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战时,德苏两国都设计出了哪些多炮塔钢铁雄心4二战mod怪物

您的位置:
16:05:00 &&&&&&&&& 作者:&
  当代的坦克,无论是主战坦克,还是轻型坦克,清一色的是单一炮塔式坦克。如果有人拿一张多炮塔坦克的照片给你看,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钢铁怪物&。其实,多炮塔式坦克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偶露峥嵘,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足迹。
  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
  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是英国于1925年研制的&独立号&重型坦克。英国人当时的想法是,英军的坦克在突破敌前沿阵地后,应能对四面八方的敌方阵地发扬火力,仅靠一门火炮及手摇缓慢转动炮塔是难以胜任的。以富勒上校为首的英国坦克战研究委员会曾明确提出:&坦克的主要武器应能在1000码(914米)的距离上击毁敌方的坦克,同时还要有独立于主武器的两个机枪塔。&于是,英国维克斯公司于1923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在一个主炮塔的四周各加一座小炮塔(实为机枪塔),来它个&四面开花&。由于这一方案极具创造性,英国皇家陆军部极为赏识,当即奖给维克斯公司4万英镑的开发奖励金。在80多年前,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稿赏。
  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维克斯公司于1925年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名为&独立号&。由于具有多个炮塔,因此获得了&陆上战舰&的美称。
  &独立号&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1.5吨,车长7.75米,车宽32米,车高2.66米,乘员8人。它的最大特点是有5个独立旋转的炮塔。主炮塔位于中央,装1门3磅火炮(口径47毫米)及1挺&维克斯&7.7毫米水冷重机枪。在主炮塔四周,有4个能独立旋转的辅助炮塔(机枪塔),各装1挺&维克斯&重机枪。&独立号&坦克的动力装置是特制的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达257千瓦(350马力)。仅研制这台发动机,就花费了27000英镑。尽管车很重,但由于马力强劲,最大速度仍达到了31千米/小时。装甲厚度为l3~28毫米。
  从1926年到1933年,英国军方对&独立号&坦克进行了多方面试验,结果还算令人满意。但是,这种多炮塔式坦克造价高得吓人,而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萧条,更使这一计划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英国皇家陆军部不得不取消定型生产计划。仅制成一辆的&独立号&多炮塔式坦克被转送到英国皇家鲍宾顿战车博物馆,成为难得的馆藏珍品。
  英国研制的另一种多炮塔式坦克为A6型多炮塔式坦克,共制成A6E1、A6E2、A6E3型各一辆,于年制成。其中性能最好的是A6E3型,其战斗全重16吨,乘员7人,为三炮塔式。主炮塔上装1门3磅火炮和1挺7.7毫米并列机枪,前方的两个小机枪塔上各装1挺7.7毫米机枪。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2千瓦(180马力),最大速度30千米/小时。由于同样的原因,A6型也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
  俄国人后来居上
  在多炮塔式坦克的研制上俄国人后|来居上,在30年代先后研制出T-28、T-32、T-35、T-100和SMK等多种型号的多炮塔式坦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T-35重型坦克。
