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纪禾丰 有人知道海潮路么 说是带我玩 还说可以借给我本钱 有这样的好

禾丰的喜欢 | LOFTER(乐乎)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LOFTER for ipad —— 记录生活,发现同好
禾丰 的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nbsp&nbsp被喜欢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2}
{if post.type == 3}
{if !!post.image}
{if post.type == 4}
{if !!post.image}
{if !!photo.labels && photo.labels.length>0}
{var wrapwidth = photo.ow < 500?photo.ow:500}
{list photo.labels as labs}
{var lbtxtwidth = Math.floor(wrapwidth*(labs.ort==1?labs.x:(100-labs.x))/100)-62}
{if lbtxtwidth>12}
{if !!labs.icon}
{list photos as photo}
{if photo_index==0}{break}{/if}
品牌${make||'-'}
型号${model||'-'}
焦距${focalLength||'-'}
光圈${apertureValue||'-'}
快门速度${exposureTime||'-'}
ISO${isoSpeedRatings||'-'}
曝光补偿${exposureBiasValue||'-'}
镜头${lens||'-'}
{if data.msgRank == 1}{/if}
{if data.askSetting == 1}{/if}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_index < 3}
{if post.type == 1 || post.type == 5}
{if !!post.title}${post.title|escape}{/if}
{if !!post.digest}${post.digest}{/if}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if drlist.length>0}
更多相似达人:
{list drlist as dr}{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0}、{/if}{if drlist.length === 3 && dr_index === 1}、{/if}{if drlist.length === 2 && dr_index === 0}、{/if}{/list}
暂无相似达人,
{if defined('posts')&&posts.length>0}
{list posts as post}
{if post.type == 2}
{if post.type == 3}
{if post.type == 4}
{if post.type == 6}
this.p={ dwrMethod:'queryLikePosts',fpost:'f3a',userId:,blogListLength:30};  7月13号我中学毕业了。我好高兴啊。从此以后,我就是大人了,我能自己挣钱了。同时我又自由了,可以没有妈妈的唠叨,爸爸的管教,在农村那个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第二天,在爸爸的单位参加了欢送会,接受了单位送的简单的礼品;一套《毛泽东选集》,一顶草帽,一把镰刀,一个网兜和脸盆,系统团委书记还亲手给每个知青戴上了一枚崭新的团徽。系统的党委书记作了讲话,鼓励大家:“希望你们在农村那个广阔的天地里,好好干,入党、提干、争取早日上大学、快点回来……”听了他的话,我心里很不舒服“还是书记呢?怎么能这样,我可要争取扎根农村一辈子”。
  “这领导好像有点反动”回到家里我就是和爸爸这么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爸爸问。
  “和毛主席说的不一样,和党中央唱反调,好像反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不反动吗?爸爸。”我严肃地说。
  “去吧,看两年后你怎么说。”爸爸微笑的看着我。
  “爸爸,你怎么可以不相信你的女儿,邢燕子是我的榜样。”
  “好!好!好!爸爸相信你,好好干!”
  我一边和爸爸说着话,一边整理东西:简单的行李和爸爸单位发的东西。再拿了一套我最喜欢的小说《征途》。
  7月15日,晴空万里,天空一点云彩都没有。我们坐着大汽车,胸前佩戴大红花,斜挎黄背包,扎着红腰带,左手拎网兜,(这是多少次在梦中梦到的场面)在全县人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城市,来到了农村。广播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
  “向贫下中农学习!”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口号声此伏彼起,让人振奋,让人激动。
  下午我们来到了我们的新家,东兴公社,余家村大队——知青点。
  这里更是热闹啊,青年点宽阔的大院,挂着横幅标语“热烈欢迎新青年”广播里播放着我熟悉的配乐诗朗诵:
  “红日,
  白雪,
  蓝天,
  乘东风飞来报春的群燕。
  从太阳升起的北京启程,
  飞翔到宝塔山头,
  落脚在沿河两岸
  欢迎你们啊
  新来的战友,
  唢呐声
  腰鼓点
  信天游一曲上云端
  新来的战友
  让我告诉你,
  什么是革命青年的理想。”
  一群农家孩子跑来跑去,大队的全体领导,还有贫下中农代表,新来的知青和单位送行的人一共有100人左右,很欢快,大队党支部书记和老贫农代表都讲了话,让我们好好干。“毛主席都说了: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希望你们好好干,干出几个公社书记,县委书记来,为我们大队争光。”青年点还特意杀了一头猪,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大餐。
  @沃罗宁日
19:52:55  ..  -----------------------------  @金色银杏叶子
20:04:22  让您无语了,很抱歉!  -----------------------------  哈哈,楼主幽默
  @金色银杏叶子 人生是一场旅行
  叶子妹:晚上好!今晚我回家了,我不在家时,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啦!明天再来看你。晚安!祝好梦!
  @玉锦舟
15:25:57  确实,人生是一场旅行,有的长点,有的短,这是难以人为改变的。但是,是精彩抑或是无奈,选择权往往在自己手中。遵从内心,突破一切羁绊,追求自己想要的  -----------------------------  努力让自己活得快乐些:))
  @sva-26 22:32:34  @金色银杏叶子
人生是一场旅行  -----------------------------  是的,人生就是一场旅行……
  @秋韵摇摇
23:36:17  叶子妹:晚上好!今晚我回家了,我不在家时,得到你的关心和支持,谢谢啦!明天再来看你。晚安!祝好梦!  -----------------------------  姐姐回来了,那就可以看您更新的帖子了。
  @玉锦舟
15:25:57  确实,人生是一场旅行,有的长点,有的短,这是难以人为改变的。但是,是精彩抑或是无奈,选择权往往在自己手中。遵从内心,突破一切羁绊,追求自己想要的  -----------------------------  努力!加油!
