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游戏中陪伴孩子成长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玩游戏可以让成人消除疲劳,可以缓解压力,孩子通过玩游戏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完善健全的人格,通过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模仿人际沟通等等。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却谈“玩”色变,认为孩子的玩是“玩物丧志”,采取种种措施杜绝和制止孩子的玩游戏。 教育家陶行知就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在心理学实验中也有“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该实验是布鲁纳和雪尔华联合做的一个比较性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游戏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目的:探讨在游戏情境中和非游戏情境中,儿童解决认知问题存在的差异。实验过程:要求3——5岁儿童取一支粉笔,这支粉笔放在儿童手够不到的盒子里,儿童必须把两根短棍接在一起,然后才能伸到盒子里,拿到粉笔。实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儿童看着成人表演如何操作棍子、夹子、最后取到粉笔;第二组儿童只是看到成人解决问题的部分示范;第三组让儿童自己玩弄这些工具,成人不干涉,让他们在游戏中子解决问题。实验结论:结果发现,看着成人解决问题的一组儿童在自己解决问题时并不比做游戏的那组儿童更好一些,而做游戏解决问题的儿童比看成人部分解决问题的儿童完成的更好些。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游戏进行自由探索和发现,能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这种效果并不比直接交给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差,优于给儿童示范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父母往往会告诉孩子怎么去做,如何做,并且有的干脆“越俎代庖”为孩子做,担心孩子没有能力做好,一切都替孩子安排好,父母的这些行为不仅不能让孩子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更阻断了孩子自我的发展能力,这也是造成现在很多孩子不能自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孩子处于游戏之中时,有的父母往往会进行“好心”干涉,认为这样会帮助到孩子,有的父母会为了自己的方便而打断孩子的游戏,这些做法无形中就束缚了孩子思维和动手的能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而懒于思考,懒于动手,以至于最终失去兴趣。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了早教中心,去学习本不该学习的知识,知识虽暂时有所提高,但是却让孩子失去了最佳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机会,现在有很多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发展不均衡,以至于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都要依靠父母去完成,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最终是害了孩子。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游戏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的发展,游戏中允许儿童自由探索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游戏可以推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想象性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游戏还可以使儿童解决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就有专门的“游戏疗法”。
既然游戏对儿童的成长这么重要,父母就要充分利用好游戏,让游戏发挥其作用。但是,父母不要走进游戏的误区,认为所有的游戏都能够对孩子有利而无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哭不闹,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甚至有的上网玩电子游戏,不要认为这些游戏也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它们对孩子的成长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对这些游戏“严加看管”,不能让孩子“肆意妄为”。
父母首先要有区分力,要知道什么样的游戏对孩子有好处,哪些游戏对孩子有害处,其次,年轻的父母不要只管孩子而不管自己,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自己却抱着电脑不放,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儿童正处在意识、随意注意、随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各种高级心理机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现象是人所特有的,是儿童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而这些高级心理现象在学前期恰恰是通过游戏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应该成为他们生活与学习的主导活动。既然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如此重要,父母如何有效的利用游戏,帮助儿童成长呢?1、在游戏中教会孩子生活技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在动手游戏的过程中,开发大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而不是告诉孩子怎么游戏,更不要害怕孩子在游戏中弄脏了衣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尽情的让孩子融入到游戏中去。2、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多给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而非限制孩子游戏。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杜绝孩子玩任何游戏,这种错误的做法,并不能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验研究充分证明,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游戏反而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在游戏的情境中,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这种兴趣与好奇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需要的表现。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要使儿童身心全面、健康而协调地发展,必须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力,使游戏真正成为学前儿童的基础活动。作者:刘平易
发表评论:
TA的最新馆藏当前所在位置: >
热门微信号: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为什么游戏对孩子的成长很重要?