  T-35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0吨,乘员多达11人。它和英国的&独立号&坦克一样,也有5个独立的炮塔(含机枪塔)。不过,这5个炮塔是分两层排列的。主炮塔是中央炮塔,在最顶层,装1门165倍口径的762毫米榴弹炮,携弹90发,另有1挺7.62毫米机枪。下面一层有4个炮塔和机枪塔;两个小炮塔位于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后方,两个机枪塔位于左前方和右后方。这样布置的好处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布比较均衡。不过,除了主炮塔可以360&旋转外,其余4个炮塔和机枪塔只有165&~235&的方向射界。也就是说,由于总体布置上的限制,不可能将5个炮塔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两个小炮塔上,各装1门45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共200发)和1挺7.62毫米机枪;两个机枪塔上各装1挺7.62毫米机枪。7.62毫米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10080发。3门火炮、5挺机枪,在20世纪30年代堪称是火力超群的&陆上战舰&。
  T-35坦克的动力装置为一台368千瓦(500马力)的航空水冷汽油机。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和小节距履带,每侧有8个小直径负重轮。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50千米。其装甲厚度达10~30毫米。
  T-35坦克的生产总数为60辆,曾用于卫国战争中的真斯科保卫战。T-35坦克虽然火力强大,但机动性差、防护性差的弱点也十分突出。到1941年底,剩余的T-35坦克全部退出现役。
  几乎和T-35坦克同时研制的另一种多炮塔式坦克--&突破&超重型坦克,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它的战斗全重高达300吨,有3个巨大的炮塔,中央炮塔上装1门长身管的203毫米巨炮,左前和右前的两个炮塔上各装两门152毫米加农炮。像这样有5门大炮的&巨无霸&级坦克,实在令人生畏。尽管&突破&坦克装上了两台功率各为1103千瓦(1500马力)的蒸汽机,但单位功率只有10马力/吨,最大速度肯定相当低。其装甲厚度为100~150毫米。&突破&仅停留在设计阶段不过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以苏联当时的国力和财力,如果硬要&突破&一家伙,肯定是劳民伤财。
  在T-35坦克之后,苏联还研制了T-100和SMK两种多炮塔式坦克。1938年,由列宁格勒的波利舍夫工厂和基洛夫工厂的两个设计组分别设计了一种多炮塔式坦克。苏军统帅部的要求是:&坦克上要有5个炮塔,在任何距离上不被37毫米炮弹击穿,在1200米的距离上能抵御76.2毫米野战炮的攻击。&两个设计组经过充分论证后认为,&5个炮塔&在总布置上同装甲防护的要求相矛盾,无法实现。结果,两个设计组不约而同地制成了有两个炮塔的试制样车。波利舍夫工厂制成的样车为T-100重型坦克,基洛夫工厂制成的样车为SMK重型坦克,总设计师为科金。
  T-100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6吨,乘员6人,主炮塔在车体中央,装1门24倍口径身管的76.2毫米火炮,另有1挺并列机枪和炮塔后机枪。副炮塔在主炮塔的前面、驾驶舱的后面,装1门46倍口径身管的45毫米加农炮,另有一挺并列机枪。动力装置为294千瓦(400马力)的汽油机,装甲厚度为30~60毫米。
  SMK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5吨,乘员7人,主副炮塔的布置、武器类型和数|量、动力装置、装甲防护等都和T-100坦克大同小异。外观上不尽相同。