  我终于来到农村,当上了农民。心里美滋滋的,有理想有抱负,“天高任鸟飞,海阔任鱼游。”初生牛犊不怕虎啊。  我们大队,因姓于得特别多,所以叫于家大队。离县城不到20公里,是远近闻名的先进大队,全大队有8个小队,从东到西一字排开,一条土路修得整整齐齐,路边的白杨笔直,已绿树成茵。党支部书记是个精干的女同志,出席全省的劳动模范,在她的领导下,全大队很富裕,鱼米之乡。我父亲原来在这里工作过,我也是在这里出生的。对于我来说不知道是说回乡准确,还是下乡正确,哈哈,管他呢……
  第二天早晨,刚刚3点钟就被上工的钟声惊醒。  “啊?这么早啊。”我揉着未睁开的眼睛说。  “不早了,天天都这样。你今天不出工,再睡一会儿吧。”和我临铺的孙姐告诉我。出来乍到的, 想给大家一个好的印象,连忙起床,到外面走走,看看自己的新家园。  我们的房子一共9间连在一起,男生住西屋3间,中间是厨房1间,女生住东屋3间,女生的里面还有仓库2间。房子很奇特,平平的屋顶,四圈沾满了玻璃瓶子,暂时还不知道有什么说道。往前面看是一望无际的大地,后面是大地一片。  我被分在第5生产小队,离知青点不远,在那里熟人很多。第三天我开始了劳动。赶的也是很巧,因为种了早熟的麦子,第一天的劳动就是割小麦。  “七月流火”这话真是不假。怎么能这么热?老天像是下火一样,天上一片云也没有,地上一丝风也没有,晒的人像火烧一样难受,既不可能去躲藏,也无处躲藏,更不敢躲藏。每割一捆麦子,汗水都要淌下很多,擦都擦不过来,顺着衣服流淌。农民和老知青他们一次割的是20个苗眼,我只割了12个苗眼,还跟不上。到中午时,能感觉脸很痛,汗滴落下来的时候,仿佛都是盐水擦洗一般,真是苦啊。晚上收工的时候,回到知青点脱下衣服换洗, 衣服的后背一片白色,并且很硬,都是汗水溻的,水分蒸发后留下来的盐分。到这时才真正体会当了农民的不容易,“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看来要做一个真正的农民还差得很远,首先要过的是劳动这一关。
  几天的劳动,麦子全部收割完了,拉到了场院,要打麦子送公粮了。大队想提前报捷,打麦机有限,全大队只有一台,只好发动全大队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用手工摔小麦,保证到期送上公粮。  队长站在场院里喊了几遍“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不拖全大队的后腿,在家的老、弱、病、残,都出来干活啦。”  “各家各户都听好了啊,来了的记工分,不来的扣工分,一天扣两天。”  随着队长的喊声,妇女主任亲自到各家去找,可是没见比平时人多。一会儿,大队领导来检查进度了。只听妇女队长小声说“白书记来了。”我抬头一看 果然,党支部白书记来了。“你们队的老娘们,怎么不来呢?”“叫了几遍了,还没到”队长解释道。  “怎么?都不干活啊?又不是地主老婆不能干活。大忙的时候,养着干什么?”白书记高喊着。  “是、是、再去叫”队长对妇女主任说。  “叫什么叫,不叫了,看看谁不来?”  也怪了,随着白书记的喊声,一个个平时不劳动的妇女陆续走来了,一点声息都没有就干上活了。  我觉得很奇怪,问道“怎么找不来,一骂就都到了?”  “你还不知道,这里的女人都欠骂”队长说。  “不会吧?谁不想让人尊重呢?”我说。  “告诉你个真事儿,”和我邻近的和一个社员说:“那天晚上,老张家的孩子一直哭,两口子哄都没哄好,老张太困了,就说,“我不哄了,明天出不了工可不行啊。”老张婆说“你快睡吧,白书记还要来检查……”白书记几个字还没有说完,孩子的哭声小了。再说一句:“白书记……孩子不哭了,在咱们大队,白书记几个字是最好使的,对于孩子来说,比“狼来了”还管用” 。  “真的吗?”我抠根的问。  “差不多是真的,二八开吧,”  “哈哈哈哈”
  这小麦,还真是不好摔,不比亚麻,一摔就能落下来,每个人很吃力的猛甩胳膊,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天下来,才摔30多斤,胳膊已经疼得抬不起来了,就这样晚上还得加班。  秋天,是星星最多的季节,看着满天的星星,不时有流星落下,老贫农王大爷说“每一个人都是顶着星星下来的,不知哪里的人又少了一个”我天生喜欢听故事,也顾不上是不是迷信了,连忙让接着讲。  “我不会讲故事,还是让老图说点有意思的事,大家都爱听”王大爷说。  啊?老图?那个上海的不法资本家?我困惑了,怎么这里的贫下中农和书里的不一样呢?这么没有阶级觉悟,和资本家称兄道弟,还把他们当作老师,捧为神仙……看来我得努力学习,提高路线斗争觉悟,说不上还能在这里找到几个暗藏的特务及其走狗。我一边想着,一边认真地听着   “上海的楼很高,我们家的房子很大,厕所都在室内,做饭不烧柴火……”老图慢慢的说着。  “不要宣扬你剥削阶级的那一套”知青王姐首先打断他的话。  “王姐,不着急,让他充分暴露”小肖说。  “还是毛主席说得好“阶级敌人,人还在心不死”老图,你想翻天是不可能的!”知青韩哥说。  “算了,算了,你们这帮知识青年,觉悟高,行了吧?”老贫农王大爷说。  “闲说话,不要上纲上线。以后你们在,就不说这个了,都快干活”队长说。  这么大的事就这么不了了之了。  “严重的问题,是教育农民的问题”毛主席的话是千真万确的,“看来我们得提高警惕了,队长和资本家穿一条裤子”回去的路上我们这么说
  杏妹,晚上好!辛苦了!早点休息吧,晚安!  
  一层层楼爬完了,好喜欢楼主阿姨写的。让我们了解了一些那段历史中平凡人的生活。赞赞赞!  
  Bb  
  无意中点进来,发现文笔清新自然,读着很舒服。再往后看原来楼主和我父母同辈,感觉好亲切,楼主阿姨多多更新,会一直追哦~~(^_^)
  甚是向往  
  看了您的帖子让人不知不觉的走入时光隧道,小时候贪玩,调皮的一幕就像在昨天一样,  
  @金色银杏叶子
15:02:00  刚搬来的时候是春天,外面的路和乡下差不多的不好走,都是泥和水。妈妈一般是不让出去玩的。对门有个小哥哥叫小军大我一岁,他家只有他一个孩子,据说是抱养的,很娇惯。他每天都来找我玩,玩的最多的就是和泥摔泡,用泥做小碗,大碗,盘子还可以捏小鸡,团鸡蛋,还有鸡窝鸡妈妈和鸡雏,再把砖头磨成细面当成颜色粘到手工的外面,让它们更加的好看和可爱。  每天都是小军把泥从外面挖回来再来找我,我们一起摔泡。把一大堆泥分成两半,一人一半,再用手团成圆球,捏压成碗型,越薄越好,对着光亮看一眼问一句:有没有窟窿有没有眼,对方说,没有!于是使劲的往地上一摔,空气的压缩,啪的一声,泡的底部爆出了大大的洞,对方再用和洞一样的泥巴把窟窿补上,再重新开始,直到一个人的泥巴输没,或者不玩了或者团在一起重新分配。赢了输了都开开心心的。    这几张是网络照片  —————————————————  摔泡啊,描写的满满都是回忆  
  @金色银杏叶子
15:10:00  养小鸡发生过还几个故事呢。  一天中午,爸爸妈妈都出去了,外面下雨我就把小鸡赶到室内来。这时讨厌的表哥来了,蒙蒙撞撞地往屋里走,一脚就踩上两只小鸡,一只死了,还有一只成了重伤,重伤的这只两条细腿可怜的压在了后面不能站立,吓得我顿时大哭,既害怕小鸡死去,还担心妈妈回来挨骂。正巧,有个远房的小姑来了,要把小鸡放在盆子下面扣住,然后用木棍敲打盆子,说小鸡就能被震醒。(应该和现在人昏迷时的电击差不多吧?)我看着站不起来的小鸡哭喊:“都少了两条腿了它还能活吗?那两条腿哪里去了?”小姑不由得笑了:哪两条腿?小鸡几条腿?真是气糊涂了,也吓傻了,连小鸡几条腿都忘了?敲了半天小鸡也没有救活,真是可惜了。  到目前这都是我家的经典故事。    —————————————————  其实用盆子敲,是可以让昏迷的小动物活过来的,写的挺好  
  @金色银杏叶子
10:29:00  每天的晚上我都很早的就把鸡窝的门堵上,严严实实的,可是一年也会有几次小鸡被黄鼠狼咬死咬伤。那黄鼠狼还很会找时间,爸爸在家的时候,它们一般不来,爸爸不在家的时候,它们就有可能来。爸爸不在家我会比平时更加认真的看好小鸡,可是一点用都没有。   有一天爸爸出差了,我和姐姐忧心忡忡地说:老天保佑,平安无事!于是我们睡了,到了半夜,听见妈妈的喊声:你们快起来,黄鼠狼来了,快去看看。我和姐姐战战兢兢的开门出去...  —————————————————  女孩子还是怕怕的  
  @夕雪染琴
23:04:47  一层层楼爬完了,好喜欢楼主阿姨写的。让我们了解了一些那段
中平凡人的生活。赞赞赞!  -----------------------------  谢谢!
