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G来了,视频和游戏哪个能带动付费流量带动自然搜索经营

4G将续演流量经营困局 三大策略或可助运营商解题-中新网
4G将续演流量经营困局 三大策略或可助运营商解题
  4G是未来还是已来?商用时间点越来越近,运营商4G哨前战也打得火热。中国移动在多个城市紧锣密鼓展开4G网络试运营,广州移动甚至开放了用户自带机入4G网;中国联通在广东升级3G网络,网速堪比4G;有媒体爆料称,中国电信4G态度已明朗,集团层面的4G战略将在明年1月份公布,目前已经明确了4G多模终端策略。
  4G商用哨声何时吹响似乎已经不重要,工信部上周透露了TD-LTE频谱分配计划,这意味国内4G发牌的最后一道障碍被清除。3G开启了运营商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流量经营旅程,OTT对传统语音短彩信业务的替代效应初显,而在4G更快移动网速,更高移动流量带来的环境下,这一趋势会如何演变?运营商该如何破解流量业务量收“剪刀差”的难题?记者就此采访了资深电信分析师、专栏作者李建昆(新浪微博“开眼视点”)。
  3G放量4G提速,语音短信已然平价化
  截至10月底,我国移动通信用户总数达到12.16亿户,3G用户总数达到3.79亿户,渗透率超过了30%。国内3G历经五年的发展,2G用户向3G迁转不断加速,运营商正迎来3G收获的季节。从业务使用层面来看,电话、短信功能使用量在萎缩,而通过流量使用微博、微信等OTT业务的越来越多,这种变化给运营商业务发展传递出何种信号?
  李建昆认为,2G时代,通信运营商的传统经营模式,一般都是紧紧围绕语音与短信开展业务,五花八门的各种套餐均基于这两个核心业务点之上,进行各式各样的排列组合,以打包、定向、定时等手段进行包装,向市场推出不同的品牌,以满足不同人群的消费需要。随着手机高速上网时代的到来,移动互联网已经深深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运营商不得不更加重视智能管道和流量经营的建设。可以预见,语音与短信的平价化趋势将不可避免,运营商的业务重心逐渐由网络层面向业务层面转移,如何创新出更有价值的新业务模式,并由此带动新的业务增长点,是摆在每个运营商从业者面前的难题。
  纵观国内电信市场,3G才初步普及,4G又接踵而至。从业务使用上来看,4G
LTE相比于3G最大的优势在于大流量高带宽的网络承载能力,换句话说,在语音、短/彩信被OTT替代、边缘化的4G时代,基于OTT模式展开的数据流量业务有望呈现爆发的增长态势,流量经营将成为电信业运营的重中之重。
  运营商陷流量经营困局,三大策略探索破题之道
  在3G开启的移动互联网时代,电信运营商为了避免沦为“哑管道”,提出了流量经营的课题,但是纵观三大运营商近几年的探索,在移动互联网如即时通讯、移动支付等热门领域,运营商都罕有建树。如何改变现有局面,创新流量经营模式,切准移动互联网的发展脉搏?
  李建昆认为,在传统的通信产业生态中,产业链呈现纺锤状造型,运营商掌握了整条产业链中间最大部分的利润,而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则开始改变这种状况,应用提供商已经在手机上创建属于自己的平台入口和业务,并逐渐掌握了移动互联网的利润核心,如App store、微信、微博等。为了抢占产业链的制高点,抓住手机流量的主要入口,各种各样的App如雨后春笋般不断涌现,都想在移动互联网这座金山淘一份属于自己的金子。运营商直接推一款专业性应用,因为资金链与经验的欠缺,一般很难竞争得过专业互联网公司的App。但换一个思维模式,既然大家都在淘金,不如卖水给淘金的人,做一个卖水的赢家如何?安徽电信日前推出一款名为“流量大爆炸”的应用,在流量经营模式的创新上,为市场拓展做出了有益的探索,这款应用的创新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以“流量置换”为核心。移动互联网时代,人们对于流量的需求与日俱增,尤其是到月底的时候,当手机流量包内余额不足,更是让人坐立难安。以此为切入点,与App应用商进行引流合作,用户在该应用内激活或下载App,均可获得一定数量的手机流量。如此既帮App应用商引来了人流量,又为在网用户带来了手机流量,把水卖给了淘金子的人,以流量置换实现了互动双赢。
  第二,以“虚拟货币”为抓手。每一款成功的App应用,无论产品设计得再好,也离不开前期的市场推广。基于这种刚性需求,当用户在该应用内分享App到微博、微信、QQ空间、论坛等处,将获得一定数量的智慧豆(虚拟货币)奖励。以虚拟货币为抓手,增加签到与抽奖等环节,提高了应用对于在网用户的使用粘性。
