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为什么要西征不东征,要西征

成吉思汗和十字军交过手吗?_百度知道
成吉思汗和十字军交过手吗?
看过一些历史资料得知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西征的时间正好和欧洲十字军东征的时间有点巧合,都是在13世纪,而且双方进攻的方向正好是对应的,请问这两支军队曾经交过手吗,或者说如果没交过手,为什么时间如此巧合,它们的历次军事行动是否有些关联?
我有更好的答案
没交过12世纪才是欧洲对中东穆斯林打的最激烈的时候】肯定没关联蒙古打的是偏远的欧洲边地,腹地几乎没有涉及西欧打的是西南亚的异教徒 成吉思汗是在北面的,一直打到德国多瑙河流域.纯粹为了领土扩张.
十字军是去夺真十字架碎片的,在相对南面点,主要还是为了占领圣城耶路塞冷.
采纳率:14%
十字军即信仰基督教的国家组建的军队公元637年,阿拉伯人兴起,占领耶路撒冷,仍对教会比较宽仁,教友还可以去朝圣。但到1070年,土耳其的塞尔格人打败阿拉伯人占领耶京。(土耳其,小亚细亚一带)破坏圣殿,教友朝圣也遭到破坏。于是在1074年,教宗额我略七世写了许多文章,希望东西方教会能够合一,共同御敌。此时,教宗正与俗人授予圣职作改革。教宗欲以圣战收复耶京,可未实现,就去世了。就把这使命留给了下任教宗乌尔班二世。 至1095年,君士坦丁堡城的皇帝亚来克西·龚南向教宗求救,是否能联合御敌,教宗接受皇帝邀请后在克勒蒙召开会议。希望西欧能起来收复失地及圣地,为此颁布很多大赦。在1095年,在乌尔班二世的倡导下,发起了十字军东征。
十字军东征的目的:1、收复失地;2、防止土耳其对欧洲的进一步侵略(如中国抗美援朝);3、团结整个欧洲;4、援救整个东方教会,实现教会的统一。 1096年,各地方人汇合于君城,1099年,攻下耶京,然后在整个巴勒斯坦建立了许多小的拉丁王国,由西方人当领袖,为更好的防止土耳其人回来。然而十字军作了一些不好的事,掠回东方的财富而引起东方的憎恨。 1099年7月,十字军击败塞尔柱突厥人,攻占耶路撤冷,建立耶路撤冷王国,以及爱德沙伯国、的黎波里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144年,塞尔柱突厥人占领爱德沙,法王路易七世和神圣罗马皇帝康拉德三世因此于1147年发动第二次东征,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附近遭到惨败。1187年,埃及苏丹撒拉丁收复耶路撒冷,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遂于1189年发动第三次东征,与撒拉丁连番激战,无功而返。1202年,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了第四次东征,原计划攻取埃及,但在威尼斯商人的干预下,反而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拜占庭帝国,占领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在巴尔干的大部地区,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和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的目标均为埃及,第八次(1270年)东征的目标是突尼斯,均告失败。1291年,十字军丧失其在东方的最后据点阿卡,宣布东征以彻底失败而告终。
