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C版能用手柄玩的pc游戏进化么

您当前所在位置: →
导读:方舟生存进化手柄怎么玩?在PC游戏中,有很多玩家愿意用手柄玩游戏,但是在方舟生存进化中好像没有原生的支持手柄,下面otaku就为大家带来方舟生存进化手柄怎么玩 方舟生存...
方舟生存进化手柄怎么玩?在PC游戏中,有很多玩家愿意用手柄玩游戏,但是在方舟生存进化中好像没有原生的支持手柄,下面otaku就为大家带来方舟生存进化手柄怎么玩 方舟生存进化手柄攻略详解。一起来看看吧。伊苏6用手柄玩怎么设置,游戏里没有手柄选项!点最左边的功能键,然后按下手柄上你想要设置的按键就可以了。
文章很赞,分享给朋友
12-111-3011-3011-3011-2911-2911-2911-2511-2511-24进化一图流:任索软历代主机手柄发展轨迹!(三)_爱玩网
十天内免登录
进化一图流:任索软历代主机手柄发展轨迹!(三)
微软的XBOX虽然目前为止只有三代主机,但它的手柄变化也不小:一开始的XBOX手柄极其粗笨,只适合西方人的大手。后来才推出了适合普通人把持的轻量版。XBOX360手柄实现了极大的进化,被称为手感最好的手柄之一。XBOX ONE的手柄即是在XBOX360手柄基础上的进化,在线条上更加硬朗。至此XBOX手柄系列风格基本定型。XBOX历史不长,手柄进化幅度却是极大。作为游戏界的后进者,不断改良自身瑕疵,力争后发先至,足以看出微软进军游戏业的决心与力度。
雅达利2600(Atari ) (1)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4OG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T4OG43UD0031.jpg
雅达利2600(Atari ) (2)
http://img6./photo/-18/600x450_9E0BT5O4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T5O443UD0031.jpg
雅达利“美洲虎”(Atari Jaguar. 1993) (1)
http://img5./photo/-18/600x450_9E0BT68P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T68P43UD0031.jpg
雅达利“美洲虎”(Atari Jaguar. 1993)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7CP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T7CP43UD0031.jpg
ColecoVision(ColecoVision. 1982) (1)
http://img6./photo/-18/600x450_9E0BT7JV43UD0031.jpg
http://img5./photo/-18/t_9E0BT7JV43UD0031.jpg
ColecoVision(ColecoVision. 1982) (2)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8H1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T8H143UD0031.jpg
美版红白机NES(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1985) (1)
http://img2./photo/-18/600x450_9E0BT8NN43UD0031.jpg
http://img6./photo/-18/t_9E0BT8NN43UD0031.jpg
美版红白机NES(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1985)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9CK43UD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E0BT9CK43UD0031.jpg
任天堂N64(Nintendo 64. 1996) (1)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9Q843UD0031.jpg
http://img5./photo/-18/t_9E0BT9Q843UD0031.jpg
任天堂N64(Nintendo 64. 1996) (2)
http://img5./photo/-18/600x450_9E0BTAD9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TAD943UD0031.jpg
任天堂NGC(Nintendo GameCube. 2001) (1)
http://img2./photo/-18/600x450_9E0BTASB43UD0031.jpg
http://img6./photo/-18/t_9E0BTASB43UD0031.jpg
任天堂NGC(Nintendo GameCube. 2001) (2)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BHS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TBHS43UD0031.jpg
任天堂Wii(Wii. 2006) (1)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C.jpg
http://img4./photo/-18/t_9E0BTC.jpg
任天堂Wii(Wii. 2006)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CFG43UD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E0BTCFG43UD0031.jpg
