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年英雄会东北抗联英雄人物体验馆6个战役

君,已阅读到文档的结尾了呢~~
扫扫二维码,随身浏览文档
手机或平板扫扫即可继续访问
东北抗联.ppt
举报该文档为侵权文档。
举报该文档含有违规或不良信息。
反馈该文档无法正常浏览。
举报该文档为重复文档。
推荐理由:
将文档分享至:
分享完整地址
文档地址:
粘贴到BBS或博客
flash地址:
支持嵌入FLASH地址的网站使用
html代码:
&embed src='/DocinViewer-4.swf' width='100%' height='60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 ALLOWFULLSCREEN='true' ALLOWSCRIPTACCESS='always'&&/embed&
450px*300px480px*400px650px*490px
支持嵌入HTML代码的网站使用
您的内容已经提交成功
您所提交的内容需要审核后才能发布,请您等待!
3秒自动关闭窗口抗日战争中的东北抗联
大家好,今天我与大家共同回顾一下70年前发生在中国东北的抗日联军的英雄事迹。
我们知道,1931年日本帝国主义发动了“九一八”事变,并在短短几个月内就侵占了东北全境。日本帝国主义的侵华野心激起了全中国人民,包括东北人民极大的愤慨。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东北人民先后组织反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反日组织,与日寇进行了殊死的搏斗。到1936年,东北各地的抗日武装实行了统一编制。1936年2月,统一改称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建成了第一路军、第二路军和第三路军,下面有11个军,总兵力达到3多人。在1931年至1945年8月的这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广大东北人民一起,与日寇进行了长期艰苦的搏斗,这在中国革命斗争史上被誉为三大&“共产党斗争史上最为艰苦卓绝的事件”之一。这三件事第一件事,就是众所周知的中央苏区红军2万5千里长征;第二件事,就是长征以后留在南方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赣南游击战争;第三件事,就是坚持14年抗日斗争的东北抗日联军。这三件事被誉为“中共党史上三件艰苦卓越的斗争事迹”。
在这14年间,东北抗日联军巨大的成就和意义,以及历史地位是什么呢?
1927年10月,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了中共满洲临时省委。“九一八”事变爆发以后,中国共产党立刻发出了“武装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号召,中共满洲省委也及时发表了《中国共产党为日本帝国主义强暴占领东三省事件宣言》,以及《中共中央关于日本帝国主义强占满洲事变的决议》,并召开了关于目前党的紧急任务的会议,揭露日本侵略者的罪行,号召广大民众团结起来反击日本侵略军,并在中国共产党满洲省委领导下,先后创建了十几支反日游击队。从1932年至1936年,在中共满洲省委的领导下,以反日游击队为基础,组建了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人民革命军包括抗日救国军、抗日义勇军、自卫军等大批东北抗日武装。同时,在“九一八”之后,中国共产党派遣了大批优秀党员进入东北境内组织抗日武装斗争。我们知道的赫赫有名的东北抗联英雄杨靖宇、魏拯民、赵尚志、周保中,包括女英雄赵一曼等,就是在“九一八”之后受党的派遣进入东北境内组织开展抗日武装斗争的英雄。
1936年2月,东北人民革命军根据中共中央于日发布的《八一宣言》(即《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发表了《东北抗日联军统一军队建制宣言》,改制军队为东北抗日联军,同时成立了中国共产党南满省委、吉东省委和北满省委。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杨靖宇;第二路军总指挥周保中、副总指挥赵尚志;第三路军总指挥李兆麟、政委冯仲云。抗日联军最大的功绩就是它牵制了日本关东军,积极地支援了关内的抗日斗争。从游击队人民革命军到抗日联军抗联教导队,东北抗日联军始终坚持贯彻党对军队的领导,在孤悬敌后、艰苦异常的条件下,各级党组织始终保持很强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形成了坚定的党的领导核心。
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以后,日本军国主义将侵略矛头指向了全中国。这时候,东北抗日联军的作战任务也发生了重大的战略转变,从单独的抗战转变为积极配合中华民族整体的统一抗战。其中,牵制日军入关成为东北抗日联军的战略任务,东北局部抗战转变为全国抗战的一部分。1937年至1942年的半年间,第一路军进行了较大规模的战斗,在33次作战中击毙、击伤日伪军1300多人。在东北抗日联军和广大东北民众的坚决抗争下,日伪军近百万人被牵制在关东地区。
我们知道东北抗日联军是1937年成立的,在成立之前就有东北反日游击队、抗日义勇军和东北人民革命军,最后形成了抗日联军。但他们面对的是凶恶异常的日本关东军。首先敌我悬殊。根据1905年签订的日俄战争条约,日本占据了我们的辽东半岛之后,就把辽东半岛改称为关东州,驻扎在关东州的日本陆军,也就称为关东军,是日本陆军中的精锐部队。日本关东军成立于1919年,它最强盛的时候,驻扎在满洲的人数达100多万人,装备精良,是日本的精锐部队。我们抗日联军最盛的时期也就是4万人左右,武器弹药和后勤补给根本不足,也没有巩固的根据地和后勤支援。所以首先,抗日联军面临的是一个艰苦异常的环境,面对的是一个强大的敌人。东北抗日联军依靠党的领导,依靠当地民众的支持,牵制了数十万日本关东军,有力地支援了全国的抗日斗争,致使日本关东军不能大量增兵关内。毛泽东同志对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曾经给予充分的肯定。
东北的抗日斗争也牵制了日军北进苏联的企图。我们知道,当时日本企图进攻苏联,并制定了把苏联远东地区与中国的满洲、蒙古连为一体的一个狂妄的侵略计划——北进计划。但是由于我们抗日联军的英勇作战,致使日本关东军很难抽出兵力来向苏联发起进攻,这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对牵制日本北进苏联,支援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一个巨大的贡献。另外自1945年以后,苏联红军即将发动远东战役之前,东北抗联积极配合苏联红军,对日军各个地方进行战术侦查、破坏,为苏军提供情报、做向导,为打败日本侵略军,取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东北抗日联军面临的是一个艰苦、艰难的环境。比起关内,我们不得不承认,东北抗日联军的环境之艰苦、斗争之残酷、时间之长久、牺牲之壮烈,这在革命史上是少有的。东北抗联也涌现了很多英雄。比如来自河南的杨靖宇,来自云南的周保中,来自安徽的童长荣,来自江苏的冯仲云,来自山西的魏拯民,以及来自四川的女英雄赵一曼。