至少在可见的未来也将是这样,现在本人就步兵的历史与未来他,谈点个人的观点,为了能更好的说明问题和让大家方便提出意见,所以采取一种假设模拟,假设你是一名步兵在下面的情况下你要面对什么,又将如何去做能提高生存率?
1、远古步兵...
“重装步兵”在本文特指“重防护的步兵”。
  俺们都知道,古代步兵往往在关键部位穿戴一些盔甲,但到了火枪时代,盔甲已经很难抵御子弹了,大家就都“布衣上阵”了,有钱的就在头上扣个钢盔,直到二战末期,美军才开始装备“防弹背心”。
  第一代防弹背心就是背心夹...
父亲总是沉缅于一段回忆,那是他作为一名步兵的日子。
  那时我们国家的人口已经显得很多了,人多的好处是只有千里挑一的好小伙子才能参军。于是父亲作为一个这样的小伙子参了军。
  具体的部队番号,我已经记得不是很清楚了,但也没有向他询问以澄清。只是知道那是一支在建国...
英国廓尔喀部队是由来自尼泊尔山区的廓尔喀人及英国陆军联合组成。这样的组合虽然令人不解,但这支充满神气色彩部队却以其纪律严明,英勇善战而闻名于世。
廓尔喀人是从尼泊尔王国的山区部落招募而来的。由于应征的人数总是远远超过实际需要,因此负责挑选的军官便可进行严格的挑选。通常...
往往大家在电影中可以看到,为了夺取敌人阵地,进攻方会发起人海冲锋夺取阵地,可是这在现实中这样场景却不会出现。 在一战时由于机枪的出现,步兵发起密集冲锋付出的代价大的难以接受,往往每前进2,3公里要付出上万人的代价,于是德国人想了一个办法,挑选身强力壮,经验丰富,技术过硬...
1934年国防军所采用的步兵师编制是1930年的改良,比较接近二战时德军的装甲掷弹兵师和美军在西欧的步兵师。总兵力一般都超过了15000人左右,使用三三制,下辖3个步兵团,1个炮兵团,1个独立炮兵营,1个独立坦克营,1个独立防空营,1个独立反坦克营,1个工兵营,1个卫生...
[步兵军编制]50000人
三个步兵师
一个军属炮兵旅
一个军属后勤保障旅
两个装甲支援旅
[步兵师编制]
三个步兵团
一个炮兵团
一个工兵营
一个后勤保障团
1基本内容步兵炮泛指所有归属步兵自身的重火力,与其说是某一类型的火炮,不如 视作是因应战术要求而发展,具备某些特性火炮的统称。在一、二战间, 炮兵技术发展极为迅速,射程、弹药威力及准确性大幅提升,炮兵也逐渐 摆脱以往须依附步装骑兵作战的配角地位,而成为具有独立自主性的战...
地雷作为世界上最古老的火器之一已经存在了几百年,自我国宋代发明地雷以来,地雷已经在无数次的战争中立下过赫赫战功。在抗日战争时期,我根据地军民也利用地雷大量的杀伤日本侵略者,并涌现出一大批地雷战的传奇英雄和故事,在人民革命斗争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我国60年代拍摄的电影《...
有个经历过很多战争并得过很多勋章的步兵退伍了。刚回到城里,他的朋友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于是他们俩有了一个约会。在他出门之前,他朋友给了他很多忠告:“你可能在战争中经历过很多事物,但有些事你要听我的。第一,你下车后要替你女朋友开门;第二,你女朋友入座时你应在她椅子后帮她...
有个经历过很多战争并得过很多勋章的步兵退伍了。刚回到城里,他的朋友就给他介绍了一个女友,于是他们俩有了一个约会。在他出门之前,他朋友给了他很多忠告:“你可能在战争中经历过很多事物,但有些事你要听我的。第一,你下车后要替你女朋友开门;第二,你女朋友入座时你应在她椅子后帮她...
《一》什么是步兵?
步兵,指徒步行军作战的士兵。广义来讲,以单个士兵身体作为武器平台进行作战的部队,统称为步兵。狭义来讲步兵是进行正规攻防的兵种,而特种作战的部队如海军陆战队、伞兵等都不应属于狭义的步兵部队。
广义:对狭义而言。事物定义适用的范围有大有小,大者为广义...
步兵不能通过
--------------------------------------------------------------------------------
  司令官要侦察兵查明前方有没有可以供部队通过的桥梁。
  侦察兵查明情况后回来报告...