任天堂超任美版SNES(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1991) (1)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CR5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TCR543UD0031.jpg
任天堂超任美版SNES(Super Nintendo Entertainment System. 1991) (2)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DQC43UD0031.jpg
http://img5./photo/-18/t_9E0BTDQC43UD0031.jpg
世嘉8位机SMS(Sega Master System. 1985) (1)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TFM543UD0031.JPG
http://img5./photo/-18/t_9E0BTFM543UD0031.JPG
世嘉8位机SMS(Sega Master System. 1985) (2)
http://img2./photo/-18/600x450_9E0BTI5F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TI5F43UD0031.jpg
世嘉DC(Sega Dreamcast. 1999) (1)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JFJ43UD0031.jpg
http://img5./photo/-18/t_9E0BTJFJ43UD0031.jpg
世嘉DC(Sega Dreamcast. 1999)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M1L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TM1L43UD0031.jpg
世嘉MD美版Genesis(Sega Genesis. 1988) (1)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NBI43UD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E0BTNBI43UD0031.jpg
世嘉MD美版Genesis(Sega Genesis. 1988)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PN643UD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E0BTPN643UD0031.jpg
世嘉土星(Sega Saturn. 1994) (1)
http://img6./photo/-18/600x450_9E0BTREP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TREP43UD0031.jpg
世嘉土星(Sega Saturn. 1994)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TTO5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TTO543UD0031.jpg
松下3DO(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 1993) (1)
http://img5./photo/-18/600x450_9E0BTVAF43UD0031.jpg
http://img6./photo/-18/t_9E0BTVAF43UD0031.jpg
松下3DO(3DO Interactive Multiplayer. 1993)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U1LN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U1LN43UD0031.jpg
索尼PS(PlayStation. 1994) (1)
http://img2./photo/-18/600x450_9E0BU37D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U37D43UD0031.jpg
索尼PS(PlayStation. 1994)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U5I9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U5I943UD0031.jpg
索尼PS2(Playstation 2. 2000) (1)
http://img5./photo/-18/600x450_9E0BU7.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U7.jpg
索尼PS2(Playstation 2. 2000) (2)
http://img2./photo/-18/600x450_9E0BU9IL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U9IL43UD0031.jpg
索尼PS3(Playstation 3. 2006) (1)
http://img5./photo/-18/600x450_9E0BUASO43UD0031.JPG
http://img4./photo/-18/t_9E0BUASO43UD0031.JPG
索尼PS3(Playstation 3. 2006)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UDEB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UDEB43UD0031.jpg