(第一次(1096年~1099年):1096年春,法国隐修士彼得和德国小骑士穷汉华尔特率领由一些贫苦农民组成的十字军东征,在小亚细亚被塞尔柱突厥人击败,几乎全军覆没。同年秋,诺曼骑士博希芒德等率领以法国贵族为主的骑士十字军约三万人,渡海侵入小亚细亚,攻占塞尔柱突厥人都城尼西亚,次年攻占埃德萨、安条克,分别建立埃德萨伯国和安条克公国;1099年7 月攻占耶路撤冷,建立耶路撤冷王国。十字军国家在当地横征暴敛,激起城乡人民多次起义。为加强对占领区的控制,教皇批准成立圣殿、医院及条顿骑士团。第二次(1147年~1148年):德皇康拉德三世和法王路易七世率德、法十字军东征,分别在小亚细亚和大马士革被击溃。第三次(1189年~1192年):德皇腓特烈一世、法王腓力二世与英王理查一世率军东征。德皇淹死,德意志十字军折返。英法十字军攻占沿海要塞阿卡后撤回。第四次 (1202年~1204年) :由教皇英诺森三世策划,在威尼斯商人的干预下,撕破宗教外衣,进攻信奉同一宗教的商业竞争对手拜占庭,占领君士坦丁堡和拜占庭在巴尔干的大部地区,建立“拉丁帝国”。第五次(1217年~1221年)、第六次(1228年~1229年)、第七次(1248年~1254年)东征埃及,第八次(1270年)进攻北非突尼斯,均失败。此后,十字军在东方的领地先后被埃及攻占,1291年丧失最后一个据点阿卡。) 东征失败的原因:1、缺乏战略;2、长途跋涉;3、政治、经济缺乏配合。
十字军东征的意义:虽未收复失地,但1、防止土耳其人对欧洲进一步侵略,挽救了基督教文化;2、让欧洲人意识到东征的团结是建立在信仰上而不是政治原因;3、加强了东西方经济、文化的交流;4、传教方面引起了西方教会的传教热忱。
消极方面:1、加强了东西方教会的分裂,1203年,抢掠东方财物;2、伦理的堕落,烧杀抢掠,杀死许多回民;3、教宗权力下降,东方教会把东征归罪于教宗。 蒙古第一次西征元太祖十四至十九年(年),成吉思汗率军与花剌子模国进行的一场战争。 成吉思汗灭亡西辽后,其地便与中亚最强大的国家花剌子模王国接壤。花刺子模王国原是里海之东的小国,都城兀笼格赤(原名花刺模,一作乌尔达赤,蒙古人称玉龙杰赤,在今土库曼斯坦乌尔根奇)。宋庆元六年(1200年),摩诃末继位后,逐渐强盛,夺取西辽西部地区;又通过多次远征,吞并了波斯(今伊朗)、阿富汗等周围各国,达到全盛时期。建新都于撒马耳干(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企图远征蒙古,派使节到中都(今北京),探听大蒙古国虚实和路线。其后,由于分封诸子,政出多门,国力渐弱。 元太祖十年(1215年),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王国,缔结通商贸易协定。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450人,500头骆驼,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至讹答剌(一作兀都刺儿,在今哈萨克斯坦奇姆肯特西北),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诬指商队为间谍,上报国王屠杀之,侵吞商品与骆驼。成吉思汗为集全力攻金,避免中断贸易,争取和平解决,派出使臣,致书摩诃末责其背信弃义,要求交出凶手。摩诃末拒绝要求并杀害正使,剃光两位副使胡须,押送出境。 成吉思汗遂以攻金事付木华黎,而自谋征讨花剌子模之事。十三年(1218年),灭西辽后,蒙古西境遂与西域接壤。十四年,成吉思汗亲统大军西征,历时五年。消灭了40万军队,征服了花剌子模。十四年六月,成吉思汗亲统大军从额尔的失河出发,越过阿勒台山,经别失八里(今新疆吉木萨尔北破城子)、仰吉八里(今新疆马纳斯西北)、天地(今新疆寨里木湖)、畏兀儿(今新疆东南地区)、阿力麻里(今新疆霍城西北)、哈刺鲁(今哈萨克斯坦伊犁河以北地区)各以兵从,共23万人,号称60万。摩诃末与大臣议定,命各城坚壁清野,不出战。 成吉思汗于是年中秋前后抵达虎思斡耳朵,稍事集中休整,立即向锡尔河进攻;以哲别率5000骑兵为奇兵,取道畏兀儿、可失哈儿(今新疆喀什市北)、拔汗那(今乌兹别克斯坦费尔干纳地区),进入阿姆河上游,从花剌子模东南部,进攻摩诃末战略上敏感的地方。以造成切断王国与两大资源地和新军筹建基地阿富汗与呼罗珊联系的假象,吸引摩诃末的注意力。摩诃末中计,派其主力指向拔汗那对付哲别. 成吉思汗率主力乘机推进到锡尔河的讹答剌,分军为四;第一路军由皇子察合台、窝阔台指挥,留攻讹答剌。