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最后结局谁没死

水浒传梁山十大死的最惨好汉_梁山十大最惨好汉排行榜_梁山最惨好汉排名 - 趣历史
梁山十大最惨的好汉
梁山十大最惨的好汉
《传》又名《忠义水浒传》,简称《水浒》,由江苏兴化籍作者施耐庵作于元末明初,是中国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为首的108位好汉在梁山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施耐庵著,罗贯中编次,《水浒传》也是汉语文学中最具备史诗特征的作品之一。是中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中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其深远的影响.《水浒传》是一部以描写古代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它形象地描绘了农民起义从发生、发展直至失败的全过程,深刻揭示了起义的社会根源,满腔热情地歌颂了起义英雄的反抗斗争和他们的社会理想,也具体揭示了起义失败的内在历史原因。
梁山好汉的下场&&梁山十大死的最惨的好汉
  《水浒传》的读者一定知道昱岭关这个地名,该书第一百一十八回的回目就是:“大战昱岭关宋公明智取清溪洞”。这个地点预示着这部不朽名著的哀伤结局:宋江投降朝廷后,率水泊108将与南国方腊血战于此,损失数十员大将——曾经快意恩仇的梁山好汉们自此渐渐陷入“招安”悲剧的泥淖。
  惨状:北宋末年,方腊义军曾与宋军在此大战,《水浒传》写宋江征方腊过程中,阵亡头领竟达五十九员之多,光是卢俊义这一路,有一次派史进、、、、、六员将校攻打昱岭关,就遭到南军猛烈的驽箭。“可怜水浒六员将佐,都作南柯一梦。史进、石秀等六人,不曾逃得一个出来,做一堆儿都被射死在关下”,“三千步卒,止剩得百余个小军,逃得回来。”
  自弓箭被广泛应用于战场之后,“精确打击”和“地毯式轰炸”便是弓箭最主要的两个使用途径。如果你有、的眼疾手快,或能躲过弓箭“精确打击”的袭击,但是如果面对多如飞蝗的“地毯式轰炸”,恐怕任何名震天下的大将也只有的份了。所以当史进六人进入江南神射手庞万春精心布置下的弓箭阵时,除了变成刺猬之外再无其他选择。锋利的箭头可以打得人,长长的箭杆可以穿透厚实的躯干,流出的是血,带出的是肠,留下的是洞,万箭穿身是何其痛苦,密布箭矢又是多么恐怖?可以想象,当把数十甚至上百枝箭矢从史进等人身上拔下来时,面对一堆烂肉,谁还能再看出史进“银盘也似一个面皮”的脸颊呢?而且稍有军事常识的人都知道,箭头上面一般都有倒钩,进去容易拔出来难,每拔一根都会带出大量血肉,甚至内脏,最终拔尽箭头时,血肉模糊已经是最轻的形容了!
  可叹史进梁山第一位出场的好汉竟落得如此悲惨结局!
  可怜石秀“梁山全伙在此”的余音尚在却已命绝昱岭!
  可悲陈达杨春水浒第一个山头的头领功名未成人先死!
  可笑李忠吝啬一世精打细算终带得免费弓箭无数而去!
  可惜薛永将门之后未振祖上风采竟已先行魂断荒山岭!
