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国怎么样才能统一朕的天下蜀国武将搭配

蜀国其实能统一天下,最终失败是因这两人死太早,不是庞统诸葛亮|刘备|法正|诸葛亮_新浪网
蜀国其实能统一天下,最终失败是因这两人死太早,不是庞统诸葛亮
蜀国其实能统一天下,最终失败是因这两人死太早,不是庞统诸葛亮
文/协虎团队 虫二狗三国时代,群雄并起,刘关张桃园之义给后世留下许多美好的憧憬,“兄弟之情”贯穿蜀国始终。蜀国,应该是三国中最特殊的一个,凭借着刘备的领导和他身边众多的谋士、名将的协助,硬生生从无到有建立了一个与曹魏、孙吴一道三足鼎立的局面。但其实,蜀国是最缺人才的。人们的印象中,蜀国的才子最有代表性的是卧龙和凤雏两谋士。“卧龙凤雏得一人便可得天下”,刘备一手建立的蜀国坐拥了两位当时最为著名的人才,但自荆州丢失后,蜀国始终是苟延残喘般在川地天险的庇护下,在天府之国发展生息,即使有着十六次北伐的壮举,但却很少有开疆拓土的成就。诸葛亮死后不久,蜀国也被魏国吞噬了,流失在历史中。为何刘备二人皆得却未得天下?一个很现实的问题是,凤雏有才,却早死,对蜀国的贡献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大;而卧龙为刘备鞠躬尽瘁,却“得其主而不得其时”。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其实还有下句,也是蜀国灭亡的重压原因,但却少有人知:“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意思是,子初和孝直这两个人,如果去掉一个,蜀汉政权就难以复兴。子初,即刘巴;孝直,即法正。法正原来是刘璋的部下,陈寿高赞此人能比同曹营的程昱和郭嘉,可想而知此人的厉害之所在。而早在刘备拿下益州前,法正就曾进言“夺益州以图天下”的策略,与诸葛亮的隆中对有异曲同工之妙。刘备拿下益州之后,法正就跟随刘备进取汉中,此时刘备军队面对的是曹军大将夏侯惇,局势相当不利。但法正善于奇谋,进言刘备军密,很快势如破竹,将夏侯惇斩首,成为汉中王。但在刘备风光正好的时候,下一年法正就去世了,刘备十分伤心,大哭了好几天,甚至封法正为翼侯。法正也因此成为了刘备时代唯一的一位有谥号的大臣。法正去世后,刘巴顶替法正的位置。刘巴虽然跟刘备同姓,其实一开始很看不起刘备,迟迟不愿为蜀国效力。直到刘备取得益州后,刘巴走投无路,才在刘备手下为官。刘备也不释前嫌,对刘巴委以重任。此时,正是刘备拿下成都之时,由于刘备与手下将士早有约定,破城之后众人瓜分成都财富,致使刘备遭遇了军心和财政的困难。刘巴看在眼里,于是进言刘备:“铸直百钱,平诸物贾,令吏为官巿。”计策实施仅短短数月,刘备的国库就充盈起来了,迅速让刘备集团得以稳定。刘巴治国有方,雄才大略,把刘备后方打理得井井有条,但仅仅在刘备称帝的第二年,刘巴也去世了。所谓子初孝直若亡一人则汉室难兴,刘巴和法正虽为刘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无奈天意弄人英年早逝,也为蜀汉难有大就的未来埋下了伏笔。在小说中,诸葛亮攻城略地势如破竹,但真实历史中卧龙虽善于治国安邦,军事能力却没有这么神乎其技。所以虽有卧龙,离开了刘巴和法正,汉室始终苟延残喘。可惜了这两位贤人都不长命,要不然加上卧龙诸葛亮,蜀汉何愁不兴盛?也正是法正、刘巴逝世之后,蜀国的发展不再如前线蓬勃,甚至开始走下坡路。虽有诸葛亮、姜维等人苦苦维持,但由于缺乏人才,纵使有过大败曹魏、十六次北伐的壮举,蜀国也最终消散在了历史的长河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看点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看点联系。(window.slotbydup=window.slotbydup || []).push({
id: '4387617',
container: s,
size: '300,250',
display: 'inlay-fix'
如果诸葛亮来当皇帝,蜀国能否统一天下?
