玛丽·泰勒.贾克布.摩尔·摩尔丈夫

找老公是否有最佳年龄?
我的图书馆
找老公是否有最佳年龄?
原文作者:Phoebe Maltz Bovy is a writer based in Princeton, New Jersey. She is a doctoral candidate at New York University, writing on Jews and intermarriage in 19th-century France.
简介“太年轻而无法安顿下来”是人们说起20多岁的女孩子时常用的字眼。然后,似乎一夜之间,她们竟开始听到别人喊自己老姑娘了。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今天的异性恋女性会发现在某些圈子里自己被归了类:太年轻而无法安顿型或者年纪太大而找不到老公型。婚姻的机会之窗曾向她们敞开,但是却转瞬即逝好像从未存在过一样。最佳结婚年龄因地区不同或某人所处特殊圈子的偏见而存在差异,但基本上是27岁左右。“太年轻”并非指青少年婚姻,而是说如果一位成年女性仍被身边人视为小孩,那么她(为婚姻)许下的承诺就是不成熟的。
为什么会这样呢?年轻女孩们从亲朋好友那儿听说女人要专注于自己的事业或学业,而不是某个男孩,不然就会有这些危险:男人们会围上来;意外怀孕,就好像意外怀孕也是个什么事儿似的;你的直男男朋友会把你变成20世纪50年代的家庭主妇。调侃自己找不到老公,甚至说出“想找个老公”这样的话都会让年轻女孩们倒退到另一个时代。此忠告如此动人,且有力回击了“女性异性恋的目的是搞到一套有着白色栅栏的房子而非一个男人”这种古怪的想法。
然后,女孩们听到的信息突然间全变了。一个还算年轻的女孩将会发现还没等她把所有的时间拿去结婚生孩子呢,她就已经步入中年了。且不论不想要孩子的事儿,因为年纪的问题现在可能连个老公都找不着。她难道没听说女人们年纪越大,就越难找到一个合适的男人吗?40岁的男人可以(对大多数40岁男人来说这是条大新闻)和23岁的小美眉随便约会。那么女人辛苦读书得学位有什么用?努力发展事业又有什么用呢?或许是为了实现女权主义者的梦想,又或许这只是一个煞费苦心的选择策略——因为社会最上层的男士们需要教育背景和他们相同的女士。
现在的情况是这样:沉浸在爱河中的年轻女孩子被逼着和另一半分手以防成为20几岁的小新娘。而年纪稍稍大点的就被催着结婚安顿下来,以此作为她们曾经甩过几个“潜力股”的代价。即便她们能够神奇地保持住自己的魅力,也不过是海市蜃楼罢了——自然规律是逃不掉的。
某些事实让我们看到了结婚的机会之窗:生殖技术的发展使得女性的生育力越来越强,但是被女性认为太年轻而无法安顿下来的年龄线却在快速地往上走,并且没有终点。男性和女性求学的时间越来越长,并且在经济上也没有保障。社会上充斥着紧迫感。这个世界不会因为一个女人结婚太早(理性的前提下,注意是“女人”)、太晚或不结婚而停止转动。
这种紧迫感来自年轻女性们内化的期望。回想自己的大学生活,凯特·伯利克(写作时39岁,单身)写道,“我们理所当然地以为20几岁是用来寻找自我的,且不论寻找自我意味着什么。而当我们完成了研究生学业并且开始发展事业时,结婚才会被提上日程。这时候就到了30岁这个特殊的年纪了。”与此同时,哈拿·罗新也描述了当今社会精英女性群体中同样存在的情绪。“我想通过努力工作在这个城市里安身立命……我完全不着急。只要能在30岁前结婚,我就觉得很棒了!”
