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发挥幼儿在幼儿园表演游戏教案中的主动性

论文:幼儿表演性游戏如何实现自主_幼儿园游戏活动教育
幼儿教育网,正确认识幼儿教育以及科学对待幼儿教育,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
论文:幼儿表演性游戏如何实现自主
钱塘春晓幼儿园&&钟月明&& 【摘要】在当前幼儿园实行自主性游戏的大背景下,教师试图为幼儿创设最初的游戏环境及提供可操作性材料,让幼儿的游戏完全自主,如从游戏项目的选择到游戏材料的使用,甚至富想象力的游戏情境等。其中表演性游戏很受幼儿欢迎,但同时也让教师无所适从:教师若不介入,幼儿的表演似散沙;教师若介入又怕破坏了幼儿的&自主&。本文以观察所得案例为主,从幼儿的表演性游戏的能力、游戏材料的运用、游戏的形式等方面进行分析,从而使教师有效帮助幼儿实现表演性游戏过程中的自主。 【关键词】&表演性游戏&&自主 一、案例观察 时间:日(15:04&&15:14) 主要观察人物: A幼儿(粉色上衣女孩) B幼儿(蓝色短袖男孩) C幼儿(白色短袖上衣女孩) D幼儿(浅紫色长袖上衣女孩) &&&&&&&&&&&&&&&&&&&&&&&&&&&&&&&&A&&&&&&&&B&&&&&&&D&&&&&&C &&&&场地:表演区 过程: 全园打通式自主游戏开始了,幼儿可自主选择室内或户外的不同的游戏项目及游戏材料(如科学发现、美食制品、艺术长廊、建筑工地等等),甚至想象游戏情境,自由活动。 A、B、C、D四位幼儿同时选择了表演区,并在服饰区选择并穿上了自己喜欢的服饰。 镜头一: A、D&&A幼儿在舞台上架话筒,D幼儿在旁边看。话筒有点松,A幼儿没卡住,离开,D幼儿跟着离开。A幼儿舞台旁坐下,双手拿起敲击棒,随意敲打鼓架,D幼儿随后。 C、D&&C幼儿经过D幼儿身边走上舞台,握住话筒开始唱歌,D幼儿跟随C幼儿至舞台。 A、B&&B幼儿走过舞台,来到A幼儿处,伸手拿取A幼儿手中的其中一根敲击棒,被A幼儿拿回。A幼儿继续敲击鼓,面露笑意。B幼儿转身四处看看后,走上舞台拿取话筒唱歌。A幼儿放下敲击棒,快步跑上舞台,夺取B幼儿的话筒,上下摇摆。B幼儿快步跳下舞台。 镜头二: C、D与A、B&&C幼儿在舞台上伴随背景音乐扭动腰部、动动手动动脚。在旁边的D幼儿一边嘴里说着什么一边和A幼儿一起低头向下看着什么。C幼儿也同时向下看着什么,一边继续动动手动动脚,D幼儿跟着C幼儿动起来。A幼儿将话筒压低升高、摇摆、压低。B幼儿舞台旁坐下,随机敲打着鼓。 镜头三: A、B、C、D幼儿同台。 C幼儿在舞台上拿着话筒唱歌,A、D幼儿在C幼儿后面躺在舞台上做伸手动作,又站起踮起脚尖、舞动手臂、转圈,B幼儿站旁边看,随同做跨步、插腰、拍肚子动作。 A幼儿迅疾跑下舞台,取来敲鼓棒回到舞台开始挥舞、转圈,D幼儿看着,也跑下舞台,取来一根敲鼓棒,舞动、转圈。A幼儿而后又跑下舞台,快速空手回到舞台。 C幼儿一直拿着话筒唱歌,B、D幼儿在C幼儿旁边继续动作。C幼儿唱完,放下话筒,将话筒压低、升高。A、B幼儿走下舞台。 镜头四: A幼儿来到服饰区,自行脱下裙子,交给老师。B幼儿看看A幼儿,转身坐在观众席上看舞台,再看看A幼儿,离开。C、D幼儿依然在舞台上。C幼儿拿着话筒唱歌,D幼儿站在旁边。 B幼儿回到舞台,站着。 A幼儿脱完裙子,来到舞台边上的化妆室,B幼儿跟随。C、D幼儿继续在舞台,一个唱歌、一个站着。一会儿,两个都走下舞台,走进化妆室。 二、观察分析 1、背景分析 (1)人物分析 A、B、C、D四位幼儿均为中班年龄幼儿。C、D幼儿本在同班,同伴关系较好,A、B幼儿相互不认识。 (2)场景分析 本活动场地为幼儿活动室,中间是教师事先为幼儿搭建好的表演用的小舞台,舞台背景为黑色布(悬挂)。一个站立式话筒是舞台上唯一的道具。舞台左侧摆放着一组鼓架,供幼儿随时表演用;右侧为幼儿化妆室,供幼儿自行打扮。舞台前面放置了若干小椅子,为观众席。活动室的一侧是服饰间,有若干衣架悬挂着许多各类的服饰(彩色的裙子、帽子、衣服等),供幼儿表演需要随时进行更换。另一侧有悬挂式电视机,通过电视屏幕,幼儿可自行选择播(儿童曲目)放。 2、过程分析 (1)幼儿行为差异表现出不同的游戏自主能力 通过对该四位幼儿的观察,从幼儿的行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此游戏过程中,四位幼儿都处于完全自主状态,各自表演。表演结束后,自主整理、离开活动室,但自主能力差异明显。 