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邻国最多的国家植树最多的人

中国积极参与全球十亿棵树运动 人均植树两株以上
新闻中心-中国网 .cn  时间:
  责任编辑: 陈维松
中国网11月6日讯 记者从国家林业局11月份例行上获悉,中国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人均植树2株以上,共植树26亿株。
中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及成效主要有:
加强了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机构建设。2003年底,国家林业局成立了碳汇工作管理机构,2007年7月成立了应对气候变化工作领导小组及办公室。
成立了亚太森林网络管理中心。根据胡锦涛主席在第15次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上提出的建立“亚太森林恢复与可持续管理网络”的倡议,国家林业局成立了亚太森林网络管理中心。
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2007年7月,国家林业局联合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中国绿化基金会等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首期获得企业捐资3亿元人民币。制定了碳基金资金管理办法、项目管理办法、造林技术规定。先后在全国15个省区市开展了碳汇造林和油料能源林项目共计100多万亩。在大连、北京、温州、山西四地成立了中国绿色碳基金专项。绿色碳基金的建立,为企业、组织、团体及个人自愿参与林业应对气候变化活动搭建了平台。
实施了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碳汇造林项目。该项目由国家林业局和世界银行合作,在广西成功实施。该项目方法学也是全球首个清洁发展机制(CDM)退化土地再造林方法学。项目的实施,体现了中国实施林业碳汇项目的技术水平,开创了发展中国家实施清洁发展机制林业项目的先河,在国际上产生了积极影响。
在全球率先完成了“清洁发展机制造林再造林碳汇项目优先发展区域选择与评价专项研究”。初步摸清了我国适合开展清洁发展机制林业碳汇项目的优先区域分布情况和发展潜力,为我国参与国际碳汇项目交易和制定国家碳汇管理政策奠定了基础。
全面积极推进碳汇计量与监测工作。从2006年开始,国家林业局着手推进建立全国森林碳汇计量和监测体系工作,出版了《中国绿色碳基金造林项目碳汇计量与监测指南》,组建了专门从事碳汇项目计量与监测的专家队伍。
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根据《中国应对气候变化国家方案》总体要求,组织专门力量,历时2年多时间,研究制定了《应对气候变化林业行动计划》,以统筹推进林业应对气候变化各项工作。
积极参加《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和《京都议定书》林业议题谈判。全面阐述了我国林业应对气候变化的立场和主张,维护发展中国家的团结和中国利益。
采取严格措施防止毁林和森林退化,增加森林资源。近十年来,中国政府投资近5000亿元,开展植树造林和退耕还林,严格保护天然林,加强森林防火,强化森林经营,坚持合理采伐利用,为推进森林可持续经营管理提供了重要经验。
积极参与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的“全球十亿棵树运动”。在过去的12个月里,中国人均植树2株以上,共植树26亿株,为实现这项活动的目标作出了巨大努力。我国公民持续开展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全民义务植树运动。28年来参加义务植树人次达115.2亿,义务植树538.5亿株。成为世界上参与人数最多、成效最好的植树运动。(中国网 陈维松)
文章来源: 中国网
文明上网 登录发帖
版权与免责声明新西兰华人植树节百余华人植树4000多株&受社会好评
&&&&来源:&&&&