作者: 浏览数:0 用手机扫描二维码
阅读,只需一秒。精彩,尽在掌握!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玩游戏可以让成人消除疲劳,可以缓解压力,孩子通过玩游戏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
玩是人的天性,游戏更是孩子的至爱。玩游戏可以让成人消除疲劳,可以缓解压力,孩子通过玩游戏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完善健全的人格,通过游戏还可以让儿童模仿人际沟通等等。可是,在现实的生活中父母却谈“玩”色变,认为孩子的玩是“玩物丧志”,采取种种措施杜绝和制止孩子的玩游戏。教育家陶行知就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的教育理念,在心理学实验中也有“游戏对儿童认知发展的促进实验”,该实验是布鲁纳和雪尔华联合做的一个比较性试验,实验结果证明了游戏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实验目的:探讨在游戏情境中和非游戏情境中,儿童解决认知问题存在的差异。实验过程:要求3——5岁儿童取一支粉笔,这支粉笔放在儿童手够不到的盒子里,儿童必须把两根短棍接在一起,然后才能伸到盒子里,拿到粉笔。实验分三组进行:第一组儿童看着成人表演如何操作棍子、夹子、最后取到粉笔;第二组儿童只是看到成人解决问题的部分示范;第三组让儿童自己玩弄这些工具,成人不干涉,让他们在游戏中子解决问题。实验结论:结果发现,看着成人解决问题的一组儿童在自己解决问题时并不比做游戏的那组儿童更好一些,而做游戏解决问题的儿童比看成人部分解决问题的儿童完成的更好些。实验证明儿童通过游戏进行自由探索和发现,能促进儿童问题解决能力的发展,这种效果并不比直接交给儿童解决问题的方法差,优于给儿童示范部分解决问题的方法。在日常的教育管理中,父母往往会告诉孩子怎么去做,如何做,并且有的干脆“越俎代庖”为孩子做,担心孩子没有能力做好,一切都替孩子安排好,父母的这些行为不仅不能让孩子做好日常生活中的事情,更阻断了孩子自我的发展能力,这也是造成现在很多孩子不能自理的重要原因之一。当孩子处于游戏之中时,有的父母往往会进行“好心”干涉,认为这样会帮助到孩子,有的父母会为了自己的方便而打断孩子的游戏,这些做法无形中就束缚了孩子思维和动手的能力,很容易让孩子形成对父母的依赖而懒于思考,懒于动手,以至于最终失去兴趣。有些父母为了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早早的把孩子送到了早教中心,去学习本不该学习的知识,知识虽暂时有所提高,但是却让孩子失去了最佳的身体和大脑的发展机会,现在有很多孩子身体的协调能力和大脑思维能力发展不均衡,以至于到了一定的年龄后,本应该自己做的事情都要依靠父母去完成,这种“本末倒置”的教育方法,最终是害了孩子。心理学的研究发现,游戏能促进儿童多方面的发展:游戏可以推动儿童认知的发展,游戏中允许儿童自由探索各种问题、解决问题;游戏可以推动儿童社会能力的发展,尤其是在想象性游戏中,儿童通过扮演不同的角色,学会换位思考;游戏还可以使儿童解决一些情绪上的问题,在儿童心理治疗中就有专门的“游戏疗法”。
既然游戏对儿童的成长这么重要,父母就要充分利用好游戏,让游戏发挥其作用。但是,父母不要走进游戏的误区,认为所有的游戏都能够对孩子有利而无害。在科技发达的今天,有些年轻的父母为了孩子不哭不闹,让孩子看电视、玩手机,甚至有的上网玩电子游戏,不要认为这些游戏也对孩子的成长有好处,它们对孩子的成长不会有任何的帮助,反而会起到反作用。所以,父母们一定要对这些游戏“严加看管”,不能让孩子“肆意妄为”。
父母首先要有区分力,要知道什么样的游戏对孩子有好处,哪些游戏对孩子有害处,其次,年轻的父母不要只管孩子而不管自己,不让孩子玩电子游戏,自己却抱着电脑不放,父母是孩子的榜样,一言一行都会影响到孩子。儿童正处在意识、随意注意、随意记忆、思维和想象等各种高级心理机能以及个性的形成与迅速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现象是人所特有的,是儿童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与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而这些高级心理现象在学前期恰恰是通过游戏形成与发展起来的。所以,游戏是儿童产生高级心理现象的重要源泉,是儿童社会化最重要的途径之一。因此,对于儿童来说,游戏应该成为他们生活与学习的主导活动。