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吉思汗是忽必烈吗和忽必烈哪个更伟大,更厉害

  忽必烈是历史上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蒙古王朝的天下都是忽必烈打下来的。忽必烈打到哪里呢?北至俄罗斯北部,南至越南南部,西至维也纳,叙利亚也不曾放过,蒙古铁蹄可以说踏遍了整个欧亚大陆。那时的中国疆域有三千多平方公里,几乎是现在疆域的四倍。    至于东方,忽必烈最远打到日本。忽必烈在登位不久之后又征服了朝鲜,这个时候的他还不知道有一个日本的国家。日本常常入侵朝鲜,朝鲜小心翼翼地来向忽必烈告状,这让这位大汗起了东渡日本海的心思。那时的忽必烈正在全心对付南宋,没有功夫腾出手来对付日本,但是他有一个战略家的考量。南宋和日本的贸易往来主要靠着高丽,日本的海盗现在侵扰高丽,为什么不利用那些海盗来对付南宋?在忽必烈看来这简直就是一个一石二鸟的好主意。    忽必烈派使臣给日本送国书,说要和日本建交。日本在接到国书后胆战心惊想向蒙古称臣,可是当时的掌权者不愿意。忽必烈虚张声势地在高丽屯兵,想要恐吓日本人。日本人始终没有上当,忽必烈最后只好派大军攻打日本。很快蒙古的军队就将日本的一座岛屿占领,但由于指挥官被日尔武士所伤,士气大挫。天公也不作美,最后军队只能回朝。忽必烈不甘心,又先后两次攻打日本,但始终没有成功。忽必烈打到哪里的问题知道答案了吧。元朝的开国皇帝元世祖忽必烈,死于日。他死于疾病,生病主要是因为酗酒和暴饮暴食,而这个是因为忽必烈晚年遭遇了政治、军事以及个人生活上的多重悲剧,饱受刺激。  忽必烈的前半生可谓事业成功家庭美满,出身蒙古皇室,带兵打仗战功赫赫,之后继承汗位,建立元朝,又有心爱的皇后相伴、出色的太子作继承人。可惜,到了他的晚年,人生就开始走下坡甚至变得凄惨,他失去了之前让他成功和美满的一切。忽必烈晚年,尤其是灭亡南宋统一中国后,几次军事行动基本都以失败告终。比如,两次东征日本都遭到台风而损失惨重,第一次派去一万多人失败,第二次征调十五万还是失败;甚至,他南下攻打过安南、缅甸等东南亚小国,也都没有成功征服。  1281年,忽必烈的深爱的察必皇后去世。她不仅几乎陪伴他一生,为他生下四个儿子,而且是他的贤内助,在关键时候助他一臂之力。因此,察必皇后的去世让忽必烈黯然神伤。五年后,忽必烈与察必皇后的嫡长子、皇太子真金因病去世。他是忽必烈从小培养的皇位继承人,最后却因为一封让忽必烈禅位的奏章而惊吓过度,患上重病而死,只有43岁。因为这些失败和悲剧,忽必烈大受刺激,于是开始酗酒并且暴饮暴食,从此他的体重迅速增加越来越胖,从而患病。最后,他在被疾病折磨得痛苦不堪中去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楼主发言:2次 发图: | 更多
  忽必烈到过维也纳吗?长子西征是窝阔台时期,好像忽必烈没有参与!  
