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我们90后的童年趣事捉迷藏都放风筝,抓鸟,捉迷藏等游戏。怎么现在的小孩都不玩这些了

【编者按】童年的那些游戏,由作者写来,一一罗列,特别亲切,其中的一些游戏童年时也玩过,其中的一些叫法不同。我童年时(七十年代)常玩的游戏还有拾八股(音,具体字不清楚),大都用小石子和牙膏盖来玩,小石子会挑一些差不多大小的,圆溜溜的,有时候,我会把找到的小石子挨个在硬器上磨,以便更光滑好看,小小的手,握着一颗小石子,石子抛起来,落下时连同另一颗石子一起抓在手里,或者同时抓起好几颗,反复,看谁手里最后握的小石子多。儿子玩的,就是文字里九十年代的游戏了,儿子长大后,我常对他说,他们的童年其实很贫乏。现在的孩子,童年时的游戏更是廖廖,真的是可惜。生活不富裕的年代,童年却是非常单纯幸福的,从文字里的这些游戏里,我们,是否应该想到些什么?【编辑:梅暗香】
*先登录才能评论
  作者的记忆力让人佩服,我已经很多都记不起来了。这些游戏,不知道现在的孩子看了,会是怎样的感觉?:)
爱哭爱笑,爱静爱闹。
  梅编说的石子游戏和我说的拾骨头子玩法类似。没有骨头子时,我们也会用石子代替。
  读到这篇文字,不由得就想到了自己的童年,有一种共鸣的感觉。然后就又想到了当年和我一起玩这些游戏的伙伴们,不知道他们现在在哪儿呢,过得好不好。在如今这个网络横行的年代,也已经几乎没有一个孩字玩过这些游戏了,而当时的那份纯真似乎也变得难再。不过,真的庆幸,现在的我们还能拥有这样的回忆。
人事已尽,人世很长,我在中间应当休息。走过的人说树枝低了,走过的人说树枝在长。
共 2 条 1 页
手机扫一扫分享给朋友
自定义打赏:V币
打赏记录 共0.00V币
暂时还没有打赏。您的位置:
小时候玩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些?
发贴人:219.140.107.*发贴时间:【】[]
&& ()&& ()
出生在6,70年代的人,小家里大约都不怎么富裕,但我们的童年同样也有很多值得回味的东西。&& ()&& ()&& () 小玩的游戏,在今天的孩子看来也许很无聊,但我们当时仍旧玩得很愉快
1.滚铁环滚铁环是乡下男孩都会的一种游戏,它是对人的耐心和平衡技巧的考验手握一只铁钩钩住铁环,推动铁环向前滚动,技艺高超的小孩让这只“车轮”滚一段长路而不倒下,其间要经过无数凸凹的路面和水坑
2.吹肥皂泡对于这种一碰就会碎的五彩斑斓的气泡,孩子们是如此的钟情妈妈洗衣服的,也是我们做这种游戏的用一根管子蘸一些肥皂水,用嘴吹管子就出来一串串的肥皂泡现在很多公园都有做好的一瓶瓶的肥皂液卖想起当年亲自用洗衣粉制作材料,觉得特别有成就感3.捏黄泥巴那的我们没有现在卖的橡皮泥就从院子哪个角落或地里挖一些泥巴,用水一和,在水泥地上使劲摔打折腾,等水分蒸发,便可塑造成型捏泥巴房子,板凳,小人偶是常见的题材,坦克、大炮、碉堡则是另一不可缺少的题材还有一种玩法就是下雨的,用这种泥巴在路边沟渠筑上“堤坝”,用个筲箕支在堤坝内侧,不消多久,拿出筲箕就会发现上面有些活蹦乱跳的小鱼儿,若是阵雨,这太阳出来了,鱼儿身上的鳞片就会发出七彩的光芒,真是美极了不过,在记忆里,好像这些小鱼都用来喂鸭子了
4.折纸飞机通常撕书撕作业本叠起来在教室飞来飞去,叠纸飞机还是有技术含量的,叠的不好,头重了,就是栽头飞机了小折完飞机,在机头哈口气是为啥?5.捉昆虫知了、蟋蟀、蜻蜓、蝴蝶、青蛙,甚至蜜蜂我都捉过最喜欢的还是捉蜻蜓,捉到后用一根细绳拴着,让它带着绳子飞舞大点的男孩子还上树拣鸟蛋,捉雏鸟6.放风筝我们每个人都会做,那一张稍大的纸,折几根小竹棍撑起来,用棉线一牵,一样飞起来玩起来到处跑,好象永远不知道累,不过放上去还是要有点技术的7.吃果果那时水果是稀罕之物,轻易不得食,于是田边地头,野草野果便被馋嘴的孩子们咂摸出了滋味有一种小草的嫩芽,抽出芯来,下半截是茸茸的绿,咀嚼起来略有点甜味―――所谓甜,当然也只是没怎么吃过糖的孩子们的感觉更甜的该算高粱的嫩秆,不过那是作物,不能随便掐,偶尔尝一尝也就很满足了
那个,紫色的桑葚,黄色的“黄泡”,还有一种叫拐枣的,是十分美味的东西,很难得到那只要找到能吃的,似乎都是天大的乐事,味道只要不苦即已足够于是经常吃的嘴唇,舌头,乃至牙齿都黑黑的回家,经常把老妈吓得半死
9.涂鸦小粉笔是很奢侈的东西,通常就是一块石灰,要么就是能画出线条的石块,在地上画小人,小鸡10.手指头游戏是在跟刚学会说话的宝宝玩指头游戏,握着宝宝的食指,边念儿歌边将宝宝的左右食指轻碰,念字碰一下,斗,斗,虫,虫,飞―――小宝宝的快乐在于这个飞,;因为飞的,还会将宝宝的手臂打开到最大宝宝于是发出一阵阵咯咯的笑声