经强攻六个月,最后占领讹答剌,活捉亦难出;第二路军由皇子术赤指挥,顺锡尔河西北攻占昔格那克(也称速黑纳黑,今哈萨克斯坦契伊利东南)、讹迹邗(今吉尔吉斯斯坦乌支根)、巴耳赤邗(今契伊利西北),毡的(今哈萨克斯坦克齐尔·奥尔达东南);第三路由阿剌黑、速亦客秃、塔孩指挥,沿锡尔河东南攻占伯纳克特(一作别纳客,今乌兹别克斯坦塔什干西南)、忽毡(今塔吉克斯坦之列宁纳巴德)。成吉思汗与拖雷率领主力,以速不台为先锋,渡过锡尔河,通过600公里宽的基吉尔库姆沙漠,直取不花剌(今乌兹别克斯坦布哈拉)、撒麻耳干,切断摩诃末向受围各城支援的通道。成吉思汗于十五年秋,派以术赤为主帅,察合台、窝阔台为副,指挥第一、二路军往攻玉龙杰赤,次年攻克。成吉思汗用了一年零七个月的时间,消灭花剌子模国30万军队,攻占花剌子模本土和河中地区,取得了具战略决战性的河中战役的胜利,为灭亡花剌子模国打下了基础。 成吉思汗军至撒麻耳干,获情报:摩诃末已从忒耳迷(今乌兹别克斯坦捷尔梅兹北)渡河,暂住夏营地,兵力不多。于是派哲别、速不台、脱忽察儿三将,各率领1万骑兵往攻,摩诃末认为新都撒麻耳干城池坚固,易守难攻,没有三至四年不能攻克,不料五天陷落,遂率部逃窜,路经纳克休普(今阿富汗马扎里沙里夫北)、巴里黑(马扎里沙里夫西)、你沙不儿(今伊朗东北部内沙布尔)、可疾云(今伊朗德黑兰西北加兹温)、哈马丹(今伊朗德黑兰西南哈马丹),马三德兰(今伊朗东北部马赞德兰省)至里海阿疏儿·阿迭岛(今伊朗戈尔甘河口以西,其岛或已下沉)、阿必思浑岛(今已无可考)隐蔽。哲别、速不台二将率领部队跟踪追击,俘其母后秃儿堪可敦和嫔妃,缴获了金库,押送撒麻耳干至成吉思汗大本营。术赤、察合台、窝阔台待命往攻玉龙杰赤,阻击乘船沿海北上的摩诃末军。当摩诃末得知其母后、嫔妃被俘,幼子丧命,又患肋膜炎,自知不久于世,乃立札兰丁为嗣主。成吉思汗立即命令哲别、速不台率领3万骑兵(包括脱忽察儿之1万骑兵)北越高加索探察。哲别、速不台率军由南面迂回里海,进入亚塞拜然(今阿塞拜疆)进行了乔治亚(或称谷儿只,即今格鲁吉亚)之战,扫荡高加索南北诸役,举行了帖雷克河之战、迦勒迦河之战,破俄罗斯联军10万,打开了俄罗斯大门,班师回国。 拖雷奉命率领军扫荡阿姆河以西呼罗珊地区(今土库曼南部、伊朗东北部和阿富汗西北部地区)。成吉思汗率领主力攻占忒耳迷及渡口,进军忽儿忒地区(今阿富汗北部)和撒蛮(今阿富汗北部之萨曼甘),攻占了巴达哈伤(今阿富汗东北部兴都库什山以北,喷赤河以南地区)和巴里黑、塔里寒(今阿富汗东北之塔利甘),平定了阿姆河以北地区,尔后进军并攻克了另一个塔里寒(又称言内思剌惕——苦黑)。 札兰丁继位国王,决心据旧都玉龙杰赤抗击蒙古军。玉龙杰赤有9万守军,但守将不拥护甚至密谋杀死札兰丁。札兰丁率领帖木儿·灭里等300骑逃奔到哥疾宁(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南的加兹尼),广事号召,奋力救亡,其部下从四面八方投奔而来,马鲁都督汗灭里(也称额明木勒克)、赛甫哀丁———阿里拉黑各率领4万人马来到,札兰丁信心倍增,重整军备,准备反攻。两军在巴鲁安(又作八米俺,在今阿富汗喀布尔西北巴米安)遭遇。成吉思汗闻报立即率领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各军向巴鲁安急行军,追歼札兰丁,于十六年十一月举行申河(今印度河)战役,全歼札兰丁4万多众,札兰丁率50余人向印度逃遁。成吉思汗派拖雷、巴拉二将渡申河追击札兰丁,未获而还。点评:成吉思汗西征花刺子模战争在中国战争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特点为军事、政治、外交综合运用。成吉思汗的战略基本原则是:摧其坚、夺其魁,以解其体。在政治上,争取对方贵族、官吏、宗教领袖、军事首领等代表人物降服,在军事上,针对花剌子模分军防守要点的特点,采用迂回及突然袭击等战术,逐次占领对方战略要点,从而取得了第一次西征的胜利。
汗,呵呵,完全是两回事哈!成吉思汗是在北面的,一直打到德国多瑙河流域.纯粹为了领土扩张.
十字军是去夺真十字架碎片的,在相对南面点,主要还是为了占领圣城耶路塞冷.
两者时间上也有很大差距.