  梁山上除了史进六人之外,还有也是被乱箭射死,在此一并祭奠。
  孟康,绰号“玉幡竿”,喻为身材修长,之意,好像笔直的幡竿一样,是典型的仪仗队排头兵的标准身材。孟康长得帅,还有一手巧夺天工的造船绝技,又擅长水陆两栖作战,是梁山上非常难得的一个人才。当征方腊战役打到胶着之时,孟康再一次应召入了水军,随、、一起执行突袭方腊水军的任务。面对敌人的火排,孟康、阮小二选择誓死一战,风格不同的童威、童猛则及时上岸抽身。结果孟康被一炮击中头盔,透顶打做肉泥,成为梁山好汉当中唯一一位死于热兵器的好汉。虽然真实北宋的火炮威力有限,但参照书中关于火炮的杀伤力来看,正中头盔的孟康也的确只能用“肉泥”来形容了。一世在江中行走的孟康,最终随波而去,也算生于斯,长于斯,终于斯了。
  孟康是中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人物,祖籍真定州人氏,因长得人高马大,又极白净,一身好肉体,人称“玉幡竿”。孟康善于制造大小船只。因押运花石纲,孟康奉命造大船,被负责的提调官欺侮,一气之下杀了提调官,弃家逃走江湖,在饮马川安身,跟随、。
  惨状:“自此首先奔上山来夺岭,未及到岭边,山头上早飞下一块大石头,将和人连马打死在岭边。这面岭东望见岭上大乱,情知岭西有宋兵上岭了,急招众将,一齐都杀上去。两面夹攻,岭上混战。吕方却好迎着白钦,两个交手厮杀。斗不到三合,白钦一枪搠来,吕方闪个过,白钦那条枪从吕方肋下戳个空,吕方这枝戟却被白钦拨个倒横。两将在马上,各施展不得,都弃了手中军器,在马上你我厮相揪住。原来正遇着山岭险峻处,那马如何立得脚牢,二将使得力猛,不想连人和马都滚下岭去。这两将做一处攧死在那岭下。”
  小温侯吕方、郭盛是《水浒传》中著名的一对少年将军,他们从对影山一登场便令人眼前一亮,他们飞舞的衣袂,俊朗的外表,蓬勃的朝气,神奇的戟法,是继小之后最让人过目难忘的少年英雄。他们因慕名而决斗,由决斗成挚友,从对影山起到乌龙岭止,真正做到了形影不离,生死相随。然而这样一对花样美男的结局,却是让人之极。当滚下的巨石将郭盛连人带马打成稀烂时,巨大的冲击力不仅碾碎了郭盛标准美男的身躯,也碾碎了我们对于这位曾经叱咤疆场花样美男的所有记忆。一地的肉泥,已经分不清哪片是郭盛的,哪片是战马的。望着满地的血肉,这真得是那位“素罗袍光射太阳,银花带色欺明月”的郭盛吗?人们还未从郭盛惨死的痛苦中清醒过来,吕方又在与敌悍将白钦的激烈肉搏中滚落悬崖,摔成齑粉,在真正做到与敌同归于尽之时,也与敌人的遗体永远地交织在了一起。吕方与郭盛双双在乌龙岭上阵亡,一个与敌将永远融合,一个与战马混为肉泥,两个《水浒传》中最风华绝代的少年英雄都以最为惨烈的方式离开了人世,离开了他们所热爱的江湖,离开了他们一生誓死追随的公明哥哥。
  吕方与郭盛走了,留下了一地难以归拢的碎肉,还有一段必将被人永远传诵的传奇。也许帅哥在活着的时候深受旁人的妒嫉,所以死时一定会非常惨烈,吕方、郭盛如此,如此,孟康如此,被磨扇击得面目全非的也是如此。&残躯最终融于泥土,但传奇却将永驻人心!
  惨状:“宋江点本部将佐,折了三个偏将,都是乱军中被箭射死,马踏身亡。那三个?一个是宋万,一个是,一个是。”“、,马军中踏杀。”
