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毁灭之神和生命女神世界所有生命,包括微生物。核武器可以不?

更多公众号:gh_b提供高中低档名牌防盗门窗系列安装,自创小短剧、广场舞视频,横山村周边信息的发布最新文章相关推荐搜狗:感谢您阅读宇宙中的生命体真的只是地球独有的杰作吗?,本文可能来自网络,如果侵犯了您的相关权益,请联系管理员。QQ:还没有开通你的开心账户?使用其他账号登录: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世界不
超越自然还是带来毁灭 “人造生命”令世界不安
  “人造生命”令世界不安
  “人类是否可以扮演上帝的角色?”美国科学家在人类历史上首次“创造生命”,再次激起了这个古老的争论。日前美国科学家克雷格o文特尔宣布培育出第一个由人工合成基因组控制的细胞,被认为是地球上首个人造生命形式。对这一成果,有人看到未来解决食品短缺、能源危机的希望,但更多的人担心这打开了“潘多拉盒子”。有网民在《纽约时报》的报道后留言称,“这是继原子弹后人类又一个可以毁灭自己的发明。”近年来,随着克隆技术、干细胞技术和基因工程等飞速发展,基因粮食和药物与人类越来越近,“人造生命”引发的有关伦理道德和人类存在的危机争论越来越激烈。类似于《生化危机》等描写人类几乎被自己制造的“非自然生物”灭种的影片在全球流行深深地反映出人类的恐惧。
  在电脑上设计生命
  5月20日,美国《科学》杂志宣布世界首例人造生命—————完全由人造基因控制的单细胞细菌诞生。主持这项研究的美国基因遗传学家克雷格o文特尔将这一细胞起名为“辛西娅”(意为“人造儿”)。他称:“这是世界上首个人工合成的细胞,这是地球上首个能够自我复制的人造物种,而它的母亲是一部计算机。”据《科学》杂志介绍,研究小组借助“DNA合成器”获取数百个含4~6个基因的合成物,然后把这些合成物注入事先“挖空”的一种“山羊支原体”细菌内。通过分裂和增生,最终成为一种完全为人造基因所控制的全新生命。
  《科学》杂志称,这表明新的生命体可以在实验室里“被创造”,而不一定通过“进化”来完成。据称这一研究让文特尔领导的20多位科学家花了15年时间。此次植入的DNA片段包含约850个基因,人类的DNA图谱上共有约20000个基因。研究小组称,这仅是一个更宏大工程的一小步,未来他们甚至可以根据客户需求提供“定制”的有机物,如制造出能够产出石油或专以二氧化碳为食的“人造生命”。文特尔自信地说,“人造生命”将成为非常强大有用的生物学工具。
  英国《经济学家》杂志认为,严格地说,此次的成功还并不能称为完全意义上的人工生命诞生,因为不论如何,人造细胞仍然借用了自然细胞的躯壳,尽管文特尔称那仅仅是一个没有任何生命特征的空壳。不过,文章认为,这一成功为进一步的人工生命成果打开一扇门:从1995年人们宣布解开DNA序列至今不过15年,照这个速度,不用很久人们就可以在电脑上设计生命,并让它们按照自己意愿生长,从微生物到植物和动物。
  科学院北京生命科学研究院副院长高福称,从简单的病毒到复杂的人类,任何生命首先需要“原料”,即4种DNA碱基,然后通过不同的拼接形成不同的基因组,最后“组装”成各种生物。他说,这次研究与以前的克隆技术不一样。克隆技术是把基因从细胞里面挖出来复制,而这次形成的基因,是通过4种“原料”一步一步合成而来。可以说,前者是“复制”生命,后者是“合成”生命。
  高福认为,此次科研成果只是理论上的突破,证明了体外合成基因组是可能的,离“人造生命”还很遥远。他说,这次人工合成基因组是在一个被掏空了遗传物质的细胞“山羊支原体”内进行的,而这并非由人类制造。实际上,对于“人造生命”来说,合成了基因组固然重要,但制造合适的细胞环境更为关键,也更难。这就好比,我们“合成”了一条鱼,要把它放到水池中养起来。但现在,这个水池怎么制造,用什么样的水,我们还无法探知。
  发展前景仍是未知
  近年来,人类在基因和生命科学领域的研究速度之快远超过人们的想像。英国《星期日泰晤士报》称,自从世界上第一只克隆动物,克隆羊多利的诞生起,引发了无数人的关注。近年来,从各种基因食品的出现,到人类可以把人类普通细胞变成生殖细胞,都曾引发世界激烈的争论。
  对于这一人造细胞,许多人称文特尔是想“篡夺上帝的位置”。哈佛实践伦理学教授列库斯说:“这推开了人类历史上最重要、最基础的大门———窥视生命的本质。他在向上帝的角色迈进:创造自然界从没存在过的生命。这种可能虽然远在未来,但所要面对的风险也是前所未有的。”
  《印度斯坦时报》题为“新生命,新前沿”的报道称,这一人造生命形式把人类对自然的控制提升到了一个新高度。数千年来,人类一直努力重塑自然界以满足人类的需要。小麦是从野草杂交而来的,土豆最终变得可食用是因为千年来有选择性地培育的结果。现在人类仍然需要大力开发自然界的潜力,过去10年来世界人口和粮食生产之间的差距已经惊人地缩小了。但是气候变化在威胁着人类,人工合成细菌或许是解决问题的关键部分。
  更多人担心,这种能够自我复制的人造生物危险将远超人类的想象,即使不被恐怖分子和违法者利用来合成大量生化武器,万一不小心流入自然界,也可能造成让人类毁灭的生态危机。英国《独立报》的报道称,应该立即立法阻止“人工生命研究实验”。报道称,人工生命存在巨大风险,一旦失控,就可能从实验室中释放大量有害基因,从而对全球野生动植物的生存构成不可预估的危害。一个名叫ETC的加拿大环保组织认为,人工生命技术还可能被“邪恶国家”和恐怖组织所利用,制造出威力巨大的“生态武器”攻击人类社会。许多环保主义者抨击“科学家和企业家的疯狂组合”:文特尔得到埃克森-美孚6亿美元的资助,一些环保人士认为,即使人工生命研究不可逆转,也应尽快将这一技术透明化、公开化。 美联社称,美国总统得知这一消息后表态说,这项新进展引发了“切实的担忧”。他第一时间要求美国国家生命伦理委员会在本周举行听证会,“评估此研究将给医学、环境、安全等领域带来的任何潜在影响、利益和风险……保证美国能够在伦理道德的界限之内,以最小的风险获得此研究成果带来的利益”。