微软XBOX(Xbox. 2001) (1)
http://img6./photo/-18/600x450_9E0BUEPT43UD0031.jpg
http://img6./photo/-18/t_9E0BUEPT43UD0031.jpg
微软XBOX(Xbox. 2001) (2)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UHD343UD0031.jpg
http://img6./photo/-18/t_9E0BUHD343UD0031.jpg
微软XBOX360(Xbox 360. 2005) (1)
http://img4./photo/-18/600x450_9E0BUIMF43UD0031.jpg
http://img3./photo/-18/t_9E0BUIMF43UD0031.jpg
微软XBOX360(Xbox 360. 2005) (2)
http://img3./photo/-18/600x450_9E0BULN643UD0031.jpg
http://img2./photo/-18/t_9E0BULN643UD0031.jpg
图集已浏览完毕重新浏览
更多精彩有趣,请看&
关注易宅《每日一雷》每天活在囧雷傻缺中
你可能感兴趣:
跟贴热词:
文明上网,登录发贴
网友评论仅供其表达个人看法,并不表明网易立场。
新游测试表
执行主编:王欣_NG1662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正文
《GTA5》PC版手柄操作图文教程 GTA5PC版怎么用手柄玩
10:23:39 来源:gta5吧 作者:此用户被HX 编辑:修凡客 
  GTA5》PC版大家是不是感觉开飞机时候用键盘操作比较麻烦呢?今天小编就为大家带来了GTA5PC版手柄操作图文教程,非常不错的内容哦,小伙伴们你们会吗?想用手柄玩的下面跟我一起来看看吧。
《GTA5》精华文章推荐
《GTAOL》精华文章推荐
  有人要问有鼠标键盘为何要用手柄,我觉得大多数在玩过主机版GTA5再回来玩PC版GTA5,却发现,键鼠完全没有手柄舒服,尤其开飞机,实在太别扭
  我搜了一圈,唯一可用的手柄驱动这是个东西MotioninJoy
  建议下载离线版,因为网上大多下载的都需要网络,而且有时候刷不出界面,或无法连接等等的
  安装完后,离线版点开DS3_Tool_Local网络版DS3_Tool
  就近发现这个东西,刷新不出界面,所以还是用用离线版
  离线版我没找到有中文的,所以只能用英文版,
  先将手柄连接电脑然后打开DS3_Tool_Local点击DrverManager安装驱动
  手柄连接后的界面是这样的
  我尝试过默认PS3那个,在游戏里没用,看来这次PC版GTA5不认索大法
  所以选择用360那个点Enable应用
  点GameControllers调出控制面板,来调试你的手柄
  亲试PS3手柄完全可以仿XBOX360手柄,(PS4手柄未知,有兴趣的可以试着尝试一下)
  OK,现在可以进入游戏了
  用手柄玩GTA5的好处,第一点有震动,这感觉就是爽,第二点,有辅助射击
  重新补充一下,win8或win10不能安装驱动的,需要把系统改为调试模式(调试模式具体百度搜索),然后重启电脑再安装,安装完后再关调试模式,重启电脑
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
友情提示:支持键盘左右键“← →”翻页
没有任何记录
游戏制作:Rockstar Games
游戏发行:Rockstar Games
游戏平台:PC/Xbox360/XboxOne/PS3/PS4
上市时间:
游戏特色:
--游民指数
一位日本玩家在《GTA5》里使用一拳超人MOD录制的视频近日在油管上大火,超级无敌的一拳超人在《GTA5》里大施拳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
有日本玩家制作了一个《GTA5》兽娘动物园MOD,并发布了一段完美还原动画OP的短片。不过当然,变成兽娘的主角也依然不会可爱到哪去……
这次我们要为大家介绍一支狂拽酷炫的《GTA5》Mod短片,视频中玩家将风车与火车结合,变成了公路上扫荡一切的“大杀器”。
《GTA》的罪恶都市Mod已经做得更加完美,玩家可以在洛圣都的机场开飞机直接到罪恶都市。
《GTA5》的MOD有多牛应该不需要多说了,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这次则把“魔爪”伸向了正在上映的电影《爱乐之城》。
近日,国外玩家制作了一组《GTA5》的狮子王MOD,将动画电影《狮子王》中的动物形象搬到了洛圣都中。
一些国外玩家给大家带来了《GTA5》的复仇者MOD,通过MOD玩家可以控制美国队长、钢铁侠以及绿巨人这些漫威的超级英雄。
很多时候高玩总给人一种玩的不是一个游戏的错觉,下面来看看这个超级摩托秀,又是别人家的《GTA5》系列。
一个叫做EvolveStunting的团队在《GTA5》游戏中展现了高超的技术,让车辆上了天,牛顿哭晕在厕所里。
来自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科研小组发现了它的价值,于是不久前他们就在自己的无人驾驶项目DeepDrive中利用到了《GTA5》的交通系统。
OpenIV发布了一组全新截图,整体效果相当不错。不过正如图上所示,目前仍处于Alpha的早期版本,等正式完成还有一段时间。
近日,笔者在《GTA5》官方频道整理出PC玩家人气摄影作品,不得不说玩了这么久《GTA5》竟然没发现它有这么美!
《GTA5》绝美景色截图,通过专属MOD的打造使得整个游戏场景虚拟难辨。
最近,国外有一名玩家制作了《GTA5》的一个流星的MOD,使用MOD后宛如世界末日一般,整个城市都笼罩在阴沉而混乱的氛围中。
相信自《GTA5》推出以来,全球无数粉丝都在大洛都中感受到了家的关爱,这里充满着温馨的回忆。其中一些《GTA5》精彩瞬间已经被玩家拍摄下来。
新一周刚刚开始,我们新一期《GTA5》“别人家的游戏世界”即将起航,在由R星打造的大洛都环境中玩家会施展无所不能的本领!