你可以去百度查下十字军东征和成吉思汗西征,两回事哈,呵呵~~~~~
没交过12世纪才是欧洲对中东穆斯林打的最激烈的时候】肯定没关联蒙古打的是偏远的欧洲边地,腹地几乎没有涉及西欧打的是西南亚的异教徒
第二次和条顿骑士团交手过,但没打过东征的十字军。
从11世纪末开始,欧洲基督教会开始发动十字军东征。第一次东征取得了令教会满意的结果,1099年,十字军占领了耶路撒冷。前不久有一部电影《天国王朝》,讲述的就是这段历史,圣殿骑士团的出现,使得教会拥有了自己的职业军队。十字军东征引发了后来很多重大的历史事件,其中有一个鲜为人知的情节:欧洲与遥远的东方开始发生直接接触。第一次十字军东征后大约半个世纪,1147年,欧洲发动第二次东征,却遭遇了失败。15年后,在遥远的蒙古草原,有一个男孩降生,传说他降生的时候,手心里握着血块。欧洲人后来说,这是魔鬼的象征。这个男孩日后被历史称为成吉思汗。现代有医生指出,婴儿出生的时候,手心有血块并不特别,母亲生产过程的不同情况,可能会让婴儿沾染血液,如果碰巧被婴儿的手抓住,就成了成吉思汗的魔鬼象征。
成吉思汗25岁那年,1187年,阿拉伯英雄萨拉丁(库尔德人)收复了耶路撒冷。欧洲教会立即于1189年发动了第三次东征,结果依然失败。到此时为止,十字军东征已经延续了近100年,但是,这场人类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的战争还没有结束。历史进入13世纪,1202年,欧洲教会发动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这次东征有点特别,攻打的对象是欧洲人自己:东罗马帝国。这次东征的发财目的已经非常明显,东罗马帝国首都君士坦丁堡(现土耳其伊士坦布尔)被占领后,欧洲教会&圣战&的口号,已经掩饰不住对东方财富掠夺的实质。1217年,继续怀抱发财梦想的十字军开始第五次东征,这一次的对象是埃及。然而,这次东征还没有结束,欧洲开始听到成吉思汗的消息。1220年,成吉思汗离开北京后,开始向西进军。我们现在不知道成吉思汗西征的决定,是否是因为得知欧亚交界的地方正在打仗,因此,他想乘虚而入。现在,我们有理由相信,成吉思汗的身边,有一些特殊的人,一直与西方保持着联系,只是这种民间的联系,长期都没有载入历史。1221年,成吉思汗派遣的使者到达高加索地区,要求当地人投降。同年,第五次十字军东征结束。此时的欧洲不得不面对从东方一路飞奔而来的蒙古军队,东欧地区的小国,在蒙古铁骑下不堪一击,眼看,整个欧洲即将落入蒙古人的手中。但是,1227年,蒙古人的进攻突然停止了。很快,欧洲教会得知:元太祖成吉思汗归天了。此后一段时间,成吉思汗的后代们,陷入一场权力斗争,暂时停止了对欧洲的进攻。于是,1228年,也就是成吉思汗归天的第二年,欧洲教会发动了第六次东征,重新占领了耶路撒冷。1229年,元太宗窝阔台继任大汗,蒙古最高领导权重新确定。而欧洲方面的第六次十字军东征也在这时结束。我们似乎有一点奇怪,蒙古人的西征,与十字军的东征,为何呼应得如此紧密?蒙古人一停止,欧洲人就开始行动;蒙古人一开始行动,欧洲人就停止。仿佛有一种方式,使得关于蒙古的情报,能够及时到达欧洲。事实很可能就是这样。远在唐朝的时候,唐朝首都长安有一个基督教派,中国历史称其为&景教&,欧洲教会称其为&聂斯托利教派&。公元5世纪时,东罗马帝国的牧首聂斯托利创建这一教派,由于他认为耶稣是人而不是神,因此,被欧洲教会斥为异端,遭到迫害,不得不向东寻找发展机会。最远的,便来到中国。该教派在向东传播的路线中,在叙利亚、伊拉克、伊朗、高加索、印度都留下的足迹,至今还有遗留。因此,现在的研究者认为,聂斯托利教派,也就是中国的&景教&,一定程度上承担了东西方交往的角色,只不过由于宗教原因,这种沟通工作,没有被历史详细记载。面对蒙古人随时可能继续发动的西征,欧洲教会开始密切关注东方。1235年,蒙古人攻占莫斯科;1241年,成吉思汗的孙子拔都攻占现在的匈牙利,一直到达维也纳附近。但是,蒙古军队再次停止了进攻,拔都的军队突然掉头向东而去。后来,欧洲人得知,成吉思汗的继任者窝阔台去世,拔都要赶回去争夺权力。此时,欧洲教会已经得知,在遥远的东方,在蒙古人统治的帝国内部,有一个基督教统治的小世界,很可能还是一个君王,于是,欧洲教会于1245年,正式向蒙古派出使者。这是历史上欧洲与中国第一次有明确记载的直接接触。 欧洲教会的使者柏朗嘉宾等方济各会教士带着教皇的书信去见蒙古人。他们一直到达蒙古首都哈剌和林,参加了窝阔台之后的大汗元定宗贵由的即位大典。