11.抽陀螺12.老鹰抓小鸡:“鸡妈妈”张开双臂在最前面,一串小鸡在后面,尖叫着躲避老鹰鸡妈妈总在和老鹰周旋,不让老鹰抓到小鸡13.滑板那个最羡慕家里有哥哥,或是爸爸在家里,没有去当兵的小朋友这样的玩具,通常都是这样的家庭才能拥有的最高级的,还在面板上安装方向盘,比起普通的滑板,就多了一项了不起的功能:转弯14.踢毽子――现在学校里应该也有毽子记得小学时还有专门的毽子比赛踢毽子也踢出多种花样那个铜钱似乎随处可见,于是就用一小块布把铜钱包起来,缝好再找一小段鹅毛管子,在一端剪几刀,剪出4个小岔,然后再把这几个小岔在包好的铜钱上固定好,另一端就插上漂亮的鸡毛,于是鸡毛毽子就产生了!这是比较豪华的还有用纸条,布条什么的捆绑做的
15.跳房子――地上画着很多方格,有12格、6格等,然后用算盘珠儿串成一圈,算是跳房子的用具将算盘珠儿扔在房子里,单脚站立,站进房子,单脚将算盘珠按顺序踢进指定格子运动性:跳房子的游戏训练眼、手、脚、躯体的平衡能力及下肢的肌肉力量,如果左右腿交替运动,效果更好可操作度:必须在水泥地面上玩,用粉笔画房子不过,现在的学校走廊、小区的水泥马路上能让孩子们用粉笔画房子吗16.跳大绳这个游戏人玩,两个、三个、N个人都玩,一般体育课玩得多,绳子一般要买17.弹弓男孩子的专利 树枝丫,一条橡皮h,再用细铁丝把橡皮h固定在枝丫的顶端,”杀伤力“极强的玩具就制成了,通常,玩弹弓是调皮男生的专利,用弹弓射麻雀,很多男生都享受过收获的快乐玩弹弓是一种很危险的游戏,容易闯祸,比如把谁家的玻璃给打了等等
18.丢沙包三个人或多人玩的,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就下场,若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就得1分有点像棒球中“投手”和“捕手”之间的耍心眼,斗智斗勇19.斗鸡,就是搬腿儿跳着撞一种男生们的集体游戏,玩法是参赛的人单腿着地,将另一条腿抱起放在立地腿的膝盖以上,一手托着小腿,一手压在大腿上,跳着攻击对方,谁先着地算谁输强中自有强中手,各个组都有自己的“斗鸡王”20.翻花绳21.过家家:找个男孩子当爸爸,我当妈妈,另外小朋友当孩子,拿小塑料碗和一碗泥,就是“晚饭”了不过,我们小不怎么爱玩22.皮管水仗:原料是没有钢珠的圆珠笔芯,青霉素的瓶盖,空心皮筋,子弹就是水,到哪里都是浑身湿透的23.骑马打仗:这个可是纯男孩子的游戏了,骑马打仗,互相拽,谁先把谁拽下来了,就换背的人上去再战24.石头、剪子、布 因为没有场地、人数、道具的限制,这应该是当时最普及的游戏,所有小朋友都玩过25.挑棍:收集冰糕棍,然后拿着跟小朋友玩挑棍26.跳马27.跳皮筋――这应该是女孩子最爱玩的游戏那女孩子的书包,总能从里面拎出由无数根橡皮筋结成的一根长长的皮筋来,而跳皮筋的花样也是一套套的,一般还都配着童谣,比如小皮球,小小来,马莲开花二十一,二五、六,二五、七,二八二九三十一......马兰花,马兰花,风吹雨打都不怕,勤劳的人儿在说话,请你马上就开花女孩们三五成群地蹦着跳着,在一根充满韧性和弹性的绳子上变换着无穷的花样如今小区里,学校里好像都不见跳皮筋的人28.弹珠.玩的人各出数枚,输者将丧失对玻璃珠的所有权玩法通常是“出纲”或“打老虎洞”在地上划线为界,谁的玻璃珠被打出去就输,叫“出纲”;或在地上挖出5个洞,谁先打完5个洞,就变老虎,然后打着谁就把谁的玻璃珠吃掉,叫“打老虎洞”
29.捉迷藏:你最爱的藏身地点是哪里?床下,窗帘后面,还是小淘气爱去的大衣橱?记得妹妹有次躲猫猫的,睡着了,以为妹妹丢了,把我给吓得!向好友推荐本贴:&&&& 标题:《小时候玩的游戏,你还记得哪些?》&&&& 地址: .cn/Article/201405/showp1.html
发表您的评论
点评字数 0
?尊重网上道德,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各项有关法律法规
?承担一切因您的行为直接间接导致的民事刑事法律责任
?本站管理人员有权保留或删除其管辖留言中的任意内容
?本站有权在网站内转载或引用您的评论
?参与本评论即表明您已经阅读并接受上述条款
?共同建立健康的网络社区,请向管理员举报不良帖子
?举报邮箱:70后、80后、90后玩的童年游戏_正定吧_百度贴吧
&&&&&&&&&&&&&&&&&&&&&&&&&&&&&&&签到排名:今日本吧第个签到,本吧因你更精彩,明天继续来努力!
本吧签到人数:0成为超级会员,使用一键签到本月漏签0次!成为超级会员,赠送8张补签卡连续签到:天&&累计签到:天超级会员单次开通12个月以上,赠送连续签到卡3张
关注:275,256贴子:
70后、80后、90后玩的童年游戏收藏
70后、80后身体对抗类(1)撞拐子(斗鸡)