  @鲁御树莓
22:21:47  杏妹,晚上好!辛苦了!早点休息吧,晚安!  -----------------------------  谢谢姐姐!那么晚还没休息?我21点就下网。
  @小猪噜噜AB
00:44:19  无意中点进来,发现文笔清新自然,读着很舒服。再往后看原来楼主和我父母同辈,感觉好亲切,楼主阿姨多多更新,会一直追哦~~(^_^)  -----------------------------  多谢多谢!
  @姑娘的tianya
07:11:57  甚是向往  -----------------------------  别向往啊,时代还是前进的。当年我们想都没想到世界会变成这样,每天可以吃肉,天天可以看电视,兜里有电话,吃野菜倒是时尚了:))
  @u_16-07-28 08:22:45  看了您的帖子让人不知不觉的走入时光隧道,小时候贪玩,调皮的一幕就像在昨天一样,  -----------------------------  可以来说说吧,一起回忆。
  @金色银杏叶子 现在也是不好过啊
  @金色银杏叶子
11:16:00  说说小时候的“美食”吧:))    当年人们所崇尚的是艰苦朴素。对于衣服是;“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在大家的心目中,穷不是坏事,“穷则思变“啊。奢侈浪费才是最为可耻的,但也实在没有什么可奢侈的,因为大家都不富裕。在穿戴上是如此。在吃的问题上就更是如此了。   我小时候的理想就是盼着能每天都吃上一顿馒头,那可真是香极了;要是能吃上打卤面,咸黄瓜做的卤子那可就是神仙过的日子。我们玩的过家家游...  —————————————————  楼主的经历能够这么朴实的描写出来,还是很好的,都说当年苦,只知道概念,不知道过程。另外楼主小时候水果随便吃到计划经济的排队,可见事实才是最好的证明。  
  @金色银杏叶子
20:06:00  先到了最西头住着的魏叔家,姐姐说:“你们为什么占国家的便宜”?   我们在后面也跟着喊:“为什么?”   魏婶说:“没有啊,我们没有占便宜”。   小军说:“你家用大灯泡,不是占便宜是什么?”   我们跟着高喊:“换下来,换小的”!   这“占国家便宜”的罪名可是不小,红小兵们的话是要听的,魏叔家马上把灯泡换成了小的。我们接连走了几家,家家都是如此地对大家百依百顺。   我们正打算胜利凯旋,可姐姐...  —————————————————  孩子永远是最好忽悠的,最近的肯德基事件可见一斑。  
  @金色银杏叶子
19:12:00  我上学的时候是个特殊时期,基本没有学多少文化课,大部分时间就是革命,活动,劳动,学工学农学军,批判资产阶级:))   革命是每天都要参与和参加的,像给老师提意见,汇报什么,管了别人的闲事错事,斗私批修都包含在这个范畴吧?我说不清楚[d:可爱]   说说下乡劳动吧。我现在也不明白农民是否欢迎。   每个学期都要下乡参加劳动,夏天去除草,从家里带着小锄头,带着水壶,有的带一件换洗的衣服,更多的同学什么...  —————————————————  机智的女同学。不知说的是否是知青下乡那个年代?听一个牛人说,其实就是安排城里年轻人下去和老百姓抢饭吃,不然会有卷子  
  @金色银杏叶子
19:14:00  现在的小朋友大朋友都吃芒果吧,你们知道我们第一次见到的芒果是怎么来的吗——是毛主席送给我们的。你还真别不信!千真万确!我能糊弄你们吗?!   有一天,广播说,刚果领导人访华给毛主席送来了“芒果”,他老人家没有舍得吃,要送给全国人民。过了大约半个月,老师告诉我们:   “今天,毛主席送的芒果到了,一会我们去迎接”   “啊!太高兴啦。”   “毛主席真关心全国人民啊”   “毛主席万岁!毛主席万岁!...  —————————————————  田地里的也香泡吧  
  @金色银杏叶子
16:15:00  我说了这么多你是不是觉得我们不上课?其实我们也上课的。只是内容和革命紧密相连……   文革的中期,周总理发出了“复课闹革命”的讲话,各个学校开始上文化课了,但也是有选择的学习,只学和形势有关的知识。政治课,学党史“路线斗争”,我们每个人都把党的“九次路线斗争史”背的滚瓜烂熟,并且至今没忘。语文课讲的都是毛主席的著作和大庆、大寨以及英雄的感人事迹。英语只会说“毛主席万岁!”和“祝伟大领袖毛主席万寿无...  —————————————————  周总理总是那么温暖,复课闹革命,起码复课了不是嘛  
  @金色银杏叶子
16:16:00  我还是给你们说说数学课吧。老师首先讲:“伟大毛主席教导我们说:“在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范围内,人类总是不断发展的,自然界也总是不断发展的,永远不会停留在一个水平上……”现在开始讲《三角形的稳定性》我国的劳动人民,是最先进和最有实践经验的战士,早在1000多年前,就发现了三角形具有稳定性,正如毛主席所说的那样:最聪明和最有实践经验的 是生产第一线的劳动人民……我们应该打破洋奴哲学,向工人阶级学习、向劳...  —————————————————  不知黄帅,张铁生是哪个时间,如果是文革末尾的反潮流,就是兔死狗烹了  
  @金色银杏叶子
20:29:00  7月13号我中学毕业了。我好高兴啊。从此以后,我就是大人了,我能自己挣钱了。同时我又自由了,可以没有妈妈的唠叨,爸爸的管教,在农村那个广阔的天地里,大显身手,做一个社会主义的新型农民。  第二天,在爸爸的单位参加了欢送会,接受了单位送的简单的礼品;一套《毛泽东选集》,一顶草帽,一把镰刀,一个网兜和脸盆,系统团委书记还亲手给每个知青戴上了一枚崭新的团徽。系统的党委书记作了讲话,鼓励大家:“希望你们在农村那个广阔的天地里,好好干,入党、提干、争取早日上大学、快点回来……”听了他的话,我心里很不舒服“还是书记呢?怎么能这样,我可要争取扎根农村一辈子”。  “这领导好像有点反动”回到家里我就是和爸爸这么说的。  “为什么这么说?”爸爸问。  “和毛主席说的不一样,和党中央唱反调,好像反对知识青年上山下乡,还不反动吗?爸爸。”我严肃地说。  “去吧,看两年后你怎么说。”爸爸微笑的看着我。  “爸爸,你怎么可以不相信你的女儿,邢燕子是我的榜样。”  “好!好!好!爸爸相信你,好好干!”  我一边和爸爸说着话,一边整理东西:简单的行李和爸爸单位发的东西。再拿了一套我最喜欢的小说《征途》。  7月15日,晴空万里,天空一点云彩都没有。我们坐着大汽车,胸前佩戴大红花,斜挎黄背包,扎着红腰带,左手拎网兜,(这是多少次在梦中梦到的场面)在全县人民的欢送中,离开了城市,来到了农村。广播里震耳欲聋的欢呼声  “知识青年到农村去,很有必要”  “向贫下中农学习!”  “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  “扎根农村干一辈子革命!”口号声此伏彼起,让人振奋,让人激动。  下午我们来到了我们的新家,东兴公社,余家村大队——知青点。  这里更是热闹啊,青年点宽阔的大院,挂着横幅标语“热烈欢迎新青年”广播里播放着我熟悉的配乐诗朗诵:  “红日,  白雪,  蓝天,  乘东风飞来报春的群燕。  从太阳升起的北京启程,  飞翔到宝塔山头,  落脚在沿河两岸  欢迎你们啊  新来的战友,  唢呐声  腰鼓点  信天游一曲上云端  新来的战友  让我告诉你,  什么是革命青年的理想。”  ……  一群农家孩子跑来跑去,大队的全体领导,还有贫下中农代表,新来的知青和单位送行的人一共有100人左右,很欢快,大队党支部书记和老贫农代表都讲了话,让我们好好干。“毛主席都说了:农村是个广阔的天地,在这里是可以大有作为的,希望你们好好干,干出几个公社书记,县委书记来,为我们大队争光。”青年点还特意杀了一头猪,大家围坐在一起,吃了一顿香喷喷的大餐。    —————————————————  全世界可是还有三分之二的穷人呢,不得不说啥时候都要有口号的,现在的中国梦也是这样  