伯利克要努力克服的问题是:如果一个女性在30岁以前一直保持单身,而过了30岁就想结婚,那么想要在35岁,即成为“高龄产妇”之前找到一个男朋友并嫁给他然后生个孩子是很难实现的。
然而男人们却没有这些压力。男性早结婚可能被认为是更有责任心的表现。没有一个男人敢说为了某个女孩他可以放弃自己的事业。而如果一个男人35岁了还单着身,也不会被说成是他自己不适合结婚。 一个对结婚不感兴趣的男人通常被认为是在过自己想要的生活,而不是说在他们还没秃顶、没肚腩的时候没能力找一个老婆。
尽管长期以来女性都被告知成为“老姑娘”的风险,但是不同的是这次的忠告给了女孩们一记当头棒喝。当今的女性被要求按照第二波女性主义(译者注:1960年之后的女性主义,强调妇女的解放,意指在一切社会领域中争取男女平等)的原则生活,然后某天她们又被突然告知需要找个男人。那些曾经从《玛丽·泰勒·摩尔秀》(译者注:1970—1977年CBC电视剧)中给她们找建议的亲朋好友们现在又转向《迪克·范戴克秀》(译者注:1961—1966年CBS情景喜剧)了。但是现在是玛丽·理查德(译者注:《玛丽·泰勒·摩尔秀》中的主人公,一位三十出头、性格独立的职业女性)的时代,而不是劳拉·皮特里(译者注:《迪克·范戴克秀》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喜剧明星迷人的妻子)的时代。于是恐慌就随之而来了。
让女性彻底改变自己的内在期望并非解决问题之道。一般来说,鼓励年轻人在许下婚姻承诺之前看清婚姻到底是什么才是有意义的。社会中上层人群婚姻的稳定性可能得归功于结婚前的那次长途旅行。法国政治家莱昂·布鲁姆在1907年曾提出为了男女双方和婚姻质量考虑,“试婚”是一种不错的方式。此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正确的。与此同时,否认“一个人想要结婚,就存在某个最佳结婚年龄”这种陈词滥调是毫无意义的。可能有些女性曾为轻易地放弃一段感情而后悔,仅仅是因为别人劝她这么做,而她又很尊重那些人。尽管罗曼蒂克的艳遇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减少,但是对于女性来说,找老公是绝没有什么官方截止年龄的。
让我们敞开胸怀接受那些在“最佳”结婚年龄前就把自己嫁出去的女性同胞吧。而对于那些过了“最佳”结婚年龄却依然保持单身的独立女性,我们也应鼓掌赞美。同时,作为女性,我们可以——很多人已经这样做了——取悦自己,而非身边的人。
发表评论:
馆藏&316338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玛丽·泰勒·摩尔
地区:美国
<div class="filmAward-tit" rseat="award_年
最佳女主角
<div class="filmAward-tit" rseat="award_年
最佳女主角
<div class="filmAward-tit" rseat="award_年
音乐喜剧类剧集最佳女主角
1、请选择问题类型
2、请留下联系方式(选填)美国传奇女星玛丽·泰勒·摩尔逝世 享年80岁_网易娱乐
美国传奇女星玛丽·泰勒·摩尔逝世 享年80岁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玛丽·泰勒·摩尔网易娱乐1月26日报道 据香港媒体报道,美国传奇女星玛丽·泰勒·摩尔(Mary Tayler Moore)今日传出逝世消息,享年80岁。
据英国《BBC》报道,玛丽生前曾荣获艾美奖以及金球奖最佳戏剧类电影女主角,也曾在1980年代获得奥斯卡奖提名。她在1960年代与1970年代主演的《狄克范戴克剧场》(The
Dick Van Dyke Show),以及《玛丽泰勒摩尔秀》(Mary Tayler Moore
Show),荣获多次艾美奖,并获得美国观众好评,也是她的演艺生涯高峰。不过近年来玛丽泰勒摩尔健康状况不佳,一直被糖尿病所纠缠,今日传出死讯,据悉丈夫与朋友在摩尔临终前,一直陪伴在她身旁,送走她最后一程。
本文来源:网易娱乐
责任编辑:张楠_NK4501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加载更多新闻
热门产品:   
:        
:         
热门影院:
阅读下一篇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布鲁.玛丽的丈夫是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