童年游戏—斗鸡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不需要任何运动器具,把一条腿抬起来,放到另一条大腿上,用手抱着抬起的脚,单腿在地上蹦。玩的时候大家都用抬起的那条腿膝盖来攻击别人,可以进行单挑独斗,也可以进行集体项目,以脚落地为输。运动性:锻炼腿力和培养集体意识,而且规则明确、竞技性强,更因为具有安全性而得到了极大推广。可操作性:男孩子都喜欢。[1] 评价:这是很经典的一个游戏,而且韩国娱乐节目《情书》中也玩过这个游戏。可见,这不仅仅是少儿玩的,成年人也可以玩。 (2)握手平衡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场地不限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两个人反位站立,四个脚在一条之线上,摆出类似于马步的姿势,前脚相抵。两个人的手握在一起,通过向对方施力和放力,尽可能是对方失去平衡而获胜。 评价:这种游戏的架势颇有一点“太极”的感觉。不仅适合于任何年龄的孩子,甚至成年人也可以玩。 (3)推手平衡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场地不限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两个人面对面站立,相隔一定的距离,用双手推对方。首先失去平衡而挪动脚步者为输。 评价:看似简单的游戏,却还是有一定的技巧性,用力过小,容易被对手推到,用力过大,容易扑空而失去平衡。 (4)绳索平衡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场地不限 道具要求:绳索 规则说明:两个人面对面站立,那一根足够长的绳子呈S形绕在两个人腰上,通过双手控制绳子的“收”与“放”,尽可能使对方失去平衡而获胜。 评价:这个游戏与上面两种有很大的相似性,但流行程度也不如以上两种(大概是因为需要道具),但是可玩性也很强。 (5)单脚推人 人数要求:2人以上,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每个人只能单脚着地,互相推,尽可能把对手推出界外或者使他双脚着地。 评价:很简单的游戏,小时候似乎玩的也不多,但我觉得这确实是一项有趣的运动。 (6)骑马打仗 人数要求:6人 场地要求:小型平坦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三个人一组,一个人弯着腰,一个人在前面牵着,还有一个人骑在弯腰者的背上。两组对抗,把对方弄下来就获胜。 评价:这个游戏也比较经典,但是好像不是很流行,大概是因为没人愿意去做那个“被骑者”吧。 (7)掰手腕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一张桌子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有两种方式:一种是手掌相握;另一种是手腕接触。 评价:掰手腕算不上游戏,但是流行程度很高,也是不错的锻炼力量的方法。 运动对抗类(1)丢手绢
丢手绢人数要求:人数不定,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手绢 规则说明:规则不大记得了。 评价:这个游戏通常是小学低年级的时候在老师的指导下玩。这种比较“官方”的游戏,在课外似乎并不是很流行。 (2)老鹰抓小鸡 人数要求:4人以上,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一种多人游戏,在户外或有一定空间的室内进行。由一人扮演老鹰,一人扮演母鸡,其余扮演
老鹰抓小鸡小鸡。小鸡们一个接一个的一字连接在母鸡后面,母鸡需要挡住老鹰,不让其抓到身后的小鸡,而老鹰就要通过跑动等办法抓住母鸡身后的小鸡,或是让小鸡链断开。直到一定数量的小鸡被抓到。 评价:这个游戏既有“官方”的特点(往往是老师教的),又有“民间”的特性(有一定的流行度),说它“经典”毫不为过! (3)打雪仗 人数要求:人数不定,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下雪之后的场地
缺牙要及时修复,揭秘种植牙如何做到几十年不掉?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没有固定规则,随便怎么打都行。 评价:算不上游戏,只能称之为“玩”。 (4)拔河 人数要求:人数不定,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需要狭长平坦的空地 道具要求:粗绳子,如果是两个人,可以直接用手 规则说明:不用我介绍了 评价:这项运动不是孩子的专利,成年人也能玩。但是孩子有一种直接用手的单人拔河法。 (5)打毽子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狭长空地 道具要求:毽子和板子(或者用书代替) 规则说明:类似于打羽毛球,但是更随意。 评价:这不是经典游戏,当然也有人会玩。 (6)打游击 人数要求:4人以上,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越复杂越好 道具要求:假枪(或者用手代替) 规则说明:分成两组,先躲藏起来,然后在发现敌人时用枪对着对方,大感一声“pia”,就算把对方打死,最后把对方全部歼灭的小组获胜。 评价:这个游戏比起电脑游戏CS来,原始多了。最大问题是“被打死”者要遵守规则出局,否则玩不下去。现在看来这个游戏有点傻,好在当时大家都比较单纯,不会故意根规则作对。 (7)丢沙包 人数要求:3人以上