  T-100和SMK坦克制成样车后,一同向苏联国防委员会的成员们展示。最高统帅斯大林参观后,对这两辆样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斯大林尖锐地批评道:&专家同志们,你们想在坦克里开百货店吗?&这一席话等于将T-100和SMK坦克打入冷宫。幸好科金设计组能够立|即调整部署,在SMK坦克的基础上,迅速设计出单一炮塔式的KV重型坦克,成为一代名车。
  制成的T-100和SMK坦克,与KV坦克一道投入1939年冬季的苏芬战争中。其中,SMK坦克被芬兰步兵近距离击伤先后俘获,而战后返回的T-100坦克在去掉主副炮塔后,装上130毫米海军舰炮,制成CU100Y自行火炮。这辆自行火炮至今仍珍藏在俄罗斯的库宾卡战车博物馆中。
  德国人不甘寂寞
  早在20世纪20年代德国人就对英国人富勒的&装甲战理论&予以极大关注。后来的历史证明,德国的古德里安才是富勒和利德尔&哈特的学生。在多炮塔坦克的研制上,德国人也从英国人那里受到启发,开始研制自己的多炮塔式战车。
  为了掩人耳目,1932年,德国人以&农用拖拉机&的名义开始了多炮塔战车的研制工作。1934年,莱茵金属公司制成了3辆NbFz5型战车(NbFz为德文&新型工作机械&的缩写)。其战斗全重为21吨,乘员6人。它的总体布置很奇特::主炮塔上装一门75毫米短身管榴弹炮,另有一门37毫米加农炮和一挺7.92毫米机枪;在主炮塔的右前和左后各布置一个机枪塔,塔上各装一挺7.92毫米机枪。动力装置为12缸汽油机,最大功率360马力。装甲厚度为8-14.5毫米。
  因工艺性差,生产成本高,NbFz5型战车仅制成3辆便停止发展,转而研制单炮塔的III型和IV型坦克。不过,这3辆多炮塔式战车全部投入到1940年入侵挪威的战斗中。其中的一辆因机械故障被迫自爆炸毁。余下的两辆在1941年后配属给德军南方集团军群,在与苏军KV坦克的交战中全部被击毁。
  多炮塔情结和误区
  为什么许多国家的坦克设计师钟情于多炮塔式坦克呢?这是个有兴的问题。
  首先,多炮塔坦克的方案是受到军舰的启发。一艘军舰上有许多门大炮,组成一些独立的炮塔,构成强大的火力网。在坦克研制之初,&陆地战舰&的思想盛行,所以在坦克上装几座炮塔和几门火炮,便是顺理成章的事。
  其次,这是突破前沿阵地后发展胜利的需要,己如前面所述。
  第三是装甲的原因。在30年代初期,反坦克武器刚刚开始发展,威力还不算大,所以这一时期的坦克装甲普遍不算厚,一般是10-30毫米,而且当时坦克上装的火炮口径多为37-45毫米。在这种情况下,才有可能在一辆坦克上多装几座炮塔和几门火炮。多炮塔式坦克,是30年代的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
  然而,多炮塔式坦克从一开始便走入了技术误区。单纯加强火力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坦克是火力、机动、防护三位一体的强大结合体。单纯强调某一性能,必然要走入死胡同。
  有矛必有盾。到了30年代的特定时期的特殊产物
  然而,多炮塔式坦克从一开始便走入了技术误区单纯加强火力的想法固然很好,但坦克是火力机动防护三位一体的强大结合体单纯强调某一性能,必然要走入死胡同
  有矛必有盾到了30年代末期,反坦克武器的威力已经显著提高,出现了从莫洛托夫鸡尾酒瓶炸弹到反坦克炮等多种反坦克武器,迫使坦克一方增加装甲厚度试想,如果50吨的T-35重型坦克再加厚装甲,其战斗全重必然要超过60吨,这在当时是不适宣的再说当时的坦克只能停下来射击,几个小炮塔只能转动一定角度,不可能将全部火力集中到一个方向上再加上多炮塔坦克的工艺性差,造价极高,严重限制了它的生产量因此,多炮塔式坦克尽管有个别成功的例子,但多数仅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它的出现,只能算是坦克发展史上的一个小插曲。
责任编辑: 蔚 蓝
文章来源:
 相关文章:
<IMG height=30 src="/Templets/images/news/corner21b.gif"
·主办: 中国在线 网络信息中心 旌华传媒
·官方门户: 中国在线
China Online official website
·版权所有: 中国在线 网络信息中心 (C) 2005 - 2016
·备案许可:当前位置: &
多炮塔的“钢铁怪物”:曾偶露峥嵘的多炮塔式坦克(2)
15:22:08 & & &
上一张下一张
&&&&俄国人后来居上
