兵临城下游戏参桂降

冷空气兵临城下 广西开启阴雨模式各地降温6~8℃_新浪广西_新浪网
  中国天气网广西站讯 昨天(7日)白天桂东地区有雨水落地,雨水主要集中在桂东北。截至16时,临桂和灵川的雨量达到了中雨级别,分别为11.5毫米、10.9毫米。今天(8日),我区上空的云层“集结”变厚,大部地区会有雨水落地,其中桂林、柳州、贺州等市的部分地区雨势较强,提醒上述地区的公众在春运返程中注意做好防雨准备,自驾返程的公众要注意减速慢行;另外,受冷空气影响,我区各地气温会有所下降,公众需注意添衣保暖。
  广西气象台发布预报:
  强风警报和海洋天气预报
  北部湾海面:今天白天,小雨,偏东风转偏北风,风力逐渐加大到5~6级,阵风7~8级;9日,阴天,偏北风6级,阵风8级。
  东兴到沿海各地台风警报站,所挂的强风信号一号风球不改变。
  陆地天气预报
  今天白天,全区阴天有小雨,其中桂林、柳州、贺州等市的部分地区有中雨。冷空气过境时,湘桂铁路沿线及沿海地区有5~6级偏北风。
  森林火险气象等级:桂东北1级,低火险;其它地区2级,较低火险。
  南宁市:今天白天,小雨,有雾,南转北风2~3级,最低气温13℃,最高气温19℃。
  9日,全区阴天,其中沿海和桂西北有分散小雨。
  受冷空气影响,8~9日各地气温下降6~8℃。
02-08 08:56|分享
02-08 08:26|分享
02-08 08:26|分享
02-08 08:17|分享
02-08 08:17|分享
02-08 08:12|分享
02-08 08:08|分享
02-08 08:07|分享
02-08 08:05|分享
02-08 08:04|分享
新浪地方站当前位置: >>
中国古代名女知识汇总3
中国古代名女知识汇总 3.txt15 成熟的麦子低垂着头,那是在教我们谦逊;一群蚂蚁能抬走 大骨头,那是在教我们团结;温柔的水滴穿岩石,那是在教我们坚韧;蜜蜂在花丛中忙碌, 那是在教我们勤劳。顾横波 明末清初鼎鼎大名的“秦淮八艳”中,顾横波 1619 年-1664 年)是地位最显赫的一位,她曾 堂皇受诰封为“一品夫人” ,柳如是陈圆圆亦有不及;同时,她也是最受争议的一位----据说 先有一位与她私订终身的才子由于她的背盟殉情而死,后来她那仕于明朝晚节不保的丈夫龚 鼎孳每谓人曰 “我愿欲死, 奈小妾不肯何” 俨然一个红颜祸水, , 不是害人性命就是毁人名节, 与多数人印象中“秦淮八艳”的侠骨柔肠,深明大义迥然有异。著名史家孟森先生尝作《横 波夫人考》一文,对龚顾之人品大大不以为然,认为夫妇二人皆是势利无耻之徒,利欲熏心 之辈。曾被誉为“ “礼贤爱士,侠内峻?颉钡暮岵ǚ蛉耍?婢腿绱瞬豢奥穑? 顾横波,生于1619年,本名顾媚,字眉生,又名顾眉,号横波,又号智珠、善才君,亦 号梅生,人称“横波夫人” ,婚后改名徐善持,上元(今南京)人。据《板桥杂记》记载,顾横 波“庄妍靓雅,风度超群。鬓发如云,桃花满面;弓弯纤小,腰支轻亚” ,她通晓文史,工于 诗画,所绘山水天然秀绝,尤其善画兰花,十七岁时所绘《兰花图》扇面今藏于故宫博物院 中,十八岁与李香君、王月等人一同参加扬州名士郑元勋在南京结社的“兰社” ,时人以其画 风追步马守真(即出生较早的马湘兰,也是秦淮八艳之一,明代知名女画家,尤善画兰),而 姿容胜之,推为南曲第一。(南曲,泛指卖艺不卖身的江南名妓)又精音律,尝反串小生与董 小宛合演《西楼记》 《教子》 。 顾横波居于眉楼, “绮窗绣,牙签玉轴,堆列几案;瑶琴锦瑟,陈设左右,香烟缭绕,檐马丁 当” ,时人戏称“迷楼”----有人谓“迷楼”系指顾横波风流迷人,访者无不神魂颠倒,实属 望文生义。 “迷楼”本系隋炀帝时建于扬州的别院,因该处“曲折幽深,阁楼错落,轩帘掩映, 互相连属,如仙人游” 故名“迷楼” , 。以“迷楼”戏称“眉楼” ,始作俑者的余怀系江南才 士,当时又正对横波一往情深,所言当为褒意,指“眉楼”建筑巧夺天工,布置匠心独具, 观之仿同仙境。此誉一出,即不径而走,广为延用。顾横波个性豪爽不羁,有男儿风,在秦 淮八艳中与柳如是较像,时人尝以曰“眉兄”呼之,颇似柳如是之自称为“弟” 。但较之柳, 又多几分任性嫉俗。 相传当时的理学家黄道周(后抗清殉节于江西)尝以“目中有妓,心中无妓”自诩,东林诸生 乃趁其酒醉时请横波去衣共榻,试试他是否真有柳下惠的本事。这个传闻未必尽实,却反映 出时人眼中顾横波不以世俗礼教为意的作风。 她的这种我行我素, 毫不在乎世人眼光的作风, 恐怕是她后来能与江左才子龚鼎孳缘定三生比翼齐飞的重要原因,然而她的备受争议在某种 程度上也是这种个性招来的恶果。顾横波才貌双绝,有“南曲第一”之称,自然广受风流名 士们的青睐,以致眉楼门庭若市,几乎宴无虚日,常得眉楼邀宴者谓“眉楼客” ,俨然成为一 种风雅的标志,而江南诸多文宴,亦每以顾眉生缺席为憾。卞玉京 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 ,习称玉京。 她出身于秦淮官宦之家,姐妹二人,因父早亡,二人沦落为歌妓,卞赛诗琴书画无所不能, 尤擅小楷,还通文史。她的绘画艺技娴熟,落笔如行云, “一落笔尽十余纸”喜画风枝袅娜, 尤善画兰。 18 岁时游吴门,居虎丘,往来于秦淮与苏州之间,是明末清初的一位秦淮著名歌妓。卞赛一 般见客不善酬对,但如遇佳人知音,则谈吐如云,令人倾倒。卞赛曾与明末清初的著名诗人 吴梅村有过一段姻缘。 崇祯十四年春,吴梅村在南京水西门外的胜楚楼上饯送胞兄吴志衍赴任成都知府,在这里他 遇见了前来为吴志衍送行的卞赛姐妹,看到卞赛那高贵脱俗而又含有几分忧郁的气质,不由 想到江南盛传的两句诗: “酒垆寻卞赛,花底出陈圆” 。席间吴又对卞赛的文才进行了探试, 令吴不由倾倒,以后二人交往频繁,感情渐深。 后来吴在长干里寓所得到卞的一书简,知道卞想嫁给他,心里很矛盾。因吴听到一消息,崇 祯帝的宠妃田氏的哥哥田畹最近来金陵选妃,已看中陈圆圆与卞赛等。吴在权势赫赫的国舅 前胆怯了,只在卞赛的寓所吹了几首曲子便凄然离去。 二年后,卞赛嫁给了一诸侯,因不得意,遂将侍女柔柔进奉之,自己乞身下发,在苏州出家 当了女道士, 依附于 70 余岁的名医郑保御, 郑筑别宫资之。 卞赛长斋绣佛, 持课诵戒律甚严, 为报郑氏之恩,用 3 年时间为郑氏刺舌血书《法华经》 。 此时吴梅村当了清朝的官,心情颓伤。顺治七年的一天,卞赛在钱谦家里看到了吴的《琴河 感旧》四首诗,方知吴对她的思念。数月后二人在太仓终于相见,卞赛为吴氏操琴,吴感怀 不忆,写了《听女道士卞玉京弹琴歌》赠之,诗中道出了卞在这十年中的情景,点出了清军 下江南、玉京“弦索冷无声” ,一派凄凉状况。卞赛后来隐居无锡惠山,十余年后病逝,葬于 惠山柢陀庵锦树林。李香君 李香君:又名李香,为秣陵教坊名妓。自孔尚任的《桃花扇》于 1699 年问世后,李香君遂闻 名于世。李香君与复社领袖侯方域交往,嫁与侯作妾。侯曾应允为被复社名士揭露和攻击而 窘困的阉党阮大铖排解,香君严辞让侯公子拒绝。阮又强逼香君嫁给漕抚田仰作妾,香君以 死抗争,此时正值马、阮大捕东林党人,侯等被捕入狱,香君也被阮选送入宫。清军南下之 后,侯方域降顺了清朝,香君之下落,众说纷纭。 歌罢杨柳楼心月,舞低桃花扇底风。在那些暖暖软软的香风中,居然还是熏出一些硬骨头。 李香君,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名妓,又是一个诗书琴画歌舞样样精通的角儿。因为养母李贞 丽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直忠耿之臣。第一次见到侯 方域并一见倾心时,李香君刚十六岁。 侯方域与方以智、陈贞慧、冒辟疆合称明复社四公子,又与魏禧、汪琬合称清初文章三大家, 确实才华横溢。他原本是明天启户部尚书侯恂之子,十五岁即应童子试中第一名。不过,小 时了了,大未必佳。这几位公子整日聚在秦淮楼馆,说诗论词,狎妓玩乐,颠痴狂笑。侯方 域与李香君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的青楼玉女,两情相悦,正是狂蜂 爱上香花。 像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士,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 鸨母,可惜侯方域没有银子,无能为力。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但是, 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的,而是阮大铖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想拉拢侯方域入僚。阮大铖 本是明末了不起的戏曲家和文学家,但是却为魏忠贤服务,后又追随伪明政权,不是什么好 东西。侯方域尚自犹豫,但是李香君发飙了,劈手就把头上的发簪脱下来了,骂醒了侯方域。 变卖了首饰,四下借钱,总算凑够了数,把钱扔还给了阮大铖。 阮胡子给气死了,侯方域只好逃亡。其实,很多时候,像阮大铖这些机会主义者也不过是文 妓,人尽可妻。妓女无情是职业要求,而“士大夫之无耻,谓之国耻。 ”指望书生是不成的。 侯方域不成,阮大铖也不行。自侯郎去后,李香君结束了自己革命性的职业生涯。洗尽铅华, 闭门谢客,一心等候公子归来。在阮大铖的怂恿之下,弘光皇朝的大红人田仰吹吹打打地来 迎接李香君做妾了。李香君一口拒绝了,田仰还要坚持,她干脆一头撞在栏杆上,血溅桃花 扇。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只好灰溜溜地抬着花轿溜回去了。 阮大铖也算是文坛上响当当的腕儿了,他并不想就此放过李香君,而是为伪明皇朝弘光皇帝 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等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铖立即打着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 歌姬。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 随后南京城不攻自破。