  @姓左反左
18:27:51  忽必烈到过维也纳吗?长子西征是窝阔台时期,好像忽必烈没有参与!  -----------------------------  长子西征是由术赤的儿子拔都发起的,忽必列的哥哥蒙哥参加了,而且建立了大功,忽必列时期不是蒙古版图最大的时期,(注意,是蒙古帝国,而不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时期是蒙哥时期,四大汗国已经有两个基本成型,拔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忽必列时期由窝阔台系的海都建立的,再有就是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征服的伊儿汗国地区,当时虽然没有正式立国,但是正带领军队行进在征服的路上,而且正是因为蒙哥的死亡,导致旭烈兀进军的步伐停止,他中断了征服的脚步,回到蒙古参加蒙哥的丧礼和新大汗的推举。可以说蒙哥的死改变了世界格局,否则,蒙古帝国扩张的势头是停不下来的。忽必列时期由于跟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导致蒙古帝国再一次的分裂,原本因为汗位落入拖雷系而不满的窝阔台系诸王和察合台系诸王,对拖雷系的兄弟相争置身事外。明确支持忽必列的只有旭烈兀和漠南诸王。忽必列的元朝能支配的地区只有蒙古本部和今天的中国,朝鲜等地区,
  把忽必列说成中国最大版图的缔造者是不准确的。  1, 这个最大的版图不是中国,而是蒙古帝国。是以蒙古本部为宗主的四大汗国,俄罗斯地区是窝阔台时期又钦察汗拔都发起的西征征服的,中东地区是成吉思汗时期征服的,西藏地区是贵由汗时期被贵由的弟弟阔端征服的,察合台汗国是成吉思汗时期就形成的,窝阔台汗国是由海都在窝阔台的领地上自立的,伊儿汗国是蒙哥汗时期,由蒙哥和忽必列的同母弟旭烈兀建立的,  2,这幅员辽阔的国土不仅跟中国无关,就是忽必烈自己也统辖不了,四大汗国形同独立,到忽必烈后期基本没有来往,连名义上的宗主国都没人承认,忽必烈所能管辖的地区仅限于今天的中国(不包括新疆,因为那是察合台汗国的地方。),外蒙古,朝鲜,越南。
  @姓左反左
18:27:51   忽必烈到过维也纳吗?长子西征是窝阔台时期,好像忽必烈没有参与!   -----------------------------  @都御史
20:15:56   长子西征是由术赤的儿子拔都发起的,忽必列的哥哥蒙哥参加了,而且建立了大功,忽必列时期不是蒙古版图最大的时期,(注意,是蒙古帝国,而不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时期是蒙哥时期,四大汗国已经有两个基本成型,拔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忽必列时期由窝阔台系的海都建立的,再有就是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征服的伊儿汗国地区,当时虽然没有正式立国,但是正带领军队行进在征服的路上,而且正是因为蒙哥的死亡,导致旭烈兀进军的步伐停止,他中断了征服的脚步,回到蒙古参加蒙哥的丧礼和新大汗的推举。可以说蒙哥的死改变了世界格局,否则,蒙古帝国扩张的势头是停不下来的。忽必列时期由于跟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导致蒙古帝国再一次的分裂,原本因为汗位落入拖雷系而不满的窝阔台系诸王和察合台系诸王,对拖雷系的兄弟相争置身事外。明确支持忽必列的只有旭烈兀和漠南诸王。忽必列的元朝能支配的地区只有蒙古本部和今天的中国,朝鲜等地区,  -----------------------------  后面的解释还贴谱,和你开始文章不符,什么叫都是忽必烈打下的?长子西征和忽必烈无关,旭列兀大战马叙利亚也和忽必烈无关!蒙哥死后四大汗国实际走上了各自独立发展之路!  