热点图文信息步兵的噩梦,自卫反击的廉价武器---地雷
我的图书馆
步兵的噩梦,自卫反击的廉价武器---地雷
步兵的噩梦,自卫反击的廉价武器---地雷地雷是一种价格低廉的防御武器。埋入地表下或布设于地面的爆炸性火器,最早的地雷发源于中国。防步兵地雷-1903年前后由俄国研制。这是最早的制式化生产的地雷,在日暮途穷俄战争中首次实战应用,取得了一定效果。 防坦克地雷是1918年由德国人研制。防步兵跳雷是1938年前后由德国人发明。火箭布雷系统是1970年由联邦德国研制成功。现在国际公约已经全面禁止使用地雷了。【中国】①58式反步兵地雷研制时间:1958年装药类型:200克梯恩梯炸药全重:0.6千克&1958年,以苏制PMN地雷为蓝本仿制的国产58式反步兵地雷诞生,并正式列装部队。国产58式反步兵地雷在当时也是一种比较先进的地雷,其结构简单,杀伤效果好,难以被探雷器探测。该雷为压发爆破型防步兵地雷,主要以装药爆炸后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杀伤敌人的有生目标。②59式反步兵地雷研制时间:20世纪50年代装药类型:TNT全重:2千克&59式反步兵地雷是一种结构更为简单的地雷,仿自苏式POMZ-2反步兵地雷,是一种绊发破片杀伤型地雷,主要以引爆后产生的破片杀伤敌人的有生目标。③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研制时间:20世纪60年代弹长:216毫米&上世纪60年代,中国武器专家在抗美援越战场上将缴获的美制M18A1反步兵定向地雷带回国,由此也开始了对定向地雷的仿制。国产66式反步兵定向地雷就是以M18A1为基础仿制的,其结构、威力均大同小异。④六六式/GLD150防步兵定向雷研制时间:1966年弹长:218毫米全重:1.6千克&该地雷也称六六式防步兵定向雷。适宜在阵地前沿或伏击战中机动布设。该雷为弧形长方体,由塑料雷壳、炸药、钢珠、支架、延期引信或电发火装置等组成。地雷爆炸后,破片以散射形式呈扇面形状飞向目标,杀伤密集冲锋的步兵。⑤69式反步兵跳雷研制时间:1969年弹径:61毫米&这种地雷是设计在地面以上爆破的杀伤性跳雷,其结构紧凑,重量轻,构造简单;布设简便;可单独布放,亦可串联布放。以其破片杀伤行进中的步兵。⑥名称:72式金属壳反坦克地雷研制时间:70年代技术数据弹径:279毫米装药类型:TNT/黑索金(各50%)全重:8千克&72式金属壳反坦克地雷采用钢片碟簧为压发机构,以对抗履带车辆为主,有多重耐爆设计,雷壳密封,故可埋设在1.2米水深之内。⑦72式反步兵跳雷研制时间:1972年.&72式反步兵跳雷吸收了当时国外先进地雷的设计经验,把预置破片技术运用到其中,使其威力大大增加。⑧72式塑料壳反坦克地雷弹径:270毫米装药类型:TNT/黑索金(各50%)全重:6千克&72式塑料壳反坦克地雷的主要破坏对象是坦克和履带式车辆的传动部,使其瘫痪,用于对付卡车亦有良好效果。⑨GLD214反履带雷研制时间:1981年弹径:271毫米弹长:100毫米全重:6.5千克引信装置:全保险型多次与复次耐爆复合引信&GLD214反履带雷是中国1981年研制的耐爆反坦克履带地雷。适用于人工、火箭和飞机布设。也可用于机械布雷车布设。主要用于布设反坦克地雷场,破坏中型坦克履带及其他车辆的行动部分。⑩GLD220反车底雷研制时间:1984年弹径:114毫米弹长:200毫米全重:3.1千克&GLD220反车底雷是中国于1984年成功研制的反坦克车底地雷。由火箭车布雷车设。对雷电、无线电波、弹片等产生的磁场,具有较好的抗干扰能力。?.GLD260反坦克雷研制时间:1995年弹径:230毫米弹长:110毫米全重:5.1千克&GLD260反坦克雷是中国于1995年研制成功的反坦克履带车底地雷。人工和机械布雷车布设,用以构成地雷场或地雷群。