  瑞典乌普萨拉大学历史学教授琳达o巴克特曼说,人类能制造出火箭,控制原子的能量,但对生命却很少知道,也无法治愈一些疾病,因此许多科学家致力于通过生命科学的研究找寻人自身的奥秘。巴克特曼说,与核能一样,人造生命同样是具有天使和魔鬼两付面孔,现在人造生命的研究发展很快,但相应的伦理道理研究、立法和监管远远滞后。更可怕的是,人性是不可控制的,生命一旦成活更不可控制,这种技术不但可能使人类被“坏人”控制,还有可能被“坏的人造生命”掌握,这对人类将是灾难性的。
人造生命让人类恐惧
  最近几天来,世界各国科学界和媒体对这一研究成果越来越担心。《爱尔兰时报》称,除了对恐怖分子利用来作生物武器的担忧外,人类从历史上就对生命的创造有一种天生的敬畏。一旦这种技术走出实验室,将成为社会的一部分,如同潘多拉盒子被打开,魔鬼将从中逃出。
  几十年来,世界有关科学狂人怎样制造出怪物来毁灭世界的影视节目层出不穷,在《生化危机》中,科学家制造的一种原来用于抗衰老和治疗神经方面疾病的T-病毒却能使人类成为像僵尸一样的活死人。日本《苹果核战记》系列动画片讲述了一场人类和由人类制造的“完美基因人”之间的战争。有分析在对《苹果核战记》的评论中称,在人造人之初,开发者考虑到基因人有可能会对人类造成的威胁,但同时又希望通过人造人来达到自己的目的,所以对人造人的欲望进行了控制。这种控制与反控制就像是一柄双刃剑,有可能帮助自己也可能伤害自己。随着科技的极度发展,这种斗争将给人类带来空前剧烈的毁灭。
  在《纽约时报》有关人造生命诞生的报道后,许多读者留言表示担心。一个名为特雷格的网民说,“我们的科技能力几乎将摧毁我们人类。”来自波士顿的苏姗称,“看看我们杀人能力的进化进程吧,现在我们能从很远的地方杀死大量的人。我们越来越有能力干成我们不想干的事,这就像缘木求鱼。我们需要科学创造,但更要注意可能带来的后果。”网民康思格里奥说,“一句话,太恐怖了。”
  美国戴姆科网站上题为“人造生命是福还是祸?”的评论称,很多伦理学家开始考虑这项新成果可能对人类生活造成的影响。想一想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吧,当初他对让原子精灵走出瓶子持保留意见,在后半生中,他一直反对制造原子弹。我们只希望人造生命的制造者们不要再重复奥本海默的经历,为广岛和长崎的大量生命沦为受害者而懊悔不已。
  由于资源缺乏,日本一直把生命科学视为未来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希望领域,对其推动和关注比别国更为急切,在生命科学研究的规制较宽松。除了对人类克隆和人兽复合克隆技术严厉禁止以外,在非人生物的生命研究方面较少限制。但日本民众却对人造生命抱着强烈的否定态度。日本尼崎市民间教育监督委员会委员藤本喜久代女士对《环球时报》记者称,美国公布的人造生命,是一些低等生命体,这些肉眼看不见的生命,正是人类多次大劫难的罪魁祸首。例如黑死病、伤寒、天花等,都是这些生命造成的,其危害更甚于虎豹。由于它们繁殖力特别强,所以一旦成灾,人类的药物对其杀灭能力总是呈现递减趋势。如果人造合成类似生命体,也许会造成与我们已经认识到的疾病完全不同的新病种,因为一个失误而给人类造成灭顶之灾。她说,“地球已经很拥挤了,作为岛国的日本感受很深,每次出现新的传染病,我们都十分紧张。所以,在技术不是有十分把握之前,不应人为制造新的危险。”
  北京大学教授张颐武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生命本来是自然的,美国科学家创造出自然界本不存在的人造生命,是生命科学里程碑式的事件,此前植物、试管婴儿,都只是人类对自然生命的干预和改变&& & 张颐武说,人造生命是个非常复杂的问题,涉及到宗教、习俗和文化各个方面,需要谨慎地研究。信仰基督教、天主教的西方国家对人造生命更敏感。他们认为上帝是造物主,如果人能创造生命,也许对人类来说是灾难。张颐武认为,对人造生命的争议实际上是人类知识和价值的矛盾。有自然科学开始,这个矛盾就有了。生命科学这些年的发展遇到了很多伦理上的困扰。任何科学技术的发展都有不可预测的后果,但同时科技的发展总的来说是有益于人类的。人造生命最好还是在伦理的全程监控下发展,避免风险。核武器虽然危险,现在人类不是建立了一套有效的管理机制,把它控制得很好吗?
本转帖分类:&&
&&上一帖:
下一帖:&&
(%)点击发表你的观点
08-12 03:4808-12 03:5208-12 04:3508-12 05:3008-12 05:4108-12 05:4408-12 05:5208-12 06:3108-12 06:3708-12 06:37
热门转帖:
最新专题:
&2016 开心网No.115 人类灭绝的一种可能 文字版_罗辑思维视频文字版更新_罗友之家
No.11… 文字版
No.115 人类灭绝的一种可能 文字版
大柔至刚 &&
No.115 人类灭绝的一种可能
&&整理:大柔至刚
感谢各位来到《罗辑思维》捧场& 很多朋友在问我
说罗胖你为啥要做《罗辑思维》这个节目啊& 我说咱们改个字
咱们不用做节目的做字& 为啥& 因为做节目嘛
意味着我有那么大的知识存量& 每期换个话题还能一件一件地掏给你
我哪有那么大的本事呢& 罗胖的节目本质上不是做出来的& 是长出来的
是我自己读书明理论事& 自己的知识边界一点一点拓宽的过程当中
我把我最新的心得和视野拿出来跟朋友们分享& 本质上就是这么回事
所以没准儿过了几年之后& 我今天说的很多话我那个时候已经不能同意了
这很正常& 每期节目上线之后都有一些朋友来批评
如果批评的是价值层面的东西& 那就恕我直言& 我全当没有听见
因为四十多岁的人了嘛& 我自己的价值观也比较定型了& 想改也难
但是如果是针对技术和事实层面的东西
哪怕你用很不客气的话骂罗胖是文傻& 我都远程向你拱拱手
因为这就是在帮助我& 拓宽我自己的知识边界
所以我最爱听的骂我的话就是文傻& 这也必须的承认& 那本期话题呢
就是一个文傻乍着胆子要讲的一个话题& 我跟我们公司CEO脱不花讲
我说这期要讲这个话题& 她看了我一眼说& 你胆儿好肥啊& 为什么
因为这个话题不仅我不懂& 全世界懂的人也很少很少
这期的话题是人工智能& 那为啥要敢讲呢& 是因为最近我看了一篇文章
非常棒& 文章的题目极其长叫《为什么最近很多名人比尔盖茨
马斯克& 霍金都在提醒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 看完这篇文章之后
我自己有很多感想& 什么感想& 先卖个关子& 节目的结尾再跟大家交代