欧洲教皇给蒙古大汗的信中,指责蒙古人滥杀无辜,要求蒙古人受洗成为基督徒,同时还试图与蒙古人建立一个政治联盟。元定宗贵由给教皇回了一封信,信中写道:&你在来信中称,我等应该领洗,成为基督教徒,我们对此仅给以简单之回答:我们不解,为何我们必须如此。......你们认为,只有你们西方人是基督教徒,并且蔑视他人。但是,你们怎样知道天主究竟将加恩于谁人乎?......倘若你们渴望和平,希望把你们之幸福托付给我们,你教皇应该立即亲率诸基督教显贵前来朝见,缔结和平,仅在此时我们才能知道,你们确实渴望与吾人讲和。&在此阶段前后,欧洲教会向蒙古派出的使团不止一个,另一个由多明我会教士阿思凌率领的使团也到达了蒙古。蒙古大汗也派出使者前往欧洲,给教皇带去信件,其中一封写道:&在上苍的法律中,拉丁派、希腊派、阿美尼亚派、聂斯托利派、雅各派以及所有向十字架祈祷的人之间不存在差别。他们在我们这里协和一致。我们希望大王不要把他们分开,而要对所有基督教徒普施慈悲&。有历史学家认为这封回信是假造的,此说证据不足。这封信很可能是元定宗贵由去世后的摄政者起草的。通过这封回信,人们相信,在蒙古人那里,确实有基督教徒。有历史学家认为,蒙古第三任大汗元定宗贵由就是基督徒。不过,在蒙古的基督徒,都是当初被欧洲视为异端的聂斯托利派。这一教派对欧洲教皇的态度比较矛盾,他们既希望被欧洲正统教会接受,又害怕再次遭遇镇压。因此,在此前后,位于中国的聂斯托利派基督徒一方面给欧洲教皇送去了&信仰表白信&,另一方面,也借蒙古之口,要求实现&宗教自由&。当时在蒙古大汗的身边,确实有一些聂斯托利派基督徒成为高官。然而,欧洲教会与蒙古大汗的正式直接接触效果有限。1248年,蒙古第三任大汗元定宗贵由归天,蒙古汗位争夺又起。1249年,欧洲立即发动第七次十字军东征。在这个交往过程中,我们看到,教皇指责蒙古人滥杀无辜,但是,他们自己的十字军也在杀人。正因为如此,蒙古大汗对于教皇的指责嗤之以鼻,教皇的使者不得不降低标准,改口要求蒙古大汗不要杀基督徒。言下之意,非基督徒尽管杀。此后,经过元宪宗蒙哥汗,到1260年,元世祖忽必烈继任汗位,他更加关注中国本土。1270年,欧洲发动第八次十字军东征,也是最后一次十字军行动,从第一次算起,前后将近200年。在教皇向蒙古派出使者30年后,1275年,马可波罗来到中国,成就了东西方交流一个重大成果。历史学家指出,欧洲教皇与蒙古的直接接触,还有一个政治意图,他们希望与蒙古联手,共同对付伊斯兰教。但是,东方的帝王们,比欧洲的教皇、国王更加喜欢&宗教自由&。进入14世纪,位于中亚的蒙古诸侯纷纷接受伊斯兰教,欧洲教皇企图联合蒙古基督徒共同对付伊斯兰教的计划彻底泡汤。人们往往会探讨一个历史话题:在欧洲教会的统治下,为何会发生文艺复兴运动?欧洲十字军东征结束后不久,14世纪,文艺复兴在意大利各个城市出现。我认为,两者之间有着必然的关联。文艺复兴并不是欧洲内部自身变化的结果,而是世界交流互动的结果。十字军东征开始还有一点&圣战&的意思,越到后来,越成为争夺财富的战争。东方的财富成为贫穷的欧洲垂涎的对象,这种财富改变了欧洲人对于基督教坚守贫穷、反对享受的看法。因此,文艺复兴最初的源头就在欧洲最富裕的意大利城市出现。其次,文艺复兴的内容来自古希腊、古罗马,这些历史文献,在以希腊语为正宗的东罗马帝国那里,长期保存。十字军东征对于君士坦丁堡的占领,让这些无知的十字军战士接触到了古希腊的古代文献。第三,伊斯兰教在学会了中国的造纸技术后,翻译了大量古希腊文献,从反面刺激了欧洲教会统治下的欧洲人。因此,十字军东征最终的结果是。愚昧的欧洲教会统治被自己的敌人在文化上打败。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就是文化的交流。其中,蒙古人也起到推波助澜的重要作用。柏朗嘉宾等人到达蒙古,只是北方的大漠草原,那时候中国最富裕的南方,还是南宋统治,柏朗嘉宾无法到达,因此,他还不知道中国真正的文化和富裕。后来的马可波罗到达了中国的长江流域,他认为杭州是世界上最大、最美的城市,与杭州相比,欧洲当时最富裕的威尼斯,只能算是一个村子。1299年,马可波罗关于中国的书出版,成为欧洲中世纪最著名的畅销书,在文艺复兴运动中广为传播。近200年后,哥伦布在《马可波罗游记》一书中,留下了300多条读书笔记,然后开始了他到富裕中国去发财的海洋航行。
没有。。。十字军因为自己的内部问题和外部的反抗。已经在蒙古军西征之前结束了。。所以二者没有交手。。。要说联系的话。。就是十字军客观的帮助蒙古军削弱了当地的反抗。。使蒙古军的西征更为简单。。。
