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没有今天高考还玩三国杀的高三素质报告同学互评同学

玩 LOL 的同学都没有好下场,高考注定失败 - V2EX
V2EX = way to explore
V2EX 是一个关于分享和探索的地方
已注册用户请 &
玩 LOL 的同学都没有好下场,高考注定失败
08:39:08 +08:00 · 5704 次点击
我一个表弟每次去看他,都在玩LOL。看到这种情况,都懒得说他。广东省一本好像是560,考了480。家里不富裕,这....我的堂弟,下学期高二,也经常玩LOL。因为堂弟按血缘来说比较近,比较有权利说。你们说我要不要找他来狠狠刷一把。-------------------------------理科
本科二批A 504
本科二批B 465
第 1 条附言 &·&
09:56:59 +08:00
其实大家都误会我了,读书 || 上大学都不是重点。重点是走上一条可以走的路。而这个时候玩游戏是不好的,你们扯到智商上。你以为我说玩游戏的人没智商?是因为玩游戏久了,而耽误学业,仅此而已。
第 2 条附言 &·&
15:13:07 +08:00
眼睛长哪,高考注定失败。我可没说人生注定失败。下面一个个高考失利的都在喷....
15:12 updated
第 3 条附言 &·&
15:50:13 +08:00
感谢大家的参与,让我学到不少了。 :)
91 回复 &| &直到
15:43:19 +08:00
& & 08:40:40 +08:00
躺枪。注定失败太绝对了吧。
& & 08:42:33 +08:00 via iPhone
小孩子自控能力不好 不能怪他们 谁不是这样走过来呀
& & 08:47:13 +08:00
不秀优越感会死吗?
考上大学优越感就有这么强烈吗?
& & 08:48:58 +08:00
@ 不读书能干嘛
& & 08:56:05 +08:00
@ 上大学就一定是去读书了,没准打的更多
& & 08:58:59 +08:00
@ 还是那一句,处于这个时期的人,他要一定的适应期,上大学就是最好的适应期。上大学他或者会玩,那又怎样,毕业时他会被逼着上的,就像当年我 们当中玩游戏最多的人,要毕业了,他也不得不去努力工作。
如果家境不好或一般,不读书是没有任何前途。
& & 09:04:10 +08:00
@ 不管是哪个大学,毕业的时候都会被逼着上
& & 09:05:44 +08:00
如果是开放外向型的孩子,倒也无所谓,毕竟这种小孩怎么样都能在社会上混得开
就怕爱玩又是个闷葫芦的
& & 09:06:21 +08:00
心理不成熟.上不上大学都一样的.让他暑假去打工.早点接触社会.
& & 09:09:12 +08:00
那是你们家孩子没牛逼的,不代表别人家孩子不行。
我弟弟他自己一个人外地上高中。。。天天LOL,还经常逃课去打,然后他今年考了560。
对了,他有天津户口,天津分数低的很。
& & 09:12:40 +08:00
坐等围观v2ex会不会有人出来鼓吹读书无用论。
就算读书无用论成立,也不会让玩游戏变得有用。
别总是盯着少数靠代练、倒买装备、电子竞技混得好的人说事,的确任何领域只要NB到一定程度钱都不会是问题,但大多数人都做不到。
做不到老老实实该干嘛干嘛去。
& & 09:15:54 +08:00
@ 我笑了,你的意思是他不用去学校也能考上,因为他牛逼啊。天天去玩,哪还有时候读书,除非天天夜里挑灯。对不起,我已经没有逻辑了。
& & 09:27:05 +08:00
@ 读书无用论不是为了嘲笑读书人,是读书人自己为了警示不要读死书而提出的。任何读书人都应该正视这句话。学以致用,行知合一。
& & 09:28:44 +08:00 via Android
楼主搞笑,小学生能参加高考?
& & 09:30:11 +08:00
@ 但大多数人对于读书无用论的用法不是这样的,只取其字面意思。
而且我的重点在于后半句,就算读书无用,也改变不了玩游戏更无用的事实。
& & 09:30:45 +08:00
(`?ω??)
高考前夕出去通宵CF然后过一本线30分的撸过。
所以说还是玩CF...
当然和我一起出去通宵的那伙人都复读去了,因为他们玩lol 233333
开个玩笑,主要还要看是否认真学习。
& & 09:32:07 +08:00
@ 尽管我赞同你的观点(不管大学怎么样,人在这个年纪,应该去上大学),但是我觉得你说的太绝对。
& & 09:34:45 +08:00 via iPhone
高考前几天天天玩游戏看电影,然后高一本线108分的撸过……
& & 09:35:54 +08:00
不读书,可以打工,混社会,创业,失败,在创业,给那些上学的同学们提供工作。
& & 09:36:28 +08:00
@ @ 如果连玩游戏的克制不住, 读了大学出来也差不多就那样. 我一直和朋友说, 真想玩游戏, 读软件开发, 游戏设计的专业, 玩一辈子游戏, 还能赚钱养家. 我身边的4399的, 腾讯的朋友都是这样happy过来的.