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了出去。 青楼皆为义气妓,英雄尽是屠狗辈。妓女用性命来维持自己的贞节和道德大义,士大夫倒是 放弃原则,随时准备改换门庭。入清以后,陈贞慧隐居不出,冒辟疆放意林泉,方以智出家 为僧,杨文聪抗清殉国,陈子龙自沉明志,但侯方域却耐不住寂寞,参加了顺治八年的乡试, 而且只进了副榜,又引起许多人非议。 关于李香君有三种结局:一种是终于在苏州与侯方域重逢了,被一个老头当头棒喝,两人拔 剑四顾心茫然,勘破尘缘,只好出家了事。一种是李香君顺利嫁给侯方域为妾,侯方域变节 南下,李香君则在侯府里被人赶了出来,寂寥而死。第三种则两个人连最后一面都没有见着, 李香君就留下一柄桃花扇恹恹地死去。 临去之前留下一句话: “公子当为大明守节, 勿事异族, 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可惜,她的侯公子连玩世的犬儒主义者都做不成了,白白污了 香君的名声。 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身边时时带着一把绢扇,扇面是洁白的素绢,上面绘着一幅色彩 浓艳的桃花图, 故称之为 “桃花扇” 此扇之图并非出自名家之手, 。 可为何李香君视为至宝呢? 原来这扇面上的桃花,并非染料所画,而是以李香君的鲜血写成,上面凝结着她与情郎侯方 域缠绵哀艳的爱情故事,也是她此生全部的希冀所在。 李香君是秦淮河畔媚香楼里的红姑娘,这媚香楼建得精巧别致,临水而立,站在楼上凭栏而 望,烟水澄碧、画舫织彩的秦淮河尽收眼底。媚香楼的主人是李大娘,她年轻时也是秦淮河 边的红妓女,年长后用自己的积蓄建了这座媚香楼,收养了几个干女儿,以诗酒歌舞待客, 在南京城里颇有些名气。 最给媚香楼撑脸面的就是李香君了。 这姑娘自小在李大娘身边长大, 诗书琴画歌舞,被李大娘调教得样样精通,性情上也学了李大娘的豪爽侠气,着实逗人喜爱。 要说李香君的长相,别有她的特点,她身材娇小玲珑,眉眼儿俏丽生辉,小嘴唇微微上翘, 显出几分俏皮,整个一个可人儿的模样,因她娇小而香艳,名字里又带个香字,所以客人们 都戏称她是“香扇坠” ,还真合她的那种韵味呢。 媚香楼在秦淮河畔属于那种比较高级的妓楼,这种妓楼里的姑娘多是卖艺陪笑不卖身,李香 君便是这种典型。因为李大娘仗义豪爽又知风雅,所以媚香楼的客人多半是些文人雅士和正 直忠耿之臣,受干妈的影响,李香君小小年纪便颇善于辨识好坏忠奸,第一次见到侯方域并 一见倾心时,李香君才十六虚岁。 侯方域,字朝宗,河南商邱人,祖父侯执蒲是明朝的太常卿,父亲侯恂做过户部尚书,都是 刚直不阿的忠臣。侯方域自幼随家乡名士倪元路学习诗书,敏慧多才,长进极快,崇祯十六 年,二十二岁的侯方域前来南京参加礼都会试。自恃才学俊秀,年少气盛的侯方域并不把应 试当成一回事儿,来到灯红酒绿、流彩溢香的六朝金粉之地,他不免要涉足一番风(蟹)月 场所。这天。经友人杨龙友的介绍,他慕名来到媚香楼,一睹“香扇坠”李香君的风采。一 走入李香君的房间,只见室内书画古玩陈设有致,别有一番清新气息,与一般青楼迥异。李 香君娇笑盈盈地请客人落了座,立即有诗婢送来清茶果品,此时候方域又被正面墙上挂着的 一幅大型横幅吸引住了, 这是一幅 “寒江晓泛图” 寒雪弥漫的清江之上, , 一叶孤舟荡于江心, 天苍苍,水茫茫,人寥寥,好一种悠远淡泊的意境,画上还题有一首诗: 瑟瑟西风净远天,江山如画镜中悬; 。 不知何处涸波叟,日出呼儿泛钓船。 画上没有落款,料非出自名家之手,侯方域问道: “此画是何人大作?”李香君见他对画如此 关注, 略带羞涩地说: “是小女子涂鸦之作, 不足为道。 ” “是你所作?” 侯方域简直不敢相信, 这么一个姣小稚嫩的青楼女子,竟然作出这般神韵的诗画,真令人刮目相看。从这幅画开始, 两人越谈越投机,彼此直引以为知已。临走前,侯方域索要了诗笔,作诗一首,送给李香君 作为初次相见的礼物,诗云: 绰约小天仙,生来十六年; 玉山半峰雪,瑶池一枝莲。 晚院香留客,春宵月伴眠; 临行娇无语,阿母在旁边。 一种欣赏倾慕的情怀已在诗中表露出来,一个是风流倜傥的翩翩少年,一个是娇柔多情、蕙 质兰心的青楼玉女,接连几次交往之后,便双双坠入了爱河之中,缠绵难分。 按当时的风尚,如果哪位客人中情于一个妓女,只要出资举办一个隆重的仪式,再给妓院一 笔重金,这个妓女就可以专门为这一位客人服务了,这套手续称为“梳拢” 。梳拢所需资金, 因梳拢对象名位高低而不同,象李香君这样一位名妓,梳拢必须邀请大批有头有脸的风流雅 士,宴会的级别自然要高,还要付一笔丰厚的礼金给鸨母,才不至于失面子。如今侯方域是 出来赶考的,身边当然没带太多的银子,有心想梳拢李香君,却又无能为力。 正在他犯难之时,友人杨龙友雪中送炭,给了他大力的资助。当时他一心急着办事,并没仔 细考虑杨龙友为何送钱给他,只说日后一定还他。有了资本,梳拢仪式很顺利地办了下来, 当夜侯方域将一柄上等的镂花象牙骨白绢面宫扇送给了李香君作定情之物,肩上系着侯家祖 传的琥珀扇坠。李香君深察侯郎的真心挚意,从此便留他住在了媚香楼中。 一日,侯方域偶然想起杨龙友家中并不富裕,哪里来得那一笔重金资助自己呢?他与李香君 说起此事,香君也觉得事出蹊跷,便让侯方域会问个明白。经过一番追问,终于弄清了原由, 原来那笔钱并不是杨龙友拿出来的,而是阮大钺通过杨龙友赠送给侯方域的一个人情。阮大 钺是何等人物?他为什么要送钱给侯方域呢?事出自然有因。阮大钺是明神宗万历四十四年 的进土,多年在朝中为官,此人阴险诡诈,与宦官魏忠贤狼狈为奸。搅得朝中乌烟瘴气,明 思宗崇祯元年诛杀了宦官魏忠贤,阮大钺作为逆贼同僚被朝廷削籍免官,退到南京闲居。失 位的阮大钺并不甘心就此埋没,他在南京广交江湖人士,暗中谋划,准备伺机东山再起。江 南义士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察觉了阮大钺的不轨之心,作了“留都防乱揭”对他的阴谋进行 了揭露;阮大钺既恼怒又害怕,无奈此时手 中无权,拿他们没有办法,只好闭门谢客,深居简出,只与马士英暗中往来。 侯方域与陈贞慧、吴应箕等人因志同道合而结下了莫逆之交,阮大钺得知侯方域在南京城正 缺钱用,马上打通关节,设法让杨龙友把钱送给了侯方域,为防止他拒绝,开始还让杨龙友 暂瞒实情。他这样做的目的无非是想通过拉拢侯方域而缓和与陈贞慧等人的关系,使他们不 与自己作对,自己则好为所欲为。 侯方域了解真象后十分气愤,他素来痛恨阮大钺的人品和奸行,曾为陈贞慧等人的口诛笔伐 拍手称快,如今不知不觉中竟用了阮大钺的钱,怎不让他恶心难忍呢!他决意立即把钱退还 阮大钺,以断绝奸人的不良用心,可一时间到哪里去筹这笔钱呢?李香君很快察觉了他的心 事。当然极力支持他的想法,为了帮助他度过难关。李香君变卖了几件心爱的首饰,又从姐 妹们那里借了些钱,总算凑够了数,交给侯郎。侯方域被香君的知情明理深深打动了,他紧 拥着她娇小的身躯,感激得说不出一句话来。 那些钱又经杨龙友之手退给了阮大钺,阮大钺见状,大感脸面丢尽,咬牙切齿地自语道:[老 夫有意与他们攀交,这些小子们竟如此气傲,看老夫将来有朝一日,一定要给 他们点颜色瞧 瞧! ” 时局果然很快就发生了变化,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皇帝自缢殉国,福王朱由崧在―帮旧臣 拥护下,在南京建立了弘光新皇朝,马士英成了执政大臣,随即启用阮大钺为兵部侍郎,继 而又升为兵部尚书。 大权重握,阮大钺得意之极,马上着手清除异己,陈贞慧、吴应箕等转眼被捕下狱。侯方域 得知消息后,知道黑手很快就会伸向自己,只有远走高飞,才可能逃脱此难。 这是一个没有月亮也没有星星的夜晚,媚香楼中昏暗的烛光映照着两个难舍难分的人儿,时 间一点一点地过去。侯方域几次想挪动脚步可都又停下来,怀里紧紧抱着李香 君,眼中满是 凄切。他叹了一口气,说: “人生难得一知己,天下伤心是别离,为何我们不能不分离! ” 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情郎道: “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悦,好男儿志在 四方,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 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虽然远隔干山万水,照 样可以魂来梦往! ” 李香君的一番话给了侯方域一份坚毅、一份力量,他终于挥泪离开了南京城,渡江北上,投 奔到正督师扬州的史可法麾下。史可法是侯方域父亲的门生,为人忠贞耿直, 在扬州加紧操 练兵马,准备抵挡清军的南下。侯方域被安排在史可法身边做文书工作,为抗清报国而效力, 使侯方域壮志得酬。他与南京的李香君频频书信往来,倾诉相思,畅谈报负,彼此的心紧紧 连在一起。 自侯郎去后,李香君征得李大娘的同意,洗尽铅华,闭门谢客,天天凝视着那把订情的绢扇。 明确表示要一心等候公子归来,有许多猎奇好艳的达官显贵偏偏不肯死心,纷纷上门打她的 主意,无奈此女吃了秤砣铁了心,以坚决的态度予以回绝,客人们只好望楼兴叹。 可是,不久又出了个难以对付的人,此人就是佥都御史田仰,他督运漕粮由扬州来到南京, 为弘光皇朝帮了一个大忙,成了弘光帝器重的红人。马士英与阮大钺为弘光臣子举行盛大的 酒筵为田仰接风洗尘。席间,田仰表示久闻秦淮河名妓李香君艳名,此行想顺便把她收为侍 妾。这一下可让阮大钺逮住了机会,他早就想报复侯方域和李香君了,可惜侯方域闻风远走, 害得他无从下手;如今若把李香君送给田仰为妾,一方面讨好了田仰,一方面也撕散了他们 那对鸳鸯,聊泄心中积愤,岂不是一箭双雕! 第二天,阮大钺派人携带重金前往媚香楼行聘,李香君毫无商量余地地一口拒绝,她说: “侯 公子虽然飘泊在外,但总有回来的一天,以前我就拒绝了很多人的盛情,今天当然也不可能 接受田大人的聘礼。 ” 谁知这里还在劝来推去,那边迎娶的花轿已经吹吹打打地来到了媚香楼下,这便是阮大钺订 下的强娶之计。娶亲的队伍人多势众,李大娘阻拦不住,已直冲进楼里,大有不抬走人决不 罢休的劲头。李香君被逼得无路可走,只好佯装答应下来。声言先回屋打扮,妆成立即上轿。 娶亲的人在楼下客厅中坐等了好一阵子,猛听得楼外“纭钡匾簧葡欤幼糯词替镜木 呼: “不好了,小姐跳楼了! ”娶亲的人见闹出了人命案,吓得不敢再纠缠,一声不吭地抬着 花轿溜回去了。 