  楼主既然问忽必烈跟成吉思汗的关系,我就回答一下,  成吉思汗的发妻勃儿帖生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儿子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在成吉思汗生前就分封术赤,察合台各自独立门户,建立了汗国,窝阔台作为蒙古大汗的继承人继承了汗位,拖雷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习俗,继承了成吉思汗的私人领地和蒙古帝国的军队。  窝阔台汗故去后,汗位的继承人因为需要库里台大灰的推举,所以汗位虚悬5年之久,其间由乃马真皇后摄政,后来经库里台大会通过,窝阔台的儿子贵由继承了汗位。但是仅仅过了两年,贵由汗就故去,由皇后海迷失摄政3年。由拖雷的嫡长这蒙哥继承了汗位。这以后,蒙古帝国的汗位转入拖雷系。  拖雷是成吉思汗的发妻所生的幼子,当年成吉思汗消灭克烈部之后,克烈部王罕的弟弟扎合敢不把自己的一双女儿献给成吉思汗。成吉思汗纳了姐姐为妾,把妹妹禾噜唆尼帖给了拖雷做老婆,这个女人像她那个给成吉思汗生了四个伟大儿子的婆婆一样,给拖雷生了四个名震天下的儿子,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
  @姓左反左
18:27:51  忽必烈到过维也纳吗?长子西征是窝阔台时期,好像忽必烈没有参与!  -----------------------------  @都御史
20:15:56  长子西征是由术赤的儿子拔都发起的,忽必列的哥哥蒙哥参加了,而且建立了大功,忽必列时期不是蒙古版图最大的时期,(注意,是蒙古帝国,而不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时期是蒙哥时期,四大汗国已经有两个基本成型,拔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忽必列时期由窝阔台系的海都建立的,再有就是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征服的伊儿汗国地区,当时虽然没有正式立国,但是正带领军队行进在征服的路上,而且正是因为蒙哥的死亡,导致旭烈兀进军的步伐停止,他中断了征服的脚步,回到蒙古参加蒙哥的丧礼和新大汗的推举。可以说蒙哥的死改变了世界格局,否则,蒙古帝国扩张的势头是停不下来的。忽必列时期由于跟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导致蒙古帝国再一次的分裂,原本因为汗位落入拖雷系而不满的窝阔台系诸王和察合台系诸王,对拖雷系的兄弟相争置身事外。明确支持忽必列的只有旭烈兀和漠南诸王。忽必列的元朝能支配的地区只有蒙古本部和今天的中国,朝鲜等地区,  -----------------------------  @姓左反左
21:44:03  后面的解释还贴谱,和你开始文章不符,什么叫都是忽必烈打下的?长子西征和忽必烈无关,旭列兀大战马叙利亚也和忽必烈无关!蒙哥死后四大汗国实际走上了各自独立发展之路!  -----------------------------  我不是楼主,我只是说说我知道的事儿。
  @姓左反左
18:27:51   忽必烈到过维也纳吗?长子西征是窝阔台时期,好像忽必烈没有参与!   —————————————————  @都御史
20:15:56   长子西征是由术赤的儿子拔都发起的,忽必列的哥哥蒙哥参加了,而且建立了大功,忽必列时期不是蒙古版图最大的时期,(注意,是蒙古帝国,而不是中国)。版图最大的时期是蒙哥时期,四大汗国已经有两个基本成型,拔都的钦察汗国,察合台汗国,窝阔台汗国是忽必列时期由窝阔台系的海都建立的,再有就是蒙哥的弟弟旭烈兀征服的伊儿汗国地区,当时虽然没有正式立国,但是正带领军队行进在征服的路上,而且正是因为蒙哥的死亡,导致旭烈兀进军的步伐停止,他中断了征服的脚步,回到蒙古参加蒙哥的丧礼和新大汗的推举。可以说蒙哥的死改变了世界格局,否则,蒙古帝国扩张的势头是停不下来的。忽必列时期由于跟阿里不哥的汗位争夺战,导致蒙古帝国再一次的分裂,原本因为汗位落入拖雷系而不满的窝阔台系诸王和察合台系诸王,对拖雷系的兄弟相争置身事外。明确支持忽必列的只有旭烈兀和漠南诸王。忽必列的元朝能支配的地区只有蒙古本部和今天的中国,朝鲜等地区,   —————————————————  @姓左反左
21:44:03   后面的解释还贴谱,和你开始文章不符,什么叫都是忽必烈打下的?长子西征和忽必烈无关,旭列兀大战马叙利亚也和忽必烈无关!蒙哥死后四大汗国实际走上了各自独立发展之路!   —————————————————  @都御史
23:34:00  我不是楼主,我只是说说我知道的事儿。  —————————————————  都御史  
  @都御史
23:32:00  楼主既然问忽必烈跟成吉思汗的关系,我就回答一下,   成吉思汗的发妻勃儿帖生了四个儿子五个女儿,儿子是术赤,察合台,窝阔台,拖雷。在成吉思汗生前就分封术赤,察合台各自独立门户,建立了汗国,窝阔台作为蒙古大汗的继承人继承了汗位,拖雷按照蒙古人幼子守灶的习俗,继承了成吉思汗的私人领地和蒙古帝国的军队。   窝阔台汗故去后,汗位的继承人因为需要库里台大灰的推举,所以汗位虚悬5年之久,其间由乃马真皇后摄政...  —————————————————  怎么不更了?  
