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高明生态农业: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吗

蒋高明:生态防虫比农药防虫成本低6倍_转基因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17,979贴子:
蒋高明:生态防虫比农药防虫成本低6倍收藏
蒋高明   5月19日,笔者在科学网上发表博文《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吗?》。文章发表后,有匿名网友叫 Luo12-5-22 11:52 在笔者博客上有下面的留言,照登如下: 就这水平?叫兽?砖家?真正种过地没?  有考虑成本没?种一亩地倒亏好几百,这就是所谓的砖家?给你算算成本。单算人工钱。8个人每天每人现在是100块钱的工,你自己算你们花了多少工。再加上种子和那灯的钱。 以及其他各种花销。  知道中国有多少山地不?中国有多少地是在山中?山中的蚊虫数量是你区区几个诱虫灯就能解决的?  知道农民有多少地不?要多少灯?知道地离家多远不?有的远的20公里。那灯怎么亮?每天去还是扯线?除了虫子还有其他地的除草,施肥,翻地。每天各个地走一遍都走不过来。  中国有多少地是在山区?山里各种动物随时进地你觉得那破灯能保持多久?  你那地是在市里还是郊区,或者是真的在远离市区的地方?临城市近虫子少这你知道不?几十倍的少。  知道什么叫天灾不?哪一年碰上天气干,虫子漫天飞打药都减产。  最后我都想骂人了。农民每家几十亩地,多的我家100亩。还有几百亩的。就一家两三个人在忙能像你们那么弄地?  你们几个人?至少8个人一天到晚就忙活那么几亩地。结果到了年底要是没产量我都要骂你们脑残了。然后呢?卖了几大毛钱?够你们8个吃几顿饭的?农民要是都像你们这么搞,自己都饿死了,更别说供应全国粮食了。  最后说,别找了一块最好的地就代表全国了。有胆量找一块山坡地,最好是刚开荒的山坡地。减产70%?要是不除草,减产95%都是老天开眼。  这也进中科院?门槛真低啊。是不是改天我也能进。   减少防治虫害的成本,保护生态环境,是生态学工作者要奋斗方向之一。值得高兴的是,经过6年多努力,我们找到不用农药控制了害虫的方法,这个方法就是物理+生物的方法,这是一种环境友好型的办法,控制效果非常明显,生长季节一盏灯捕获的害虫数量日均值年之间减少了10倍。我们的试验田连续6年(2007-今)没有打农药,但没有爆发过虫灾。只有实验的第一年害虫数量明显偏多。  还应当补充的是,过去6年间,我们接管的土地种植黄瓜、西红柿、洋葱、芹菜、芫荽、大蒜、辣椒、茄子、韭菜、南瓜、莴苣、油菜等蔬菜也是一点不打农药的,即物理+生物的办法同样适合蔬菜种植(露天菜)。众所周知,蔬菜种植是最担心害虫危害的,可生态办法照样有效。   那么,我们的成本是多少呢?按照每盏灯控制10亩农田计算,灯的成本是300元,使用三年,每年折旧约合30元。在山东农田,生长季节从5月底开始害虫活动,9月底害虫停止活动,实际控制时间4个月,每月电费5元,每生长季节20元。按照一个标准村落1000亩地计算,放置100盏灯即可,雇一个人完全可以照看(就是每天早上去收那些虫子,防止没有被电死的害虫回到农田,每天约2小时工作量),按照每月发工资2000元计算,四个月8000元,平均每亩人工费8元。   每年每亩大田实际直接成本为:30元诱虫灯折旧费+20元电费+8元人工费=58元。  物理+生物的方法包括,捕获的害虫可以养鸡,天敌在田间即控制害虫。   