李大娘与媚香楼的姐妹将李香君抬回屋中,又急忙打发人找医生。住在附近的杨龙友闻讯赶 过来,院中已空寂无人,只有那把带血的绢扇孤零零地落在地上。杨龙友拾起绢扇,端视良 久,深为李香君的贞烈品性感慨嘘啼,一个奇妙的构思在他脑海中形成。进屋探视过昏迷不 醒的李香君后,杨龙友带着绢扇离开媚香楼,回到自己家里,立刻在书房中坐下,取出一枝 不曾用过的羊毫笔,就着扇面上的血迹稍作点染,血迹便成了一朵朵鲜艳欲滴的桃花,再以 墨色略衬枝叶,一副灼灼动人的桃花图便完成了。杨龙友对扇沉吟良久,又在扇面上题下三 个小字――桃花扇,准备等李香君伤愈后还给。 幸亏媚香楼不高,摔伤后的李香君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调治,伤势总算痊愈了,这时田仰已 离开南京,娶妾之事也就不了了之。 然而阴险恶毒的阮大钺并不想就此放过她,弘光皇帝完全是昏庸无能之人,国难当头,不思 治军理国,反而日夜沉醉在声色享乐之中。他嫌宫中歌姬所唱的歌内容单调乏味,阮大钺便 大献殷勤,亲自执笔撰写歌词剧本,再到秦淮河畔的歌楼妓院里挑选出色的歌妓,送入宫中 给弘光帝取乐。等李香君伤愈后,阮大钺立即打着皇上圣谕的幌子,将她征入宫中充当歌姬。 这一招李香君着实无法抵挡,她一个青楼女子,哪里敢违抗圣上呢!宫门一入深似海,何时 能再见到日夜思念的侯郎呢?她好想托鱼雁捎封信给远方的情郎,让他回来见上自己一面, 可此时战事正紧,交通全部断绝,书信根本无法送去。带着无限的眷念和遗憾,李香君进了 皇宫,怀里紧紧抱着那把鲜血写成的桃花扇。 不久后,清兵攻下扬州,直逼南京,弘光帝闻风而逃,最终被部将劫持献给了清军,随后南 京城不攻自破。 南京城破之时,李香君随着一些宫人趁夜色逃出了“牢笼” ,市街上已是一片混乱,清兵烧杀 抢掠,难民四处逃窜。李香君高一脚、低一脚地向秦淮河畔走去,只见到处火光冲天,夜空 映得一片血红。好不容易来到长板桥上,站在桥头,向媚香楼方向望去却发现媚香楼也已隐 入一片火海之中。李香君心里一沉,脚下发软,一下子跌坐在桥面上,脑子里一片空白。 正巧,这时当年为李香君教曲的师傅苏昆生路过长板桥,无意中发现了坐在地上发傻的李香 君,连忙将她扶起,才知她已无处可去,便带着她随逃难的人流,奔往苏州。其实,这天夜 里侯方域也正在南京城里,他是在扬州兵败后脱身返回南京的。到达时正逢清兵肆虐屠城, 他心里焦急地挂牵着李香君的安危, 火烧火燎地赶到秦淮河边, 却看到媚香楼燃成一团烈焰, 熟悉的人一个也没见着。他在媚香楼附近徘徊寻找了整整一夜,却没能见到李香君的影 子; 其实那时李香君就坐在离媚香楼仅有一箭之遥的长板桥上,无奈老天戏弄人,偏偏没让他俩 相遇。 李香君在苏昆生的照顾下来到苏州,由于一路颠波劳苦,精神上又极度悲伤,她已身染重病。 苏州情况还比较平静,几经周折,李香君找到了昔日好友卞玉京。卞玉京原本也是秦淮名妓, 与李香君交情甚好,两年前她迁居苏州,在虎丘的山塘置下一座清雅的小院。见到好友逃难 至此,卞玉京热情收留了李香君在小院住下,并请来名医为她诊治。几经诊察,才知李香君 患的是肺痨,这种病在当时是无药根治的,只能滋养调理,勉强延续着生命。 病中的李香君深深地思念着侯郎,她日夜捧着那把血染的桃花扇,回忆着侯郎的音容笑貌, 泪水浸透了衣襟。 苏昆生是个古道热肠的人,见李香君痛不欲生,他等局势稍微平静一些,就返回南京打听侯 方域的消息。经多方探问,证实了侯方域曾在南京寻找过李香君,了无结果之后,失望地回 老家商邱去了。 苏昆生得到消息后立刻赶到苏州告诉了李香君, 李香君倦卧病榻, 一副憔悴虚弱的可怜模样。 见此情景,苏昆生心中痛惜之极,自愿提出要北上商邱,为一对有情人传递消息。 在苏昆生北上不久,李香君开始咯血,病情一日重于一日,终于气息难继。弥留之际,她挣 扎着让卞玉京为自己剪下一绺青丝,小心翼翼地用红绫包好,再把它绑在比生命还珍贵的桃 花扇上,然后交给卞玉京,请她转交给侯方域,并留下遗言说: “公子当为大明守节,勿事异 族,妾于九泉之下铭记公子厚爱。 ” 侯方域得到苏昆生送来的消息,立刻启程,赶往苏州。可惜,当他来到卞玉京的小院,李香 君已于前夜咽下了最后一口气,只给他留下一片挚情,令他心伤欲绝。寇白门 寇白门名湄,字白门,是明末清初的“秦淮八艳”之一。 《板桥杂记》曰: “白门娟娟静美;跌宕风流,能度曲,善画兰,相知拈韵,能吟诗,然滑易 不能竟学”正是由于白门为人单纯不圆滑,而决定了她在婚恋上的悲剧。 崇祯十五年暮春,声势显赫的功臣保国公朱国弼,在差役的护佣下来到了钞库街寇家,几次 交往后,白门对他留下了良好印象,斯文有礼,温柔亲切,所以在朱氏提出婚娶时便一口同 意。是年秋夜,17 岁的寇白门浓妆重彩地登上了花轿。明代金陵的乐籍女子,脱籍从良或婚 娶都必须在夜间进行,这是当时的风俗。朱国弼为了显示威风和隆重,特派 5 千名手执红灯 的士兵从武定桥开始,沿途肃立到内桥朱府,盛况空前,成为明代南京最大的一次迎亲场面。 朱国弼实际上是一个圆滑狡黠的官僚,他迎娶寇白门是一时的需要,数月后他那儇薄寡情便 渐暴露,遂将寇氏丢一边,依旧走马于章台柳巷之间。 1645 年清军南下。朱国弼投降了清朝,不久尽室入京师,又被清廷软禁。朱氏欲将连寇白门 在内的歌姬婢女一起卖掉,白门对朱云: “若卖妾所得不过数百金……若使妾南归,一月之间 当得万金以报公。 ”朱思忖后遂答允,寇白门短衣匹马带着婢女斗儿归返金陵。寇氏在旧院姊 妹帮助下筹集了 2 万银子将朱国弼赎释。 这时朱氏想重圆好梦,但被寇氏拒绝,她说: “当年你用银子赎我脱籍,如今我也用银子将你 赎回”当可了结。 寇氏归金陵一,人称之女侠,她“筑园亭,结宾客,日与文人骚客相往还,酒酣耳热,或歌 或哭,亦自叹美人之迟幕,嗟红豆之飘零” 。后又从扬州某孝廉,不得意复还金陵,最后流落 乐籍病死。当时文坛祭酒的东林领袖钱谦益作《寇白门》诗追悼曰: “寇家姊妹总芳菲,十八 年来花信迷,今日秦淮恐相值,防他红(蟹)泪一沾衣。丛残红粉念君恩,女侠谁知寇白门? 黄土盖棺心未死,香丸一缕是芳魂。 ”马湘兰 马湘兰()明代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 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 。她秉性灵秀,能诗善画,尤擅画兰竹, 故有“湘兰”著称。她相貌虽不出众, “姿首如常人” ,但“神情开涤,濯濯如春柳早莺,吐 辞流盼,巧伺人意” 。 马湘兰在绘画上造诣很高,当年曹雪芹的祖父曹寅,曾接连三次为《马湘兰画兰长卷》题 诗,共 72 句,记载在曹寅的《栋亭集》里。 《历代画史汇传》中评价她的画技是“兰仿子固, 竹法仲姬,俱能袭其韵” 。在北京故宫的书画精品中也间杂着马氏的兰花册页,发着独异的光 彩,她的绘画在国外一直被视为珍品。在文学上马氏亦颇具才华,曾撰有《湘兰子集》诗二 卷。另有传奇剧本《三生传》剧本。已佚, 《群音类选》中尚存若干曲文。马氏多才多艺,还 通音律,擅歌舞,并能自编自导戏剧。在教坊中她所教的戏班,能演出“西厢记全本” ,随其 学技者,备得真传。 马氏生长于南京,自幼不幸沦落风尘,但她为人旷达,性望轻侠,常挥金以济少年。她的 居处为秦淮胜处,慕名求访者甚多,与江南才子王稚登交谊甚笃,她给王稚登的书信收藏在 《历代名媛书简》 在王稚登 70 大寿时, 中。 马氏集资买船载歌妓数十人, 前往苏州置酒祝寿, “宴饮累月,歌舞达旦” ,归后一病不起,最后强撑沐浴以礼佛端坐而逝,年 57 岁。马氏死 后葬在其宅第,今白鹭洲公园的碧峰寺附近。 在日本东京博物馆中,收藏着一幅中国明代的 “墨兰图” ,此画并非出自名家大师 之手,而是明神宗时期的秦淮名妓马湘兰所作,却被日本人视为珍品。 “墨兰图”上题着这样 一首诗: 何处风来气似兰,帘前小立耐春寒; 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偶然拈笔写幽姿,付与何人解护持? 一到移根须自惜,出山难比在山时。 马湘兰虽然谈不上是诗画名家,但她的兰花图和兰花诗却堪称一绝,是当时文人雅士争相 收藏的宠物。马湘兰之所以能把兰花描绘得出神入画,栩栩如生,全赖于她的爱兰、知兰, 她不但将院宅里种满各色兰花,日日勤加灌护,而且凭着自己的兰心蕙质,能深悟兰花清灵 清雅的气韵,所以才能将兰花的品态展现于画笺和诗笺上。而她自己的品格,因受兰花的熏 陶,也化成一种如兰的圣洁;她的一生,则象一株空谷幽兰,吐芳于世,却又遗世独立,痴 心恋系情郎王稚登,终又未成婚嫁,正如题画诗中所述=囊空难向街头买,自写幽香纸上看。 ” 马湘兰本名马守真,小字玄儿,因祖籍湘南,又酷爱兰花,所以常在画幅中题名 “湘兰子” ,所写的两卷诗集,也命名为《湘兰集》 ,因而人们渐渐称她为马湘兰,真名反而 被人淡忘了。谁也不了解马湘兰的身世底细,只听说她本是湘南一官宦人家的千金小姐,至 于为何只身流落到金陵,在秦淮河畔高张艳帜、卖笑为生,则不得而知。 当时的秦淮河一带,楼馆画舫林立,红粉佳人如云,是金陵的烟花柳巷之地。马湘兰算不 上是个绝色美人,她纤眉细目,瘦弱如柳;却也皮肤白腻,娉娉婷婷。凭着她这只是中等的 姿貌, 能在步步美人的秦淮河畔崭露头角, 主要得力于她清雅脱俗的气质和出类拔萃的才华。 她除了能吟诗作画外,还善谈吐,与人交谈,音如莺啼,神态娇媚,依依善解人意,博古知 今,每能引人入胜。就这样,她在秦淮河畔渐渐成为红人,门前宾客穿梭如织,而且多是些 有身份,有教养的文雅客人。 靠着客人的馈赠,马湘兰也积蓄了一些钱财,便在秦淮河边盖了一座小楼,里面花石清幽, 曲径回廊,处处植满兰花,命名为“幽兰馆” 。马湘兰出则高车驷马,入则呼奴唤婢,虽为青 楼女子,却有着贵妇人一般的气派。马湘兰是个仗义豁达的女性,自己挥金如土,左手来右 手去,对别人也十分大方,曾周济过不少无钱应试的书生、横遭变故的商人以及附近的一些 老弱贫困的人。 送张迎李、老友新客,她的生活看上去多姿多彩,热闹非凡;然而,在别人心目中,她究 竟是一个飘若浮萍的烟花女子,以客人的身份,多是来去匆匆,少有深交者,所以马湘兰的 内心深处其实是寂寞难言的。细雨轻寒的暮春午后,庭院寂寂,花落遍地,客人一时绝了踪 影。马湘兰独对满院残春,平日里压在心底的孤寂之情涌了上来,结成一阕“蝶恋花” : 阵阵残花红作雨,人在高楼,绿水斜阳暮,新燕营巢导旧垒,湘烟剪破来时路, 肠断萧郎纸上句!三月莺花,撩乱无心绪,默默此情谁共语?暗香飘向罗裙去! 