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战中勿忘心安是什么意思思?

帖子主题:历史上赤壁之战中的火攻
共&278&个阅读者&
军号:7037681 工分:25
本区职务:会员
左箭头-小图标
历史上赤壁之战中的火攻
文章提交者:三月青梅
加贴在&&铁血论坛
http://bbs.tiexue.net/bbs73-0-1.html
汉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同、争夺荆州的赤壁之战,是奠定魏、蜀、吴鼎立的一次重要,是上一次以少胜多的。这次战争的主是在赤壁、乌林,所以历史上称为赤壁之战。其实赤壁之战是包括了从曹操率军南下突袭襄樊,直取江陵,中经赤壁、乌林之役,到最后孙、刘联军包围江陵的全过程。对曹军来说,这次战争包括了进攻、遭遇、败退三个阶段;而对孙刘来说,这次战争则包括了刘备的败退、孙刘联盟防御、进攻直至胜利。孙刘联盟以少胜多的关键在于他们成功地运用了火攻战略战术。历史文献对赤壁之战中的火攻也有记载。西晋陈寿《三国志》中记载最为详细的是在《周瑜传》中:“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然观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先书报曹公,欺以欲降。又豫备走舸,各系大船后,因引次俱前。曹公军吏士皆延颈观望,指言盖降。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遂败退。”北宋司马光《资治通鉴》第六十五卷载:“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北。瑜等在南岸,瑜部将黄盖曰:‘今寇众我寡,难与持久。操军方连船舰,首尾相接,可烧而走也。‘乃取蒙冲斗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上建牙旗,豫备走舸,系于其尾。先以书遗操,诈云欲降。时东南风急,盖以十舰最著前,中江举帆,余船以次俱进。操军吏士皆出营立观,指言盖降。去北军二里余,同时发火,火烈风猛,船往如箭,烧尽北船,延及岸上营落。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其众。瑜等率轻锐继其后,雷鼓大震,北军大坏。”通过这两份史料我们可以得知以下几点:一是操军船舰首尾相接。史书并未记载曹操锁链战船是中了庞统的“连环计”,或许是曹操自己想起的计策。曹军当时面临的情况是:军中大部分是北方人士,“舍鞍马,仗舟楫,与吴越争衡,本非中国所长,又今盛寒,马无蒿草,驱中国士众,远涉江湖之间,不习水土,必生疾病”;“时曹公军众已有疾病,初一交战,公军败退,引次江北为了扭转不利的局面,曹操采用了锁链大船。这为实施火攻提供了有利的条件,可算是地合(地利)。二是黄盖提出火攻策略,下诈降书。决定赤壁之战胜败攸关的火攻之计历史上是黄盖最先提出,而非诸葛亮、周瑜。黄盖在历史上比小说中的形象更为鲜明,功绩更为卓著。他“姿貌严毅,善于养众,每所征讨,士卒皆争为先”,屡立奇功,拜为武锋中郎将,后加偏将军。他“当官决断,事无留滞,国人思之”。《吴书》曰:“又图盖形,四时祠祭。”由此看出,黄盖处事果断,严正刚毅,受到当时人的尊敬。他机智大胆,“以书遗操,诈云欲降”,这是实施火攻的一个重要前提条件,是最具有人力、最能体现人的智慧的一环,可谓是人合。三是东南风劲吹,这是赤壁之战实施火攻的又一必要条件。火攻必须在天气干燥、有风的日子才能实施。《孙子兵法·火攻》云:“发火有时,起火有日。时者,天之燥也;日者,日在箕、壁、翼、轸也,凡此四宿者,风起之日也。”赤壁战起,正值东南劲吹之时,火借风势,风助火威,烧得曹操落荒而逃。“万事俱备,只欠东风”,没有东南风,便没有孙刘联军赤壁之战的辉煌胜利。由此可见,历史上赤壁之战中的火攻是当时有利条件,加以人的智谋而成功实施的一次战略战术,是天合、地合、人合三者兼备的结果。本文内容于
14:25:49 被小编a33编辑
延伸阅读: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历史上赤壁之战中的火攻相关文章
占位标签-勿删!!
总页数1第1页&[共有1条记录]&分页:
&对历史上赤壁之战中的火攻回复
本帖已经被管理员锁定,不能回复}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安床是什么意思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