  第三,以“搭建平台”为目标。当应用的兑换行为已经达到一定数量,活跃用户达到一定基数,可以将平台化的目标向前推进一步,比如与公司电子商务平台对接,可用虚拟货币换取代金卷购买号卡或手机;与八大基地公司平台对接,利用虚拟货币直接购买增值产品;与话费积分商城对接,为虚拟货币提供更广阔的使用渠道。
  互联网基因改造是流量经营必由之路
  从3G到4G,运营商管道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回望国内运营商的转型,他们将圈地与流量经营捆绑的发展思路,从侧面反映运营商更加注重的仍是规模。
  目前国内移动用户已经突破12亿,普及率可以说相当高,新增用户更多的是以不同网间流动来实现,面临着管理和业务创新的内忧,同时还有OTT业务替代蚕食利润的外患。其实这个内忧外患说到底是流量经营困局难解造成的。电信运营企业的基因决定了其在各种应用上难以与互联网公司抗衡:一方面,运营商们自身没有互联网基因与互联网文化;另一方面,运营商的管道业务利润丰厚,让它们无压力也无动力在互联网增值业务上突进。
  传统电信运营体制、业务模式、移动互联网基因改造成为了破题流量经营的关键。运营商未来的流量经营之路该如何走?李建昆认为,2G时代已经成为过去,在流量大爆炸的3G/4G新时代环境下,不能囿于传统的语音经营思路,以打包、定向、定时等手段开展流量经营,将不能有力地抓住手机流量的入口,从而失去占据产业链的核心位置的机会。与运营商的优势业务相结合,以流量为切入点,以流量置换为核心、以虚拟货币为抓手、以搭建平台为目标,一步步创新流量经营模式,向互联网企业学习,把互联网基因和电信基因有机结合,才是运营商“去电信化”的必由之路。
【编辑:姜莹】
>IT新闻精选:
直隶巴人的原贴:我国实施高温补贴政策已有年头了,但是多地标准已数年未涨,高温津贴落实遭遇尴尬。
66833 34708 30649 18963 18348 16939 12753 12482 12188 12157
 |  |  |  |  |  |  | 
本网站所刊载信息,不代表中新社和中新网观点。 刊用本网站稿件,务经书面授权。
未经授权禁止转载、摘编、复制及建立镜像,违者将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 [] [京公网安备:-1] [] 总机:86-10-
Copyright &
. All Rights Reserved  |  首页  |   |
您现在的位置:> > >
4G时代来了:移动视频行业或将迎来大爆发
尽管坊间已经流传着4G牌照发放时间的各个版本,人们对发放4G牌照发放已有期待,但政府部门选择12月4日这天发放还是让业内感觉有些突然。
从11月4日11点到15点间,关乎4G牌照发放的各种传闻集中发酵,并最终在16点左右尘埃落定。
工信部向中国电信、中国移动和中国联通三大运营商发放了TD-LTE牌照,中国移动还同时获得固网牌照。
在科技业界以普天同庆的感觉,用种种角度解读4G牌照带来的格局演变以及各方利好时,普通用户的关注点却总有不同,甚至没法称得上是一件大事。
&4G牌照?没听说过。到是前段时间看到中国移动说可以预订iPhone了,我想到时候买个iPhone 5继续用我的移动号。&
这位用户似乎也不清楚iPhone5与iPhone5s/5c的区别,如果稍加引导,在他的心目中,&是不是现在微信可以发语音,将来可以发视频了。4G网络应该更快,上网费更便宜吧。&
网络更快,资费便宜,有新的应用,这是用户对4G的模糊印象。&在中国,3G、4G都只是运营商们拿来炫耀的数字,很多普通用户还在用2G的网络!我们并不需要你们的数字,我们需要的是真正的快速网络!&这是另一位网友的呐喊。
如果允许稍作幻想,一位用户站在十字街头,打开手机摄像头扫一下整个街道就可以看到最近的星巴克。这个场景是否很迷人?该应用场景使用的技术是增强现实,辅之地理位置信息,因为对带宽和流量的消耗过于庞大,3G时代过于奢侈,4G时代才有能力消费的起。
如果用专业的视角审视4G牌照发放带来的新机会,可以想到的是,那些因逼仄的上网环境无法普及的应用将从此有了用武之地,而那些在3G时代太耗流量的应用则会更加普及。
回顾3G时代,在业界普遍议论和寻找杀手级应用时,没人会想到苹果iPhone及其App Store生态链引爆了3G应用市场,Android系统开放生态链则让3G应用普及。也许再过几年,我们会发现我们现在对4G的憧憬是多么幼稚。4G时代,能够给用户带来惊喜的彩蛋何时出现,以什么形式出现呢?谜底或许会很有趣。