A幼儿喜欢并尝试打架子鼓,更喜欢在舞台上随音乐跳舞,行为主动、果断,知道自己要玩什么,表现出较强的自主能力及一定的领导力,会指挥别人的行为,能有效掌握整个表演。 B幼儿打了架子鼓、参与了表演,但属于行为的跟从、模仿,跟着他人玩什么。相对而言,该幼儿自主游戏能力较弱,没有主动选择表演内容及材料。 C幼儿很喜欢唱歌,从拿到话筒就一直唱,行为专一且表情投入,也知道自己在玩什么。 D幼儿有跟随跳舞现象,但更多地表现出对熟悉同伴的依赖、盲从,处于无谓状态,没有主动选择表演材料的意识和行为。 (2)幼儿表演的完整性受材料的局限 在10分钟的视频里,幼儿表演了唱歌、跳舞、打架子鼓。唱歌是跟着原声唱的,跳舞是随意跳的,架子鼓是随机打的,表演内容(除了唱歌相对完整些)都不够完整,且表演过程相互交叉。我们要思考的是:为什么幼儿的表演不够完整? 1缺少组织者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没有看到有组织者进行组织。既然是舞台,就势必有主持人。有了主持人的角色,就可以进行安排,如第1个节目、第2个节目&&避免不同节目同台演出。 2缺少表演主题 视频中幼儿的表演绝对自发、自主,一会儿唱歌、一会儿跳舞、一会儿打架子鼓,但这更倾向于嬉戏,并不能真正体现出自主游戏的价值。那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幼儿在表演中是一会儿这一会儿那的零散型,而没有既定的节目或主题?原因:其一,受幼儿年龄特点的限制。小班幼儿表演性游戏的目的性不明确,随意性强;中班幼儿能按意愿选择表演,有一些目的性,还不是非常明确。大班幼儿目的性比较明确,对表演性游戏的兴趣更加浓厚。其二,受所提供材料的限制。本视频中,我们看到最多的就是那些花花绿绿的服饰,有挂架子上的、地上筐子里的。表面上看起来是给幼儿充分的选择余地,实际上是在浪费幼儿的时间。因为不同的角色需要匹配不同的服饰。而选择那件合适的服饰需要从一大堆的服饰里去挑,不仅为难幼儿,同样也是干扰幼儿。在片段中我们可以看到服饰区聚集了许多幼儿,并在某个时间段中一直在架子上或者地上的框子里寻找喜欢的服饰打扮自己。可见,幼儿选择服饰的时间超过了幼儿在舞台上表演的时间。也即,大部分幼儿往往看到哪件好看就穿了哪件,失去了最初的表演目标,也就失去了主题内容,最终成为随意表演。 (3)幼儿自主表演形式单一受关键经验和材料的影响 幼儿舞台上的表演形式可以有很多,如唱歌、舞蹈、故事表演、散文诗朗诵、小品、相声、甚至是自创的等等。视频中幼儿选择唱歌、跳舞,是因为它们一个人就可以完成,任何唱跳都可以,服饰、道具也随意选择。幼儿没有选择其他的表演形式,是因为幼儿园日常教育教学中涉及的故事表演等关键经验不多,而且类似于这样的情景表演需要借助头饰或其它道具,还要进行合作(角色分配)。而我们看到的所投放的服饰中并没有看到适合幼儿进行故事等情景表演的头饰等。 三、过程调适 1、全面静态观察,尊重幼儿自主游戏能力上的差异性 幼儿自主游戏的能力存在差异,这与年龄相关,年龄越大,自主能力越强,同时也受幼儿个性和性格的影响。视频中的四位幼儿均为中班年龄,在表演性游戏中,自主游戏能力从高到低依次为A幼儿&&C幼儿&&B幼儿&&D幼儿。通过静态观察,教师除了尊重这四位幼儿的表现之外,更应了解和分析每位幼儿产生此行为的各方面因素,如:好奇心、主动性、积极性、合作性、活动性、兴趣倾向、情绪调适等。 表演性游戏只是自主游戏的一方面,教师应同时追踪幼儿在其它活动区的自主游戏能力的表现,以进行全面综合的评价与分层指导。 2、有效投放材料,增强表演过程的完整性 虽说自主性游戏是幼儿自主选择与主动开展的游戏活动,但在幼儿园教育背景下,教师的引导依然重要。只是相对于教师特意设计的教学游戏来说,对幼儿自主性游戏的引导更应讲求策略,应善于将教育意图渗透于环境之中。根据上述幼儿的表现,在表演性游戏的材料投放过程中,我们可以尝试: (1)变无序为有序 幼儿进入游戏场地,可引导幼儿有三种角色身份,即:表演者、观众、主持人、化妆师。角色之间可交叉重叠,如我既是主持人也可以是表演者,既是表演者也可以是观众等。幼儿之间可以竞选主持人,因为主持人需要组织场内人员,并且安排节目顺序、报幕等。增强幼儿主动自我管理的同时,对主持人的角色也是个挑战,从而提高整个表演活动场地及表演的有序性。 (2)变量多而单一为量少而多样 案例中教师提供的许多类似的服饰未能提高幼儿表演的深度,反倒影响了幼儿的选择及出演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这样调整: &1减少同类服饰数量,留下少许供幼儿选择,避免因选择过多而浪费时间。 