练武功套路西宁会不会有高原反应让反应增加

[转帖]拳学家武道我理先生的学武经历
[转帖]拳学家武道我理先生的学武经历
[转帖]拳学家武道我理先生的学武经历
提交日期: 23:11:00
| 分类:养生、太极拳
| 访问量:4153
  按:本文作者武道我理在武学之路上走了不少弯路,最终在实战中重新认识了中国古拳法,我辈习太极拳一定要耐得住寂寞,认真习拳,尽量避免走弯路。    偶小时候是个神童,两岁认字,三四岁的时候基本什么书都看的懂了,于是就开始把老爸的武功秘籍和武侠小说都反复看了N遍,记得启蒙读物是《射雕》,结果后来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的性格都长得像郭靖,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小孩子读的第一本小说决定这个人将来的性格发展。当然,年纪大了一点以后,我先后变成了杨过,令狐冲,欧阳克……这是后话。     五到六岁的时候,无聊透顶的父亲开始教我熊氏和黄氏易筋经,熊氏易筋经和北少林现在流传的易筋经比较接近,都属于瑜伽一路,对筋骨调整和练中脉很有帮助。我年少时特别喜欢“铁牛耕地”一式,练个不停,为后来我最擅长的的虎架打下了无比的基础。铁牛耕地首先对指力帮助极大,但是其实最重要的还是锻炼了身体的整体力。只要身体微躬,就可以将脚尖的力量传到手指尖。   黄氏易筋经则比较接近南少林,我最喜欢的其中的一个动作非常简单,就是扎了马步,双手前推,身体放松,十指却运劲不断屈伸抓合。表面看是练手指力,其实还是练整劲。据介绍说这招练成后人十指光洁如玉,倩兮如女子。我大约练了两年,虽然不知道练成了没有,不过现在的手指很漂亮,大部分女子的手不如我好看。     人在小孩的时候,虽然骨骼还没定型,但是却天生如同内家高手一样的柔软,内家高手练来练去目的也就是返先天,变成一个强壮无比的婴儿。所以练武功在小孩的时候练,只要得法,确实事半功倍。     我那时候自己还练习在床上垫个枕头,用头栽在上面倒立,倒立得无聊的时候还一边倒立一边四面控腿踢腿,这一招效果很明显,后来我练习腿法的时候,因为平衡能力和中正的原因,速度和角度都华丽无比,什么李三脚用得轻而易举,是最受少女欢迎的功夫,我也一度沉迷在这种华丽里面。     大约到了十岁,我对易筋经这种无聊枯燥的东西早就厌烦,气聚丹田的心法也练得颇为无趣,   因为练了这么久,我还是不能单掌开碑,于是就搁下来了。这时候开始流行气功,我手头获得了一本“五禽戏”气功的书,我当时满脑子无产阶级革命思想,自然对里面的心法和运气不屑一顾。只是无聊的时候模仿熊的动作乱晃乱拍,仰伸起伏。若干年后,我看到金家功夫和形意拳的熊鹰合型时,才发现古人与我暗合,这个故事再一次证明了小孩子就是半个内家高手的理论。     到了十一二岁,我家里人决定托关系把我送去市体校学习散打。我于是便进了市体校,跟随当时的全国散打冠军学习,不过师兄弟都很鄙视我,普遍不与我为友,认为我是关系户,直练了了一年多后才开始有改观。毕竟我的根基打得比他们还扎实,什么动作和发力几乎一看就会。不过我的弹跳力因为从小没锻炼,所以已经跳得不高,没办法练国标套路了。     散打这东西严格来说是很不符合我的性格的,穿着又厚又笨重的盔甲,上了台一阵乱打乱摔。虽说有距离感,反应速度,力量的差距,但是实在是无法吸引少女芳心,于是这时候开始自学跆拳道,那个时候,跆拳道才刚刚引入中国,我所在的体校是没有这个项目的,不过要自学这东西对我来说丝毫不难。要领无非就是身法变换和控腿自如,速度而已,后来我和跆拳道的省级女子冠军对练过竞赛跆拳道,只用了五分之一的实力,就把自信满满的MM欺负坏了。若干年后我还和女子全国散打冠军打过,对方几乎碰不到我。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女子和男子的差距还是很远的。练体育出身的MM们千万不要以为自己很厉害就到处惹事,最多只能攻人不防而已。   当然,我也只能欺负一下女孩子,男子省级散打冠军就把当时的我打得找不到北。而且我当时还是很崇拜散打的,因为从进门开始,教练和师兄们都对我灌输“散打是集合天下武功精华于一身的功夫,是最强的功夫”之类的理念,小孩子的辨别能力再强,时间长了也会信以为真。     练散打这种蛮打法,练久了,性格自然会开始改变,年龄过了十四岁,性格开始由柔弱变为至刚。同时也因为种种原因,在体校那种纪律森严的地方呆不下去了,转到了普通中学,而这个时候,因为父母工作的关系,遇到了一个日本人教我日式泰拳,于是性格更加勇悍起来。然而这时候母亲认为时代更需要一个知识分子,于是强迫我专心读书,练拳法只能偷偷地练了。   练了泰拳两年,产生了新的门户之见,认为散打这个东西是个垃圾,只有泰拳才是最强的武术,人年轻的时候总是不免偏执。     这个时候,考上了大学,在开学前的一个假期,我满城游历,寻找高人。最后认识了一个练意拳浑圆功的老鬼,意拳(大成拳)本来就有点邪教性质,浑圆功就更加邪教。不过那个老家伙确实有功夫,双手用十个手指发劲就能把我发出2米远,而我根本来不及反应,当时身体的感觉好像是被气功波打出去一样。当然,后来才知道这是一种错觉。     这是我第一次接触内家拳的圈子,虽然我表面上对意拳老鬼很叹服,但是心里面是不服的,因为老鬼虽然内力很强,但是实战确实不一定打得过我,我的一个蹬腿也能把站定的人蹬飞出去几米远。老鬼的发劲掌威力无非也是如此。何况我实战动手经验远比老鬼多上百倍。多兜几个圈子老鬼就破绽百出了。   意拳老鬼擅长吹牛,也好在徒弟面前表演,记得当时意拳老鬼为了在徒弟面前显威风,叫我用力扫踢他的小腿一脚,他用某些招数破我,我苦练多年的扫踢+易筋经根底岂是白练的?结果一脚将老鬼踢得整个人横移半米。老鬼脸色都变了,老鬼后来就再不敢提要和我真打的事了,两人始终只是试手。   综合以上种种原因,我决定虽然表面客气,但是内心对意拳老鬼决不尊敬,老鬼是很想收我做徒弟的,但是我只叫他老师,不叫他师父。老鬼也教了我很多站桩的要领,不过后来我获得内家真传后便知道这老鬼当时是绝没安什么好心。例如大松大软是一种练习的结果,但决不是练习的手段。练习的时候要求的是形松意紧,老鬼不但要求我型松,也要求意松,不过我当时也信以为真,毕竟老鬼的功力摆在那里。   我寻思虽然不指望用于实战,但是要是我也能用指尖发出这样的“气功波”将人击飞,一定唬死万千少女。于是去读大学以后,还老老实实的站了很久的放松浑圆桩。导致后来一段时间我的武功被废了至少4成。     