历史上从来不缺乏名相,而其中最出名的恐怕就要属诸葛亮了,他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辅佐刘备,可谓是千古人臣的典范,可是如果诸葛亮自己去当皇帝呢?历史会如何发展?丞相当皇帝历史上并非没有出现过,而且很多,最早且最出名的恐怕就是商朝时期的伊尹了,他原本就是辅佐商朝灭掉夏朝的,可是他在当了丞相后辅佐太甲的时候,发现太甲做事方法太不务实,而且贪图享受,很容易把祖先留下的基业败光,于是伊尹干脆一不做二不休,直接代替败家子的太甲摄政当王,并且还把太甲流放去思过,等到太甲真正成熟后,又从新的把皇位让给了太甲。那么诸葛亮如果也当皇帝呢?1、成就上。诸葛亮在三国中的地位并非人们所了解的那般高,辅佐刘备的原本是庞统,后来换成了法正,最后才换成了他,而且他在刘备的军营中负责的都是后勤方面的问题,根本就没有机会接触到军事的核心,更不可能获得蜀国中大将的支持,伊尹流放太甲可以,可诸葛亮把阿斗流放,就是真正的造反,刘备的手下根本就不会同意。刘备最擅长的就是优待士族,以至于将领效忠的是刘备和阿斗,而不是效忠诸葛亮这个丞相。2、国内形势上。刘备死掉的时候,尽管也手拉手的对诸葛亮说可以代替阿斗来当皇帝,可是诸葛亮恐怕心里也明白,他根本就无法做到。蜀国当时刘备为了替关羽报仇,发动了夷陵之战,结果气势汹汹的过去,凄凄惨惨的回来,这一站大大的消耗了蜀国的实力,无论是军事上,还是经济上都大大的减弱,这对蜀国而言简直是雪上加霜,因为蜀国本身都不太平。蜀国的不太平,体现在内忧很多,刘备尽管获得了益州,可是益州当地的士族对待刘备一项都不太感冒,就算是诸葛亮能够评定南蛮作乱,可终究无法保证南蛮不会继续祸乱蜀国,关键时候给蜀国致命一击。蜀国外面因为刘备替二弟报仇的缘由,彼此原本合作共赢的联盟体系已经自动解除,吴国对蜀国发动战争直接成为可能,而且不要忘记最强大的曹魏集团一直都想要统一三国,随时都想要扑上来咬一口。如果诸葛亮一旦决定要争夺帝位,原本就处于崩盘阶段的蜀国,势必会直接坍塌,变成一盘散沙,肯定会加速蜀国的灭亡,一旦蜀国灭亡了,诸葛亮已经没有继续存在的价值了,也就只有死路一条。是时候,换个姿势关注TA
关注 功能升级,收割 TA 的最新动态
扫我下载最新九游APP
查看: 379|回复: 10
最后登录积分3506精华0帖子
, 经验 3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4 经验
看三国演义后蜀国的问题是从江东那里抢来的荆州开始,树立了两个敌人。和东吴名义上同盟。却因为荆州的关系有着严重利益冲突、注定了蜀吴的矛盾,所以就算从荆州出兵北上打魏国。吴国还是会趁虚而入。根本就不能全心全力去伐魏。
关羽失荆州。如果换别人守也不见得能守住。不可能万无一失,东吴天天盼这荆州那里。有机会就一定夺。这也导致了同盟关系形同摆设。& &
我觉得刘备得蜀地后吧荆州送给东吴巩固双方同盟关系,同心协力伐魏。比光靠蜀国自己打机会要大一些。而魏国不是蜀吴单方面就能灭掉的。
归根到底蜀,吴失败的原因就是没能搞好同盟优势和战略利益关系。如果能灭魏国,吴蜀就成了对立面。这时候对蜀国有很大的优势,那就是刘氏集团姓刘。比吴国更有号召力。对于吴国来说不可能想不到这一点。所以还是不能真心去攻打魏国。
夷陵之战前的吴国最弱、有野心却没能力。一直都是守。所以要想搞好同盟必须把吴国养肥。让他认为两份天下后依然有对抗蜀国的优势,只有这样以守为主的东吴才会以攻为主。而两分天下后蜀国能不能灭吴的几率远大于独自灭魏。 搞好同盟关系难度不比灭魏少。这就是难点之处。
最后登录积分11445精华0帖子
, 经验 11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5 经验
这个问题很简单,给玄德一本《反三国志》,让他照着做就可以了
最后登录积分17845精华1帖子
, 经验 178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5 经验
<font color="#6007389 发表于
这个问题很简单,给玄德一本《反三国志》,让他照着做就可以了
大水兔也知道有这本书
最后登录积分1532精华0帖子
, 经验 1532, 距离下一级还需 468 经验
蜀国完全没有一战之力,只是各种夸大罢了
最后登录积分3426精华0帖子
, 经验 3426, 距离下一级还需 574 经验
多么简单的问题,给大耳一万条AK47及足够的子弹,用不了三年,就能够一统天下!