  @金色银杏叶子
18:25:00  几天的劳动,麦子全部收割完了,拉到了场院,要打麦子送公粮了。大队想提前报捷,打麦机有限,全大队只有一台,只好发动全大队的劳动力和非劳动力用手工摔小麦,保证到期送上公粮。   队长站在场院里喊了几遍“为了保证完成任务,不拖全大队的后腿,在家的老、弱、病、残,都出来干活啦。”   “各家各户都听好了啊,来了的记工分,不来的扣工分,一天扣两天。”   随着队长的喊声,妇女主任亲自到各家去找,可是没见比平...  —————————————————  上几年央视放的老农民电视剧,那个牛大胆老婆简直不要太像,谁不怕  
  @金色银杏叶子
18:28:00  这小麦,还真是不好摔,不比亚麻,一摔就能落下来,每个人很吃力的猛甩胳膊,用尽全身的力气,一天下来,才摔30多斤,胳膊已经疼得抬不起来了,就这样晚上还得加班。   秋天,是星星最多的季节,看着满天的星星,不时有流星落下,老贫农王大爷说“每一个人都是顶着星星下来的,不知哪里的人又少了一个”我天生喜欢听故事,也顾不上是不是迷信了,连忙让接着讲。   “我不会讲故事,还是让老图说点有意思的事,大家都爱听”...  —————————————————  不大彻何来大悟。  
  @大江宁静
这个帖子不错  
  唉,我家大爷在文革被批斗得要紧,可以说受尽了折磨
  帖子不错就得顶,顶!
  挺好的  
  杏妹,下午好!天热,保重!
  杏妹以流畅、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叙述了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事情,生活气息浓厚,引人入胜。是个好帖,顶!
  @随梦而飞mf
11:56:12  唉,我家大爷在文革被批斗得要紧,可以说受尽了折磨  -----------------------------  我爸爸当时在报社工作也挨批了。
  @晚霞无限美
12:53:47  帖子不错就得顶,顶!  -----------------------------  谢谢大哥老师!
  @滚蛋吧楼主君
15:13:01  挺好的  -----------------------------  这名字,哈哈!
  @鲁御树莓
15:37:32  杏妹,下午好!天热,保重!  -----------------------------  姐姐好!是您那边热,我这里已经可以了,很舒服的。您们多保重吧。
  @鲁御树莓
15:54:52  杏妹以流畅、生动、形象、幽默、的语言,叙述了自己从小到大所经历的事情,生活气息浓厚,引人入胜。是个好帖,顶!  -----------------------------  谢谢夸奖!就是一个小朋友的记忆,也有可能有偏差的。
  @金色银杏叶子 认真在看在想你们当时的样子,流畅生动的文字,很诱人呀!
  杏阿姨 您的贴思路清晰
感觉身临其境一样
我奶奶也80多了 也老跟我唠她年轻时候的事 现在她还是一样闲不住 总要下下地什么的 那时候的她们可真勤快  
  @金色银杏叶子
15:03:00  在玩泥巴的游戏中,我们迎来了夏天。也认识了更多的小伙伴,隔壁李家的小华还有她的弟弟妹妹们,小军家隔壁的燕儿和她的弟弟妹妹还有她的老奶奶。燕儿家的对门有一个大哥哥和一个大姐姐都是中学生他们不和我们玩。   每天早上姐姐上学了,我帮助妈妈扫地洗碗喂小鸡,好认真的做好每一个活,然后就可以出去玩了。   小军比我们大一岁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头,领着我们一群小丫头,小华带着妹妹,小燕也带着妹妹,我的妹妹还没出生...  —————————————————  最后你跟小军在一起了没?  
  我是一个50年代后出生的。从我记事起就和小伙伴们玩。那时候根本也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这些高级货。我们玩的都是小孩子气很美的玩意。也不用买就是自己偿试自己做。玩的很开心的。  
  如话家常般叙述了那个火红年代的亲身经历,文中,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
  @秋韵摇摇
11:27:17  如话家常般叙述了那个火红年代的亲身经历,文中,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  -----------------------------  姐姐能高度概括,您以前是记者吗?
  @橄榄树711
10:09:00  我是一个50年代后出生的。从我记事起就和小伙伴们玩。那时候根本也没有电视,电脑,手机等这些高级货。我们玩的都是小孩子气很美的玩意。也不用买就是自己偿试自己做。玩的很开心的。  -----------------------------  我们小时候玩得很淳朴:))
  @炉中铜
08:23:47  @金色银杏叶子
15:03:00  在玩泥巴的游戏中,我们迎来了夏天。也认识了更多的小伙伴,隔壁李家的小华还有她的弟弟妹妹们,小军家隔壁的燕儿和她的弟弟妹妹还有她的老奶奶。燕儿家的对门有一个大哥哥和一个大姐姐都是中学生他们不和我们玩。  每天早上姐姐上学了,我帮助妈妈扫地洗碗喂小鸡,好认真的做好每一个活,然后就可以出去玩了。  小军比我们大一岁自然就成了我们的头,领着我们一群......  -----------------------------  哈哈!只是玩伴,后来我家就搬家了,他和打了砂锅的那个孩子结婚了。
  @木兰街
23:35:48  杏阿姨 您的贴思路清晰
感觉身临其境一样
我奶奶也80多了 也老跟我唠她年轻时候的事 现在她还是一样闲不住 总要下下地什么的 那时候的她们可真勤快  -----------------------------  让您奶奶讲讲过去的故事,然后你写下来,会很有意思的。
  @浅止斋
22:36:37  @金色银杏叶子
认真在看在想你们当时的样子,流畅生动的文字,很诱人呀!  -----------------------------  我在农村的时候感觉很好的,就是累了点,现在还时常后悔为什么考学返城呢:))
  @秋韵摇摇
11:27:17  如话家常般叙述了那个火红年代的亲身经历,文中,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  -----------------------------  @金色银杏叶子
19:48:04  姐姐能高度概括,您以前是记者吗?  -----------------------------  谢谢妹妹的褒奖。我曾经在报社工作过,但不是记者。
  @秋韵摇摇
11:27:17  如话家常般叙述了那个火红年代的亲身经历,文中,行为动作和心理活动的描写,使文章生动感人。  -----------------------------  主编的口吻!