& & 09:37:51 +08:00
@ 公司在招人,一农民工过来问工资多少,答:3000。 农民工笑了笑说 :“ 现在3000块你就想请一个民工?别开玩笑了,3000块你只能请一个大学生!!
& & 09:38:47 +08:00
往大的说, 这个是社会的悲哀, 是教育的悲哀, 为什么只去玩游戏, 不做点别的事情? 是谁让他们觉的在社会里面这也不行, 那也不行, 就只有游戏能行? v2ex很多都是过来人, 大学有那么好? 这个要见仁见智, 自己hold不住自己, 读了大学也一样hold不住!
& & 09:39:38 +08:00
哈哈,标题就像一句咒语一样。
& & 09:40:26 +08:00
……too young。
我们学校一个,撸了两年竞赛,从化学玩到生物,最后高三裸清华,高考前在打三国杀。
归根结底还是智商问题。
& & 09:41:40 +08:00
@ -,- 开什么玩笑。。。读游戏设计的绝对不会玩儿自己出的游戏的。。。
& & 09:42:30 +08:00
不要轻易给予忠告, 除非性命攸关时.
& & 09:42:49 +08:00
@ 智商确实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鸿沟,活的越久,越觉得,智商的差距,无法用努力弥补。
& & 09:44:53 +08:00
@ 这个社会上更重要的是所处阶层和社会地位,不要这么鼠目寸光。
农民工前期比大学生工资高,在同等努力的情况下,后期上升空间有多少?能爬多高?
5年后,农民工依然是3000+,大学生可能就3w+了,人脉的质量更不可比。
& & 09:47:22 +08:00
绝大多数人努力程度之低,根本还轮不到比智商。
& & 09:49:53 +08:00
按血缘来说,堂弟和表弟应该一样亲把。只是按传统说堂弟才比较亲。
& & 09:51:03 +08:00
@ +1,这个帖子回复里就看到大量用个案说事的人,其实好多人最后发现自己被坑爬不出来了,就是因为当年脑残的相信个案的普遍性,认为自己也能做到。
& & 09:51:28 +08:00
我一个表弟每次去看他,都在玩LOL。
这句话总感觉语法哪儿不对啊……
& & 09:53:11 +08:00
一定要考个好大学。。
& & 09:54:37 +08:00
用一个极值来否定全体是不公平的
& & 09:58:24 +08:00
@ 混了几种方言,体谅。
@ 只是炒起话题的方法 :)
& & 09:59:14 +08:00
LOL这绝对是躺枪。。。自制力不好的可以参考如下标题:
撸管的同学都没有好下场
& & 09:59:58 +08:00
@ 这个不强求,只是希望小的们可以尽力,尽力了考哪都没人说他。
& & 10:14:53 +08:00
我觉得高考还是得靠自己 自己认真了 对自己未来负责 自然就不会砸 我当时也是天天晚上回家踢实况 最后高出重本120分。我感觉一部分玩游戏的他自己清楚自己的实力 也对自己负责 玩是玩 但也学得好 毕竟高中知识不复杂 不一定要百分百时间投入;另一部分很可能只是在逃避高考 图个短程快活 不知道你表弟属于哪种 如果是后者还是建议先给一个耳光
& & 10:19:03 +08:00
@ 非常赞同。我也帮不了什么,所以我不配打
& & 10:20:58 +08:00
@ +1。楼主还是让他们往自己兴趣方向吧。
& & 10:26:20 +08:00
我不反对玩游戏,不过LoL这种还有各种网游确实容易让自控能力不好的人上瘾。主要是这种游戏和单机游戏自己一个人独自玩不同。这种多人游戏很容易被别人“劝”着多玩两盘而忘记时间(天真的小孩子还没学会如何拒绝自己的小伙伴)。而且游戏途中也不能随意退出,经常几局下来半天就过去了。
至于上面有的人谈智商,我倒觉得中学那点知识其实就是一些基础+技巧,还很难上到拼“智商”的高度(智商过低当然也不行)。那些成绩好的人大多数都是一开始学习的时候打的基础好(做过大量的重复训练,上过奥校.. etc),所以后面学起来就轻松。这个就像俄罗斯方块,前面堆得越好,后面就越简单,越轻松。
不过,自制力这种东西需要自己去悟。遇到挫折了吃了亏了才能领悟出来。而且越早领悟越好——我那时候好多高分上大学的同学因为缺乏自制力,到了大学天天沉迷Dota,4年后人就彻底废掉了。要我说那种人还不如这种高考考不上,然后醒悟不再沉迷游戏,复读再上的。毕竟这个只耽误一年,那些人是耽误了4年。
适度游戏益脑,沉迷游戏伤身。当然最重要的,是要有自制力,要学会设立自己的目标,并且为了自己的目标知道如何拒绝别人。
最后,那些自己学的很好,却带着一帮“好伙伴”一直玩,然后把别人坑的复读了的人——如果你是年少无知,只是小孩的虚荣心作祟,那么长大后改正了也还好。如果你一开始就不怀好心,那么我得说:人生路那么长,对朋友不怀善意的人最后会吃大亏的。
& & 10:29:39 +08:00
@ 一基友 一直玩日文原版游戏
然后 然后 日语一级轻松过了 现在做IT涉日对接
各种吃香。
& & 10:33:35 +08:00
还有一点 其实 考不好跟游戏没很大关系吧
没有危机意识 或者自我安逸
或者真不要读书。就算没有游戏 也有网络小说
各种其他东西打发时间。
& & 10:42:13 +08:00
没刷评论,说话太绝对,误杀很多人
& & 10:45:29 +08:00
玩传奇的同学都没有好下场,高考注定失败
玩DOTA 的同学都没有好下场,高考注定失败
玩魔兽世界 的同学都没有好下场,高考注定失败
标题是这个的延伸么?