  两军交锋,,如滚滚洪流,所过之处尘土飞扬,乱石穿空。尘埃石块尚且如此,血肉之躯夹杂在其中,犹显得羸弱不堪,而梁山好汉的陨落也正是从两军混战中的踏杀开始的。历经百战而未损一将的梁山好汉,在踏上江南方腊国开始,便走上了陨落覆灭之路。首战润州,梁山元老宋万、相扑无对的焦挺、一专多能的陶宗旺都在乱军中被箭射死,又惨遭马踏如泥。临近尾声的清溪之战,另外一位梁山事业的开辟者杜迁也同样死于踏杀,与好兄弟宋万在征方腊的一首一尾两个时间节点落得了同样的悲惨结局,或许这就叫做冥冥中注定。与杜迁一起赴难的还有登云山的当家人邹渊,如果再加上乱军中死因不明的,还有被王寅马匹撞成车祸现场的,那么梁山共有七位好汉被马踏如泥(李云勉强算),是死亡人数极高的一种惨烈死法。在这七人中死得最惨的当数宋万,焦挺,陶宗旺三位,他们在乱军中可能已经被射成了刺猬,再经战马和步兵的踩踏,恐怕已经完全和泥土混合,成了真正的马踏如“泥”,想来最终也是通过衣服号牌才最终辨识清楚身份的。
  惨状:“刘唐要夺头功,一骑马,一把刀,直抢入城去。城上看见刘唐飞马奔来,一斧砍断绳索,坠下闸板,可怜悍勇刘唐,连马和人同死于门下。”
  刘唐并非《水浒传》中十分浓墨重彩的人物,但却给人留下了特别深刻的印象。他以一丝不挂的裸睡姿态出场,被黑都头当作邀功请赏之物枉吊了一夜;他为了替恩人夺回银两,大战上演了《水浒传》最精彩的一出步战;他千里寻晁,透出了生辰纲的惊天秘密,左右了水浒剧情的发展;他身挑重任,为宋江背来了最终改变天下命运的书信和金条。刘唐毫无疑问是智取生辰纲几回中最重要的角色。只可惜英雄的辈出,将刘唐淹没在了其他英雄人物的光环之下,直到最后千斤巨闸的落下,形如肉饼的刘唐才再一次让人们惊觉他曾经的伟大。那个“鬓边一搭朱砂记”、形容有些丑陋,但却十分忠义的刘唐就这样以一种非常让人难以接受的方式结束了自己的侠义之旅。曾经为了那十万贯富贵而来的刘唐,最终也未能过上梦寐以求的土豪生活,但正是当年那个冲动的举动,却让他的人生从此不在平庸。当人们用陶宗旺遗下的铁锹,一铲一铲小心翼翼地铲起刘唐碎片时,相信恸哭的不仅是宋江,而是整个梁山,因为作为资深元老的刘唐是撑起梁山最重要的一块基石,刘唐的离去,也预示着梁山大厦的将倾。正如宋江所言:“屈死了这个兄弟!自郓城县结义,跟着晁上梁山泊,受了许多年辛苦,不曾快乐。大小百十场出战交锋,出百死,得一生,未尝折了锐气。谁想今日却死于此处!”
  这或许是对刘唐一生最好的总结。
TOP5 浪里白跳张顺
  惨状:“张顺从半城上跳下水池里去,待要趁水没时,城上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一齐都射打下来。可怜张顺英雄,就涌金门外水池中身死。
  张顺去涌金门越城,被箭射死于水中,现今西湖城上把竹竿挑起头来,挂着号令。”
  宋江在西陆桥上祭奠张顺是宋江哭得最情真意切的一次,更当众直言“我丧了父母,也不如此伤悼,不由我连心透骨苦痛!”这也难怪,自江州相遇,张顺便追随宋江,成为宋江的左膀右臂,擒黄文炳,请,捉,为宋江的不世基业立下了,是宋江最铁、最能干、最信任的兄弟。而这一次更是为了解宋江的心中烦闷,本无须涉险的张顺自谋计划,深入敌境试图在置之死地而后生中为公明哥哥叩开攻克杭州的胜利之门。然而功亏一篑,英雄一世的被守军用踏弩、硬弓、苦竹箭、鹅卵石打得体无完肤,甚至可以说是支离破碎,次日更被枭首示众于城门之上,死得可谓惨矣!想想当年斗时英姿飒爽的浪里白条,再看看如今身首异处,烂如蜂窝的张顺,相信每一个读到此处的人都会情不自禁地。他是《水中花》,“虚虚渺渺淡然逝去”;他是《海上花》,“转身浪影汹涌没红尘”。张顺轰轰烈烈而去,正如他而来,为我们留下了一段传奇,也为我们留下了心如刀割的伤痛。