而在山东一带,农民种植6种作物,实际打农药23遍农药(),按照每打一遍农药2小时计算,约需人工,46小时,即5.75工日(每天8小时,我们能够雇的农民多为老人和妇女),每工日60元,每亩喷洒农药的人工成本345元;每亩地农药成本在山东一带,种植花生仅防治金龟甲一项就是50元,平均每亩农药成本按最低100元,不计算喷雾器价格,每亩发生的农药防虫直接成本为:   345人工成本+100元农药费= 445元。   农药防治害虫的直接成本为445元,而物理+生物方法为58元,两者之比为7.6:1,即生态防虫的成本比农药防虫成本低667%,或低6.67倍。前者防治办法,来年虫子继续危害,而后者越防越少。哪一个更经济、更有效、更健康、更环保,不是一目了然吗?   至于“那灯怎么亮,每天去还是扯线?”,更是无端指责。那灯是主动开关的,遇雨天自动停电保护,谁闲着没事,每天都要扯线呢?   没有虫害为什么要打农药呢?那显然是为了商业利益需要,对于农药商来说,有虫子就有生意,他们是盼望农田里害虫不断爆发的。恢复了生态平衡后,农田害虫防治这一项的的成本是大大下降的。那个指责我们没有种过地的Luo8811288,也来晒一晒你的农药防治害虫的成本吧。如果没有直接利益,为何那样气急败坏地泼妇骂街呢?   Luo8811288提出的两个问题倒是有价值,即山区的虫害问题,和农田电力问题。前者需要进行试验才能有结论。但据我的了解,如果山区的生态环境好,虫害是比平原区要少的,浙江某山区县,连灯都不用就实现了有机种植,其机理就是生态平衡起了作用。至于农田电网问题,完全可由国家买单,可列入农田基本建设之内容。诱虫灯耗的电是非常少的,相对于农药生产、运输、使用、残留、健康所造成的费用,要小得多。   原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先生有句名言:“方向比努力更重要,能力比知识更更要,健康比成绩更重要,生活比文凭更重要,情商比智商更重要”!在吃饭问题上,如果出现了方向性的错误,那些再高的科技,再好的努力、能力还能有什么用呢?只能离人与自然和谐的道路越来越远,离人类社会崩溃越来越近。
2017亚冠购票专业平台,就选?牛魔王?
牛皮吹破了没有,这么低成本,无污染为什么没人用
1.需要一定规模,现在的一亩三分地不好搞;搞合作社可以解决;2.需要一定技术,需要技术人员培训推广;中国的情况是地少人多,正适合搞生态农业。
又不是没用过捕虫灯,当年棉蛉虫大爆发,捕虫灯用了,效果可以说杯水车薪,生态防治仅仅几个捕虫灯就可以了,那为什么还提倡多种方法的综合防治
生态农业技术要求非常高 土壤分析合理改造 养殖密度 管理水平 如何增加附加值资金要求高,贷款要求比以前多,市场未知,比如绿色无公害蔬菜到底市场需求是多少而且市场也需要培养
这个要用钱砸个好几年信息不对称,市场需求能不能和生产对接,如果滞后亏损很大因为生态农业是个系统工程
工业科技发展了,农业科技也应该发展。农业可是关系到大家的身体健康和子孙后代,这点技术和工业比起来不算什么。
要健康还会介意成本高吗,成本比转基因更高吗?转基因作为高科技只适合少数精英,而生态农业更适合普通人,后者更能增加就业岗位,也更安全。
那你去买将高明的东西吧,你看便宜不?
所以要推广啊,推广了才能便宜
转基因,亚马逊网上书店,850多万种中外精品图书,一网打尽!书到付款,送货上门!亚马逊正版图书低价特惠,特价图书1折起!
不是这个问题比如生态农业需求技术人员问题是技术人员本身工资不低,农业附加值不好说,农民的收入就得不到保障有多少本专学生愿意去农村搞生态农业农村吸引就业??生态农业初期大量资金投入农民贷款?现在搞生态农业的很多有海外资金背景
想得美,他天天吹还没有推广?生态农业主要是能量物质的循环利用,本身与污染关系不大,但蒋高明自己说的同时也是绿色农业,这成本就高了,不可能大面积推广
便宜了就好?几乎可以肯定你会反问:“贵了就好”之类的问题!