到了大学,大学里学散打的人少,学古拳法的人多,而我那个时候才十六岁,正是年轻气盛的时候,到处去找人切磋,凭着实战经验丰富,我一度也欺负了好些古拳法的弟子,例如武当派等,不过武当派的人脾气和涵养都好,输给我以后还是毫不保留的把他们所学的东西教给我,大家互相交流乐也融融。   题外说一句,我后来接触的意拳/大成拳的弟子甚至一些有宗师级名气的人,普遍人品不好和性格有缺陷。我寻思可能是练功方式的原因,一个人在年轻时,违背天性地沉迷于站桩,一站就好几个小时,自然会患上轻度强迫症或邪教综合症。我的一个师弟在医学院读书,每天站六个小时的桩,最后完全没法和正常人交流。每次去探望他,他都粗声大气的和我说:“我们练意拳浑圆功的,不象你们练XX拳的,我们是……,你们是……”     我到处惹事,终于有一天遇到了牛人,是一个练六合南拳的高年级学生,我只知道心意六合拳和南拳,对六合南拳这东西我听都没听过,自然比较轻视。但是两人一交手,对方就在我脑袋上拍了一掌(左手),在我下巴打了一拳(换身法用右手),同时一肘顶在我心窝上(换身法进步左肘),这一切只在0.5秒左右。而且出手前他离我至少有一米五远。而打完以后又用极快的速度退到了原来的地方。这速度实在惊人。   我知道他出手的时候留了力气,尤其是最后一肘更是点到即止,于是认输。那高年级学生飘然而去,我再没见过他。学校里其他练武的人也没人认识他,我的学校有2万五千学生,要找个不显山不露水的人确实是大海捞针。     这个事件给我了极大的教训,我终于相信天外有天人外有人这个老辈人说过无数遍的话。     那以后我就老实了很多,不过还是有空就欺负一些明显实力不足的人,例如八极拳的弟子。最后八极门的老师傅跑来对付我了。老师傅虽说是八极门的,其实已经转练太极拳很多年了,不过教学生大多还是教八极拳,因为太极拳这东西不是谁都适合练。     我和老师父一动手,就发现自己简直就像小孩一样,老头子任我全力攻击他也不还手,而想要我摔到那里,我就摔到哪里。这个和意拳老鬼是不同的,意拳老鬼除了内力强以外,一无足取。而这位老师父只是漫不经心地和我玩,就让我无法出拳起腿。而且一个轻柔的发劲能把我两脚离地放出四五米我还啥事没有,妈的,老子终于被打服了,不过我还是老不下脸去拜师父。只是死皮赖脸的跟在附近学,对方也不在乎这个,就是每天手把手地指点我玩,而他的徒弟们就都在远处傻傻地练自己的。我当时没有武林经验,也不知道老师父等于是把我当真传弟子来教了。     老师父也不教我套路,直接从推手学起,老师父的推手法和别人的不同,与其说是推手,不如说是柔道和摔角,他常与我的几个八极+太极的师叔作一种更进阶的推手,便如两只熊在相扑一样,旁人看见感觉都心寒。后来我和别派的太极拳的人推手,对方也觉得我中线猛进,异常野蛮。甚至和以野蛮推手闻名的大成拳家推手,也让对方恼羞成怒。     题外还要再次踩一下意/大成拳,我遇到的很多这派的拳家,他在假装粘绵推手的时候突然用拳脚偷袭,成功后会洋洋自得,说这就是本派推手的风格。但是如果偷袭不成功被反制了或者对方也用这种方法,这类拳家便会恼羞成怒,指责你不讲武德。所以我特喜欢和意拳/大成拳的人推手,能练出真正街头遇到偷袭的感觉。每次当身成功,听到对方在自己身下愤怒的指责自己,便有说不出的成就感。     被师傅喂了半年劲之后,我在肉体上不知不觉地承继了太极拳,脾气也越来越好,这时候还没练过套路,老师父教了我起势和后面的两招之后看我志不在此,也就没教下去。老师父本来还有一根奇重的禅杖想教我玩,用来练身腕合一。但我当时被意拳老鬼教的放松浑圆桩误导了,误以为什么肌肉力不重要。师傅教导我:“松,是指骨节之间撑开,自然就松了,不是肌肉不用力”,我当时也没听进去。     其实,拳法有很多阶段,在初期一两个月还真的非不用力不可,不然找不到力传递的缺陷之处,但是我那时候已经练了那么多年,再加上半年的推手听劲,力传递已经相对很完美,不需要再刻意放松了。     题外说一下八极拳,我那时候用泰拳把纯练八极拳的师弟们打得一塌糊涂,其中包括一些体形超高大的师弟。加上教我的师傅只教太极拳,我当时就对八极拳颇为轻视,一直没学。但是后来来回想,我所学的推手中,这种中门猛突猛打的指导思想,是一般太极拳所无的。而当后来动漫文化铺天盖地而来,八极拳从日本返销中国并相对走红。我再想用八极拳骗女徒弟已经来不及了。     我观察过我师父对强敌,他的必杀技是用八极拳中门猛突猛打,对方如果能反击,立即用太极拳压制,而我的拳法是用泰拳中门猛突猛打,如果对方没有失势,便引诱对方反击,用太极拳当身压制。之后我虽然因为兴趣原因,学了无数的其他拳法,但是基本战斗方式还是如此。     题外说一下泰拳,我在广西的山里,见过一种壮族拳法,和泰拳极为相似,就连所跳的拳舞都100%一样,拳法上的区别是一般不起高腿。后来想,这应该就是古泰拳。而壮语和泰语的相同度也超过40%,很多壮族人到泰国几乎都不用翻译,应该大家是一个老爸生的。   我学泰拳的时候,虽然也学了拳舞,但是对拳舞的动作觉得很不解,但看见壮拳的时候便明白了。壮拳拳舞在跳的时候,双手各持一根蜡烛,头上绑一根蜡烛,拳舞的过程,是三根蜡烛的火在不断互相传递的过程,象征生生不息,看见的时候有一种莫名的震撼。     古泰拳流派众多,按我的归纳一般是两种结构构架,即马型和虎型两种。寻佛记的男主角用的是马型,大反派用的是虎形,虎型比较适合擂台这种小圈子格斗,马型比较适合生活战斗,所以在擂台上渐渐出现了虎形一统天下的情况,就算跳的是马型流派的拳舞,出手用的也是虎型技术,我遇到的壮族拳法家拳舞和我一模一样,但是技术完全不同。     至于壮族拳法为什么不使用高腿,而泰拳却有,这应该也是擂台演化的。在擂台上,因为规则保护了下体和禁止折腿技,而落地不追击,所以高腿相对流行。     回到太极拳,我遇上了太极师傅以后,此后空手对敌再也没敢用过腿法,因为他出神入化的当身技,使我对腿法有了心理阴影,暗暗觉得壮族人不用腿法是明智之举,这其实也是一种错误的理解。直过了很多很多年后,我和人玩长兵器MMA,才发现封印多年的腿法,在长兵器对战近身后是其他技术所不能比的强力压制技巧。     电影里常说,没有最强的拳法,只有最强的人。我的理解是,也没有最强的人,只有最适合环境的拳法。   拳法到了一定程度,自身肉体的突破到了一定关口,就自然会进入武学障,那便是修罗心。     修罗心与杀人拳   在中国目前扯虎皮大旗号称杀人拳的流派主要有2个,一个是轨迹拳,轨迹拳是一种高度简化版本的内家拳,另一个是无限制格斗术,无限制格斗术的精髓其实就在潜行偷袭的指导思想。至于正面对敌则乏善可陈。表演的怪叫扰人心神,其实扰人心神这个东西,韩国的《浪漫刺客》做得更好。我曾经和无限制的家伙玩过短兵比赛,不管他如何花样百出,注意自己下三路,拿着家伙对他脑袋猛敲就行了。     