老树开新花
那些在3G时代因为带宽、流量而被限制的应用,比如图片、视频分享、远程监控、云存储等云计算服务、Web App、移动电商、手机游戏等,在4G时代将迎来二次进化。
其中,作为用户消费比例最大的移动视频应用将迎来首轮利好。
&移动网络进一步提速后,将推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尤其是对网络带宽依赖比较大的娱乐类应用。从移动视频行业来看,市场已经完成培育期,用户习惯从传统PC逐步迁移至移动设备,如果4G资费合理的话,移动视频用户将出现爆发性增长。&移动视频播放器100TV CEO刘述尧如此看4G牌照发放对移动视频应用的影响。
&玩拍&作为Youtube联合创始人的又一创业项目,一直主打6秒钟微视频应用。在4G牌照发放前,AVOS中国区CEO江宏一直很担忧短视频的分享问题。受流量的限制,短视频分享的效果一直不佳。为了节省流量,通常的做法是把视频极度压缩,让短视频和图片的流量差不多,但这样做的话,画面效果就差了很多。
&4G牌照发放将成为短视频分享行业最重要的转折点。&江宏说。
视频的另一个机会或许是移动视频直播类应用。目前,我们使用智能手机看视频习惯于,要么是在有WiFi的环境下观看,要么是在WiFi环境下先缓存好后离线观看。即使使用3G网络环境直接观看也仅限于一些短视频节目。
应用汇CEO罗川认为,在4G网络环境下,用手机直接视频直播将不再是问题。他以国外的一款应用App Qik举例,该应用支持实时视频流,&每一个携带智能手机的人瞬间就可以变成现场直播记者。这样的服务虽然并不是每个人都会用到,但专业广播团队未来一定会采用4G网络,视频分享类App也将迎来大繁荣。&
罗川推崇的4G网络的另一个受益者是手机游戏。手机游戏不但需要硬件设备,同样需要一个更快的互联网连接。&更快的网络连接,意味着玩家可以享受到更加流畅的体验,享受到画面更精美、更复杂的、需要强大网络连接的优质游戏。这些无论对于玩家还是游戏开发商,4G网络将会给他们带来一个全新的游戏盛宴。&
新应用机会
3G时代只敢想的一些应用模型演示,在4G时代将逐步成为现实。增强现实应用、智能家居和移动医疗可成为其中的典型机会。
如果说通过增强现实技术可以找到附近的星巴克咖啡馆似乎太小众且刚需不够,消防员在救火时带上有4G功能的头盔,头盔面罩上可显示一座大楼的建筑图,帮助他们在充满烟雾的大楼里面找到通路,这是否可以支撑4G新应用的理由?
3G时代,导航类应用已经成为用户必备,4G网络带宽的加速,导航类应用开发商已经开始探索&增强现实&概念,用手机的摄像头就可以呈现实时可视化的数据,定位或GPS信息。实际的应用中,增强现实导航技术在车载系统中将更加流行和广泛应用,福特Sync和通用OnStar已经采用这种技术。
另一个实用场景来自于移动医疗。今年6月举行的2013 GSMA亚洲移动通信博览会上,中国移动已经展示4G急救医疗应用。在当时,负责该项应用的工作人员透露,4G网络拥有超过十倍3G网络的速率,能够实现高速率的视频回传,缩减患者救治时间。移动状态下的应用更为必要。120急救车在移动过程中,可稳定维持20Mbps的上传速率,从而保障高清视频传输的稳定,以及X光片等大数据文件的快速传输。
此前,中国移动在南京、上海、浙江等多个城市进行了120急救车的现场演示。中国移动表示,在4G规模商用之后,此项应用将会逐步推广。
用户&以脚投票&
4G牌照发放对运营商本身是利好,相比以往模拟、2G和3G时代,运营商的&老大&地位可能不保,用户比以往获得更多的主动权。
在腾讯科技发起的调查中,有37%的用户表示一旦可以使用4G网络,就尽快入网,但另有45%的人持理性观望态度,&先等覆盖好了再说。&
一个解释是,目前4G并非刚需,更像锦上添花。
截止到今年10月,3G在我国的渗透率刚刚突破30%,目前3G的容量还有大增长空间,对依然使用2G网络,以及刚开始使用3G网络的人而言,对4G网络的需求微乎其微。
与此同时,4G建设刚刚启动,网络覆盖难以与高质量的2G网络和3G网络相比,作为普通用户,网络的稳定是其优选项。
另一个关注焦点是资费标准。中国移动表示,未来4G套餐由上网流量、语音通话、数据业务三部分组成,每部分均有多档方案可供选择,用户可根据需要自由组合。中国联通和中国电信由于目前没有可商用的4G网络,资费套餐无从谈起。
值得肯定的是,广东移动等省分公司通过赠送15GB流量的方式吸引4G种子用户。同时,近期还下调了4G资费方案。新方案执行后,不论是用户自带手机入网,还是办理合约购机,新套餐比原套餐无论语音还是流量只加不减,月费套餐相当于五折优惠。
这些对用户的示好,对于已经经受了多年运营商&霸王条款&的用户而言,是个新的好的开始。