  @浅止斋
22:36:37  @金色银杏叶子
认真在看在想你们当时的样子,流畅生动的文字,很诱人呀!  -----------------------------  @金色银杏叶子
19:53:23  我在农村的时候感觉很好的,就是累了点,现在还时常后悔为什么考学返城呢:))  -----------------------------  近年回去看过没有?
  我已经来半个月了,外面下着小雨,不能出工。好好歇一天,洗洗衣服。  “谁想回家?搭伴一起走,有吗?”团支部副书记小张在外面问道。大家都嫌路不好走,都说不回去,她只好自己回去了。  下午,雨住了,天晴了,很热。  新知青战友李延义说“太热了,有人和我一起去洗澡吗?”  “太热了,不想走,不去。”很多人都在打扑克,玩得正高兴,没人想去洗澡。  “你也别去了,太远了,路还不好走。”点长韩哥说。  “那我自己走了啊。”小李子不顾任何人的劝解,哼着小曲义无反顾地走了。  小李子刚走,大队部来了一辆警车。下来了一帮警察,说是调查点事。神神秘秘的。分别找每个人谈话。最后一个找到我“你知道小张和谁是朋友吗?你和她关系密切吗?在咱们大队有人和她有仇吗?”警察连珠炮似的问到。我傻了:“不知道,我刚刚来半个月,和谁都不熟。”即不告诉怎么回事,还嘱咐了一句“不许说出去。”每个人都是满头雾水,互相之间还不能议论,用那种神秘的眼神互相看着,猜测着,不知道张书记出了什么事?很着急,都在院子里走来走去。小张的男朋友小陈更是急不可耐,他去了大队部,找警察询问,警察说“该知道的时候就知道了。”咳!等吧。
  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在我们的焦急等待中,大队杨会计来了,说:“小李子让水淹着了,你们快去看看吧。”“啊?不会有危险吧?”我们不顾天热、路远、大家不约而同的向水库跑去,4---5公里的路程只用了10几分钟,到了水库,只见围了很多的人,小李子脚冲着水库直挺挺的平躺在那里,脸上盖着手绢。任凭战友们的呼喊他就是不回答。啊?难道小李子已经死了?就这样一个每天乐呵呵的小男孩,刚刚出去还不足一个小时,就死了?就永远再也不能回来了?
  “我们和他一起来就好了。”韩哥说。
  “就是,这么年轻的孩子,就这样结束了,太可惜了。”群众在议论纷纷。
  “这事是怎么发生的?是不幸遇难还是为了什么?为什么没有人抢救?”白书记来到现场,一边驱散了围观的群众,一边布置工作,并告诉会计给他家里打电话并通知公安局。警车又一次的开来了,“大家都回家等消息吧。”白书记这样对知青说。
  天渐渐的黑了,青年点里笼罩着一片阴云。大家谁都没有吃饭。新来的战友,你到这里刚刚一周,只有18岁的生命就这样完结了,太令人痛心了。这一晚,女生都没有睡觉,害怕,尤其不敢平躺着,那种感觉就是小李子在我们身边。这是我第一次看到人的死亡,知道生命的脆弱,人生的短促和无奈。
  “要说小李子这人真不错,虽然是新来的,社员也都说他人好,难道真的是好人没长寿?”不敢睡觉的宋姐先开了言。
  “是啊,昨天我洗衣服还帮我挑水了,我还没说谢谢呢。”大大咧咧的孙姐无不遗憾的说。
  “对了,小李子还有自行车呢,怎么没看见?”宋姐又问道。
  “张书记回家骑的那个就是。”
  “张书记骑小李子的自行车回家的?你说是不是张书记点背,影响到小李子了?”历来和张书记不和的孙姐,在为小李子打抱不平。
  “快别瞎说了,小张也够倒霉的了,还不知道摊上什么事了,总之不能是好事。”
  “是啊,要是好事她自己早就回来出吵吵开了,还用警察来?”
  “咱们青年点怎么了?这么多年也没有发生过什么坏事,怎么全让咱们赶上了。”
  第二天,小李子的家人来了,听到她妈妈撕心裂肺的痛哭:“我苦命的孩子,你就这样走了,让我们可怎么活啊?”
  小李子的父母把他葬在了水库旁边。让他真正实现了的扎根农村一辈子的理想。
  下午白书记来到知青点,给我们开会,很慈祥也很严肃:
  “党组织和你们的父母把你们送到我们这里,交给了我们,我们要为你们负责,你们也要为你们自己负责。家里人很惦念你们的,组织也很关心你们,你们自己也要注意,社会是复杂的,阶级斗争是多种多样的,要减少不必要的牺牲。”
  “以后女青年的不能单独自己回家,要搭伴,男生的不许去水库洗澡。”
  “这样的事情不能再发生了,我以人格和党性向上级党委打了保票的,再犯错误,我决不轻饶你们.”