置身繁华之中,却独品落寞滋味,灯红酒绿的陪伴下,马湘春却绝少知心人儿;直到她二 十四岁那年,认识了一位落魄才子――长洲秀才工稚登。相传王稚登四岁能作对,六岁善写 擘窠大字,十岁能吟诗作赋,长大后更是才华横溢。嘉靖末年游仕到京师,成为大学士袁炜 的宾客。因当时袁炜得罪了掌权的宰辅徐阶,王稚登受连累而未能受到朝廷重用;心灰意冷 地回到江南故乡后,放浪形骸,整日里流连于酒楼花巷。 王稚登偶然来到“幽兰馆” ,与马湘兰言谈之中,颇为投缘,深交之下,都叹相见太晚。于 是,王稚登经常进出“幽兰馆” ,与马湘兰煮酒欢谈,相携赏兰,十分惬意。 一天,王稚登向湘兰求画,湘兰点头应允,当即挥手为他画了一幅她最拿手的一叶兰。这 种一叶兰图,是马湘兰独创的一种画兰法,仅以一抹斜叶,托着一朵兰花,最能体现出兰花 清幽空灵的气韵来。画上还题了一首七言绝句: 一叶幽兰一箭花,孤单谁惜在天涯? 自从写入银笺里,不怕风寒雨又斜。 诗中描写了兰花的幽寂无依,其实是马湘兰在倾诉自己的心曲,并以试探的口吻,隐约表 达了以身相许的心意。画毕一叶兰,马湘兰意犹未尽,又醮墨挥毫画了一副“断崖倒垂兰” , 上面也题了诗: 绝壁悬崖喷异香,垂液空惹路人忙; 若非位置高千仞,难免朱门伴晚妆。 因马湘兰是欢场中人,最怕王稚登把她看成是一个水性杨花,并无真情的女子,所以特地 作了这副图,表明自己决非路柳墙花,而似悬崖绝壁上的孤兰,非凡夫俗子所能一睹芳泽。 王稚登是何等聪明的人,他当然明白马湘兰诗画中的情义,然而他却顾虑重重。他觉得自 己三十七岁的人了,依然无位无职,前途茫茫,却壮志不灭,不知何时还要赴汤蹈火,拼搏 一番,如此一来,便很难给马湘兰带来庇护和幸福。他深知湘兰是个明敏多情的女人,自己 稍有不慎就可能伤害,甚至毁灭她,不如早早就不作什么承诺,交往起来还能轻松些。因此, 王稚登故意装作不解诗中情怀,随意地收了画,客气地表示谢意。马湘兰只以为他是不愿意 接受自己,暗自伤心不已。但她又无法忘却王稚登,于是两人仍象好朋友一样密切交往,再 也没谈过嫁娶之事。 不久后,京都大学士赵志皋举荐王稚登参加编修国史工作,王稚登以为幸运降临,意气风 发地准备登舟北上,去奔前程。心里还盘算着:等到在京城有所发展后,再回来接马湘兰同 享此生幸福。马湘兰心情复杂地为他设宴饯行,她既为王稚登的离别而伤悲,又为他的得意 而欢喜,悲喜交加,不知所以。王稚登稍稍透露了一些将来要与她共荣的心意,但马湘兰限 于上次的隐伤,没敢接口把事情挑明,只是暗暗在心中种下了希望。辞行席上,马湘兰百般 叮嘱,依依不舍,并即席赋了一首“仲春道中送别”诗相赠: 酒香衣袂许追随,何事东风送客悲? 溪路飞花偏细细,津亭垂柳故依依; 征帆俱与行人远,失侣心随落日迟; 满目流光君自归,莫教春色有差迟。 送走王稚登后,马湘兰竞然悄悄地闭门谢客,以期静待王郎仕途得意而归,自己也好相随 左右,从此脱离这迎张送李的青楼生涯。独守寂寞,百无聊赖之际,马湘兰也曾想借酒消愁, 举杯却慨然而叹: “自君之出矣,不共举琼扈;酒是消愁物,能消几个时?” 春去秋来,寒意渐浓,迟迟不见王郎的音讯,马湘兰却在“幽兰馆”中牵挂着他的冷暖, 吟一首“秋闺曲” ,聊寄情怀: 芙蓉露冷月微微,小陪风清鸿雁飞; 闻道玉门千万里,秋深何处寄寒衣。 不料这次王稚登进京并不得意, 因宰辅徐阶手下一批文人的排挤, 他虽然参加了编史工作, 却尽派给他一些打杂的事,他忍气吞声,日子很不好过。勉强撑到岁末,看到实在无什么前 程可言,索性收拾行装,铩羽而归。 王稚登回江南后,不愿再面对一片痴情的马湘兰,索性把家搬到了姑苏,以绝与马湘兰相 守终生的念头。 两人虽不能成为同林鸟,马湘兰却依然是一往情深,打听到王稚登失意而归,连忙赶到姑 苏去安慰王稚登。也许是两人那种朋友似的相知太深,反而无法结为夫妻,王稚登定居苏州 后,马湘兰每隔一段时日,总要到姑苏住上几天,与王稚登畅叙心曲,却始终没有发展到嫁 娶那一步。不知情的人都不理解他们那种特殊关系,只当他们兄妹之类的亲戚,许多人还把 马湘兰误认为姑苏人氏。 岁月便在这种清淡如水的交往中流逝着,不知不觉中过去了三十余年。这三十年的日子, 马湘兰除了偶尔去姑苏作客外,便是这样度过的“时时对萧竹,夜夜集诗篇,深闺无个事, 终日望归船。 ” 年岁渐老,华颜日衰,门上宾客也愈来愈少,天天陪伴着马湘兰的是落寞和凄怆,正如她 的一阕“鹊桥仙”词所记: 深院飘梧,高楼挂月,漫道双星践约,人间离合意难期。空对景,静占灵鹊,还 想停梭,此时相晤,可把别想诉却,瑶阶独立目微吟,睹瘦影凉风吹着。 就这样,马湘兰为王稚登付出了一生的真情,自己却象一朵幽兰,暗自饮泣,暗自吐芳。 王稚登七十寿诞时,马湘兰抱病赶到姑苏,为他举办了隆重的祝寿宴会,宴会上,她重亮歌 喉,为相恋三十余年的王郎高歌一曲,王稚登听得老泪纵横。在姑苏盘桓了两个月后,马湘 兰返回金陵,已是心力交瘁,油残灯将熄。不久的一个午后,已有预感的马湘兰,仔细地沐 浴更衣,然后端坐在“幽兰馆”的客厅中,悄悄地走完了她五十七岁的人生,临终前,她命 仆人在她座椅四周,摆满了含幽吐芳的兰花。柳如是 ( )。女,本姓杨,名爱,改姓柳,名隐,后改名是,字如是,号河东君,又号蘼 芜君,盛泽镇人,幼年被卖到盛泽归家院名妓徐佛家为养女。受徐教养,柳诗擅近体七言, 分题步韵,作书得虞世南、诸遂良笔法。年稍长,流落青楼。在松江,她以绝世才貌,与复 社、几社、东林党人相交往,常着儒服男装,与诸文人纵谈时势,诗歌唱和。明崇祯十四年 (1641 年) ,东林领袖、常熟钱谦益与柳如是结秦晋之好。两人同居绛云楼,读书论诗相对 甚欢。钱戏称柳如是&柳儒士&。明亡,柳劝钱殉节,在刀、绳、水三种死法中选一。钱面有 难色,如是奋身跳入荷花池,以身殉未遂。钱谦益降清后,遭猜忌被逐回乡,郁郁而死。钱 氏家族乘机向柳如是逼索,如是投缳自尽。 柳如是是活动于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她个性坚强,正直聪慧,魄力奇伟,声 名不亚于李香君、卞玉京和顾眉生。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 疾词: “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 ,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 。 她是嘉兴人,生于明万历五十年,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 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易名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由于她美艳绝代,才 气过人, 遂成秦淮名姬。 她留下了不少值得传颂的轶事佳话和颇有文采的诗稿 《湖上草》 、 《戊 寅卓》与尺牍。 柳如是曾与南明复社领袖张缚、陈子龙友好,与陈情投意合,但陈在抗清起义中不幸战 败而死。柳氏择婿要求很高,许多名士求婚她都看不中,有的只停留在友谊阶段。最后于崇 祯十四年她20余岁时,嫁给了年过半百的东林领袖、文名颇著的大官僚钱谦益。钱氏娶柳 后,为她在虞山盖了壮观华丽的“绛云楼”和“红豆馆” ,违禁小说请删除。柳氏后生有一女。 有“红学“者认为,曹雪芹设计的绛云轩是来自柳氏的绛云楼。 当崇祯帝自缢,清军占领北京后,南京建成了弘光小朝廷,柳如是支持钱谦益当了南明 的礼部尚书。不久清军南下,当兵临城下时,柳氏劝钱与其一起投水殉国,钱沉思无语,最 后走下水池试了一下水,说: “水太冷,不能下” 。柳氏“奋身欲沉池水中” ,却给钱氏硬托住 了。于是钱便腼颜迎降了。钱降清去北京,柳氏留在南京不去。钱做了清朝的礼部侍郎兼翰 林学士,由于受柳氏影响,半年后便称病辞归。后来又因案件株连,吃了两次官司。柳如是 在病中代他贿赂营救出狱,并鼓励他与尚在抵抗的郑成功、张煌言、瞿式耜、魏耕等联系。 柳氏并尽全力资助,慰劳抗清义军,这些都表现出她强烈的爱国民族气节。钱谦益降清,本 应为后世所诟病,但赖有柳如是的义行,而冲淡了人们对他的反感。 郁达夫在《娱霞杂载》中录有柳如是的《春日我闻室》一诗。就文学和艺术才华,她可 以称为“秦淮八艳”这首。著名学者陈寅恪读过她的诗词后, “亦有瞠目结舌”之感,对柳如 是的“清词丽句”十分敬佩。清人认为她的尺牍“艳过六朝,情深班蔡” 。柳氏还精通音律, 长袖善舞,书画也负名气,她的画娴熟简约,清丽有致;书法深得后人赞赏,称其为“铁腕 怀银钩,曾将妙踪收” 。 1666 年钱氏去世时,柳如是还不到五十岁,从此,厄运便降临到柳如是身上.乡里族人聚 众欲夺其房产,柳氏为了保护钱家产业,吮血立下遗嘱,然后解下腰间孝带悬梁自尽,情形极 为悲惨.一代风流奇女,香消玉殒,余恨不斤,而此时距钱谦益去世仅两个月.柳如是死后,不但 为能与钱谦益合葬,反而被逐出钱家坟地,柳如是的墓在虞山脚下,那是一座孤坟,墓前石碑只 一米多一点,上面刻有:河东君(柳如是曾自号河东君).百步之外,钱谦益与原配夫人合葬一墓. 陈寅恪先生著有《柳如是别传》 柳如是,明崇祯十三年冬天, 原朝廷礼部侍郎钱谦益削籍归乡已经两年, 这年的冬夭奇冷, 他所居住的“半野堂”门前也特别冷清,已好久不曾有友人来访了。 一个冬日淡淡的午后,钱谦益坐在书房中打吨,忽听得家人传报: “有客人来访! ”不一 会儿,拜贴就送到了书桌上,钱谦益来了精神,拿过拜帖一看,上面写着: “晚生柳儒士叩拜 钱学士。“柳儒士?”他心里起了疑问,这名字似乎未曾听说过,是谁呢? ” 也许是慕名前来造访的无名晚辈吧,这种人钱谦益接待得不少,如今反正闲居无事,有 个人聊聊也好,于是他让家人有请来客。 待钱谦益慢条斯礼地踱进客厅,来客已站在屋里翘首欣赏墙上的字画了,听到脚步声, 来客连忙转过身来,朝钱谦益深深一辑,恭恭敬敬地称礼道: “晚生见过钱老先生,冒昧造访 还望见谅! ” 钱谦益打量着来客,见他一身兰缎儒衫,青巾束发,一副典型的富家书生打扮,举止虽 有板有眼,身材却异常的娇小,似乎缺少一种男子的阳刚之气。再瞧面貌,明眸生辉,鼻挺 嘴秀,皮肤白嫩,清秀有余而刚健不足。看着看着,钱谦益猛觉得有几分面熟,可搜索枯肠, 始终想不起是在哪里见过。 来客看着钱谦益若有所思的神态, 不禁露出一丝狡黠的笑意, 似乎猜中了主人在想什么, 他也不去打断,只是轻悠悠地吟出一首诗: 草衣家住断桥东,好句清如湖上风; 近日西冷夸柳隐,桃花得气美人中。 “真没想到啊!柳姑娘光临寒舍,有失远迎,得罪!