【美国】①.M14地雷研制时间:20世纪50年代弹径:56毫米装药类型:四硝基炸药&M14地雷(M14 Mine)是美国在1950年代制造小型反人员地雷,为盘形弹簧结构,在引信向下受压后弹出破片来杀伤敌人。由于是塑胶制造,M14地雷在布置后难以发现,后期被改为钢制底盘以便于排除。②.M18A1阔刀地雷研制时间:1960年弹径:0.22毫米弹长:0.04毫米装药类型:约700粒的钢珠以及约1.5磅的C-4塑性炸药全重:1.6千克&克莱莫人员杀伤地雷(M18A1 Claymore,又称指向性地雷或阔刀地雷)是一种由美军于1960年代越战时期所研发制作的定向人员杀伤地雷(亦称反步兵地雷),其前身为朝鲜战争时期的M18 Claymore。③.M19反履带雷弹径:320毫米弹长:320毫米全重:12.7千克引信装置:606型压发引信&美国研制的一种反坦克履带地雷,人工布设。具有良好的密封性,适宜设置在浅水河床或浅滩构成障碍。④.M24 反侧甲雷研发单位:美国匹克汀尼兵工厂研制时间:1961年弹径:88.9毫米弹长:597毫米装药类型:B型炸药全重:10.8千克&人工布投,主要用于封顶坦克必经之路。雷弹用M28A2改制而成,于1968年装备美军。⑤.M25防步兵地雷研制时间:20世纪60年代弹径:45毫米弹长:90毫米&M25防步兵地雷是美国于20世纪60年代研制成功的美国研制的爆破型防步兵地雷。人工布设。⑥.M72防步兵布雷研制时间:20世纪70年代弹长:95毫米全重:0.45千克&M72防步兵布雷是美国于M67防步兵布雷同期研制的同类型防步兵布雷。其组成结构、技术性能、引爆、发射方式、装备使用等情况与M67防步兵布雷基本相同。火炮布撤。是美军ADAM布雷系统专用的防步兵地雷。⑦.“突击队员”防步兵地雷研发单位:皇家军械研究发展中心研制时间:20世纪70年代弹长:1,500毫米全重:630千克&“突击队员”防步兵地雷是一种近距离布雷系统,用于快速布撒突击队员反步兵地雷,突击队员反步兵地雷抛撒布雷系统由皇家军械研究发展中心于20世纪70年代初研制成功。⑧.L9A1反坦克两用雷研发单位:美国皇家武器装备研究和发展中心研制时间:1973年弹长:1,200毫米全重:11千克&美国皇家武器装备研究和发展中心于1973年研制的反坦克车底履带地雷,人工或专用布雷车布投。⑨.名称:M67防步兵地雷研制时间:1976年弹长:95毫米全重:0.45千克&M67防步兵地雷的美国设计定型的破片型防步兵地雷。火炮布撤。是美军ADAM布雷系统专用的防步兵地雷。于1976年开始研制,该雷于1979年采购并装备美国陆军和海军陆战队。⑩.BLU-91/B反车底雷研发单位:美国霍尼韦尔公司研制时间:1981年弹径:140毫米弹长:140毫米全重:1.74千克&美国霍尼韦尔公司于1981年研制的可撒布反坦克车底地雷,是美国"盖托"布雷系统的专用地雷,装填在飞机投弹箱改制成的地雷撒布器里,由飞机投布。【苏俄】①.TMK-2反车底雷弹径:307毫米全重:12千克&苏联研制的一种反坦克车底地雷,人共布设。能击穿坦克车底形成破片流杀伤车内乘员和破坏车内设备。该雷于1955年装备苏军。②.MON-200反人员地雷弹径:434毫米全重:25千克&MON-200是一种指向性反人员地雷(定向雷),由前苏联生产,是MON-100地雷的放大版。因为有大幅放大所以还能用来对付轻车辆甚至直升机。③.MON-100地雷弹长:220毫米装药类型:塑性炸药&MON-100(俄文MOH-100)定向防步兵地雷由前苏联设计制造,是一种破片雷,呈圆锥形,雷体由薄钢板冲制而成,在钢板外壳,有400多个圆柱形钢碎片(10毫米×10毫米)。用绊线或类似手段起爆,或由一种称为YMK的地震遥控装置起爆。雷体用一种普通的钢三角架支撑或绑在树上,凹面对准目标。④.TM-46反履带雷研制时间:20世纪40年代弹径:304毫米全重:8.5千克引信装置:M-B5压发引信&苏联于20世纪40年代研制的一种反坦克履带地雷。人共布设。