中华民族各方儿女汇聚东北,与日本帝国主义展开了殊死的斗争,无数中华优秀儿女为民族解放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在东北抗联的作战史上,抗联战士面对的是凶恶的日本关东军以及日伪军的残酷镇压。日本在东北拥有雄厚的兵力,并且在东北实行了治安肃正计划、坚壁清野反游击政策,同时对抗联采取政治隔离、军事围困,实施日本武装移民,压缩抗联活动区域,隔离东北抗联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断绝人民群众对东北抗联的资源支持,使东北抗联在给养、宿营、兵员补充、情报等方面均遭到巨大的困难,孤军奋战、损失惨重,东北抗联陷入了极端困难的境地,这也是1940年初,东北抗联战场失利的重要原因之一。在极其恶劣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经常断粮断喝,没有给养,长期靠吃树皮、草根、野果充饥,有时候连枯草也找不到,他们往往忍受着零下30到40多度的严寒,因此东北抗战是一场在严寒地带开展的残酷作战。
1940年初,杨靖宇将军在敌人的重重包围、枪林弹雨中临危不惧,为国捐躯。当日本侵略军割下他的头颅,剖开他的腹部的时候,发现他的胃肠里全是没有消化的草根、树皮和棉絮,没有一粒粮食。当时,杨靖宇将军已经有长达十几天没有吃一口饭。但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抗联依然不畏强敌,继续与敌作战,在缺医少药、食不果腹的艰苦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包括朝鲜共产主义者在内的所有反法西斯力量,凝结在白山黑水、艰苦奋战的联合战线上,为驱逐日本军国主义做出了巨大贡献。
面对日本关东军强大的兵力围剿,1940年10月至1941年4月,陷入困境的东北抗联余部被迫转移至苏联境内进行修整。撤到苏联这部分大约不足2000人,后来被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由周保中任旅长,李兆麟任政治副旅长,在苏联进行大约五年时间的修整和训练。因为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已经编入苏联红军的编制,对外宣称是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虽然第88旅的编制在苏联红军的序列,但教导旅或者叫88旅始终由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他们始终保持着与中国共产党的紧密联系。
在苏联五年的修整期间,东北抗联坚持学习毛泽东、朱德、周恩来等有关反法西斯战争、抗日战争的著述,主动学习党内的整风文件,坚持军事训练。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东北抗联教导旅在三年间先后派遣20多支小分队回到东北境内开展游击战。这些小分队破坏日军控制的交通线和军事设施,袭击日军和伪满军队,使日军和伪满军遭受了重大伤亡。同时,东北抗联派出的这些小分队也遭受了巨大的牺牲,但他们的英勇行为极大地鼓舞了东北人民的抗日斗志。
1945年7月下旬,东北抗日联军教导旅280名抗联战士组成20多支特遣队,从空中和陆地潜回中国东北,开始侦查关东军在中苏边界的军事要塞、军事设置,编制有关的情报手册。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在苏联境内进行五年集中整训的教导旅(也就是苏联红军远东红旗军第88独立步兵旅)的600余名官兵配合苏联红军反攻东北。当时,教导旅旅长——中国共产党员周保中提出三项要求,他要求以抗联战士为核心组成的抗联教导旅全体战士要完成三项任务:第一要占领城镇,迎接党中央、八路军、新四军会师东北;第二要深入农村发动群众,建立根据地;第三要做好与国民党抢占东北、继续打游击的准备。日,八路军、新四军的一部分兵力进入东北,与抗日联军合并改编为东北人民自治军,1946年1月又改成东北民主联军,林彪任总司令,周保中、吕正操为副总司令。当时,东北民主联军包括抗联、新四军、八路军,合并成一支新的民主联军,人数达30余万。
1945年8月日本宣布投降之后,并不意味着日本驻守东北的关东军全部放下武器。因为当时驻守东北边界的日本关东军与日军总部联系中断,他们没有得到日本天皇投降和日军投降的通知,所以在中苏边境,以东宁要塞为代表的日军守卫部队与苏联红军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在这一战斗过程中,东北抗联教导旅发挥了巨大作用,也付出了巨大的牺牲。
日,中共中央成立了中共中央东北局,以彭真为书记。10月20日,东北局书记在沈阳接见了东北抗联党委全体成员。面对周保中等东北抗联这些领导人,他感慨万千地讲,在我们中国共产党人20多年的革命斗争中,有三件最艰苦的事情。第一件事就是红军的2万5千里长征,第二件事就是红军长征后,南方红军的三年游击战争,第三件事就是东北抗联的14年苦斗。
那么我们要回顾一下东北抗日联军在抗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和历史特点。
首先,东北抗日联军是中国共产党直接领导下创建的一支抗日武装力量。它的前身是东北反日游击队、东北人民革命军和东北抗日义勇军等。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东北抗日联军与日本侵略军进行英勇顽强、艰苦卓越的斗争,成为东北抗战的中坚力量,东北也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终胜利做出了独特的贡献。
日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后,东北抗日战争的地位和任务发生了巨大的新的变化。7月25日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部,也就是杨靖宇为总指挥的第一路军总指挥部发布了《为响应中日大战告东北同胞书》,号召东北同胞要本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原则,为恢复中国人之东北而战。8月20日,杨靖宇将军亲自署名发布公告,揭露日本企图侵吞中国的野心。自1937年10月,东北抗联三路军已发展到3万余人,抗日游击区达70多个县,形成了南满、北满、吉东,三大东北抗联游击区。
1937年之后,日本侵略者不断向东北地区增兵,东北抗联面临极其恶劣的自然环境和艰苦的作战条件。但是东北抗联仍然频频出击,袭击日军基地,扰乱日军的后方基地,积极配合关内的抗日部队。抗日联军的卓越斗争给关内抗日力量以极大的鼓舞和支持,中共中央始终高度关注东北抗联在东北地区的作战和他们的巨大贡献。日,中共中央六届六中全会在发给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和东北同胞的致敬电中,称颂东北抗联是“在冰天雪地与敌周旋七年多的不怕困苦、艰难奋斗之模范”。1939年,由于日本关东军对抗日联军实行大规模的军事讨伐和严密的经济封锁(日军主要封锁了粮食、交通和人民群众与东北抗联的联系),导致东北抗联的活动区日益缩小,部队大部分被迫转移到深山密林、冰天雪地、缺衣少食的地区,抗日联军备受饥寒交迫之苦。在艰苦的条件下,他们历经千辛万苦,克服重重困难,又不断地扩大游击区。但是敌人是强大的,第一、第二、第三路军先后遭到巨大的损失,南满、北满和吉东三个省委当时决定将部队化整为零、分散活动。其中,第一路军杨靖宇率400余人转战数月。1940年2月,杨靖宇等遭到了日军的重重包围,最后奋战至孤身一人,壮烈牺牲。由于日伪军不断加强殖民统治和疯狂讨伐,再加上东北抗联没有建立巩固的根据地,没有有力的后勤支持,回旋余地日益缩小,到1940年左右,东北抗联面临着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在中国共产党同意的情况下,他们决定:第一,分散活动;第二,少部分由周保中、李兆麟等率领进入苏联进行修整,保存实力。