(王冠、王帆、范晓东、梁辰、杨忠雄等对本文亦有贡献)
【对“4G时代来了:移动视频行业或将迎来大爆发”发布评论】
版权及免责声明:
① 本网站部分投稿来源于“网友”,涉及投资、理财、消费等内容,请亲们反复甄别,切勿轻信。本网站部分由赞助商提供的内容属于【广告】性质,仅供阅读,不构成具体实施建议,请谨慎对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② 内容来源注明“硅谷网”及其相关称谓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本网站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需经本网站许可方可复制或转载,并在使用时必须注明来源【硅谷网】或对应来源,违者本网站将依法追究责任。
③ 注明来源为各大报纸、杂志、网站及其他媒体的文章,文章原作者享有著作权,本网站转载其他媒体稿件是为传播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本网站不承担此类稿件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
④ 本网站不对非自身发布内容的真实性、合法性、准确性作担保。若硅谷网因为自身和转载内容,涉及到侵权、违法等问题,请有关单位或个人速与本网站取得联系(联系电话:),我们将第一时间核实处理。
我与司机的谈话看似很平常,其实却道出当前许多传统商业的大问题:不时尚、不注重细节……
| Copyright ©
硅谷网 版权所有 网站热线:(+86)010-
WWW.GUIGU.ORG All rights reserved.运营商求解4G:能否玩转流量经营?
与其被人颠覆,不如自我革命。在MWC2014大会上,中国移动总裁李跃表示,一个以智能终端、无线宽带、云计算为特征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中国移动将从网络、终端、业务三个方面推动4G快速发展。
4G的发展显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4G发展倡导流量经营,而三大运营商以何种方式经营流量,如何借助流量经营赶超对手抢占市场先机,是摆在当前运营商面前的关键问题。
运营商开启流量经营大幕
在发展OTT业务方面,三大运营商的方式各异。比如中国电信借助互联网企业,中国联通则与OTT竞合,而中国移动则更为激进。
在中国移动的规划中,将手机原有的语音、短信升级为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届时,用户不需要单独安装其他应用,就可以直接像WhatsApp、iMessage、微信等一样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通信功能。中国移动希望直接整合手机终端的通信能力和移动互联网的体验,即直接支持类似微信的OTT业务。
整合之后的&新消息&功能,可直接在手机的消息界面通过数据流发送文字、图片、位置等内容,在没有数据网络的情况下,才通过短信发送;而&新联系&则更加互联网化,除原有的联系人外,还增加了&我&、群、公众账号功能,&群&能提供多种通信服务,包括群聊天、群内内容共享等;用户可以通过搜索、二维码扫描、推荐等方式关注公众账号。
直白一点,中国移动的&业务升级&,就是将语音、短信以及飞信业务整合打包了在一起,而这种融合通信的特点已经跨过了传统的商业模式,全面转向了数据流量经营。
在对抗OTT的方式上,中国联通则采取了&变堵为疏&的方式。据媒体报道,广西联通推出的新版微信沃卡让用户在拥有六大特权的同时还增加了赠流量、赠云盘等六大优惠,其中所包含的&用流量换话费&新玩法更是别具一格。
根据广西联通的发展思路,用户每使用1M流量即可获得1分钟主叫通话,套餐内相当于含有300分钟的通话,多用多送。
无论是&自我革命&还是&捆绑流量经营&,都是强化4G竞争力的一种体现。目前,&4G流量恐惧症&的风头未过,用户对于4G带来的新型消费方式仍处于观望、徘徊阶段,运营商将业务升级或者是推出低价大流量产品的意义就显得尤为重要,所以,升级优化套餐,消除之前用户流量资费恐惧,迎合用户流量和应用需求是4G时代流量经营的特点。
此外,中国电信前不久正式推出了4G业务并公布套餐资费标准,且表示首批将在近百个城市提供4G服务;而中国联通也将于今年上半年实现4G商用。电信和联通先后加入4G战团,也表明三大运营商在4G时代流量大战一触即发。
仅仅是为了对抗OTT?