  惨状:“解珍暗暗地叫兄弟道:‘夜又短,天色无多时了,我两个上去罢。’两个又攀援上去。正爬到岩壁崎岖之处,悬崖险峻之中,两个只顾爬上去,手脚都不闲,却把搭膊拴住钢叉,拖在背后,刮得竹藤乱响。山岭上早吃人看见了。解珍正爬在山凹处,只听得上面叫声:‘着!’一挠钩正搭住解珍头髻。解珍急去腰里拔得刀出来时,上面已把他提得脚悬了。解珍心慌,连忙一刀砍断挠钩,却从空里坠下来。
  可怜解珍做了半世好汉,从这百十丈高岩上撞下来,死于非命。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粉碎了身躯。解宝见哥哥颠将下来,急退步下岭时,上头早滚下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从竹藤里射来。可怜解宝为了一世猎户,做一块儿射死在乌龙岭边竹藤丛里。天明,岭上差人下来,将解珍、解宝尸首就风化在岭上。”
  猎户出身的解珍解宝是翻山越岭的高手,山地作战的鼻祖,虽然许多人都认为他们哥俩跻身三十六天罡之列非常值得商榷,但细看二人履历却发现这哥俩兢兢业业、地为梁山做出了许多突出的贡献,发挥着别人不可替代的作用,有一些甚至直接决定了战局的最终走向。二解擅长于山地作战,却最终死在了山地突袭上面,就如同能在“水底下伏得七日七夜”的张顺最终也是死在了水中一样,仿佛是命运和他们开了一个玩笑。二解阵亡的经过也与张顺出奇地相似:面对一筹莫展的宋江,兄弟主动请缨出战,临别也和张顺一样说出了“我弟兄两个,自登州越狱上梁山泊,托哥哥福荫,做了许多年好汉。又受了国家诰命,穿了锦袄子。今日为朝廷,便粉骨碎身,报答仁兄,也不为多”有些诀别意味的话。(张顺的原话是:“便把这命报答先锋哥哥许多年好情分,也不多了!”)这种遗嘱性质的告别预示着二解的有去无回。张顺死在涌金门是遇到了更加细心的对手,而二解丧身乌龙岭却是缘于自己的粗心大意。拖动的钢叉撞击峭壁发出的响声在静夜之中被清晰地传到了守岭兵卒的耳中。解珍直接从百十丈高处坠崖而死,落地后的惨状不用多言也知道是惨不忍睹。而解宝更加惨烈,被岭上射下的“大小石块,并短弩弓箭”打成蜂窝后又坠落崖底。鉴于“下面都是狼牙乱石”的地貌,已被石块弓箭打散了的身躯,再经此撞击,恐怕只能用来形容了!第二天,二解的尸体被风干示众于岭上,想来也只是些残肢断臂而已!二解与张顺死法相似,只因一是峭壁,一是湖面,所以二解之死特别是解宝之死犹惨于张顺,故排在了张顺之前。二解兢兢业业地走完了他们的水浒征程,虽然没有给人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但对于他们自己却已经了无遗憾了。他们用他们的实干证明了他们的价值,他们用他们的忠诚,实现了他们曾经的承诺。他们可以了无遗憾地去了。
TOP3 单廷圭
  一、单廷圭、魏定国
  惨状:“次日,卢先锋与同诸将再进兵到歙州城下,见城门不关,城上并无旌旗,城楼上亦无军士。单廷圭、魏定国两个要夺头功,引军便杀入城去。后面中军卢先锋赶到时,只叫得苦,那二将已到城门里了。原来王尚书见折了劫寨人马,只诈做弃城而走,城门里却掘下陷坑,二将是一夫之勇,却不提防,首先入来,不想连人和马,都陷在坑里。那陷坑两边,却埋伏着长枪手,弓箭军士,一齐向前戳杀,两将死于坑中。可怜圣水并神火,今日呜呼葬土坑!”