丢沙包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沙包 规则说明:打仗扔石头的变种。要三个人玩,非常训练敏捷性。中间的人若被沙包打着算白打,直到能用手抓住“打手”扔过来的沙包,才能“刑满释放”。评价:这是一种很好的运动,及锻炼反应能力,又有较大的运动量。可是现在玩这种游戏的人不多了。 (8)跳远踩脚 人数要求:2人以上,3人为佳 场地要求:需要狭长平坦的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一个人从底线跳出去若干步,另一个人也同样跳出去,但是少跳一步,然后尽量踩到前者的脚,前者可以躲避。如果踩到,则后者胜;如果没踩到,前者要按原来的步数跳回来,如果顺利跳回,则胜,否则还是输。 评价:这个游戏对训练弹跳能力很好,但是鞋面很容易脏。 (9)追逃(抓贼) 人数要求:3人以上,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需要较大的空地,地形复杂亦可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分成两组,一组逃,一组追。逃者被抓后,同伙还可以营救。具体规则我记不太请了。 评价:流行程度很高,而且对锻炼身体很有好处。但是气氛很紧张,被抓的时候总是提心吊胆的。 (10)捉迷藏 人数要求:3人以上,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蒙眼布 规则说明:首先选定一个范围,大家经过猜拳或一定规则之后,选定一个人先蒙上眼睛或背着大家数数,可长可短,而其他人必须在这段时间找到一个地方躲藏,时间到后那个人去找其他人,最先找到的人为下一轮找的人.没有被找到,且最后回到出发点没有被寻找者发现的人,将不参与第二局的猜拳,直接成为躲藏者。游戏可反复进行。 评价:这个游戏太经典了,而且有时候会闹出笑话来(抓着不相关的人)。
运动竞技类(1)跳房子(跳船)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自画场地 道具要求:小石头或其他类似物 规则说明:最廉价的游戏,只要一支粉笔,一块石头就可以玩。在地上画出一摞大大小小的格子,然后按照格子的单双,一边前进,一边要把石块踢到正确的格子里出界或者跳错了格子都算失败。锻炼脚的控制力。 评价:如果要推举出一个童年游戏的代表,我认为“跳房子”当之无愧。因为它相当流行,相当经典! (2)踢毽子 人数要求:人数不定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毽子 规则说明:花样繁多的脚上功夫。当然也可拿本书用手打,嘴里还嚷“桥,外,别,背”什么的动作指令。 一般是比谁连续踢得多。 评价:这是一项不错的运动,现在仍然很流行。但是建议不要只用内侧踢,否则容易成为O形腿(开个玩笑,没那么严重了) (3)跳马 人数要求:2人以上,人多为佳 场地要求:小型平坦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一个人弓着腰,另一个人借助双手从上面跳过去。 评价:确切地说,这不是游戏,而是一项运动。有一定的锻炼价值,但是趣味性不强。最大的缺点是:有一定的危险性! (4)跳绳(单人型) 人数要求:1人以上 场地要求:几乎任意场地 道具要求:绳子 规则说明:没有规则,花样很多,就看你的水平了。 评价:这也是一种运动,而不是游戏。现在也仍然流行。 (5)跳绳(多人型) 人数要求:3人以上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绳子 规则说明:两个人分别拿着绳子的两端,甩出一个梭形空间,另外一个人找个合适时机钻进去跳,看谁条得多。 评价:这也是一种运动,但是比起单人型,多人型又有了一点游戏的特点。我一直觉得这个游戏挺难的,对时机的把握要特别好。 (6)抓沙包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桌子 道具要求:沙包 规则说明:把一个沙包高高扔起,在沙包落下之前把桌上的若干个沙包抓到手里,然后用同一只手接住落下来的沙包。 评价:与“丢沙包”相比,道具一样,但是玩法完全不同,容易被人忽视。《武林外传》中也演示过这个游戏。 (7)摇呼啦圈 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呼啦圈 规则说明:没有规则 评价:这是一项体育活动,现在也有一定的流行度。 (8)手推车 人数要求:4人以上 场地要求:需要狭长平坦的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两个人一组,一个人双手着地,双脚被另一个人抬起,然后向前爬行。