其他11条回答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成吉思汗的相关知识
换一换
回答问题,赢新手礼包
个人、企业类
违法有害信息,请在下方选择后提交
色情、暴力
我们会通过消息、邮箱等方式尽快将举报结果通知您。当东征的亚历山大,遇到西征的成吉思汗,会是什么结果?当东征的亚历山大,遇到西征的成吉思汗,会是什么结果?王忆惜百家号核心提示:成吉思汗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炮 兵 部 队,使蒙古骑兵如虎添翼。成吉思汗于1206年统一蒙古各部,而他的蒙古骑兵是当时世界上机动性最强的部队,并且拥有火炮、火枪等先进武器,锐不可当;亚历山大继承的马其顿王国已是一个强大的帝国,同时,马其顿拥有强大的——马其顿方阵,所向披靡;成吉思汗出生于贵族家庭,他深沉远略,用兵如神,因花剌子斩杀其商队,于1219年西征,横扫欧亚大陆;亚历山大师从亚里士多德,被西方史学家誉为“一生中从未输过一场战争的男人”,因波斯刺杀其父,于公元前334年率军东征,建立起一个地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西征过程中,成吉思汗建立了世界上最强大的炮 兵 部 队,如:回回炮、铁火炮、震天雷等,这些威力巨大的武器,使蒙古骑兵如虎添翼;东征过程中,亚历山大将东方人跟马其顿人编在一起,成立了“龙骑兵”,这是一支尖刀 部 队,被恩 格 斯称“历代最优秀的骑兵“,既善于骑 马 砍 杀,又善于徒步格斗,常能以少胜多,出敌不意。伊朗《世界征服者史》一书中,设想了成吉思汗与亚历山大之间的一场对决。里面写道:假如战无不胜、料事如神的亚历山大活在成吉思汗的时代,他会千方百计成为成吉思汗的学生,在攻城掠地中,他会发现最好是乖乖地跟着成吉思汗走。本文仅代表作者观点,不代表百度立场。系作者授权百家号发表,未经许可不得转载。王忆惜百家号最近更新:简介: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作者最新文章相关文章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为何三次西征?有何隐情
成吉思汗的蒙古帝国为何三次西征?有何隐情
蒙古的西征,带给西亚和东欧地区的是一场空前的人祸,蒙古的铁蹄征服的地区达到了近3000万平方公里,堪称是游牧民族最辉煌的时期,蒙古灭亡则不算在西征之内。年,拉开了蒙古西征的第一幕。他发动第一次蒙古西征,以战争手段严惩杀害蒙古使者和商队的中亚大帝国花剌子模国,此次西征远抵里海与黑海以北、伊拉克、伊朗、印度等地,为日后第二次及第三次的西征定下良好基础。年,成吉思汗拔都再次率领西征,远至钦察、俄罗斯、匈牙利、波兰等国家和地区,并且建立了第一个西北宗藩国--钦察汗国。年,成吉思汗孙子旭烈兀进行第三次西征,远至叙利亚、埃及、伊拉克等国家或地区,并在波斯地区建立了又一个元朝西北宗藩国-伊利汗国。此三次西征,令成吉思汗及其·子孙被人称为世界“征服者”。游牧民族蒙古原是一个游牧民族,蒙古帝国是新兴的中央集权奴隶制君主国家。在成吉思汗统治下,开国功臣得到崇高的政治地位,人民亦得到富裕生活,蒙古已不只是纯朴的游牧民族。他们拥有强烈的欲望,希望得到更好的物质生活,所以对外征战成为了最终结果。另一方面,蒙古人奉萨满教,认为“长生天”是主宰一切的最高神。凡人的一切都是由“长生天的意志”安排,成吉思汗被看作“长生天的代表”,平民都十分听从他的命令。重要因素成吉思汗认为,统治和征服世界是合乎“长生天的意志”,所以蒙古便展开一系列对外的战争。强大的军力亦是促成蒙古西征的重要因素。当时,成吉思汗拥有强大的武装军队,军种齐全,有骑兵、步兵、炮兵和工兵。军队组织严密,纪律性强,官兵平等,不会因为财力或势力而有所差别,所以士兵都忠心爱国,形成一股强大的战斗力,为大规模的西征作好准备。成立的政治集团成吉思汗与花刺子模帝国的决裂促成第一次西征。花刺子模帝国是一个新近成立的政治集团。虽然宗主沙或算端摩诃末的统治权很脆弱,但由于它承受了阿拉伯和波斯的辉煌文化,国家面积广大,故令人对它产生错觉。成吉思汗也将花剌子模的势力估计过高,故寻求和它建立最友好的外交和商业关系。正因为这个目的,成吉思汗于1218年派一个庞大的商队和个人的代表前往花剌子模建立邦交。可是,当这些使者和商人抵达花剌子模的管辖区讹打剌时,讹打剌守将指责他们是成吉思汗的间谍,把他们杀了。成吉思汗知道后十分忿怒并要求赔偿,但他的要求遭到拒绝,于是成吉思汗准备攻打花剌子模,展开了第一次西征,这次西征以蒙古人完全的胜利结束,花剌子模国王算端摩诃末在逃亡中去世。