& & 10:58:16 +08:00
高考前玩了网游一个星期,985 211不是照上
& & 11:18:52 +08:00
楼主,人家的意思不是说你表弟堂弟智商不行,而是说他们自己智力不错,玩游戏之余可以考出好成绩。
& & 11:26:36 +08:00
说高考前玩了xxxxxx,最后还是考了xxxx的不知道有啥好秀,你有本事整个高中不学习都在玩? 楼主说的明显跟你们不是一回事 - -
& & 11:27:33 +08:00
@ 当少部分人努力过之后发现,什么努力都是白费劲。
& & 11:35:44 +08:00
& & 11:48:09 +08:00
曾经高中被放到一个没有挑战力的学校,直接荒废了我三年时间。
& & 12:02:33 +08:00
我宿友天天下课LOL,考了650.... 广东
& & 12:08:54 +08:00
读书时候认真就行,就像我从来不玩游戏,但是成绩也是吓死人。
& & 12:10:09 +08:00
看来我太失败了,WoW,SC II,LoL都玩。
& & 12:11:36 +08:00 via iPhone
@ 交流是表,自恋是里
& & 12:24:01 +08:00
@ 像这样明显智商,何必读书,直接出来社会上做老板。
& & 12:35:34 +08:00 via Android
游戏和成绩没有必然联系,不想读书就算不把时间浪费在游戏上也会找别的事消磨时间。某年段前10的同学dota天梯2000周末两天永远是用来玩游戏的(前20清北)其他成绩好的同学也有大把大把在玩各种游戏,而且玩的不差。学校it社每学期还有段赛。(这两天高考成绩出来了,一个高三不忘学校活动天天带着漂亮妹子谈恋爱每天微博刷屏,一点都不像好学生的学长考了省前100让我很不平衡)
& & 13:00:54 +08:00
相关性并不表示因果。
& & 13:01:35 +08:00
Coursera 上一个 Rice 大学的教授也玩 LOL,LOL 其实也考验智商的。。。
韩国军方聘用某游戏前世界第一去当战术策划还是啥玩意的。。。
每个人都有自己路,自己的路要自己走了才知道。你的忠告会是别人的毒药。
我初中高中渣了六年游戏,上课天天睡觉,五三基本上是新书,高考差三分上一本,我觉得不后悔,挺好的。
@
& & 13:01:58 +08:00
专业VN求单挑.
& & 13:08:16 +08:00
太绝对了。。。不过真的可以和你堂弟好好聊聊
还有,为嘛堂弟比表弟血缘近?
& & 13:10:13 +08:00
@ 风俗好像是这样。带了点色彩,本应该是平等。
& & 13:15:24 +08:00
加你表弟LOL好友,苦练,每次都干翻他
& & 13:34:59 +08:00
算啦,我表弟前几年只考了200来分,现在做HR
& & 14:02:09 +08:00
@ 这个主要原因还是高考的难度还不足以让学习能力很强的同学付出很多精力应付他 所以他们有很多时间干别的 比如高一理科班什么全国联赛拿一等奖的那种童鞋你让他高二高三周游世界去两年回来高考数学还是满分根本没跑
& & 14:13:06 +08:00
我看完了整个楼,都是人才,说的,秀的,都很有深度,很成功,但感觉好奇怪。
都盯着标题。。。我怎么看,楼主其实想侃侃:你们说我要不要找他来狠狠刷一把。
& & 14:38:18 +08:00
游戏玩得好的,一般成绩也好,所以不是游戏的问题。
& & 14:38:58 +08:00
只能说高考注定失败的人中,有一部分是玩lol的。
& & 14:39:51 +08:00
从幼儿园第一次进街机室开始,小霸王,街机,台球,单机,局域网,网游。。。没停过。我是不是该死一万次了。。。
& & 14:47:25 +08:00
玩LOL的同学大学毕业的时候也没好下场,真实的体会,可怜的室友们...
