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十二公民到底谁杀了人岁了,要给他玩手机吗?同事说不能给他们玩?到底要给他们玩吗?

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在去年举行的一场名为“数字时代的成长:媒体研究”讨论会上,小儿科医师、神经科学家、教育者、媒体研究者和社会科学专家都讨论有关小孩过早接触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的利弊。在大会上,美国儿科学会很坚定地表明了自己的立场,认为能够起到积极作用。
  这家机构还引用了年的研究,这些研究发现,有三分之二的年龄不满2岁的儿童卧室中有电视,年龄在6-17岁的孩子,有将近72%在他们卧室中至少拥有一个电子设备。
  鉴于这些数字,我们可以断定:现在已经不是父母是不是允许孩子玩平板电脑和智能手机的问题了,而变成了是如何使用它们的问题。该机构在研究报告中写道:“父母应该让他们的孩子教他们数字媒体内容,并与他们进行互动。媒体应该被视为一种培养孩子的工具,而不是一种奖励或者惩罚。”
  我为什么
  不阻止
  孩子玩手机
  暖暖妈
  最近一两年,总能看见微博朋友圈里到处在转类似“7岁以前不要看屏幕”、“12岁以前不看电视/手机,将受益终身”之类主题的文章。所以在生暖暖之前,我也是个深刻笃定以后不会给她玩手机ipad的妈妈,并也时常在朋友圈转发给孩子玩电子产品的害处。对于这样主题的文章,基本上在朋友圈里都是一片叫好之声,似乎不能给宝宝玩手机ipad已经是所有人认同的真理。
  可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却随处可见一个2岁的小孩,可以自己熟练的滑动开锁、输入密码、找到自己喜欢的app……这些孩子的爸爸妈妈难道没有读过那些文章?难道他们真的就错了?到底该不该给孩子玩手机和ipad?
  到底能不能让孩子玩手机ipad?
  暖妈仔细研究了这些讲明害处的文章,基本可以总结为以下两个大类:
  1、玩手机/ipad,会导致宝宝视力下降,成为近视。甚至还有说“每天玩15分钟ipad,半年后视力变0.2”的说法。
  2、手机和ipad会影响孩子的社交能力,让孩子孤僻。ipad游戏设计虽好,但毕竟是虚拟的,替代不了真实的世界。如果孩子天天玩游戏,会失去通过亲身的感受去认识这个真实世界的机会。
  正是因为这样,在暖暖2岁以前,我也基本上像防洪水猛兽般将她和手机ipad等电子设备都隔绝了。绝对不让她有玩ipad的机会,甚至都不让她有看到我们用手机ipad的机会。
  好像一切都那么顺利。直到有一天,我带着2岁的暖暖在其他小朋友家做客,暖暖对那个小朋友的ipad流露出羡慕而渴望的眼神,并且一下子就迷上了里面的几款专门为宝宝设计的游戏。
  看着她玩得那么开心的样子,我忽然想通了一个道理:这是一个信息化的时代,电子产品终将成为他们这代人生活的一部分。就像我们小时候迷恋过的游戏机,是一代人童年的共同回忆。电子产品不是洪水猛兽,光靠堵无法阻挡他们终将进入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步伐。
  堵则溃,疏则通。把孩子跟电子产品完全隔离开来,不如给予合理的引导,设置合理的规矩,给孩子一个正确的玩手机/ipad的机会。
  但是,不阻止孩子们玩电子产品,不等于说就毫无顾忌的把手机ipad扔给他们随便玩,一些必要的原则和规矩也必不可少!
  怎样正确的让孩子玩手机ipad?
