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桂林保卫战由谁指挥”究竟有多惨烈

桂林保卫战能和昆仑关之战相提并论?|日军|中国军队|桂林保卫战_新浪历史_新浪网
桂林保卫战能和昆仑关之战相提并论?
  一提起桂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秀丽甲天下的迤逦风光,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抗战后期,桂林也曾发生过一场悲壮惨烈的血战。
七星岩八百壮士纪念塔
  作者:光亭
  一提起桂林,人们首先想到的就是秀丽甲天下的迤逦风光,但是很少人知道在抗战后期,桂林也曾发生过一场悲壮惨烈的血战。但是有关桂林保卫战的介绍,却大相径庭,甚至是相互矛盾,更是使桂林保卫战的真实情况蒙上了扑朔迷离的烟尘。
  又是一片焦土
  1944年日军发动了整个抗战中规模最大的“一号作战”,这场战役的目的就是为了打通大陆交通线,以便将在东南亚掠夺的物资通过铁路穿过中国大陆到东北,再到朝鲜半岛,最后到日本本土。这场战役中国方面因为主要战场在河南、湖南和广西,而将其称为“豫湘桂会战”,其中在广西境内的作战,主要就是围绕着湘桂铁路上的两大重镇桂林和柳州来进行的。所以日军进攻桂林,当然不是要来饱览壮美的漓江山水,而是为了打通湘桂铁路以及顺便摧毁桂林附近中美空军的机场。
  1944年10月,日军开始准备进攻桂林。通过空中侦察,日军发现中国军队在桂林外围修筑了大量防御工事。同时也了解到中国军队正在将战略预备队以及各战区的精锐部队组成有力兵团,准备部署到黔桂边界,以应付日军的进攻,甚至还有在印度缅甸作战的美式装备的驻印军将驰援国内的传言。加上此前在衡阳连遭挫折的教训,因此日军丝毫不敢怠慢,集中了3个师团又1个联队的步兵,再配属4个联队又4个大队炮兵以及1个坦克联队,用于桂林作战。
  桂林属于第四战区的辖区,统帅部要求第四战区死守桂林、柳州各三个月,还专门派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白崇禧到桂林坐镇,指导会战。当时第四战区防守桂林的部队是第31军和第46军,共2个军4个师,另配属炮兵团(有大口径加农炮、榴弹炮、山炮共22门)、工兵营、通讯兵营、野战医院等在内,总兵力约4万人。眼看大战在即,还成立了桂林防守司令部,由第16集团中将副司令韦云淞任司令。
  白崇禧到桂林后,却并没有决死固守的信心,反而将守军4个师中战斗力最强的31军188师和46军175师调离桂林,因为188师师长海竟强是白崇禧外甥、175师师长甘成城则是桂系另外一个大佬夏威的外甥。同时这两个师也是桂系的精锐,调离桂林不能不说白崇禧是有保存实力的私心。而留下来的两个师,31军的131师战斗力薄弱,46军170师则是刚由新兵组成的后调补充师,战斗力更是低下。这样的布置,在高级将领中自然会引起军心动摇。
  早在6月日军进攻长沙时,桂林就已组织了第一次大规模的疏散,包括政府部门、机关单位、新闻媒体(如《广西日报》)和大批进步文化人士在内,都已经向大后方疏散了。到8月上旬,衡阳沦陷后,桂林城内更是人心惶惶,老百姓纷纷外逃,火车站、汽车站和码头到处都挤满了逃难的人们。到9月日军占领全州后,桂林防守司令部更是下达了紧急疏散命令,桂林市原计划留下市政府、警察局的必要人员在城内维持城内秩序,协助部队作战,每户留壮丁一人在家。但到紧急疏散时,桂林市长苏新民、警察局长谢丰年向白崇禧请求也一起疏散离城,这两人都是桂系出身,所以得到了白崇禧的批准。因此市政府、警察局、留户壮丁在疏散时全都跑光了。桂林城内守备部队纪律废弛,到处进入民宅翻箱倒柜搜寻财物,而且为了扫清阵地前方的“射界”,又拆掉烧毁大批民房,最后桂林市城内除丽泽门附近留下十余间完整的房屋外,其余建筑全部被毁,偌大的一座桂林城成了一片废墟。日军还没到城下,桂林就已经变成了一片焦土。