最后登录积分9611精华0帖子
, 经验 9611, 距离下一级还需 1389 经验
刘备要想统一天下,并不是二哥守荆州那边变动,而是庞统入军的时候变动。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庞统因为人比较丑陋,一直被很多主公鄙弃,庞统一开始是吴国的,由于得不到重用,所以加入刘备军,岂不料进了刘备军,刘备一开始居然只让庞统做了县令。如果一开始重用庞统会是什么结局呢?众所周知,庞统乃卧龙凤雏之一,智谋不在诸葛之下,如果一开始得到重用,卧龙凤雏,双剑合璧的威力,那么没有刘备一开始不相信庞统,西川那里,庞统怎么会被射伤,又怎么会死。卧龙凤雏在,荆州岂能失守,还会有失街亭吗,空城计吗?
最后登录积分3506精华0帖子
, 经验 3506, 距离下一级还需 494 经验
<font color="#8469006 发表于
刘备要想统一天下,并不是二哥守荆州那边变动,而是庞统入军的时候变动。
看过三国的人都知道,庞统因为人 ...
最后登录积分11445精华0帖子
, 经验 11445, 距离下一级还需 2155 经验
<font color="#974163 发表于
大水兔也知道有这本书
他们太专业,我只好搅屎囧
最后登录积分25400精华0帖子
, 经验 25400, 距离下一级还需 2600 经验
大耳葛屁了,五虎老球了,胃炎判变了,猪哥亮盛名之累,一统天下?一桶浆糊还差不多。
最后登录积分9754精华3帖子
, 经验 9754, 距离下一级还需 1246 经验
蜀国没有发展
安卓平台下载
苹果平台下载诸葛亮明知蜀国不可能统一天下,为何还要出来帮刘备诸葛亮明知蜀国不可能统一天下,为何还要出来帮刘备游侠历史百家号读三国演义总让人百思不得其解的一点是,刘备因关羽之死迁怒东吴, 一意孤行要伐吴时,诸葛孔明为何没能劝阻呢?显然,答案是历史如此,无法更改,与其说是孔明无力阻止,不如说是他没有实际的经验足以劝止刘备。历史上的孔明当时还未打过仗,因而自然无法阻止刘备。孔明开始指挥作战是在刘备死后远征南方时,此前他一直担任后方工作。《三国志·蜀书·诸葛亮传第五》说:“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他善于备战,那么实战指挥如何呢?作者陈寿评价说:“应变将略,非其所长。”对此史家看法基本一致,认为诸葛亮没有指挥才能。诸葛亮剧照战争需要谋略, 而无论古今谋略都与科学技术密切相关,只是过去的科学今天看来多为迷信而已。 现代军队以雷达搜索敌人,而过去的雷达是占卜。卜星、卜云、卜风等全都曾是实用的军事技术,可以说是科学的萌芽。而且任何时代的大多数科学家都为战争服务,科学因为战争而进步,这是古今中外不变的道理。占卜师之类的科学家在过去的军队里很多,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世界各地神话传说中的英雄大都有魔术师般人物辅助于左右,为之出谋划策,譬如亚瑟王身边的玛林便是一例。演义既为战争文学,自然也必须有这么一个人。大致看去,扮演这一角色的只能是孔明。中国古代军队中的此类军事技术者通常是道士。 因此元杂剧以及此后戏剧中的孔明是一身道士打扮。唐国强版的诸葛孔明赤壁之战前夕,孔明一夜借箭十万,对此鲁肃十分佩服, 问孔明“何以知今日如此大雾?”孔明不无得意地说:为将而不通天文,不识地利,不知奇门,不晓阴阳,不看阵图,不明兵势,是庸才也。”并说自己三天前就已算定这日有大雾。按现代说法,这是科学技术的胜利, 评孔明多智而近妖,但这多智之妖正是科学之父。那么问题来了,诸葛亮上知天文,下知地理,又会奇门遁甲,早就算出来蜀国不能统一天下,为何还要出山辅佐刘备呢?这就叫“知其不可而为之”,这才是诸葛亮作为忠臣的人格魅力所在,令人感佩。(参考:金文京《三国演义的世界》《三国志》等)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游侠历史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专注于历史介绍与讲解,历史事件背后的故事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只有统一世界才能和平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