得罪! ”钱谦益热情地请所谓的“柳 姑娘”落了座,又忙着命侍婢上茶奉酒,说是要为柳姑娘驱寒消疲。 这个女扮男装的柳姑娘是谁呢,竟如此惊动名重一方的钱谦益?柳姑娘原来就是苏州一 代名妓柳如是,说起柳如是与钱谦益的交情,那还是两年前的事。那是崇帧十一年初冬,供 职京师的江左才士钱谦益,本已高居礼部侍郎之职,眼看又要提升,却因贿赂上司之事被揭 露,不但受了廷杖之责,而且免去了官职,被迫返回原籍常熟。那时他已五十七岁高龄,猝 遭巨变,心境黯淡悲凉,一路透迤南归。途经杭州时,顺便前往西湖上荡舟闲游,排遣愁怀, 疲倦时便落脚在杭州名妓草衣道人家中。当时恰逢柳如是也客居杭州,是草衣道人门上的常 客,那天正巧将一首游湖时即兴作的小诗搁在了草衣道人的客厅里。钱谦益无意中发现了那 帧诗笺,拿过来轻声诵读: 垂杨小宛绣帘东,莺花残枝蝶趁风; 最是西冷寒食路,桃花得气美人中。 好清丽别致的诗句,诗词大家钱谦益不由得击节称赞,善解人意的草衣道人看在眼中, 心领神会,凑过来道: “明日何不请来柳姑娘一同游湖?”钱谦益自然求之不得。 第二天,一只画舫果然载着三个人悠悠荡荡于西子湖上。一见到柳如是,钱谦益立即生 出一份怜爱之情,这姑娘长得娇小玲戏,一双黑白分明的大眼睛嵌在俊秀的脸蛋上,显得分 外动人。这般小巧的可人儿,腹内竟藏着锦绣诗情,着实令人感叹。柳如是是个性格开朗的 姑娘,虽是与鼎鼎有名的钱谦益初次相见,却毫无拘束之态,谈诗论景,随心所欲。那活泼 可爱的神情,使钱谦益暂时忘却了心中的悒郁,感觉自己也变得年轻起来,一时兴起,竟一 口气吟了十六首绝句, 以表示对伊人的倾慕之情。 柳如是吟来唤起他记忆的就是其中的一首。 西湖一别,钱谦益万万没想到这姑娘还会跑到常熟来看他,女扮男装而至,又给了他一 分额外的惊喜。一番寒喧问候之后,钱谦益留柳如是在“半野堂”住上一段时间,柳如是欣 然应允,似乎她就是抱着这个打算来的。 于是,寂静的“半野堂”中荡漾起一老一少一对忘年之交的笑声,他们一同踏雪赏梅、 寒舟垂钓,相处得竟是那么和谐。为了感谢柳如是的相慰之情,钱谦益命人在附近的红豆山 庄中为柳如是特筑一楼,他亲临现场督工,仅以十天时间,一座精美典雅的小楼就建成了。 钱谦益根据《金刚经》中“如是我闻”之句,将小楼命名为“我闻室” ,以暗合柳如是的名字。 小楼落成之日,他还特写诗抒怀: 清樽细雨不知愁,鹤引遥空凤下楼; 红烛恍如花月夜,绿窗还似木兰舟。 曲中杨柳齐舒眼,诗里芙蓉亦并头; 今夕梅魂共谁语?任他疏影蘸寒流。 钱谦益的一片深情,让柳如是感动不已,她是一个历尽坎坷的女子,成名后虽然也有干 人万人捧着,可无非都是逢场作戏,又有几人能付出真情呢?钱谦益虽是花甲老人,可那份 浓浓情意比一般的少年公子要纯真的多,也许是同样尝过生命的苦涩,才有这种深切的相知 相感吧!感念之余,柳如是回赠了一首“春日我闻室作呈牧翁”的诗: 裁红晕碧泪漫漫,南国春来正薄寒; 此去柳花如梦里,向来烟月是愁端。 画堂消息何人晓,翠帐容颜独自看; 珍贵君家兰桂室,东风取次一凭栏。 几场春雪过后,春风又绿江南岸。桃红柳绿中,钱谦益带着柳如是徜徉于山水间,湖上 泛舟,月下赏山,诗酒作伴,日子过得象神仙一般。这其间,柳如是几次露出以身相许的心 意,而钱谦益每次都在一阵激动之后,悄悄避开这个话题。钱谦益颇有他的一些顾虑:一是 两人年龄悬殊太大,柳如是今年二十四岁,整整比自己小了三十六岁;二是自己身为罪臣, 前途无望,岂不耽搁了人家姑娘的前程!如此想来,他迟迟不肯接纳她,心中却又一刻也舍 不下她。 柳如是则有她的想法:她十五岁沦落风尘,阅人可谓丰富。多才多情的公子为数不少, 可有几个能情有独钟?几个能真正关心体贴女人?十六岁时她曾委身于松江举人陈子龙,陈 公子也算才情横溢,热心教她诗词音律,使她获益不小,可偏偏又性情不合,终于闹得各奔 东西,好让她心伤欲碎。如今遇到的钱谦益,才华自不用说,二十八岁就考成了低俗作品请 删除,诗词享誉一方,虽说年纪大些,可有情有趣,对她又是这般关照,与他在一起,她觉 得生活是那么安稳恬静、有滋有味,年纪相悬又算得了什么呢? 既然两人情投意合,其它还有什么可顾忌的?面对柳如是的一片痴情,钱谦益无法再犹 豫退缩,终于在这年夏天,正式将柳如是娶进了家门。 他俩的婚礼办得别出心裁,租了一只宽大华丽的芙蓉舫,在舫中摆下丰盛的酒宴,请来 十几个好友,一同荡舟于松江波涛之中。舫上还有乐伎班子,在热闹悠扬的萧鼓声中,高冠 博带的钱谦益与凤冠霞帔的柳如是拜了天地,又在朋友们的喝采声中,回到酒席边,喝下了 交杯酒。 婚后,他们老夫少妻相携出游名山秀水,杭州、苏州、扬州、南京、黄山,处处留下他 们相偎相依的身影。柳如是问丈夫爱她什么,钱谦益说道: “我爱你白的面、黑的发啊! ”言 外之意是无一处不爱她;接着,钱谦益又反问娇妻,柳如是偏着头想了想,娇嗔地说: “我爱 你白的发、黑的面啊! ”说完,两人嘻笑成一团,俨然是一对打情骂俏的小情人。 一番游历之后,他们都特别钟情于杭州西湖的明丽风光,于是在西湖畔修筑了一座五楹 二层的 “绛云楼” 画梁雕栋, , 极其富丽堂皇。 夫妻俩安居其中, 日日欣赏西湖上的朝霞夕雨。 春花秋月,时光如诗一般地静静流过。 甲申之变,崇祯帝自缢于煤山,江南旧臣谋划着拥立新君。马士英推崇福王朱由崧,钱 谦益则拥护潞王朱常范,最后福王得势做了弘光皇帝。钱谦益害怕新朝廷与自己过不去,就 赶忙巴结当权的马士英,竟也获了个礼部尚书之职,虽是空衔,却让他觉得安稳而风光。 可是不久清军攻破了南都,弘光朝廷为时一年的生命宣告结束,中国顿时成了满清的天 下。钱谦益作为旧朝遗臣,又是一方名士,必定会引起新政权的注意,不奉新朝便忠旧主, 他面临着命运的选择。柳如是目睹了清兵破城、扫荡江南的种种惨象,内心悲愤不已,如今 既然已是清朝的天下,她劝钱谦益以死全节,表示忠贞之心。钱谦益思索再三,终于点头同 意了柳如是的建议,两人说好同投西湖自尽。这是一个初夏的夜晚,钱谦益与柳如是两人自 己驾了一叶小舟,飘进了西湖。朦胧的月光冷冷地照着他们,柳如是一脸悲切而圣洁的表情, 而钱谦益却露出几分不安。船上摆着几样菜肴和一壶酒,柳如是斟好酒,端一杯给丈夫,自 己举起一杯,缓缓说道: “妾身得以与钱君相识相知,此生已足矣,今夜又得与君同死,死而 无憾! ”钱谦益受她的感染,也升出一股豪壮的气概,举杯道: “不求同生,但求同死,柳卿 真是老夫的红颜知已啊! ”两人幽幽地饮完一壶酒,月儿也已偏西,柳如是率先站起身来,拉 着钱谦益的手,平静地说: “我们去吧! ”钱谦益从酒意中猛地惊醒过来,忙伸手到船外搅了 搅水,抬头对柳如是说: “今夜水太凉,我们不如改日再来吧?” “水冷有何妨!“老夫体弱,不堪寒凉。 ” ”柳如 是知道他是难舍此生,心有悔意,此时她也满怀悲凉,无心劝他什么,只有紧紧偎在他怀中, 一直坐到天亮。 钱谦益推说水凉不肯再去投湖自尽,柳如是只好退让二步,说: “隐居世外,不事清廷, 也算对得起故朝了。 ”钱谦益唯唯表示赞同。 几天后。钱谦益从外面回来,柳如是发现他竟剃掉了额发,把脑后的头发梳成了辫子, 这不是降清之举吗?柳如是气愤得说不出话来,钱谦益却抽着光光的脑门,解嘲道: “这不也很舒服吗?”柳如是气得冲回了卧室。 其实,钱谦益不但是剃了发,甚至还已经答应了清廷召他入京为官的意图。他已经想通 了,管他何朝哪代,我目的自为官,实实在在还没有过足官瘾呢! 柳如是百般劝说无济于事,钱谦益仍然踌躇满志地收拾行装,一心入京图谋前程,临行 前夕,正逢中秋佳节,柳如是与钱谦益泛舟西湖之上,一个是悲伤缠绵,一个是满怀喜悦, 这一夜,两人与往常不一样。都闷闷地饮酒,很少说话。柳如是看着眼前熟悉的湖光月色, 吟了一首诗给钱谦益: 素瑟清樽迥不愁,ピ莆硭谱甭ィ 夫君本志期安桨,贱妾宁辞学归舟。 烛下鸟笼看拂枕,凤前鹦鹅唤梳头; 可怜明月三五夜,度曲吹萧向碧流。 她想用柔情和宁静甜蜜的生活图景挽留住丈夫,可钱谦益已动功名之心,一下子哪里收 得回来。 钱谦益到京城后混得并不理想,他一心想着宰相的高位,最终还只是得了个礼部侍郎的 闲职,不免有些心灰意冷。而远在西湖畔独居的柳如是接二连三地写来书信,一面倾诉相思 之苦,一面劝他急流勇退,回去与她同享纵情山水之间的隐居生活。慢慢地,钱谦益动了心, 想到: “功名富贵,贵在知足,年逾花甲,夫复何求! ”终于下定了决心,于是向朝廷托病辞 官,很快便获得了应允,脱下官袍,再度回乡。 西湖边,钱谦益与柳如是又开始了那种田园牧歌式的生活。顺治五年,柳如是生下了一 个女儿,老年得千金,钱谦益喜不胜收,更加醉心于平淡而欢乐的小家庭生活。树欲静而风 不止,就在这一年,一件飞来的横祸又落在了钱谦益的头上。他的门生黄毓琪因写诗讽刺清 廷而受责,事情竟连蔓带枝地牵连到钱谦益身上,他被总督衙门捕入了大牢。丈夫的性命危 在旦夕,产后卧病在床的柳如是挣扎着起来,冒死上书总督府,要求代夫受刑。总督府感其 诚心苦意,又查证钱谦益确无乱上之举,便将他放了出来。经历了四十天牢狱之苦的钱谦益 无惊无险地度过了劫难,更加看破了尘世,对柳如是也更加敬重了。 宁静的生活又过了十余年,钱谦益八十三岁那年病殁于杭州。丈夫死后。四十七岁的柳 如是受到钱氏家族的排斥,为了家产之事,那些人与她纠缠不休。丈夫去了,她失去了依靠, 也失去了生活的希望,就在当年,她用三尺白绫,结束了自己风风雨雨的一生,追随钱谦益 于九泉之下。薛涛 薛涛,768~832,字洪度,唐朝长安人,生于大历五年,卒于大和六年。幼年随父郧流寓成 都,八九岁能诗,父死家贫,十六岁遂堕入乐籍,脱乐籍后终身未嫁。后定居浣花溪。知音 律,工诗词。创“薛涛笺” 。薛涛正式集子叫《锦江集》 ,共五卷,诗五百余首,惜未流传下 来。后世各家所本的明本《薛涛诗》一卷,是从《万首唐人绝句》等选本拼凑起来的。 涛於晚岁迁入城内西北隅之碧鸡坊,创吟诗楼,栖息其上。 韦皋镇蜀之初(贞元元年、公元七八五年) ,南越献孔雀一只,皋依涛意,於使宅开池设 笼以栖之。至大和五年(公元八三一年)秋,孔雀死。次年夏,涛亦卒。一些诗词中提到的 “韦令孔雀”也就是指的这段史话。 薛涛字无女子气,笔力峻激。其行书妙处,颇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学,亦卫夫人之流也。 每喜写己所作诗,语亦工,思致俊逸,法书警句,因而得名。若公孙大娘舞“剑器” ,黄四娘 家花,托於杜甫而后有传也。然涛字真迹今皆佚。 薛涛自贞元初被罚赴边回,即退隐於成都西郊之浣花溪甚久。浣花之人多业造纸,涛惜 其幅大,不便写己所作小诗,因命匠狭小之,又性喜红色,乃创深红小笺。后世流行之红色 小八行纸,薛涛笺也。