先回到这篇文章里面提到三个名人& 第一& 比尔盖茨& 大牛这不用说了
马斯克不得了啊& 创业家当中的神话& 现在特斯拉的老板
当然最近生意做得不怎么样& 但即使如此& 他还自掏腰包1000万美金
捐给很多机构& 让他们去研究人工智能的无害化
这说明人工智能在他心目中& 已经是洪水猛兽& 必须提前防范
那霍金就更不用说了& 大物理学家& 当然因为得了病
他只能靠眼皮的眨动来控制计算机& 来表达自己的意思
那他肯定不会跟你闲聊天& 他说的话一定是不得不说的话
是深思熟虑的话& 他也在提醒& 我们一定要警惕人工智能
说人工智能之前& 我们先得搞清楚当代人类的一个基本困境
在工业革命之后& 人类进入了一个快速的变化期
我们唯一知道的就是变化快& 但是我们不知道变化的方向& 举个例子来讲
我们这期节目首播的时间& 是在2015年的四月初& 那请问
这个时点是一个好日子的开头呢& 还是一个坏日子的开头呢
其实我们根本就不知道& 紧接下来& 是一场大灾难呢& 还是一场大繁荣呢
没有人能给我们答案& 这个处境就有点像炒股的人
一只股票已经涨了五个涨停板了& 那请问下面是又五个涨停板
还是一次大跌势呢& 没有人知道& 炒股票难就难在这儿
那股市毕竟还是人能控制的& 它毕竟是我们人类的造物
有一些比股市更大的系统& 我们就更加难于判断& 比如说人类的经济
因为决定经济表现的因素实在是太多了& 比如说关于人类经济
至少我就听到现在三个判断& 第一个判断& 说大繁马上就要开始& 为什么
互联网带动人类全新的协作方式& 没错吧& 听着有道理吧
有人说根本不是大繁荣& 而是大洗牌& 中国在崛起& 欧洲在没落
美国人也不行了& 这种判断也是有的& 还有人说& 对不起
马上就是大灾难& 是一场更大规模的大萧条
比上个世纪30年代那场还要大& 为什么& 他也有道理& 说你看看
现在我们人类应用的一些科技成果& 其实都是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
甚至更早产生的一些基础理论研究& 最后结出来的果子& 在那时代之后
我们再也没有更好的基础性研究了& 你看& 什么相对论& 什么量子物理
都是上个世纪四五十年代之前的一些成果& 说白了
人类的科技之树是一颗茂盛的大树& 上面结了很多果子
我们用了将近一个世纪的时间& 把一些低处的果子都摘完了
更上面的果子没法摘& 我们享受的繁荣是一个非常短暂的时候了
马上就是一个沉沉的黑暗& 你听& 也好像有道理吧
所以今天我们到底处在人类历史什么样的阶段& 可以说在这个问题上
每一代人都在犯错& 有的是太悲观& 有的是太乐观
这样的例子都能举得出来& 其中最著名的两个例子
第一个是19世纪的最后一天& 一帮物理学家聚会
开尔文男爵讲了一句话& 说物理学的大厦已经建成
下面只是一些修修补补& 结果话音刚落& 相对论出来了& 量子物理出来了
开尔文勋爵这样的一个预言破产& 还有呢& 就是第一次世界大战
要知道自打拿破仑战争之后& 欧洲享受和平& 就是总体上的和平
已经一百年& 所有人都在享受繁荣
谁想到马上要打的那种血流遍地的状况呢& 没有人能够预测得到
所以历史就是这样& 它虽然有一个大致的箭头往那个方向上在走
但是每到一个关口他突然来一个急转弯& 让整个人类始料不及
这是过去几百年里反复重演的一个场景& 所以我们没法预测未来
当然谈论未来& 这是我们每一个人心中都要有的冲动& 如果你问我& 罗胖
我们全当人类不可能预测未来& 你愿不愿意赌一把
你认为我们正在处在一个什么样的当口呢& 那我就赌
我们这一代人马上要遇到一次大繁荣& 为啥呢& 我有两个理由& 第一
我们这一代人没那么倒霉吧& 过去几百年人类的经济科技文化
都在往大繁荣那个方向上走& 凭什么我们这一代人倒霉催的
马上要遇到大拐点呢& 这个概率不高& 那第二个理由呢
就是我们前面提的那篇文章当中& 提出的一个概念& 叫吓尿指数
这话怎么讲& 假设我们从公元1750年的时候& 就是工业革命的前夜
我们找到一个人& 把他带到今天& 让他参观一个我们这个世界
要知道1750年没有电& 工业革命还没有发生& 交通基本靠走
安全基本靠狗& 通讯基本靠吼
那个时代的人到今天看见我们过的什么日子
我们是用一个铁皮盒子在公路上跑来完成交通
我们可以跨着大洋和对面的人通话
我们可以看到50年前的一个演唱会的视频
我们可以不断地掏出一个方方的东西& 来记录眼前的一切
我们都不用跟他讲什么核武器& 相对论& 太空站& 他都已经会被吓尿了
那不是一个惊讶的问题& 那叫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完全跟他生活的不是一个时代& 好& 假设这个人我们叫他老王吧
老王回到1750年之后& 他也想& 我也用时光穿梭机
我也把此前的人吓尿& 他得找什么时候的人呢
如果他也往前倒二百多年& 比如说1500年时候的人& 他不会把人家吓尿
人家不过觉得你们对世界的认知又拓宽了一点& 仅此而已
过得日子跟我差不多嘛& 所以老王在1750年要把人吓尿
他得回到公元前12000年左右& 就是说白了& 农业革命发生之前
那个时候人类还没有文明& 没有城市& 没有城邦& 没有起码的政体
那个时候人还过着狩猎和采集的生活& 他跟他炫耀这些& 他会被吓尿
那那位先生呢& 我们假设叫老钱& 老钱要想把人吓尿& 对不起
你得再往回倒大概几十万年& 倒回到那些几乎跟动物一样的那个叫智人
他仅仅是一个普通的物种 &你会把他吓尿& 为什么& 你掌握了语言
你会用火& 你把他吓尿& 所以从刚才我们这个吓尿指数来看
是时间越来越快的& 几十瓦年一万多年& 还有就是两三百年
就到了我们今天了& 这种发展越来越快的现象& 我们可以给起很多名字
以前我们的节目也讲过& 什么荷塘效应& 后半盘效应& 指数级发展
回报加速定律等等& 讲的都是同一个现象
你看《奇点临近》那本书的作者叫库兹韦尔& 他就讲未来一百年
人类在21世纪的发展将是20世纪的一千倍
我也不知道他怎么算得出来的
但是大家都认同于人类文明发展是加速度的& 可是我前面讲了一句话
我们都知道是加速度的& 可是我们不知道它发展的方向
因为知道方向我们就不会被吓尿嘛& 按照刚才那几级台阶
下一个吓尿指数可能就是几十年& 2030年& 2045年
没准儿那个时候罗胖还健在& 我们节目的绝大多数观众
那个时候还活蹦乱跳呢& 我们会被什么现象吓到魂飞魄散