展开第二次西征蒙古西征的第一次西征成功后,蒙古帝国又在1235年展开第二次西征。这次西征仍由花剌子模的余孽挑起的。花剌子模国王谟罕默德之子扎剌勒丁,在蒙古灭花剌子模时从印度逃到高加索,成吉思汗认为他没有政治能耐不必提防。岂料扎剌勒丁乘蒙古军离去后,又潜回今日伊朗,而伊朗与伊拉克境内的突厥族人竟奉他为领袖,让他重建了花剌子模帝国。在蒙古发动灭金战争前一年,扎剌勒丁与邻近的回教国家作战,国力耗虚不少,蒙古军乘时把扎剌勒丁的军队打败。扎剌勒丁遂逃到曲儿忒地方,被当地乡民刺死,花剌子模国才真正灭亡。蒙古军打败花剌子模国后,乘势推进,占领了阿特耳佩占、大阿美尼亚、曲儿忒及谷儿只国。后再进兵中亚细亚,欲使这一地区的国家成为蒙古的外藩,为了这个目的而展开了第二次西征。进行第三次西征蒙古于1253年进行第三次西征。当时,位于里海之南的木剌夷国既不肯对蒙古称臣,也不肯朝贡。这些行为对于当时已经扬威地中海的蒙古帝国是极之不尊敬的,为了惩罚这个国家,宪宗便派其皇弟旭烈兀担任西征统帅,带同将领布而嘎、不花铁木耳、贝住等出征木剌夷国,展开史无前例的第三次西征。当时俄罗斯地区的基辅罗斯公国也成为了侵略的目标,罗斯人与其他民族的联军同蒙古人在卡尔卡河畔对峙,联军被打败,数以百计的基辅王公被杀,此后俄罗斯人也臣服于蒙古,开始了长达400年的被统治的时期。蒙古族在一次次的西征中逐渐扩大了自己的领土,奠定了以后的统治地位。但凡是都有个诱因,蒙古并非凭靠一股蛮力征服了其它地区。这是在环境中培养出来的英勇善战与杰出的军事领导才能共同孕育出来的结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24小时热文
  1,迅速蹿红的愤怒青年  大明正统十四年八月十五日,土木堡惨案。  这是一场
  亲们都知道在古代立太子可是件麻烦事,不仅费脑子,而且还费儿子,稍不留神就可能
  汉光武帝刘秀一共有十一个儿子,其中有贤明者,比如后来当了皇帝的刘庄;当然也有
  在古代,皇子争夺王位的事件屡见不鲜。但是刘秀的儿子里,却出了一个很奇葩的儿子
  陈寅恪是中国近现代文化史、思想史上一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其成就、意义和影响已
  陈三立(),字伯严,号散原,江西义宁(今修水)竹瑕里人,陈
  周士第是广东人,从小他就非常热爱读书。以前还曾经过很多次爱国学生运动。自从中
  在1949年的云南起义中,卢汉扣押了一批国民党高级特务。这些特务,长期作为蒋
  中国元末明初政治人物、禅宗僧人、诗人,明成祖靖难之役的谋臣之一姚广孝六根不净
  比萧何更复杂,更难道&好人&的,是自号&长乐老&的冯道。  生长于五代十国的
  在三国的后期,几乎每个国家都出现了人才凋零的问题。  即使是财大气粗的魏国也
  明世宗刚一即位,就为了亲生父母的封号和群臣反目。为了维护礼仪,群臣不惜犯颜上
  明朝中期曾经因为朱厚照的离世而差点没了皇帝,朱厚照一生放荡不羁随心所欲,最后
  朱元璋建立明朝,离不开一个人,那就是刘伯温。刘曾写一本军事著作,从刚开始已经
  明洪武八年(1375年),告老还乡的大明军师、诚意伯刘伯温病危,临终前对守候
  俗话说的好,&伴君如伴虎&,中国古代君王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掌控天下人的生杀
  南京博物院现藏有一枚刻有&广陵王玺&的金印。该印由纯金铸成,精巧玲珑,光灿如
  两位诗人的会晤,成就一段佳话。以当时泰戈尔在世界文坛的巨大声望,他能在访问中
  在中国唐代,家中的妇女,特别是母亲的角色,除了生育子女外,还有别于其他时期的
  三国的接盘者西晋,本来是很被人看好的华夏王朝,熟料从统一三国,到突然死亡,只
  十几年前,日本一本名曰《周刊文春》的杂志对当代日本人最崇拜的百位名人作了一次
  头顶物品,在中国是一项杂技表演,但是在东南亚、拉美还有非洲地区却是不少国家女
  说到抗战中中国军队打得最惨烈的一场守城战,估计衡阳保卫战必定榜上有名。这场发
关于日本在密苏里号上的投降仪式引来了很多人的好奇,因为投降仪式需要一块面积比较大
冷兵器时代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是,游牧民族常常给人以手持弯刀作战的印象,而农耕民族
1000年前,成吉思汗率领着蒙古大军南征北战,消灭了西夏的几十万铁骑,灭掉了大金