  有悲壮,也有窝囊
  10月28日,日军接近桂林外围,直接进攻桂林的部队共有7个联队,约29个步兵大队,总兵力达5.3万人。而此时在桂林的中国守军,只有2个师,即便加上从广西各地自发赶到桂林参战的地方民团,总兵力还不到2万人。
  桂林保卫战从外围战斗开始,各处阵地的争夺与反争夺就十分激烈,尤其是131师猫耳山、屏风山和桂林北站附近山头前沿阵地战斗更为惨烈。131师在师长阚维雍率领下,明知外援无望,依然浴血苦战,在连日激战中伤亡惨重,131师392团团长吴展、393团团长陈村相继在战斗中壮烈殉国。
  11月7日,131师391团猫耳山、屏风山阵地相继失守。团长覃泽文率全团残部包括伤兵和勤杂人员在内800余人撤至普陀山七星岩大洞内,继续坚守。8日,日军向漓江东岸最后一个阵地——普陀山七星岩发起猛烈攻势,向洞内投掷燃烧弹,还大量施放强烈刺鼻的毒气和辣椒粉。一些守军在七星岩洞口的战斗中,身负重伤仍顽强地爬向前去,抱住日军滚下山。最后除团长覃泽文带领少数人从狭小的七星岩后山冒死突围外,其余800将士都被烧死或熏死在七星岩内。
  日军原计划8日发起总攻击,但在中美空军的轰炸压制下,炮兵部队的行动受到不小限制,不得不推迟到9日拂晓才开始总攻。考虑到58师团战斗力较弱,又在衡阳会战和此前的桂林外围战中受到不小损失,所以日军以58师团在北线佯攻,吸引守军注意,随后集中优势炮火和空中力量,以40师团肃清漓江西岸象鼻山至伏波山沿河阵地,强渡漓江作为主攻。
  当渡河日军顺势夺取中正桥桥头堡后,韦云淞悬赏十万元严令131师必须夺回桥头堡,131师拼尽了最后努力,将班长等老兵骨干集中起来组成突击队,向中正桥进行了多次反击,但都未奏效。随后日军突入城内,守军在弹尽粮绝的情况下,仍全力组织巷战,特别是在老盐街到王城一带,更是多次爆发惨烈的白刃战肉搏战。
  9日下午,桂林防守司令韦云淞自知守城无望,在铁佛寺防守司令部内举行紧急军事会议,开始布置撤退。131师师长阚维雍坚持应当固守到底,和桂林共存亡。但韦云淞不为所动,密令170师师长许高阳在西郊阳江(今桃花江)上抢修一座便桥,准备连夜撤退。当晚,防守桂林南部地区的170师发生动摇,放弃阵地向西南撤退,结果才出城就与在外围的日军37师团遭遇。170师在此前的外围战斗中基本没有进行过激战,部队基本完整,但由于都是新兵,毫无实战经验,再加上仓皇撤退中突遭袭击,顿时被击溃,数千人被俘,只有少数余部退回市区继续作战。
  而桂林城里的战斗也由于170师不战而逃,守备力量被严重削弱,所以战局不容乐观。到10日下午,桂林全城就基本被日军占领。131师师长阚维雍目睹在桂林保卫战中,有的保存实力见死不救,有的擅自撤退徒遭损失,又见桂林沦陷在即,激愤之下拔枪自杀,践行了生前“与桂林共存亡”的誓言。最后守军除韦云凇和31军军长贺维珍率领少数随从逃出外,桂林防守司令部参谋长陈济桓、31军参谋长吕旃蒙、170师副师长胡原基以下约5600人阵亡,另有约13000人被俘。
  远远比不上衡阳