爬得快者获胜。 评价:这是一个比较艰苦,而且有没有多少趣味性的游戏。一般在体育课上被老师强迫着进行,平时不玩。 脑力对抗类(1)九宫棋(九丘棋)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任何方式画出的棋盘 道具要求:用任何物体做的棋子 规则说明:一人六个棋子,如果自己的两个棋子与对方的一个棋子在一条之线上,就可以把对方吃掉。最后全部吃掉对方者取胜。 评价:这种棋的最大优点是不需要专门的棋盘和棋子,随时随地都可以玩。 (2)**抓小偷纸牌游戏 人数要求:通常4-6人 场地要求:桌子和椅子 道具要求:一副专用牌 规则说明:一共有十多种角色,例如:布告,法官,**,强盗,小偷,土匪,花样官,轻重官,加减官等等。具体规则可以在网上搜到。 评价:这个游戏往往被人与当前流行的“杀人游戏”联系在一起。其实这两种游戏毫无关系,只是有几个角色类似而已。好玩程度各有千秋,前者适合小孩玩,后者适合大人。 (3)藏猫猫 人数要求:3人以上 场地要求:比较复杂的房间或房屋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找人者在门外数数到100,里面的人把自己藏起来,谁先被找到谁就成为找人者。
评价:这是介于脑力对抗和体力对抗之间的一种游戏。现在想起来还挺有趣的,但是这种游戏只有小孩能玩,大人躲起来也不方便。 (4)划拳上台阶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台阶或楼梯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两个人首先站在台阶的最下面一级,互相划拳,胜者上一级,看谁先到最上面。 评价:这个游戏其实是我在初中的时候发现别人玩的,儿童时代好像比较少见。但是鉴于这种游戏的“弱智性”,让儿童玩也挺合适的。 (5)找东西 人数要求:最好是3个人 场地要求:房间 道具要求:东西比较多的桌子,其他任何东西 规则说明:这是在“藏猫猫”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不同的是:藏的不是人,而是东西。 评价:趣味性也比较强,但是在同一地点不能玩的太多,否则就失去新鲜感了。 (五)物品对抗类 (1)叶茎较劲(不知道正式名称)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不需要场地 道具要求:草根或者树叶的茎 规则说明:两个人把各自的叶茎交叉在一起,然后反方向拉扯,看谁能把谁的拉断。 评价:这只是一种消遣方式,算不上游戏。 (2)弹棋子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较大的桌子 道具要求:象棋子或其他饼形物体 规则说明:规则非常简单,就是尽可能用自己的棋子把对方的棋子全部打下去。 评价:这是很简单有好玩的一种游戏。但是玩多了会造成手指酸痛。 (3)桌上相扑(无正式名称) 人数要求:2人(1人也可) 场地要求:较大的桌子 道具要求:最好是轻重事宜、形状复杂的小物体(例如圆规)。 规则说明:与“棋子对攻”相似,只不过有“群殴”改为“单挑”。 评价:原则上,这是两个人玩的。但是我曾经很喜欢自己私下一个人玩,也挺有趣的。 (4)桌上足球(无正式名称)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较大的桌子,上面可以钉图钉 道具要求:象棋子或其他饼形物体 规则说明:在桌上两端个钉两个图钉(相当于球门),把象棋分成两组(相当于球员),中间放一个硬币(相当于足球),两人交替把弹击向硬币弹击,把硬币弹到对方球门里为胜。 评价:这是我自创的一个比较成功的游戏。游戏规则很简单,但是可玩性很强,既有进攻也有防守,不但要考验方向感和力度,而且有一定的技巧性,集成了足球的很多特征。 (5)扎家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泥土地 道具要求:铁丝或铁谮等 规则说明:具体规则我记不清了,网上能查到。 评价:对着个游戏的印象已经不深了。 (6)扔砖头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砖头 规则说明:具体规则不记得了。大概是:一个人把砖头竖立起来,另一个人向那块转头扔过去,把它击倒。 评价:这个游戏的流行程度好像比较低,而且主要在农村。我的印象也不深了。 (7)小人对战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有缝的桌子或凳子 道具要求:自制小人 规则说明:自制小人是把圆珠笔芯、纽扣等零件用绳子穿起来的,并且可以加上各种“武器”。对战没有规则,怎么打都行。 评价:我当时非常惊叹这么简单的东西能做出这么花哨的动作来。可惜他的场地要求比较特别:桌子或凳子要有足够宽的缝,后来这样的桌子凳子越来越少,也就没办法玩了。
蹦球,摔四角....