从我的观察看,上面说的那两路拳法都很难说是杀人拳。只能说是一种催眠术,让练习者不怕死也不怕杀人而已。但真的开打起来,那怕和普通流氓打结果也不乐观。不怕死有好有坏,好处是不容易死,坏处就是死得快。     修罗心和无限制派的催眠术是两回事,修罗心的本质是潜意识地以杀死对方为目的来锻炼自己的技巧和肉体。无限制派的催眠术是让自己以杀死对方为目的……下面就没了。     我进入修罗心的机缘和意拳老鬼还是很有些关系的,我那时候整劲已经成了,但是还是不明白意拳老鬼用指尖就能把我击飞的原理是什么,太极师傅表示他也不会这个,他的发劲远比意拳老鬼刚猛爆烈,但是他不会指尖击飞对手且让对方感觉如同气功波。     我就只好开始冥思苦想,把全身力量集中到手指尖?我从小就会了啊。我也能用指尖把人冲击出去,但是却没有气功波的感觉,而且刚极易折,搞不好就把自己手指给扭伤了。那么让手指有一定弧度和回力?……     我在这个手指尖的思考中,度过了很长一段时间,突然有一天,我在和人对练的时候,企图钳头顶膝没成功,却不小心一爪把对方脖子撕得血肉模糊,大出血送去了医院缝针。   这个时候,我突然发现我身体上有一个可怕的武器,这个武器比我一直练习的拳脚摔投还要可怕十倍。这个武器起源于虎型身体构架,所以名字也很俗气,我命名为虎爪。     在我悟得虎爪之前,我对蛇拳,螳螂拳这类的拳法不屑一顾,认为都是小技巧,只有拳来脚往,内力蛮力才是王道。(注:那是当时对螳螂拳有误解,我当时只见过国标套路的蛇拳和螳螂拳,螳螂拳是一种半内家拳法,倒是蛇拳比较注重技巧,某仁兄说中国没有每天花好几个小时专门练习在不同情况下插眼的拳法,那是因为他没见过蛇拳)     不久以后,又领悟了在防守的时候用的熊爪(和进攻状态的虎爪在身体结构上完全不同)。便堕入这种血腥技术中不可自拔,开始思考:“我过去所练的散打,跆拳道,泰拳,甚至太极拳,这些拳法技术的目的是什么呢?我为什么练了那么多年?”     我当时年纪太轻,没有意识到,如果不是因为我以前打下的基础,其实我根本无法使用虎爪,熊爪。例如我如果不是从小练铁牛耕地,我的整劲便不够强,无法将力量集中到手指尖,如果不是练习泰拳,我根本无法形成虎架,如果不是练太极拳,我也无法形成熊架。如果不是练散打,我也没有实战经验和距离感,反应速度。     我将虎爪和熊爪,归结为一种单纯的技巧,性格也发生了可怕的偏转,变得阴狠残忍。古人云:“身怀利器,杀机自生”。便是指这种情况。     拳法家中有一些暴发户,在机缘巧合中,获得了一些相对周围的人而言的强力。如果不能控制好这种强力和因此带来的欲望,性格便会产生变异,例如我前面提到的那个每天站六小时桩的意拳师弟,又例如早期的李小龙。而当控制之后,便会因此入道。   练武之道,是学会控制自己的一个过程,无论是心还是肉体。     获得杀人拳之后的一年的时间里,我完全放弃了太极拳,疯狂的追求自己的拳法,最后将这拳法命名为“孟婆化妆”。     现在看,我领悟自己的拳法太早了,我还有很多该学的没学到。还有很多基础也没打好。     顺带提一下截拳道。     李小龙说:“以无法为有法”,王芗斋说:“拳本无法,有法也空”。这些人都拥有传媒控制权,也比较容易误导人。     “自己的拳法”,有一个误区,那就是往往以主观思想为中心。以自我为中心。   观察市面上的新兴拳法流派,大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宣传“海纳百川”,其实这种拳派比大部分拳派都固步自封,功夫还没学成,就把自己比喻为大海了,对于“百川”,心态自然就会不同。     用截拳道来说,截拳道分为“李振藩武术”,和“无限道心”两个流派。   李振藩武术的继承人武功大多不怎么样,只会骗鬼佬的钱,我表姐夫在美国开了一家巨大的武馆教振藩武术,但是他不会李小龙招牌的“寸劲拳”,他只会外形看上去很像寸劲拳但却没什么威力的“弹性手”。我一直很想教他,但是他太骄傲了,让我不忍心这么做。开武馆的人武功是其次,自信心却是不能缺的。     其实寸劲拳这东西在中国,真的是个还没入门的东西,李小龙出名以后,也忘记了自己之所以会用寸劲拳,是因为练过咏春拳的钳阳马和结体,所以他示范给他的徒弟看“你看,就是这样”,他的徒弟也只好有样学样。     无限道心的人倒是武功相对高一点,因为什么都学,但是往往什么都学不精,因为前面说了,就是“海纳百川”的心态作怪。学了个皮毛,便以为自己纳了百川。   我本来早就到了万法归一,不拘门派的境界,但是为了提醒自己,还是时刻把自己“太极门人”的身份挂在口边,以警惕自己学无止境。和那些号称“海纳百川”的家伙划清界限。       古拳谱里面经常有一些奇怪的文字,例如“阴阳互换”“天机桩在上,地机桩在下”等,这些名词在近代,受到了很多科学论者的攻击,例如什么玄之又玄之类的。   但东西其实都是些名词和隐语,不是什么玄学,说的是实实在在的练习方法。     人体肌肉分为阴阳两部分,伪拳中往往将人体正面定为阳,背面定为阴,其实真拳的阴阳是以人类如动物一样蹲趴在地上,手掌脚掌着地,脸向前看,这时光线垂直而下,能照到的部分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也就是说,人的头顶百会,大椎穴,脸的上半部分,背部,大腿正面筋,小腿背面筋,脚背,手背,小臂上部筋,上臂后部的筋为阳,而其他部分为阴。当呼吸时,阳面筋随着吸气膨胀产生弹性,阴面筋内吸,呼气时则一起放松。     掌握了阴阳之道的呼吸法,让阴阳互相配合和转换,就可以使出初步的整劲了。之所以说是初步,那是因为这只是外家拳的练法,内家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进展。   前几年很走红的卢氏结构,以科学为体,练习的人进展极快,往往几天能达到练了几个月的内家拳的效果,我教徒弟也常常用我领悟到的一些卢氏结构入手,悟性好的徒弟,在几分钟内就会用寸劲拳或者看上去很像一回事的虎扑,不太聪明的最多半小时也会了。练习的人用传说中的寸劲拳频频发力,信心倍增。从而加强了学下去的决心。   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练卢氏结构的人便面临难以提高的瓶颈。原因便在于卢氏结构不用“气”来练。     有人问我:“气这东西你不是一直否定吗?”,其实我只是否定“气”这个东西,但是并不否定“气练习法”     举例说,要教一鋈恕傲⑸碇姓 保 赡芤 u罅ζ 运 馐驼馐巧硖宓母叨榷猿破胶狻 鹊取5 侨绻 趟 耙坏懒楣猓 拥ぬ锍迳习倩帷保 飧鋈丝赡苈砩暇土⑸碇姓 恕?    