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被称为圣人孔子在三国杀里是谁

古往今来有亿万读书人,为什么只有孔子被称为圣人?
古往今来有亿万读书人,为什么只有孔子被称为圣人?
春秋末年,分封制渐渐瓦解,诸侯的力量越来越强大,周王室的影响力日趋减弱,于是出现了春秋霸主,哪一个诸侯国的实力最强就有机会统一全国,诸侯之间产生了激烈的竞争,导致各个国家都拼命提高国力,并不拘一格收拢人才。而与此同时,简牍的普及大大降低了学术传播的成本。这两件事造成的结果是,春秋战国时代出现了一大批知识分子,他们被称为“士”。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同时出现那么多有思想的人。在此之前,中国并没有特别发达的学术思想。春秋战国时的中国思想界,就像个第一次开始思考人生的少年,各种新想法层出不穷,这就是“百家争鸣”的时代。说是“百家争鸣”,当时也的确有超过一百多家的不同学派,但真正值得介绍的学派并不是很多。纵观所有中国传统思想——我们称为“国学”——影响力排行前三的学派是:儒家、佛家、道家。今天先着重介绍儒家。我们都知道,儒家的祖师是孔子。孔子是个贵族,在分封制下享有各种特权。然而孔子生活的时代,分封制开始瓦解,传统的贵族等级受到破坏。作为旧贵族的孔子当然不愿意看到这种情况,其中最让他难受的,是“礼”的消失。周朝用“礼制”来统治国家,因为这样可以降低统治成本。在理想的状态下,假如全国每一个人都遵守礼制,做好自己应该做的事:百姓都老老实实当百姓,诸侯都老老实实当诸侯,大家都听周王室的话,那么各个诸侯国之间就不会打仗了,百姓也不会犯罪了。这样的世界多美好。可是偏偏在春秋时代,“礼崩乐坏”。孔子认为,诸侯争霸的原因,就是人们都不讲礼制了,所以他严厉的批评这些违反“礼”的行为。孔子的梦想,是让全社会都回到人人遵守礼制的时代。但是,在诸侯国之间恢复礼制是不可能的。因为礼制可以用来约束人民,但是不能用来约束国家。国家和国家之间的较量,靠的是力量的强弱,而不是谁更遵守道德。试想有两个诸侯国,一个严格遵守“礼”,自觉的用“礼”约束自己。另一个诸侯国就不要脸了,把“礼”扔到一边,只要是对自己有利的事,想怎么做就怎么做。这样的结果是,后者可以放手发展,前者则束手束脚,时间一长,后者国家越来越厉害,终究把前者灭掉。最典型的例子,是宋襄公参加的“泓水之战”。春秋时代,宋襄公和楚国打仗,开战以后,宋军发现楚军正在渡河。古代打仗,渡河时的部队是最弱的。因为渡河的军队还来不及集合列阵,还有一部分的兵力在河的另一边,不能参加战斗。当时,楚军强大,宋军弱小,在楚军渡河的时候发动袭击,是宋军获胜最好的机会。当时就有人建议宋襄公,这个时候应该发动进攻。没想到宋襄公却说:在人家渡河的时候打人家,这是不仁义的行为,我怎么能这么做呢?结果宋军保持谦谦君子的风度,等着楚军全部渡过了河,列好了阵,然后才和楚军交战,最后却被打得大败。后来这件事被毛泽东批评为“蠢猪式的仁义道德”。其实,这件事并不能全怪宋襄公。这是因为当时礼制并没有完全被抛弃,那时想要争霸,除了国力要强大之外,还要担当起“家长”的职责。换句话说,你若要当各个诸侯国的大哥,必须在一些大事上遵守传统的礼制才能够服众。宋襄公也有称霸之心,所以他打仗的时候还讲究“礼”,讲究谦让。可是楚国不管这一套。当时的楚国不被中原文明接受,楚王公开说:我自己就是蛮夷,我用不着遵守你们中原的各种礼制。楚国打仗的时候根本不管什么规矩,怎么能取胜怎么来。无所顾忌的自然能打赢自缚手脚的,宋国的失败也就在理所当然中了。类似的事情一多,再笨的诸侯也能看出门道来:私下里不遵守礼制的,打得过处处遵守礼制的,那谁还遵守礼制呢?这就意味着,周朝过去制定的礼制系统肯定会随着诸侯混战而消失,孔子希望恢复周朝礼制的愿望,只是不切实际的幻想。如果孔子只是幻想恢复周礼,那他不可能成为被后世敬仰的大贤,他只能算是个憎恨进步的守旧派。孔子厉害的地方,是对周礼进行了改造。学过中国历史的,肯定都知道司母戊鼎。在商周时期,铸造巨大的铜鼎是相当困难的,而这些耗费大量人力物力的青铜鼎,主要是用来祭祀的,象征意义远大于实际作用。周朝时就是通过对先祖和神灵的祭祀,强化了人们的礼制观念。它告诉参与祭祀的人们:这些礼制规矩来自于祖先和神灵,你们不遵守礼制,难道不怕祖宗和神灵降罪吗?问题是,春秋战国的无数事例,让大家明白,不遵守礼制的诸侯国变强大的机会更大,却没有受到祖先和神灵的降罪。孔子和周人不一样,他拒绝谈论和神鬼有关的事。在孔子看来,礼制的权威性并不来自于神鬼,而是来自于“仁”。“仁”是什么呢?“仁”就是仁爱之心。