&&&&在多炮塔式坦克的研制上俄国人后|来居上,在30年代先后研制出T-28、T-32、T-35、T-100和SMK等多种型号的多炮塔式坦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T-35重型坦克。
&&&&T-35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0吨,乘员多达11人。它和英国的&独立号&坦克一样,也有5个独立的炮塔(含机枪塔)。不过,这5个炮塔是分两层排列的。主炮塔是中央炮塔,在最顶层,装1门165倍口径的762毫米榴弹炮,携弹90发,另有1挺7.62毫米机枪。下面一层有4个炮塔和机枪塔;两个小炮塔位于主炮塔的右前方和左后方,两个机枪塔位于左前方和右后方。这样布置的好处是,火力配系和重量分布比较均衡。不过,除了主炮塔可以360&旋转外,其余4个炮塔和机枪塔只有165&~235&的方向射界。也就是说,由于总体布置上的限制,不可能将5个炮塔的火力全部集中到一个方向上。两个小炮塔上,各装1门45毫米坦克炮(弹药基数共200发)和1挺7.62毫米机枪;两个机枪塔上各装1挺7.62毫米机枪。7.62毫米机枪弹的弹药基数为10080发。3门火炮、5挺机枪,在20世纪30年代堪称是火力超群的&陆上战舰&。
&&&&T-35坦克的动力装置为一台368千瓦(500马力)的航空水冷汽油机。传动装置为机械式,行动装置采用平衡式悬挂装置和小节距履带,每侧有8个小直径负重轮。坦克的最大速度为30千米/小时,最大行程150千米。其装甲厚度达10~30毫米。
&&&&T-35坦克的生产总数为60辆,曾用于卫国战争中的真斯科保卫战。T-35坦克虽然火力强大,但机动性差、防护性差的弱点也十分突出。到1941年底,剩余的T-35坦克全部退出现役。
&&&&几乎和T-35坦克同时研制的另一种多炮塔式坦克--&突破&超重型坦克,更是达到登峰造极的程度。它的战斗全重高达300吨,有3个巨大的炮塔,中央炮塔上装1门长身管的203毫米巨炮,左前和右前的两个炮塔上各装两门152毫米加农炮。像这样有5门大炮的&巨无霸&级坦克,实在令人生畏。尽管&突破&坦克装上了两台功率各为1103千瓦(1500马力)的蒸汽机,但单位功率只有10马力/吨,最大速度肯定相当低。其装甲厚度为100~150毫米。&突破&仅停留在设计阶段不过这也是值得庆幸的事以苏联当时的国力和财力,如果硬要&突破&一家伙,肯定是劳民伤财。
&&&&在T-35坦克之后,苏联还研制了T-100和SMK两种多炮塔式坦克。1938年,由列宁格勒的波利舍夫工厂和基洛夫工厂的两个设计组分别设计了一种多炮塔式坦克。苏军统帅部的要求是:&坦克上要有5个炮塔,在任何距离上不被37毫米炮弹击穿,在1200米的距离上能抵御76.2毫米野战炮的攻击。&两个设计组经过充分论证后认为,&5个炮塔&在总布置上同装甲防护的要求相矛盾,无法实现。结果,两个设计组不约而同地制成了有两个炮塔的试制样车。波利舍夫工厂制成的样车为T-100重型坦克,基洛夫工厂制成的样车为SMK重型坦克,总设计师为科金。
&&&&T-100坦克的战斗全重为56吨,乘员6人,主炮塔在车体中央,装1门24倍口径身管的76.2毫米火炮,另有1挺并列机枪和炮塔后机枪。副炮塔在主炮塔的前面、驾驶舱的后面,装1门46倍口径身管的45毫米加农炮,另有一挺并列机枪。动力装置为294千瓦(400马力)的汽油机,装甲厚度为30~60毫米。
&&&&SMK坦克的战斗全重为45吨,乘员7人,主副炮塔的布置、武器类型和数|量、动力装置、装甲防护等都和T-100坦克大同小异。外观上不尽相同。
&&&&T-100和SMK坦克制成样车后,一同向苏联国防委员会的成员们展示。最高统帅斯大林参观后,对这两辆样车提出了严厉的批评。斯大林尖锐地批评道:&专家同志们,你们想在坦克里开百货店吗?&这一席话等于将T-100和SMK坦克打入冷宫。幸好科金设计组能够立|即调整部署,在SMK坦克的基础上,迅速设计出单一炮塔式的KV重型坦克,成为一代名车。
&&&&制成的T-100和SMK坦克,与KV坦克一道投入1939年冬季的苏芬战争中。其中,SMK坦克被芬兰步兵近距离击伤先后俘获,而战后返回的T-100坦克在去掉主副炮塔后,装上130毫米海军舰炮,制成CU100Y自行火炮。这辆自行火炮至今仍珍藏在俄罗斯的库宾卡战车博物馆中。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二战时,德苏两国都设计出了哪些多炮塔钢铁怪物? -
二战时,德苏两国都设计出了哪些多炮塔钢铁怪物?