精气神的练习法,能使人全身神经非狂热地兴奋和调动起来,使身体敏感,一个身体敏感的人,不管是练武还是练体操,都有极大帮助。     王芗斋中年时排斥真气,丹田等学说,但是晚年再提起,并且说:“离开此身一无所有,执著此身一无所得”,就是指这个,但是气这个东西也是入门练法。     古代词汇里有一些宝贝,例如“聚精会神”“一本正经”“全神贯注”等。   我年少时看古书里的日本刀法,里面将出鞘和入鞘都分别当作是一个单独的招式。当时暗笑日本人愚蠢,什么东西都“一本正经”的。   再后来学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的练习法里面有些小动作,例如连续几个敏捷型的突进动作之后,必然是中指和无名指屈起来,食指和尾指翘起,做聚精会神状。我心里也暗笑,这东西和实战一点关系都没有吗?甚至对增加内力也没帮助,太娘娘腔了。   在练泰拳的时候也一样,我的拳舞跳得漫不经心。就像是杂技一样,我的师父倒是全神贯注,我当时也心里暗笑。     第一次中泰比赛开场前,散打王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而泰拳手开始跳拳舞,我心里便突然一沉,心想:“完了,这泰国人是个大高手”,因为这拳舞跳得精气神合一。别说散打王,国内练内家拳的大师级名气的人物,都血气上涌,没有精神压住,和他比差太远了。果然,片刻后散打王被打得弃权了。抛开技术和体质,身体结构的因素,这就是兴高采烈和全神贯注的区别。     有些邪教拳法,每天站几小时的桩,也出了一定功夫,但是我揣摩这个功夫到中期以后不是从站桩本身里出来的,而是从“敬”里出来的。   这个敬,能使人“经正一本”“神聚精会”“神全贯注”,李仲轩前辈的六部剑里将练法说得很清楚了。明白了原因,就不一定要练六部剑,那怕练巴西柔术,也能从中获得内家拳的一些效果。     我年轻的时候,也盲目反对内功,丹田,道术。甚至反过中国拳法,这些都是弯路。但也是年轻人的必经之路吧。    
            获得修罗之心之后的突然一天,我看到了李紫剑同学的某篇文章。     题外说一下李紫剑。     李紫剑也就是邪拳轨迹拳的创始人,之所以说邪拳,不是说他的功夫狠毒,而是邪教化。我一直觉得中国有两个拳法门派应该被禁掉,一个是意拳混圆功,一个是轨迹拳。意拳混元功讲求心诚则灵,轨迹拳则是伪平民化+伪个性的教主个人崇拜。(参考韩寒最近的行动就知道了,一个在文学界一个在武术界而已)     内家拳本来确实是一种很强大的东西,只不过不为大众所知,李紫剑的做法就是把内家拳的一些训练方法换个叫法,例如云法改名叫轨迹,然后恶毒攻击云法来推广自己的“轨迹法”,吸引了许多叛逆期的青少年,一学确有成效,便也跟着狂骂云法,但是云法/轨迹法只是一些入门的训练方法,要提高必须继续系统地学下去,被轨迹法一叶障目,今后便难以再有提高了。     最近的文坛争霸,其实比的不是文学,比的是谁更加ZB,当年的武学也一样。       话题转回来,李紫剑当时的那篇文章,虽然目的不怀好意,但是却让我明白了一个道理。     我的虎爪的确很强,但是我为什么不使用我的佩刀呢?佩刀威力绝对强于虎爪,就算我不使用佩刀,我哪怕用一根筷子,一支钢笔,也能轻易杀人,那么这个杀人拳的意义又何在呢?     我一下子清醒过来,明白自己走入了邪道,明白了太极师傅一直跟我说的“练武的目的就是强身健体”这句话。     在这个时代,要证明自己比别人强,要付出的太多,但是回报却极少。我所认识的散打王日子过得都比我悲惨得多。我所认识的以“强”为目标的黑道成员也纷纷生死凋零。     我的太极师傅是我此生所见最强的人,但是他最喜欢做的事情就是背着妻子,在路边小摊吃一碗面。他当初之所以来教训我,最大的原因其实是想收我做徒弟,仅此而已。     道的精髓就在顺应规则,自强不息。     一念的转换,修罗心便成了道心,那后来,我极少主动再找人打斗,变成了温柔善良的椰子。     只有过一次,我有一个下属听说我会武功,但是不相信,他自称是少林罗汉拳的传人,经常找我挑衅。有一次拦在我面前怎么都不让我过去。我就只好轻轻一肩头把他撞飞两米。他撞在门上面,发出巨响,引得全公司都跑来看。那以后他便再也不提要和我交手的事情了。   这个下属后来持续2年多一直在我背后造谣中伤,我也一直容忍他。直到后来发生了他盗窃我的聊天记录到处传播为乐的事件,我便用脚底在他脸上印了一下,没有用力。纯属侮辱而已。这个的目的也不在炫耀武力,只是希望他能回到现实来。      
  回过头来,说意拳老鬼的指尖击飞人。     几年后,我武功小成,因故回家乡,于是去找意拳老鬼,想再看看他的“气功波”的原理。意拳老鬼对我很是忐忑,怕我是来报一箭之仇的,最后我还是花言巧语取得了他的信任,我站定不动,他再次对我使用气功炮。但是这次,他只能击退我2步了,而且完全没了气功波的感觉。     我仔细观察,原来意拳老鬼在使用发劲的时候,手指尖前伸,但是最后一瞬间,其实是掌心发力,击中我身体的也是掌心不是手指,只不过因为身体的云法,给对手造成了一种距离感的错觉,使人想不到是掌心,而且劲力只要够圆,让对方感觉不到自己的“手掌骨头”,感觉就像气功波一样了,靠。     其实感觉是否像气功波也是相对的,我当初身体的感应不够灵敏,但是再次出现的时候身体已经会听劲了,他的手掌刚接触到我,我就能一进一退把力量卸掉。他要隐藏骨力也很困难。而我的太极师傅之所以发劲让我感觉不像气功波,是因为之前我和武当派的人混了一段时间,身上已经有了一些听劲的基本功,能够把他的发劲的来源听出来了。     我猜想,这个世界上很多内家拳的家伙宣传什么隔空击人,很多新手也相信,并且作证自己被击飞过。这类神话其实来源便是这种能给人错觉的发劲掌。我当初如果不是唯科学论和对一切抱怀疑态度,很可能也会认为意拳老鬼真的会以气击人。     实际上,发劲将人击飞几米不是什么难事,将人体的体重集中起来成一团,如同吊挂着的沙袋一样撞击对手,只要撞击的加速度够大,很自然就能将目标撞飞几米远,这个东西是内家拳掌握了整劲之后的小道,我的太极师傅能把我两脚离地击飞四五米,但这是应我要求表演的,在实战中不会用这类技术。除非对方背后是悬崖或者剑阵。将这种发劲,用在绞杀或者打击上,才是战法。     前辈说过,中国拳法分为练习法,打法,表演法三种,现在很多拳法家把这三种东西搞混了。很多太极拳手在打斗的时候追求练套路的时候的流动,在练套路的时候追求打法的节奏和阴阳变化,甚至在战斗中追求这种“发劲放人”,这是取死之道,但这不是他们的错,这其实是商业结果。     