既然游戏对儿童的成长如此重要,父母如何有效的利用游戏,帮助儿童成长呢?1、在游戏中教会孩子生活技能,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让孩子在动手游戏的过程中,开发大脑思维,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父母要参与到孩子的游戏中,而不是告诉孩子怎么游戏,更不要害怕孩子在游戏中弄脏了衣服,在保证孩子安全的情况下,尽情的让孩子融入到游戏中去。2、父母要更新教育观念,多给孩子提供游戏的机会,而非限制孩子游戏。有些父母为了让孩子学习,杜绝孩子玩任何游戏,这种错误的做法,并不能让孩子“一心只读圣贤书”。实验研究充分证明,游戏和学习并不矛盾,游戏反而能促进儿童的认知发展。在游戏的情境中,儿童对周围事物充满了兴趣和好奇,这种兴趣与好奇是理解环境、影响环境需要的表现。在游戏中儿童可以进行各种各样的探索、操作活动,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与想象来模仿和表现周围的人与事物。
要使儿童身心全面、健康而协调地发展,必须保障儿童游戏的权力,使游戏真正成为学前儿童的基础活动。作者:刘平易
家庭教育高级指导师 免费领取!全套52本《神奇校车》含pdf版,音频版和视频版!老师指定课外读物~《神奇校车》是2005年新闻出版总署向青少年推荐的100种优秀图书之一。是美国国家图书馆推荐给所有学龄前儿童和小学生的课外科普读物。全美最受欢迎的儿童自然科学图书系列。全套52本《神奇校车》含pdf版,音频版和视频版!——————————————免费下载的三个步骤:1、点击标题下面的蓝色字“家长课堂”关注本公众号。2、分享该文到你的朋友圈。3、给本公众号回复‘神奇’,即可获下载链接和密码。提醒:请按上面三步骤操作,100%下载到!——————————————请速下载!今晚关闭下载!欢迎推荐给你的朋友!
手机版地址:
微信号:jizhangketang
每天分享精彩、经典、实用的家庭教育文章.是“家长”每天学习充电的地方.学习当个好家长,让孩子变得更优秀!
TA的热门文章
推荐中小学微信帐号
热门文章排行
(), All rights reserved 京ICP备号-12别让过度学习磨灭孩子天性,玩乐对儿童成长同样重要
canrendefanlecuo
帖子9&精华&积分90&金钱90 &贡献0 &在线时间1 小时&
该帖被浏览& 455&次,回复&30&次
别让过度学习磨灭孩子天性,玩乐对儿童成长同样重要
& &&&如今,有不少孩子在年纪尚小时,便被父母送进各种学习班进行填鸭式教学。尽管学前课后的强化巩固,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升孩子成绩,但过度学习却非常容易磨灭他们的天性。“玩乐”一向被父母视为洪水猛兽,事实上,适度玩乐能让孩子消除疲劳,通过玩乐,孩子还可以锻炼肢体的灵活度,刺激大脑的发育,促进身体各个机能的发展,发现自己的兴趣和长处,进而完善健全的人格。
&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主张让孩子在“玩中学、学中做”。现代心理学实验中也证明,玩乐对儿童的成长起到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包括体育、游戏、绘画、音乐等课余活动,都能起到帮助孩子成长的作用——
& &&&体育是以身体与智力活动为基本手段,提高身体素质、促进全面发育的活动。目前最常见的体育项目,是足球、篮球、羽毛球、乒乓球等球类运动。孩子通过参与这些体育项目,不仅可以增强身体素质、提高免疫力,更能在参与体育活动的过程中扩大自己的人际交流圈,结识更多小伙伴,从而培养自己的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部分父母因担心孩子受伤,故对孩子进行体育运动持反对态度,殊不知从小缺乏锻炼的孩子,不仅身体素质较弱,而且还容易形成自卑人格。
& &&&提及“游戏”,很多家长的第一反应是“玩物丧志”、“影响休息和视力”,各大主流媒体也经常将孩子不上进的原因归咎于游戏影响。楼主只想说:水可覆舟,亦可载舟。游戏误人还是助人,全看你怎么使用。例如,让孩子在课余玩玩角色逗趣、操作感上佳的《汤姆猫跑酷》,或者能够激发创造性的《我的世界》,既可算作对其认真学习的犒劳,又能帮助孩子缓解压力、提升其头脑反应力。如果你为孩子提供的游戏内容暴力血腥、玩法繁复容易沉迷,自然很容易让还未形成正确是非价值观的他们误入歧途。
& &&&经常听到一些父母侃谈:“我又不指望孩子成为明星,让他们去听音乐唱歌有啥用?”楼主不敢苟同。众所周知,音乐能够在为大家带来听觉的享受的同时陶冶情操。有研究显示,音乐能通过街拍节奏,直接影响人的情绪和行为,还可提高神经的兴奋性,通过神经的调节,分泌一些有益于健康的激素。特别是对于儿童,音乐甚至有增强记忆力、改变容貌、促进智力发展等神奇的功效。退一万步说,父母因为自己“不指望”就让孩子与音乐绝缘,是否有些欠妥?或许你的孩子就是下一个乐坛天才!