R星打造了世界一等的自由沙盒游戏《GTA5》,基于现实世界打造的大洛都到处充满诱惑,金钱、女人以及地位随时触手可得。
《GTA5》的Mod社区近日又放出了最新的ENB Mod截图,几位PC配置逆天的玩家为我们截取了一批《GTA5》实景美图,相当赏心悦目!请大家欣赏。
ENB系列作者“Ryuken”当前正在为《GTA5》制作一个ENB MOD,今天他分享了最新版本的4K版截图。尽管《GTA5》的原版画面就很棒了,但是在ENB MOD的帮助下,《GTA5》的世界显然更加美丽动人。
由国人EN啊啊啊绘制的哆啦A梦版《GTA5》彩绘图一经推出便得到了广大GTA粉丝的好评,谁都不曾想到两款作品能够如此完美的融合。
单机游戏下载
综合热点资讯Xbox,一个自从诞生之日起就伴随着巨大争议的游戏平台品牌,但很少有玩家会“黑”到它的手柄,因为别说精英版手柄,就是当前Xbox One标配手柄的操作体验,也实在是过于完美了。即便你没有碰过,至少也用过类似布局的第三方控制器玩过游戏吧!&
然而,在一开始的时候,它却是以“怪物”的狰狞面目登场的。
大大大大大……
在今天,包括PS用户在内的玩家们提到Xbox 360和Xbox One两代手柄,都折服于它的出色手感。然而代号为“公爵”(Duke)的Xbox初版手柄,当初大到让人奔溃的,也谈不上有什么“人体工学”可言。因为它几乎违反了这门学科最起码的标准——让绝大多数人能够正常使用。
人们在回顾Xbox初代那硕大的手柄设计时,通常倾向将原因归结为“为了适应欧美用户宽大手型”,毕竟Xbox并非亚洲血统。但认真追究原因,显然不能用这么简单的一句话搪塞过去——不说别的,当时这个手柄几乎完全排斥了尚未发育好的青少年用户群体,还有少数裔的接受度。这种专为“白人成年男子”量身定制的电子产品如果放到现在,估计要被扣上“政治不正确”这大锅。&
Xbox发售之后,即使在美国,手柄也引发了很多吐槽,日后代号为“S”的改进型(以日版为原型)的发售,说明微软对此也不认可。然而,今天的我们却很难认定这个“巨无霸”策略是完全拍脑门的决定。&
众所周知,出了优秀的游戏这种最基础的要求外,游戏机巩固用户群的另个方式,是让玩家认为自已拥有的是一种独特的、不可复制的资源,从而获得一定的满足感和优越感。在PS2渐入佳境,索尼已经没有实质性竞争对手的2001年,连微软自己也不相信用这一代主机实现后来居上,他们更多是想通过“一代人的牺牲”,来获得品牌形象的建立。从这个意义上来看,“公爵”的存在,有一定的合理性。&
中间位置这个不能按下去,自然也没有任何功能可言的Xbox铭牌,也许已经概括了这个一代产品的任务——先在大家面前混个脸熟
源于DC?别……
我们一眼就能看出,“公爵”和DC(Dreamcast)手柄存在太多的相似之处。再加上微软和世嘉曾经有过一段蜜月期,关于Xbox的“秘闻”常有流出。我们时常能够听到的说法,便是“世嘉指导了XBOX的开发,世嘉美国分部核心日后留在了Xbox项目部门,使其成为了DC精神的继承者……”,或者是“香山哲这样说道:‘XBOX就是面向世嘉粉丝的硬件’”……&
然而事实往往就是最简单的一个:Xbox创造团队的绝大部分成员都是MD、土星和DC玩家,他们对半路出家的“家电厂商”索尼出品的游戏机不感兴趣。
通过下面这一组初代手柄的设计草图,我们可以很容易找到“公爵”身上浓浓的世嘉情怀。&
这些宛如MD/DC手柄艺术化再创作的概念图,其灵感均来自于卡普空DC名作《力石战士》中的角色,“公爵”的创造者们对世嘉的爱可见一斑。