物品赚亏类(1)打宝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任意场地,以水泥地为佳 道具要求:纸叠的“宝” 规则说明:一人把“宝”放在地上,另一人用自己的“宝”往对方“宝”旁边用力砸,靠气流把它冲翻,也有直接往“宝”上砸的。 评价:小时候很流行的一个游戏。堪称经典! (2)打三角板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不需要场地 道具要求:三角板 规则说明:两人个拿出一叠三角板,谁得多谁就把两叠一起放到自己的手背上,然后把三角板陡起来,用同一只手去抓,抓到的归自己,没抓到的(掉到地上)有对方再用同样的方式抓,直到所有的三角板被抓完。 评价:这也是一个很经典的游戏,流行程度能与“打宝”媲美。我曾经看到有些小孩抓三角板的功夫可谓出神入化,厚度接近一尺的一叠三角板都能抓下来,把手掌和前臂统统用上。 (3)拍洋画 人数要求:2人以上
洋画场地要求:地面或桌面 道具要求:洋画 规则说明:拿着从小商店买来的“洋画”,凑在一起放在桌子上,采用“拍”和“吸”两种方式让洋画翻过来,连续翻身为胜。 评价:这个游戏可以说是我童年时代流行游戏的佼佼者,大街小巷到处都有它的身影。洋画不仅仅是一种游戏赌注,甚至成为一种收藏品。由于“洋画 ”是与典型电视剧紧密联系的,所以随着电视剧的变换,“洋画”也在变换,可谓是一浪推一浪。可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变得不流行了。 (4)打弹珠(出纲)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泥土地(划线为界) 道具要求:弹珠 规则说明:把对方的弹珠打出界外则获胜。 评价:打弹珠是童年游戏的一个代表。 (5)打弹珠(老虎洞) 人数要求:2人以上
打弹珠场地要求:泥土地(要有洞,还有用两块转搭起的斜坡) 道具要求:弹珠 规则说明:刚开始要把各自的弹珠从斜坡上滑下来,滑的最远而且不出界的获得优先权。场地中有5个洞,进完所有的洞之后就成为“老虎”,然后打谁灭谁。 评价:“老虎洞”的打法比“出纲”更有趣,更流行。 休闲类(1)翻绳 人数要求:2人 场地要求:不需要场地
翻绳道具要求:毛线(闭环) 规则说明:拿一根毛线,两边接起来,在手中经过一定的变换形成各种各样的图案。 评价:是儿童热爱的一种游戏,名称不一,有的地方叫翻棉条、 翻牛槽、翻桄子、翻绳、翻线、攀撑子。两人游戏,只需三尺左右的线绳一根,一人用两手撑线 圈,通过勾线挑转,可翻成各种不同的形状。最常见的有:棋子 块、两扇门、十字花、井字、房子、剪子股、面条、老牛 槽、花手绢等。 翻交多于少女中进行,可锻炼手指的灵活性,有助于培养儿童的想象力,促进大脑发育。 (2)过家家 人数要求:2人以上 场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不确定 规则说明:每个人担当家庭的一个角色,展开虚拟的生活,包括虚拟购物、虚拟做饭等等。 评价:这是最能反映儿童时代纯洁天真特点的一个游戏了。真是不错的回忆!即使是现在的儿童,恐怕也很少玩那种游戏吧? (3)跳橡皮筋 人数要求:3人以上(通常是女子)
跳皮筋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橡皮筋 规则说明:规则简单,但是步法复杂。 评价:对女孩子来说,确实是一种不错的运动和娱乐方式,但是现在的小女孩不知道还玩不玩这种游戏呢? (4)编花篮 人数要求:4-6人 场地要求:小型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围成一圈,一个人的腿搭在另一个人腿上,然后一边跳着转,一边念着顺口溜。 评价:这似乎不能称之为游戏,因为没有趣味性和竞技性,只能说是一种运动方式。 (5)走圈子(不知道正式名称) 人数要求:3人以上 场地要求:自画场地 道具要求:(无) 规则说明:具体规则忘记了。大概是这样:在地上话一个大圈,并且在大圈边缘画若干个方格。所有的人围着圈转,达到某一特定方格的人可以要求其他人模仿他的动作…… 评价:这个游戏玩的不多,但在我的记忆中还是比较好玩的。我已经忘记了游戏的名称,暂且称之为“走圈子”。 (6)击鼓传花 人数要求:好多人 场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鼓和花(也可用其他类似道具代替) 规则说明:规则大家都知道,就不多介绍了。 评价:这个游戏通常是在老师的组织下进行的,课余时间一般不玩。