【军武次位面】作者:小平平
随着二战进入白热化状态,一些平时看起来疯狂的武器设计思路逐渐被已经打红眼的各方领袖们不假思索的提上了议程,看着各种黑科技慢慢变成现实,坦克设计师们也提出了自己的狂想。
一般大家都认为二战中的鼠式坦克已经是坦克身材的巅峰之作了,可实际上跟德国当时正在设计中的P1000和P1500比起来,鼠式只能算作侏儒而已。(上图最右上角为鼠式坦克)
多炮塔分子信奉:
多就是美!
大就是好!
希特勒本人在开始的时候对超重型坦克的研究很感兴趣。他希望由克虏伯公司承担超重型坦克的研制工作。日,克虏伯公司的超重型坦克研发正式启动。
这种新的超重型坦克取名为:Krupp P1000(巨鼠)。
▲巨鼠坦克想象图,注意边上的虎式坦克大小
计划中的P1000长度为35m,宽度14m,高度11m。是一具实实在在的陆地要塞,为了减轻单位面积对地面的压力,其每侧的履带有3.6m宽,由3条1.2m宽的分履带组合而成.P1000的设计最高速度是40公里/小时。
实际上,且不说有什么桥梁道路能承载如此的重量,就当时鼠式坦克最高时速只能达到22KM的事实来推想,P1000只能是一个停留在想象中的怪物而已。
▲主炮发射时的P1000想象图
停留在概念设计阶段的P1000巨鼠重型坦克武器有多种武器配置,其中一种为:2门280mm主炮(沙恩霍斯特和格奈森瑙战列舰上的舰炮),一门128mm火炮,八门20mmflak38高射机关炮和两门15mm机关炮。(上图为其280毫米主炮开火时的作战场景)
▲P1000为中心的坦克冲击阵型
然而这还不是陆上战舰的最夸张方案,另一种名为P1500坦克的设计方案远远超越了P1000。
P1500实际就是将德国的800mm列车炮移植到履带式自走底盘上的产品,据说体量将超过1500吨,故被称为P1500,设计使用4台潜艇发动机,需要超过100名操作人员。
▲德国多拉巨炮的800mm口径炮弹,旁边是T34坦克
小编一度怀疑这两个玩意是敌对势力故意提出构想用来让第三帝国劳民伤财的,幸好希特勒的装备部长阿尔伯特·斯佩尔头脑清醒,在1943年的时候把P1000和P1500两个计划给腰斩了,只留下几张设计图。据说P1000的炮塔被拆卸下来作为海岸炮,安放在挪威中部的特隆赫姆峡湾附近。
▲否决P1000和P1500计划的纳粹二号人物阿尔伯特·斯佩尔
苏联在这些奇葩武器上自然也毫不落后,曾经有一种停留在图纸阶段的“突破”超重型坦克,与P1000大同小异,其主炮塔装备203毫米巨炮,左前和右前的两个炮塔各装了两门152毫米加农炮,幸亏这型坦克没有正式研发,否则定是令苏联的经济雪上加霜。
▲在多炮塔坦克历史上,苏联的“突破”超重型坦克是一个著名的设计,不过它从未离开图纸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苏联还有一型网友杜撰YY出来的KV-6多炮塔坦克,和一个著名的径直开往柏林的段子,大家可以自行百度
有人说这些玩意根本造不出来,可是查了诸多资料后,小编觉得如果抛去其实用性不谈,其实制造这些陆地战舰不存在太多的技术问题,且看克虏伯二战之后制造的世界最大的挖矿机Bagger,其重量为13500吨,相比之下P1000和P1500这种“小玩具”算的了啥???