  原来张书记那天她自己回家,在路上遭人强暴。警察以最快的速度五个小时抓到了罪犯。罪犯已经绳之以法了。但他的男朋友和她解除了关系。但为了这事,夏天推荐上大学时,白书记特意为小张要来了一个名额,被保送到辽宁上大学,好像和张铁生是校友。看来坏事也能变成好事。
  @金色银杏叶子
10:44:32  我已经来半个月了,外面下着小雨,不能出工。好好歇一天,洗洗衣服。  “谁想回家?搭伴一起走,有吗?”团支部副书记小张在外面问道。大家都嫌路不好走,都说不回去,她只好自己回去了。  下午,雨住了,天晴了,很热。  新知青战友李延义说“太热了,有人和我一起去洗澡吗?”  “太热了,不想走,不去。”很多人都在打扑克,玩得正高兴,没人想去洗澡。  “你也别去了,太远了,路还不好走。”点长韩哥说......  -----------------------------  语言流畅、朴素,娓娓道来,耐人寻味。有写日记的习惯吗?文中有很多细节写得细致入微,又不像加工过。因为都很接地气,否则你有超长的记忆力。
  @木兰街
23:35:48   杏阿姨 您的贴思路清晰 文笔舒畅 感觉身临其境一样 我奶奶也80多了 也老跟我唠她年轻时候的事 现在她还是一样闲不住 总要下下地什么的 那时候的她们可真勤快   —————————————————  @金色银杏叶子
19:51:00  让您奶奶讲讲过去的故事,然后你写下来,会很有意思的。  —————————————————  呵呵
遗憾的是我没您这么好的文采  
  说说在农村看电影……  早就盼着看电影,可在乡下看电影非常不方便。电影放映队不来,急死也没用。  下午快收工的时候,打头的老于说:  “海南公社的双山屯,放电影,今天早点收工,吃完饭就去看电影。”  “什么电影?”  “《青松岭》是说咱农村事的。”  “好啊,好啊”大家都欢呼起来。不到6点就收了工,吃完了晚饭,我们青年点全体出动,向双山屯走去。双山屯和我们是邻居,不是一个公社的,大约十来里地。  “怎么这么远啊?好像有10来里地。”“算得不错啊,走大陆正好10里,走毛毛道7-8里地吧。”前面有跑的,后面有追的,大家说说笑笑,没觉得太累,一个小时就到了。  我是第一次在乡下看电影,没有电影院。  这里用人山人海来形容一点都不过分,每个人的脸上都挂着笑容,兴高采烈的,就像过年一样。片子早已挂上,就是一块白布,高高地挂在两棵树的中间。站在人堆里,人前人后都是人,涌涌挤挤的。  这是我没来的时候在家里看过的电影,所以也没有认真地看,只是前后左右地看热闹,小孩子也都不看电影只在人群里钻来钻去,还有那些当地的男青年也不看电影四处乱看。看见那个好看的女孩子就往人家的脸上吹烟。碰见个厉害的,被臭骂一顿也在所不惜。
  “啪、啪”随着万山大叔的鞭子声我听到了两声清脆的响声,连忙回头,只见,后面的一个矮个男青年手捂着脸在小声地说“你打我,你等着,我叫人收拾你们。”原来是我们青年点的孙姐在和那个人打架。“怎么回事?”呼拉一下,20几个知青全部围上来,“他往我的脸上吐烟,第一次我没理他,接着又吐过来了。太欺负人了。不教训他,不知自己是谁了。”“是当地的吗?兄弟们时刻准备着,他要是想打,咱就把他打狠点,我们一起上。如果能不打最好。”韩哥筹划着。“放心,时刻准备着。”大家异口同声地回答。只见男生各个摩拳擦掌,有的在准备棍子,有的在拧三节手电筒,这可是打仗的好武器。我害怕了,说:“咱们走吧,韩哥。”“不能走,要是走了,以后再也别想在外村看电影。知道吗?今天必须打出点威风来,露露咱知青的脸。”孙姐也说:“你躲在后面就行了,没事,我保护你,别怕。”“那我也不害怕了,不就是一帮地痞、流氓嘛,豁出去了,不会给你们丢脸的。”“那就好,我们都不是孬种。”我们都不看电影了,像侦察兵一样,机警的四处瞭望。
  大约过了10分钟左右,只见5、6个当地年轻农民蹿了过来,嚷嚷着:“那个敢打我们弟兄,出来,让我们瞧瞧,妈的,没人了。”孙姐一个箭步冲到前面“姑奶奶我惩治了流氓,怎么了,谁怕谁啊,不服的过来。”男知青们也一字排开,手握武器站在了孙姐的后面,韩哥走上前来说:“我们是余家村大队的知青,你的哥们欺负了我们的女青年,被女生打了,你想怎么办?说吧,我们奉陪。”“女的就能随便打人啊?强龙还压不过地头蛇呢。”领头那个人说。“你想怎么办吧?”韩哥问到“要是打我接着,我不能让你们打女生,今天不想打也没事,哪天都可以找我们去”对方不知是被我们的阵势吓着了,还是没想到是被女人打了他们的人而羞耻,说“今天不和你们计较,有空再会。不就是余家村的知青吗?,先记住了。”说完,他们就撤了。韩哥说:“他们害怕了,再也不会和我们为难了。小孙,你够猛,不愧假小子!”孙姐说“我惹的事,我还能缩后?那不是太小看我了。”看完电影跑回家已经11点多了。
  时间过得真快,一晃,我已经来了一个月。早晨生产队里没有活,就和几个姐妹一起回家。  我已经一个月没有回家了,在路上,飞快的骑着自行车,想早一点到家,给家里一个惊喜。大约5点多钟,我敲起了家里的大门,爸爸出来开门说“你妈妈还说,谁这么早就来串门,太没礼貌了”。  啊?这还了得,我几十里路都走过了,他们还不起床?连忙跑到屋里说“寄生虫们,我回来了,你们还不起啊?简直和地主差不多!”弟弟说“山炮进城了,乱轰乱炸。”妈妈连忙说,“饿了吧,就做饭了。”  一会饭好了。“怎么还是剩饺子呢?也不做点别的,真是的。”姐姐嘟囔着。我可是一个月都没吃到饺子了,真好。“吃饺子还不满意,简直就是忘本!”我向姐姐抗议到。妈妈说:“都该让你们下乡,接受锻炼,省得挑肥拣瘦的,难伺候。”  看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真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知道了劳动的艰辛,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对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看来,知识青年上山下乡接受贫下中农在教育,真的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知道了劳动的艰辛,知道了粮食来之不易,对每个人的人生之路都是一笔巨大的财富。
  杏妹,下午好!昨天是建军节,今天是8月的第二天,祝福送给您:祝您健康、平安、开心、如意、快乐、好运常伴您身边!  
  时间过得真快,来到农村已经三个月了。庄家已经从绿色变成了黄色,过完了八月节就该秋收了。  八月十四,大队就开始打鱼了,在那个夺去了我们战友生命的鱼塘中,养了几千斤的鲤鱼,这是大队领导顶住了多少次上级的压力,才保住的鱼塘。上午大队领导亲自督战,几台水泵呼呼的在往外抽水,估计在晚上,就能打出鱼来,全大队的男女老少都在眼巴眼望的看着,想着,期待着那香喷喷的炖鲤鱼,炸鲫鱼。  青年点里,热火朝天,中午就杀了一头猪,晚上就做了一桌子美餐,大队领导特意来和大家一起过节。晚饭时,男同学们陪领导喝了很多酒,然后去鱼场看鱼。女同学们帮着老师傅收拾完了碗筷,坐在一起聊天,聊的主体没有离开吃。孙姐说:她只吃炸鱼,炖的都不吃,她那份鱼就送给别人吃。一年到头也没有吃过一次鱼,谁能不想呢?再说一头猪看起来不少,但是,青年点里就三四十人,加上大队领导,再给军属,五保户送点,摊到每个人的头上也就是一斤多猪肉,十八九岁正是能吃的时候,一个猪一顿也就不剩啥了,谁不盼着多吃点好的呢?王姐说:她做鱼做得最好了,明天帮厨做饭,主做炖鱼,接着我们对于是糖醋鱼还是红烧鱼展开了讨论。