& &&&楼主这里提到的“绘画”,并非为他们报名学习专业素描写生,而是直接给孩子一些笔和纸,让他们充分释放自己的想象力。在看似随意的涂涂抹抹中,孩子的手、眼、脑协调配合得到充分锻炼和增强。同时,进行自由绘画,也是孩子发挥想象力的重要途径。父母应该学会保护赏识他们的“作品”,而非过早地给孩子以绘画的“规则”。毕竟,对成长中的孩子来说,想象力要比绘画技巧重要得多。
蔓延谦甩逆槐
帖子46&精华&积分92&金钱92 &贡献0 &在线时间7 小时&
我总结一下,楼楼的意思就是寓教于乐~
赫连碰罗赫连
帖子58&精华&积分116&金钱116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反正我是经常让孩子听音乐鼓励他唱歌的,不求出名,只是陶冶他的情操
帖子54&精华&积分108&金钱108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讲真,我儿子玩过汤姆猫跑酷之后,自己也经常去跑步了~
丸水深匹慕
帖子53&精华&积分106&金钱106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建议孩子参加体育活动的时候家长还是看着点,的确容易受伤
仲孙茧误仲孙
帖子62&精华&积分124&金钱124 &贡献0 &在线时间10 小时&
对女儿我就一个要求,认真学习,开心成长!
帖子45&精华&积分90&金钱90 &贡献0 &在线时间8 小时&
其实很多游戏对孩子成长都有积极意义,不应该一棍子打死
迷恋心岩豆4
帖子57&精华&积分114&金钱114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楼主说得对,孩子如果不喜欢玩乐,还能叫孩子么?
彼此继肯陡顶
帖子62&精华&积分124&金钱124 &贡献0 &在线时间11 小时&
我媳妇怀孕4个月,最近经常玩汤姆猫跑酷,这算不算胎教?(手动笑cry)
沉静甘产_80262
帖子57&精华&积分114&金钱114 &贡献0 &在线时间10 小时&
电视上经常演一些有自闭症孩子画画非常棒,估计就是在释放内心吧
帖子58&精华&积分116&金钱116 &贡献0 &在线时间10 小时&
支持楼主的观点,休闲游戏的确对孩子有好处~
佴某翁味虑
帖子58&精华&积分116&金钱116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其实凡事都有个度,过度学习和过度玩乐对孩子都是有百害而无一益
初恋念乃岭
帖子60&精华&积分120&金钱120 &贡献0 &在线时间10 小时&
我只允许孩子在完成学习任务之后玩游戏,个人觉得这样比较好
帖子26&精华&积分52&金钱52 &贡献0 &在线时间4 小时&
那个汤姆猫跑酷的确不错,我们一家三口都挺喜欢的
帖子71&精华&积分142&金钱142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给孩子报补习班也是没办法啊,现在竞争这么激烈,得让他们尽量多学东西
帖子61&精华&积分122&金钱122 &贡献0 &在线时间10 小时&
我家闺女就特别喜欢唱歌,不管她能不能靠这个出人头地,我都支持她!
帖子58&精华&积分116&金钱116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劳逸结合才能让孩子更好的成长,严重同意楼主观点
帖子65&精华&积分130&金钱130 &贡献0 &在线时间12 小时&
让孩子玩游戏的话,最好还是休闲类的,射击类冒险类真心很暴力血腥
明亮上官翼
帖子28&精华&积分56&金钱56 &贡献0 &在线时间5 小时&
实在有些看不惯有些家长,怕孩子摔着就不让他们运动,这是因噎废食好么
訾届毯孕状格
帖子35&精华&积分70&金钱70 &贡献0 &在线时间6 小时&
我们这代人小时候就是被填鸭式教学埋没了,别让孩子步我们后尘
溥猜撤溥卧
帖子64&精华&积分128&金钱128 &贡献0 &在线时间11 小时&
个人不反对孩子参加自己喜欢的活动,但是还是要以学习为主
帖子52&精华&积分104&金钱104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家长应该充当孩子的指引者而非监视者,毕竟孩子有他自己的人生道路
参差淹沿酬
帖子55&精华&积分110&金钱110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顶楼主,目测你的孩子一定过得很开心吧~
帖子50&精华&积分100&金钱100 &贡献0 &在线时间8 小时&
我很喜欢这种包容开放的育儿理念,咱们不该扼杀孩子的童年
帖子57&精华&积分114&金钱114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好巧,我经常陪我儿子玩汤姆猫跑酷和我的世界!