在流量经营方面,互联网企业显得更&溜&一些。在春节前后,欧朋、优酷土豆和360均宣布了自己的免流量计划。
据媒体报道,中国移动的北京用户通过欧朋流量器的免流量版上网,在开通免流量服务后,除了开视频和下载软件外都将免流量;而优酷、PPTV聚力、新浪微博甚至是移动游戏厂商分别于运营商合作,推出针对相应用户群的免流量服务。中国电信业陆续向多家互联网公司提供流量后向产品,和互联网企业联手开展&你消费,我买单&活动;而中国联通则宣布向全网3G用户免费赠送500M国内流量。
借助于天然的互联网优势,运营商与互联网企业联手推免流量计划是从前端收费转向了后向收费。业内人士认为,4G资费给用户带来的恐慌是阻碍用户广泛使用移动互联网应用的门槛,而视频、应用和游戏都是流量消耗大户,互联网企业为流量买单,解决了用户&流量恐惧症&,给运营商导入了更多的流量,同时,互联网企业更擅长后向收费,嵌入广告、销售道具等等,从这些收益来补贴用户上网流量费。
无论是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还是中国联通的微信沃卡,都是通过基础业务免费达到流量经营的目的,以前期免费带动后向收费,其形式都是通过对流量的细分,开发出新的收费流量业务。
微信沃卡的目的在于,确保用户可以不担心流量超标的前提下,充分享受微信沃卡的&特权&。腾讯和联通,一个有社交优势,一个有网络优势,而用户看中的正式微信沃卡带来其他的增值服务。
现在来看,中国联通在3G流量经营方面已经积累了不少经验。最新财报显示,2013年,中国联通实现营业收入2950.4亿元,同比增长18.5%,净利润达104.1亿元,同比增长46.7%;报告还显示,中国联通去年3G业务服务收入对移动收入的贡献达到59.4%,规模达到898.0亿元。
而中国移动的&融合通信&针对的并不是OTT业务。表面上看,&新通话&、&新消息&、&新联系&与微信并没有什么不同,但是将流量当做&语音和短信&卖,则体现出互联网思维的特点,将流量打包低价出售甚至是免费,短期来看会拉低流量单价、量收不匹配,但长期看,则会提升流量规模和流量用户。
传统业务地低值化不可避免,而虚拟运营商的入场则会加速这种趋势。媒体报道,多家虚拟运营商表示,业务正式运营时,将采用170号段和&100XX&格式的客服号,而在资费方面,则大多数会低于三大运营商先行资费水平。这也促使运营商流量产品设计由产品为中心转向以用户为中心。
事实证明,单纯的卖流量或者是免流量都不会是一劳永逸的做法,这不仅会迅速拉低运营商利润,也与4G发展从初衷背道而驰。
谁是中移动对手?
中国移动不仅在流量经营方面跨出了关键性一步,在4G布局上也较为领先。在网络方面,中国移动将推动TD-LTE网络向LTE-A演进,把速率从100M提升到200M、400M甚至1G;在终端方面,中国移动今年将会加大补贴,定下了1.9-2.2亿部销售目标,其中计划销售超过1亿部的TD-LTE终端;而在业务方面,中国移动将会通过同和通信构建用户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全新业务入口。
而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一方面在苦等FDD牌照,另一方面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4G布局。除公布套餐外,中国电信业进行了4G终端招标,但目前为止之只能为用户提供4G数据类业务,按照规划,中国电信今年将投入457亿元用户4G网络建设,不过在两种制式上的分配不太明确;有消息称,中国联通将于3月上线4G商用,首批会在全国23个城市开通TD-LTE服务。
相对于中国移动的&全面发力&,电信和联通&有限度&地提供4G服务是迫不得已。可以说,目前三大运营商在4G方面还不是一个等量级。
对于中国移动来说,在FDD牌照发放之前是一个窗口期,它不仅要提升品牌关注度,也需要在网络、终端及应用层面覆盖尽量多的用户,从而挽回在3G时代的颓势。
而对于中国电信和中国联通来说,4G发展的最大筹码是FDD牌照。一旦FDD市场启动,两家运营商则可利用3G市场的优势以及FDD网络的成熟度,很可能会回出现后发制人的效果。而这也成为了4G发展的最大变数。
相关报道:
新闻热线:010-
责任编辑:任光飞
名企动态: |
标志着Windows迈出个性化计算的第一步……
本站特聘法律顾问:于国富律师
Copyright (C) 1997-}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服务带动型规模经营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