2增加不同类型的头饰、道具、乐器等,吸引幼儿选择不同的表演形式,增加舞台表演内容的丰富性与可看性。 (3)变无主题为有隐性主题 受幼儿年龄特点限制,在幼儿自主进行表演性游戏中,要让幼儿自发形成表演主题是有难度的。但教师有必要根据幼儿最近发展区,通过适当调整材料的投放策略来提升幼儿表演性游戏的价值。如将游戏用的服装、道具、乐器等分类摆放。服装区可分为歌唱表演服(独唱、合唱等)、舞蹈表演服(独舞、集体舞等)、故事表演服(幼儿所熟悉的故事&&有明显的角色分配),以及乐器摆放区等。这样分类摆放,可促使让幼儿有目的的去选择服饰、道具等,使得表演内容相对围绕一定的主题和深度。这样一方面避免了教师直接指导导致游戏无自主,另一方面又隐性支持了幼儿的游戏,使得幼儿游戏目的更明确、更深入。 (4)变统一为分层 为使得小、中、大班幼儿都能自主参与,因此,教师在材料投放的过程中,需有意识地拉开难易程度。如:故事表演服区域,教师可投放适合小班表演的《小兔乖乖》、《三只羊》、《拔萝卜》等,适合中班表演的如《三只蝴蝶》、《金色的房子》,适合大班表演的如《大灰狼和兔子》、《金鸡冠的公鸡》等,再提供空白头饰等,适合满足幼儿自创表演游戏用。如此一来,将之前集中投放的材料分层开来,使得每个幼儿有选择的余地,让幼儿发挥游戏的自主性。 3、积累关键经验,促进表演形式的多样化 幼儿期间,对很多生活经验不是很熟悉和了解,教师需要通过日常生活、教育活动和游戏等帮助他们丰富生活中的关键经验,以便幼儿更好地表现表演游戏主题中的故事情节、角色扮演、动作表情、歌唱艺术,甚至自创故事等,多样化的表演形式增强幼儿自主表演中的角色意识和表演技巧以及同伴合作能力。 四、反思跟进 本案例是在幼儿园自主性游戏背景下开展的表演性游戏一角。通过对本案例的观察、分析与调适,我们不难看到,要想挖掘并发挥幼儿园自主性游戏中幼儿的自主性价值,教师的作用不容忽视。 1、自主的教师易使幼儿形成自主氛围 幼儿整天和教师生活在一起,教师日常的言行举止对幼儿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因此,教师要想幼儿在自主性游戏中有自主的表现,那么就应在日常生活的教育教学中也同样渗透自主行为。如鼓励幼儿自主选择同伴、自主选择玩具、自主选择&要&或&不要&等等。自主行为不只是在自主游戏中,而更多的应该投射在日常生活中,它的真正价值在于为日常生活服务。 2、有效的观察记录有助于教师了解幼儿游戏自主的真实水平 通过如本案例用录像的方式进行观察、记录等,能有效地帮助教师进行较细致地观察及更客观地分析。因此,我们可以在今后开展的自主性游戏活动中采用更多的方式,如录音笔、照片、笔录等,用观察记录表等形式,将案例记录下来,并组织大家一起分析,从而了解幼儿自主游戏的水平,进一步调整环境的创设及游戏的材料,使得满足幼儿自主游戏的需要。 3、隐性的引导有助于提升幼儿游戏的自主 幼儿园的自主性游戏不可脱离的是幼儿园这个大环境,教师在幼儿园这个大环境的基础上,与幼儿一起商讨并进行改变与调整,在环境中添加适合幼儿自主游戏的成品与半成品。而这些改变与调整、成品与半成品,就是&&隐性引导&,如有主题的表演服饰等。幼儿根据这些隐性引导,通过想象、合作等,使活动场地变成了农家乐、美食馆、科学探究区、建构场等。从而小汽车开起来、农家美食吃起来、故事表演起来,有表演者、有顾客、有管理者&&游戏过程中幼儿想去哪里去哪里、想玩什么玩什么,自主性得到提升并获得愉快体验。 4、给予自主评价的机会分享幼儿自主游戏体验 自主评价主要是指游戏结束时给幼儿间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的机会。通过评价、分享游戏体验与成果,发展游戏情节,提高游戏自主能力。其方式包括成果展示评价和互动分享评价。成果展示是将游戏过程中产生的作品以实物或现场再现的方式集中展示,以向其他幼儿传递游戏中的成功经验,使该幼儿获得自主游戏的成功感和满足感,同时激发其他幼儿参与玩的兴趣和欲望。互动分享评价是指说说幼儿参与游戏的不同体验、不同经验,已经遇到问题解决实际问题的方式方法,由此成为师幼之间、幼儿之间交流经验、相互学习、分享快乐的过程。因此,我们应把评价的机会让给幼儿,让游戏评价也自主。 总之,表演性游戏作为自主游戏的一部分,其游戏本身都是以幼儿为主体的,他们对游戏的学习也因喜欢而快乐,因快乐而主动。 参考文献: 〔1〕周静.《自主性游戏组织指导策略初探》〔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09 〔2〕季晓英.《幼儿自主性游戏的环境创设与引导》〔J〕.&学前教育研究,2008 〔3〕沈丽娟.《幼儿表演游戏中的分层指导》〔J〕.教育评论,2001 〔4〕刘焱.李霞.朱丽梅.《中、大班幼儿表演游戏的一般规律和年龄特点研究》〔J〕.学前教育研究,2003
