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一些游戏电影中,为什么纳粹僵尸的电影会和僵尸联系在一起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僵尸电影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僵尸电影
美国人为什么喜欢僵尸电影&&
  《僵尸世界大战》近日在北美地区上映,无论影评人还是僵尸爱好者都感觉是时候总结一下美国的“僵尸文化”了,况且至今只有两位超级大牌影星肯在僵尸题材影片中担当主角,前者是威尔·史密斯领衔的《我是传奇》,后者就是布拉德·皮特担纲的这部最新僵尸题材的影片了! &&
  僵尸题材早已不再是美国荧屏上的新鲜货了,不过AMC电视网续订超过3季的剧集《行尸走肉》的成功,这再次证明了:题材虽老,但照样可以一次又一次卷土重来。僵尸(ZOMBIE)绝对是好莱坞名副其实的一线明星,它与科学怪人、吸血鬼和狼人等一起构成了好莱坞恐怖影片的中坚力量。最重要的是,僵尸题材不但可以拍成动辄4、5部续集的《生化危机》那样的系列片;僵尸还可以像吸血鬼一样文艺小清新,年初一部《温暖的尸体》已经完全颠覆了人们对僵尸固有的印象;对了,僵尸还可以是幽默的,《僵尸肖恩》哦!
& & 而这回影评人口中的“僵尸片的终结者” ——《僵尸世界大战》根据马克斯·布鲁克斯(Max Brooks)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影片最早是在2009年就被布拉德·皮特的公司收购版权,2011年被投资拍摄。故事背景设定在人类赢得僵尸大战的十年后,当年那场对抗僵尸的战争波及整个世界,差点毁掉了人类。布拉德·皮特在片中饰演一位联合国工作人员,负责对僵尸大战后的幸存者进行调查。“当僵尸遇上末日题材”不难想象是这部影片一个不小的看点,那么,为什么美国人喜欢僵尸,为什么僵尸小说、僵尸电影如此流行,这背后的渊源是什么呢?
美国僵尸文化的起源
  虽然人们印象中最好的僵尸故事都产自英国,如《惊变28天》、《僵尸肖恩》,但实时更新的僵尸故事正在美国崛起。自从地摊小说流行以来,美国人好像一直就不厌其烦地撰写着关于僵尸的故事。如今,美国也产生了像电影《活死人之夜》、《生化危机》系列,小说《僵尸世界大战》,和正在流行的美剧《行尸走肉》(改编自美国漫画)这样的经典之作。
  甚至第一个僵尸游行也起源于美国。几十上百个人COS成僵尸的样子缓慢地行走在闹市区。这种僵尸游行迅速在加拿大乃至其他地方流行开来。假装成自己已经死了,披着腐烂的外皮,啃食自己的同伴,美国人乐此不疲。去年9月,美国国土安全部(DHS)还向公众发出“僵尸可能来袭”的警告,希望公众做好各种应对“僵尸末日”的准备,其中一些跟2009年美国导演鲁本·弗莱舍执导的喜剧电影《僵尸之地》所列出的33条“僵尸世界生存守则”相同,包括“一定要携带换洗内衣”,以及“碰到状况时,要知道你的逃生出路在哪里?”等。可见,僵尸这个符号深入美国人心。
  美国科学网站的创办者安娜莉·纳威兹,同时她也是一名科学领域的资深记者,在她2011年发表的一篇《A history of zombies in America(美国僵尸历史)》文章中,可以很清晰地找到僵尸这种icon最原始的线索。
  文章指出,在美国,僵尸的传说都植生于加勒比海上的奴隶与殖民文化。民俗专家追寻起因,发现可以追溯到海地巫毒教中的Zombie。在海地,关于僵尸的故事一直流传于人群之中。这些僵尸往往是被一个主人控制着,漫无目的地东游西荡……
  那么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僵尸摆脱了非洲——加勒比神话中的奴役人生,成为如今流行文化里的“美国僵尸”形象的?普遍的共识是:大概是在20世纪20年代初,海地白人观光客们关于巫术的耸人听闻的故事,开始被录入通俗小说家如洛夫克拉夫特的小说里。随后1932年诞生了由贝拉·卢戈西参演的电影《苍白的僵尸(White Zombie)》。该片讲述了邪恶殖民者在海地开着靠僵尸运营的糖厂。主角——一个海地的种植园主人,爱上了另一个男人的未婚妻。他在糖厂找到了卢戈西,要求他给他一些僵尸浆液。利用这些僵尸浆液他就可以操纵他爱上的女人并且与她结婚。