最初始的“仁”,就是对亲人的爱。父母爱子女,子女爱父母,天下人莫不是如此,这就是“仁”。那么“礼”又是什么呢?是因为我们有了“仁”,自然而然的就会去守“礼”。好比我们对父母要恭敬,这是“礼”。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做呢?孔子认为,这不是被人逼的,不是因为害怕天上降罪才这么做,而是因为我们内心天生就有对父母尊重的感情,这种感情驱使我们做出各种尊敬父母的“礼”来。这个理论的好处是,给“礼制”找到了一个很可靠的论据,让普通百姓也能接受“礼”的观点。在周朝的分封制下,贵族和平民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级。贵族受到很好的教育,经过漫长的学习,他们可以学会繁琐的礼制。可是百姓整天辛苦劳作,谁有功夫和动力去学那些没用的礼制规矩呢?所以孔子之前的礼制,只属于贵族,不属于百姓。孔子的“仁”就不同了。每一个老百姓,他天生就有感情,天生就知道爱父母、爱子女,“仁”对他来说是自然而然的事。老百姓不需要识字、不需要念书,只要你一提醒他,他就能认识到人人内心都有“仁”。当孔子把“仁”和“礼”的关系打通以后,普通老百姓也就很容易接受“礼”的内容了:他想想自己和父母子女的关系,就会点点头说:“对,没错,儿子就得听爹的话。”儿子必须听爹的话,这就是“礼”最基础的内容,就是“孝”。所以你才会明白,为什么中国的历代王朝都特别强调“孝”,甚至“以孝治天下”。因为“孝”是“礼”的基础,也是社会秩序的基础。从孔子开始,“礼”的观念逐渐深入到普通百姓的心中。古代交通不便,国家管理百姓的成本很高。而中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该怎么保证全国百姓不生乱,不闹事呢?如果靠严刑峻法,那需要培养大批官员,建立大量的监狱,这是一笔不小的成本。而孔子提供了另外一种思路:通过“教化”,让百姓从自身的情感出发,认同每个人都应该遵守“礼”,让每个人自觉的去服从“礼”。这样,国家就能用很少的成本维护社会秩序,让民众都遵守秩序这个框架下老实生活。可以说,如果没有了孔子推广的这套办法,古代帝王就没有办法统治中国这么大的国土,中国也很难保持常年统一。孔子厉害的另一件事,是把教育推广到普通百姓中。前面说过,在分封制下只有贵族才能受教育。西周的学校都是官府开办的,只收贵族,不收百姓,这称为“官学”。在孔子的时代,分封制逐渐消失,贵族和平民之间的差别逐渐不明显了,简牍的出现又降低了读书和写作的成本。另外,分封制的瓦解、诸侯国的兼并使得各国需要的官僚越来越多。诸侯之间激烈的竞争,使得各国迫切渴求有能力的人,而不去计较他是不是贵族出身。在这新环境下,普通百姓有了学习的条件和动力,当时便有一些知识分子自己开设学校,收普通的百姓当学生。这样的学校,称为“私学”。其中搞得最好,影响力最大的,就是孔子的私学。孔子主张“有教无类”,主张教育对象没有限制,无论是贵族子弟还是平民百姓都可以来找他念书。孔子也不收昂贵的学费,只要学生送一点干肉当做拜师礼就可以。由于孔子出众的学问和先进的教育理念,他教出的学生最有名,对社会的影响力最大。再加上之后两千年来,学校都以教授儒学为主,所以孔子被后人推崇为教育的祖师爷。过去的学校,都要摆放孔子的牌位。只凭对“仁”的解释,以及他在教育领域的成就,就足以证明孔子的伟大。但我们也应该知道另外一点,那就是孔子之所以被后世不断推崇,直到圣人之位,并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教育家。而是因为他的“礼制”系统大大节约了朝廷管理百姓的成本,成为后世帝国维系统治的必备法宝。
发表评论:
馆藏&201023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帮我做这个判断题 :我们叫孔子“孔圣人”是因为历史上孔子被称为“至圣”()
ycycrfv1266
至圣,旧时亦以专指孔子~以文为证:《史记·孔子世家论》:“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嗯,不过麽?最先提出“圣人”一誉的是孔子的高徒——端木赐,子贡.严格意义上来说,这个判断是错的.
为您推荐:
其他类似问题
扫描下载二维码}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周公 孔子 圣人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