  有一些资料提出桂林守军给予进攻的日军以沉重打击,毙伤日军达33000人,还击毙9名大佐联队长、31名中佐大队长,甚至称日军将桂林保卫战和昆仑关之战并称为侵华战争中中国军队最为勇猛的两次战役。
  仔细一分析,进攻桂林的日军总兵力才53000人,如果伤亡33000人的话,伤亡率已经超过了60%,加上联队长大队长级别的军官大量损失,遭到这样惨重伤亡的部队必然要进行补充和休整,才能继续作战。而事实上,日军在攻占桂林后,几乎没有什么停留,就继续向南推进,而且进军势如破竹,短短的二十来天就占领了南宁、宜山等战略要地,12月2日占领了贵州的独山。相比之下,日军在衡阳城下与守军第10军激战47天,才叫伤亡惨重,衡阳之战后整整休整了两个月才发动新的攻势。可见,桂林之战日军伤亡惨重的说法很不靠谱。
  再有桂林城防司令部司令韦云淞战后所写的《桂林防守军战斗要报》中的数据,日军伤亡也不过6000余人。而且一般战报中都会夸大对方的伤亡,经过注水之后的数据也只有6000人,可见日军真实的伤亡肯定不会有6000人,能有3000人的伤亡已经不错了。
  桂林保卫战攻守双方的兵力对比是20000人对53000人,衡阳之战开始是17000人对40000人,最后达到17000人对90000人,从兵力对比上来看,衡阳之战的兵力劣势更加悬殊;桂林保卫战的持续时间,从外围战算起,是12天,要是光从日军总攻城区算起,才只有区区2天,而衡阳之战却是47天。差距不是一星半点。
  在装备方面,配属桂林守军的炮兵有包括2个重炮连在内的1个炮兵团,4门150毫米榴弹炮、4门105毫米加农炮以及75毫米以上口径山野炮14门,而且炮弹充裕(日军占领桂林后缴获的炮弹就有3万发),而衡阳守军只有一个半营的山炮18门75毫米山炮,主要靠迫击炮火力。综合来看,桂林守军的表现确实和衡阳守军有不小差距。
  但是,不论作战情况如何,都不能抹杀以131师师长阚维雍和七星岩守军为代表的广大官兵的英勇事迹。解放后,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追认阚维雍为革命烈士,并为阚维雍、陈济桓、吕旃蒙三将军和七星岩八百壮士忠骸普陀山七星岩霸王坪修筑陵墓,作为永远的纪念。
  桂林保卫战中,虽然一些中下级官兵浴血苦战,特别是自发参战的广西民团,手持简陋落后的武器与日军白刃肉搏,但最终还是很快失守,主要原因在于高层。先是身居军事委员会副总参谋长高位的白崇禧,临战之前存有私心,为了保存自己桂系的实力,调离战斗力最强悍的2个主力师,大大削弱了守军力量,导致军心动摇。再是桂林防守司令韦云淞缺乏固守的决心和信念,一见战局不利就匆忙部署撤退,结果一个在此前战斗中还未受到多少损失的师,就在混乱的撤退中溃败,根本没有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另外,外围部队行动迟缓,未能及时形成和城内守军相配合呼应的有利态势,也是最终失败的原因之一。
  随着桂林的迅速失守,日军迅即长驱直入,很快就打通了湘桂铁路,并一直进到贵州独山,这也是抗战期间日军兵锋深入到中国内陆的最深点,重庆也为之震惊,对整个抗战大局造成了很大的恶劣影响。
(责编:赵翊君)
文章关键词:
&&|&&&&|&&&&|&&
您可通过新浪首页顶部 “”, 查看所有收藏过的文章。
请用微博账号,推荐效果更好!
对永乐帝而言,他在完全不使用武力的情况下达成了日本的属国化,实现了忽必烈无法完成的...
1920年代起,随着国民革命的兴起和国民党党国体制的建立,北洋时期宣扬的“不党”司法逐...