人民网6月9日讯 据新西兰中华新闻网消息,6 月6日上午,数百华人分别抵达东区和北岸两个主要的植树点,利用周末的时间参加这个专为华人植树节安排的活动。参加东区植树的100多人中,有来自Pakuranga华人协会,Epsom华人协会和北大校友会等会的会员,也有住在东区,中区和西区的华人朋友。而在北岸Shakespear Regional Park,则主要为北岸华人协会,Browns Bay华人协会和Sunnynook华人协会的会员。除了专用的大巴外,很多会员采用拼车的方式前往植树点。值得一提的是,Sunnynook有位老人家,这些天来因痛风引起脚疼,但因已答应开车接送会友,竟忍着剧痛坚持完成了任务, 而且和大家一起植树。
当问及为何要来参加植树活动时,很多志愿者异口同声地说,因为我们热爱这个国家,这是我们新的家园。有位老人说,我们对这个国家没做过什么贡献,可是政府却对我们那么好。我每个月领取养老金,一直都在想要为这个国家做点什么。这是我们应该做的。感谢协会给我们提供的这样的机会和平台,让我们也能做出点微薄的贡献。还有人说,新西兰是个又美丽又干净的国家,我们应该齐心协力让他更加美丽。希望下次植树活动有更多的同胞加入我们绿化造林的行列。
据活动主办者介绍,刚过去的一周, 几乎天天阴雨绵绵,有时甚至倾盆大雨, 雷电交加。不少朋友担心6号这一天不知怎样。组织方也一再提醒大家要做好准备,因道路和山坡潮湿泥泞,要大家穿着雨靴,戴上帽子或准备适当的雨具,以防万一。万万没有想到,善解人意的老天爷,这一天还特给面子,整一上午对着我们笑脸相迎。冬日温暖的阳光,令人心旷神怡。植树的义工们,个个精神抖擞,干劲冲天。面对着那如诗如画的美景,也顾不得什么劳累了。参加东区植树的一群年轻人更不想错过这个难得的机会,完成任务后还兴致勃勃地到山谷下的临海步道漫游,一边幢憬着今天这片新林子长成后百鸟栖息歌唱的美丽远景。。。
这次活动得到新西兰中国团体联合会,新西兰华人环保教育信托基金会和新西兰潮属总会的大力支持。
(责编:耿聪)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震惊了!陕西好多名人手植树&古人咋就这么爱种树
&&&&来源:&&&&
&&&&&&字号
原标题:震惊了!陕西好多名人手植树 古人咋就这么爱种树
扁鹊手植银杏
东晋田园诗人陶渊明,生平最爱植柳树,留下不少关于种柳树的诗篇,如“榆柳荫后园,桃李罗堂前”;“萦萦窗下兰,密密堂前柳”;“开荒南野际,守拙归田园”。“五柳先生”的名号后来家喻户晓。
安史之乱的见证者杜甫,一生大多数时间都在颠沛流离中。最终在成都安顿下来后,他竟开始马不停蹄四处寻找树苗。这位先生完成种植工作以后又开始跟树木养护作斗争:“独绕虚斋径,常待小爷柯。幽荫成颇杂,杂木剪还多。”
苏轼任杭州刺史时,在湖堤上种树,至今留下“苏堤春晓”景观。他在《戏作种》一诗中写道:“我昔少年日,种树满东岗。初移一寸土,琐细如稻种。”可见他对种树也很是上心。
清末,左宗棠率部新疆戍边,沿途大种柳树,这些柳树被称为左公柳。他曾写诗:大将西征尚未还,湖湘子弟满天山。新栽杨柳三千里,春风普度玉门关。
这么大种树热情到底从哪儿来?
古人为啥这么爱种树?种树的好处真的有这么多吗?如果说今人种树主要目的是为了今后的生存环境,那么,古人的生态意识也这么强吗?其实,古人种树主要有这几种原因。
一、古人确实有很先进的生态理念。
世界上最早的生态理念,便是战国时期赵国著名思想家荀子提出来的。他在《荀子?王制》中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意思是在草木开花结果的时候,不能砍伐山林,践踏和破坏草木的生长。荀子将之称为“圣王之制也”。这种思想,与鸟兽生长繁育季节不进行狩猎是共通的,用现代的话讲,就是可持续发展观。
在这种思想的影响下,作为生态建设重要内容的植树造林,在古代也成为许多帝王和名人志士所崇尚的事情。
(责编:李静、王丽)
善意回帖,理性发言!
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恭喜你,发表成功!
请牢记你的用户名:,密码:,立即进入修改密码。
s后自动返回
5s后自动返回
恭喜你,发表成功!
5s后自动返回
最新评论热门评论
24小时排行&|&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Copyright &
by .cn. all rights reserved}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世界上岛屿最多的大洋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