例如你在打斗中如果打得不像套路,观众就会很失望,认为你是骗钱才教人套路的。但是如果不练套路,很多细微之处就练不出来。我学太极拳从推手开始,这是个特例。     常常有些人挑衅地问:“你们站桩和练套路,这东西能打人吗?”   我的回答是:“这些东西本来就不是用来打人的,就像你练拳击的时候练跳绳和仰卧起坐,这些东西也不是用来打人的。”     香港五十年代,有一场陈吴大战,吴公仪的打法完全不像太极拳,这是因为他虽然内力强,但是没有什么实战经验,也不懂实战步法,他所练的太极拳是一种近身打法,务求将对方摔倒或者一击绞杀,而他和对方隔着一两米远大家比画,平时所练的东西自然都用不出来。吴公仪不懂欲当身先进身的原理,缺的是进退之法,而陈克夫则相对长于此,陈克夫是手下留情。不然2个吴公仪也打死了。     西洋拳击上手比中国拳法快,因为他们是直接从实战开始学,入门就先教身法步法。而很多中国拳法家,一辈子都在钻研内力,没学过身法步法。结果内力虽然强,但是打不到人,和蛮力强也没什么区别。   王选杰和梅惠志对打,被梅惠志一击KO,论内力,梅惠志和王选杰肯定不是一个档次,但是论实战,王选杰和梅惠志也不是一个档次。     中国拳法是很强的,但是中国拳法的优势,在于他有许多副作用,能让人思想转变,更好的在环境里生存。而不仅仅是战斗时击败对手。     在拳法中获得更好的生存方式的人,往往便忘记了拳法。最后走到了另外一些领域,举例说周恩来也是个拳法家,而且是形意拳的名门之后,但是周恩来在形意拳中获得的东西,绝不是单挑能胜过对手,而是形意合一之后的妖力。     前辈说:“好的徒弟和好的戏子一样难找,好的戏子五百年才出一个,这样的戏子被人称为妖精,因为一举一动都能符合当时环境和心态,身心性合一,自然能摄人心魄。拳法家也一样,所以很多人遇见一个好徒弟就追着要教了。”     恩来同学便是一个拳法界的妖精例子。    
  练武之人是非多,一不小心就卷入比武争斗中去,我最初挂着太极拳的名誉,是因为感念师恩,但后来渐渐发现自称太极门人有极大好处,就是一般没人找你麻烦。就算有人找你麻烦,只要祭出法宝“我们太极拳人只为强身健体,不为伤人”,一般便完满解决,但我这个人也有个毛病,就是好为人师,一旦看见了别人练得不对,或者思路错了,忍不住便要指出来,这心态出发点是善良的,因为指点一下,在思维方式上改变一下,很可能那个人就少走了几年弯路。     但是要改变别人的思维方式,岂是几句话就能改变的,遇到性格偏激的,最后少不了要动手,很多前辈之所以发明了“发劲放人于丈外”这种表演功夫,是因为这东西既不伤人,又能让对方知难而退。不过遇到一些愣头青,(例如年轻的时候的我)对发劲这东西不迷信,这就非真打不可了。     因为道艺的原因,我相貌可以自由改变为清秀或狞恶两种形态,狞恶的样子可以将小孩吓得不敢哭,但是为了生活方便,我一般以清秀的面孔出现,这面孔比较受少女欢迎(甚至受到少男欢迎,其中有些因爱生恨的,颇为麻烦),加上我两肩削瘦和脸型是瓜子脸,所以看上去的体重比实际上的体重要轻30斤左右。这使很多对手都见而生轻视之心,大胆地计划将我击倒以成其武名。     工作以后,我一般没事情不展示武功,很多和我共事几年的人都未必见过,甚至有人主动要求我也不肯表演。虽然笔名还是叫“武道我理”,但是只是为了纪念某些人,武术家的身份已经日渐放弃。偶尔乔装低手参加一些武林聚会,也是乐呵呵地看热闹居多。     在这里写这些回忆录,是为了教育一些后辈,避免其误入歧途,不想被人当作小说,而且受到一定的欢迎,这是意料之外。如果有以前认识的一些朋友有兴趣看看我的武功,我可以当面表演,顺便聚聚旧。谈论一下除了武功以外的其他东西。    
    古拳谱里面经常有一些奇怪的文字,例如“阴阳互换”“天机桩在上,地机桩在下”等,这些名词在近代,受到了很多科学论者的攻击,例如什么玄之又玄之类的。   但东西其实都是些名词和隐语,不是什么玄学,说的是实实在在的练习方法。     人体肌肉分为阴阳两部分,伪拳中往往将人体正面定为阳,背面定为阴,其实真拳的阴阳是以人类如动物一样蹲趴在地上,手掌脚掌着地,脸向前看,这时光线垂直而下,能照到的部分为阳,照不到的地方为阴,也就是说,人的头顶百会,大椎穴,脸的上半部分,背部,大腿正面筋,小腿背面筋,脚背,手背,小臂上部筋,上臂后部的筋为阳,而其他部分为阴。当呼吸时,阳面筋随着吸气膨胀产生弹性,阴面筋内吸,呼气时则一起放松。     掌握了阴阳之道的呼吸法,让阴阳互相配合和转换,就可以使出初步的整劲了。之所以说是初步,那是因为这只是外家拳的练法,内家拳在这个基础上,还有进展。   前几年很走红的卢氏结构,以科学为体,练习的人进展极快,往往几天能达到练了几个月的内家拳的效果,我教徒弟也常常用我领悟到的一些卢氏结构入手,悟性好的徒弟,在几分钟内就会用寸劲拳或者看上去很像一回事的虎扑,不太聪明的最多半小时也会了。练习的人用传说中的寸劲拳频频发力,信心倍增。从而加强了学下去的决心。   但是到了一定程度之后,练卢氏结构的人便面临难以提高的瓶颈。原因便在于卢氏结构不用“气”来练。     有人问我:“气这东西你不是一直否定吗?”,其实我只是否定“气”这个东西,但是并不否定“气练习法”     举例说,要教一鋈恕傲⑸碇姓 保 赡芤 u罅ζ 运 馐驼馐巧硖宓母叨榷猿破胶狻 鹊取5 侨绻 趟 耙坏懒楣猓 拥ぬ锍迳习倩帷保 飧鋈丝赡苈砩暇土⑸碇姓 恕?    精气神的练习法,能使人全身神经非狂热地兴奋和调动起来,使身体敏感,一个身体敏感的人,不管是练武还是练体操,都有极大帮助。     王芗斋中年时排斥真气,丹田等学说,但是晚年再提起,并且说:“离开此身一无所有,执著此身一无所得”,就是指这个,但是气这个东西也是入门练法。     古代词汇里有一些宝贝,例如“聚精会神”“一本正经”“全神贯注”等。   我年少时看古书里的日本刀法,里面将出鞘和入鞘都分别当作是一个单独的招式。当时暗笑日本人愚蠢,什么东西都“一本正经”的。   再后来学心意六合拳,心意六合拳的练习法里面有些小动作,例如连续几个敏捷型的突进动作之后,必然是中指和无名指屈起来,食指和尾指翘起,做聚精会神状。我心里也暗笑,这东西和实战一点关系都没有吗?甚至对增加内力也没帮助,太娘娘腔了。   在练泰拳的时候也一样,我的拳舞跳得漫不经心。就像是杂技一样,我的师父倒是全神贯注,我当时也心里暗笑。     第一次中泰比赛开场前,散打王一副兴高采烈的样子,而泰拳手开始跳拳舞,我心里便突然一沉,心想:“完了,这泰国人是个大高手”,因为这拳舞跳得精气神合一。别说散打王,国内练内家拳的大师级名气的人物,都血气上涌,没有精神压住,和他比差太远了。果然,片刻后散打王被打得弃权了。抛开技术和体质,身体结构的因素,这就是兴高采烈和全神贯注的区别。     有些邪教拳法,每天站几小时的桩,也出了一定功夫,但是我揣摩这个功夫到中期以后不是从站桩本身里出来的,而是从“敬”里出来的。   这个敬,能使人“经正一本”“神聚精会”“神全贯注”,李仲轩前辈的六部剑里将练法说得很清楚了。明白了原因,就不一定要练六部剑,那怕练巴西柔术,也能从中获得内家拳的一些效果。     我年轻的时候,也盲目反对内功,丹田,道术。甚至反过中国拳法,这些都是弯路。但也是年轻人的必经之路吧。            