没说便宜就好,但贵了很多人吃不起,所以绿色食品永远低价怎么显示优越所在
菜场里卖的不新鲜、或已经有些坏的菜也很便宜!只要不是实在难以活下去的人,会买这样的菜吗?
胡搅,不吃不更便宜
150元一个的苹果你买吗
这还不是最贵的
呼吁把蒋高明空投东北
生态防虫要提前规划
放下锄头,立马小康。锄禾日当午我也就嘴上说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蒋高明: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吗?
椰爸按:农业部官员说:“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有研究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还煞有道理地打比喻说:“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听起来好像很有道理,可仔细想想就发现这里头有问题,人的健康是靠药物的吗?没有药物人就会不健康吗?医药只有在人身体生病了的时候才用啊,健康的生活环境和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是比医药更重要吗?既然把植物比喻作人,难道这个道理不能通用吗?蒋高明老师“在山东平邑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一滴农药没用,一粒化肥没用,也没用覆盖一片农膜,而将秸秆过腹并堆肥后还田;用物理+生物措施控制虫害,结果将低产田(小麦玉米两季600公斤/亩以下)变成了吨粮田(小麦玉米两季1000公斤/亩以上)。”这不是更好吗?按农业部官员说的:“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的理论不就是说植物只有靠农药才会健康地成长吗?不用农药就真的“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吗?同样的道理,难道人不用医药就一定会死亡70%吗?这是什么科学依据?蒋高明老师的山东平邑弘毅生态农场的事实告诉我们,植物的健康不是靠农药而是靠生态平衡,靠大自然的和谐共处,靠人的努力劳动,植物的产量也不是靠农药,而同样靠生态平衡,靠大自然的和谐共处,靠人的努力劳动,生态农业不仅可以保住农业产量不降低,而且还会使农业产量翻番!靠农药来维持植物的健康是反自然的懒汉思想,只能使植物越来越不健康,而且还根本不提高产量,而靠转基因就更不靠谱了,转基因把生物农药的基因转入到植物里面让植物变成农药植物,以此来提高植物的“健康”,这和让人吃毒药把人变成毒人有啥区别?毒人有啥健康可言?同样,转基因毒植物有啥“健康”可言?而且事实证明转基因毒植物根本不提高产量!既然农药和转基因都不提高产量,那么又拿什么来解决将来的饥荒呢?不靠能够使农业产量翻番的蒋高明老师的生态农业和袁隆平的杂交稻还靠什么呢?同样的道理,人的健康也不能靠药物来维持啊,靠药物来维持健康只能使人体越来越不健康,农业部的官员有脑子还是没脑子?怎么老说些颠来倒去的没逻辑的胡话浑话呢?
最近,看到下面的报道:
农业部:如果不使用农药 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
据农业部网站消息,农业部日前就农产品中的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进行解读。文章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
答问指出,近年来农产品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有些老百姓会有“能不能不使用农药”的疑问?其实世界使用农药也就200多年的历史,但在这期间农药的使用量不断增加,这是因为人口增长需要大力发展农业生产,以保障粮食的安全供给;同时现代农业的发展也越来越依赖农药的使用。
有研究指出,农作物病虫草害引起的损失最多可达70%,通过正确使用农药可以挽回40%左右的损失。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草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我国肯定会出现饥荒!