& & 14:50:08 +08:00
看人 高考前玩lol 上一本的也有不少,完全看他能掂不能量自己有多少斤两把……
& & 14:58:10 +08:00
高中3年全程玩CS和SC(那时没有LOL),一天都没2小时在那看书的,高三最后4个月稍微多了点,一天只玩2-3小时游戏了,最后高考也是个211,现在混得很好,玩游戏咋了?
我高中那个班男生没有不玩游戏的,高考前几天还是天天踢球打牌聊天,女生也天天聊聊八卦谈谈化妆,最后全班一本线,没上211的也就5个不到吧,所以玩游戏咋了?
有些事,认真你就输
& & 15:13:49 +08:00
@ 请参考第 2 条附言
& & 15:20:04 +08:00
不读书,可以打工,混社会,创业,失败,在创业,给那些上学的同学们提供工作。
& & 15:24:01 +08:00
我高考那年,班上一波打DOTA的人,他们全去了西电...
& & 15:35:00 +08:00
@ 所以高考失利是啥概念,不清华北大不哈佛录取就失利了?我一点也不觉得高考能进211还算失利
& & 15:47:46 +08:00
@ 好吧,是我没看清楚。
& & 16:06:04 +08:00
为什么要打LOL,敢不敢玩SC2?
& & 16:15:24 +08:00 via Android
@ 为什么不是dota2?
& & 16:42:36 +08:00
LS各种读书无用论 大学颓废论 智商优越论 以及 干游戏P事论 真是百家争鸣
& & 17:02:15 +08:00
这。。。。玩游戏注定失败的意思么。。。沉迷+荒废学业才是关键吧
& & 17:38:29 +08:00
我弟刚高考完,省排名1600+,前几天买了电脑,让我教他玩LOL,我说你看着,进入了一个5v5的人机对战,然后被人拿了一血,然后死又死,开始被骂小学生,忍了好几分钟退了,跟我表弟说,你看,这玩意一点都不好玩!
& & 17:50:48 +08:00
1.不玩游戏比玩游戏对自己好
2.上大学比不上大学对自己好。
这么简单的争吵什么呢。
& & 18:38:53 +08:00
@ 对的。。LZ的逻辑有问题。。。
& & 18:41:47 +08:00
@ 可是。。你说的不对
LOL S3亚军皇族战队前辅助 Tabe 可是香港中文大学的学生哦,休学打职业联赛
& & 22:26:02 +08:00
赢得了高考.....失去了什么?
& & 22:30:36 +08:00
为什么有那么多人的逻辑那么奇怪呢?我玩了二十多年游戏,一直到现在我都敢说我比绝大多数的人都更爱玩游戏。但是玩物丧志这种事情完全就是明摆着的啊?
何必拿那些游戏玩的很好然后XXX也很好的例子来说呢?那些人只是在每一个方面都付出了超出常人的精力,而且也很有可能智商也碾压常人,就是这样。
& & 10:18:15 +08:00 via Android
写了一大段,删了,发现多说无益。
四个字形容,玩物丧志。
楼上想表达玩物丧志又很牛逼的请自带cv
别说211 我在这个所谓的985 一个系的情况也就这个屌样,都觉得自己牛逼哄哄的,实际上连个基本的玩意都不会写,穿个geek类的文化衫觉得自己萌萌哒。。。
隔壁好多寝室也是天天lol,毕业的时候可能就有意思了
& & 15:47:21 +08:00
勤奋, 读书或玩 lol, 要想成功不认真是不行的 :
& & 11:58:02 +08:00
@ 谢谢你的举例,不过我们不能以偏概全吧,对吧。不能用小概率事件来下结论。
& & 15:43:19 +08:00
@ 对啊!但是你的说法也是以偏概全啊!只不过我的偏可能是万分之二,你的偏是24k而已。在没有做过实验之前,你是不知道是万分之二里的一个还是24k里的一个,所以啊,自己的路自己走,自己负责。
& · & 744 人在线 & 最高记录 3541 & · &
创意工作者们的社区
World is powered by solitude
VERSION: 3.9.8.0 · 85ms · UTC 17:58 · PVG 01:58 · LAX 09:58 · JFK 12:58? Do have faith in what you're doing.Please turn JavaScript on and reload the page.还没有帐号? 赶紧
用户版块帖子
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吗?(纪录片《高三》后记)
在线时间53小时