日,苏联对日宣战,部分东北抗日联军也随苏军回到祖国参加解放斗争,向日本关东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8月9日,毛泽东同志发表《对日寇的最后一战》声明,号召一切抗日力量应举行全国规模的反攻,密切而有效地配合苏联及其他同盟国作战。在东北抗联前期大量的侦查和交通向导等各方面的配合下,苏联红军发起了远东战役,歼灭了大量的日本关东军,迫使日本关东军在8月30日宣布投降。8月15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但是在东北边界的日军关东军的守卫部队一直到8月30号才最终投降。在抗战史上,一般把东宁要塞日军宣布投降称为中国抗战史上的最后一战,也有人把东宁要塞日本投降称为二战国际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一战。抗联为东北地区的解放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东北抗联在历史中的地位有这么几大特点。第一个特点,东北抗联是最早举起反侵略大旗的抗日武装力量。我们知道,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在国民政府实行“不抵抗政策”的情况下,广大爱国官兵和群众在共产党领导下掀起了反抗日本侵略的旗帜,打响了中国人民武装抗日的第一枪。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东北抗联在南起长白山,北至小兴安岭,东起乌苏里江,西至辽河东岸的广大地区开展游击战争,揭开了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这是我们东北抗联的一个非常显著的历史特点。
在中国人民14年的抗日战争史上,东北抗日联军是唯一一支有明确的抗日名称的武装力量。当然,抗日武装还有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八路军、新四军。那么东北抗日联军的特点就在于它是具有明确的抗日名称的武装力量。毛泽东同志在1934年中华全国苏维埃第二次大会上指出,“东三省几十万义勇军的奋斗是全国革命民众的反帝运动”,“东北和吉东的抗日游击战争,正在回答日本帝国主义的进攻。”这是毛泽东在1937年的讲话。可以说,正是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以及东北抗联坚决的抗日斗争,才迎来了“九一八”之后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端。
那么国际学术界也基本上把1931年“九一八”视作二次大战的起点。比如,美国著名的记者斯诺就曾经在他的书中写过,1931年的满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真正的开始。日,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胡锦涛总书记强调,1931年“九一八”事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中国人民不屈不饶的局部抗战揭开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序幕。由此可见,东北抗联最早在东北举起了反侵略大旗,具有重大的历史意义。
第二个特点,就是东北抗联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抗战。我们知道日本早在明治维新、甲午战争、日俄战争之后,就开始逐步把侵略势力深入到中国东北。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的战略企图是先占领东北,然后占领全中国。因此,按照日本帝国主义的设计,“九一八”之后,日本把中国东北地区首先定义为它侵略全中国的后勤基地、工业基地、军事基地。但是由于抗日联军和大多数抗日武装力量的反击,日本并没有完全如愿以偿地实现它的战略规划。同时,为了确保对东北地区的统治和控制,日军还不断向东北大量增派兵力。自1937年7月初,日本在东北的关东军总兵力达到11万人,伪满军也有11万人。到1938年下半年,日本进一步增加关东军的人数。可见,由于东北抗联的积极抗战,牵制了日军大量的有生力量,迫使日军调动兵力,分散驻守各地,导致日本无法抽调更多的兵力入侵关内,从而阻止了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进程,有力地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战争。
毛泽东同志对东北抗联有力地配合全国抗战曾经有过高度的评价。在《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一书中,毛泽东指出,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未起来以前当然不发生配合问题,但在抗战起来以后,配合的意义就明显地表现出来了。
第三个特点,东北抗联粉碎了日本“北攻南下”的战略规划。我们反复强调,东北抗联是配合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开展联合作战的有生力量。“九一八”事变之后,短短的时间内,东北全境落入日本的统治之下,但这并不是日本侵略的最终目标。按照日本的规划,关东军实际上是日军的重要战略预备队,日本是想以中国东北作为基地和跳板,进而扩大到远东和整个太平洋地区,最终实现其称霸亚洲的野心。由于东北抗联积极开展游击战争、英勇作战,不仅大量消耗和削弱了日本关东军的战争势力,也长期牵制了日本大部分的陆军和海军,使日本关东军疲于应付袭扰,使其既不能集中兵力北进侵略苏联,又不能向南调兵到太平洋对英美作战,使其难以达到当初“北攻南下”的战略规划,也粉碎了德意日法西斯全球战略的实现。按照日伪的统计数字,整个东北抗战期间,东北抗联和日伪军发生大小战斗66000多次,东北抗联消灭日伪军18万人,牵制了数十万关东军。从这个意义上来讲,东北抗联的游击战争不仅有力地配合了全中国的抗战,也粉碎了日本在日制定的日本陆军“北攻南下”的战略规划,为争取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特殊的贡献。
第四个特点,东北抗联为苏联红军反攻东北起到了先锋作用。我们知道从1940年,东北抗联余部退入苏联境内进行五年多的修整训练期间,他们始终没有停止对日作战,这主要体现在游击战和侦查等方面。在苏联宣布对日作战,发动远东战役之前,抗联就派遣20多个小分队,乘苏军的飞机空降到东北各地,为苏联红军执行侦查向导任务。在苏联红军发起远东战役的大反攻后,东北抗联的各派遣的小分队也迅速向日军发起了进攻,有力地配合了苏联红军的远东战役,加速了苏联红军取得反攻东北胜利的历史进程。因此在远东战役结束后,当时苏联红军远东方面军总司令华西列夫斯基元帅向东北抗联教导旅发来贺电称,“第88旅英勇的中国战士们,感谢你们用生命和鲜血换来的情报,为我们远东军进攻中国东北起了重大的作用。特别是在日本关东军戒备森严的要塞、筑垒地区所进行的侦察、营救活动,高度体现了中国战士的优秀品格和顽强的战斗精神”。