农业部指出,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农药残留,一是全面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二是正确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量;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断降低农药残留水平。农业部门一直在致力于开展这些工作。
上文强调了农药从重要性,将其抬到与医药对于人类一样重要的地位,甚至吓唬不同意见者:“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这不仅是为了为农产品超标寻找强硬的理由,甚至是为过度使用农药开脱,客观上将造成农药的进一步泛滥。
不用农药就会减产吗,甚至不采用化学农业方法,病虫草害会引起70%减产吗?我们五年的实验证明,完全不是那么回事。
自从2007年以来,我们在山东平邑建立的弘毅生态农场,一滴农药没用,一粒化肥没用,也没用覆盖一片农膜,而将秸秆过腹并堆肥后还田;用物理+生物措施控制虫害,结果将低产田(小麦玉米两季600公斤/亩以下)变成了吨粮田(小麦玉米两季1000公斤/亩以上)。
我的几届研究生冯素飞、乌云塔娜、李静、李霄、博文静、唐海龙、郭立月等研究生开展的连续多年的实验,揭开了有机农业可增产这一迷底,即不用化肥农业的生态耕作方式能够养活更多的人。
“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就会出现饥荒”,正如当年他们反对生态农业的理由如出一辙 ——
搞生态农业会饿死人。
我们不使用化肥后的产量变化:“年玉米产量增加了4.05
ton/hm2,年玉米产量保持稳定。年小麦产量增加了2.57
我们不使用农药后虫害的变化(一只诱虫灯):“年,频振式杀虫灯日捕获量显著下降,年捕获总量降低了85.9%,日均捕获量从0.45kg下降到0.04kg,降低了10倍。其中金龟甲类捕获量下降较为显著,总捕获量从31.87kg下降至1.28kg,蛾类捕获量变化不显著”。
&&&&不打农药,一只诱虫灯收获的害虫生物量下降了10倍。不打农药,害虫为什么不能成灾了呢?这是因为:交配后雌虫不能回到地里产卵,从虫子的爷爷奶奶辈就开始计划生育了,二,农田生态平衡建立起来了,益虫益鸟多了,害虫一出现,就会变成它们的食物。
&&&&我们也期望一种减产70%(不知道此数据从何得来)的情景,即除对土壤进行有机改良外,病虫草害一概不管理,其产量作为农业增产的背景值,这样来观察粮食产量的变化。不久前,进行该实验的研究生丁娜有些犯愁了,即使我们没有大农药施用化肥和人工或化学除草,可小麦的长势依然没有想象的那样差,杂草根本就不多。
&&&&我们有些怀疑,被农学家和农业官员信奉了几十年的所谓现代农业理论基础是不是出现了问题。
&&&&还是回到上面的话题,如果继续打农药、施加化肥,甚至转基因,依然出现了饥荒,那会是什么原因引起呢?据笔者的观察,造成中国粮食产量下降的真正原因,一是农民种粮积极性严重下降,谷贱伤农;二是地力严重下降,化学农业和环境污染造成了耕地质量下降;三是进口粮食尤其转基因粮食与豆类更压制了农民种粮积极性。我们将粮食安全太轻易地交给了人家;我们太轻信现代农业技术的威力,蔑视自然生态平衡,小看了物种的力量。
本文引用地址:
相关文章:&
已投稿到:
以上网友发言只代表其个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的观点或立场。人民财评:“不用农药就闹饥荒”并非危言耸听--财经--人民网
人民财评:“不用农药就闹饥荒”并非危言耸听
&&&&来源:&&&&&
  农业部日前就农药残留及安全问题进行解读时指出,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耕地紧张的国家,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始终是农业生产的主要目标,而使用农药控制病虫害从而减少粮食减产是必要的技术措施,如果不用农药,中国肯定会出现饥荒。  农业部此番表态引发公众的关注和热议。笔者以为,农业部的表述并非危言耸听。在目前国内农产品供求处于紧平衡的情况下,随着人口增长和居民消费结构的变化,农产品的需求还在增长,如果完全放弃使用农药,农业收成受到影响,农产品供应很容易出现大的缺口。  当然公众会关心农药残留及其危害。“农药对植物来说,犹如医药对人类一样重要,且必不可少,但也可以通过一些措施减少农药残留。”农业部从技术层面提出了减少农药使用的方案。方案提出,一是全面开展病虫害综合防治,减少农药使用量;二是正确规范使用农药,减少农药残留量;三是大力推广生物农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不断降低农药残留水平。  