至于称浣花笺、松花笺、十样蛮笺为涛笺者,实误。浣花殆假借地名; 松花恐浣花笔误,况松花嫩绿色;而十样笺出自北宋。时谢景初於浣花溪专造十色笺(深红、 粉红、杏红、明黄、深青、浅青、深绿、浅绿、铜绿、浅云) ,号谢公笺。 薛涛井旧名玉女津, “水味甘冽,异於江泉。 ”乃因井傍锦江,源出江泉,又经砂滤过耳。 传涛造笺系自此井取水,无考。然明藩确取此井之水造纸,且以上贡。康熙三年(公元一六 六四年)三月,冀应熊始书薛涛井三字,立石碑於井傍。嘉庆十九年(公元一八一四年) ,四 川总督常明奉敕建雷祖庙於井左,布政使方积与王启锟等,因建吟诗楼、浣花亭於井右。 居人汲井为酒,名薛涛酒,甚美。但是,薛涛制笺系自所谓薛涛井取水之说,明代始尔, 斯已谬矣。清初忽有用薛涛井水酿酒之事,自更与涛无关。但已吟咏不绝,皆附丽而已。 薛涛坟在今成都市东郊、望江楼公园东、锦江之滨,四川大学校园内。 晚唐郑谷(字守愚) 《蜀中》三首之三云: “渚远江清碧簟纹,小桃花绕薛涛坟。朱桥直 指金门路,粉堞高连玉垒云。窗下断琴翘凤足,波中濯锦散鸥群。子规夜夜啼巴蜀,不并吴 乡楚国闻” ,其中“小桃”者,上元前后(正月)即著花,状如垂丝海棠,非桃树开花在季春 也。薛涛(770-832) :字洪度。父薛郧是一京都小吏,安史之乱后居成都,薛涛于唐代宗大历三 年出生。 薛涛幼时即显过人天赋,八岁能诗,其父曾以“咏梧桐”为题,吟了两句诗: “庭除一古桐, 耸干入云中” ;薛涛应声即对: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薛涛的对句似乎预示了她一生的 命运。十四岁时,薛郧逝世,薛涛与母亲裴氏相依为命,迫于生计,薛涛凭自已过人的美貌 及精诗文、通音律的才情开始在欢乐场上侍酒赋诗、弹唱娱客,被称为“诗伎” 。 唐德宗时,朝廷拜中书令韦皋为剑南节度使,统略西南,韦皋是一位能诗善文的儒雅官员, 他听说薛涛诗才出众,而且还是官宦之后,就破格把乐伎身份的她召到帅府侍宴赋诗,薛涛 遂成为成都著名营伎(供镇守各地的军事武官娱乐所用的乐伎) 。一年后,韦皋惜薛涛之才, 准备奏请朝廷让薛涛担任校书郎官职,后虽未付诸现实,但“女校书”之名已不胫而走,同 时也被世人称为“扫眉才子” 。后来,韦皋因镇边有功而受封为南康郡王,离开了成都。继任 剑南节度使的李德裕,同样非常欣赏薛涛之才,在薛涛的有生之年,剑南节度使总共换过了 十一位,而每一位都对她十分青睐和敬重,她的地位已远远地超过了一般的绝色红伎。 当时与薛涛交往的名流才子甚多,如白居易、牛僧儒、令狐楚、辈庆、张籍、杜牧、刘禹锡、 张祜等,都与薛涛有诗文酬唱,但真正让薛涛动了深情的却是元稹,薛涛初见元稹时已四十 二岁,比元稹大十一岁,当时元稹任监察御史,于唐宪宗元和四年春天奉朝命出使蜀地,两 人在蜀地共度了一年。 薛涛在闲雅之余,常把乐山特产的胭脂木浸泡捣拌成浆,加上云母粉,渗入玉津井的水,制 成粉红色的特殊纸张,纸面上呈现出不规则的松花纹路,煞是清雅别致,她便用这种纸来誊 写自己作的诗,有时也送些诗笺给友人,人们把这种纸笺称为“松花笺”或“薛涛笺” 。唐人 喜用彩笺题诗或书写小简,其实都是学了薛涛的样。 晚年,薛涛在成都远郊筑起吟诗楼,隐居其中,直至唐文宗太和五年逝世,时年六十二岁。 当时的剑南节度使段文昌为她亲手题写了墓志铭,并在她的墓碑上刻上“西川女校书薛涛洪 度之墓” 。 薛涛诗集名《锦江集》 ,共五卷,诗五百余首,可惜未流传下来。在全唐诗中收录其诗八十九 首。史存 涛好制小诗,惜其幅大,狭小之,蜀中号薛涛笺。或以营妓无校书之号,韦南康欲奏之而罢, 后遂呼之。胡曾诗曰:万里桥边女校书,枇杷花下闭门居。扫眉才子知多少,管领春风总不 如。--《唐诗纪事》诗存井梧吟 庭除一古桐,耸干入云中。 (父郧句) 枝迎南北鸟,叶送往来风。 (涛句) 鸳鸯草 绿英满香砌,两两鸳鸯小。 但娱春日长,不管秋风早。谢道韫 谢道韫(约 376 年前后在世) ,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县)人。东晋女诗人。东晋后期打败苻 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名将谢安之侄女,安西将军谢奕之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羲 之之子王凝之之妻。公元 399 年王凝之为孙恩起义军所杀,她一直寡居会稽。谢道韫识知精 明,聪慧能辩,叔父谢安曾问她:《毛诗》何句最佳?”答: “ “吉甫作颂,穆如清风。仲山甫 永怀,以慰其心。 ”安称赞她有“雅人深致” 。一次谢安召集儿女子侄讲论文义,俄而大雪骤 下,安问道: “白雪纷纷何所似?”安侄谢朗答: “撒盐空中差可拟。 ”道韫说: “未若柳絮因 风起。 ”安大悦。这一咏雪名句,盛为人所传诵。今存散文《论语赞》一篇和《泰山吟》 (一 作 《登山》 、 《拟嵇中散咏松诗》 二首。 《拟嵇中散咏松诗》 借歌咏松树以抒发人生无常的感慨。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 CR 后嫁给庾氏。据 《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所以说,她虽出身名门,却也 命运多舛。 谢道韫(349―409),东晋女诗人,著名才女。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她出身于晋代王、 谢两大家族中的谢家,CR 后又是王家的媳妇。谢道韫是东晋后期打败苻坚的百万大军的一代 名将谢安的侄女,安西将军谢奕的女儿,大书法家王羲之的二儿媳,王凝之的妻子。谢道韫 聪慧有才辩,被后人称之为绝代才女、奇女。 在谢家众多的儿女中,历史上所说的“谢家风范” ,在谢道韫身上表现得最为突出。因此,谢 道韫的才情倍受伯父谢安的欣赏。有一次,谢安问谢道韫:《毛诗》中哪首诗写得最好?” “ 谢道韫轻松地回答道: “周朝贤臣文能安邦、 武能治国的尹吉甫写的 《民》 一诗最好, ‘词 其诗 清句丽,穆如春风’”谢安与自己的这位侄女也有着同样的感觉。但他怎么也没有想到谢道 。 韫对《诗经》也读得如此之熟。谢安当即称赞谢道韫颇有“雅人的深致” 。 还有一年冬天,天空中雪花纷纷扬扬,谢家子弟正围坐在火炉旁谈诗论文。雪越下越大,谢 安笑了笑问在座的侄儿侄女们: “白雪纷纷何所似(大雪纷纷而下像什么样子)?” 谢朗答道: “撒盐空中差可拟(像是空中撒下的一把白花花的盐)。 ”谢朗是谢安的二哥谢据的 儿子,谢安听了侄儿的回答后,没置可否,只是默不作声。 谢道韫随即答道: “未若柳絮因风起(满天飞舞的雪花就像春天随风起舞的柳絮)。 ”听了谢道 韫的回答,谢安一面鼓掌,一面口中对谢道韫的文学才华赞赏不已。此后,人们称有文学才 能的女子为“咏絮之才” 。 从此谢安心中一直在暗自盘算,一定要给自己的这位侄女物色一位才华相配的丈夫。时下人 们都知道王家子弟个个才华出众,谢安自然也想到在王家子弟中挑选一个。谢安最初的意思 是想将侄女许配给王羲之的第五子王徽之,不久得知王徽之“雪夜访戴”一事以后,谢安担 心王徽之是一个办事随心所欲,不能始终如一的人。因而选择了他的哥哥,王羲之的次子王 凝之做他的侄女婿。 王凝之字叔平,为人禀性忠厚,行止端方。有较深厚的文学造诣,工草隶。历任江州刺史、 左将军及会稽内史。 谢道韫 15 岁时嫁到王家后,恪尽妇道,受到王家老少的一致好评,都认为她是一位难得的好 媳妇。 晋代清谈之风盛行,文人雅士,经常围坐在一起,一杯茶,一壶酒,天南地北,无所不谈。 连大家闺秀也常常参与其中,发表各种高见,不过女子参加其中的讨论,则先要设置 好“青 绫幕幢” ,然后,端坐其中,使那些与之对谈的男性士人只闻其声,不见其人。 有一次,凝之的弟弟献之与友人讨论诗文,正被友人说得理屈词穷,处于尴尬境地之时,被 从这儿经过的他的嫂嫂谢道韫听到了。谢道韫二话没说,立即躲到屏风后面参加了讨论。谢 道韫接着献之的话说下去,并在他的基础上引经据典,大加发挥,讲得条条有理,使友人无 言以对,只好甘拜下风。在座的人对谢道韫的才华无不折服。 不过谢道韫嫁给凝之后,对她的这位丈夫还是有点恨铁不成钢的感觉。一次,谢道韫的叔父 问她: “王郎(指王凝之),逸少(王羲之)子,不恶,汝何恨也?”道韫回答说: “一门叔父则 有阿大(指谢安),中郎(指谢万),群从兄弟复有封(谢韶的小名),胡(谢郎的小名),羯(谢玄 的小名),末(谢川的小名),不意天壤之间乃有王郎! ”这段话的意思是说,丈夫王凝之比起 她的众位叔父及各个兄弟那要差得多。谢道韫对丈夫王凝之的评价是正确的。 其后,以海盗起家的匪盗孙恩作乱,并率兵进攻会稽。时任会稽内史的王凝之,手握军政大 权。面对强敌的进攻,部下劝他早作准备,而一味相信道教的他却居然相信道祖能保佑一郡 百姓不遭涂炭,于是闭门祈祷,然后告诉部下说: “吾已请大道,许鬼兵相助,贼自破矣。 ” 致使贼兵一到城下,便长驱直入,王凝之及其子女都被贼兵杀害。 谢道韫目睹丈夫和儿女蒙难的惨状,怒火万丈,于是手持兵器带着家中的女仆向贼兵冲去。 谢道韫杀死贼兵数人。然而终因寡不敌众,被贼兵俘虏,此时她还抱着只有 3 岁的外孙刘涛。 孙恩以为谢道韫抱的这个孩子就是王家的后代,随即下令部下将这孩子杀死。谢道韫面对刽 子手,正气凛然地对孙恩厉声喊道: “事涉王门,何关他族?这个孩子是我的外孙刘涛,你们 一定要杀他,那就先杀了我吧! ” 孙恩早已听说过谢道韫是一位才华出众的女子,今日又见她义正词严,毫不畏惧的样子,不 免也被她所折服,于是改容相待,不但没有杀死她的外孙刘涛,而且也没有加害于谢道韫, 还派人将她和她的外孙刘涛一起送回会稽。从此谢道韫寡居会稽,直至离开人世。 孙恩之乱平定之后不久,新任会稽郡守的刘柳前来拜访过谢道韫。事后,刘柳常对人夸奖谢 道韫说: “内史夫人风致高远,词理无滞,诚挚感人,一席谈论,受惠无穷。 ” 谢道韫所著诗、文集原有两卷,后散佚,今存文 1 篇,诗 2 首。 谢道韫和丈夫王凝之有四子一女。四子是蕴之,平之,亨之,恩之。一女 CR 后嫁给庾氏。据 《晋书?烈女传》记载,谢道韫的子女在孙恩之乱中全部遇难。鲍令晖 南朝宋女诗人。生卒年不详。东海(治所在今山东郯城)人。鲍照之妹。钟嵘《诗品》说她 是南齐人,但从鲍照的《请假启》中讲到仅有的一个妹妹死去等语看来,她似乎在宋孝武帝 时就已去世。 据钟嵘《诗品》载,鲍照有一次曾对孝武帝刘骏说:&臣妹才自亚于左□,臣才不及太冲尔。 &可见鲍令晖诗才出众。其诗今存 7 首,其中为人所传诵的是拟古之作。如《题书后寄行人》 、 《拟客从远方来》等。钟嵘说她的诗&往往崭绝清巧,拟古尤胜&,但又批评她&百愿银 y 矣&, 这大约是指她那些诗主要写相思之情。这些诗多凄婉之辞,真挚感人,如&木有相思文,弦有 别离音;终身执此调,岁寒不改心&等。 其诗见于《玉台新咏》 。今人钱仲联《鲍参军集注》附有鲍令晖诗。 “崭绝清巧”鲍令晖 凌迅 梁代诗歌理论批评家钟嵘认为,南北朝宋齐两代能诗文的女子,只有鲍令晖、韩兰英两人。 钟嵘说: “令晖歌诗,往往崭绝清巧。 《拟古》尤胜,唯《百愿》银 y 矣”“兰英绮密,甚有 。 名篇” (俱见《诗品》下卷) 。鲍令晖曾有《香茗赋集》刊行于世,今已散佚,仅存诗六题七 首;韩兰英的诗文,则全部佚失,因此,鲍令晖就成了宋、齐两代唯一留有著作的女文学家 了。 鲍令晖是“元嘉三大家”之一的鲍照的妹妹。鲍令晖的诗才虽不如鲍照,可是,鲍照却对宋 孝武帝这样说过: “臣妹才自亚于左芬,臣才不及左思。( ”《诗品》下卷)左思,是晋太康文 坛上重要作家,曾以他的《三都赋》而使“洛阳纸贵” 。左芬是左思的妹妹,晋武帝的贵嫔, 写有《离思赋》《啄木鸟》等诗文。鲍照在这里是自谦,然而却把鲍令晖与左芬相提并论, 、 并为有似左芬一样才华的妹妹而自豪。在中国文学史上,一家父子、兄弟、夫妻为文学家的 多有,似左思兄妹一样同为文学家的则罕见。因此,鲍照以有一位才华横溢的妹妹而自豪, 也并不奇怪。 关于鲍令晖的生平绝少史料记载。关于她及鲍照的籍贯,也大有分歧。有说涟水人,有说是 灌云人,其实他们是山东郯城人,而后徙居建康的。这个问题,张志岳同志在《鲍照及其诗 新探》《文学评论》1979年第一期)一文中已经论明,在此不必赘述。鲍令晖生活在一 ( 个贫寒的士族家庭。鲍照谈及他们一家的情况说: “臣北州衰沦,身地孤贱。 ”又说: “束菜负 薪,期与相毕。( ”《鲍参军集注?拜侍郎上疏》 )鲍照说他们一家要靠自己挑柴、捆菜维持生 活,是有夸张成分的。然而在南北朝那种“上品无寒门,下品无世族”的讲求门第的时代, 鲍照说“身地孤贱” ,相比之下,并非为过。鲍照一家,生丁孤单,只有妹妹鲍令晖与鲍照朝 夕相伴,所以兄妹之间亲爱异常。鲍照曾写有抒发自己离家羁旅惆怅情怀的《代东门行》 ,兄 妹深情溢于言表。 伤禽恶弦惊,倦客恶离声。离声断客情,宾御皆涕零。涕零心断绝,将去复还诀。一息不相 知,何况异乡别。遥遥征驾远,杳杳白日晚。居人掩闺卧,行子夜中饭。野风吹草木,行子 心肠断。食梅常苦酸,衣葛常苦寒。丝竹徒满座,忧人不解颜。长歌欲自慰,弥起长恨端。 这首诗写自己离家时的伤感情景,而送行的人之中当然是以鲍令晖为主角。一路上鲍照脑海 里萦绕着的就是满脸泪痕的鲍令晖,当他“栈石星饭,结荷水宿,旅客贫辛,波路壮阔” ,来 到大雷池边,思乡之情更为浓重沉郁,对鲍令晖的怀念更为急迫,于是挥毫写成了“超绝笔 墨蹊径”的《登大雷岸与妹书》 ,详细地向鲍令晖诉说了自己旅途的所见所闻,并谆谆告诫妹 妹: “寒暑难适,汝专自慎,夙夜戒护,勿为我念。 ” 这些情意深长的诗文,传到鲍令晖的手中,使她如睹鲍照的艰难旅程,于是写下了短馐楹蠹 男腥恕返拇鹗??/P& 自君之出矣,临轩不解颜。砧杵夜不发,高门昼常关。帐中流熠耀,庭前华紫兰。物枯识节 异,鸿来知客寒。游用暮冬尽,除春待君还。 在此鲍令晖向鲍照诉说:自从鲍照离家之后,自己从来没有欢畅过的时候。坐在窗前,望着 鲍照离家的路,忧思则为更甚。夜晚不敢启动砧杵,一使用砧杵,就会勾起思念,只好早早 闭上大门。帐中,流萤作伴;庭中,紫兰为友。从草木的枯落,知道时序的变化;信使带来 的信,知道客行者的寒冷。只盼着暮冬一过,游客将随着春天一起到来。 鲍照赶到任所,可能没有立即回家省亲,从而使鲍令晖叮咛的“除春待君归”的意愿落空。 于是鲍令晖又写了.一首《示行人》 : 桂吐两三枝,兰开四五叶。是时君不归,春风徒笑妾。 桂谢兰开,经秋至春,行人未归,鲍令晖站在和煦的春天里,看到花落花开,经春复始,而 自己的愿望尚不及春风来的及时,好象势必会招来春风的嘲讪,所以使自己很不好意思。这 首小诗,时序的转换,由桂及兰,写得自然,毫无牵强转折的痕迹。情感的寄寓,借东风催 绽春花,表达得蕴藉深厚有致,绮丽而又庄重,蕴藉而又明快,淡雅而又浑朴。诚如王夫之 所称道的那样: “小诗本色,不嫌迫促, ‘松下问童子’篇,盖从此出。( ”《船山古诗评选》 ) 鲍令晖比鲍照先死。当时鲍照患病,有着悲观的下世之想。当他得知鲍令晖去世的噩耗,回 顾平生“孤苦风雨” ,只有鲍令晖与自己“天伦同气” ,现在失去患难与共的同胞,又“存没 永诀,不获计见”“私怀感恨,情痛兼深”《鲍参军集注?请假启又》。先时,上司只批准 , ( ) 鲍照在家休假三十天。妹妹的死,及老母的孤苦,这些情景使鲍照再次要求请假一百天,以 期抚问自己的凄苦之心。可是鲍照失去爱妹的沉痛的心,又怎能在短期内慰平呢?特别是居 家,睹怀旧物,更增添了自己的沉重心情。他在早晨登上南山,睹视埋在垅土中的胞妹,时 又值清秋, “露团秋槿,风卷寒萝” ,更助情怀,因此“凄枪伤心,悲如之何” 。于是写下了《伤 逝赋》《伤逝赋》抒写鲍照悼念鲍令晖郁结愁苦的心肠,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从中可见鲍 。 氏兄妹的深挚感情。 鲍氏兄妹之间的情谊,促使他们诗文往还,表达各自的怀念和相互的关切。这些不仅形成了 鲍照诗文的一个主题,铸成为传世名篇,而且也构成鲍令晖诗作的一大主题。令晖诗文,情 意深厚,蔚为可观,终成蜚声文坛的重要作家。 鲍令晖的诗作,尚有另外四题六首。其一为《拟青青河畔草》 ,其二为《客从远方来》 ,其三 为《古意赠今人》 ,其四为《代葛沙门妻郭小玉诗》二首。这些诗,均属拟古乐府诗题之作。 因此钟嵘说鲍令晖“拟古尤胜” 。尤胜之处,就在于构思结句“往往崭绝清巧” 。仅以《拟青 青河畔草》为例,可见鲍令晖诗歌创作的这一基本特色。 袅袅临窗竹,蔼蔼垂门桐。灼灼青轩女,泠泠高台中。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人生谁不 别,恨君早从戎。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这首诗是拟《古诗十九首》中的《青青河畔草》而成的。两首相较,二者虽然有某些手法的 相似之处,然而由于两首所抒写的人物的身份不同,情感也就不同,因而也就给人以“青出 于蓝而胜于蓝”之感。前者是写的荡子之妇,后者则是征夫之妇;前者是青楼倡女,后者则 是端庄淑女;前者是怨诽浪荡的荡子,后者则是思念远戎的征夫。由于人物身份的不同,所 表达的情意不仅在方式上显著有别,而且在抒发感情的内涵上也有厚薄之差。前者是一个出 身倡家的女子,难耐寂寞而对荡夫直泻怨谤,不仅直而显,而且浅而薄。后者则是运用比兴 手法,向征夫诉说自己的情怀以明志: “明志逸秋霜,玉颜艳春红。 ”这就把思妇的坚贞之志、 高洁之趣自然托出。 “鸣弦惭夜月,绀黛羞春风” ,含情脉脉地道出了自己的企望及这一企望 得不到实现的哀苦。鲍令晖借旧题而发新意,是颇有创造性的。 鲍令晖的这四题五首,皆属思妇思念征夫之属。鲍令晖是否有北戍的丈夫,难以考订。可能 有,也可能是纯系拟古。但是不论那种情况,鲍令晖的拟古之作,皆得心应手,且多有创格。 钟嵘对此,曾有微词,批评说: “唯《百愿》银 y 矣” ,也就是指责她感情过于外溢而不够含 蓄。其实,这些诗作,出自一位女性之手,助之以充盈的才思,使其表现的情感丰满深厚, 应当说是一个长处,而不应该把它当作瑕疵看待的。至于陈胤倩说鲍令晖的诗作“亦是子夜 之流” ,完全视鲍令晖的诗作为绮丽的南朝情歌,那是不无偏颇的。 鲍令晖由于生活的视野所限,她的诗作除写离思别恨之外,没有多少深厚的社会内容。可是 她的诗作,拟古而创新,结思巧妙而又纯厚的手法,还是有一些借鉴之处的。既然封建时代 的钟嵘能在他简约的文学专著中,给于这样一位有才思的女文学家留有一席之地,我们则有 更多的理由来予以评说。左芬 【左芬】 (?―300)字兰芝,芬一作薄N夜钤绲呐恕I俸醚В谱魑摹N涞坼伞 今存诗、赋、颂、赞、诔等 20 余篇,大都为应诏而作, 《离思赋》最著名。原有集,已失传。 晋武帝司马炎闻听诗人左思的妹妹左芬才情过人即纳入后宫,左芬因为德才超群每每被帝王 群臣赞赏,使后宫佳丽见妒。一贯荒唐渔色的司马炎是历史上最无耻无为的帝王之一,左芬 被封为贵妃, 不过是司马炎为自己博得惜才的虚名, 《晋书》 中称左芬 ‘姿陋体羸, 常居薄室’ 。 《啄木诗》是左芬淡泊自律的生活写照。她入选嫔妃后,长居深宫,物质生活虽然十分丰富, 但精神生活却非常空虚,因而她写诗主要是描绘宫中的凄凉生活和青春被葬送的无限悲哀。 《杂感诗》是其代表作之一。她的诗构思新颖,感情充沛,是中国古代诗歌的优秀作品。左芬诗集 感离诗 自我去膝下。忽u再期。 邈邈浸弥远。拜奉将何时。 披省所赐告。寻玩悼离词。 仿佛想容仪。欷[不自持。 何时当奉面。娱目于书诗。 何以诉辛苦。告情于文辞。 啄木诗 南山有鸟。自名啄木。 饥则啄树。暮则巢宿。 无干于人。唯志所欲。 此盖禽兽。性清者荣。 性浊者辱。离思赋 左芬 生蓬户之侧陋兮,不闲习于文符。不见图画之妙像兮,不闻先哲之典谟。既愚陋而寡识 兮,谬忝厕于紫庐。非草苗之所处兮,恒怵惕以忧惧。怀思慕之忉怛兮,兼始终之万虑。嗟 隐忧之沈积兮,独郁结而靡诉。意惨愦而无聊兮,思缠绵以增慕。夜耿耿而不寐兮,魂憧憧 而至曙。 风骚骚而四起兮,霜皑皑而依庭。日暧而无光兮,气死跻再濉;吵钇葜喔匈猓 患涕泪之自零。昔伯瑜之婉娈兮,每彩衣以娱亲。悼今日之乖隔兮,奄与家为参辰。岂相去 之云远兮,曾不盈乎数寻。何宫禁之清切兮,欲瞻睹而莫因。仰行云以[欷兮,涕流射而沾 巾。 惟屈原之哀感兮,嗟悲伤于离别。彼城阙之作诗兮,亦以日而喻月。况骨肉之相于兮, 永缅邈而两绝。长含哀而抱戚兮,仰苍天而泣血。 乱曰:骨肉至亲,化为他人,永长辞兮。惨怆愁悲,梦想魂归,见所思兮。惊寤号G, 心不自聊,泣涟兮。援笔舒情,涕泪增零,诉斯诗兮。注:左芬,西晋人,左思之妹,晋武帝司马炎闻其文名,纳入宫中, “受诏作愁思之文”写下 此赋。属宫怨一体。