帖子64&精华&积分128&金钱128 &贡献0 &在线时间11 小时&
建议家长们区分孩子的兴趣和专长,很多兴趣只是三分钟热度而已
权迟澡权宏墨
帖子54&精华&积分108&金钱108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我一直教育我家孩子,参加体育活动要注意安全,其实各位也可以这么做
帖子43&精华&积分86&金钱86 &贡献0 &在线时间7 小时&
反正我从来不强迫孩子学习,如果他喜欢唱歌画画,我也不介意培养他这些兴趣
沃麻六语素
帖子58&精华&积分116&金钱116 &贡献0 &在线时间9 小时&
我那熊孩子特喜欢架子鼓,经常在家可劲地敲锅碗瓢盆……
冀角肝留恋
帖子60&精华&积分120&金钱120 &贡献0 &在线时间11 小时&
怕孩子在激烈运动中受伤的话,还是可以让他们打乒乓球、下棋之类的嘛
尉迟洞樱尉迟
帖子46&精华&积分92&金钱92 &贡献0 &在线时间8 小时&
楼主厉害了,观点让人李菊福Orz
填写显示名:
4到16个字符:中文,英文小写字母,数字或下划线体育游戏对幼儿身心发展的重要性 荥阳市第一幼儿园
荥阳市第一幼儿园
荥阳市第一幼儿园教师教育博客园地。
(1610)(25)(5)(4)最新文章文章作者: 吕雅时间:
12:36:57分类: &
游戏是儿童运用一定的知识和语言,借助各种物品并通过身体运动和心智反映探索周围世界的一种活动。我国著名的学前教育家陈鹤琴说:“孩子是生来好动的,是以游戏为生命的。”从事教育研究的戈德斯-沃思也说过,游戏是正在成长中的儿童最大的心理需求。
&&& 儿童需要游戏,如植物需要阳光一样,是不可或缺的东西。游戏是儿童喜爱的一种活动形式,它已成为儿童教育的手段,同时也成为幼儿的权利。这是因为,游戏是儿童向成人发展过程中的行为,游戏伴随着童年的生活,儿童的发展在游戏中实现。而游戏之所以有促进儿童身心发展的功能或作用,是游戏本身所具有的特征所决定的,而这些特征也是体育游戏所具有的。所以,体育游戏活动理所当然成了幼儿活动的主要形式。
&&& 幼儿园体育工作的“育体”任务是通过两条途径来完成的,学前教育作为整个教育的一部分,它的重要性已被人们逐渐认识和接受。
体育游戏的显著特点是体育与游戏的结合,它不是简单的走走、跑跑、跳跳,而是要完成一些规定的情节与相互联系的动作,故而不是仅仅靠体力活动所能完成的,而是要靠体力活动与思维活动的紧密结合。理论界早就发出呼吁:体育游戏是幼儿整个活动中的主导活动,幼儿活动的规律就是游戏的规律。实践证明,体育游戏具有幼儿教育的整体功能,是融体、智、德、美于一体的有效形式。概括地说,体育游戏对促进幼儿健康人格发展的影响,除了对幼儿身体的正常发育和身体基本能力的发展,幼儿智力的发展,增强幼儿的体质外,最主要的作用是能增进幼儿社会化的发展。
&&& 幼儿园的体育活动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努力为幼儿提供丰富的运动器材、鼓励幼儿自由选择器材和自由游戏的同时,应该有计划地组织幼儿开展一些目标性的体育活动。由于幼儿的身体组织大小、功能都没有发育完善,而且正在迅速增长、可塑性强,活动欲望强烈,但自我保护意识薄弱,容易遭到伤害,因此要做到保护和锻炼同步进行。
首先要树立安全意识,提高幼儿活动质量。
体育游戏的内容、方法应体现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教师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心理特点及教育内容与要求,采用适宜有效的方法,要有针对性、多样性、趣味性,要考虑幼儿年龄大小、体力强弱、个别差异,以及幼儿发展水平差异、能力倾向差异,学习方式差异和活动经验差异等等,采用有针对性的活动内容,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不要搞“一刀切”方法。
这就要求教师组织的游戏内容和方式不但要有针对性,而且要有多样性、趣味性。教师眼中要有孩子,照顾到顽皮好动的,又要鼓励胆小的幼儿参与到活动中来。教师在活动前要提出具体要求,如活动需要注意什么,还可以让幼儿自己说说注意些什么,在幼儿头脑中树立安全观念。