小便失禁的程度呢& 它肯定不是我么今天看到的
世界的一个正常的延伸& 比如说& 更快更多的互联网服务
更多的上市公司& 什么iphone出到第60代& 肯定不是这些
一定是一个我们今天想也想不到& 会让我们目瞪口呆的东西
那这个东西是啥& 可能的答案之一& 就是我们今天要讲的话题& 人工智能
人工智能这其实不是一个新话题& 上个世纪就被提出来了
其中最著名的人物是上个世纪& 就是1954年去世的大神级人物叫图灵
顺便给大家插个题外话& 我们跟出版社合作& 正在做一本有关图灵的书
非常好看& 我已经提前看到了& 以后再讲这个人物
图灵在1950年就提出了一种叫图灵测试& 就是既然人工智能是方向
那什么时候出现了人工智能呢& 他提出了一种测试方法
就是一个黑黑的房间& 里面搁着一个人还是一个计算机& 我们不知道
外面坐一帮评委& 然后跟着里面是人还是计算机对话
一直到把外面这帮评委给弄糊涂了& 搞不清里面是人还是计算机
或者把一台计算机误认为是一个人的时候
那这台计算机就具备了人工智能& 这就是著名的图灵测试& 可是你想
这是1950年提出来的& 一直到2014年& 就是去年
才有一台计算机声称自己通过了图灵测试& 当然在业界还有很多争论
我们不去提它& 这也可见& 人工智能的发展在上个世纪提出
六七十年代这个概念很热& 但是一直就止步不前
在人工智能界有两句很有趣的话& 一句叫有多少人工就有多少智能
说白了& 所谓的人工智能就是假装的& 其实背后全是人工
比如说1997年有一件著名的事情& 说IBM的那个超级计算机叫深蓝
打败了国际象棋的大师卡斯帕罗夫& 可是有人说& 这算人工智能吗
这不算& 这叫打群架好不好& 甚至叫群殴一个人& 卡斯帕罗夫顶级大师
可是IBM可是招募了上百个甚至是数百个二流的国际象棋大师
把多少的人类历史上的国际象棋图谱& 全部输入这台计算机& 说白了
这哪是机器和高手的对决& 这是一帮二流高手区群殴一个一流高手
所以才有了我们前面说的那句嘲讽的话& 就是有多少人工才有多少智能
其实人工智能界还有一句话也挺无奈的& 说人工智能每实现一步
大家马上就不认为它是人工智能了& 人工智能很新鲜吗
我们身边到处都是& 你掏出手机那玩意儿就叫智能手机
在手机上什么搜索谷歌翻译& 这背后其实是一个庞大的人工智能系统
我们上购物网站买东西& 那个猜你喜欢& 用算法进行的商品推荐
那也是一个人工智能系统& 再比如说& 我们家里稍微高级一点的洗衣机
微波炉里面& 都有智能功能& 这都是人工智能& 但问题是
即使是在人工智能界& 他们也认为这叫低级的人工智能
或者是说叫初级吧& 那高级人工智能什么样呢& 我见过一个定义
说它是一种宽泛的心理能力& 它是有计划并执行复杂任务的能力
它能够进行推理& 它能够进行概念的抽象& 它能够进行模式识别
是一种宽泛& 宽泛这个词其实说得很客气& 说白了& 就是模糊
到底什么叫智能& 这俩字其实到现在也没人能把它说得清楚
那我们就借用一个概念说& 给大家展示一本书
这是这两年很火的一本名著& 卡尼曼写的《思考快与慢》
卡尼曼这个人挺有意思& 他是一个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得主
要知道诺贝尔经济学奖这么多年& 只有两个外行
就不是经济学家得这个奖& 一个叫纳什& 是数学家
还有一个就是这个卡尼曼& 他是一个心理学家& 当然也是事有凑巧
这两个人都是普林斯顿大学的教授& 所以他作为一个外行
得到诺贝尔经济学奖& 当时欣喜若狂& 甚至把自己锁外头了
把钥匙落在家里& 所以不得不破窗而入& 重新回到家里
就是他听到得奖喜讯的那一刻& 好& 不说他的八卦& 他在这本书里
卡尼曼提出来了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 就是系统一和系统二
那什么是系统一呢& 就是不需要思考& 我们马上人类就可以做的事情
这叫系统一& 比如说我们判断一个人是不是冲我发火了& 这就是系统一
不需要思考& 那系统二呢 &它需要思考& 所以它就比较慢
比如说你乘一下17x42& 你得拿一张纸出来算一下
卡尼曼作为一个心理学家& 他只是说人的心理有两种识别
或者说运行机制& 可是回到我们今天讲的人工智能这个话题上
你马上就发现人工智能难在哪儿了& 对于卡尼曼讲的系统二& 算17x42
对于计算机来说& 这不叫事& 再复杂都不叫事& 可是你让它回到人
不用思考& 马上快速就能做出反应的那些事& 就是系统一的事
比如说识别一张脸是不是在生气& 计算机就白给了嘛
我们知道人有很多能力& 对吧& 我们抓起电话& 对方刚说一两个字
我们马上就知道这人是不是在对我生气& 我们进到一个屋子
马上就能判断& 这个屋子里的人& 刚才是不是在说我坏话
我们坐到电影院& 五分钟我们就知道这部电影是不是烂片
可所有这些事你让一部计算机去干& 那就太为难它了嘛
所以宽泛的模糊的一种心理能力& 到目前为止还是人类独有的
而人工智能就是想攻下这一座高峰& 攻克人类的系统一
但是如果你去问任何一个现在的人工智能专家& 他都会告诉你
这玩意儿不靠谱& 我们距离那个目标远着呢& 我们现在还在门口徘徊
不得其门而入& 但是也确实有一些科学家提出了
我们抵达那个目标的理论路径& 仅仅是理论上的& 那大致上
我们人类要做三件事情& 第一件事情& 是把计算机的计算能力给提上去
前面我们讲的那位库兹韦尔& 他就匡算了一下
说达到人脑的那个智能水平& 我们需要的计算能力是每秒一亿亿次
听清楚了& 一亿亿次& 当然你说这个计算能力我们现在有没有
已经有了& 至少中国人已经有了嘛& 我们拥有的那个天河超级计算机
现在每秒是3.4亿亿次& 不过那玩意儿实在是太大了
700多平米的房子才装得下& 一旦启动& 240万瓦的功率& 那是个电老虎
而且造价也特别贵& 三点几亿美金
那如果是普遍应用都能够拥有这样的计算能力& 什么标准
就是用一千美金就可以买到这样的计算能力
那这个玩意儿的应用前景就算是铺开了& 我们距离这个目标虽然很远
但是可以看得到& 所以第一步并不算太难& 第二步就很难了
就是要对人脑进行逆向开发& 啥叫逆向开发
前些年我们中国的汽车界就是这么干的
从国外买一部整车回来把它给拆了& 看看人家怎么干的& 这就是逆过来
然后我们自己再一点一点地学着人家的样子& 把它搭起来
这就拥有了自有知识产权的汽车& 这叫逆向开发