  圣水将单廷圭和神火将魏定国是以剿灭梁山征讨大军主帅的身份出场的,地位近似于当年的和在他们之前的关胜,并在首战中凭借水火二将的特殊本领,活捉了关胜的左膀右臂宣赞和,杀得关胜大败。若非,两军赶来助阵,关胜恐怕得被水火二将一路杀回梁山泊。如此出彩的人物,归降梁山后却表现的越来越平庸,不但排名在手下败将宣赞、郝思文之后,而且当年精妙的布阵之法也恍若遗忘,更加在攻打歙州时犯了和草莽出身的刘唐一样的低级错误,殊无半点当年统帅大军欲踏平梁山的大将之风。相比与张顺、二解的快死(张顺、二解入水坠崖都会加速死亡进程),陷入土坑里的水火二将,遭遇长枪手,弓箭手的连番戳杀,若不刺中要害的话可谓漫长而痛苦,最终的模样也不会比张顺、二解好上多少。
  惨状:“此日又该徐宁、郝思文,两个带了数十骑马,直哨到北关门来,见城门大开着,两个来到吊桥边看时,城上一声擂鼓响,城里早撞出一彪军马来。徐宁、郝思文急回马时,城西偏路喊声又起,一百余骑马军,冲在前面。徐宁并力死战,杀出马军队里,回头不见了郝思文。再回来看时,见数员将校,把郝思文活捉了入城去。徐宁急待回身,项上早中了一箭,带着箭飞马走时,六将背后赶来;路上正逢着关胜,救得回来,血晕倒了,六员南将,已被关胜杀退,自回城里去了。慌忙报与宋先锋知道。宋江急来看徐宁时,七窃流血。宋江垂泪,便唤随军医士治疗,拔去箭矢,用金枪药敷贴。宋江且教扶下战船内将息,自来看视。当夜三四次发昏,方知中了药箭……宋江使人送徐宁到秀州去养病,不想箭中药毒,调治不痊……后半月徐宁已死,申文来报”
  徐宁之死,乍一看非常普通,细想之其实过程痛苦异常,结局枯槁惨烈。徐宁中毒箭后,当时便七窃流血,血晕倒了。由于安道全被调回京,没有良医救治,又地处条件简陋的前线,徐宁当夜便毒药发作,三四次发昏。可见当时的徐宁已经命悬一线,处于生死边缘,其后能够挨到秀州,并最终拖了半个月,完全是靠徐宁强壮的身体和坚强的意志硬撑过来的。俗话说:“长痛不如短痛”,长期伤病的折磨已经远远超过了干脆利落的死亡,更何况是药箭引起的神经性中毒、外伤溃烂、内部感染等叠加的痛苦。所以,徐宁所受之苦恐怕比也好上不多。
  至于说徐宁最后枯槁惨烈,是因为中毒箭的徐宁饱受病痛摧残,从书中首日中毒情况来看,恐怕已经是滴水难进了,历时半月缺医少药,没有粮食维系的折磨之后,可以想像形容枯槁、皮包骨头的徐宁恐怕尸也强不了许多,绝无当年“团团的一个白脸,三牙细黑髭髯”的风采。梁山上中毒箭而死者甚多,除晁天王与徐宁相似之外,其他人比如、都是当场毙命,绝无久拖不决的;其他患疾病之人如林冲、杨志、虽然也经历了长期的病痛折磨,但毕竟是自然患病。如徐宁般伤于两军阵前,饱受摧残而死的,只徐宁和晁天王二个。晁天王是心有不甘,而徐宁呢?恐怕如此的安排,就是要以徐宁结局之惨来控诉当年出卖之恶!
TOP1 郝思文
  惨状:“次日,只见小军来报道:‘杭州北关门城上,把竹竿挑起郝思文头来示众。’方知道被方天定碎剐了。”
  郝思文的一生只有起始两点值得关注,中间的一段则在不停地被俘中度过,但这有限的两点却撑起了郝思文不凡的一生。
  郝思文之母因梦“井木犴投胎,因而有孕,后生此人,因此人唤他做井木犴”,这颇有神话意味的开始,似乎预示着郝思文一生要在不断创造丰功伟绩的轰轰烈烈中度过。然而真实的郝思文近乎而立之年依然白丁一个,借着义兄弟大刀关胜的好运才直升为先锋使。初出江湖的郝思文还未赢得胜利的赞誉,就非常尴尬地沦为了女将的阶下囚,那红绵套索套住得又何止是郝思文的身体,更包括了郝思文那颗刚刚雄心勃勃绽放就被捏得粉碎的心。兵败又变节,郝思文的水浒征程开始得就非常一塌糊涂,丝毫没有半点他母亲梦中天降大任的模样。投诚梁山后的郝思文刚准备一雪前耻,在新东家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却又被水火二将所擒。其后征方腊,遇突袭,郝思文再度被俘,还陪上了金枪手徐宁一条性命,郝思文的人生再次跌到了谷底。
  不过,郝思文糟糕得无以复加的一塌糊涂人生在临近终点之时,终于轰轰烈烈地爆发了一场:面对千刀万剐的,郝思文誓死不变节,用自己的生命和千刀万剐的痛苦,践行了当年在忠义堂前立下的誓言。郝思文虽然功劳有限,但精神的巨大鼓舞作用却足可以与梁山上任何一员大将的功劳相媲美。郝思文生的伟大,死得光荣,他人生的起始两点就决定了他这一生最终的不平凡。
《水浒传》中的108条梁山好汉的结尾是悲剧收场。然后这并不影响这群好汉们在我们心目中的光辉高大的形象。
相关新闻阅读
孤芳不自赏&&《孤芳不自赏》剧...