另外教师的语言提示十分重要,如小朋友玩攀登架时喜欢从最上边往下跳,这时应提醒他:从这么高跳下来不仅自己会摔倒,还会碰到底下玩的小朋友。他们只有在教师反复的指导下才能加深记忆,知道该怎么样去参加集体活动,这样才能玩的开心,玩的安全,才能得到快乐。
其次要讲原则,让幼儿知道如何使用体育器械,才能安全活动。
&&& 在体育活动中只有按其活动特有的规则来约束和实施活动,才能使活动目标得以完全贯彻落实,幼儿安全得到保障。在体育游戏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重视对幼儿情感的熏陶,要充满热情,使幼儿活动情绪高涨,从而感到愉快、自在,兴趣盎然地参与游戏。另外,场地环境也是重要的教育资源,教师在组织幼儿体育游戏之前,应全面地、合理地周密设计良好的环境氛围,让每个幼儿都充满愉悦的情绪参与游戏。这样,热情的教师情感和良好的环境氛围更能充分的发挥教育氛围的潜移性,更有效地促进幼儿的身心和谐发展。
&&&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会看到大多的游戏器械所用的器材以木质、铁质的较多,它们质硬,容易对幼儿造成伤害,这时教师就需要告诉幼儿正确使用器械方法,及器械可能会对幼儿造成的危害。除此之外,教师还要及时的定期检查器械以防止幼儿在玩耍时发生意外。
&&& 教师要做个有心人,深入了解幼儿身心发展状况,研究当代幼儿身心发展规律,引导幼儿在体育游戏等教学活动中,身心素质全面和谐地发展,这样一定会收到好的效果的。
然后是提高幼儿自护的方法。
自我保护方法教师可以采用讲解、谈话法,也可以用演示法来教育幼儿注意安全,教师即要高度重视和满足幼儿受保护受照顾的需要,又要尊重和满足它们不断增长的独立需要,避免过度包办代替,鼓励幼儿尝试自护。
游戏不仅是儿童的本能,也是幼儿生活的基本活动。儿童心理学家鲁道夫说:游戏是儿童世界的支柱,儿童通过游戏相互联系。同时,游戏也是对幼儿进行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形式。由于生理和心理发展的特点,幼儿最喜爱游戏,也最易于在游戏中接受教育,由于人们(特别是幼儿教师)对游戏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因此,对游戏的利用也越来越充分。根据幼儿科学教育的要求,游戏应该成为学龄前儿童的主导活动。那么,游戏究竟对幼儿的发展有哪些作用呢?
一、游戏是幼儿心理发展的源泉。学龄前儿童正处在意识、记忆、思维、想象等各种高级心理机能及个性形成与发展的时期,这些高级心理机能是儿童今后学会学习、学会生活、学会做人的心理基础。游戏通过群体参与,在具有一定规则的虚拟情境中进行,而且在游戏过程中,每一个幼儿所承担的角色都有其相应的角色行为,这就使得抽象的成人世界的社会经验与人际关系,在游戏中更容易被儿童理解和接受,为儿童认识周围世界提供了强大的动力。儿童在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智力水平要超过平时,他们的活动水平也比平时高,因为游戏极大的激活了儿童自身的潜能,尤其是在发展他们的思考力、记忆力、想象力以及语言表达能力等方面,游戏都具有极大的促进作用。因此,维果斯基认为游戏是儿童心理发展的源泉,在儿童健康成长的过程中发挥着不
可代替的作用。&&&&&&&&&&&&&&&&&&&&&&&&&&&&
&二、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前提。认知心理学认为,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温床是丰富多彩的、富有启发性、具有开放性的游戏环境,只有在这样的环境中,才能让幼儿完全自由地感知、接触周围众多的事物,大大激发他们广泛而又强烈的好奇心,促使他们展开想象的翅膀,无拘无束地从事以前没玩过的游戏,尝试过去没做过的事情。由此可见,为幼儿提供一个开放性的游戏环境是培养幼儿创新意识的前提。