第四个特点,东北抗联给我们今天留下了极为宝贵的抗联精神。我们知道东北抗联的抗日战场与关内战场有个很大的区别就在于,关内战场是由以国民党军队为主体的正面战场和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华南游击队等为主体的敌后战场组成的,正面战场由国民政府国民党军队支撑,敌后战场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军队承担抗日主要任务,但是在东北战场,不论正面战场还是敌后战场,几乎都是东北抗联孤悬敌后的独自作战,没有任何的物资支援。在缺乏粮食、环境严寒、缺少武器弹药的条件下,他们仍然跟强大的日本关东军进行了长时间的搏斗。在1931年至1945年这14年异常艰苦的斗争中,以杨靖宇、周保中、赵尚志等为代表的东北抗联,为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成千上万的抗联战士用血肉之躯在生与死的考验中践行了自己的理想信念和为祖国而战的爱国情怀。因此,东北抗联以及这些英雄人物留下来的东北抗联精神是我们今天必须要认真学习、永远贯彻的一个重要的精神文明财产,也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精神瑰宝,是激励我们不断进取的核心动力。
那么我们知道,抗联的这批英雄他们都是在很年轻的时候就献出了自己的生命。比如杨靖宇,他牺牲的时候仅仅35岁,赵尚志被叛徒杀害牺牲时也仅仅36岁,女烈士赵一曼当时担任团政委,被日军俘虏,严刑拷打、坚强不屈,最后牺牲在日军的刺刀之下,她年仅31岁。还有东北抗联最典型的一个战例就是“八女投江”。1938年10月,东北抗联第二路军在与日军作战的过程中,以23岁的女指导员冷云为首的八名抗联女战士,为了吸引敌人的注意,掩护主力部队转移,在与日军作战中被日军包围。团指导员冷云只有23岁,最小的战士王惠民13岁。这八名女战士面对日军的围攻,坚决不投降,在扔出最后一颗手榴弹后,八个人手拉着手唱着《国际歌》跳入了乌斯浑河。解放以后,她们的英勇事迹曾被拍作电影《中华儿女》。所以东北抗联这批英雄留下来的东北抗联精神是值得我们或者说是我们必须要学习、领会和纪念的。
今年是抗战胜利70周年,东北抗日联军迎来了一个很好的年度,东北各地纷纷增建、扩建、新建有关东北抗联的纪念馆、纪念设施、抗日遗址,包括八月份刚刚在牡丹江建立了由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牵头的中国抗联研究中心。近几年,还成立了有关日本侵略战争罪行研究的东宁要塞博物馆、88旅纪念馆,有关这方面的研究和史料的开拓还需要进一步加强。习近平同志在今年7月份的重要讲话中讲过,要加强对抗战的历史研究,就是历史赋予我们的重要使命。
第五个特点,东北抗联始终是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成立发展壮大和取得胜利的。在东北抗联的反日斗争过程中,由于敌人的封锁、战争的特殊性,东北抗联一度与党中央失去了联络,但是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始终关注东北抗联,东北抗联也始终主动接受中央和毛泽东的领导。1938年,毛泽东同志发表了指导全国抗战著名的《论持久战》,用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正确分析了全国抗战爆发以来的形势,客观论证了中日双方有利的和不利的条件,科学预见了抗日战争的发展阶段,对于抗日战争具有重大现实意义,对于指导抗日战争、取得战争胜利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论持久战》传到东北以后,以杨靖宇为代表的东北抗联将领积极学习,用毛主席对抗日战争的指示,鼓励、鼓舞和教育广大的东北抗联战士。杨靖宇讲,毛泽东同志《论持久战》的重要报道已经传到我们东北,毛泽东同志分析了全国抗战的形势,还提到我们东北农民参加抗日武装斗争。毛泽东同志说,如果全国农民也都像这样组织起来就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24小时,使之疲于奔命。他鼓励大家,当前我们面前的困难是很大的,但是我们能够战胜它,现在不是日本军队包围着我们,而是日本军队被中国人包围着。他们跑不掉了,一定要完蛋。这是杨靖宇学习毛主席《论持久战》对东北抗联发表的一段话。
曾经按照共产国际和中共中央的指示,指导东北抗联斗争,也是东北抗日斗争一个重要的领导人——杨松,后来到了延安担任中宣部副部长。他在致东北抗日将领周保中等人的信件中就指出,“抗日红军在毛泽东同志的直接领导下,已经到达了陕甘,并与最近东渡黄河而至山西省腹地;北出长城而向内蒙绥远进展,这么一来,红军日益接近到与日寇及‘满洲国’军队直接冲突的时期了,并且,使全国各阶级民众,日益相信红军是抗日救国的军队。这些变动,对于东北抗日游击运动有很大的好的政治影响”。也就是说,东北抗日联军的发展壮大,与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在华北力量的变化是密切关联的。在党中央的正确领导下,东北抗联认真学习毛主席的著作和党内的各种文件,积极拥护党中央,拥护中共中央和共产国际七次代表大会关于中国生死存亡的一切指示和反日民族解放运动的中心任务和策略,拥护党的主张和路线。东北抗联将士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共合作是全中华民族统一战线的基础和枢纽。东北抗联积极学习领会理解中央和毛泽东同志的重要指示,对队伍的发展壮大和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有着重要的保障。
东北抗联和东北抗日战争的历史证明,东北的党组织虽然在一段时间内得不到党中央对于东北抗联、东北游击战争的具体指示,但东北抗联以及东北党组织坚持认为中国共产党中央群体委员以毛泽东同志为授命,也就是他们认为首先要拥护领导抗日救国的中国共产党和人民领袖毛泽东同志、朱德将军,实现反攻,驱逐日寇出中国,收复东北各地。
1937年,中共中央发表了《中共中央委员会告全党同志书》。文件传到东北后,东北抗联以这个文件为指导,布置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工作。东北抗联第二路军总指挥后来回忆到,当他们看到这份党中央《告全党同志书》时,周保中认为东北抗联应保持中国共产党的巩固领导,拥护中国共产党关于抗日救国的十大纲领。在毛泽东选集第二卷的《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毛泽东将援助东北抗日联军,破坏敌人后方,作为全国抗日军事总动员的主要任务之一。因此,东北抗联的广大将士通过学习毛主席的《论持久战》中所讲的抗日战争的三个阶段及整个局势,他们坚信,不久,日寇将被完全消灭。东北抗日联军一个著名的将领周保中,在抗日战争期间一直到晚年始终坚持做日记的习惯。周保中日记已经被公开出版过。在日记中,他对整个东北抗联在艰苦条件下坚持学习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各项有关抗日战争的指示都有详细的记载。