  在后窝阔台时代,钦察汗国的拔都是那个时代的骄子,他继承了父亲的汗国,又组织了长子西征,以4万军队击败40万钦察联军,征服俄罗斯,波兰,匈牙利等处。在窝阔台死后,拔都是汗位最有力的竞争者,但是因为父亲的血统问题一直是困扰整个黄金家族的问题,所以拔都一直都非常理智的没有染指汗位的想法。但是,谁当选大汗都不可能忽视拔都的意见。乃马真皇后利用摄政之力,运作贵由当选新汗,拔都极为不满,汗庭的命令也达不到钦察汗国,贵由死后,蒙哥就是在拔都的支持下登上汗位的,
  蒙古族的女人是最没有地位的,游牧生活的特色使得女人必须依赖男人才能生存,她们可以像牲畜一样被买卖,赠送,可以像战利品一样被抢来抢去,不管到了谁的手里,她们只能任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女英雄,  成吉思汗的母亲,珂厄伦太后,这个出字弘吉拉部的女人,本是蔑尔乞人赤烈都的妻子,被成吉思汗的父亲抢来做了老婆,她给丈夫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在成吉思汗9岁时成了寡妇,在丈夫死后,她抚育几个孩子艰难度日,躲避塔里忽台的追杀,在成吉思汗成年后,协助他招抚旧部,恢复乞颜部的部众,让成吉思汗有了在草原争雄的资本。  成吉思汗的妻子勃儿贴,同样是出自弘吉拉的贵族,她想从丈夫于患难,在新婚燕尔就被蔑儿乞人抢走,忍受屈辱,以至于长子术赤的血统一直被人诟病,但是她为成吉思汗养育了四个伟大的儿子,辅助成吉思汗走向事业的颠覆。  拖雷的妻子,嗦噜禾帖尼,这个来自克烈部的战俘,跟姐姐一起被献给成吉思汗。姐姐被成吉思汗纳为妾,她则幸运的做了成吉思汗嫡四子拖雷的妻子,她也像她那个了不起的婆婆一样,为丈夫养育了四个伟大的儿子,蒙哥,忽必烈,阿里不哥,旭烈兀。在丈夫离奇死亡后,她带着四个儿子以及拖雷的其他七个儿子,在窝阔台的猜疑和蚕食下艰难度日,并发展壮大,窝阔台为了打击拖雷系的力量,甚至起意想让唆噜禾帖尼改嫁自己的儿子贵由,她就是在这样的环境中,保全了拖雷的儿子,保全了拖雷系的力量,助蒙哥登上汗位。  满都海哈屯(皇后),在蒙古势力被逐出中原后,黄金家族势微,卫拉特等部崛起,蒙古国四分五裂的情况下,这个32岁的寡妇带着亡夫的军队,部众嫁给丈夫的侄孙,年仅7岁的达延汗,把丈夫背在背囊中,进行了重新统一蒙古的战争,终于把蒙古本部重新统一在黄金家族的旗帜下。并为达延汗生育了7个儿子。  三娘子,达延汗的孙子阿拉坦汗的哈屯,出自土默特右旗(今包头土右旗)的奇女子,辅助丈夫征服蒙古右翼诸万户,推行跟明朝和平共处的政策,在丈夫死后又接连嫁给丈夫的儿子,孙子。保持了内蒙古跟明朝的长期和平,并建造归绥城(呼和浩特)跟明朝互市通商。今天包头土又旗的美岱召依然供奉着她的灵位。  抗日三女王,额仁钦达赖,巴云英,奇俊峰。抗日战争时期内蒙古乌拉特旗和明安旗的三个旗王福晋(王妃),在丈夫亡故后,因王子年幼,都是由福晋带理旗王理政,她们在日军入侵时都毅然带领自己的部众跟日军打起了游记,成为蒙古族抗日的旗帜,受到国民政府的表彰,三位女英雄都被授予将军衔。
  @都御史