韦后之乱----韦皇后阴谋夺权...水浒传最后谁没死_邹城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507,296贴子:
水浒传最后谁没死收藏
武松,鲁智深,燕清还有谁
上海工商外国语职业学院针对三校生低分注册200名,
乐和金大坚萧让卢俊义好像是没死记得不太清楚了
鲁智深是死了的
在一个山洞里坐化了 具体是哪一回记得不太清楚了
武松出家当了和尚。断了一根胳膊。
最后没死的也死好几百年了。
单臂擒方腊之后就出家了
高太尉 蔡太师在小说最后好像也没死
地魁星铁扇子宋清
宋江的弟弟
貌似没了吧……
对妹子下手轻点,去打真正的BOSS!玩别人没玩过的!
好像有几个厉害的,活到了文化大**被打成右派。给鼓捣死了...
文化大 GE MING
这都限制。RT
也是 济宁二套的水浒看的伤了吧 真是伤不起啊
卢俊义被高俅用药酒毒伤,不能骑马,乘船时失足落水而死。 都死在宋江这个忠于党的畜牲手里
12楼,你是哥
知道开国皇帝不?他就没死。。大家居然不知道他
鲁智深没死,圆寂了。你知道为什么水浒开头和结尾都是鲁智深吗?他在水浒里是个不可缺的角色
自从读完水浒,我认为除了那里面的蒙汉药没死,起义的全死光了!
水浒人物归宿: 1 入云龙 公孙胜(出家) 2 玉臂匠 金大坚(御前听用,后任职于内府御宝监) 3 紫髯伯 皇甫端(御前听用,后任御马监大使) 4 圣手书生 萧让(受职于蔡太师府) 5 铁叫子 乐和(王都尉府中使令) 6 云里金刚 宋万(战死于润州) 7 没面目 焦挺(战死于润州) 8 九尾龟 陶宗旺(战死于润州) 9 青面兽 杨志(患病,寄留丹徒,后病逝) 10 百胜将军 韩滔(战死于常州) 11 天目将军 彭汜(战死于常州) 12 白面郎君 郑天寿(战死于宣州) 13 操刀鬼 曹正(战死于宣州) 14 活闪婆 王定六(战死于宣州) 15 丑郡马 宣赞(战死于苏州) 16 金眼彪 施恩(战死于常熟) 17 独火星 孔亮(战死于昆山) 18 神医 安道全(调御前听用) 19 井木犴 郝思文(战死于杭州) 20 金枪将 徐宁(伤于杭州,后死于秀州) 21 浪里白条 张顺(战死于杭州) 22 小霸王 周通(战死于独松关) 23 没羽箭 张清(战死于独松关) 24 双枪将 董平(战死于独松关) 25 花项虎 龚旺(战死于德清) 26 插翅虎 雷横(战死于德清) 27 急先锋 索超(战死于杭州) 28 火眼猊 邓飞(战死于杭州) 29 赤发鬼 刘唐(战死于杭州) 30 丧门神 鲍旭(战死于杭州) 31 通臂猿 侯健(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2 金毛犬 段景住(杭州之战溺死于海中) 33 船伙儿 张横(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4 没遮拦 穆弘(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5 毛头星 孔明(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6 旱地忽律 朱贵(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7 锦豹子 杨林(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痊愈) 