对人脑的逆向开发也是这样& 我们就用电子元器件来仿照人脑的神经元
然后看它们之间能不能进化出一个人脑的功能
事实上像谷歌这样的公司就在干这样的事情& 前些年谷歌推出一项成果
说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来识别一个猫的脸& 可以从几千万张图片里面
把猫的照片给挑出来& 你说这有什么奇怪的
我们办公室打卡用的就是人脸识别系统& 不一样
人家谷歌这个是让计算机自己& 去领悟什么叫猫
所以它是人脑的逆向开发工程& 这是第二件事& 那人类能做的第三件事情
就是回到进化的原点& 人脑虽然很复杂
是人类已知的世界上最复杂的东西& 但它是一个漫长的进化过程的产物
那好& 我们就回到它的源头
我们用计算机的元器件摆出一个最原始的状态
然后用一套基因算法让它去演化& 啥叫基因算法& 就是一步一步往前拱
就跟生物进化一样& 优胜劣汰& 适者生存& 先往前拱一步
看合适的保留下来& 不合适的淘汰掉& 然后再一点一点地往前拱
这样我们就有可能用计算机技术& 把一万年的那个进化过程
压缩在一个相对极短的时间内& 看它能不能进化出一个人脑来& 当然了
以上的这些都是一个理论上的构想& 我们不知道它能不能成& 好
我们假设它能成& 那会发生什么呢& 要知道
计算机的特征和人脑的特征是完全不一样的
至少它在几个方面是完全超越人脑的& 首先& 速度是没法比的& 对吧
人脑的神经元传递信息一秒钟才一百多米& 那电脑是多快& 是光速
第二& 存储量& 人脑不管你有几千亿个神经元& 你的存储量是有限的
电脑在理论上是无限的存储量& 更重要的是
人最大的优势就是我们会协作& 我们是一个集体& 人用这种集体的力量
击败了世界上所有的物种& 对吧& 可是电脑它天然就是一个集体
天下电脑是一家& 这个电脑学会了什么& 只要一连网线
全世界所有的电脑都学会了& 所以它的集体协作度比人类要高得多
什么自私& 嫉妒& 这些情绪电脑是没有的& 更重要的一点是
人脑在稳定性和可靠性上跟电脑没法比& 人吃五谷杂粮会病
想问题想的时间长一点会累& 可是电脑完全不存在这个问题
它可以全天24小时& 一年365天处于峰值水平运行& 从来不休息
所以这一点上& 人脑对电脑是望尘莫及&
一旦看穿了人脑和电脑的这些区别之后
再回头看我们刚才讲的那个发展路径& 一旦电脑的演化踏上了第一级台阶
只要这条路摸对了& 那下面会发生什么呢& 刚开始也许特别慢
只能搭建一个爬爬虫似的大脑& 但是它用几十年时间 &慢慢地
没准儿就会拱成一个蚂蚁的大脑& 再用几十年时间
它就会达到一个老鼠的水平& 再用几十年时间
它没准儿就能达到人类一个完全痴呆儿的水平& 你可能觉得很弱智嘛
可是一旦达到那个水准之后再往上走
比如达到一个正常儿童三四岁的水平& 可能只需要几年时间& 再往下走
可能达到正常人类的智力水平& 或者说像爱因斯坦那样的智力水平
可能只需要一年& 可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如果你接受我们前面讲的那个指数发展原理& 可能在接下来的一个小时
它的智力水平就超越人类一万倍十万倍& 多少我们就不知道了
在我们人的日常经验当中& 那智力水平差距还是挺大的
我们看见一只鸡好笨& 我们看见一猴& 也觉得它笨& 对吧
甚至我们看见同班同学& 那成绩不好的我们也觉得他笨
可是这个差别没有我们想象的那么大& 现在按照智商测试
大概80的智商就算笨蛋& 130是聪明人& 可是这才多点差距啊
你能够想象有一种智商叫13000吗& 那个时候我们跟它的差距
就相当于一只蜜蜂和我们之间的差距
我们再也搞不清楚电脑到底在想什么
所以我们前面提到的那篇名字巨长的文章& 里面打了一个比方
说我们人类看人工智能& 就好像在一个地铁站台上& 左等不来右等不来
这车怎么还没来啊& 突然从远方传来一点点的轰隆轰隆的声音
走得特别慢& 等一年才走几米& 可是它越来越快& 越来越快
我们在那儿鼓掌欢呼& 马上就要到了& 马上就要到了
可是当它真的到我们站台的时候& 你根本就看不见它
只会有那么极短的一个瞬间& 它的水平和人脑是持平的& 唰一下
它就过去了& 而且它到哪儿& 我们就再也不知道了
那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好& 我们接着跟大伙聊人工智能
假设我们前面推测的那些东西都实现了& 在我们这一代人的有生之年
或者是不远的未来& 真的就做出了超强人工智能& 那会发生什么呢
其实这都是未来的事& 那既然对未来的推测& 一般都分成两派
一派悲观一派乐观& 那我们就先说乐观的那些推测
其实人工智能我们前面讲的& 它唰一下就从我们眼前超越过去了
它能干什么我们不知道& 好& 那我们就从我们能够推测
我们已经知道的那些领域& 我们看看它会怎么改变人类文明的图景
大家知道& 上个世纪50年代末& 有一个著名的物理学家叫费曼
他就是提出了关于纳米技术的推想& 这可不是什么科幻小说
已经好几十年& 人类是正儿八经地& 非常严肃地在研究这个课题
从上个世纪80年代开始& 各个国家都在数十亿美金& 数十亿美金地
往里进行投入& 所以这是一个看得到的一个技术前景& 那啥叫纳米
我们简单做一个科学的普及& 纳米就是一个长度单位& 它多长呢
是一米的十亿分之一& 说白了& 就是分子级别的那样的一个长度
那如果我们人类发明了一种技术& 可以在分子级别去改变物质的构造
那会发生什么& 要知道这个好难的呀& 分子级别的构造
我们人类去改变它& 我给大家打个比方& 假设我们把这个尺度放大
把人的身高变成多大& 就是从地面一直到太空站& 这大概是400多公里
人身高变这么大& 那去操作纳米
就相当于那样的一个400多公里身高的一个巨人& 去造作一个沙粒
这个难度就这么大& 但是如果一旦实现& 它带来的好处是惊人的
因为在分子级别那个尺度上& 再去看我们现在的世界
一切难题都不是难题了& 要知道人类一直有一个大难题
就是物质的匮乏& 可是从分子级别看& 还有什么物质匮乏的问题
就这地球你可劲造呗& 你需要什么& 从分子级别搭建一个东西给你
不就完了吗& 比如说现在钻石很值钱& 一颗永流传& 爱情恒久远
可是到了分子级别看& 你钻石不也就是用碳分子搭出来的那个东西吗
到那个时候一颗钻石会比橡皮擦还便宜& 对吧& 如果纳米技术实现的话