23:21:06  蒙古族的女人是最没有地位的,游牧生活的特色使得女人必须依赖男人才能生存,她们可以像牲畜一样被买卖,赠送,可以像战利品一样被抢来抢去,不管到了谁的手里,她们只能任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女英雄,  成吉思汗的母亲,珂厄伦太后,这个出字弘吉拉部的女人,本是蔑尔乞人赤烈都的妻子,被成吉思汗的父亲抢来做了老婆,她给丈夫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在成吉思汗9岁时成了寡妇,在丈夫死......  -----------------------------  可以
  @都御史
23:21:06  蒙古族的女人是最没有地位的,游牧生活的特色使得女人必须依赖男人才能生存,她们可以像牲畜一样被买卖,赠送,可以像战利品一样被抢来抢去,不管到了谁的手里,她们只能任命,但是,就是这样一个民族,却出现了许许多多的女英雄,  成吉思汗的母亲,珂厄伦太后,这个出字弘吉拉部的女人,本是蔑尔乞人赤烈都的妻子,被成吉思汗的父亲抢来做了老婆,她给丈夫生育了四个儿子,一个女儿,在成吉思汗9岁时成了寡妇,在丈夫死......  -----------------------------  辉特部首领阿睦尔撒那是和硕特部拉藏汗的遗腹子,她母亲怀着他嫁给了前任辉特部首领。
<span class="count" title="万
请遵守言论规则,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回复(Ctrl+Enter)您当前的位置: >
> 成吉思汗忽必烈为何真心叹服道教真人丘处机?
  :&神仙&这个修饰词对于丘处机这个级别的道士来说似乎是不会太在意的。这是在会晤了这位道界高人之后,对其发出的由衷赞叹。是什么样的人会让成吉思汗这等重量级的人物佩服得五体投地,更不可思议的是,对于信奉喇嘛教和萨满教的成吉思汗为何接受了这样一位道教人士的指点迷津并且有了&迷途知返&的迹象。
  书曾将蒙古军队的招安和丘处机&刀下救人&概括为&一言止杀&。&一言止杀&在一定程度上使蒙古统治者在人性化统治方面有了一些进步的认识,有助于恢复中原地区的经济,缓和了一些民族矛盾。客观上为元朝统一中国做出了贡献。这些内在的,即所谓的&软作用&是再多的千军万马也无法达到的。
  丘处机19岁入山学道,拜师王重阳,是着名的全真七子当中的一位。他曾在北京的白云观传道,在镇平县创建太极观,到内乡县石堂山普济宫修行(丘处机修真洞依然存在)。他光大了全真教,为龙门派的创始人。丘处机不仅仅是一位高道,更是一位情操高雅、满腹经纶、通晓古今的有志之士。而在金庸的小说《射雕英雄传》当中,丘处机被描写为一个豪迈奔放、武艺高强的道士,这也使他更为大众所知。
  宗教往往是人们精神的一种寄托,也是在人们寻找精神依靠时所产生的。当时,北方的大片土地沦入金人之手,各种矛盾交织在一起,社会动荡不安,人们生活也十分困苦。这种社会环境,促使人们开始寻求精神避难所,全真教正是在这种特定历史环境下而产生的。丘处机则继承了他师傅王重阳所创全真教的宗旨,成为了一代宗师。作为全真教领袖的丘处机在当时的声望极高,人们也将全真道视为自己的救星。甚至山东杨安儿、耿格的起义,政府官员也要请他出面止乱。