在回忆这段历史的时候,Xbox计划的合伙人Seamus Blackley(现任iOS游戏外设厂商Innovative Leisure总裁)这样说道:“作为项目组成员最喜欢的一台主机,我们尚且认为它的控制器太过笨重,看起来像是一个内置电子宠物游戏的手柄(指Dreamcast 搭载的拥有专用 LCD 界面的记忆卡VMU,这在上述概念图中也有体现)。我们首先想要做的,就是让它变得看上去不那么疯狂”。&
那么,是什么神秘力量导致了“公爵”的减肥计划破产呢?在去年10月3日的社交媒体上,Seamus Blackley如此描述这段令人不快的合作经历的:
“开发过程中,高层的声音总会提醒我们,无论怎么办,尺码肯定做到特大号,因为这样能够彰显美国精神。而我认为,如果这是美国精神,那么它的实质应该就是专制主义了。”
最终,Blackley不仅在制作一部“均码”手柄的斗争中彻底失败了,而且从MD、DC照搬来的按键的设计和布局,也被改得面目全非……&
首先是右侧的动作按键,“XYAB”的键位命名符合欧美玩家所习惯的世嘉标准,但排列方式却不是SFC时代就奠定的菱形排列,而是垂直角度极小的斜向平行排列。
为了避免版权纠纷,来源于MD手柄的Z和C键改成了所谓的“黑白键”,并且被大幅度缩小。
看似是SFC和MD动作按键布局的混血,违反了上述两类玩家的操作习惯。不仅如此,主要的动作键被设计成椭圆形,好似四颗嵌在手柄上的水果硬糖,这导致按键的间距被一步缩小。在经常需要按键组合的ACT游戏中,错按率提升了不少。
初代手柄键位布局方面的最大问题,是左侧摇杆和方向键间距太大,而右侧的按键分布则过于密集,并且在操作时候大拇指很容易误触右摇杆。至于选择和开始键,居然跑到了手柄的底部,要按下这两个键,手要完全脱离握持状态才行……&
如上图所示,DC手柄尽管在宽度上比“公爵”要小,但高度、厚度和重量三项数据(尤其是加装记忆卡和震动套件之后)其实是超过后者的。尽管如此,它很少会让人产生不适感。相比之下,看似与之至少有七分像的“公爵”,却为我们诠释了“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这句话的意思。
革新的种子
看到这里,问题来了,既然Xbox初代手柄问题多多,它为何没有跟着Xbox一同大暴死?原因就是,革新的种子,已经在“公爵”的身上种下,并且最终长成了苍天大树。&
PS系主机的摇杆之所以被我们亲切的称为“蘑菇”,是因为它根本就是一只“蘑菇”。采用凸面设计的表面必然导致滑手。为此,无论是DC还是PS前三代手柄,都是通过表面的磨砂处理,或者是增加的浮点的方式来增加摩擦力。&
除了“蘑菇说”,还有“摇杆的材质是狗鼻子”的说法,大家看着笑笑就好
“公爵”摇杆更多参考的,还是任天堂的N64,其摇杆顶部(手指接触面)均略微凹陷,边缘稍稍凸起,内部辅以三条螺纹线。&
和前辈相比,“公爵”的改进更为激进:摇杆的外径保持了一定的上弧度,而内部则完全凹下去,“前、后、左、右”方向具有四条清晰的导向刻度线。在实际使用中,除非玩家主动让手指离开摇杆,一般情况下不会出现脱指的情况。&
让Xbox系手柄扬眉吐气的“扳机键”,最早也不是出自DC,而是出现在更早的N64背部(即Z键),相当于变形的L键。早在SFC时代,用指尖去按L键的精确度不高,按键行程也太短。而把横方向改为竖方向之后,食指只要自然弯曲就一定能勾住,目的还是减少输入失误,并不是充当开火的按钮。&
DC将L和R两个键做成了扳机造型,其较长的行程,恰到好处的阻尼感和回弹力,让本平台上大量优秀的竞速游戏大获裨益,油门和刹车的线性控制在手柄上得以实现(尽管这一时期的竞速游戏一般只能实现踏板的全开和半开两种状态)。&