  要解决让孩子正确玩ipad的问题,不可避免的需要解决两方面的问题,一是对视力的影响。二是对真实社交的影响。
  先说如何解决手机/ipad对视力的影响:
  解决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弄清楚的是,到底什么才是导致近视的主要原因?根据美国研究机构对于视力影响因素的一项研究表明,除了基因这个最大因素之外,视疲劳才对近视的构成最直接的影响。但即便是视疲劳,事实上和手机ipad也没有直接的关联。真正容易导致视疲劳的因素有三点:阅读时长、阅读距离和阅读光线。在第三点上,恒定发光的电子产品其实比起纸质的书本还有相对的优势,因为其对于外来光源强弱和闪烁频率变化的依赖更小。
  解决了导致近视的原因,我们来说说如何让孩子正确玩ipad而不导致近视的几项原则:
  1.保持房间合适的亮度。孩子玩手机和ipad的时候,尽量选择亮度适中的环境。如果是晚上在家玩,则尽量打开房间的灯光。
  2.开启手机/ipad的亮度自动调节功能。这一点很容易,但也很重要。它能够保证屏幕亮度与环境的亮度进行合理的匹配。
  3.保持恰当的距离。30cm的安全阅读距离,应该是从我们小时候就已经熟记于心了。虽然距离的远近不会直接导致近视,但过近的距离的确更容易导致视力的疲劳。
  4.设定合适的时间,定期休息。与孩子一起订一个玩手机ipad的时间,每次玩不能超过15分钟,到时间就应该间插一次休息。每天玩手机ipad的时间尽量不要超过1个小时。玩的时候也要尽量有意识的多眨眼,缓解眼干和视疲劳。
  然后说说如何解决玩游戏对真实社交的影响:
  其实这个问题并不会特别严重,因为只有严重的痴迷和沉溺于手机游戏,才会对真实的社交造成障碍。不过的确有妈妈反映孩子们现在除了ipad和手机里的内容之外,对别的玩具、游戏、聚会都完全不感兴趣。对于这个问题,我的经验是:
  1.玩手机/ipad的时候,爸爸妈妈可以陪伴着一起玩。在一些绘图、打扮等体验式游戏中,可以边玩边和孩子商量。这样的过程,是与孩子交朋友的好方法。
  2.一些ipad里面学到的东西和应用场景,比如学会的英文歌、看过动画片里的情节等,可以在现实生活中由爸爸妈妈情景再现的玩一次。比如动画片里玩了帮妈妈用洗衣机洗衣服,就可以把宝宝带到洗衣机旁边真实的再操作一遍,让宝宝能在游戏世界和现实世界中建立关联。这样游戏不会成为真实生活的替代,而是一个更好的指引和补充。
  最后一点重要提醒!
  永远记住,内容比形式更重要!孩子在手机/ipad上看什么、玩什么,远比要不要孩子玩更重要!给孩子挑选适合的动画片,下载优质而适合宝宝年龄的app,建立良好的使用习惯,远远比绞尽脑汁去阻止孩子对手机/ipad产生兴趣更值得探究。
  很多妈妈在微信里问暖妈给平时都给暖暖下载过什么值得推荐的app。除了几款专门为宝宝设计的游戏之外,暖暖最近用得最多的就是专门为0-6岁宝宝学英文的app叽里呱啦。它的开发者Cathy是暖妈的朋友,她也是一位妈妈,有3岁的女儿和1岁的儿子。因为找不到好用的资源跟孩子学英语,索性辞掉了Google的优厚工作,自己开发了这个app。叽里呱啦里有上千首经典英文儿歌、地道的英文动画、英文绘本、MV,而且全部免费!最好的是,在英文的资源上,叽里呱啦并不是一概而论,而是根据不同的宝宝年龄分龄推荐合适的资源。不管是1岁以内,还是5岁以上,都能在这里找到对应的内容!