上一篇: 下一篇:
看过《论文:幼儿表演性游戏如何实现自主》的同学还看了: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在表演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 社会培养论文 - 第一幼儿教育网
-& 文章内容
在表演游戏中发挥幼儿的主体性
  表演游戏是根据童话故事或其它文学作品的内容进行自主表演的游戏。通过对话、动作、表情来再现文学作品,可以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加深对童话故事或其它文学作品的理解,激发学习的兴趣,发展的口语表达能力,并能极大地发挥的主体性,促进集体观念的形成,培养活泼的性格,加快社会化的进程。因此,在园开展表演游戏指导的探索是十分有益和必要的。那么,如何指导开展表演游戏,培养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促进主体性的发挥呢?以下是笔者对这一问题的实践探索。&   一、让参与游戏的设计与准备&   表演游戏是各种游戏中最富有挑战性的,在以往的游戏活动中,教师往往要花许多时间和精力进行各项准备,以保证表演游戏的顺利开展,但活动后的效果却又不理想。笔者经过长期的调查与探索,发现其原因在于教师往往根据自己的主观愿望来设计游戏与进行各种准备,但教师与由于年龄和社会经验的差异,结果造成了这种“吃力不讨好”、&   “事与愿违”的结果。要改变这种状况,首先要转变教学观念,即改变以往表演游戏中以教师为主体的错误做法,进而树立以为主体的观念,把表演游戏的主动权还给,让他们在整个表演游戏中充当“主角”,充分发挥的主体性。&   1 有戏场景与道具的设计与准备&   游戏场景是开展表演游戏的环境布置。以往在每次表演游戏前,教师都要花大量时间为准备许多教师认为表演需要的场景与道具,在指导游戏中还要反复地交代道具的摆放和使用方法,只能被动认同,这既削弱了道具材料在游戏中的作用,又不利于主体性的发挥。因此,笔者尝试着让在游戏前就参与游戏的设计与准备,让根据表演作品确定需要哪些场景与道具,想想可能采用什么物品进行替代,让他们主动参与场景与道具的设计与准备,教师只做必要的提示和帮助。如在表演《鸭妈妈找蛋》这个故事时,虽然我没有提出布置场地的要求,可自己找来了一些花草、花片布置成了一块开满鲜花的草地,使表演更具童趣。&   对自己动手准备的场景与道具材料的成果,教师可以组织进行讨论与评价:哪一组设计准备的替代物最形象?场景与道具使用得最好?在评价中互相启发、互相学习,使场景道具的设计准备水平逐步提高,创造性的萌芽从中得到发展。&   2 角色语言和动作的设计与准备&   文学作品中常有一些描述性的语句不适合直接表演,从文学作品到游戏表演必须有一个再加工、再创造的过程:即把描述性文字转化为具体形象生动的语言和动作,使之适合游戏表演。过去这个过程大多由教师包办代替,坐享其成进行模仿表演,现在却改为先组织反复听读作品描述文字后进行讨论,启发孩子们开动脑筋,想办法设计角色语言和动作,使之成为汇集集体智慧的创作过程。例如:第一次表演故事《小蝌蚪找妈妈》时,发现开头有很多的叙述部分不好表演,与后面的情节发展无法较好地联系起来,于是,我设计了一些问题,启发参与设计角色的语言和动作,如:“小青蛙冬眠醒过来后,看到这美丽地春天说了什么?”、“小青蛙怎样产卵……”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为小青蛙设计了独白语言和动作,大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表现力。&   二、让自主地把握游戏的情节&   很多教师在指导表演游戏时,常常是先自己示范表演或事先设计好动作让模仿,看似规范、优美,实则千篇一律,限制了的思维及理解力与创造力的发挥。&   1 帮助初步理解故事的内容&   教师可利用挂图等直观教具,帮理解故事内容,进而启发设计游戏场景和情节。如教游戏《小羊和狼》,初听故事内容后,我就鼓励开动脑筋,想想故事场景如何布置。