是世界上较早的一种耐爆地雷,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装备苏军和毕沙条约组织成员国家队。【德国】①.DM24反履带雷弹径:305毫米全重:9.16千克&联邦德国研制的反坦克履带地雷。通常由人工布投,也可由直升机投布。该雷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装备使用。②.PARM-1反侧甲雷研发单位:德国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姆股份有限公司&德国梅塞施米特·伯尔科·布洛姆股份有限公司,按照美国军用标准MIL-STD-331和AMIL-STD-810C研制的反坦克侧甲地雷,通常由人工布设于道路两侧,用以封锁敌坦克或装甲车必经之路,也可用于封锁隘口、岔道、通道、小路。于1994年装备德国国防军。③.AT-2反车底雷研发单位:联邦德国诺贝尔炸药股份公司研制时间:1970年弹径:103.5毫米全重:2.22千克&联邦德国诺贝尔炸药股份公司于1970年研制的可撒布反坦克车底地雷。曾称“梅杜萨”反车底雷。可有火箭布雷系统或抛撒布雷车布撒。【法国】①.HPDF1反坦克两用雷研发单位:法国工业研究和制造中心研制时间:1970年弹长:280毫米全重:6千克&法国工业研究和制造中心于1970年研制成功的反坦克履带车底地雷。由专用的HPD型自动布雷车布投。雷车布设。塑料雷壳,由电源,震-磁感应复合引信,抛土装药和自锻弹丸装药。还可配置定时自毁或定时自失效装置。该雷于1974年装备法军。②.MAHF1反侧甲雷研发单位:法国地面兵器工业集团研制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弹径:200毫米弹长:260毫米全重:12千克引信装置:IRMAH红外引信&【英国】①.战区定向防御地雷弹长:205毫米全重:1.26千克&战区定向防御地雷是英国皇家军械厂制造的定向破片型防步兵地雷。人工布雷。初称“战区防御系统”(PADS),用来取代装备的美式M18A1定向杀伤防步兵地雷。该雷于1982年装备英国军队。②.IMP反车底雷研发单位:英国亨廷工程有限公司研制时间:1982年弹径:92毫米弹长:160毫米全重:1千克&英国亨廷工程有限公司于1982年研制的轻型反坦克车底地雷。1984年作为英国陆军SMS可撒布地雷系统的一部分重新开始研制。该雷通常由步兵携带的布设。主要用于构筑防御性雷场及封闭预设雷场中的通路。【其他国家】①.17/4C“巨型猎枪”地雷研发单位:南士的里亚金属工业公司研制时间:20世纪80年代弹径:302毫米装药类型:B炸药全重:8千克&奥地利南士的里亚金属工业公司军工产品与20实际80年代研制的破片型定向地雷。人工操纵发火。除作为防步兵地雷和反车辆地雷使用外,还可用于清除带刺铁丝网。②.FFV-028反坦克两用雷研发单位:瑞典FFV公司军械部研制时间:20世纪70年代初弹径:250毫米全重:7.5千克&瑞典FFV公司军械部于20世纪70年代初开始研制的反坦克车底履带地雷。人工或机械布雷车布设。
馆藏&17240
TA的最新馆藏  【军武次位面】漫画师:拓夫、璐璐
  随着人类科学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高精尖武器如雨后春笋一般,但是有些传统武器凭借造价低廉,易于制造,且性价比极高,从而被世界各国大量使用,其中的代表就是——地雷。从明朝初年,首次研发出世界上第一款地雷,到1903年俄国制造出第一种制式化地雷,再到如今发达国家将地雷智能化升级,这款人类战争史上最“贱”最“不要脸”的武器,从未淡出人们的视野。不过话说回来,如今的战争早已不是当年规定时间地点的文明约架和排队枪毙的时代了。战场灵活多样且瞬息万变,保不定什么时候就挂了,命都押上了,还要脸干什么?