38 白日鼠 白胜(患瘟疫,寄留杭州,后病逝于杭州) 39 小遮拦 穆春(看视病人) 40 笑面虎 朱富(看视病人,后病逝于杭州) 41 立地太岁 阮小二(战死于乌龙岭) 42 玉幡竿 孟康(战死于乌龙岭) 43 两头蛇 解珍(战死于乌龙岭) 44 双尾蝎 解宝(战死于乌龙岭) 45 矮脚虎 王英(战死于睦州) 46 一丈青 扈三娘(战死于睦州) 47 铁笛仙 马麟(战死于乌龙岭) 48 锦毛虎 燕顺(战死于乌龙岭) 49 赛仁贵 郭盛(战死于乌龙岭) 50 小温侯 吕方(战死于乌龙岭) 51 九纹龙 史进(战死于昱岭关) 52 拼命三郎 石秀(战死于昱岭关) 53 跳涧虎 陈达(战死于昱岭关) 54 打虎将 李忠(战死于昱岭关) 55 白花蛇 杨春(战死于昱岭关) 56 病大虫 薛永(战死于昱岭关) 57 摩云金 欧鹏(战死于歙州) 58 菜园子 张青(战死于歙州) 59 中箭虎 丁得孙(死于歙州) 60 圣水将军 单廷(王玉)(战死于歙州) 61 神火将军 魏定国(战死于歙州) 62 青眼虎 李云(战死于歙州) 63 石将军 石勇(战死于歙州) 64 霹雳火 秦明(战死于青溪) 65 险道神 郁保四(战死于青溪) 66 母夜叉 孙二娘(战死于青溪) 67 出林龙 邹渊(战死于青溪) 68 摸着天 杜迁(战死于青溪) 69 催命判官 李立(死于青溪) 70 金钱豹子 汤隆(死于青溪) 71 铁臂膊 蔡福(死于青溪) 72 短命二郎 阮小五(死于青溪) 73 花和尚 鲁智深(坐化于杭州) 74 行者 武松(出家并终老于杭州) 75 豹子头 林冲(病逝于杭州) 76 病关索 杨雄(病逝于杭州) 77 鼓上蚤 时迁(病逝于杭州) 78 浪子 燕青(出走于杭州) 79 混江龙 李俊(诈病于苏州,后出海,为暹罗国之主) 80 出洞蛟 童威(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1 翻江蜃 童猛(看视李俊,后随李俊出海) 82 神行太保 戴宗(终老于泰安州岳庙) 83 活阎王 阮小七(终老于石碣村) 84 小旋风 柴进(辞官务农) 85 扑天雕 李应(返乡) 86 鬼脸儿 杜兴(伴李应返乡) 87 大刀 关胜(后病逝) 88 双鞭 呼延灼(后抗金阵亡) 89 美髯公 朱仝(后立战功) 90 镇三山 黄信(仍任青州) 91 病尉迟 孙立(仍任登州) 92 小尉迟 孙新(随兄回登州任用) 93 母大虫 顾大嫂(随夫回登州) 94 独角龙 邹润(辞官返乡) 95 一枝花 蔡庆(返乡为民) 96 铁面孔目 裴宣(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7 锦豹子 杨林(返回饮马川,受职求闲) 98 神算子 蒋敬(返乡为民) 99 神机军师 朱武(投公孙胜出家) 100 混世魔王樊瑞(投公孙胜出家) 101 小遮拦 穆春(返乡为民) 102 轰天雷 凌振(仍受火药局御营任用) 103 玉麒麟 卢俊义(被毒毙于淮河) 104 呼保义 宋江(被毒毙于楚州) 105 黑旋风 李逵(被宋江下毒,死于润州) 106 铁扇子 宋清(患病在家,不详) 107 智多星 吴用(自缢于宋江墓前) 108 小李广 花荣(自缢于宋江墓前)
都死了 现在没一个活着的
导演和演员没死
最好是死了不然**他有这个位置吗?
水浒中真正的大智慧者是公孙胜,吴用的智慧是俗世的智者,锋芒太露,注定折翼!