挖矿机的高度95米,相当于40层楼房,215米长,占地面积为2.5个足球场,操作仅需5人。
▲可以用履带自行行走(注意旁边人的大小)
这台体型跟P1000坦克大小差不多的矿用挖掘机可是赤裸裸的中国制造,写到这里,小编不禁为中国制造有一点小小的自豪啊。(注意图中普通推土机的大小)
其实也正是不拘一格的想象,我们才有了今天的生活,人类的很多成就——登月、核能利用、基因工程、高超声速飞行器,不都是在突破现实想象力的驱使下实现的么。创造力没有边界,只要去想,只要去造,没有什么是搞不定的。
上帝欲使其灭亡,必先使其疯狂,在多炮塔坦克疯狂过后,单炮塔坦克步入了历史的主流。
那么多炮塔坦克在历史上又参加了哪些战役?
这些曾经不可一世的坦克在战场上的表现又如何?
未来多炮塔神教会重新复兴么?
后多炮塔时代的坦克将如何到来?
请关注明天的公众号文章《陆地“多炮塔神教”的兴衰之路④》
同为流浪民族,为什么犹太人比吉普赛人强那么多?关注军武大本营,回复“犹太”看结果。
军武大本营
长按识别二维码一起玩坏局座三头六臂面目狰狞,昙花一现多炮塔怪物[组图](1)
&&&&当代的坦克,无论是主战坦克,还是轻型坦克,清一色的是单一炮塔式坦克。如果有人拿一张多炮塔坦克的照片给你看,你一定会认为这是一个“钢铁怪物”。其实,多炮塔式坦克在20世纪30年代也曾偶露峥嵘,在世界坦克发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足迹。&&&&&&&&世界上第-辆多炮塔式坦克&&&&&&&&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是英国于1925年研制的“独立号”重型坦克。英国人当时的想法是,英军的坦克在突破敌前沿阵地后,应能对四面八方的敌方阵地发扬火力,仅靠一门火炮及手摇缓慢转动炮塔是难以胜任的。以富勒上校为首的英国坦克战研究委员会曾明确提出:“坦克的主要武器应能在1000码(914米)的距离上击毁敌方的坦克,同时还要有独立于主武器的两个机枪塔。”于是,英国维克斯公司于1923年提出了一个大胆的方案,在一个主炮塔的四周各加一座小炮塔(实为机枪塔),来它个“四面开花”。由于这一方案极具创造性,英国皇家陆军部极为赏识,当即奖给维克斯公司4万英镑的开发奖励金。在80多年前,这可是一笔相当可观的稿赏。&&&&&&&&英国于1925年研制的“独立号”重型坦克&&&&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维克斯公司于1925年底制成了世界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名为“独立号”。由于具有多个炮塔,因此获得了“陆上战舰”的美称。&&&&&&&&独立号”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1.5吨,车长7.75米,车宽32米,车高2.66米,乘员8人。它的最大特点是有5个独立旋转的炮塔。主炮塔位于中央,装1门3磅火炮(口径47毫米)及1挺“维克斯”7.7毫米水冷重机枪。在主炮塔四周,有4个能独立旋转的辅助炮塔(机枪塔),各装1挺“维克斯”重机枪。“独立号”坦克的动力装置是特制的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达257千瓦(350马力)。仅研制这台发动机,就花费了27000英镑。尽管车很重,但由于马力强劲,最大速度仍达到了31千米/小时。装甲厚度为l3~28毫米。&&&&&&&&从1926年到1933年,英国军方对“独立号”坦克进行了多方面试验,结果还算令人满意。但是,这种多炮塔式坦克造价高得吓人,而1929年开始的世界性经济萧条,更使这一计划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英国皇家陆军部不得不取消定型生产计划。仅制成一辆的“独立号”多炮塔式坦克被转送到英国皇家鲍宾顿战车博物馆,成为难得的馆藏珍品。&&&&&&&&英国研制的另一种多炮塔式坦克为A6型多炮塔式坦克,共制成A6E1、A6E2、A6E3型各一辆,于年制成。其中性能最好的是A6E3型,其战斗全重16吨,乘员7人,为三炮塔式。主炮塔上装1门3磅火炮和1挺7.7毫米并列机枪,前方的两个小机枪塔上各装1挺7.7毫米机枪。发动机的最大功率为132千瓦(180马力),最大速度30千米/小时。由于同样的原因,A6型也停留在样车研制阶段。&&&&&&&&A6E3型&&&&俄国人后来居上&&&&&&&&在多炮塔式坦克的研制上俄国人后|来居上,在30年代先后研制出T-28、T-32、T-35、T-100和SMK等多种型号的多炮塔式坦克。其中,最著名的当属T-35重型坦克。&&&&