自娱自乐类(1)纸飞机 是一种用纸做成的玩具飞机。它可能是航空类折纸手工中的最常见形式,航空类折纸手工属于折纸手工的一个分支。由于它是最容易掌握的一种折纸类型,所以深受初学者乃至高手的喜爱。最简单的纸飞机折叠方法只需要6步就可以完成。现在,"纸飞机" 这个词也包括那些用纸板做成的。 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纸飞机 规则说明:只是叠着玩,没有固定规则,偶尔比一比谁飞的远,飞的好看。 评价:童年时代总有一种飞翔的理想,纸飞机在一定程度上填补了这种心理。 (2)纸风车 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纸风车 规则说明:做好纸风车之后,拿着跑就行。 评价:虽然很简单,但却充满了童趣。 (3)打弹弓 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 道具要求:弹弓和石子(或者用纸做的子弹) 规则说明:弹弓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把制作的子弹卡在橡皮筋上弹出去,另一种是橡皮筋上有皮片,把石头包在里面弹出去。后者射程比较远,也比较危险。 弹弓的原理与弓箭的原理相同,都是利用弹射力来进行发射,只是弹弓用的是弹丸,而弓箭用的是箭。 评价:这是一种自娱自乐的方式,算不上游戏,除非用来对战。 (4)滚铁圈
滚铁环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空地,但不能太小 道具要求:铁圈和推手 规则说明:用竹竿推着铁环在地上转,叫做滚铁环。 评价:这只是一种融消遣和锻炼为一体的一种运动。小时候没有条件做铁圈和推手,看着别人推,相当羡慕。后来,即使有条件,也不好意思玩了。[2] (5)放风筝 风筝运动在中国具有悠久的历史。不仅北京地区的放风筝活动驰名遐迩,一些边远地区也纷纷举行放风筝活动。 (6)抽陀螺 一般孩子抽陀螺的方法有两种。第一种是水平抽法,而第二种则是垂直抽法。一般孩子们玩陀螺有两
抽陀螺种比赛方式。第一叫做分边法是将参加的人分成两组,然后大家一起抽陀螺,看看那一组的陀螺先倒在地。倒在地上的陀螺,就称为「死陀螺」,只有任由对方劈击宰割了。赢的这一方,用自己的陀螺,高举过头,对准目标,向下猛击。第二是画圈法,在地上画一个圆圈,圆圈的中央,再画一个小圆圈,各人轮流将自己的陀螺往圈子里打,使陀螺能旋转出来。如陀螺已固定在一点上旋转,这时,可用绳子将它圈出来,只要到达圈外还在旋转,都不算它「死」。如果陀螺停止在圈内,或一抽下去就不动了,都算死了,要放在当中小圆圈内,任别人处罚。若处罚别人的陀螺也停在圈内,照样要放在小圆圈内,任人处罚。如果很幸运的没有被击到,或是被击到而没有被分解,可以拿出一个陀螺,用水平抽法,将自己那个小圆圈内待死的陀螺击出圈外。 (7)链条枪 一般男孩子玩的,链条枪的组成材料有:粗铁丝、自行车链条和皮筋。弹药为普通的安全火柴。链条枪具有撞针、扳机、枪身、动力、子弹,与真实手枪原理一致。铁丝拧成的枪架上,串着若干自行车链扣。链扣们的另一侧孔供枪栓活动。最前端的链扣需要打入一个自行车辐条顶端的螺帽,以恰好留出一个火柴棍大小的孔。整串链扣和枪栓分别用从自行车内胎剪下来的橡皮筋箍好,使用时掰开最前端的链扣,将火柴棍塞入螺帽形成的孔并向外拉出,而火柴头上的火药则留在螺帽内。扣动扳机,皮筋弹力促使枪栓高速撞击火柴头的火药,火药爆炸并产生巨响和气流,促使火柴棍射出。火柴棍高速射出,会对人体产生伤害。因此链条枪具有危险性。 (8)吹肥皂泡