  这是美国电影历史上第一次出现的僵尸形象。这些僵尸不仅很容易分辨,更是一种奴隶劳动力与非洲——加勒比文化的象征符号,僵尸代表着黑人奴隶。实际上,这部电影的名字《苍白的僵尸》正突出强调了电影中白人与僵尸文化的不寻常的关系。
  从这出戏以后,虽然有几部都是以僵尸为题材的电影上映过,但僵尸在片中还是列居老二并没有正式成为真正的主角。1966年,英国的著名制片公司Hammer Files所发行的《The Plague of the zombies(僵尸谷惊魂)》,和上述的片子相同,僵尸在戏中依旧是被当作劳工来使用。但是这部电影打造了一条僵尸电影的经典桥段——年轻医师在恶梦中梦见自己的妻子被化为僵尸之后,成群结队的僵尸从坟墓里相涌而出,这已成为日后所有僵尸电影的标准。 &&
  从60年代,乔治?A?罗梅罗导演的革命性电影《活死人之夜》开始,一切就变得不一样了,奴隶文化遭到弱化。乔治·罗梅罗还塑造了完整的僵尸形象,包括喜欢啃食人肉、没有思想、喜欢群体活动、一旦被僵尸咬到就会变成僵尸等。而乔治·罗梅罗还通过《死亡三部曲》创立了僵尸五大定律,对后来的僵尸电影与游戏界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僵尸会感染,被僵尸咬到的人死后也会变僵尸攻击原本一起并肩作战的伙伴。 影片写照出当时美国社会对越南战争的社会反应。失去人性凶暴惨忍的僵尸,和拿着武器干掉僵尸而获得极度快感的自卫民众,则是清楚的描写出当时美国颓废的精神世界。
为什么美国人爱拍僵尸电影? &&
& & 如今一提及僵尸,皮肉腐烂,筋骨裸露,眼目浑浊,肤色苍白,神情呆滞,衣衫褴褛,没有知觉没有情感,一旦看到活人就血脉喷张癫狂不已,只要尚有一口气在就丧心病狂的吃人肉喝人血。这样看来和“吸血鬼”的有情有义相比,僵尸简直“弱爆”了。
  事实上,现在僵尸电影已经普遍地与灭绝级瘟疫联系在一起,美国国土安全部拿“僵尸来袭”作为灾难的象征也是大部分僵尸电影的主题——利用僵尸的恐怖形象引起人们更加重视应对灾难的问题。为此哈佛医学中心的博士还刚刚出版了一部名为《僵尸尸检》的书。该书以一种有趣的方式介绍给初学者现实生活中的流行病学和法医科学的基本知识。
  纵观美国僵尸影片,一般都是低成本B到R级恐怖片,从50万美元制作费用的《活死人的黎明》再到4000万制作成本的《生化危机4》,从未有过亿的大投资,同时僵尸电影也很难获得过亿的高票房。这些僵尸电影刺激了当时的市场,特别是给美国恐怖电影荧幕贡献了力量。而僵尸相比其他类型的恐怖形象,拍摄成本更低,知名度更高,不需要先给观众讲过多的背景知识。再加上可以直接雇佣大量廉价的群众演员,由于僵尸的行动速度很慢,因此对演员演技的要求也很低,甚至可以用一些方法模拟。而美式影片“既要有末日,而且又要有那种全民皆战”的感觉,僵尸题材无疑全具备了。
&僵尸爱好者的cosplay
& & 安娜莉·纳威兹在文章最后写道:如果说僵尸片有什么相同点,那大概就是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大规模历史创伤的源头。当百万人在一起经历着可怕的事情——不管是奴役,战争还是鼠疫时,他们似乎对僵尸故事十分饥渴。而一部好的僵尸电影应该展示的是:在末日时,人们面对僵尸的袭来如何与周围的人相处,如何向前。换句话说,或许我们应该感谢僵尸,是僵尸又让我们走到了一起,一起面对任何事。难道这是美国人爱僵尸题材的真正原因吗,还是说好的“恐怖片”吗?好吧,还是那个所谓永恒的“普世价值”。
发表评论:
馆藏&13719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这15部丧尸电影,告诉你跑得快多重要!_网易荐新闻}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电影纳粹僵尸活死人湖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