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香港普选人非要早几年全民普选特首,晚几年不行吗

当前位置: &
人大关于香港特首普选的说明:2017年可实行普选(1)
17:23:38 & & &
&&&&新华社北京8月31日电&&&&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普选问题和2016年立法会产生办法的决定(草案)》的说明
用微信扫描二维码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精彩高清图推荐:关于“英国从未允许香港人选举总督,却要求中国特首普选”的分析 - 简书
<div class="fixed-btn note-fixed-download" data-toggle="popover" data-placement="left" data-html="true" data-trigger="hover" data-content=''>
写了23166字,被16人关注,获得了53个喜欢
关于“英国从未允许香港人选举总督,却要求中国特首普选”的分析
本文只是说香港人民在英治期间也争取过民主,仅此而已,英国指责中国的港首提名依然是无理的。--------------------占中有用吗?伤害了谁?----------------------最近香港很热闹,很多人都参与了讨论,其中有一条微博引起了大家的注意。新浪微博实名认证“前英国伦敦经济政策署署长,现人大重阳高级研究员。”的 JohnRoss431发了一条微博,如下:我不便评论香港2017年特首普选问题,因为我毕竟不是中国人。但西方媒体就香港问题的报道太虚伪。在英国殖民统治香港的150年间,英国从未允许香港人选举香港总督,美国也没有因此抗议英国。现在中国为香港设计的体系远比英国民主得多,但美国却强烈抗议中国政府。顺便问一下,挖掘机技术哪家最强?有人骂,有人赞。各大新闻媒体也转载和评论,如新华社,铁血社区。他的观点听起来有点道理,无懈可击。那是无懈可击吗?如果不是,应该怎么反驳呢?
我也陷入了困惑之中,不得其解。我就开始百度,想找到答案,发现了下面一些问题,可大概解一下内心疑惑:(仅供参考)问题1、97年之前香港有普选吗?港督不是都是直接委派的吗?那为什么那时候没人提出要普选,要占领中环?答1:97之前是沒有普選港督的,港督是由英女皇派下來的。但是中英聯合聲明並沒有要求香港有普選。只要求香港社會、經濟 50年不變。是中方制定的基本法要求香港要循序漸進實行普選。所以,港人才要求爭取全面的普選。在站香港人的立場上試試回答一下吧。現在,港人害怕的是,那個提名委員會的組成會由大陸政府操控。將一些他們不喜歡的人全部去掉。由他們替我們選好a、b、C餐。再讓我們揀。做成一種偽普選的現像。所以我們港人希望增加公民提名,好讓我們仍有得選擇管治香港的人,再讓全港市民投票。不想再讓董建華、梁振英之流再破解壞香港。大概就是這樣。答2:香港不是独立政治实体,而是中国一个特别行政地区,在港英时代是一块海外殖民地。一个地区的行政长官必须符合国家政治的要求,毋庸置疑。无论中英政府,都会选择确保国家总体利益,有利于中央政府的管制方式。因此,港英派遣港督,简单明了。中央要求爱国爱港,简单明了。各类解释港英期间不进行普选的理由均十分牵强,等于承认香港人在港英期间较之英国本土,属于二等公民。港英不普选的理由很简单——便于管制。即使港英期间实施普选,也一定要求港督效忠女王陛下,效忠大英帝国,若港督竞选时或当选后推进回归祖国,必定被拿下。答3:不是,港督是由英国女王委派的。至于当时为什么没人提普选,我觉得需要分三点来讲。首先,香港人并不是没有要求过普遍,香港人争取过,1984年以前有3次。
第一次:杨慕奇计划。1946年,日本投降后,在香港社会贤达(主要是抗日战争中逃到香港的中国企业家、知识分子)的请愿下,香港总督杨慕奇推出“杨慕奇计划”,以推动政制发展。计划中会建立市议会,并缩减立法局中官守议员人数。
第二次:六七暴动及之后。这个是1967年文=革波及到香港的政治运动。这个运动得两分来看。一方面它确实是暴动,不仅有游行,还有爆炸、暗杀、枪战,林彬被暗杀,金庸也成为目标。另一方面,下层香港市民在暴动之中和之后,强烈要求港府改善施政,开放政务官选举,全面普及立法局选举。市民的要求没有被全部满足。结果是港府有限地开放了政务官的选举,并成立廉政公署治理腐败。
第三次:1980年,上层精英和学术界要求继续开放民主选举。港英政府应要求推动民主选举政务官和立法会。结果到1984年改革计划胎死腹中。