  地雷主要用来做阵地防御、道路封锁、拖慢追兵和对敌占领区的袭扰等,他和古代的机关陷阱作用差不多。当然,近现代也有用陷阱杀伤士兵的例子,比如越战和太平洋战争期间,美军就经常被出其不意的陷阱花式虐杀。不过陷阱的布设实在太慢太繁琐,而且占地面积较大,容易被敌人发现。所以相比之下,利用火药爆炸和破片杀伤,且只有罐头盒大小的地雷更容易被军队批量使用。在越战期间,美军33%的伤亡是由地雷造成的。
  目前地雷主要分为反步兵地雷和反坦克地雷两大类。与反步兵地雷相比,反坦克地雷通常拥有更多的炸药,并且引信被改造成只会被车辆触发。比如反坦克地雷的压发引信,必须在承受一定吨位的碾压后才会爆炸,普通士兵踩上去不会有反应。那么电影中的那个陈年老梗,踩中地雷为什么一定要等松开脚才爆?你可以理解为这是安装了松发引信的地雷(主角踩的永远是松发雷,呵呵),不过事实上松发雷引信很少用,松发引信常用在诡雷上。绝大部分地雷都是绊发和压法,基本上踩到就炸,才不会留时间给大伙煽情呢。
  地雷的引爆方式取决于安装了什么样的引信,我们所熟知的可能只有压发引信、松发引信和绊线引信。其实有些地雷装了反拆除引信,工兵一旦剪断绊线,就会BOOM的一下爆炸。当然,地雷的引爆方式还远远不止这些,比如有些地雷可以又无线电控制引爆,或是通过电力起爆器起爆,还有定时引爆等等。再高级点的可以通过感应车辆引擎发出的声音引爆,或是感应到车辆经过时地面产生的震动使其引爆。甚至是感应到大型金属物体经过时引爆。这几种引爆方式,常见于反坦克地雷。
  制造一颗地雷的成本很便宜,平均一颗地雷的成本只有几美元。布设地雷的方法也比较容易,当然也是有操作规范的,不是挖个坑埋点土就完事了。首先坑的深度要按照地雷的厚度来定,太深可能会在你后期掩埋的时候就爆炸了(因为地雷上的土盖得太重了),太浅可能会因雨水冲刷或是风吹使其暴露在地表。然后,坑底的土一定要夯实,尤其是反坦克地雷,不然目标碾过去的时候不但引信没被触发,地雷还被压倒地里面去了。二战的时候隆美尔在盟军可能登陆的海滩上布设了大量地雷,不过沙滩是软的,又会被海水反复冲刷,可见这是个难度相当大的工程。坑挖好后,要把雷体平放进雷坑,此时的地雷是没有装引信的(大多地雷在布设之前跟引信都是分家的),需要先拆下保险栓,然后把拔掉保险针的引信装入,再按回保险栓。此时先不要着急转动保险栓的开关,使其处于战斗状态。而是先要将一部分土盖在地雷上,再转动保险栓开关,以免在进行大刀阔斧的掩埋时一不小心触发了地雷。最后,将地雷伪装好,如果地雷体积很小,为了增加踩踏面积,可在上面盖上一块薄木板,注意不要留下埋雷的痕迹。
  如果说人工布雷略显笨拙,那利用机械布雷车布雷,或利用火炮、火箭和飞机、直升机等发射和抛撒器材布雷则显得丧心病狂。虽然这种布雷方式并没能把地雷很好的隐藏起来,但是由于布撒快捷方便且范围广密度大,也是个不错的选择。既然地雷都在地表,那岂不是很容易就能通过了呢?设想一下,如果一条路上遍地都是狗屎,你是不是要放慢行进速度,一直蹑手蹑脚的通过,或者干脆绕路走呢?不管选择哪种方式通过,布雷的目的都已经达到了。加之如今地雷的体积越来越小,散落在地形复杂的区域非常不起眼,稍不留神就会被触发。例如BLU-43,就是一种美国在越战时期使用的由飞机大面积布撒的微型反步兵杀伤地雷。其外形独特被称为蝴蝶雷,该雷体积小成本低,通常只会炸残触发者的脚部,使伤者生不如死。同时其压力触发的引信十分灵敏,而且一旦解除保险就无法恢复到保险状态,加上撒布数量大,扫除困难,所以对平民的威胁也很大。还有一种毛版蝴蝶雷PFM-1,是苏联对BLU-43的仿制型,曾被广泛使用在阿富汗战争中。
  经典游戏《英雄连》中,地雷是骚扰对方的绝佳武器,同样也是很考验战术和操作的玩意儿,你要是玩这游戏都不用地雷,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高手。通常占完资源点后布置好地雷或诡雷,对方如果再从你的手上夺回资源点,必须要付出点代价才行!