孩子的成长不只需要阳光的呵护,也需要风雨的洗礼。帖子主题: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桂林保卫战
共&2615&个阅读者&
军号:2789600 工分:9507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桂林保卫战
文章提交者:强我天朝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日本人战史中两次认为勇猛程度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人们一般提起广西,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就会想到美丽的漓江、象鼻山、七星岩等等美景。但是就在桂林城下,曾经爆发了一场令震撼但却被国人遗忘的战役——1944年桂林。如果是问中国人在**战争中哪次战役最残酷最激烈,可能有人会说、战役、、、等等,但是如果去问参加过的不少,就会发现这些日本人很多都一致认为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是他们在中国战场上遇到的最残酷的战役。也许是由于和桂系的矛盾,也许是桂林保卫战的广西桂系守军是在拒绝执行国民政府要求撤退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战斗,也许的内心也想让颇具战斗力的广西桂军与**人拼得越凶越好,也许……等等,这种种理由导致的结果是桂林保卫战在国民当局的日后的日本战史中少有记载,在正史中几乎就没有记载,只是在一些高级官员的回忆录中有部分描述,而且这些所谓的描述都不一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自相矛盾,可能我们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资料还比较准确一些,毕竟从敌人的角度来看也不失为不错的选择。在日军的战史中,认为桂林保卫战是“战争”中的两次认为的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另一次为日军第5师团被第5军击败)。先让我们来看看桂林保卫战前的情况,日军在1944年发动了被中国称为“”的大规模作战,连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阳遭到了第十军的顽强抵抗外,一路所向披靡,大部分溃不成军,日军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克,30多架飞机,大量重炮集结于桂林一线,准备进攻桂林。桂林守军原为广西桂军第三十一军(下辖第一三一师和第一八八师)、第一三五师及部分地方,在战役开始之前,上层又把第一八八师调出,以以第四十六军的一个大部分是新兵的后调师第一七○师来替换,同时把第三十一军副军长冯璜及第一三一师第三九一团调出桂林,后又把第一三五师和地方也调走,这就使得桂林守军只剩下桂军缺少一个团的第一三一师和第一七○师,第一七○师说是一个师,其实兵力也仅仅相当于一个团而已,在后来的战斗中也编入了第一三一师(也有一种说法是第一七○师没有直接参加桂林战役,他们只是和日军接触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统帅部的开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弃桂林、柳州一线,但是后来白崇僖后来又要求坚守桂林,为日后反攻争取赢得时间,所以在15万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前,桂林守军只有广西桂军第一三一师这一个师1万2千余人,加上后来从各地自发进入桂林城的广西地方民团,总兵力不到2万人,没有飞机,只有22门火炮(两门炮,山炮12门,高射炮4门,战车防御炮4门),大部分广西民团和少部分桂军士兵拿的还是土枪而已,但竟然要求这些部队坚守三个月来为日后反攻赢得时间,真是令人费解?但是桂林守军的都抱着必死决心与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气十分高涨,而且守军立足于主要与日军打巷战,他们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御工事,所有的水井都下了毒,实行。广西地方民团更是组成了数千人的敢死队,他们的任务是身上绑上,然后用自己的身体炸毁日军的和登陆艇日,日军十几万人马大举进攻桂林,桂林保卫战开始,日军在飞机大炮的掩护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风山、猫儿山等四个据点进攻,驻守这里的桂军2个营700余官兵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风山、猫儿山等阵地失守,日军开始直接进攻桂林城,并且派登陆艇试图从水路攻击桂林,桂林守军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日军曾经27次冲入桂林市中心,都因为陷入巷战的泥潭使得损失惨重而不得不撤出,日军曾经想从漓江迂回进攻桂林,但是被桂军准确的火力杀伤大半,地方民团敢死队甚至身上绑上手榴弹划着竹排去炸毁日军的登陆艇,日军仅仅在漓江上就付出了阵亡7000余人的代价。