  成吉思汗的异军突起,打破了各方的实力模式,他自己拥有了强大的军事力量并实施着他的大一统计划。俗话说,&打天下容易治理天下难&,成吉思汗也充分意识到了这一点,决定选招贤能之人治理天下。他得知丘处机博古通今,才能超群,于是想招其为国师,帮助自己安国治天下。成吉思汗两次遣使召见丘处机,可是丘处机隐居山林,深入简出,避而不见。
  成吉思汗求贤若渴,不肯放弃。于1219年第三次派遣近侍臣刘仲禄备轻骑素车、携带手诏请丘处机出山,演绎了自三国以来又一个帝王虔诚躬迎,礼贤下士的故事。成吉思汗不远千里三派朝臣请丘处机出山,丘处机终于被成吉思汗的诚意所打动。公元1220年,他审时度势决定西行拜见成吉思汗。此时成吉思汗正忙于对花剌子模的战斗。对于丘处机来说,在被成吉思汗诚意所打动的背后,肯定还有他自己的考虑。此次西行,他试图通过这一方式影响成吉思汗&罢干戈致太平&,劝说成吉思汗早日回军。
  丘处机率18名弟子在万里西行的过程中,向各族群众广泛传道,招收信徒。在行至今天的蒙古国西部科布多时,丘处机将弟子宋道安、李志常等留下,建立了全真道观,成立全真教的组织。丘处机不仅在精神层面宣扬全真之法,同时还身体力行的让人们了解教义。他沿途广施善事,在中亚的撒马尔罕等地,利用成吉思汗赐予自己的粮食熬粥施舍给饥民。丘处机所到之处,得到了各州县和行省文武官员的迎送,受到了热烈欢迎和隆重接待。
  公元1221年末至1222年初,成吉思汗的行宫来了一位鹤发童颜、碧眼方瞳的道人,这便是全真教的丘处机。成吉思汗见到丘处机果真是仙风道骨,分外高兴,特赐美食,设庐帐,优厚犒劳。
  丘处机多次在成吉思汗的大帐内与他单独长谈,耶律楚材做记录。耶律楚材的记录,后被整理为《玄风庆会录》一书。在谈话的过程中,丘处机明知道成吉思汗急于了解长生之道,他却没有正面回答,而想到自己沿途所见蒙古军西征造成的残破景象,深感这与全真道的道旨极不相称,丘处机答复说:&修仙须修阴德,必须去暴止杀。您起兵灭西夏和金是符合天意民心的,但务须禁止残暴杀戮,才能使事业最后成功。&
  成吉思汗又问治国之方,丘处机回答说:&要以敬天爱民为本。&丘处机还巧妙地借用雷震等自然现象,劝告成吉思汗应在蒙古汗国提倡孝道。丘处机特别向成吉思汗论述说:&只有统一中原地区并将之治理好,才能称为大国。要想治理好中原,就必须爱民,让人民休养生息。&
  丘处机在赴大雪山途中,蒙古军西征所过之地,尸横遍野。所以,他曾作诗两首,赠予成吉思汗。其一诗云:&夹道横尸人掩鼻,溺溪长耳我伤情。十年万里干戈动,早晚回军望太平。&他的诗意和情绪,为成吉思汗所察知,这对成吉思汗早日停止西征,决定班师,是否起了催促作用,未为可知。
  但丘处机坦率诚恳,循循善诱,对成吉思汗的思想多有触动是可以肯定的。丘处机的高深魅力,深深吸引着成吉思汗,使他大有相见恨晚之感。他高兴地宣布:&神仙是言,正合朕心。&他召集太子和其他蒙古贵族,要他们按丘处机的话去做,又派人将仁爱孝道的主张遍谕各地。特别是在后期,成吉思汗统治中原的政策有所和缓,对中原各地的一些武装反抗,成吉思汗改镇压为招安。这些变化与成吉思汗接受丘处机的劝告应当有一定关系。
  不久,成吉思汗允准丘处机辞行回国,指示文武百官,备齐美酒佳肴、珍奇鲜果,在城外数十里,夹道为之送行。谁知,两人却从此永别。但长春真人丘处机的逆耳忠言,却时时回荡在成吉思汗的耳边。丘处机回到燕京,驻太极宫尊为&大宗师&,被人们称之为&帝者之尊师,亦天下之教父&,受命掌管天下道门。