  反步兵地雷如果按照爆炸类别来分,可以分为地面爆炸(就是埋在地面的雷)、地表爆炸(比如阔剑,详情请看《丛林幽灵》那集)、弹跳爆炸三种。那么弹跳爆炸的指的就是“跳雷”。《军武大本营》第一季07集里,局座还为大家科普过跳雷。
  这种从地理蹦出来炸人的地雷起源于二战期间的德国,1935年投产的S型跳雷是第三帝国国防计划中重要部分。截止到德国投降,总共生产了超过193万颗S型地雷。这些地雷给敌军造成了严重的伤亡,并延缓甚至阻止了敌军的前进。S型跳雷变态的地方在于它可以安装一个三联装的引信接口,使得一颗地雷拥有三种引爆方式,装备了反拆除的剪线引信后,专门用来对付盟军的工兵。如果再配合反坦克地雷形成的综合雷场,完全可以使一大片土地成为禁区。该型地雷的设计成功,致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标志性武器之一,同时也是盟军步兵的噩梦。盟军为这件下三滥的武器起了一个非常萌萌哒的绰号——“贝蒂跳雷”。“贝蒂”凭借优异的杀伤效果,使得各国都纷纷效仿和改良。
  跳雷被触发后会先通过传火管点燃战斗部最下方的抛射药(有些跳雷为了在队伍中间爆炸会延时几秒),同时触发雷体内的短延时引信,在地雷被抛射到空中1.2米左右时,短延时引信点燃600克左右的TNT炸药,推动战斗部外侧的300多颗小钢珠,然后把周围的人打成筛子。这是一件非常恶毒的武器,被这种雷炸伤还不如被炸死,因为当我量了1.2米有多高时发现,伤者基本上丧失了后半生的乐趣。有人会说,跳雷的小钢珠排列在两侧,爆炸后及时卧倒会不会躲过一劫呢?其实不会,这点局座在《军武大本营》里也说了,跳雷的杀伤半径通常在10米以上,这片区域是没有杀伤死角的,即便是趴在地雷的正下方,也会被爆炸后的地雷碎屑和冲击波杀伤。所以《湄公河行动》里神勇的警犬啸天,理论上在触发第一颗跳雷后就被炸死了。(这部片子的影迷和爱狗人士不要喷我,我还没红)
  与布雷相比,排雷则显得十分困难,就算排雷的过程中没有造成人员伤亡,排雷所花费的成本和时间都远远高于布雷。如果在敌人的攻击下进攻或撤退,不得已要穿过雷区,那么必须要先打开一条通路才行,之后再视情况清除其余地雷。清除地雷的方法有三种,首选方法是机械清除,一般是在坦克或装甲车前方加装除雷工具,例如扫雷滚轮、扫雷链、扫雷铲或扫雷犁。其中扫雷滚是通过重力压爆地雷,扫雷链是通过抽打地面引爆地雷,而扫雷铲是将地雷铲出地表,而后推到行进路线两侧。
  当然也有专门用来扫雷的车辆,比如二战期间苏联缴获的一辆外形奇特的三轮装甲车,就是德军研发出来用于扫雷的。现代扫雷车辆里最奢华的要数美国的M1ABV突击破障车了,海军陆战队活生生将一辆M1坦克变成了全职扫雷战车,这个重达70吨、时速为每小时45英里的铁王八,造价约为375万美元,被誉为“阿富汗战略关键”。突击破障车还能够发射装满炸药的爆破缆,车内的操作员可以用它的爆破力引爆敌方埋设的路边炸弹。这就是排雷的第二种方法,炸药清除,爆破缆其实就是一个装有炸药的缆绳,通过火箭筒、火箭、迫击炮等将缆绳抛出,缆绳引爆后会诱爆抛射路线上的几乎所有爆炸物。当然也可以直接通过炮击和轰炸的方法诱爆地雷。排雷成本明显高于布雷成本,地雷果真是件稳赚不赔的武器。
  机械除雷和炸药除雷虽然快捷,但是还不能保证百分百清除地雷,难免会有些漏网之鱼,而且有时可能会破坏房屋建筑,深山老林又不便于大型机械进入,这时人工排雷则成为无奈之选。人工排雷是最花时间也是最危险的方法,如果在战时,排雷工兵很容易被敌人狙击。