  1945年抗战胜利以后,同盟国开始组织对发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犯的审判。除了
1904年,在远东地区爆发了一场大规模的战争,这就是著名的日俄战争。交战的双方分
西周建立以后,推行分封制和宗法制。周初封国地位平等,直属中央管辖,但国君的爵位各
  在英国很多地方,都能看到这样一个抱着炮弹的熊的形象。  这头抱着炮弹的熊后面
甲午战争是1894年在中国和日本之间爆发的一场全面战争。在这场战争中,两国倾全国
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农民起义的力量并没有完全消失,但与之前相比,起义军的实力已经
  争带给人们的往往是无尽的伤痛,不仅是身体上受到摧残,更是在人们的心灵上留下不
  克拉拉&蔡特金是何许人也?为何她会是38妇女节成立的功臣呢?别着急,让小编慢
  义宁陈宝箴、陈三立、陈寅恪祖孙三代都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名人,不过第一代做官,
  千百年来,中国民众的理想政治是什么?  那就是&贤人美政&:圣人或者最次也是
  关张二人,诸葛亮绝不敢妄动。赵云是他的最爱。马超虽非亲信,但出身名门,且由诸
  梁山一百单八将排座次,玉麒麟卢俊义排名第二。  读《水浒》的,大概都觉得这卢
  李白此人一辈子可以说都过得非常潇洒,想当官就当官,想出去玩就出去玩,结交的好
  母亲节的起源由来  母亲节的传统起源于古希腊。在一月八日这一天,古希腊人向希
  1、大熊猫的肠胃长度只有其他动物的六分之一至十分之一,食物的消化率只有百分之
  说起林冲,人们马上想起那个梁山好汉,八十万禁军教头,堪称梁山战神。然而大多数
清朝是中国历史最后一个大一统封建王朝,共传十帝 ,时间从1636年&1912年,
悬棺是中国少数民族的葬式之一,属崖葬中的一种。在人死后,将尸体成殓入棺,然后选择
  丰碑,又名《军需处长》,由李本深创作。《军需处长》这篇课文就是围绕&quot
导读:今天是传统的&腊八节&,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年味渐浓,整个旧历年年俗随之拉开
  农历八月十五是中国传统的中秋佳节。按中国古代历法的解释,八月是秋季的第二个月
  我们今天形容一个人非常的吝啬,就会说这个人是个一毛不拔的人,而&一毛不拔&这
  奥古斯丁卢梭都是思想上的巨人,为我们留下了精神财富,对比奥古斯丁和卢梭两个人
  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又叫孟襄阳,孟山人。他是唐朝有名的山水田园诗人的代表之
  维克多&雨果是法国一位伟大的小说家、剧作家、诗人,也是一位有影响的批评家。雨
  王夫之是明末清初的伟大思想家,出生于1619年,1692去世,祖籍衡州。他的
  韦庄,是晚唐著名的诗人。长安杜陵人士也就是如今陕西西安市,是诗人韦应物的第四
  王维是唐朝有名的诗人,对画画和声乐也极具天赋。他的主要著作包括了山水田园诗和
  说起苏洵,很多人都知道苏洵二十七始发愤。对于一个生活在宋代的人来说,二十七岁
我国民间有一个传统就是正月里不理发,所以大部分人在年三十之前理发,过了一个正月之
春节是我国最为传统盛大的节日,从初一到十五,每天都是各种活动庆祝节日。那么正月十
道教的雷部五元帅指的是谁,他们具体司职是什么,都有什么来历?
雷部五元帅是指九
很多人认为中国古代自古以来就是嫡长子继承制,但是在嫡长子继承制之前有一个禅让制就
&新月派&是我国上个世纪二十至三十年代盛极一时、影响颇大的一个文学流派。它为什么
据记载,历史上的楚河汉界,是在古代豫州荥阳成皋一带,它北临黄河,西依邝山,东连平
苏东坡一生起起伏伏、坎坎坷坷,数次贬谪,走遍了穷山恶水,平生功业,尽在黄州惠州儋
  岁寒,冬季,如今已是深冬,很多地方有了雪花飘落,很多地方在期待雪花飘落,我们
  趣历史小编为大家整合了古诗词中最惊艳的九次初见, 一眼千年!&&n
  君子和小人,最初指的是贵族与平民,没有道德含义。  《论语》中的&君子和小人
  大家都知道&黄花闺女&这个词,那么黄花闺女到底从何而来?来和趣历史小编一起看}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西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