#日志日期: 星期五(Friday)
评论人: 评论日期: 14:31
  他乡遇高手      练习三年形意的我,有时觉得自己功夫可以了,有时又扪心自问打不了人。又看到李奎元前辈论述的形意拳的几种魔,有时就觉得自己为魔所缚,心情极为复杂。    
三个月前的一个傍晚,出差在外的我很是憋闷,便顺着旅馆附近的河边散步,看见一个僻静的空地上有人在走拳,明显是形意拳,但拳路与我们练的迥然不同,我十分兴奋,就主动上前攀谈起来。一听口音,他也不是本地人,没想到还有这么巧的事,在一个外地遇到一个外地高手,是不是我很有武缘呀:)  
他让我叫他夜老师,我们没聊多久他就说我没练出功夫,我自然不服,于是我们试起手来。我在学校时练过三年散打,尤其喜欢用腿,再加上三年的形意拳,自我感觉力道非凡了,没想到和夜老师打起来后根本沾不到他的边,他每次都轻易破了我的门户,把手放在胸膛,稍加力我就腾空飞出,而我的腿根本就没有机会起来(每次都是我先发起进攻),他不是把脚放在我胯上就是进身后迫使我腿收回保持重心,他拔我的根简直是信手拈来,几次交手后,我知道跟他直接不是一个层次上的。同时忽然想到网上有篇文章描写的与我遇到的十分相似,于是就问他是不是网上写的夜归人?夜老师笑而不答。
老师见和我能交流,便一点也不保守地和我聊了起来。三天的时间使我对形意拳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了这次不平凡的邂逅,也为了使自己记住那几天的细节,我不惜挨砖头,把这几天的见闻总结下来,忽然想起一句经典古话“知我者为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三体式说    
不知道大家对三体式的理解,我原来认为三体式要站上几年才能站出效验,而对于初学者是不可能理解与验证的。可夜老师说“形意拳最大的特点就是每一步都有它的效验,要是站上几天什么反应都没有,说明肯定是站错了”。    
夜老师给我改的三体式与我原来站的截然不同,才知道三体式中有这么多讲究,典型双重,重要关节都是阴阳合着劲,改完后老师推拉我的前手我都可以在不用力的情况下保持不动,而当我想走时可以轻松随着他的力跟步(使他用不上力)。若按原来的三体式一推重心就失了,一拉就拉了过去,脚还没跟上(就是说重心交给了人家),这才知道什么叫稳而不滞,灵而不浮。至于大家的三体式大家自己可以试一下谁有这样的效果,再至于说到我的三体式站对后两天就换了一次劲的说法恐怕更是骇人听闻了。    本末说    
大家应该都知道舍本逐末,本末倒置的成语吧,夜老师说形意拳之本在整体上讲是功夫,末是招式,从身体上说本是根节,末是稍节。而现在大多数的练法都是舍本逐末之法,入门不到半年就给学生教五行拳,不到两年就教十二形甚至有教完的,这种练法正如许占鳌前辈之言“五行十二形,以为七日学一形,或十日学一形,大约少者半年,可以学完,多者一年之功夫足以学完全矣。如此练形意拳,至于终身不能有所得也。所会者,不过拳之形式与皮毛耳“夜老师说若无正确的桩功三年而涉入拳路,很可能水中捞月一场空。    
而重视桩功也要从重视根节入手,人的身体在未练形意时多是僵劲做主,所以要想一次将三体式做到位几乎不可能,要不就是站对了里面的劲断了,反而会伤身体,所以有前辈说“头上之病不在头,手上之病不在手”之说。    而现在的老师的教法几乎都是从稍节上下功夫,比如手型了,位置了什么的,却往往忽视根节的指导。而身体的主劲来源于根节,根节错了就全错了,夜老师调三体式先调根节,稍节甚至做不到先不要求(比如手形,比如手位)。    
明师说    
相信大家都会非常相信甚至迷信自己的老师,都认为自己遇到了明师,包括原来的我,可现在我觉得大多数的老师包括视频上理论上能见到的老师都不是明师,这样怀疑自己的老师不好,但是人终究要面对现实,也终究要对自己负责,包括我也是经历了一番复杂的心理路程才接受这个事实的。    
我见过不少教拳的老师教学生只是捏架子,其他包括拳理甚至为什么要这么站架子走架子都不对学生说,还对学生说“现在跟你说这些你还不懂,等你练到了我在告诉你”诚然,形意拳中确实有些高级功法比如内劲路,神意的妙用等都不是初学者能理解的。可是,就像三体式中为什么要含胸拔背,什么叫阴阳劲,为什么要头顶,为什么要裹胯等都是十分有必要对学生说明的。人不是一个机器,让他傻傻的运转着就能出功夫,老师必须给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内加拳体系,让学生自己去感受自己的身体,自己去拿捏自己的劲(所以说练内家拳需要悟性)。昔日尚云祥前辈与师父李存义前辈只见了一面,再见时已经是十年后了,尚云祥前辈那时已经练出了功夫,若不是尚云祥前辈自己掌握了内家拳的整体脉络和形成了自己揣测的思维方式如何做到这些?如果李存义光给拿捏式子我不知道十年后会是什么结果。李仲轩前辈说“师父留一手,徒弟就成傻瓜了” 所以明师是要苦口婆心给徒弟讲拳理和原理的,其中甚至还要让徒弟摸自己的骨节,唯恐徒弟对内家拳理解不到位,以至于练出偏差。        阳春三月,细雨绵绵,城墙下。  
我见到了他,一个痴迷传统武学二十几多年的人,在而立之年终归山西董家门下,苦练不缀,和普通人一样,他白天工作,只有晚上练拳,因此他自号——夜归人。  
提起山西形意流派,大家只知道宋、车两家,其实山西还有被人称为独立的一家,那就是——山西董家。其代表人物是号称“山西董”的董芳伦。“大刀王五”王正谊的师父。其有二子,长子董秀生,董秀生除家传外,还艺承多家:刘奇兰耿继善和宋世宋虎臣的形意;孙禄堂的孙氏八卦掌;杨班候的杨式太极;还有南少林五行柔术。次子董子英,系刘奇兰之子刘文华关门弟子,曾陪同文华先生出家五台山,号宏慧禅师。夜归人老师这一脉是董秀生传下的。夜归人老师自己的工作,不以教武为业,因此不好公开他的联系方式,偶得他的QQ号:,不敢私藏,故公之于众,有兴趣的可以联系交流,佛渡有缘人,祝你好运!    