  探测地雷的过程需要万分谨慎,首先要侦查这片区域是不是有行为像是地雷监视员的人。如果有敌人的巡逻兵,需要观察巡逻兵的行进路线是不是在刻意避开某些区域。此外还要留意土壤的色泽是否有不协调的地方,地面是否有裂纹,以及附近是否有埋设地雷的工具等。也可以通过驱赶牛马等牲畜到可能埋有地雷的区域进行检测,电影《血战阿拉曼》中,英国人就用骆驼试探意大利军的雷区。
  如果不确定这片区域是否有雷,需要先派出部队进行地雷侦测,发现地雷并评估出地雷的密度后,再派出地雷清除部队进行排雷。一个排雷班需要同时配备探测兵和地雷标识员,如果是在敌占区,还需要有士兵进行警戒,行进标识员需要划出安全区域,以免后续部队不慎闯入还没有经过探测的危险地带。最前排的地雷探测兵还是主要依靠探雷器,有人会问,现在的地雷有很多都是塑料外壳,而金属的材质用得很少,这样还能探测出地雷吗?金属探测器的确是主要手段,但不是唯一手段,比如可以通过电磁感应探测,冲击脉冲雷达探测,谐波雷达探测,红外成像探测等。发现地雷后也不是只有拆除引信这一种方法,暴力点的可以用C4直接诱爆,或是用专用试剂固化地雷和周围土壤,使其不会被触发。当然,如果主要任务是悄悄的通过雷区,大可不必用过多时间去排除地雷,只要做好标记就可以了。
  地雷的制造标准是规定死的,使用规范也是规定死的,但是人是活的,谁说雷一定要埋在道路上?谁说地雷一定要守株待兔?靠自己的雷格魅力把敌人吸引过来不行吗?于是又崔成出另一种不要脸的武器——诡雷。如果说地雷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量产版本,那诡雷就是独一无二的“艺术品”。诡雷的精髓在于“诡”字上,它会出现在任何你觉得不可能有危险的地方。而它的成本低廉,工艺简单,基本上任何一个懂得爆破的士兵,只要发挥点想象力就能制造出来。电影《机械师2》里,杰森饰演的杀手就在门后的把手上卡住一颗拔掉保险的手雷,就这么随手布设了一个诡雷,跟闹着玩似的。
  最常见的诡雷会布设在门窗和抽屉上,当军队占领了一片区域后,会搜查这一区域的房屋建筑,这个过程中很容易出发敌军撤退之前布置好的诡雷。有些也会把地雷和诡雷串联在一起,专门用来针对对方的排雷工兵。二战期间,德军曾把煤油灯灌满汽油,一点就炸。再恶心一点的就是在尸体上布设诡雷,当对方的后续部队前来打扫战场时,只要一翻动尸体就会爆炸,有些更狡猾的会把诡雷藏在尸体的头盔下,等尸体运送到后方时,摘掉尸体的头盔就会炸。美军在越战期间没少吃“尸体炸弹”的亏,所以有时只好用机枪先在战友的尸体上疯狂扫射一遍。至于那些布设在名著、名画、雕塑等艺术品中,还有那些藏在战地日记、电台、文件包内的诡雷,都是十分高级的。试想一下有谁会去翻动这些物品呢?是那些受过高等教育的士兵和指挥官。
  在阿富汗战争和伊拉克战争中,反美武装无法与美军正面硬钢,于是用废旧的手榴弹、炮弹甚至民用炸药(包括雷管)中的爆炸物质组装成一个土制炸弹,隐藏在路边。当敌方装甲车辆或军队经过时遥控引爆。美军给这些路边炸弹啦、汽车炸弹啦、人肉炸弹啦什么的起了一个洋气的名字——IED,即Improvised Explosive Device的缩写,译为简易爆炸装置。其实跟美军的高精尖武器相比,这些IED就是破铜烂铁。然而就是这些破铜烂铁把美军炸得焦头烂额。电影《拆弹部队》里真实的再现了美军拆弹部队官兵们水深火热的生活。电影中的拆弹部队队员即便身披厚重的防爆服也无法抵挡IED的攻击,此外还出现了排爆机器人,这类装备现在用的挺多的,也不是什么新鲜玩意儿,其实就是个遥控履带车加装了机械臂、摄像头、和剪线钳,当然有些还会安装一把手枪在上面,如果碰到实在拆除不了的爆炸物,就干脆用手枪打爆它,同归于尽,当然,遥控机器人是比IED要贵的......