在水上战斗激烈的同时,城区巷战也始终处于白热化状态,日军第58师团师团长在日后的战报中称:“我师团在桂林遭到了广西当地土著武装的顽强阻击,这些土著武装的装备虽差,但是极为凶悍,至死决心甚浓,其勇猛为我军远远不及,我军士气低落到极点…”,日军下级军官也有过这样的记录:“自小听说之桂林景色宜人,为世之罕见,但今日我军遭到了自战争以来最凶猛的抵抗,城中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地雷,全城都在肉搏,我大队900余人在战役结束后仅剩70余人,且多为伤兵,在战后从敌军死尸上发现桂林之敌军的武器竟然大多为我**国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枪,如此简陋的武器居然令我们遭受到如此巨大的伤亡,虽为敌人,但亦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从此也可以看出日军伤亡之大和士气的低落,到了11月7日,日军见强攻伤亡巨大,急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攻击桂林各处守军阵地,守军中大多数没有见过毒气,不知道躲避所以大量中毒死伤,其中800名桂军士兵(多为伤兵)在七星岩抵**军数日,日军在损失了近千人后向七星岩内施放毒气,七星岩内桂军官兵大量中毒,日军此时冲入其中,很多桂军士兵用剩下的一点点力气射击日军并同日军肉搏,但终因中毒确实力气和弹尽粮绝而全部被日军击毙。日桂林城陷落,守军1万9千余中,1万2千人战死(其中一半被毒气毒死),7000多人因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军俘虏。而日军的伤亡据日军后来递交大本营的战报中说:“皇军在桂林一役中阵亡1万3千9百余人,伤1万9千1百余人,失踪300余人,其中阵亡9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31名中佐级别的大队长,近100名中队长和小队长,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到的最惨烈的战役,并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桂林战役后,听不少广西的老人说,在美丽的漓江上整整有过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日两军的尸体,战役之残酷可见一斑。由于没有达到“坚守三个月”的目标,由于本来就没想过要守桂林,由于蒋介石和桂系的矛盾,甚至可能由于国军想牺牲桂林守军来换取反攻时间,等等疑问。这场令**人震撼的战役却不为众多国人所知,国民政府仅有的嘉奖就是把已经阵亡的桂林守军指挥官、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提升为中将,仅此而已。桂林保卫战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人排在之前,原因是桂林守军的装备要比衡阳守军的装备差得多,且不少还是地方武装,更重要的是桂军没有一名士兵始终没有在“清醒”的时候投降(后来被俘虏的人全部是被毒气弄得已经昏迷不醒了的),就算在弹尽粮绝,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据不少**人的回忆录,在参战的广西民团中,有不少还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而衡阳守军怎么说也是装备较好的中央军,怎么说最后衡阳守军也投降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但衡阳守军结果是投降了。桂林保卫战是国民政府地方军抗战的缩影,在**战场上,桂军、西北军、湘军、川军、滇军等等,这些地方军阀,在军阀混战的时候给老百姓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但是在**入侵,民族危亡的时期,他们依然表现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血性,为拯救民族的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像中,湘军士兵在进入战地时都要对周围的人说:“来世再见”,桂军士兵光着膀子挺着刺刀与日军“肉搏”,川军的一个师与日军激战仅存数百人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征。
延伸阅读:
哥不寂寞,因为有寂寞陪着哥。。。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桂林保卫战 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05716 工分:50244
左箭头-小图标
楼上的,你显然没明白我的意思,一场被日军打的很惨的战役,现在被拿出来抄了一遍又一遍,论坛上基本上一个星期就要出现一次,而且每次的杀敌的数据等等材料都要翻翻,我实在是腻歪透了这些人到底是什么意思?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79787 工分:1520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youhunlang