笔者认为,这些技术手段对减少农药的使用显然能够起到一定作用,但要从根本上兼顾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粮食安全保障这两大课题,还需从更加宏观的层面加以解决。只有通过制度设计,确保耕地面积逐步增加和耕地生产力水平提高,提高我国粮食供给保障能力,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上述矛盾。  为了确保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目前我国对农药残留的检测和控制是否过于宽松?笔者认为,这种看似“迫不得已”的宽松监管也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在局部地区,农药的过量使用使得害虫抗药性增强,而为了确保增产增收,农民不得不使用更多的农药。这样的恶性循环侵蚀着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这也是为什么近年我国食品安全问题愈加突出的原因之一。  而要走出这个循环,当务之急是要增加耕地的面积、改良土壤质量、优化土地资源的配置。只有拥有了更广阔的耕地和更优良的土壤,我们才能在提高农药残留的检测标准、强制减少农药的使用的同时,确保农产品供应的安全。  这可能让不少人质疑:在我国快速城镇化的过程中,还有增加耕地面积的条件和空间吗?国土部的数据表明,2009年之前的10年,我国耕地减少了约1亿亩。此外,由于统计方面的原因,耕地实际减少面积还可能大于这一数据。  但是必须看到,城镇化并不必然导致耕地迅速减少,通过制度改革可以促进耕地面积的增加。因为城镇化本质上正是促进土地的集约利用,居民从农村到城镇后,人均住房和公共设施占用的面积,从理论上讲会大大减少。现实中,我国城镇化过程中耕地面积锐减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我国城镇化在很大程度上受制于城乡二元结构,大量居民从农村来到城市,却无法获得住房,也不能享受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待遇,于是大量居民在城市居住的同时,在农村或者原来小城镇的房屋却长期不能拆除或者转让,这导致了我国城市建设用地不断膨胀、农村建设用地大量闲置;二是,我国城镇化与工业化相伴相随,工业用地规模迅猛增加侵占了不少良田沃土。  要减少城市建设用地和工业用地,首先需要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的改革,完善住房、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使得农民工和大学毕业生实现真正的城镇化。这样可以减少农村住宅建设用地,促进土地资源在农村和城市之间更合理地配置。其次,在工业用地方面,严格执行国家的土地使用制度,避免在招商引资过程中违规或低成本出让工业用地的现象。  减少农药的使用,实际上还有赖于整个生态环境的改善,这需要更好地保护好湿地、林地等。如上世纪90年代,当时长江边湿地保护较好,农田周围还保留了许多林地,大量禽鸟的存在使得害虫数量大大减少,当时农民使用农药的量非常少。随着围湖造田和林地的锐减,禽鸟无处栖息,害虫数量由此大增,农药的使用量逐年增加。因此,大力保住耕地的同时,还要注意保护好湿地、林地等生态屏障,如果无法扭转生态的失衡,放弃农药的使用永远只是一种奢望。  因此,解决农药残留过量问题,绝非简单地从技术层面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食品安全这一浩大的工程也远非农业部门一己之力所能完成。只有耕地增加了,生态和土壤改善了,粮食安全才有更充分的保障,我们才能更有底气地强化农药使用的约束和农药残留的监管。对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而言,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任务复杂而艰巨。但不管怎样,我们都没有任何懈怠和推却责任的理由。&&&&相关新闻&&&&&&&&&&&
(责任编辑:谭树森、刘阳)
手机读报,精彩随身,移动用户发送到RMRB到,订阅人民日报手机报。
||?|?||?|?|?|?||
发短信上手机人民网}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饥荒为什么会出现警告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