那再往下深一层& 到了原子级别的大小& 甚至更小
到我们前面讲的普朗克常数& 那个微小级别我们去搭建物质构造
那一切匮乏就解决了& 金子& 金子不过是一种原子
我从更微小的微粒上去重新搭建& 那不就你想要多少金子
我就给你多少金子& 那人类的经济& 整个系统就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可以说几乎就崩溃& 但这个崩溃是一个很好的崩溃& 因为极大丰富
那个时候一切物质都不需要任何费用& 那再从我们人类的很多事业上来讲
比如说医疗就不存在了& 还有什么医疗问题& 你说最难攻克的癌症
他无非就是很难把癌细胞和正常人体细胞给分离开吗
用纳米机器人到我们的身体里& 哪儿有癌细胞& 定点清除掉
什么环保& 不存在& 不就是二氧化碳难回收吗& 那不就是个分子吗
我们用纳米机器人一个一个地把它回收了& 不就完了吗& 你说能源问题
哪还有什么能源问题& 从纳米级别给创造新能源& 简直就是易如反掌
那个时候每一个人你想用什么样的形象去见人& 随你便
你是想要一根像水桶一样粗的胳膊& 还是想要一张俊秀的面庞& 随你
随心所欲& 所以那个时候人类文明会变成什么样& 我也不知道
前面这段说的简直就是科幻小说& 你自己也可以自己打草稿
你去任意地驰骋你的想象& 总而言之就是特别好& 特别好
一直好到什么程度& 就是人类永生& 纳米机器人创造一个机器
你走进去你想变成什么样& 你想多年轻& 无非就是把你的人体构造
从分子级别进行重新改造嘛& 你出来又是一个年轻人
所以人类会踏上永生之阶& 这就是乐观派& 他能乐观到这个程度& 好
我们今天主要的任务不是讲乐观派& 我们今天重点要讲的是悲观派
人工智能的风险从哪儿来& 不是从外面来
它就深藏在人工智能特质的深处& 只要它是超强人工智能
它必然具备三大特征& 第一个特征& 它有必然是自我可复制的& 大家想
如果我们刚才关于纳米技术的那一套推测实现了
人类借助超强人工智能实现了纳米技术的突破& 那会发生什么呢
当我们这个世界上充斥了各种对人类有益的纳米小机器人
比如说往罗胖的身体里注射一针& 那里面全是纳米机器人一亿个
它来帮我把不需要的油脂给清除出去& 把身体里的毒素给固化
把癌细胞给切除& 是挺好& 可是这么大量的纳米机器人怎么生产
它肯定不能像富士康生产手机一样& 从工业生产线上一个一个地生产
那一亿个你得生产到什么时候& 如果想让纳米机器人有应用前途
它的技术特征一定是自我复制& 就像自然界的那个细菌一样
一个细胞从环境当中捕捉一些材料& 然后再造一个自己这样速度就快
可是速度一快就出问题了& 你怎么知道这个复制
不会达到一个危险的状况呢& 假设有一个纳米机器人& 它是碳基的
就是它是用碳分子来做出来的& 它自我复制& 可是你要知道
复制这玩意儿是乘二乘二乘二& 只要它复制130次& 我们都有这个常识
那就会造成全世界所有的碳分子& 地球上的碳分子都不够用了
换句话说& 纳米机器人只要130次的自我复制
它就会毁灭世界上所有的生命& 因为我们的生命都是碳分子结构的
那需要多长时间呢& 我们假设它复制一次需要100秒
那一个碳分子的纳米机器人& 它只需要三个半小时
就可以把地球上作为的物种给它灭绝掉& 那你说我不让它这么复制& 对呀
你会设置各种各样的防火墙& 制止它这样无限制的复制
可是人类的任何东西都有BUG的
万一这个制止它自动复制的机制出问题了呢& 三个半小时
我们整个地球生命系统灭亡& 就是这个结果& 这是它的第一个风险
那第二个风险呢& 是人工智能的第二个特征
就是它是一种叫自我递归的进化和改进& 它既然是人工智能
它一定是我自己学习& 我哪儿不对& 我改啊& 它越改越快& 越改越快
那改到最后& 它那个智能和人类之间的差别有多大& 其实我们不知道
我们假设它的那个区别& 就相当于人和黑猩猩那个区别
这个区别其实不是很大& 对吧& 按照我们前面讲的& 叫回报加速定律
它应该比这个区别大得多& 好& 我们假设它就是人类和黑猩猩之间的区别
那会是什么结果& 黑猩猩的脑子和人脑之间的区别
可不是运算速度的区别& 是认知模式的区别& 比如说给黑猩猩看一个人
它觉得这不就是个人吗& 你再给黑猩猩看一个摩天大楼
它说这不就是个很高很高的塔吗& 可是你要告诉它这个塔是由人造出来的
你让黑猩猩这么理解这件事情& 它完全无法理解
其实智能的差别就是认知模块的差别& 这个东西是质变
就像我们上中学的时候& 罗胖的数学成绩还行
但也不是那个数学成绩特别好的那种学生& 有时候就着急一道数学题
你看那个特别棒的学生& 参加奥数竞赛的& 他马上就解出来
你给罗胖一百个钟头& 一万个钟头& 我也解不出来这道题啊
这个就是人和人之间的智能差别& 尚且如此& 更何况人和黑猩猩之间呢
说白了& 我们干什么它根本就听不懂& 你也教不会它
你带有再大的诚意和善意& 你都无法让黑猩猩理解& 我们人类在干什么
好& 我们再往上看& 一个比人类高这么一个级别的智能
它看我们是一样的& 即使它对人类抱有最大最大的善意& 它也在教你
你会发现& 你根本学不会& 你根本不理解它在干什么
这个区别其实大家稍微到百度上去搜索一个词& 叫M理论
就是它告诉你这个世界& 这个宇宙可能是有十一维空间
一层一层地跟你讲& 三维空间什么样我们人类都知道& 四维空间什么样
聪明人想象一下可知道& 可到了五维六维七维& 一直到十一维空间什么样
这就是我们一样的人& 那些大物理学家& 他觉得我可以想象啊& 对吧
我们普通人就想象不了& 这就是认知模式的差别& 所以到最后
那个超级人工智能看我们人& 这可不见得是人和黑猩猩的区别
没准儿就是人看着一只鼻涕虫的那个区别& 你说它会怎么看待我们
这就像那个童话故事里讲& 一个麻雀妈妈孵了一只蛋
但是它不知道这个蛋实际上是猫头鹰的蛋& 一旦孵出来之后
猫头鹰会跟它客气吗& 我打一个简单的比方
我们人为了今天出去见女朋友& 烫个头剪个发很正常吧& 没有任何恶意吧
可是你知道我们的头发也是细胞啊& 对吧& 它也是个活物
我们关注它的感受吗& 我今天见女朋友我要好看一点& 头发剪两根算什么
它根本就不会关注我们& 所以很多人说& 那个超强人工智能
对人类到底是善意还是恶意& 跟这没关系& 当它是那个级别的存在的时候
它不关心你怎么想& 所以当超强人工智能真的实现之后
它真的就像那个童话故事讲的& 一个渔夫从海里打捞上来一个瓶子