同时,东北抗日联军经过学习毛主席和中央的各项指示,他们以为,以往抗日联军受到了重大的创伤,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的巩固和改造游击队。因为“九一八”事变之后,各地涌现了反日游击队、东北抗日联军等抗日武装力量,除了广大的爱国官兵群众以外,还有良莠不齐的包括土匪、一些没有改造好的阶级异己分子,但是在反日的旗帜下他们都汇集在了一起,因此出现了革命队伍严重不纯的特点。
我们知道杨靖宇之所以被日军杀害,赵尚志之所以被日军杀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在具体任务的执行上基本都是东北抗联的叛徒,也就是汉奸所为。他们曾经是东北抗联的一员,但是他们本来就没有坚强的意志,在日军的威逼利诱下充当了汉奸和叛徒,反过来造成了对东北抗联的巨大伤害。比方说杨靖宇手下一位师长叫程兵,后来程兵率领150人叛变投敌,成立了挺进队。投敌之后,他把东北抗日联军设在各地的秘密储藏粮食的地窖、地下设施,统统破坏,使东北抗日联军陷入了弹尽粮绝的困境。杨靖宇将军领导的第一路军最后十多天没有吃饭,就是因为所有秘密储藏粮食的地下设施都被抗联的叛徒破坏。赵尚志被杀也是因为他身边隐藏的东北抗联的叛徒,他们被日军收买,然后又混到东北抗联。在关键时刻,他们枪杀了赵尚志,造成了革命队伍的巨大损失。所以东北抗联在斗争过程中,也通过不断学习毛主席和党中央的各项指示,认真总结经验。
东北抗联通过学习认为,在东北抗日游击战争中,他们要积极参考毛泽东、朱德同志井冈山斗争的经验。比如,毛泽东发明了游击战的“十六字诀”——敌进我退、敌驻我扰、敌疲我打、敌退我追。他们把毛泽东的游击战术积极地学习,并应用到东北抗联的对日斗争中。东北抗联还积极创造出了“三不主义”——游击战中一种新的打法。就是不打硬仗、不打攻坚、不防守。因为东北抗日联军面对强大的日本关东军,如果打硬仗、打攻坚、打防守战,损害是可想而知的。在学习和汲取毛泽东游击战术的前提下,也积极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创新出“三不主义”。
东北抗日联军的斗争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抵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民族解放事业的有机组成部分。“九一八”之后,国民党不抵抗,张学良不抵抗,整个东北很快沦为日本统治下的殖民地,就在这个时候,中共中央派出了杨靖宇等一大批优秀的共产党员进入东北来工作。他们执行党的方针政策,与东北各族人民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同甘苦、共患难,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爱国力量,同日本帝国主义展开长期的艰苦斗争。“七七”事变进入全国抗战阶段之后,东北抗联积极执行党的全力牵制敌后的指示,顺应人民抗战的要求,积极实行西征。西征就是当时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中央希望东北抗联向西发展,也就是向关内发展,向河北、热河、内蒙古这一带靠拢(热河这个省今天已经不存在了),与进入晋察冀一带的八路军取得联系。当时八路军有这样一个规划。杨靖宇率领的第一路军向西征打,希望能跟八路军在山海关,也就是关内关外打通联系,这是毛泽东同志曾经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虽然西征失败了,但是东北抗联积极地投入到了这场由中央直接指挥的战役。
杨靖宇是东北抗联的一面旗帜,他在1937年12月被中央指定为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也就是我们今天的筹委会委员,这是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充分肯定东北抗联的具体体现。因为他是东北抗联将领高级干部中唯一被指定为参加中共七大,并被指定为中共七大准备委员会委员的将领。但杨靖宇牺牲了,没能参加这个伟大的会议。所以全面抗战爆发之后,东北抗日联军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积极开展抗日斗争,配合了全国的抗日斗争,给敌人以很大的牵制作用,这是执行和落实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示的一方面。
另外,他们还积极落实、坚决贯彻毛泽东和党中央的指示。“更切合于东北长期抗战游击运动的现实环境”,这是毛泽东同志的指示。毛泽东同志在1938年中央中共六届六中全会上指出,东北要进行长期的抗战游击。东北抗联认真学习毛主席的指示,他们表示,我们完全热烈拥护中央六中全会的决议,以及毛泽东同志在六中全会的报告《论新阶段》。我们宣誓,我们一定要实现这些文件中所指示的任务,并将这些文件作为我们今后工作的规范。东北抗联通过学习毛主席的指示,也提出:第一,肃清国共摩擦,加紧统一战线团结巩固;第二,中央政府应有各党派代表参加,实行抗战宪政和民主,力求后方安定,肃清动摇妥协及奸细分子;第三,彻底执行抗日国防经济政策;第四,统一待遇抗战军旅,增调主力军赴前线,加强机械化部队和空军配置到适当的战略位置,并须发动更广泛的游击战争,扶助游击队;第五,与苏联密切联合,加强相互赞助,但须绝对排斥不利于苏联的各种挑拨企图;第六,联合英美,但不是依靠英美,不可以失去独立自主。这是当时东北抗联通过学习中央和毛主席有关东北抗联开展长期游击战的指示,所做的一些具体安排。
同时,根据东北地区抗日斗争的实际需要,东北抗联根据中共中央毛泽东同志关于整风的指示精神,加强东北抗联的党组织建设。我们知道1941年,全国抗战已经进入最艰苦的抗日战争三大阶段之一的相持阶段,东北地区的战局也更加艰苦卓绝。1941年,东北抗联余部被迫退入苏联境内,但是中共党组织与政治路线没有改变,他们始终保持了组织上的独立性。在退入苏联境内之后,东北抗联向苏军以及苏共方面提出中共党组织与政治路线不变更,今后不但不限制独立活动性,而且要加强独立活动性,具体讲就是要在中国共产党中央政治路线领导下,继续开展在满洲的活动。
毛泽东同志讲,“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通过学习,东北抗联将士认为,党的政策决定是根据周围环境的详细情形来决定的,特别是在战争环境中尤其要详细明了,研究敌友我三方面情况的指示,我们必须要执行。总之东北抗联在退入苏联境内之后,仍然坚持接受党中央、毛泽东同志有关战争进程、有关党内整风、有关党的建设等各方面的指示,而且不断提出具体的工作安排。虽然被迫退入了苏联境内,他们也强调我们也要在党组织内部进行整风,提高政治觉悟,增强战斗力。
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开始以后,东北抗联的党组织根据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指示也提出整风。第一要改造思想,第二要处理党内外关系,第三要提高语言文字,也就是反对学风中的主观主义、教条主义与经验主义。通过开展整风运动,东北抗联广大将士的政治觉悟空前提高。1945年7月,通过学习整风思想,教导旅旅长周保中起草编写了政治、组织、行为备忘录来约束88旅,也就是东北抗联教导旅的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党员领导干部。对于东北抗联以及东北抗战,毛泽东和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和关注,始终给予了高度的评价。