  天还没亮,我们就被钟声惊醒。大家披着衣服做起来,一想不对,今天是过节,不出工,不应该有钟声的,怎么回事?出了什么事?大家马上穿好衣服,连忙走到外面,想看看到底出现了什么事。外面黑洞洞的,什么也看不见,大家连忙又跑到大队部看看,大队里漆黑一片,看屋的赵大爷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钟声是从西面传来的,西面就是养鱼池方向,那里能发生什么呢?我们可是吓坏了,心里在祷告着可千万不要发生什么,我们宁肯不吃鱼,我们也不要牺牲。每一个人都像我们的兄弟姐妹一样,一个都不能少了。家里剩下的都是女生,哆哆嗦嗦的往外走,我们要去养鱼池看看,那里都是我们的兄弟。孙姐是年纪最大的,也是胆子最大的,她首先拿了把镰刀,把刀去掉,只剩下了镰刀把,攥在手中,告诉大家,拿着点家把式,预防万一,招呼了一声:想去的都跟着走。
  二十个女生一个都不少的跟着孙姐往西奔去。一路上孙姐一直拉着我的手,我知道她是怕我害怕。到了养鱼池,只看见我们青年点的男同学个个蔫头耷脑的呆在那里,围观的社员很多,原来大堆的鱼儿不见了——鱼丢了!我们个个松了一口气。社员们不干了,都说知青做事把握,没有贪心,还认真负责,那几千斤的鱼就是用车拉,也得拉一会,怎么说丢就丢了?应该有个交待。愤怒的社员们在戗戗着,让领导讨个说法。  知青中只有小才不喝酒,也只有他是知道事情的真相。可是他说:半夜的时候,来了几个偷鱼的,喝醉了的战友们招呼谁都不醒,他只好一个人去撵,想看看是哪个屯子来偷鱼的,快到仁东大队了,忽然想起不对,还是回去看着好,可是等着回来就是现在这个样子了,再过了一会就听见了钟声还以为是把偷鱼的抓到了呢。听了他的话,大家并没有相信,愤愤然的看着知青们,好像要把知青们当鱼吃了。  白书记看看了看大家,说了句:都回家过节去,这事大队会处理的。上午大队把剩下的小鱼分了,这事也就这么过去了。社员的意思是鱼让大队领导送礼了,让知青看鱼只是大队做的扣。社员敢怒不敢言。  我们可没有管那么多的事,只要我们的人都回来了就好。分的小鱼炸了很香很香,孙姐的那份炸鱼还送了我几条,美死了。
  过完了节,开始割谷子。原以为天已经不热了,劳动不能太辛苦。实践证明,我想错了,太累了。今年的谷子长得特别好。有半人那么高,并且颗颗粗壮,每一镰刀都得用尽了力气,不然一捆都割不下来。  人站在龙沟里,看着和自己差不多高的谷子,先是喜悦,丰收了的喜悦,这是被大家感染的,然后就是着急:什么时候能割完呢?太累了。接着就是:渴。从来都没有这么渴过,嗓子眼里好像在冒烟,都有很重的咸味,听别人说什么都以为在喊:“冰棍”。几次惊喜地回头,四处张望,什么都没有。这里根本没有卖冰棍的。再就是烦,这么繁重的劳动什么时候能有头?
  我被自己的思想变化下了一跳:这么点苦都不能吃,就这样还能扎根农村干一辈子,还想进步? 还想当先进,入党?怎么能落后了,看来不学习是不行的。看看老农民他们几辈子都是这么干的,没有一个想溜号的,也没有一个吓跑的。还是我的世界观没有和贫下中农的世界观贴近。当初的决心、誓言都跑到哪里了?  我暗下决心:从明天做起,一天劳动都不耽误,贫下中农能做到的,我也能做到。在劳动的熔炉里千锤百炼。  这个帖中的文字知青这段,来源于以前的日记。不代表现在的想法,抱歉!!!
  忙了几天我们的大田收割全部完成了,好高兴。  晚上,吃完晚饭,听韩哥他们说,要去抓家雀。我一听高兴极了,连忙喊:“我也去,带上我。”韩哥说:“忘不了你的,快做准备。”。  我们拿着手电,扛着梯子,我手里还拎着口袋,好装战利品用。4个人雄赳赳的出发了。先找到4队老张家的老房子,他家有5个雀窝。我们把梯子慢慢的支在墙上,不敢有一点声音,韩哥爬了上去,把手电筒幌在鸟窝里,在强光的照射下,雀们什么都看不见,飞不出去,只有老实的当俘虏。  “哈哈,这一窝还真不少,有4个,快拿好了,别跑了。”韩哥一面说着,一面往下来,高兴的把口袋递给了我。  就这样,我们一家一家的去掏,每一次都有收获。把我高兴的,在地下直蹦。越看,心里越痒痒。  “我想上去自己掏,行吗?”我慢吞吞的问韩哥。  “不行,黑灯瞎火的,摔着你怎么办?挺文静的小姑娘,这么淘气可不行。”韩哥不让我上去。  韩哥越是不让,我就态度越坚决“我一定要上去抓家雀,你们不让,我明天自己来,找不到我,看你们着不着急。” 我是知青点里年纪最小的,有点赖皮,各位大哥大姐都让着我。
  “那好吧,我们都帮你把着,你上去吧。要是让雀叨坏了手可不许哭。”韩哥终于答应了。  我高兴的顺着梯子往上爬,由于梯子太软,天又太黑,在梯子上面颤颤微微的,爬到了最上面,用左手把着梯子,右手伸进鸟窝,在里面乱抓。一会也抓到了2个,高兴的大喊“我抓到了!我抓到了!”  “我抓到了那么多也没喊,你抓到2个就喊,真能显。”同去的小刘逗我。  “我喊的意思是,不要让别人以为抓家雀只是男生能做,女生也一样。再说,我这可是第一次啊,万事开头难。”我不好意思的争辩。  “是啊,男女平等在哪里都得体现出来。”孙姐不知道在帮谁说话。  大约一个小时左右我们收获了100个家雀,全部用火烧着吃了,真香啊。
  我的七二年出生的,在有约么迹象的印象里,知青是个很恐怖的存在,他们打架,偷东西,偷狗。知青点的平房也很破败。
  然后印象在清晰点的时候知青就撤离了
  @骑毛驴的桑丘
11:05:01  我的七二年出生的,在有约么迹象的印象里,知青是个很
的存在,他们打架,偷东西,偷狗。知青点的平房也很破败。  -----------------------------  当一群十八九岁的孩子凑在一起,有没有书读,能做什么呢?后期的教育没跟上:))
  快到冬天了,大队给我们开了会。青年点放假,只留看守的,其余的回家。但是还留一部分骨干,在大队排练节目,春节期间巡回演出,我因为表现好,被留下演节目。共留下4名女知青:李燕、小肖、宋姐还有我,我们都很高兴。这说明我们的表现被领导肯定。  诺大的知青点,只剩下我们6个人,伙食长、老师傅还有我们4个人,很清静。  从昨天开始,我们就已排练节目。练节目的人还有6个农民3男3女,外加一个妇女主任是领队的。  说起这个妇女主任,很有意思,是外乡新嫁过来的,据说,他的哥哥是军人,她送给了公社领导一套军装包括军挎和帽子,就轻松的当上了妇女主任,大家都是私下里说的,不知道是真假。只是这个领队,妇女队长我非常不喜欢。  由于我不喜欢唱歌,我和宋姐就只演语言类的节目。现在排练的是对口词《工农兵最爱看样板戏》。  千出戏  万出戏  工农兵最爱看样板戏  像群星闪烁  像山花绚丽  革命样板戏  占领了舞台  革命样板戏映红了天地  ……  首先得背词,动作得自己排练。就算自己导演吧。  没有办法,学中练、练中学吧。毛主席说:“不知道梨子的滋味,就要亲口尝一尝……”我们现在就是在尝梨子的滋味。