附:左思 《悼离赠妹诗二首》 郁郁岱青 海渎所经 阴精神灵 总角岐嶷 龆龀夙成 比德古烈 幽思泉涌 乃诗乃赋 飞翰云浮 匪惟见慕 善诱善导 斟酌诸姬 积德弥高 用心弥奥 伊我之 女子有行 实远父兄 骨肉之思 岂惟二龄 相见未克 虽同京宇 仰瞻参商 沈忧内塞 何以抒怀 默识若记 下笔成篇 行显中 至情至念 惟父惟兄 悲其生离为祥为祯 峨峨令妹 异世同声 厥德伊何 藻星布 光曜邦族 言成典诰 匪惟辞章 妹之曜 惟我惟妹 固有归宁 何悟离拆 殊邈异国 越鸟巢南 告情翰墨 穆穆令妹 名播八蕃 以兰之芳 泣下交颈 桓山之鸟应期挺生 如兰之秀 如芝之荣 塞渊其虑 厥声伊何 日新其誉 名驰时路 翼翼群媛 是瞻是慕 多才多巧 黼黻文绣 几微要妙 惟同生 早丧先妣 恩百常情 隔以天庭 自我不见 於今二龄 胡马仰北 自然之恋 禽兽罔革 有德有言 才丽汉班 明朗楚樊 以膏之明 永去骨肉 内充紫庭 四子同巢 将飞将散 悲 忉忉 惟彼禽鸟 犹有号 会日何短 隔日何长 去去在近 上下欷 云往雨绝 瞻望弗及 忆既乖既离驰情 何寝不梦 何行不想 其 伊何 寤寐惊悸况我同生 仰瞻曜灵 含辞满胸 延伫中衢 ● 静言永念 咏尔文辞载忧载劳 将离将别 置酒中堂 杯不饮 涕 纵横 爱此寸光 何以为赠 勉以列图 何以为诫 申以诗书 郁愤不舒 燕燕之诗 伫立以泣 送尔涉涂 涕泗交集形留神往 优思成疚 结在精爽 其思伊何 发言流泪 玩尔手笔 执书当面 聊以永日朱淑真 朱淑真(约 1131 年前后在世) 女,一作淑贞,号幽栖居士。盐官县人。其父曾在浙西做官, 家境优裕。幼颖慧,博通经史,能文善画,精晓音律,尤工诗词。素有才女之称。因父母作 主,所嫁志趣不合,婚后生活很不如意,抑郁而终。作品为其父母焚毁,后人将其流传在外 的辑成《断肠集》(诗)2 卷, 《断肠词》1 卷及《璇机图记》 ,辗转相传,有多种版本。其诗词 多抒写个人爱情生活,早期笔调明快,文词清婉,情致缠绵,后期则忧愁郁闷,颇多幽怨之 音, 流于感伤。 作品艺术上成就颇高, 后世常与李清照相提并论。 流传颇广的 《生查子》 : “……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一阕,长期以来被认为朱淑真所作,近来学术界认为实是欧阳修 作。朱淑真籍贯身世,历来说法不一, 《四库全书》中定其为“浙中海宁人” 。其墓在杭州青 芝坞。朱淑真断肠词全集 朱淑真:宋女作家。号幽栖居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祖籍歙州(州治今安徽歙县) , 南宋初年时在世。生于仕宦家庭,相传因婚嫁不满,抑郁而终。能画,通音律。词多幽怨, 流于感伤。也能诗。 有诗集《断肠集》 、词集《断肠词》 。忆秦娥 正月初六日夜月 弯弯曲,新年新月钩寒玉。钩寒玉,凤鞋儿小,翠眉儿蹙。 闹蛾雪柳添妆束,烛龙火树争驰逐。争驰逐,元宵三五,不如初六。浣溪沙 清明 春巷夭桃吐绛英,春衣初试薄罗轻。风和烟暖燕巢成。 小院湘帘闲不卷,曲房朱户闷长扃。恼人光景又清明。生查子 元夕 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今年元夜时,月与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春衫袖。生查子 寒食不多时,几日东风恶。无绪倦寻芳,闲却秋千索。 玉减翠裙交,病怯罗衣薄。不忍卷帘看,寂寞梨花落。生查子 年年玉镜台,梅蕊宫妆困。今岁未还家,怕见江南信。 酒从别后疏,泪向愁中尽。遥想楚云深,人远天涯近。谒金门 春半 春已半,触目此情无限。十二阑干闲倚遍,愁来天不管。 好是风和日暖,输与莺莺燕燕。满院落花帘不卷,断肠芳草远。江城子 赏春 斜风细雨作春寒。对尊前,忆前欢,曾把梨花,寂寞泪阑干。 芳草断烟南浦路,和别泪,看青山。 昨宵结得梦夤缘。水云间,俏无言,争奈醒来,愁恨又依然。 展转衾n空懊恼,天易见,见伊难。减字木兰花 春怨 独行独坐,独唱独酬还独卧。伫立伤神,无奈轻寒著摸人。 此情谁见,泪洗残妆无一半。愁病相仍,剔尽寒灯梦不成。眼儿媚 迟迟春日弄轻柔,花径暗香流。清明过了,不堪回首,云锁朱楼。 午窗睡起莺声巧,何处唤春愁。绿杨影里,海棠亭畔,红杏梢头。鹧鸪天 独倚阑干昼日长,纷纷蜂蝶斗轻狂。一天飞絮东风恶,满路桃花春水香。 当此际,意偏长,萋萋芳草傍池塘。千钟尚欲偕春醉,幸有荼蘼与海棠。清平乐 夏日游湖 恼烟撩露,留我须臾住。携手藕花湖上路,一霎黄梅细雨。 娇痴不怕人猜,和衣睡倒人怀。最是分携时候,归来懒傍妆台。清平乐 风光紧急,三月俄三十。拟欲留连计无及,绿野烟愁露泣。 倩谁寄语春宵,城头画鼓轻敲。缱绻临歧嘱付,来年早到梅梢。点绛唇 黄鸟嘤嘤,晓来却听丁丁木。芳心已逐,泪眼倾珠斛。 见自无心,更调离情曲。鸳帷独。望休穷目,回首溪山绿。点降唇 风劲云浓,暮寒无奈侵罗幕。髻鬟斜掠,呵手梅妆薄。 少饮清欢,银烛花频落。恁萧索。春工已觉,点破香梅萼。蝶恋花 送春 楼外垂杨千万缕,欲系青春,少住春还去。犹自风前飘柳絮,随春且看归何处。 绿满山川闻杜宇。便做无情,莫也愁人苦。把酒送春春不语,黄昏却下潇潇雨。 菩萨蛮 山亭水榭秋方半,凤帷寂寞无人伴。愁闷一番新,双蛾只旧颦。 起来临绣户,时有疏萤度。多谢月相怜,今宵不忍圆。菩萨蛮 秋 秋声乍起梧桐落,蛩吟唧唧添萧索。欹枕背灯眠,月和残梦圆。 起来钩翠箔,何处寒砧作。独倚小阑干,逼人风露寒。菩萨蛮 木樨 也无梅柳新标格,也无桃李妖娆色。一味恼人香,群花争敢当。 情知天上种,飘落深岩洞。不管月宫寒,将枝比并看。菩萨蛮 湿云不渡溪桥冷,娥寒初破东风影。溪下水声长,一枝和月香。 人怜花似旧,花不知人瘦。独自倚阑干,夜深花正寒。鹊桥仙 七夕 巧云妆晚,西风罢暑,小雨翻空月坠。牵牛织女几经秋,尚多少、离肠恨泪。 微凉入袂,幽欢生座,低俗作品请删除满意。何如暮暮与朝朝,更改却、年年岁岁。念奴娇 二首催雪 冬晴无雪,是天心未肯,化工非拙。不放玉花飞堕地,留在广寒宫阙。 云欲同时,霰将集处,红日三竿揭。六花翦就,不知何处施设。 应念陇首寒梅,花开无伴,对景真愁绝。待出和羹金鼎手,为把玉盐飘撒。 沟壑皆平,乾坤如画,更吐冰轮洁。梁园燕客,夜明不怕灯灭。 又 鹅毛细翦,是琼珠密洒,一时堆积。斜倚东风浑漫漫,顷刻也须盈尺。 玉作楼台,铅溶天地,不见遥岑碧。佳人作戏,碎揉些子抛掷。 争奈好景难留,风]雨u,打碎光凝色。总有十分轻妙态,谁似旧时怜惜。 担阁梁吟,寂寥楚舞,笑捏狮儿只。梅花依旧,岁寒松竹三益。卜算子 竹里一枝斜,映带林逾静。雨后清奇画不成,浅水横疏影。 吹彻小单于,心事思重省。拂拂风前度暗香,月色侵花冷。西江月 春半 办取舞裙歌扇,赏春只怕春寒。卷帘无语对南山,已觉绿肥红浅。 去去惜花心懒,踏青闲步江干。恰如飞鸟倦知还,澹荡梨花深院。月华清 梨花 雪压庭春,香浮花月,揽衣还怯单薄。欹枕裴回,又听一声干鹊。 粉泪共、宿雨阑干,清梦与、寒云寂寞。除却,是江梅曾许,诗人吟作。 长恨晓风漂泊,且莫遣香肌,瘦减如削。深杏夭桃,端的为谁零落。 况天气、妆点清明,对美景、不妨行乐。拌著,向花时取,一杯独酌。 顾太清 **能赋诗词擅丹青,著红续说第一人** **名满京华凭谁问,一代才女顾太清** 顾太清( 后) ,名春,字梅仙,姓西林觉罗氏,满洲镶蓝旗人,入嫁为乾隆第五子 荣纯亲王永琪之孙,荣恪郡王绵亿之子――贝勒奕绘的侧室福晋,报宗人府为“顾”姓。婚 后夫妇唱和,伉俪情深,又因奕绘字子章,号太素,为与之匹配,遂字子春,号太清,自署 太清春、西林春,故以顾太清名世。 太清多才多艺,且一生写作不辍,她的文学创作涉及诗、词、小说、绘画,尤以词名重士林。 她做诗词全凭才气,不摆“唐模宋轨”的架子。倒也潇洒自如,平添一种风流态度。著有词 集《东海阁集》和诗集《天游阁集》 。前人曰: “八旗论词,有[男中成容若,女中太清春]之 语。 ”足见她在诗词上的成就。 中国的文坛长期由男性统治,女作家可谓凤毛麟角,难以数记的女性被禁在深闺里,无人知 晓。明末清初,部分大胆的女子走出闺房,结社吟诗,抒发自己内心丰富的情感。顾太清就 是其中的一员,她曾与当时京师的满汉才女结集秋红吟社,联吟诗词,在中国女性文学史留 下了一道亮丽的风景。 太清晚年还自署“云槎外史”之名,著作小说《红楼梦影》 ,成为中国小说史上第一位女性小 说家。其文采见识,非同凡响。 人总说红颜女子多薄命,但诸如太清之流的才女,除了让后人嗟叹之外,更给天下人展示出 了一种精神的超脱,异样的风采。 顾春所著《天游阁集》五卷,有宣统二年(1910)神州国光社排印本,刊入《风雨楼丛书》 ; 《东海渔歌》四卷,有 1914 年西泠印社活字本,但缺第二卷。三十年代,词学家龙榆生曾辑 顾春佚词若干充为第二卷,刊于《词学季刊》 。日本铃木虎雄所见钞本比国内刻本多一百四十 七阕,可见太清词在国内亦不全。花蕊夫人 生平简介: 花蕊夫人,后蜀主孟昶的费贵妃,五代十国女诗人,青城(今都江堰市东南)人,也号花蕊 夫人。幼能文,尤长于宫词。得幸蜀主孟昶,赐号花蕊夫人。其宫词描写的生活场景极为丰 富,用语以浓艳为主,但也偶有清新朴实之作,如“三月樱桃乍熟时,内人相引看红枝。回 头索取黄金弹,绕树藏身打雀儿”这一首,就写得十分生动活泼,富有生活情趣;其《述国 亡诗》亦颇受人称道,实难得之才女也。诗一卷(全唐诗下卷第七百九十八) 。 历史传说: 熟谙中国历史和古代文学的人都知道,自古才华和美貌在女子身上互不相容。李清照、谢道 蕴,面容只能称的上是平凡;鱼玄机、薛涛,其文才和智慧却又远远不及男儿。唯一例外的, 是一个叫做花蕊夫人的女子――那个奇异的女子,美丽却屏弃妖娆,聪颖而博学强记,对如 山的诗词歌赋和纷繁复杂的君王世界,了解的一如俯视自己手心的纹路。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是的,花蕊,花中的那一点娇蕊,那样的瑟瑟动人,那 样的柔弱无助。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这是苏轼对她的赞美。她羊脂的肌肤隐隐闪光, 只有永生都在备受折磨的灵魂才会这么透明; 她漆黑的眼睛里糅着黄金的碎屑, 敏感而懒散; 她聪慧、大气、狡黠、警醒,却比谁都沉默。 花蕊夫人是形容女子生很美, “花不足以拟其色,蕊差堪状其容。 ”花蕊夫人是后蜀后主孟昶 的费贵妃,一个歌妓出身的贵妃。前蜀亡后,后唐庄宗以孟知祥为两川节度使,孟知祥到蜀 后,后唐内乱,庄宗被杀,孟知祥野心膨胀,训练甲兵,到唐明宗死后,孟知祥}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兵临城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