1934年10月中央红军实行战略转移,在长征途中,中共中央和中华苏维埃政府发表著名的《八一宣言》。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又明确提出要准备直接对日作战的力量,提出在东北要积极考虑,像晋察冀方面与日军作战。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不久,毛泽东同志明确指出,“热河、河北两省交界的雾龙山一带,派杨成武去发展新的游击区域。这是敌人的远后方,东面策应东北抗日联军,南面策应晋察冀,北面与蒙古接近,西面与绥远联系,在天下有变的时候,这个地区可以首先得到国际的援助”。
当时朱德、彭德怀同志也明确提出,“开辟创建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与在辽宁、热河一带的东北抗日义勇军呼应配合行动,向东北发展,以便将来日苏战争爆发后,八路军配合作战和取得补充”。这是朱德、彭德怀致彭真和聂荣臻电报的内容。也就是说抗战爆发以后,由共产党领导的武装力量也积极地为能打通关内关外的联系,做出了很多的努力。
对于东北抗联及东北抗战的历史作用、历史地位,毛泽东同志曾经多次做出过非常客观的评价。1936年,毛泽东同志认为,满洲义勇军数年顽强抗战的经过,清楚地证明了中国有力抗日,有力来收复失地,并争取民族的独立自由。毛泽东同志继续强调,我们看了东北义勇军能够长期英勇作战,据敌报说,敌人损失了十余万生命与数万万金钱,而且相当牵制了推迟了日本帝国主义对中国本部的进攻。他们虽然还没有最后战胜敌人,但是他们对于全国民族已经有了极大的功劳和帮助。到今天没有一个人能说东北义勇军不能单独抗日的话。这是1936年毛泽东同志《致章陶邹沈四先生信》中的一段论述。
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毛泽东从全国战局出发,进一步指明东北抗联和东北战场的作用。毛泽东同志讲,抗日义勇军从日本压迫者手中赢得了自由,并以同样的方式武装了自己。如果中国人民都得到训练、武装和组织,他们也同样能成为一支战无不胜的力量。毛泽东同志还强调,在东北也是民族统一战线,除共产党员外,还有其他的派别以及各种不同的军队与民众团体,他们已在共同的方针下团结起来了。
毛泽东同志对东三省、东北抗日联军的游击战讲过一段话,东三省的游击战争在全国抗战起来以后,明显表现出来了配合的意义。毛泽东同志还强调,只要东北抗日联军多打死一个敌兵,多消耗一个敌弹,多钳制一个敌兵使之不能入关南下,就算对整个抗战增加了一分力量。
关于东北抗日联军发展和武装农民群众的经验,毛泽东同志也给予了肯定,他讲东北三省的抗日义勇军,仅仅是表示了全国农民所能动员抗战的潜伏力量的一小部分。中国农民有很大的潜伏力,只要组织和指挥得当,能使日本军队一天忙碌24小时,使之疲于奔命。对于东北抗日联军,东北抗联建立的长白山抗日游击根据地,毛泽东同志强调,山地建立根据地之有利是人人明白的,已经建立或正在建立或准备建立的长白山、五台山、太行山、泰山、燕山、茅山等根据地都是。日,毛泽东在讨论抗联工作的中央书记处会议上讲话指出,“东北义勇军抗战最久,有七年的历史,现在虽只有一万人,但成为很好的基础。现在的问题是使中央同东北抗日联军建立联系”。
有关东北抗联的名称,我们知道它正式形成东北抗日联军统一的名称是在1936年。在这之前,有东北抗日义勇军、东北人民革命军等各种形式的抗日武装,不过东北抗日义勇军的称呼似乎也是很长时间,也是被经常用作称呼东北抗联。我们在纪念和回顾东北抗联,也就是东北抗日义勇军的时候,也不禁要想到《义勇军进行曲》,也就是我们今天的国歌,实际上这首曲子最早就是歌颂东北抗战。所以东北抗联在中华民族抗战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重大意义和重大作用。
朱德同志在面对东北抗联抗战的功劳、贡献时评价说,“东北的数万人民革命军、义勇军经常牵制着数十万日伪军,使日伪在东北的统治不能稳定,使日寇很困难甚至无法榨取东北的资源。东北抗联最大限度地疲困敌人,使其前线不能得到补充,战地又无以征发,而失去长期战争的能力”。这是朱总司令在抗战时期对东北抗联的一个非常客观的评价。
1945年日本投降前后,苏联红军发动远东战役,东北抗联各地向日本发出最后一战,东北抗联继续发挥着重要作用。毛泽东同志讲,东北民主联军与东北人民配合红军作战,消灭日寇与伪满,替东北人民开辟了自由生活的道路。周恩来同志也针对东北抗联讲过,他认为,“历史上,东北的游击战是有过很大的发展的。在‘九一八’以后到抗战以前,东北的游击战在中国是十分有名的”。这是周恩来总理同志的讲话。虽然在强大的敌人面前,东北抗联不断被削弱,最终在1940年下半年逐渐撤退到苏联境内,但是他们始终没有停止抗日,在大反攻之前,他们不断派出小分队,不断派遣侦察员,他们始终没有忘怀他们承担的抗日战争的历史使命。所以毛泽东同志对东北抗联的一个评价就是,“满洲人民与军队的经验,大家知道了。中国军队不能消灭,这是肯定的。地域小,人数少,但阵线巩固,也能相持”,毛泽东说。“不能消灭”就是指虽然当时东北抗联很弱,但是,是不能被消灭的,虽然根据地少,但是也能坚持。所以东北抗联在东北抗战史上,在东北战场上的巨大作用是必须肯定的。
1942年,周恩来同志也曾经预见过东北作为世界反法西斯战场之一的进程。当时周恩来同志说,“东北是世界法西斯侵略战争最先爆发的火药库,但,也许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最后结束的场所,而目前又正是日寇企图进犯苏联的一个缺口。东北的得失,具有世界的战略意义”。后来事实证明,周恩来同志这个预见是非常准确的。1931年“九一八”的爆发是日本侵略中国,也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起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起点。同样,日本在日宣布投降,但最后在8月30日才结束的苏联解放东北的远东战争,日军在中苏边界东宁要塞的投降被誉为“二战的最后一战”,被誉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战场。周总理预见了抗日战争是正义的,必然胜利。
我们再强调东北抗联对东北战场以及对全国抗日战争的积极作用。
首先,东北抗战是中国抗日战争的起点,它坚持抗日战争时间也是最长的。
“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各地爱国军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最早举起了抗日救国的大旗,打响了武装反抗日本的第一枪。在日本发动“九一八”之后,东北各地出现了大批的抗日武装,包括反日游击队、东北义勇军等,总体抗日武装人数最多的时候达到50余万人,形成了东北抗战初期的大好局面。从1931年起,东北抗日军民同日本侵略者进行了长达14之久的艰苦异常的武装斗争,直到1945年配合苏联红军远东战役,解放东北全境为止,成为中国抗日战争中坚持抗战时间最长的武装斗争,而且主要力量就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联军。这是东北抗战,当然东北抗战核心就是东北抗联。