  同年,丘处机曾持旨释放沦为奴隶的汉人和女真人3万余,并解救了大批汉族学者。针对宗教间的相互排斥争斗,丘处机主张三教平等相通互融,自此,全真教盛极一时。成吉思汗又有旨改赐宫名为长春宫,且遣使慰问,诏书中道:&朕常念神仙,神仙毋忘朕也。&
  丘处机与成吉思汗的这段渊源被后世的人们很是推崇,特别是对丘处机的评价,赞许极高。中央民族大学牟钟鉴教授评价他说,&以宗教的社会安定功能而言,丘处机不仅是中国道教史上第一人,也是中国宗教史上第一人&,体现了&仁爱无私、尊道贵德、包容通和、坚毅忠勇&的高尚品质。而在史学界是这样对丘处机进行评价的:丘处机以超常的见识和巨大的人格魅力,感动成吉思汗,止杀救民,积无量功德。
图说历史_老照片
相关历史文章
历史栏目更新
热门历史栏目忽必烈大汗:征服了全中国,却没能征服草原
&&&&来源:&&&&
&&&&&&字号
忽必烈是成吉思汗的孙子,他创建了由蒙古人统治的元朝。忽必烈继承了先人的政治和军事遗产,占领并管理着从亚得里亚海直至中国的庞大帝国。1279年,中国南部地区又被并入其帝国版图。
元世祖忽必烈
忽必烈生于1215年,是成吉思汗幼子拖雷的第四个孩子,他的生母是唆鲁禾帖尼。据说他是成吉思汗最钟爱的孙子。从小,忽必烈就同父亲拖雷一起征战沙场,父亲去世时他才17岁。然而直至过了而立之年,忽必烈才掌握重要领导权。尽管成吉思汗指明了继承权的分配问题,子女们也遵循了他的遗嘱,但是到成吉思汗孙子辈掌权的时代,蒙古国已经变得四分五裂。成吉思汗的儿子窝阔台汗死后,其妻子昭慈皇后统治了一段时间,后来她的儿子贵由继承了王位。贵由汗死后,其遗孀钦淑皇后宣布摄政。后来,蒙哥当选为蒙古国大汗,他是拖雷和唆鲁禾帖尼之子。蒙哥汗死后,忽必烈兄弟之间展开对王位的激烈争夺。其中最小的弟弟名叫阿里不哥(称为蒙古草原上的“家族守护者”),他有着身为金帐汗国的汗王哥哥拔都,以及驰骋北方草原的侄子海都的支持。王位的下一位继承者本是忽必烈,但是阿里不哥的支持者反对忽必烈执政,认为他过于“汉化”,行为举止不够“蒙古化”。
但是在领导草原大军大举南下攻打宋朝这一点上,忽必烈证明了自己是个十足的“蒙古汉子”。他把成吉思汗创立的战术同从中原和穆斯林军队那学来的围攻战术相结合,在取得战役胜利的同时也证明了自己的军事才能丝毫不逊于任何一位蒙古大将。他学习汉族文化的长处,例如他把汉族博大精深的文化知识和科技发明与蒙古人的民族传统和骁勇善战相结合。然而,在蒙古人中的保守派看来,忽必烈对汉族文化的钟情无疑意味着对蒙古民族的背叛。
1260年,忽必烈突然与宋朝停战,挥兵西北向其弟阿里不哥的驻地哈尔和林进军。忽必烈大军攻下哈尔和林后,利用该城同阿里不哥军队作战。终于在 1264 年,迫使阿里不哥对哥哥忽必烈臣服。忽必烈对弟弟进行了大赦,还为其分配了土地,但是忽必烈并没有放过那些在阿里不哥身边鼓动其造反的人。忽必烈的侄子海都拒绝归顺,其后30年间一直伺机袭扰中国边境。