三、通过游戏活动可以开发幼儿的智力。在多年的幼儿教育工作中,我始终坚持“寓教于乐”、“寓教于游戏中”的原则,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各种游戏活动。例如用拼图片拼图,用各种积木造型,用积塑片、插塑插出完整的图形、物体等。 这些游戏对于提高幼儿的动手能力,手、眼、脑动作的协调能力和发展他们的智力,具有不可低估的作用。我在教幼儿初玩这种游戏时,先让他们通过观察,触摸认识结构材料,让他们知道这是用什么材料制成的, 以及其形状、颜色等特征,再启发他们想象,说出每件材料像什么,从而产生兴趣,然后通过示范、讲解,教幼儿掌握构造方法,这样他们很快就能用拼图片拼出简单的小动物,用插塑插成小桌子、小椅子等,进而发挥想象力拼出各种小动物和花草、树木,插出生活中常见的一些物体。通过这些游戏,丰富了幼儿的生活,培养了幼儿的学习兴趣,开发了幼儿智
四、通过游戏活动,可以使儿童形成人际协调的合作关系。现在的独生子女大都一个人在家玩游戏,到了幼儿园与同伴一起玩,首先要得懂谦让、合作、分享,以及解决游戏过程中的问题和同伴间矛盾不统一的问题,这种不统一来自幼儿家庭环境、幼儿想象力、创造力和个别差异,那么游戏就可以帮助幼儿摆脱“自我为中心”的情形,向社会合作型发展。每个游戏的规则都需要每个幼儿共同遵守的,游戏对幼儿诱惑,会使他们控制自己的行为而遵守规则,也让幼儿从新的角度看问题。例如:游戏“小鱼游”,它的规则是:每个幼儿边念儿歌边一个一个从“鱼网”下钻过。但是,顽皮的幼儿难以遵守,这时,老师请幼儿讲讲游戏的规则,顽皮的孩子为了能再次参加游戏而只能遵守游戏规则。这样,幼儿在与同伴游戏中掌握了规则,从而形成人际协调作关
五、通过游戏活动,促进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从小对幼儿进行良好的个性培养是极其重要,它对人的创造力的发挥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应着重这方面的培养。但人的个性的形成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它是一个漫长而复杂的过程,而三到六岁是个性发展的第一个重要时期,这个时期是幼儿个性自发形成的关键期,善于把握这个时期,对幼儿施加影响,使幼儿形成良好的个性,就可为幼儿未来个性发展奠定一个良好的基础,因此,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应从幼儿期开始。采用游戏的形式进行幼儿良好个性的培养,充分发挥游戏的价值。游戏是幼儿最喜欢的活动,也是最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活动形式,它接近幼儿生活,使幼儿的生理需要得到体验,所以以游戏的形式培养幼儿个性易被幼儿接受。游戏对幼儿有良好的教育作用,游戏能满足他们心理的需求,是幼儿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幼儿是在游戏中学习游戏中成长,他们每天都把自己快乐的融入游戏中,去探究自己喜欢的东西,并通过自己去亲身体验和完成某些事情,他们在游
戏中增长了知识,提高了能力,形成了良好的个性。
   这看似简单的只是让孩子走走跑跑的游戏不仅仅是锻炼孩子的筋骨,其实它不但培养了孩子的活泼、勇敢、坚毅和关心集体的个性品质,而且有助于孩子神经系统和大脑的发育,从而促使智力的发展,还有利于孩子感觉统合能力的增强,从而避免因感觉统合失调造成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写字等精细运动不协调等学习困难。  
总之,在幼儿的体育活动中,不仅需要教师在教育观念上有所更新和提高,为幼儿主体性的发挥提供适宜的土壤,做好幼儿在体育游戏活动中的安全教育,提高幼儿对体育游戏活动的兴趣,更需要教师在操作的具体方式上进行大胆的尝试与实践,灵活地加以运用,使保护与锻炼同步,为幼儿体能的提高与发展,乃至身心的和谐发展提供适宜的学习环境和发展机会,从而实现幼儿的自主学习与自主发展。为将来“做人”、“做事”、“做学问”打下良好的基础。
| 访问脚印(最新55个)暂无访问记录
点赞暂无点赞记录}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学会与孩子沟通很重要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