  那天我们的节目正式演出了,很激动。  在晚上5点钟左右就化好了妆,先从一队演,接着往后排,巡回。一队很热情,虽然路不是很远,但还是派马车来接我们,坐在车上很有成就感:我们是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员,一定要把农村的文化阵地占领,使农民在我们的演出中受到教育,能自觉抵制资产阶级的各种歪风。  站在台上,看台下人山人海,全大队的人几乎都来了,外公社的也有,把不大的生产队挤得是水泄不通,这使我们很感动,压力也很大:只能演好不能演砸,决不辜负领导的信任。  “第一个节目:坐唱二人转《祖国处处有亲人》。  我们全体队员都上台共同演唱。这是一个全国人民都会唱的二人转:一个四川的军属老妈妈,带着菜籽和辣椒,到东北看望当兵的儿子,记错了地名,上错了车。“乌兰浩特、呼和浩特,我们祖国真大,地方真多,处处有亲人,事事暖心窝。”反映了社会主义祖国军民一家亲的感人事迹。
  “第二个节目,对口词,工农兵最爱看样板戏。”  我和宋姐在观众的掌声中,走上台,情绪激昂的表演完,自己都没有想到语言类的节目能受到观众如此厚爱。演完后,白书记说:两个小丫头,演得很好,出乎预料。
  “第三个节目拉场戏:拆墙。”  剧情是这样的:农民张二嫂舍不得把自己家的自留地毁掉,并且把院墙向外扩了3尺,还修了院墙。这还不算,并且种上了韭菜,还托人到自由市场上卖,卖韭菜的人是一个妄想钻社会主义空子的坏分子,想利用这次机会,多挖社会主义的墙脚,给资本主义复辟有机可乘。  二嫂的丈夫和女儿,有着高度的觉悟,识破了敌人的诡计,在阶级斗争中挖出了敌人,教育了二嫂,使党的政策更加深入人心。揭露了敌人,锻炼了自己。使二嫂认识到“阶级敌人是无孔不入的”。“通向资本主义的这堵墙应该拆、必须拆。”  李燕演的是女儿,农民洪姐演的是二嫂,蓝队长演的二哥,练得很努力,演的很精彩。
  正面人物演得都很好,只有演坏蛋的陈才,把坏人演的太过火了,台下的观众一直气愤地在骂他。但同时也是大家认识到:阶级敌人是无孔而不入的,我们必须提高警惕“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  ……  演完节目又吃了饭,时间已经是后半夜了,我们像一群快乐的鸟一样,奔回知青点。
  都说人少好吃饭,这话一点都不假。这几天,我们天天吃鸡,每天炖两只。我们很纳闷,知青点里只有20只鸡,明年还靠它生鸡蛋呢,这样不是吃没了吗?我和宋姐好奇,在晚上喂鸡的时候,出去数了数,“啊,一只都不少,”“那我们吃的是谁家的鸡啊?”到了晚上,我们问伙食长:哪里来的小鸡啊?“杀的呗。你们放心的吃,问那么多做什么?”已经吃了4、5天了,也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但是很害怕,怕主人找上门来。  “你们不用害怕,是东院老刘家的,吃咱们的饲料长大的,和咱们自己的没有区别。”伙食长李**这样回答我们。  “那你是怎么抓到的?”我问到。  “老刘家的鸡舍不得喂,都是我们喂。我用渔网丝线做了几个小套子,在撒食的时候,放在地上,小鸡在刨食的时候,它的头被套子套住了,并且越勒越紧,连叫声都没有,我慢慢的捡回来杀掉,你们就吃了。就这样简单。哈哈。”“哈哈,那我们就是你的同犯了?”李燕笑道。  是啊,我们都是同犯,在不知不觉中翻了错误。但是很解馋。
  过了几天,我们又犯了错误。我们把东院邻居家的狗给吃掉了,还差点让大队知道了,好危险。  晚上,伙食长李**从外面拿到屋里一个麻袋,让我和宋姐看着门,说如果来人就告诉他一声。我和宋姐没有问就答应了,一会大队会计来了,宋姐说,你去告诉李**,我快步跑进屋说:杨会计来了,只见李**迅速的把麻袋仍在了仓库里,说,你把收音机声音开的大些,并把杨会计拖住,不能让他进里屋,千万记住了,不能错。李**又叮嘱了一遍,李平时不是啰嗦的人,今天怎么了?  虽然有疑问,看在平时对他的信任和我的好奇心,没有多问,就连忙执行,并且一丝不苟。  我和宋姐热情地对杨会计说:“杨叔,这么早,吃了吗?”李燕和小肖也连忙过来,说:杨叔好。杨会计说:今天怎么嘴怎么都这么甜啊?我连忙说:我什么时候不这样啊?杨会计说:“小李子呢?收音机开这么大的声音干什么?不震耳朵吗?”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只见烧饭的师傅手里拿着炉钩子,边走边说:“这破炉子又冒烟了,我捅咕捅咕,你们说话。”师傅进到里屋,并关上了门,只见一会工夫,这屋里的烟不但没有减少,还多了起来,人呆在屋里很炝了,我和宋姐说“杨叔,我们和你一起上大队,打扑克去。”我们几个一起拥着杨会计,离开了知青点。
  晚上回来的时候,李说:多亏了你们几个,要不然就惨了。原来是他把那院的狗给勒住了,但是没有勒死,他家的主人就开门出来了找狗,小李子急中生智,迅速的用麻袋把狗装了起来,拿到屋里,逃过了第一关,正想用棍子把狗打死,收音机的声音刚刚压住狗的惨叫声,会计来了,做饭师傅的烟呛法,炝跑了大队会计,逃过了第二关。师傅和小李子两个人忙了一天晚上,把该烀着吃的烀上,把能包饺子的用冷水泡好,留着第二天包饺子。烀好的用盆盖好,藏到仓库里,狗肉汤没有敢喝害怕暴露了气味,全部给猪喝了。这样我们以为万无一失了,都长出了一口气,准备天明大吃一顿。
  第二天早晨,我们早早的起来,包饺子,一边包着,一边聊着,一边笑着,有饺子吃真开心。一会工夫,饺子包好了。煮熟了,我们一起吃上了。“偷来的东西真香。”“有点贼腥气味。”“哈哈!哈哈!”笑声未落,只听门“咣当”一声响,大队妇女主任走了进来。我们几个对了一下眼神,笑着说:你早啊,我们马上就吃完了,坐凳子上等一会儿吧。可是,这个可恨的妇女主任,她不但不坐,还走到桌子旁,说“吃饺子呢?什么馅的?很香吧?”并且用可怜巴巴的眼神看着桌子,就差伸手拿了,这要在平时,怎么也得让吃几个饺子,可是,说真话,不是小气,也不全是她太烦人的原因,我们是实在不敢,怕暴露啊,要是让白书记知道了,我们可就惨了。姜还是老的辣,做饭师傅站了起来,笑着说:“没见过你们这样的,有好吃的,不撂筷子,让领导等着,一点规矩都没有。”伙食长也吵吵到“我不吃了,有人看着,不好意思,脸皮薄。”我们一听也陆续把筷子放下,冲着做饭师傅喊道:“老头不让我们吃饱,脸皮厚的也不吃了,走人。”说着我们就都排练节目去了。  这一波三折的狗肉馅饺子啊……
  一个时代的记忆。写小家,讲了万家。越平凡的越有生命力。东北大平原,袅袅炊烟,芸芸人间
使用“←”“→”快捷翻页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span class="count" title="
<span class="count" title="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有人知道前海好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