  有文章说不让6岁以前的孩子学英语,其实真正不建议的方式是那种记单词的灌输式学英语。而通过大量原版英文视听资料的浸泡式学习法,却得到了国内外儿童教育专家的推崇。6岁以前,是宝宝语言的黄金学习期,辨音能力和学习能力都非常敏感。以暖暖3岁的年龄,居然能完全看懂英文版的动画片《粉红猪小妹》,还能把里面的情节用自己的话一五一十的讲出来,不得不让我感叹宝宝们的理解能力。
  关于手机/ipad对我们孩子这一代的影响,我终于能够释然了。如果信息时代的来临势必不可阻挡,电子产品这把双刃剑终将成为他们生活的一部分,那我们真正该做的,是给予孩子们一些合理的引导,迎接健康快乐的成长。
  本文来源于壹心理。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热门推荐: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
  【戳上方蓝字 杭州亲子 关注我们 / 和百万杭州爸妈一起成长】
  hzqz99,我们也在成长
  人民日报微信提醒各位家长:别再让孩子玩手机了,电子产品对孩子危害真的很大,要玩也得严格控制时间!那么怎么帮孩子戒掉手机瘾?一起来看看吧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投影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0.4度近视状态
  短时间内近视度数增加50度,算是假性近视,只要眼睛立刻看远放松调节,视力会马上恢复。但经常性地出现50度,就会变为真性近视50度,这个近视状态就恢复不了了。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3秒
  泪膜破裂时间其正常值为15-45秒,少于10秒为病态。
  ●平均每分钟眨眼12.67次
  通常情况下,正常人眨眼频率是15―20次/分钟,低于这个值就说明眼睛处于紧张状态,容易导致眼疲劳、眼睛干涩、视力下降。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hone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3.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3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7.67次
  孩子连续玩20分钟iPad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41.7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5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4.67次
  孩子连续看20分钟液晶电视
  ●孩子视力平均下降到18.8度近视状态
  ●泪膜破裂时间平均为6.7秒
  ●平均每分钟眨眼9次
  睡觉前玩手机,手机强光直射眼睛30分钟以上,会造成眼睛黄斑部病变,导致视力急速恶化,特别是不可逆的黄斑病。医师建议,除了多补充叶黄素,最重要的是戒除使用手机的不良习惯。
  看看这位妈妈的做法
  小男孩Andy也是iPad控, Andy的妈妈就做了下面的举动:规定孩子每天要做完3件被随意选出的家务,并且按照指定顺序将家务做完才能找到密码。
  过了一周,Andy对iPad不那么热衷了,他的注意力开始转到了打篮球上。
  戒掉孩子玩手机、iPad, 无论是讲道理还是强行收掉的做法,大部分都是以失败而告终。因为年幼的孩子往往“健忘”,讲道理这次有效,下次还是照旧。而强行收掉的直接后果,是孩子会抗拒、哭闹,甚至会导致孩子变得固执:“你不让玩,我偏要!”
  记住这3招
  1、规定时间,对犯规有惩罚
  限制孩子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比如禁止他们在非周末晚间使用数码产品,周末也限制使用数码产品的时间。
  孩子玩电子产品,无论是过度放纵还是严格禁止都是不理性的,把握好分寸才是正确的做法。比如每次玩不能超过半小时,如果这次按时归还,下次就还可以玩;如果这次不按时归还,下次没得玩。按照规矩来做,慢慢地孩子也会习惯于遵守。
  2、转移注意力
  当孩子要玩电子产品或是不能停下来时,爸妈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比如,用玩具吸引孩子;或跟孩子来一场家庭游戏;给孩子讲有趣的故事;跟孩子画画;或者带孩子外出去散步逛公园等,都是不错的注意力转移法。孩子之所以沉迷玩电子产品,很大的原因是由于没人陪同玩,或者父母少陪伴,甚至是父母主动给孩子提供“电子保姆”所致。
  3、父母以身作则
  孩子和父母在一起,看到父母总在玩手机,所以孩子才会产生好奇,然后,他们便学着父母的样子划一划,按一按。每当父母在玩电子产品时,孩子也要玩的意愿往往会更加强烈。所以榜样作用尤为重要。下班回家后,爸妈们请将手机和iPad等放一边,好好地陪伴孩子游戏和玩耍,这是戒掉孩子这种瘾的最理想途径。
  商务合作请添加微信号:hhzz0571
  微信号:hzqz99
欢迎举报抄袭、转载、暴力色情及含有欺诈和虚假信息的不良文章。
请先登录再操作
请先登录再操作
微信扫一扫分享至朋友圈
特别策划1508/条精选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原301医院总护士长,毕业于北京大学医学院护理系…
以亲子阅读为切入点,致力于家庭关系的建造…
精选家庭教育资讯和原创育儿教育文章…
一个全职妈妈6年来育儿经验,自我疗愈的心灵成长体悟…
为妈妈们提供母婴知识、母婴时尚信息、育儿经验等…
暖姐姐为您提供育儿知识…}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同事生小孩 红包多少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