1、以武去会友,见面先动手。  
第一眼见到夜归人老师,坦白说极普通,身高一般,衣着普通的中年人。唯独给我留下印象的是他的眼睛,非常有神,锐利。因此前在网上聊了一阵子,大家有点熟悉,见面后就带我进了城墙外的环城公园交流。夜归人老师听我说学了三个多月的劈拳,叫我练一下给他看看,我练了一路劈拳,他笑呵呵的对我说:“看到你这肩膀我就知道你没功夫”。然后他练了一路劈拳给我看,身体非常的整,慢,漂亮,外形整动,内里如暗潮汹涌。使我想起了冬天喝蜂蜜时倒蜂蜜的情形,蜂蜜很粘稠,气温又底,蜂蜜倒在杯子里时很慢,很慢,倒在杯子里后又自然成形,有如雕塑之感,看名家练拳是享受,那才叫艺术。练完后又笑呵呵的对我说:“怎么样?我们动动手吧,如果你回去告诉你老师和师兄弟说我们在一个下着小雨的下午,在公园里聊了一下午,那不扯蛋吗?来吧”!夜归人特有的豪爽让我放开手脚,准备打了,我们湖南人也很喜欢动手的,呵。一上手就是形意有蛇形挑打,我的手一碰到他的手,就被裹在外面,同时脚已经踩在我的胯上,我进又进不了,退又退不了,无论进退,上有他的手,下有他的脚。重来,我又试了好几次,结果还是一样。  夜归人老师喜欢动手,说着说着就讲起了他上次回老家与人摔跤,那人无论怎么摔都摔不到他,他胯一转那人就出去了。我问他为什么那人摔不了你,只要合住劲一般人就摔不了你?我说我想体会一下,他说那就来吧。他让我摔他,我无论怎么摔他都摔不到,他让我重点仔细看清楚他的肩和胯,看了几次有点懂,我一摔他他的肩和胯是一起动的,他说对了,就是这个,这就是外三合,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一动就全动,整体运动,当一个人身上的关节整体运动时,不但速度快,而且力会最大限度的朝着一个方向,而身上的最重要的六大关节就是:肩与胯,肘与膝,手与脚。因此外三合合住之后就会自然产生一种整劲,但还不是内劲,内三合合住之后才是整劲,只可惜内三合就是说了我也不懂。接下来我们谈拳,末了,他说让你看看我的另一种劈拳,还是劈拳,味道却更香醇。这是我第一次看到这种劈拳,有什么不同吗?就是无停顿。一式连一式,中间没有停顿,我们练劈拳中间都要停顿一下,他没停顿,犹如蜻蜓点水 ,微波荡漾,一波未平一波又起,此起彼伏,向周围扩散。我试了几次无停顿劈拳,不行,必须停,不得其解,后来夜归人老师告诉我,只有练到暗劲的人才可以做到,这就是:打人如走路,一边走一边打人,同时进行,中间不用停顿,顺其自然,浑然天成。至于美不美,你拿起石头扔到湖水就可以看到了,呵呵-----  
评论人: 评论日期: 14:33
  2、内收三心并,气走大周天。  
孙公说过一句话:练拳只不过是把全身散乱之气收回丹田。一直不得其解,怎么收?收回来会有什么样的表现?夜归人老师问我看过李仲轩老人的书没有?我说看过,还买了他一本《逝去的武林》。夜归人老师说李老在书中有一段描写劈拳的文章:在练劈拳的阶段,都会遇到这样的情况,觉得身上皮肤增厚,像大象皮似的,而且觉得手指粗得像胡萝卜,两个手心像有两个小旋涡,十根手指自发地紧紧握起,不愿意打开……。我忽然想起来了,这时夜归人老师伸出他的手掌让我看,他的手掌很厚像冲了气一样,皮肤很嫩,掌色桃红,掌心有一个像烟头大小的坑,凹下去。他说看到了我的小旋涡没有,我说看到了,他说功夫练对了结果都一样。不过夜归人老师的不是小旋涡,是坑,功夫更深,不是初级的阶段。夜归人老师告诉我气收丹田后,人的掌心脚心和头心(也就是头顶百会穴)都会有一个坑,这就是形意古谱上写的:“三心并丹田”。他让我摸摸他的头顶,还好他的头发很短,是个短平头,因此很容易摸到。我又问那通了大周天后会有什么表现呢?他没说,让我摸摸他的额头,眉毛中间上去大概一厘米的位,我细细的摸索了一下,说好像有一道塌下去槽沟。他说这就对了,通了大周天就是这个表现。通了大周天后内气充盈,后来吃饭时他伸出他的手,让我摸摸他的中指指肚,我摸了一下,他的中指指肚里面好像有一个小心脏在跳动,很清楚的就可以感觉到,他笑了笑说,内气充盈了就是这种表现。闻所未闻,神乎其神!!    
3、桩无单双重,劲有阴阳分。  
这个话题要从前一段时间我们在网上聊天说起。我说我练了三个多月的孙氏劈拳,老觉得没力气,坐着都觉得没力气,腰部和背部好像断了似的,坐在办公室都坐不直,想趴在桌子上。夜归人老师说练的很好,开始换劲了。我又说我吃饭很热,但身体一热,就有一股热气就从腰部热到背部,再上来就是头,其它地方就不热了。夜归人老师问我会阴穴有不有跳动,下半身有没有反应?我说没有,他说断劲了。我说什么劲断了,他说劲分阴阳,你的阴劲断了。一直百思不得其解,这次见面了得好好问他。  
夜归人老师说中国传统文化最重阴阳,中国的内家拳也一样讲阴阳之分,有天就有地,有顶就有沉,有阴就有阳,内劲也分阴劲和阳劲。从腰部到背到肩到手的劲就叫阳劲,从腹到胯到膝到脚的劲就叫阴劲,你的那个问题是你的阴劲没有,只求到了阳劲。心意大侠买壮图说过一句话:灵劲上身地翻天,遇敌好似弓断弦;那个地翻天,地是指阴劲,天是指阳劲,那个地翻天就是说动手时阳劲就沉下去,阴劲要翻上来,可以地翻天,那么劲走的就是大周天了。头就清凉,脚就暖和,阴劲翻上来,头就清凉,阳劲沉下去,脚就暖和。我们平常人如果阳劲沉不下去,上到头顶了,那么你就是发烧了,应该吃药了。茅舍顿开!!后来吃饭时我又问一下,说那买壮图的下一句话遇敌好似弓断弦是什么意思?夜归人老师坐在我对面,一句话不说,忽然一拳朝我脸上打来,在我眼前停下(当然不会真的打我,呵),我就看见他手在颤抖,非常细微的颤抖,看到不清他的手,就像弓拉开,箭已经射出去后,弓弦还在颤抖的那种颤抖,这样大家可能不明白,大家看过弹吉他吧,你用手拨一下吉他弦,吉他弦就颤抖的发出“嗡”的声音,你看仔细,吉他弦是怎么颤抖的,那么夜归人老师的手就是怎么颤抖的。夜归人老师说这就是内劲。  
三体式是形意拳的门户,我当然要好好让他给我指导指导。桩调好后,我发现怎么像双重?不解。夜归人老师说桩功就是求劲的,不要讲单重双重,要讲内劲,双重比较容易求劲,当年你祖师爷孙禄堂去山西学艺一直住在我祖师爷董秀生的家里,我想这么重要的问题他们一定交流过,后来晚年孙禄堂的三体式是不是改的像双重?你只要记住一条就可以了,桩功就是求全身整体的内劲,其他的可以不管,但到了动手练拳我也是单重,说完抬起一条腿让我推他,我使出了吃奶的力气推不动。他笑呵呵的说力是死的,劲是活的,劲可以走,可以到手,可以到脚,这就是死力气与内劲的区别!后来夜归人老师拿出他师爷的三体式照片给我看,问我和孙禄堂晚年的三体式有差别吗?我说没有,真的外形几乎一样。夜归人老师说孙禄堂和董秀生是朋友,是好兄弟,不然孙禄堂也不会在董秀生家里一住就住几个月,我们董秀生一脉的八卦掌还是孙禄堂传下的孙氏八卦掌呢。如果三体式单重双重真的有那么重要的话,那么我们怎么会不知道呢?孙禄堂晚年也就不会改三体式了。    
评论人: 评论日期: 14:34
  4、骨节通灵处,身体任涨缩。  
夜归人老师阅历广,对拳学历史掌故懂的很多。我们在一起也聊一些武林掌故。他问我你的知道孙公当年最喜欢的徒弟是谁吗?我说不知道,他说是齐公博,孙公当年无论西去山西还是南下南京都带着一个人,那就是齐公博,齐公博虽然不是很聪明,但为人非常的诚实厚道,老师教不教一个人,其实最看重的就是他的人品,与聪明钱财无关。受教!!  