在第2楼的发言:这个帖子可算是月经贴了吧,真的很不明白,这场战役有什么可吹的?楼主也说了,守桂林的是所谓的民团组成的131师,和蒋介石消弱所谓桂系实力有关吗?其他更是漏洞百出,我也赖的搏了,楼主自重吧。建议你去七星公园看看吧,八百烈士纪念碑还有将军墓。不懂不要乱咬!七星公园门票不贵!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8701 工分:32255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云的旗帜
在第4楼的发言:日军进攻桂林的部队为两个师团全部加一个师团一部共7个联队,总兵力不过3万人,仅三天便攻占全城,其伤亡轻微。大势如此!不要责怪桂林守军!桂林守军总比陈牧农这位蒋介石嫡系表现的好吧!!而且两位主要守将眼看大势已去,自戕殉职于岗位上!够可以了!!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240527 工分:18497
左箭头-小图标
日军进攻桂林的部队为两个师团全部加一个师团一部共7个联队,总兵力不过3万人,仅三天便攻占全城,其伤亡轻微。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538701 工分:3225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以下是引用强我天朝
在第1楼的发言:日本人战史中两次认为中国军队勇猛程度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
人们一般提起广西,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就会想到美丽的漓江、象鼻
山、七星岩等等美景。但是就在桂林城下,曾经爆发了一场令日军震撼但却被国人遗忘
的战役——1944年桂林保卫战。
如果是问中国人在**战争中哪次战役最残酷最激烈,可能有人会说淞沪会战、台儿庄
战役、第三次长沙战役、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等等,但是如果去问参加过侵华战争
的不少日本军人,就会发现这些日本人很多都一致认为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是他们在中国......是不是最惨烈,我不知道!可装备很差的桂系守城部队打出了中国人的血性却是真的!!要知道里面殉国的其中一些将军可是国民党黑人黑户将军啊!其中一位将军始终未能入国民党的忠烈祠!!原因据说是他在铨叙部门里没有记录!!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军号:2705716 工分:50244
左箭头-小图标
这个帖子可算是月经贴了吧,真的很不明白,这场战役有什么可吹的?楼主也说了,守桂林的是所谓的民团组成的131师,和蒋介石消弱所谓桂系实力有关吗?其他更是漏洞百出,我也赖的搏了,楼主自重吧。
(<span id="Wonderful)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7条记录]&分页:
&对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桂林保卫战 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你的位置:
抗战史上最惨烈的一战——桂林保卫战
日本人战史中两次认为中国军队勇猛程度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
人们一般提起广西,就会想到桂林山水甲天下,提起桂林,就会想到美丽的漓江、象鼻
山、七星岩等等美景。但是就在桂林城下,曾经爆发了一场令日军震撼但却被国人遗忘
的战役——1944年桂林保卫战。
如果是问中国人在**战争中哪次战役最残酷最激烈,可能有人会说淞沪会战、台儿庄
战役、第三次长沙战役、常德保卫战、衡阳保卫战等等,但是如果去问参加过侵华战争
的不少日本军人,就会发现这些日本人很多都一致认为1944年的桂林保卫战是他们在中国
战场上遇到的最残酷的战役。
也许是由于蒋介石和桂系的矛盾,也许是桂林保卫战的广西桂系守军是在拒绝执行国民
政府要求撤退保存实力的情况下战斗,也许蒋介石的内心也想让颇具战斗力的广西桂军
与**人拼得越凶越好,也许……等等,这种种理由导致的结果是桂林保卫战在国民当
局的日后的日本战史中少有记载,在正史中几乎就没有记载,只是在一些高级官员的回
忆录中有部分描述,而且这些所谓的描述都不一样,五花八门,各不相同,自相矛盾,
可能我们不妨引用部分日本人的资料还比较准确一些,毕竟从敌人的角度来看也不失为
不错的选择。在日军的战史中,认为桂林保卫战是“战争”中的两次认为中国军队的
勇猛程度要超过自己的战役之一(另一次为昆仑关战役日军第5师团被中央军第5军击
先让我们来看看桂林保卫战前的情况,日军在1944年发动了被中国称为“豫湘桂战役”
的大规模作战,连克河南、湖南,除了在湖南衡阳遭到了中央军第十军的顽强抵抗外,
一路所向披靡,国民政府军大部分溃不成军,日军近7个师团,15万兵力,300多辆坦
克,30多架飞机,大量重炮集结于桂林一线,准备进攻桂林。