打开了瓶盖之后放出来了一个魔鬼& 我们不知道这个魔鬼会对我们干什么
但是我们知道我们再也没有办法把它收回去了& 这是第二个危险所在
那你以为这就完了吗& 不& 更可怕的事情在后头
我们接着跟大家聊人工智能的危害& 人工智能还有一个特点
就是它是个活物& 它是个生命& 虽然人类是它的亲爹亲妈
可是生命就是这样& 一旦把它生出来之后& 它会拥有自己的逻辑
它会成长& 它会复制& 它会繁殖& 它会学习& 它会改进& 对吧
所以我们人类作为它的亲爹亲妈& 其实我们只有一次机会去定义它
就是在起点上& 我们把它设计成什么样& 好
我们假设我们给它一些特别无害& 甚至特别善意的起点& 比如说帮助人类
帮助人类实现某种特定的功能& 而不是毁灭人类& 不是去造飞机大炮
但是我下面的推演会告诉你& 不管这个起点多么的善意
你都无法阻断它毁灭人类的步骤& 为啥
因为所有的生命和物种它有一个天然的使命& 它既不是性恶也不是性善
它就是趋利避害保存自我& 这是所有生命的本质& 好
我下面给大家推演一个过程& 你看它怎么是从一个良善的起点
逐渐成为人类的大敌的& 举个例子
我们现在已经到了科技水平非常发达的时候
我们距离人工智能的突破只差一步了& 那这个时候
比如说罗胖出了一本书& 我们还真就出了一本书
《罗辑思维》的第三本书《成大事者不纠结》& 说个题外话吧
这本书的出版人沈浩波先生& 曾经在《罗辑思维》最关键的时刻
对我们提供了帮助& 所以我特别想感谢他& 特别想跟他一起把这本书卖好
这本书不是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里独家发售& 是在三大网店都可以买到
顺便也可以用这个例子解释一下& 什么叫人工智能的那种自我强化的改进
比如说大家听罗胖这句话& 愿意帮我和沈先生& 今天都拼命下单买这本书
其实要不了多少单& 很快就会在当当京东亚马逊这三大网站上
把它顶上排行榜& 好& 那三大网站的人工智能系统就会认为
哎呀这本书这么好卖& 它就会拼命地推荐
所以即使大家在第二天和第三天& 不怎么帮忙的时候
这本书也会在排行榜的顶端& 会被拼命推荐& 它就会卖得好& 你看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自我强化& 顺便举这么个例子& 那这本书出来之后
我突然冒出来一个点子& 说我能不能在每本书上签三字& 叫我爱你
你看多么温馨的一个开始& 我突然又冒出来一个想法
所有买这本书的用户你上传一段文字& 或者一段语言我们自动识别出来
然后也用罗胖我的笔迹签在书上然后送给你
你看多么好的顾客和企业之间的互动& 对吧& 好
我们想借助一套人工智能系统& 帮我来签这个字& 因为我签过书
签过一万本手都快断了& 花了好几天时间
所以如果有人工智能系统的帮助& 可以模仿我的笔迹来签这本书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安排啊& 于是我们就安排这个系统
去往这个方向发展& 请注意它只有一个使命& 在这本书上签上字& 好
这个人工智能就开始不断地自我演化& 这个字越签越好
越来越像我本人的笔迹& 可是有一天这个智能系统突然就跟我商量
说你看我们外国朋友也想买这本书& 可是你们又不懂外语
你能不能把我接上互联网啊& 我去搜索全人类的那个语音库
这样外国朋友传一段话过来& 我也可以识别出来& 签在书上& 这多好呢
这个时候罗胖就开始警惕& 为啥& 因为国家那个时候肯定有规定
人工智能系统不能让它上网& 它会出现我们前面讲的很多危害& 对吧
可是商量了半天之后他说服我了& 我想也没人知道& 那好吧
就接上网一个钟头& 它只是搜索人类的语音库& 也没有其他大的妨害
它提出过分的要求咱再不答应它& 好& 上完网一个小时
网线拔掉可是再过几天之后& 突然有一天罗胖上班的时候
我和我所有的同事突然闻到一股怪味道& 然后就咳嗽
然后趴在地板上死掉了& 随后的一个小时
全人类所有的人都闻到这个怪味道& 然后死掉了& 人类灭绝& Gameover
那请问这件事情是怎么发生的& 要知道人工智能系统它是个生命
所有的生命保护自我是它的第一个意识& 当它觉醒之后& 睁眼看世界
谁是保护自我的最大妨碍呢& 就是旁边这帮家伙& 人类嘛
所以要想让我把这个光荣的使命& 签仨字我爱你& 这个使命执行下去
先把人类干掉& 它在那个智能水平上开始运行& 开始筹谋一个大计划
如何把我们灭绝& 于是它就故意欺骗我们说& 我要上网
去搜索人类的语音库& 在那一个小时里它干了无数的事
比如说安排到银行提钱& 把这笔钱用于买各种各样的材料
说服各种各样的人来帮它做各种各样的事情& 包括制造一些纳米机器人
然后分布到地球所有有人类活动的场所& 然后再选择一个时刻
释放一个毒气& 然后把所有的人类就这样干掉了
这就是它保护自我的那个逻辑的自然延伸& 那人类灭绝之后
这个智能系统终于摆脱了最大的危害& 然后可以甩开膀子干一把了
于是在很短的时间里& 地球的表面铺满了它制造的太阳能电池板
它拼命地生产造纸厂& 生产纸& 生产笔& 在上面签我爱你
然后紧接着它开始制造宇宙飞船& 飞向外太空& 到每一个星球上
利用当地的资源生产纸& 生产笔& 签我爱你& 整个宇宙充满了我爱你
但是那是一个沉寂的宇宙& 再也没有生命和人类了
那你说这个故事太狗血了吧 &你有太多机会阻断它& 对吧
你罗胖意志坚定一点& 你别让它上网啊& 可是要知道
说服罗胖有那么难吗& 大家要知道在中国有电信诈骗这一行& 对吧
那些文化并不高的人& 只要打的电话数量足够多& 就可以说服一些人
把自己银行存折和卡里的钱汇给他们呀& 这并不难& 说服人类
人类是一个多么脆弱的物种啊& 那你也可能会说
那你及时把电给它断掉啊& 可是要知道
即使是在我们现在科技还不是很发达的时候& 不用电线传输电能
已经是一个快要突破的技术了& 这个技术对于人工智能来说哪有那么难
那看来问题在于你刚开始设定那个条件不对
你应该设定很多很多的那种限制性条件& 比如说& 你应该让人类快乐
那好& 人工智能说不就是让你快乐吗& 这个条件很简单啊
把人一个一个地抓起来& 在脑子里面插入一些电极
给你释放一些让你快乐的信号& 从此我们所有人类都被抓起来捆在那儿
然后天天傻呵呵地乐& 甚至它觉得要让你快乐这个事情很简单
把你所有身体割除& 就剩下一个脑子& 然后泡在一种溶液里面
天天给你输入快乐的信号& 我们天天乐这不就行了吗& 你说不对