我叫吴用,人们都叫我智多星,在我住的村里,我到过最大的城市我们的国,都 东京,我参加过全国,统,一考试,结果就不提了,要是你能考个秀才你还在村里当民办老师教书啊,当然不会。 在村里当老师也有很多好处,这里的老百姓都非常崇尚知识,阮氏兄弟尽管不识字可他们都很尊重我,都“教授,教授”的叫我,这称呼真舒坦,不用考试,不用发表著作,村里的老百姓就封我为教授,这就是我愿意呆在村里的缘故。
近来村里有些不景气,失,学的儿童越来越多,我们这些民办教师的待遇也越来越差,能请得起我们的财主们也都更加吝啬,以前他们也信“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现在他们倒教育孩子“学好数理化,不如有个好爸爸”,由于现在太学毕业的高级人才工作也越来越不好找,他们更是说“大学毕业等于零”,哎世风不古啊,更有甚者居然拿我做反面教材,说什么“读书有什么用,那个吴学究不也读过书吗,现在不也就是个民办教师吗”,哎,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了教育,这个民族猪狗都不如啊,所以我决定下海。
决定下海就要选择合适的时机,我没有资本,也没有关系,只能选择以技术入股的行业。正当我一筹莫展的时候,刘唐来到我们的地面,当时他正跟雷横打的不可开交,他怪异的相貌以及他的外地口音让我依稀感觉商机正在若隐若现,我横下一条心,拿起我那十多年没用过的铜鞭,生生的把他俩隔开,他俩吓了一跳,而我则吓出了一身冷汗,这是我唯一一次以一个武生的身份亮相,回想起来真有点让人害怕。 事实证明我的冒险是值得的,刘唐带来的是关于生辰纲的商机,这一笔生辰纲价值连城,有这个原始资本的积累我们就能做成很多大事情,于是我们就拉起了一个团队,一起来做生辰纲这个项目。早起的鸟有虫吃,早起的虫被鸟吃,青面兽杨志就是被我们一点迷,药就吃掉了,我们就带着我们的第一桶金上了梁山,由于我们的资本太大,梁山的土著企业老大王伦并不肯收留我们,辛亏那个东京来的技师林冲早就对王伦为首的管理层不满,结果他宣布撤消了王伦的职务,并让他从地球上,消失,结果我们的老大晁天王就顺理成章的以我们的生辰纲入股梁山泊而且成为了首席执行官,而我也成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师爷。
应该说以我的智商在梁山绝对是首屈一指的,可惜发生了一件事让我觉得很没有面子。那时宋江哥哥被蔡京的儿子蔡九抓住之后,戴宗来送信,我联系上以前经常帮我做假文凭和假身份证的萧让和金大坚,让他们按照蔡京的字体给蔡九回封信,结果格式搞错了,哪有父亲一本正经的写上自己的全名还盖个自己几十年前用的印章啊,结果两个大破绽都被人看出来了,还差点害了宋江哥哥的性命,结果梁山的兄弟们从那以后一见过就不怀好意的叫我“智多星”,我知道他们是带着贬义的。这件事让我想起了许久以前在村里我曾经替人写过一篇祭文,我拿出我所有的本事给人写好的,最后发现写错了,我抄的那篇范文是纪念妻子的,而人家那次死的是他爹,整个一个蛮拧,怪只怪他们家死错人了。
我在梁山上还是有很多功绩的,高俅那斯那次来宣旨想跟我们玩个脑筋急转弯,他故意读个“除宋江,卢俊义等大小头领一律赦免”,俺那宋江哥哥当时还想谢恩呢,辛亏俺当时就反应过来了,把那圣旨撕了让他们重写,俺当时就问高俅他们说有一个赶马车的看到树上骑个猴马上来了个急刹车,问为什么,当时这帮鸟 ,人憋的脸通红,想了好几天没想出来,后来他们又来送圣旨,一定缠着我问我答案,我小声的告诉他,“赶马车的把猴屁股当红灯了”,后来这个脑筋急转弯成了东京城最流行的笑话,道君皇帝听过之后直夸我们梁山有人才,不过后来又听说高俅到处说这个笑话是他发明的,这个人也真够无耻的。 梁山上的头领们都很服我,因为每次行军打仗我都给他们锦囊妙计,每条锦囊妙计都让他们受用终生,因为每条妙计之后我都会付上“打不过就跑”这样的至理名言,这样每次头领们都对我充满感激。不过我也有用人失误的时候,打方腊的时候我不该让那些步军头领参加水军的作战,结果施恩,孔亮,侯健,段景住都掉水里淹死了,不知道他们在九泉下会不会恨我。 打方腊胜利之后,我也成了武胜地区的一个官员,应该说这也是我下海折腾后的一个不小成果,不过我的老大宋江哥哥误服了高俅的化,学**,我也无心再做什么官员了,士为知己者死,说的就是我吧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梁山好汉最后活了几个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