第二,东北战场以及东北抗联在中国抗日战争各个战场中最为艰苦。第一个特点就是敌我力量极其悬殊。抗联所处的东三省是中国最早的沦陷区,是日本侵略中国的大本营,日本长期把满洲也就是中国东北视为生命线,投入了大量的军力,包括经济投资、文化投资和武装移民,在东三省建立了完备的殖民统治体系,而且是长期集结和保持重兵。在1945年二战结束前夕,关东军还维持了几十万的重兵,这是敌我力量极其悬殊。而我们东北抗联作为一个有建制的三路军,形成111个军,全部下来才不足4万人,武器弹药也不足,而面对的是包括日伪军、伪满军在内的是120多万武器精良、凶狠异常的敌人,他们有充足的弹药粮食,有便捷的交通工具。而抗日联军力量从人数、装备、物资、后勤支持上都是完全不能与之相比较的。这是第一,敌我力量极其悬殊。
第二个特点就是战场的环境极其恶劣。东北地处高纬度地带,冬季漫长而寒冷,东北抗联的官兵经常冒着零下40多度的严寒,风餐露宿。特别是日本关东军制造无人区,搞集团部落,实行经济封锁,隔绝抗联和群众的联系,使东北抗联失去了粮食的来源,失去了群众的支持,他们经常过着缺粮断饮、以草根树皮果腹的生活,经常处于最低限度的生存条件之中,经常是十几天到几十天吃不上一点点粮食,有的时候打一仗就是为了夺取一点粮食,但经常是牺牲巨大,而没有实现目的。
第三个特点就是军事斗争极其残酷。1932年,日军扶持建立伪满洲国,推进日本大量的武装移民,不断加强对东北的殖民统治,并集中兵力对东北抗联进行讨伐和围剿。1936年之后,集中十几万日伪军对东北抗联进行围剿。在叛徒汉奸的协助下,大规模摧毁一切密营——就是储藏粮食和必要给养的武器弹药的地营,我们也叫地窖。同时,关东军还把军事打击与政治诱降结合起来,因此出现了大批革命意志不坚定的叛徒和汉奸,使东北抗联经常陷入危难之中。这是东北抗联在抗日斗争中的一个明显的特点,也可以说是一个先天性的不足,就是说没有经过很好的革命锻炼和革命化教育,队伍良莠不齐,关键时刻丧失革命斗志,充当了叛徒和奸细,充当了敌人的鹰犬。
第四个特点就是在极其残酷的战争环境中,长期独立奋战。东北抗联一度与党中央失去联系,他们曾经多批次派出交通员,包括越境到苏联境内,到关内寻找党中央,也曾长时间内没有得到党中央的支持。所以东北抗联坚持抗战的艰苦卓越的程度,在中国抗战史上是排在前列的,孤悬东北、独立奋战,更显东北抗联的万分困难。
东北抗联坚持抗战对延缓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作用是非常显著的。我们知道日本在1937年发动“七七”事变之后曾经提出一个口号,就是“在三个月内灭亡中国”。那么为什么我们讲,1937年之后中华民族开始全面统一抗日?很简单。日本的口号是“三个月内灭亡中国”。不管你是什么人,你再不抵抗,你就灭亡了,国家就没有了。所以那个时候在共产党的推动下,国共实现了第二次合作,开始了全民族的抗战。但是东北抗联在这个时期的作用是什么呢?实际上早在1937年之前,日本就妄图向中国华北及全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由于东北抗联的打击,比方说积极破坏东北的交通线——铁路、公路,破坏桥梁、隧道等等,使日本关东军不断处在一个被牵制的状态,很难把大批的精力、军力投入到关内。
1932年到1936年秋天,日本关东军在东北经常保持三个师团以上的兵力,包括伪军在内。“七七”事变以前,日伪军已经有30多万人,集中对东北抗联反复进行讨伐扫荡,东北抗联也坚持反扫荡、反讨伐。由于东北抗联的积极斗争和不断的军事打击,迫使关东军无法抽调更多的部队,从而迟滞和延缓了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进程,所以我们今天说1937年“七七”事变日本规划全面侵华。我们可以做一个假定,如果我们在东北没有东北抗联战士的英勇作战,牵制敌人,延缓敌人向关内增兵,那么日本全面侵华战争可能更早爆发了,这是我们在党史界,基本达成的一个共识。同时,东北抗联坚持了抗日斗争,对日本在东北的殖民统治具有重大威慑作用。我们知道以东北抗联为首的东北抗日武装在军事上沉重打击了日伪军,在政治上不断袭扰敌人的政治、经济、军事、设施,威慑了日伪的殖民统治。
第三,在经济上破坏日本对东北战略资源的掠夺。按照日本防卫厅有关东北地区统治史的研究,日本也承认,由于关东军的各个兵团每天要应对经常半夜出动的东北抗联的袭击活动,关东军每天把大量的时间和兵力用在应对东北抗联方面,所以使日本的满洲建设,也就是殖民地建设相当迟缓,也使日本攫取和掠夺东北各方面资源(包括煤炭、木材)也困难重重。由于日军把很大的精力放在讨伐和围剿东北抗日军队上,日军需要付出很高的军费,这就使日本认识到,东北抗联的存在是一个巨大的威胁。
东北抗联配合全国抗战,对中国开展全面抗战有最特殊的积极贡献。毛泽东同志、朱德同志都曾经发表过一系列的讲话指出东北战场对配合局部抗战、配合全国战场的重要作用。东北抗联的积极斗争大量消耗了日伪军的有生力量,迫使日本不能从东北战场抽调兵力入关作战,从而在战略上有力地配合了全国战场和敌后战场的对日作战。特别是在抗日战争战略反攻阶段,东北抗联更是积极配合苏联红军,在短时间内迅速消灭了关东军,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
东北抗战对支援苏联反法西斯战争的作用也是相当巨大的,这个作用主要分两个方面。
第一个方面,东北抗联在东北战场上拖住日本关东军,为粉碎日本北进苏联的计划做出直接贡献。因为二战期间或二战前夕,德日一直策划的就是希望能够对苏联实施两面夹击,而斯大林最为担心的也就是出现两面作战的局面。但是日本北进进攻苏联的计划始终没能实现,日本与德国两面夹击苏联的企图也没有达成。其根本的原因在于什么呢?就在于中国战场对日军的牵制,特别是中国东北。东北抗联的抗日斗争拖住了日本的后腿,拖住了日本关东军。
1932年8月,日本参谋本部制定了在1933年对苏作战的计划,企图把东北作为进攻苏联的跳板,阴谋夺取整个远东地区,与中国东北、内蒙连成一片,作为争霸亚洲和世界的战略基地。由于我党领导下的东北抗联始终进行着抗日战争,迫使日军一直不敢进攻苏联。日本军部也承认,由于东北抗联的斗争,关东军迫于讨伐,致使本来准备对苏联实施的战略抵制始终得不到进展。当时的共产国际明确指出,东北抗联的游击战意义重大,致使日本法西斯至今不敢发动反苏的反革命战争。
1941年,德国入侵苏联,希特勒希望日本从满洲向西伯利亚发动进攻,日本也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但最终日本放弃了进攻苏联西伯利亚的计划。当时的日军参谋总长杉山元明确讲,日本在中国使用的兵力太大,北进实际上办不到。苏联方面也承认,日本之所以不敢或者没有进攻苏联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在东北,日军被迫留住大量的关东军对付中国的东北抗联。1942年夏季,德军发起了斯大林格勒战役。我们知道斯大林格勒战役最终是以德国的惨败而结束,形成了二战期间一个重大的转折点,希特勒的闪电部队由不可战胜转向了节节败退。但是就是在斯大林格勒发动之际,希特勒再次向日本发出呼吁,希望日军北进,但是日本仍然因为东北战场的拖累,没能够、也没有力量向苏联发起进攻,因而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东北抗联的积极配合下,卫国战争时期,日军从东部也就是从远东地区调走了大批的军队开赴欧洲战场。据苏联统计,苏联从东向西调走了39个师,12个步兵营,共54万余人。火炮5000门,坦克3300辆。因而,可以说中国的抗日战争特别是东北抗战中东北抗联的英勇、坚决抗战,牵制了日本的战略行动,对处于紧急关头的苏联给予了最宝贵、最有效的支援,这是东北抗联对支持苏联、配合对日作战的重大功绩之一。