有的说:“要搭围墙,门、房子后面要有一棵大树,小羊家要搭一个灶台,因为狼要在灶台上点火。”也有的说:“小猫也要躲在灶台上”――理解了故事内容,从而就设计了如此精致的场景,紧接着又对游戏的情节进行设计与讨论,使故事情节更符合的游戏表演。&   2 帮助加深体会角色的性格&   表演游戏要演得好,就要求表演者要能把握好游戏中人或动物的性格特点,进行惟妙惟肖的表演。因此,要求要初步理解故事中角色的性格,让自己设计动作、语言、表情来表现角色的性格和特点。在故事《小羊和狼》的教学中,笔者提出:“这是一只什么样的大灰狼?从哪里看出来?”接着又问道:“后来小羊又变得怎样?”等问题,引导分析角色的不同性格特征及情感变化过程,这样,表演时才能增强自主性,大胆进行想象、创作,使自己成为游戏活动的主体。&   3 帮助初步理清情节的发展&   表演游戏如何进行表演,故事情节如何展开,说通俗点也就是表演的顺序如何,这应该先让弄清楚后,表演才能顺利进行。因此,教师就必须如导演一样,给“讲戏”,理清故事的基本情节,而后,让根据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感受,进行情节的自主创造,从而使表演更加贴近的生活实际,更加受到的欢迎。例如:当熟悉了故事《小熊请客》后,我引导思考:“如果小熊想准备一些更可口的饭莱来招待客人,它会怎么说?”、“你平时是怎样欢迎客人的?”会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设计了握手、拥抱、点头等欢迎客人的方式,表演的积极性被大大地调动起来。&   从教师包办代替到放手让进行自主游戏,这不单是一个教学方法的问题,而是教育观念转变的必然,以往我们总是认为什么也不懂,需要教师来帮忙,结果好心办了坏事,无形中剥夺了自主锻炼的机会。其实,是具有很大的发展潜能的,需要的是教师的耐心指导、精心辅导和悉心引导,充分发挥他们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三、让进行大胆合理的创新&   在表演游戏中不是简单、机械地直接再现作品,而是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通过头脑加工,进行再造想象和创造想象。因此,在进行表演游戏指导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大胆地进行创新,特别是对一些在我们成年人看来是不合理的,可从的角度来理解却是合理、有理的创新更要给予支持和鼓励,以最大限度地培养的创造性和主体性。&   1 鼓励进行动作表情语言的创新&   在游戏表演中,经[1]&&&
上一篇:  
本类热门浏览小班表演游戏中幼儿主动性的培养--《亚太教育》2016年18期
小班表演游戏中幼儿主动性的培养
【摘要】: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期是语言发展,特别是口语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在运用语言进行交流的同时,也在发展着人际交往能力、理解他人和判断交往情境的能力、组织自己思想的能力。表演游戏是幼儿根据故事、童话的内容,运用语言、动作,扮演角色进行的一种游戏。但在教育实践中我们可以看到,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对作品的领悟力差,常常不知该如何去表演。因此,也就表现出被动、消极的情绪,针对此现象,我对如何
【作者单位】:
【关键词】:
【分类号】:G613.7【正文快照】:
欢迎:、、)
支持CAJ、PDF文件格式,仅支持PDF格式
【相似文献】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
孙熙国;[J];职业教育研究;2004年01期
马英霞;[J];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年01期
陈明;;[J];天津市经理学院学报;2006年01期
刘晓莉;;[J];吕梁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01期
郭晓俊;徐雁;林大勇;;[J];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03期