夜归人老师还问我知不知道孙公当年为什么号称“活猴”?我说速度快呀,70岁了在南京国术馆大厅上百个的学生,都是当年国考的顶尖高手都抓不到他。他说还有呢?我说不知道了。他说为什么会速度快?你看到猴子拿东西没有?一站起来整个身体就瞬间拉长了,身体随意大幅度的涨缩,要知道筋骨是永远的基础。说完他拉直我的左手,要有左手尽量往前伸,然后叫我用右手打他,我左手伸到极处我右手怎么打得到他呢?他说你把我左手拉直,我拉的很直,他右手一伸出来就打到我脸上了。我不解。他说要我看个明白。我们对面站着,先比了一下手臂长度,我们的手臂差不多长,握好拳头比了一下长度,刚好我可以打到他,他也可以打到我,然后他站着不动让我用直拳打他,我一拳打过去,打不到他还差半个拳头,他却把我臂放在我肩膀上了,我试了好几次速度也越来越快,就是打不到他,而他的手臂却放依旧放在了我的肩膀上。他说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叫“活猴”吧,我说明白了。夜归人老师说,虽然我的手臂差不多长,但我的脊柱可以节节拉开,我的肩膀可以拉开,我的筋骨拆开后,手臂自然要比你长了一个手掌以上,然后我胸骨可以含进去,你的脊柱和肩膀不可能拉开,因此手臂打不到我。要知道无论内家拳外家拳,筋骨是永远的基础,无论是肩、胯、脊柱、肘、膝等等全部要松开!不要说别人练的是外家,你的筋骨拉不开,身体不能随意的涨缩,那么你练的和外家拳有什么区别吗?肩膀松不开,阳劲永远的沉不下去,胯开不了,你的阴劲永远都翻不上来,没有内劲和外家拳没什么两样?所以说拳术没有内外之别!!  
练传统武术的老说散打拳击等等没有内涵,这个内涵一个指文化,他们没有文化底蕴,二是指功夫。国外的科学家称经实验证明,力量的产生是由肌肉的涨缩形成的,太肤浅了,只停留在表面,而国内的传统武术则认为是由有筋骨的涨缩形成的。因此拳击泰拳等等大大的练肌肉,老在肌肉上想办法,肌肉的负荷也是有限的,最后练的越多,伤的越重。我不怀疑他们的实战水平,但是他们的运动生命非常的有限,基本过了30岁以后就走下坡路了。等到我们的传统武术家到了60岁还在打的时候,那些非常历害的拳王们正坐在轮椅上,正痛苦的度过他们的晚年,大家可以看看世界上最伟大的拳王阿里,看看他们的晚年脚还能不能走路,手还能不能抬起来。至于号称无敌的“泰拳王”们,那我就更不想说了,因为他们平均寿命只有50岁,大部分人在40多岁时就已经基本上废了。悲惨!现在还有一句话说是:男人40一枝花。唉!太悲惨!!!一朵花才开就谢了!!呵呵-----  
三分练,七分养,从内到外,从肌肉到筋骨。看看人家寿关顺像不像60多岁的人,他老人家的皮肤是不是值得很多女性同胞的眼红?夜归人老师还给我看了他师爷80多岁的照片,那腰杆笔直笔直的,张烈老师也说孙存周晚年虽然瞎了一只眼,但腰杆也是笔直笔直的,走起路来烈马奔腾,简直就是个帅老头。中国功夫和中医一样,太有内涵了,因此劝广大的武学青年都来学中国的传统武术吧!!不好意思话多了,呵!!    
5、孙氏八卦掌,南少林柔术。  
短短几天出差时间,和夜归人老师见了3次面,每次都打,我在北京时看到别人在转八卦,就要求老师教八卦掌,老师教了我一个单换掌,我练过几次就没有练了,第二次见面和夜归人老师动手,就用上了,夜归人老师说你练八卦掌时是要走外圈,但用八卦掌却要走内圈。我说我练八卦掌加起来还不到5次,不知道。夜归人老师要我看看他的八卦掌,然后就练起了八卦掌,练完后问我知道这是什么八卦掌吗?我说不知道,他说这也是正宗的孙氏八卦掌。我说你怎么会,从哪学的?夜归人老师说,当年孙禄堂去山西都是住在他祖师爷董秀生家里,孙禄堂传了董秀生孙氏八卦掌,同时也学了董秀生的南少林五行柔术,并与董共同研究,把南少林五行柔术熔入孙氏八卦掌中。南少林柔术故名思义走柔劲,练好全身各关节都可以完成松开,夜归人老师给我演示了他肩膀。  
他叫我用擒拿扭他的手臂,我把他的手臂扭到手背靠在他的后背上,他手臂不动,身子就转过来了,肩膀像脱臼了一样,他说这只是基本功。我的天呀,这才是基本功!!他说当年他见到他师爷时,肩膀一摇就脱臼了,是真的脱臼了,他问他师爷,你这么大年纪了,脱臼了怎么办呀?他师爷说脱臼了照样打人呀,我30年前就脱臼了,到现在不好好的吗?说完肩膀一摇又接上去了。夜归人老师说那才叫历害,我还没有练到那个程度我才练了10年,年近30岁才遇见师父的。南少林五行柔术廖白曾有专文介绍,应该听他老师说过。  
因此有人这样介绍孙公的孙氏八卦掌与众不同:双手各持一个30 斤重的铜球转掌,尤其练塌掌时,用内气将铜球吸住,掌心向下能使铜球不落地。此为以收练放、以吞寓吐的内家练法。孙氏八卦拳,练有奇技,如周身窍节既能柔如胶皮,又能坚如金钢。双手十个手指反贴于各自手背,并使其双腕、双肘、双肩均能自如转动一周,有如脱臼一般,身体几乎不动而头向後转180 度。又能使柔软之窍节暂态变如金刚,使人无法撅动。与人游斗,走势夺机、飞腾变化如入无人之境,走乃拳术之基也。  
听了夜归人老师介绍那段历史和南少林五行柔术,有点明白孙氏八卦掌为什么与众不同了。南少林五行柔术在孙氏弟子中传承很少,听夜归人说只有孙存周学了。    
6、散打来交手,轻点休一周。  
对于学武之人来说,交手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传统能不能打,我想大家都想知道,夜归人老师说了一次他与散打运动员的交手。那个人是省散打的专业运动员,获得过散打季军。想想多少传统高手败在了散打手下,想想散打几乎打遍了世界所有的高手。夜归人老师说他第一次与散打交手时,也是心里没底,身高一米八多的个子,非常强健的体魄,速度爆发力都很好,而且是专业的,不是业余没事玩玩的。一上手才知道,那人用夜归人老师的话来说就是不是很懂交手,一上手就出去了。不过夜归人老师非常佩服那个人的抗打击能力和反应速度。第二次交手时想试试他到底有多抗打,夜归人老师一闪即进,两人几乎贴在一起,散打的习惯就是贴在一起就是抱在一起了,而传统武术的人贴在一起就等于生死已分。夜归人老师就用肩膀轻轻的点了一下散打的胸口,没有用手或胯什么的打。点了一下以后两人就没打了,让夜归人老师佩服的是,散打还可以站着,装着没事一样,一般人被夜归人老师点了一下非得蹲下。然后散打和朋友就回去了,后来散打打电话告诉夜归人老师说胸口紫了一块,休息了一星期多。之后散打要求夜归人老师收他为徒,夜归人老师没答应,他说师徒之间要看缘分。  
登录名:&&口令:
输入您的评论:(不支持HTML标签)
验证码:点击获取验证码
段首缩进两个汉字:
同时转发到微博
本文所属博客:
引用地址:
发表评论:
TA的推荐TA的最新馆藏[转]&[转]&}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游泳会不会增加湿气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