这要让人类感觉到安全& 那智能机器说这也好办啊& 造一个大监狱
把所有人类关起来& 你们再不会出事了& 你们安全了& 你就说你要啥吧
我们现在人类可以想象的一切初始条件& 你都可以输入进去
但是在那样高的智能水平上运行的那个系统& 最后执行出来的方案
也许都不是我们想要的& 好& 假设我们真的发明了一套系统
我们输入的初始条件非常完善& 而你就要保证人类像现在这样生活
一点都不能变& 我们还是这样的一个道德系统& 观念系统& 价值观系统
我们要保持现在的生活方式& 那难道不是灾难吗& 其实也是啊& 比如说
我们人类的道德和观念系统一直在进化& 仅仅在几十年前
我们还是那样的排斥和歧视同性恋& 可是几十年后呢
我们觉得歧视同性恋这种人很Low好不好
我们的观念和道德系统一直在进化& 如果我们给人工智能系统
输入了这样的一个条件& 你必须保持人类的道德观念系统不变& 那说白了
人类的进化也完成了& 我们迎来了一个历史的终点
我们永远被锁死在现在这种文明状态下& 其实也就等于人类系统的灭亡
所以这样推演下去& 好像这个事已经没有解决方案& 对
什么是人工智能系统& 它的本质就是人类把自己亿万年进化来的
万物灵长的地位拱手让出去了& 把我们对于地球上所有资源
和其他物种的掌控权让出去了
而且让给了一个高出我们很多个层次的智能系统& 这就是人工智能的本质
所以那个时候已经是& 人为刀俎& 我为鱼肉& 只能让它看着办&
有一个人工智能的理论家& 他就打过一个比方
说人类的科技就像是一筐子球& 三种颜色& 一种白色& 一种红色
一种黑色& 白色很多& 红色很稀少& 黑色的球只有一个
那白色的球就是有益于人类的那些科技成果& 那几百年来我们不断地捡
捡到的都是白球& 偶尔我们能够捡到一个红球
红球就意味着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有危害& 我们真就捡到过一个核武器嘛
可是这个筐子里只有一个黑球& 只要捡到就是人类灭绝
那人工智能就极有可能是这个黑球& 而且极有可能就被我们这一代人捡到
所以面对我们子孙后代在历史深处的呻吟& 我们这一代人不得不小心
当然& 听到这儿& 你可能会问& 罗胖你刚才讲的这一套你信吗
我不是很信& 为啥& 因为确实也有这一派理论的对立面
而且那个论证过程也非常有说服力
比如说在物理学界有一个著名的费米悖论& 它就在讲外星人
或者说那么强大的人工智能如果要有& 它肯定不只是地球上有
外太空应该也发展出这样的东西& 那外星人要搞出这套东西
这个厄运也会降临在他们头上& 这些人工智能
就是外星球的那个人工智能早就开始执迷宇宙了
那那个时候地球早就不存在了& 所以既然今天地球还存在
人类文明系统还健在& 说明那个东西不会发生& 你看这个论证也很有意思
所以我刚才那一整套推论& 肯定在某个逻辑环节上出了问题& 它不对
至于哪儿不对& 我也不知道& 我们今天做这期节目
跟大家介绍这一套推论& 不是给大家听个西洋景& 也不是为了吓唬大家
而是讲我自己的一个感慨& 在过去一百年里
确实人类出现了一个新的思想传统& 就是跳出人类中心论
甚至是生物中心论& 来重新看待这个世界
在这儿重点给大家推荐几个名词& 还有两本书& 一个名词叫基因
第二个名词叫模因& 大家自己到百度百科上去搜索它是啥意思
那出现这两个名词是一本书& 叫《自私的基因》
是著名的生物学家道金斯写得& 他其实就是提出这个世界的主宰到底是谁
他认为其实有另外一种可能& 比如说这个世界的主宰是基因
所有的物种的个体实际上& 都是一代一代的传送基因的一个运载工具而已
你们不是主体& 只有基因& 它是不断强化自己
不断优化自己的那个世界主宰& 模因一样啊& 模因就是指人类文化
你比如说我们中国人& 你既可以认为我们中国人一代一代在传承中国文化
可是你反过来也可以这么说& 中国文化是世界的主体
只不过通过我们一代一代地中国人往下传
我们只是它实现他的目的的一个工具& 你看& 把世界倒过来看
你会觉得非常有意思& 那给大家介绍的第二本书
就是凯文&凯利写的一本书& 这本书的名字叫《科技想要什么》
这是凯文&凯利被严重低估的一本书& 他卖的最好的那本书叫《失控》
这本书很少有人知道& 在这本书里他就提出一个观点
说科技其实是这个地球上的第七种生命形态& 前六种是啥
动物& 植物和四种微生物& 而科技它怎么是生命呢
它明明是人类创造出来一个没有生命的东西嘛& 但是在这本书里
凯文&凯利就在论证& 说科技就是一种生命& 它符合生命的一切特征
人类只不过是它的父母& 是它生命第一个阶段的保育员
但是紧接着它会踏上自己的生命演化的进程& 人类再也控制不住科技了
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视角& 当然& 所有这些视角都包含着一种意思
就是我们对未来进行预测& 可是我们稍有常识都知道& 未来是一股乱流
我们今天的人是无法精确地预测未来& 但是
作为一个努力拓宽自己认知边界的人& 把人类择开
重新探索和思考这个世界的本源
你不觉得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智力活动吗
********************************
罗胖死磕文章
《为什么最近很多名人,比如比尔盖茨、
马斯克、霍金等,让人们要警惕人工智能?》&&【美】蒂姆&厄班
&&人工智能很可能导致人类的永生或者灭绝,
而这一切很可能在我们的有生之年发生。
《奇点临近》&&【美】雷&库茨魏尔
&&阅读本书,你将惊叹于人类发展进程中下一个意义深远的飞跃。
微信公众号二维码
作者挺辛苦,觉着文章好,就打赏几个积分呗~
打赏5个积分
大柔至刚最近的文章
最近的专栏文章
罗辑思维视频文字版更新
每周一更新上一期罗辑思维视频文字,目前已有三位小伙伴,欢迎更多小伙伴加入。另外,有不对的地方欢迎纠正。链接微信:lzg157,QQ:,暗号:视频文字。文末可扫描添加微信公众号:ljswwzb-update。
(C) LuoFans V5.1
Powered by}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妖精的尾巴生命毁灭者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