问题2:能否认为这又是英国人从殖民地滚蛋前惯用的手段,留下个梗,就和印巴分治,麦克马洪线一样,给中共下了个套?答1:不能。英国,包括欧洲对殖民地的总督任命制度都大致相同,即委任。而且97年前,中英对于政治体制的变更有明确限定,英国人没有操纵空间。即便有空间,按照常理,也应该是开放普选,就如同把水库的闸门打开,让下游洪水泛滥。问题3:现在普选主要是纠结在选民人数到底是选举委员会选举还是全民选举上,还是参加选举的被选举人身份,只能选亲中共的,或者反对派也可参?答1:选民构成没有异议,就是一人一票,全民普选。但对候选人的提名方式有不同主张:中央和建制派是希望由提名委员会来把关,对候选人的政治立场进行审核;而泛民则要求取消这些审核。问题4:假如说,不亲中共的人士参与了选举,被选上了特首,那中央主要担心的是政令在香港的执行问题遇阻更多,还是说像港人优先这样的组织雨后春笋一般,最后导致全民公投是否独立建国这种问题?答1:当然,不存在这种“假如”。即便可以“假如”,那题主说到的这些情况都会发生,而且可能不只是这些。问题5:再或者说,中央不妥协,占领中环最终也发生了,那中央不理睬,或者直接政改,会怎样?答1:现在不就是这样吗。再想来说一下“争取普选权”的深层次原因。在中国大陆受过教育的人应该都知道“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这句话。在我看来,香港民众对于“普选权”的要求,反映的正是他们对香港经济、社会等诸多问题的不满。如果人人安居乐业,福利有所保障,社会资源充裕、分配合理,政府政策能够得到民众的拥护,谁会愿意没事找事?起码大多数人不会吧。这就让我想到了70年代,广东的“逃港”问题。正是由于当时内地经济的落后,才迫使那么多人背井离乡,去香港谋出路,“用脚投票”。现在的香港人也是在“用脚投票”,用“散步”投票。想要了解香港现状的朋友,推荐几篇最新的文章,或许可以帮助大家了解香港人为什么希望 普选。(见拓展阅读)其实关于“英国为什么不早给香港民主”,网传的英国档案也给了答案。档案内容如下,为繁体,大概都能认识:
「我們(英國人)五十年前就可以給予香港民主,但若然這樣做,中國會爆發,甚至入侵香港,這是我們的憂慮。」和黃前董事總經理馬世民(Simon Murray)在一次報章專訪中這樣說。一直以來,親北京的公眾人物和報章評論,甚至一般市民,都質疑英國為何百年來都不給香港民主,要到1984年《聯合聲明》簽署,香港前途確定以後,「才大搞民主」。其實,只要稍讀英帝國歷史,就知道在二次大戰結束後,英國在絕大部份殖民地,都實行政治改革,逐步建立由當地公民普選產生的政府,以達至獨立(如馬來西亞),或自治(如1959年的新加坡、今日的直布羅陀)。這裏所講的自治(Self-Government),是指除了國防外交,有時還包括內部保安繼續由英國負責外,所有事務都交由當地民選政府全權處理。
可是,為何香港會成唯一的例外呢?近日《明報》和《蘋果日報》均就著英國最新解密的檔案,做專題報導,而筆者在數年前,也因研究所需,在英國國家檔案館翻閱有關1950至70年代初香港的檔案,結果發現當時的英國高層官員,一致認為若英國讓香港人普選自己的議會和政府,中國必定強烈不滿,進而使中國決定提早收回香港。在眾多檔案中,以原屬高度機密(Secret)的外交部FCO 40/327檔案中的報告和書信,最能夠反映當時中國堅拒香港走向民主自治。
。。。 。。。
更多参见:
周恩來上述講話的原文,引自FCO 40/327。此文件版權為英國國家檔案館(National Archive)所有。
上面是我找到的一些解答和自己的一点理解,可能理解的不够深刻,欢迎留言指教。本文参考了知乎的问题:
以及其他内容。了解更多可以阅读这些知乎问题。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打开微信“扫一扫”,打开网页后点击屏幕右上角分享按钮
被以下专题收入,发现更多相似内容:
提醒:投稿以前请先看一下下方的《投稿须知》:/p/69ad6b819a3b
最有思想...
· 93351人关注
简书热文永留存。
· 22749人关注
想到什么就写什么。「只收录随笔,非原创勿投,一次请只投一篇」
· 10009人关注
如果觉得我的文章对您有用,请随意打赏。您的支持将鼓励我继续创作!
选择支付方式:}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产检晚一周做行不行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