M币764专家3
王锦春与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七班的部分同学在校园里合影,身后黑板上的字是几个月前的高考留下的痕迹纪录片《高三》拍摄于2005年,福建省龙岩市武平一中高三七班的同学们,埋头于成堆的书本和试卷中,听着班主任王锦春一脸坚定地说,「读书不会读死人的,你就拿出半条命来读就可以了。」 很多人好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吗? 这十年来,同学们大多工作,结婚,生子,步入生活的庸常,但是他们无一例外地回答,相信。满意自己的现状的,他们感谢高考。对自己现状不满意的,他们反思导致这一切的根源——高中时不够努力,不够拼。也有人总是回避关于高三的一切:不去回忆那段经历,不主动和高中同学联系,不愿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 而班主任王锦春,早已头花花白,还在武平教书,对高考的期待从未动摇。在他看来,没有上大学而成功的,终究只是特例。因为——他教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无爹可拼的。《人物》微信账号:renwumag1980文|刘磊&&编辑|张卓 摄影|张佳佳王锦春与高三的同学们雷同的故事前不久,我在一个纪录片放映活动上第二次看了《高三》。三年前无意间看这部片子时的第一感受是,中国的故事有时真是雷同啊。几乎就是我所经历过的高中生活的略加修改的回放:早晨逐渐人声鼎沸的教室;几乎要将人埋没的成堆的书本和试卷;出口成章,扮演成功学推销员角色的班主任;从相貌到说话都一本正经的政治课女老师;总是一脸忧虑,心事重重的1号女同学……我能从片子里嗅到我熟悉的亲切的气息。尽管我一点也不喜欢那种气息。这次重看,我才意识到片子里的同学们其实和我是同年结束高三生活的。他们是福建省龙岩市的武平一中2005届的高三七班。武平是一个经济欠发达的山区县城,资源匮乏,信息闭塞。班主任王锦春在片中一个劲儿地鼓励学生们考出武平:「你说铁路,铁路也不从我们这边过。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目前为止最起码也没有(注:现在有了)。这样的地方,要说资源也没什么资源,待在武平能有什么出息?」我在江苏北部的乡下长大,与武平相距甚远,并无太多的共同之处。但我的高中母校和武平一中有相似的地方,都是那种以乡下孩子为主的县城中学(我们那儿从行政上来说是一个区,但相当于县城)。豆瓣上有很多网友的感受和我一样,他们都像是在看自己曾经的高三生活的回放。中国的故事有一些的确是雷同的。《高三》呈现了中国教育的部分真相,而且是具有相当典型性和代表性的那部分真相——这个国家有无数所像武平一中这样的县城中学,有无数个像王锦春一样兢兢业业带领学生征战高考的班主任,有无数个一心想考北大的林佳燕,有无数个在挣扎中反抗的钟生明,有无数个因成绩总是上不去而心生绝望的张兴旺……看完片子,我冒出了一个念头,想去见见屏幕里的他们。他们过得还好吗?一个多月后,我搭上了前往厦门的飞机。黑板上的这段话是大学时的王锦春在课堂上记下的,现在,他每年高三动员时都会给学生们写下这段话摆不上台面的声名到武平的第二天,王锦春邀请我参加晚上的一场饭局。他骑摩托到我住的酒店接我。我们在酒店大堂里见了面。他明显老了,夹杂在黑发间的一缕缕白发清晰可见,这两年因为腰椎间盘突出,走路一瘸一拐的。饭局的主角是王老师2014届的几个学生,其中有两个分别在清华和北大就读,就是他们打破了武平自2010年以来连续四年清华北大录取人数为零的局面。王老师说,最近几年,学校和社会的聚焦点从本二、本一的上线人数转移到了清华北大的录取人数上,他自己的聚焦点也只好随之转移。清华、北大崇拜症我一点也不陌生,在我的老家也是。人们聊起名校话题时总是用清华、北大指代,似乎全国只有这两所名校。每年看到状元们填报学校和专业时,总是让你感到,在我们这个国家里,连读大学都那么地缺乏自我和想象力,而且他们还是中国最优秀的一群孩子。我问王老师,为什么非得是北大清华?王老师说:「复旦,上海交大,南京大学,浙江大学之类的,这个毕竟学校多了,学校多了,这个东西就不好比啊。」除了王老师去年刚毕业的这几个学生,饭局上还有他很早以前的学生,也有他的朋友或朋友的朋友。