刘俊喜;王志明;;[J];河北北方学院学报;2006年02期
李敏;侯钢;;[J];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辽宁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6年04期
丁志强;;[J];机械职业教育;2007年07期
李鸿;;[J];职教通讯;2007年06期
甘露;张旭;罗德秀;范存欣;马绍斌;;[J];中国学校卫生;2007年09期
中国重要会议论文全文数据库
谢光艳;张素琴;伍艳;邱燕;;[A];中华护理学会2007年“医院管理”论坛论文汇编[C];2007年
王英春;邹泓;;[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年
王军;;[A];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新进展——全国第十届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论文集[C];2007年
魏源;;[A];第十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C];2005年
徐建英;;[A];全国教育科研“十五”成果论文集(第四卷)[C];2005年
包丽娟;;[A];江苏省教育学会2006年年会论文集(综合二专辑)[C];2006年
王新员;;[A];国家教师科研基金“十一五”成果集(中国名校卷)(五)[C];2009年
吴守良;;[A];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全国第七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学术交流会暨专业委员会成立十周年纪念大会论文集[C];2001年
杨玲;卢婧;安花花;;[A];增强心理学服务社会的意识和功能——中国心理学会成立90周年纪念大会暨第十四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11年
刘伟志;;[A];中国水文化(2014年第2期)[C];2014年
中国重要报纸全文数据库
河南省许昌市卫生学校教师
田俊萍;[N];西藏日报(汉);2011年
孙彩平?周艳培
张慧;[N];中国教育报;2008年
张国圣;[N];光明日报;2006年
湖北省丹江口市三官殿柏树岭学校
谢刚 陈涛;[N];中国教育报;2007年
红桥区杨庄子小学 赵璠;[N];天津教育报;2009年
山东省菏泽市单县职业中等专业学校 王利民;[N];中国体育报;2010年
;[N];甘肃日报;2004年
郑珉;[N];西藏日报(汉);2011年
南开小学 马艳;[N];天津教育报;2013年
本报记者  宋全政 通讯员  刘积舜 王阳阳 陈孟磊;[N];中国教育报;2007年
中国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
郑云霞;[D];贵州大学;2015年
刘毅;[D];贵州大学;2015年
曹丽;[D];河北师范大学;2016年
王芳;[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何明利;[D];长春工业大学;2016年
李芹燕;[D];西南大学;2008年
宋井林;[D];山东师范大学;2011年
马小芹;[D];蚌埠医学院;2013年
陈海燕;[D];山西农业大学;2013年
颜玉平;[D];湖南师范大学;2013年
&快捷付款方式
&订购知网充值卡
400-819-9993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电子杂志社有限公司
同方知网数字出版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地址:北京清华大学 84-48信箱 大众知识服务
出版物经营许可证 新出发京批字第直0595号
订购热线:400-819-82499
服务热线:010--
在线咨询:
传真:010-
京公网安备75号}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幼儿园表演游戏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