桂林守军原为广西桂军第三十一军(下辖第一三一师和第一八八师)、第一三五师及部
分地方守备部队,在战役开始之前,上层又把第一八八师调出,以以第四十六军的一个
大部分是新兵的后调师第一七○师来替换,同时把第三十一军副军长冯璜及第一三一师
第三九一团调出桂林,后又把第一三五师和地方守备部队也调走,这就使得桂林守军只
剩下桂军缺少一个团的第一三一师和第一七○师,第一七○师说是一个师,其实兵力也
仅仅相当于一个团而已,在后来的战斗中也编入了第一三一师(也有一种说法是第一七
○师没有直接参加桂林战役,他们只是和日军接触一下就退出桂林了),而国民政府统
帅部的开始的意思是要全部放弃桂林、柳州一线,但是后来白崇僖后来又要求坚守桂
林,为日后反攻争取赢得时间,所以在15万装备精良的日军面前,桂林守军只有广西桂
军第一三一师这一个师1万2千余人,加上后来从各地自发进入桂林城的广西地方民团,
总兵力不到2万人,没有坦克飞机,只有22门火炮(加农炮两门炮,山炮12门,高射
炮4门,战车防御炮4门),大部分广西民团和少部分桂军士兵拿的还是土枪而已,但
国民政府竟然要求这些部队坚守三个月来为日后反攻赢得时间,真是令人费解?但是桂
林守军的都抱着必死决心与桂林共存亡,所以士气十分高涨,而且守军立足于主要与日
军打巷战,他们把所有的房子都修成了碉堡,在所有的路口都建了防御工事,所有的水
井都下了毒,实行焦土抗战。广西地方民团更是组成了数千人的敢死队,他们的任务是
身上绑上手榴弹,然后用自己的身体炸毁日军的坦克和登陆艇
日,日军十几万人马大举进攻桂林,桂林保卫战开始,日军在飞机大炮的
掩护下向桂林城外的屏风山、猫儿山等四个据点进攻,驻守这里的桂军2个营700余官兵
一直抵抗到11月4日,11月4日,屏风山、猫儿山等阵地失守,日军开始直接进攻桂林
城,并且派登陆艇试图从水路攻击桂林,桂林守军进行了异常顽强的抵抗,日军曾经27
次冲入桂林市中心,都因为陷入巷战的泥潭使得损失惨重而不得不撤出,日军曾经想从
漓江迂回进攻桂林,但是被桂军准确的火力杀伤大半,地方民团敢死队甚至身上绑上手
榴弹划着竹排去炸毁日军的登陆艇,日军仅仅在漓江上就付出了阵亡7000余人的代价。
在水上战斗激烈的同时,城区巷战也始终处于白热化状态,日军第58师团师团长在日后
的战报中称:“我师团在桂林遭到了广西当地土著武装的顽强阻击,这些土著武装的装
备虽差,但是极为凶悍,至死决心甚浓,其勇猛为我军远远不及,我军士气低落到极
点…”,日军下级军官也有过这样的记录:“自小听说之桂林景色宜人,为世之罕见,
但今日我军遭到了自战争以来最凶猛的抵抗,城中到处都是枪声,到处都是地雷,全城
都在肉搏,我大队900余人在战役结束后仅剩70余人,且多为伤兵,在战后从敌军死尸
上发现桂林之敌军的武器竟然大多为我**国40多年前已淘汰的火枪,如此简陋的武器
居然令我们遭受到如此巨大的伤亡,虽为敌人,但亦为之忠勇精神而感概。”
从此也可以看出日军伤亡之大和士气的低落,到了11月7日,日军见强攻伤亡巨大,急
忙使用了大量的毒气弹攻击桂林各处守军阵地,守军中大多数没有见过毒气,不知道躲
避所以大量中毒死伤,其中800名桂军士兵(多为伤兵)在七星岩抵**军数日,日军
在损失了近千人后向七星岩内施放毒气,七星岩内桂军官兵大量中毒,日军此时冲入其
中,很多桂军士兵用剩下的一点点力气射击日军并同日军肉搏,但终因中毒确实力气和
弹尽粮绝而全部被日军击毙。
日桂林城陷落,守军1万9千余中,1万2千人战死(其中一半被毒气毒
死),7000多人因为中毒昏迷不醒而被日军俘虏。而日军的伤亡据日军后来递交大本营
的战报中说:“皇军在桂林一役中阵亡1万3千9百余人,伤1万9千1百余人,失踪300余
人,其中阵亡9名大佐级别的联队长、31名中佐级别的大队长,近100名中队长和小队
长,漓江之水为敌我两军之血染之为赤,此役是我一生中所经历到的最惨烈的战役,并
非在于规模,而在于敌军之勇猛。”
桂林战役后,听不少广西的老人说,在美丽的漓江上整整有过近5公里的江面上都是中
日两军的尸体,战役之残酷可见一斑。
由于没有达到“坚守三个月”的目标,由于本来国民政府就没想过要守桂林,由于蒋介
石和桂系的矛盾,甚至可能由于国军想牺牲桂林守军来换取反攻时间,等等疑问。这场
令**人震撼的战役却不为众多国人所知,国民政府仅有的嘉奖就是把已经阵亡的桂林
守军指挥官、一三一师师长阚维雍提升为中将,仅此而已。
桂林保卫战的激烈程度之所以被**人排在衡阳保卫战之前,原因是桂林守军的装备要
比衡阳守军的装备差得多,且不少还是地方武装,更重要的是桂军没有一名士兵始终没
有在“清醒”的时候投降(后来被俘虏的人全部是被毒气弄得已经昏迷不醒了的),就
算在弹尽粮绝,身受重伤的情况下仍然抵抗到死,而且根据不少**人的回忆录,在参
战的广西民团中,有不少还是满头白发的老人,而衡阳守军怎么说也是装备较好的中央
军,怎么说最后衡阳守军也投降了,不管是什么原因,但衡阳守军结果是投降了。
桂林保卫战是国民政府地方军抗战的缩影,在**战场上,桂军、西北军、湘军、川
军、滇军等等,这些地方军阀,在军阀混战的时候给老百姓带来了极为深重的灾难,但
是在**入侵,民族危亡的时期,他们依然表现出了中国人应有的血性,为拯救民族的
危亡做出了重大的贡献,像淞沪抗战中,湘军士兵在进入战地时都要对周围的人说:
“来世再见”,桂军士兵光着膀子挺着刺刀与日军坦克“肉搏”,川军的一个师与日军
激战仅存数百人等等,这些都是中国民族的永不屈服的象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柏林保卫战有多惨烈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