  从新闻报道中会发现,战争初期美军装备的还是裸奔的M998悍马,怎么仗都快打完了,还要换成安装了装甲的M1114和M1151/52悍马呢?原因就在于路边炸弹的袭击,不过你废了半天劲把车辆升级了,人家的IED只需要多装点炸药就行了。其实美军在战争后期查获的一些IED中发现,有些IED已采用是感应式引信和防拆装置,显然IED的设计与制造已逐渐趋向复杂化和精密化,说它是“简易爆炸装置”显然已经有点轻敌了。IED通常装药量较大,能够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设备损伤,即便是主战坦克也无法保证全身而退。而且常常出其不意,明明昨天走过的路还安全,过了一夜就炸了,所以驻伊拉克和阿富汗的美军为了防止在巡逻时遭到炸弹袭击,规定巡逻路线附近的居民不准随意在门口堆放垃圾。然并卵,还是有很多IED被安置在马路牙子、路灯、消防栓和油桶里。
  根据美国官方公布的数据,自2001年以来,美国国会共批准了160亿美元用于对付IED(肯定还不止这些)。为了应对IED,美军开启了MRAP项目,这个项目是专门研发专门应对炸弹袭击的反地雷伏击战车。根据美海军陆战队公布的有关文件显示,对战车的具体防护指标要求是:在91.4米的距离上防护7.62&54毫米穿甲弹;顶部防护空炸攻击;侧面防护155毫米炮弹破片攻击;车轮底部防护13.6千克反坦克地雷攻击;车底防护6.8千克反坦克地雷攻击,当然它还需要装备能阻断无线电引爆信号的干扰装置。MRAP车型由大到小包括&水牛Buffulo&、&美洲狮Cougar&和&猎豹Cheetah&三款车型。其中水牛是专门用于地雷和IED清除工作的专用战车。目前,MRAP型战车是美国防部投资最大的项目之一。
  最后介绍一种非主流排雷方法,没有排雷工具,没有高科技,纯粹人工排雷,俗称“趟地雷”。电影《地雷区》讲述了一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德国纳粹投降之后,一群年轻的德军俘虏被交给丹麦当局,随后被送往西海岸进行极其危险的排雷工作,这批德国战俘的伤亡率在百分之五十以上。电影里表现得很残酷,不过这里的德国战俘好歹还给发个探雷针和刺刀。而在二战期间,苏联军队曾驱赶德军战俘走过雷区,用这种不人道的方式来除雷。日本军队在行军时也会让伪军走在队伍前面用来趟雷,甚至也有过强制平民趟地雷的例子。我前面讲的这些并不是想说那些德国战俘多无奈,汉奸多可怜神马的。我想表达的是,在残酷的战争中,这些只是冰山一角。
  还有一种趟地雷方式则显得悲壮,就是士兵滚动身体去引爆地雷。在对印自卫反击战和对越自卫反击战中都出现过滚雷英雄,这可能是人类战争史上最英勇的举动,战士们为了为大部队的进攻开辟道路,不惜被地雷炸得支离破碎,直到生命终结。这是战时最极端的排雷选择,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的排雷技术差。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曾在中越边境组织过多次排雷作业,通过多年积累的经验,我国不论是排雷技术,还是排雷设备,都是走在世界前列的。战时埋雷是为了保家卫国,战后排雷则为了保境安民。当一片雷区被清理后,工兵们会手拉着手一起走过这片土地,这不但是对自己排雷技术的自信,也是给生活在这片区域的百姓们带去希望。除此之外,我国维和部队还远赴黎巴嫩伊拉克等国,帮助当地排雷,赠送排雷装备和传授排雷经验。
  地雷是战争的伤疤,它不会区分平民和士兵,当战火消散,人们终于迎来和平的曙光时,地雷仍然是潜在的危险。地雷的保质期可以长达几十年甚至上百年,虽然如今已发展出可以自毁且能辨别敌我的智能化地雷,但也只是亡羊补牢。日《渥太华禁雷公约》正式生效,不过让人类完全摆脱地雷的梦魇还任重道远。目前,仍有1亿多枚地雷埋藏在世界各个角落,它们大部分都还没有失效。另有2.5亿枚的地雷储存量,平均每年有250万枚新地雷被埋设,而平均每天有70人被地雷炸死或炸伤......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一些潜在的爆炸危险,最常见的可能是打火机和过年期间燃放的烟花爆竹(当然有些电子产品时不时的也会自爆)。所以我们在一些地铁站、火车站、机场等公共场所发现角落里放着一两个排爆球或排爆罐,如果发现爆炸物,可以由安全人员把爆炸物丢进罐子里,一般可以抵挡1千克TNT当量的爆炸物,然后用牵引线或拖车带离公共场所。不过我经常发现这些排爆器材被人们当做凳子和垃圾桶,在这里还是呼吁大家爱护防爆设施(包括其他公共设施)。当然,最关键的还是积极配合安检,不要携带易燃易爆品。
  ——————
  编者:漫画作者在《军武大本营》录制现场跟局座张召忠的合影
  ——————
  【《军武次位面Ⅲ》特别篇:不流血的殊死拼杀 揭秘首次大型战争重演拍摄】
  《军武次位面》是中国最受年轻人欢迎的网络军事节目之一,每周五在腾讯视频、优酷、今日头条、网易、爱奇艺、搜狐视频、凤凰网、乐视、秒拍、小米、A站、B站、风行等二十多家网站同步更新,在年轻一代军迷中有着很高的人气,欢迎大家关注我们的节目更新。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步兵坦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