由于R2不具备扳机键的设计,PS4时代前的《GT赛车》玩家只能通过号称256级感压的X键,或者是R3摇杆的上推来实现精确的油门控制,其手感可想而知
2001年,《雷神之锤3:竞技场》《虚幻竞技场99》两大FPS标杆相继登陆DC平台,看上去,“扳机键”真的要被正名了。然而,由于缺乏了用于瞄准的右摇杆,它们的手柄操作体验均十分恶劣——你可以想象一下用XYAB充当键盘上的WASD来控制移动,用左摇杆来调整准星是多么扭曲的一件事情,此时扳机键是否存在,已经真的不那么重要了……&
雷神之锤的DC版允许两名DC手柄,一名键鼠直插和一名第三方摇杆玩家实现四人分屏对战……我们知道死亡次数最多的,一定是那两个DC玩家
真正让上述两种“微创新”形成一股合力的,在于“公爵”开创的“非对称式双摇杆设计”。它的人体工学原理很简单——右手用到ABXY按键要多于右摇杆,所以摇杆位置和PS一致,而左手操作摇杆的频率要远远多于十字键,所以将摇杆的位置“上提”,和世嘉土星机之后的设计保持一致。这种混搭,最终在“公爵”身上发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
主机落下风,手柄显神威
在主机市场的PS3/X360时代,两大厂商拼的不仅仅是各自独占游戏的阵容,更要比试全平台游戏的综合体验。便利的开发环境和优秀的手柄设计,让微软逐渐占据上风。
在游戏外设领域,2006年11月微软全力推行的Games for Windows计划虽然最终告吹,但却“意外”地在PC玩家群中普及了Xbox 360手柄。从此以后,“用手柄玩FPS就像用勺子吃面条”这样的质疑声渐弱,广大外设厂商也以此为基础开(山)发(寨)了大量的第三方控制器,手柄的按键符号和整体布局在微软模式下趋于统一。
06年后的主流动作射击类游戏开始完美兼容Xbox系列手柄,有的甚至插上就能沿用XBOX的键位设置和按键提示符,但也有一些例外,比如只能用键鼠玩的PC版《现代战争》三部曲
XBox手柄的RS/LS、RT/LT键的细节设计,也影响了死抱着“工业美学”“家族设计”不放的索尼,PS4终于不得不放下高冷的心,努力学习竞争对手的优秀设计,尽管在做工上并不尽如人意。&
为什么这样的产品在某宝上大行其道?因为PS4“蘑菇”的材质有问题,在采用类似Xbox手柄的防滑设计之后,摇杆表面容易开裂&
进入Xbox One时代之后,精英手柄在主机标配控制外设领域创造细分市场,允许玩家根据个人习惯进行硬件层面的自定义的尝试,进一步强化了其在手柄上的优势。到了这个时期,在用户认知度上,Xbox One的手柄可比游戏机本身高多了。&
在本轮主机大战中,微软昏招频出,导致在竞争中落入明显下风。从放弃第一方独占作品的Xbox Play Anywhere计划、未来Windows 10将会加入“游戏模式”(允许游戏时优化硬件资源调度),到近期宣布《龙鳞化身》停止开发等等新闻中,甚至让人有些嗅出了“Xbox要破罐子破摔转移用户”的味道。但无论Xbox的未来如何,每一人应该都对Xbox手柄家族的未来充满信心,这是Xbox在硬件上最辉煌的一笔。
(来源:知乎游研社)
使用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进行分享。}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用手柄玩的pc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