第二个方面,东北抗联直接配合苏联红军打败日本关东军,为夺取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首先,东北抗联为苏联远东战略的实施,也就是为苏联红军进入东北进行了大量的前期侦查准备工作。1941年东北抗联退入苏联境内之后,也就是成为东北抗联教导旅和苏联红军第88旅之后,东北抗联主要的任务就是对东北地区的关东军敌情进行侦查,经常派小分队进入东北境内进行侦查。尤其是提供了日军在中苏边界修建的十七个战略要塞的火力配给、粮食储备、飞机场、道路、桥梁等情报,为苏联红军发动远东战役的决策提供了相当重要的依据。
日,苏联红军对日宣战,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境内之后,东北抗联积极配合苏联红军充当翻译、向导,许多东北抗联干部还担任了重要职务。比方说在苏联红军占领的东北地区57个城市中,有许多东北抗联的干部充当苏军司令部副司令,为东北地区建立民主政权做出了重要贡献。
东北抗联坚持东北抗战的历史贡献还有一个必须要强调的,就是抗日战争结束后,他们为我党我军抢先占领东北创造了更多的条件。在伟大的抗日战争取得最后胜利的历史关头,党中央和毛泽东高瞻远瞩、深思熟虑,利用国民党远在大西南的有利条件,先其一步抢占东北,建立东北根据地。也就说在抗日战争即将结束之前,中共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就预见了东北地区的战略重要性,要抢占东北。因为当时国民党很多兵力都躲在大西南,云南、广西等地,在距离上,远不如我们更靠近东北,因为共产党的部队靠近晋察冀,贴近东北。
在毛泽东同志这一战略决策实施过程中,东北抗联利用其特殊的优势,创造许多有利的条件。
第一,积极进行建党扩军。东北抗联利用自身的条件,建立各级党组织,扩大共产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1945年日本投降后,在短短一个月的时间内,抗联就迅速组织了一支7万多人的武装队伍,东北抗联随苏联红军撤回东北之后,他们在给苏联红军当翻译、向导、维持秩序、建立民主政权的同时,更主要的是响应和执行中央和主席的指示,抢占东北,建立共产党的各级党组织,扩大建设党领导下的武装力量。这支武装队伍的建设为后来东北民主联军,也就是后来的四野的建立,打下了坚固的基础。
第二,清除日伪军残余势力。日本投降之后,留在东北境内的大大小小的伪满汉奸政权,以及大大小小的汉奸头目、土匪流氓、政治流氓等数量相当多,东北抗日联军利用他们的条件维持社会秩序,为当地群众提供正常的生活条件。
第三,东北抗联充分利用进入东北境内在苏联红军中任职的,包括翻译、向导等参谋以及副职的有利条件,积极联系东北人民,为进占东北的八路军、新四军提供各种优势条件。
第四,广泛开展宣传活动。向东北人民宣传中国共产党的主张,揭露国民党的不抵抗政策,为我党、我军建立东北根据地提供很好的舆论环境。所以说东北抗联在1945年之后建立东北武装力量——东北人民革命军、东北民主联军,到后来的东北第四野战军,为抢占东北根据地奠定了相当重要的基础。我们知道解放战争的胜利首先就在于抢占东北,因为东北当时已经是中国最重要的工业基地,共产党毛泽东确实看到这一步,也看到了我们自己的一支有生力量——东北抗联的存在。
在长达14年的抗日战争中,东北抗联使中国人民空前团结起来,使中华民族焕发出巨大的凝聚力和旺盛的生命力。抗日战争既是一场军事实力和经济实力的较量,更是一场意志和精神的较量。在14年艰苦卓绝的残酷战争中,成千上万的抗联战士献出了他们的生命。东北抗联实际就有一百多名干部战死疆场,还有几十位军级以上的干部也血洒疆场。东北抗联涌现的众多英雄,我们刚才讲了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李兆麟以及八女投江,在中国都是具有相当重大影响的抗日英雄。2009年,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等11个部委评选的100位“为新中国成立做出突出贡献的英雄模范人物”,其中就有东北抗联的杨靖宇、赵尚志、李兆麟、赵一曼和一个集体——八女投江,充分显示出整个民族和国家对抗联的英雄战绩、对抗联这些英雄人物的卓越贡献和成就的充分肯定。
1949年5月,毛泽东同志在《致东北军》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抗联干部领导、抗联斗争及近年参加东北的斗争是光荣的”,这是毛泽东同志对抗联的政治评价。当然这段话比较长,抗战结束之后,因为东北抗联的干部包括周保中他们都去中央和毛主席进行了多次的谈话。所以毛泽东同志曾经对抗联有一个比较长的批示,这个批示包括一些正面的肯定,也包括一些对他们爱护的,指出他们的一些客观上存在的缺点。但总体来讲,毛泽东同志对东北抗联始终是高度评价的,体现了党中央和毛主席对抗联战士的爱护和关心,也反映东北抗联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下,在东北坚持14年艰苦卓越抗日斗争的光辉历程。
今天,通过回顾历史、缅怀历史、学习历史、总结历史,我们得到了更多的智慧和启迪。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而且我们也在9月3日举行了盛大的纪念抗日战争胜利大阅兵。这是第一次有国共两党的抗战老兵同时受阅,在阅兵中,也要体现抗日战场上八路军、新四军、东北抗日联军等的光辉业绩。我们知道东北抗日联军的历史是一部艰苦卓绝的历史,我们今天回顾他们并不意味着我们完整地掌握了东北抗日联军抗日斗争的整个历史,我们还有许多事情,还有许多他们的辉煌战绩,还有很多卓越的功勋,没有完整地为我们所了解。比如1932年的镜泊湖大捷,最近中央电视台也在播,而且最近也有东北抗日联军的电视剧在播,东北抗日联军的家属们也不断出来向媒体、向社会讲述他们前辈的英雄事迹。
实际上,东北抗日联军感人的英雄事迹还有很多被埋藏或者被暂时遗忘。比方说前天,杨靖宇烈士的孙子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竟然拿出一块他们的传家宝,让我们都感到很激动。他孙子拿的是一块什么东西?就是他爷爷当年在抗战时吃的一块桦树皮。当然因为杨靖宇参加革命以前姓马,他的儿子孙子也姓马,所以这块桦树皮是他们马家的传家宝。杨靖宇的子孙把这一块东北抗联当时吃剩的桦树皮作为他们的传家宝,他们希望把这块桦树皮作为他们家族永远的一个宝贝,永远纪念下去。
前不久,我们采访了周保中同志当年的警卫员,他已经年近90,从他的嘴里我们听到更多、更新鲜的战斗故事。我们更加体会到,当年东北抗联的斗争条件确实是非常艰难的。在没有得到任何支持、没有任何掩护、弹尽粮绝、吃不上喝不上的条件下,还是坚持了多年的抗战。我认为东北抗联与八路军、新四军同样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华民族抗日武装力量重要的一部分。今天我们缅怀东北抗联,回顾他们的英雄业绩,总结他们的历史作用和历史意义,更让我们珍惜当今中国迎来的一个空前难得的大好局面。今天,中国在发展经济建设、“一带一路”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的前提下,我们要把包括东北抗联先烈这样的精神传承下去,用他们坚持抗战、不怕牺牲、为国捐躯的精神鼓舞我们自己,我想我们肯定会得到很多启发。谢谢。
馆藏&89735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东北抗联英雄人物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