他们身份各异:当地的银行行长,公司老总,从清华毕业的副县长……我坐在王老师旁边,他和我讲起纪录片《高三》带给他带来的影响。一言以蔽之,就是收获了一份「不能拿上台面」的声名。无论在网络上还是现实中,很多人看了纪录片之后都说,这真是个好老师啊。贵州省仁怀市的一个老教师特地打电话过来向王锦春表达敬意,还给他寄来了家乡的茅台酒。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七班的部分同学回到当年的教室里,重温王锦春的谆谆教诲王锦春给我讲了一个故事,作为这份声名摆不上台面的证明。2014年全国模范教师评选,他成为武平县唯一的候选人。他猜测县里推选他的原因有一部分来自《高三》的影响,「觉得我在全国名气比较大,把我推上去的把握比较大」。后来,他落选了。有同行将《高三》下载后刻录成光盘,寄到了省教育厅,并将他在纪录片中的有可能作为「罪状」的话悉数列出——比如,拿出半条命来读书;父母如果想离婚的话,等孩子高考完再离,等等。这位告状的同行要以此证明,王锦春是应试教育的模范,不是素质教育的模范。王老师自己事后猜测,即便没有这位同行的举报,自己也可能因为纪录片中这些容易让人往应试教育上联系的言辞而落选。王锦春清楚他自己的局限性。在纪录片的开头,他开门见山地说,自己在片中的表现可能会引起一些专家学者的质疑。我和他谈及另一种教育,那种不会引起专家学者质疑的教育。我举了范美忠的例子,那个毕业于北大,以「范跑跑」的标签而为人们熟知的中学语文教师。范美忠和王锦春完全是两种人,范美忠特立独行,是应试教育体制的反叛者,一心想着践行人文的,理想主义的教育。王锦春:「可能从某种角度上来说,它(范美忠的教育理念)是一种更高大上的东西,但是呢,因为我生活在这个地方,我永远都是以家长他们的愿望为基础的,因为我觉得家长把孩子交到我的手里面,无非就是让他们改变他们家庭的命运甚至一个家族的命运。我要最起码为家长着想。」王锦春说:「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但是这个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不是在中学阶段,而是(等)你到大学以后。如果你到大学以后,你能够特立独行,或者有自己的思考,有你对这个世界的,对这个宇宙,包括对人类的(思考),……你可以的。但是我不一样,我的身份就是一个中学教师,如果是你连这个大学都没有上的话,你谈那些高大上的东西我觉得没意义,真的没意义的。」王锦春有一个信条,「虚心接受(批评),坚决不改」。即便官方不承认他,被别人贴上应试教育的标签,他也不在乎。他生活的环境,自己的经历决定了他必须如此,这是他的职业道德。「我们要遵循生活的本来面目。」他说。王锦春每天都会花很多时间浏览网络新闻,他在给学生们“励志”的时候会及时地融入当下的新闻热点和网络流行语「存在即合理」王锦春和我讲起他的大学经历,你能感到这是一个通人情世故的人。读大学时,为了毕业时能分到县城而不是乡下,他特意经常写一些文章给学校里的同乡教授,让他提意见。时间久了,他和教授熟悉了,最后毕业分配的时候,教授确实帮上了忙,写了一封推荐信给老家的教育局,他因此顺利分到了武平一中。王锦春相信,生活中的很多事情「存在即合理」。在我和他的几天短暂接触中,他反复讲起这句话,我觉得他生活里的一切似乎都被这一信条理所当然地合理化了。但他曾经的一位学生后来对我说:「(其实王老师)内心没有那么平静,只是在不喝酒的时候表现得平静。他矛盾的地方挺多的。他其实是一个追求自由和表达的人,但日常生活不允许。」不过,王锦春性情的一面有时终究还是战胜了日常生活中的某些「不允许」。比如,曾经有私立学校高薪挖他,他觉得在公立学校更自由,所以几乎毫不犹豫地拒绝了。王锦春是一个好老师吗?我问自己。发现这是一个很难回答的问题。一方面,我赞同导演周浩说的,在他那个行业里面,在他力所能及的范围内,他对得起自己的职业,敬业负责;在教育方式上用心,讲究灵活性,有独特的智慧;真诚地关心学生,能够与学生打成一片;最重要的,从教26年来的高考战绩也很辉煌。如果你是一个一心要在高考中考出一个好成绩的学生,这样的老师堪称完美。但另一方面,我又无法承认他是一个好老师。周浩说,我们谁都不是旁观者,我们都是这个体制的一部分。高考体制的复杂性正在于此,它让很多人同时成为获益者和受害者。肖兴旺在镇上的一家线路板厂上班,困在老家,他时常感到压抑,但家庭、孩子让他脱不开身纪录片里那个因为数学成绩一直跟不上而借酒浇愁的张兴旺,现在叫肖兴旺。