请选择您看到这篇新闻时的心情
更多 的相关消息
isBig5 = window.location.href.indexOf('big5') != -1;
if (isBig5)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ln('
document.write("");
﹣﹣﹣﹣﹣﹣﹣﹣﹣﹣﹣﹣﹣﹣﹣﹣﹣﹣﹣﹣
版权所有 中华网09:26:23 整理编辑:君谜吧 文章来源:
上一张下一张
&&&&现代的坦克,无论是主战坦克,仍是轻型坦克,清一色的是单一炮塔式坦克。若是有人拿一张多炮塔坦克的照片给你看,你肯定会以为这是一个&钢铁怪物&。着实,多炮塔式坦克在20世纪30年月也曾偶露峥嵘,在天下坦克发展史上留下了不灭的足迹。&&&&天下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天下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是英国于1925年研制的&自力号&重型坦克。英国人那时的设法是,英军的坦克在突破敌前沿阵地后,应能对周围八方的敌方阵地发扬火力,仅靠一门火炮及手摇缓慢转动炮塔是难以胜任的。以富勒上校为首的英国坦克战研究委员会曾明确提出:&坦克的首要武器应能在1000码(914米)的距离上击毁敌方的坦克,同时还要有自力于主武器的两个机枪塔。&于是,英国维克斯公司于1923年提出了一个勇敢的方案,在一个主炮塔的四面各加一座小炮塔(实为机枪塔),来它个&周围开花&。因为这一方案极具创造性,英国皇家陆军部极为欣赏,当即奖给维克斯公司4万英镑的开发奖励金。在80多年前,这可是一笔相等可观的稿赏。&&&&经过一年多的积极,维克斯公司于1925年底制成了天下上第一辆多炮塔式坦克,名为&自力号&。因为具有多个炮塔,因此获得了&陆上战舰&的美称。&&&&&自力号&坦克的战斗全重为31.5吨,车长7.75米,车宽32米,车高2.66米,乘员8人。它的最大特点是有5个自力旋转的炮塔。主炮塔位于中央,装1门3磅火炮(口径47毫米)及1挺&维克斯&7.7毫米水冷重机枪。在主炮塔四面,有4个能自力旋转的辅助炮塔(机枪塔),各装1挺&维克斯&重机枪。&自力号&坦克的动力装置是特制的V型12缸水冷汽油机,最大功率达257千瓦(350马力)。仅研制这台发念头,就破费了27000英镑。尽管车很重,但因为马力强劲,最大速率仍达到了31千米/小时。装甲厚度为l3~28毫米。&&&&从1926年到1933年,英国军方对&自力号&坦克进行了多方面试验,结果还算令人满意。然则,这种多炮塔式坦克造价高得吓人,而1929年最先的天下性经济冷落,更使这一妄想雪上加霜。无奈之下,英国皇家陆军部不得不作废定型生产妄想。仅制成一辆的&自力号&多炮塔式坦克被转送到英国皇家鲍宾顿战车博物馆,成为难堪的馆藏珍品。&&&&英国研制的另一种多炮塔式坦克为A6型多炮塔式坦克,共制成A6E1、A6E2、A6E3型各一辆,于年制成。此中性能最好的是A6E3型,其战斗全重16吨,乘员7人,为三炮塔式。主炮塔上装1门3磅火炮和1挺7.7毫米并列机枪,前线的两个小机枪塔上各装1挺7.7毫米机枪。发念头的最大功率为132千瓦(180马力),最大速率30千米/小时。因为同样的缘故起因,A6型也停顿在样车研制阶段。}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二战电影钢铁师团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