忽必烈此后再也没有回到蒙古人的首都――哈尔和林,而是折返中国,回到被誉为人间仙境的花园之城――上都。由于宋朝在忽必烈讨伐阿里不哥期间违反了双方签订的停战协定,所以忽必烈返回中国后便发动了对宋朝的新一轮进攻。这番作战,忽必烈又在传统蒙古人作战策略的基础上制定了一条新战法:由于之前蒙古军队在攻破那些顽强抵抗的城池后进行了残忍地劫掠和屠城,这一做法广为人知,他充分利用汉人对于蒙古人战争方法的熟悉和了解,主动提出如果各地能够投降蒙古,蒙古人必将与汉人和平相处。忽必烈的保证,加上他对难民的善待,赢得了汉人的信任。1276年,年仅7岁的宋朝皇帝归顺蒙古。此后忽必烈继续征讨散落在中国东南部的宋朝残余势力,并攻下广州,对最后的抵抗者发起海上打击。然而,事实上在宋朝皇帝投降蒙古的那一刻之前,忽必烈就已经取得了对宋朝战争的胜利。
相比其在军事领域里取得的巨大成就,忽必烈在政治上的领导能力更让人刮目相看。元朝期间,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生活水平得到提高。此外,忽必烈还重视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在其执政期间兴修了多条主要道路和运河。忽必烈推行仁政,为农民提供公共救济,实行国家控粮政策:在丰收年景,国家收购农民余粮,贮藏于国有粮仓之中,遇到农业歉收的年份则开仓放粮。忽必烈保留了汉族的官僚体制,也维护了蒙古人的特权地位。他鼓励人民追求知识,下令大量印制书籍,修建观测台以随时更新天文发现。随着印刷术的发展,中国戏曲事业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大众中产生了深远影响。
不过忽必烈也并非全部都好,没有过失。忽必烈拥有的庞大军队产生的巨大开销给纳税人造成了沉重的经济负担。此外,他还两次攻打日本,劳民伤财,不仅耗费大量金钱,还无端葬送了几千人的性命。忽必烈花费大量银两修建富丽堂皇的宫殿,把纸币引入流通领域。然而,由于其过度发行纸币,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虽然忽必烈立下诸多功劳,如保护人民免受海都侵扰以及统一了全中国,今天中国的版图就是在忽必烈时期形成并基本上保持下来的,但是,沉重的赋税还是给纳税者――农民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
元时期地图,除元朝本土以外还有四大汗国,即钦察汗国、窝阔台汗国、察合台汗国与伊利汗国。四大汗国名义上听命于元朝皇帝,但实际上各自为政
忽必烈虽被誉为明君,但事实上,他也为元朝后来的衰落埋下隐患。其实,他自己也预见到了蒙古的分裂。俄国的别儿哥从未承认忽必烈的最高权力地位,始终保持自己所占领土的独立地位。旭烈兀在波斯建立了独立的伊儿汗王朝。北方的大草原上,海都也保持着他的独立统治。因此,虽然在忽必烈治下中国的发展达到了新的顶峰,但不久之后,汉人仍然推翻其继承者的政权,建立了后来的大明王朝。1294年2月,忽必烈逝世。从此以后,再没有任何一位蒙古统治者能达到他的高度。而威尼斯旅行家马可?波罗的相关记述也使得忽必烈成为了蒙古专制君主制度下的绝佳代表。
(本文经授权,摘自《世界大历史》,[美]弗兰克?萨克雷、[美]约翰?芬德林主编,新世界出版社2014年9月。)
(责编:杨箫含、周斌)}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成吉思汗 忽必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