母亲改嫁,他随着改了姓。肖兴旺对我说,大学是他迄今为止全部人生里最美好的时光。高中则是特别不美好的记忆:一直在爬坡,爬到一半又掉下来,再爬,爬到一半再掉,最后灰心丧气不想再爬了。他总是回避关于高三的一切:不去回忆那段经历,不主动和高中同学联系,不愿参加高中同学的聚会……对我来说,大学也是最美好的时光。那种无所事事的美好。刚到大学校园时,连呼吸都变得令人格外舒畅,全是自由的气息。回顾我受教育的全部经历,我觉得,进入大学之后,一切才真的开始。以前的时间全浪费了。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它的目的只应有一个,那就是培养人的健全人格,独立思想。教育应该扩展人的视野,而非相反。为了一场场考试而拼命的教育显然属于后者。这就好比为了看一场2小时的电影,你需要先罚站6个小时——这6个小时其实是在浪费你的时间,它本可以被用来做很多有意义的事情。但是有办法吗?似乎没有。罗艳去年11月从加拿大卡普顿大学毕业后,在边找工作,边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在国外,她最大的收获是找到了自己罗艳,那个在纪录片中高考完趴在同学肩上哭的女孩,本科毕业后申请了加拿大的MBA。正如我们可以预见的那样,国外的生活经历改变了她很多。其中最大的收获是,她找到了自己,懂得为自己而活。有次男朋友问她,你有什么兴趣爱好,她想了想,除了学习以外,好像什么兴趣爱好也没有。她这才意识到自己在兴趣爱好方面是完全缺失的。以前在简历上填兴趣爱好的时候,她会像很多人一样填读书,听音乐之类——「这种其实你自己根本不是真的喜欢或真的爱,你只是一种,因为你自己不知道你兴趣爱好是什么,所以你就copy了,你就抄袭了别人的兴趣爱好」。她开始寻找真正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然后找到了很多:制作鱼缸;用天然的植物染料给围巾染色;到社区做种菜的志愿者;到二手市场淘家具,然后动手油漆,做旧,让它变成八十年代的样式……「来到这个世界上你一定要为你自己活,你为了自己活你才会开心。」罗艳对我说。但当被问到这十年最重要的人生节点是什么的时候,她的回答却不是出国,依旧是高考。她至今仍然笃信班主任王锦春的话:「读书不会读死人的,你就拿出半条命来读就可以了。」她的理由你几乎无法反驳:现在自己所拥有的这「另一个人生」是通过高考开启的。因为高考,有了到北京读大学的机会;因为在北京读了大学,毕业后才想到了出国。2014年11月从卡普顿大学毕业后,她一直在边找工作,边思考自己到底想做什么。而关于自己想做什么,这在她出国前接受的教育里,似乎完全不是一个需要思考的问题。王锦春与肖兴旺已经很久没见了,他们在聊各自的生活一种温柔的残酷自从2005年底《高三》播出以后,总是不断地有人问,片中的主人公们现状是怎样的。一位豆瓣网友说,他想亲眼目睹,曾经那么纯洁的梦想,是如何被现实一点点地撕破的。这位网友提供了一个好故事的角度,但我在与他们接触之后发现,我无法写出这样的故事。第一个问题是,一定要考上大学,考出武平——这曾经的梦想固然纯洁,但它们单调得近乎一个执念。至于考上大学之后意味着什么,将来要做什么,这些几乎没人去想。而必须要考上大学近乎是一种集体信仰的意识形态,就像肖兴旺对我说的,从小到大,父母,亲戚,老师,整个社会给你灌输的都是你要去考大学。不上大学?完全不是一个选项。第二个问题是,步入社会,面对各种生活的庸常和无奈,这当然都不同程度地发生在他们身上。但生活逻辑从来不服从戏剧逻辑,如果说「撕破」是已经并正在发生的,那么它也是以一种微妙而无声的方式进行的。我一遍遍地问他们,这十年,你们有哪些曾经的东西被自己或现实推翻了?很遗憾,几乎一无所获。他们就这样按部就班地接受着每个阶段到来的一切,考大学,结婚,生子,就像王锦春在课堂上告诉他们的那样,每个阶段做每个阶段该做的事儿。一切看上去是和谐的,激烈的冲突从来没有。我采访的近十位同学中,大多都已结婚生子,为各自的生活奔波着。也许在做着一份自己未必满意的工作,也许结婚的对象只是勉强满意。「反正生活嘛,过日子嘛,就这样子了。」一位同学对我说。2011年底,肖兴旺回了老家,现在在邻镇的一家线路板厂上班,CAM工程师。这是一份初中甚至小学学历就可以胜任的工作。他其实内心还是有抱负的,现在困在这儿,很压抑,但有了家庭,第三个孩子马上就要出生了,又能怎么办呢?前两年,他常常后悔,自己为什么要这么早结婚。「已经人到中年的感觉了。」在开车送我回县城的路上,肖兴旺突然冒了这么一句。谢怡在龙岩的一个乡镇中学做音乐老师。现在,她最烦别人让她唱《那些花儿》,高考后,她再也唱不出纪录片《高三》里的感觉了谢怡,纪录片里那个唱《那些花儿》的女孩,发现人拥有超乎我们想象的「习惯」的能力。她在龙岩市区长大,从集美大学毕业后,先在厦门一所小学做了一段时间的代课老师,2011年为了编制,考回龙岩的一个乡镇中学做音乐老师。乡下学校的种种破败让她失落极了。开学的第一天晚上,回家之后,她一边洗澡一边大哭。现在她惊讶地发现,自己竟然在不知不觉中习惯了,适应了。甚至不愿离开这儿了,而当初她觉得到这所学校任教是人生最错误的选择。听着像温水煮青蛙的故事。一种温柔的残酷。班长钟淑梅在一家汽车4S店任人事行政部门的经理,她曾经的理想是做一名女市长高三十年后高三的印记现在仍然以不同的方式留在高三七班同学们的生活里。谢怡会给班上的学生们讲王老师当年讲过的话,比如,「辛苦这一年,开心一百年」。肖兴旺会把「我都不行,你们行吗,笑死掉了」作为自己的口头禅。纪录片里那个参加入党积极分子大会的班长钟淑梅一直把王老师那句「什么阶段做什么事情」记在心里。很多人好奇,这么多年过去了,他们还相信——高考改变命运吗?接受我们采访的同学们无一例外地回答:相信。满意自己的现状的,他们感谢高考,比如罗艳。对自己现状不满意的,他们反思导致这一切的根源——高中时不够努力,不够拼,比如肖兴旺。导演周浩也相信。在拍纪录片时,他劝沉迷于网络游戏的钟生明:在中国现有体制下,如果上了大学,打个比方,你成功的概率有20%;如果你没上大学的话,也许能成功,但成功的概率只有5%。班主任王锦春更是从未动摇。在他看来,没有上大学而成功的,终究只是特例,不值一提。至于社会上流行的拼爹现象,对他的信仰更是构不成丝毫的威胁。因为——我教的学生大多数都是无爹可拼的。2010年4月,毕业于武平一中2005届高三七班的刘伟辞职创业,现在他在广州和佛山分别拥有两家小公司。他是班上成绩最好的学生,但现在回首高三,仍嫌自己当年不够拼两个小故事。2009年,福建省文、理科状元分别出自王锦春任教的两个班。他回忆起最令自己快乐的事情时,这是最重要的一件。王锦春说,后来县里有一段时间开始广泛流传一个谣言:这两个分别在北大和清华读书的状元都因为在大学里读不下去退学了。还有的说,他们得了精神分裂症。好多人向王锦春打听,听说你教的那两个状元都退学了,是吗?无独有偶,在我的老家也发生过这样的事情。我的高中母校1998年建校,历史不长。在建校的第4年,出现了第一个考上北大的同学,轰动一时。一年多以后,老家开始有传言说,这位考上北大的学姐,因为成绩跟不上,而且只会死读书,什么才艺都没有,在北大待不下去,退学了。当时这个传言也是人尽皆知。后来当然证实纯属子虚乌有。中国的故事,连谣言都能如此雷同。真是有意思。(感谢实习生朱艺艺、李晓磊协助采访,文中所述的纪录片《高三》为138分钟完整版。感谢王越、钟弘欣、刘伟、莫晓兰、冯银婧等武平一中高三七班同学在采访中提供的帮助)本文系《人物》新媒体原创稿
本文内容包含图片或附件,获取更多资讯,请
后查看;或者
成为会员获得更多权限
UID:705122
在线时间10433小时
M币129752专家241
你们只能相信高考,因为你们无爹可拼。
UID:964161
在线时间461小时
M币4417专家0
我的高考已经过去20年了!
UID:1436884
在线时间935小时
M币9424专家2
都是未来的IT精英。
UID:1288238
在线时间1018小时
M币2377专家31
对于寒门学子这是唯一的途径。 高考是可以改变命运的,那就是有些人变得更惨了。
UID:1916725
在线时间313小时
M币1518专家0
高考可以改变命运,但不是唯一性
UID:916700
在线时间6880小时
M币84130专家5
学生大多数都是无爹可拼的
UID:829802
在线时间815小时
M币851专家0
曾看过一纪录片,读书致贫。。
访问内容超出本站范围,不能确定是否安全
Code by , Time now is:11-29 01:58, Total 0.119312(s) query 10,
Gzip enabl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高三处理不好同学关系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