吹泡泡人数要求:1人 场地要求:任意空地,但不能太小 道具要求:1\ 2份洗涤剂(用于洗碗筷等) + 2~3份甘油 + 6份水 (泡泡不大,但能一口气吹出许多) 2\ 2份洗涤剂 6份水 (最普通的配比) 3\ 2份胶水 2份洗手液 6份水 1份糖 (泡泡吹出来会很大 且不易破碎 )
  规则:把妈妈洗衣用的肥皂头用水化开,浓浓的,用小瓶装着,用细铁丝做个小圈,或用细竹杆或芦苇杆蘸着肥皂水吹泡泡,最喜欢站在楼上或高高的地方吹,比着看谁吹得大,肥皂泡在太阳下反射出童年的颜色,五光十色。运动性:嘟着小嘴,可锻炼脸部肌肉。可操作性:世世代代小朋友都可以玩。 90后 90后不像上一代那样只有屈指可数的几种玩具。他们的童年充实很多,却也枯燥了很多。他们这一代
90后喜欢的动画人物奥特曼有了各种高新玩具,然而闲暇时光却基本都给了补习班和作业。不过,孩子的天性就是玩,数学班的孩子就更要变着法的玩。于是,一些独特而又符合时代潮流的游戏应运而生了…… cei 卡  最早的比较独特的游戏叫做“cei 卡”。不同于溜溜球四驱车这类大众游戏,这项运动很风靡,却也很小众。因为它可以算是儿童们最早需要运用博弈论的游戏,或者通俗点说,最早的赌博性质游戏。它的玩法有很多,筹码是某些膨化食品的附赠能力片,或者干脆是小卖铺成捆卖的卡片。它的赌法也有两种,一种是撞翻对方的卡片,另一种是把用自己的卡片对方的从桌子上弹下去。输得的代价就是交出自己那一张心爱的卡片。  这两种玩法的风险都很大,所以那些胆小的或者运气不好的都不愿意拿自己的宝贝冒这个险。然而我却是这个游戏的忠实粉丝。记得我的第一张卡片是好朋友给的,然后我就用这一张赢来整整的一盒,那感觉就好比通过实力从一桶金发家致富的地方富豪一样。我的秘诀很简单,就是总想着自己那第一桶金是别人送的,那么即使我输得一穷二白也没有一点损失,结果玩起来没有一点牵挂,反而总是能赢那些因为紧张而哆哆嗦嗦的同龄人。后来成了小学班中的一霸,再也没人敢和我玩了,就开展出租业务。你用我的卡去赌,输了不用还,赢了要交税,卡片依然是越积越多。拍手游戏  这是另一项博弈运动——拍手游戏。这个游戏很流行,可在小学真正会玩得没几个。然而到了这个天才云集的小五班就不同了,这些智商超群的孩子完美的挖掘了这款充斥博弈味道游戏的内容。这个游戏很类似猜拳,用手势来传达信息,分来生产(攒),防御(防)和进攻(波)三大类。其中进攻需要一回合生产,可以被防御,但如果你在生产时被进攻你就输了。为了手势的同步,每一回合出招前都要拍两下手,所以称为拍手游戏。  就这简单三个动作,蕴含的交锋却比猜拳要多得多。第一个回合双方肯定都会生产,然而第二个回合就需要心理分析了。一般一级玩家都选择进攻,然后两个进攻在一起什么都没发生。二级玩家会选择防守,挡住对方的进攻后选择在第三或者第四回合进攻,胜率会有百分之六七十。而到了小五班这里,我们会想到对方会想到我会进攻,于是第二回合对方防守,我继续生产,这样我就有了两次进攻机会,可进可退,基本胜券在握。这不同于猜拳完全没有战术可言,而是充满了对人心理的揣测,是一种很高深的博弈。就更别提我们玩得版本要比上面所陈述的复杂得多,有一个攒的波,两个攒的波,一个攒一个防的波…….变化组合无数。可以说是真正的智商比赛。我们玩得版本还有一个很拽的名字,叫——争皇帝。  那阵子拍手游戏实在风行,人人下课就围成圈子大拍特拍,弄得面红耳赤嗓子沙哑,于是班主任为了遏制风气下了全面禁令,这项运动也就逐渐消失了。然而数学班的孩子毕竟不同寻常,天无绝人之路,我们很快又找到了新的游戏。纸上RPG  那就是一种被称为纸上RPG的类似电脑游戏的自创作品。简单说就是在纸上画上像棋盘一样的格子,然后再创建一些拥有不同能力值得兵种,包括移动格子数、攻击力生命力啊什么的。之后就好比将军排兵布阵的战略图一样模拟战争,还是回合制,很像下棋,但又要复杂得多,因为所有旗子的数据和规则都要自己创建,又要考虑公平性和多样性,所以相当考验能力。记得那阵我和小夏同学甚至专门有一个本子,上面记录了我们设计的地图,兵种属性和剧情等等,整个本子都被写得满满的,特像那么回事。我长大后才发现其实我们享受的是创造这个游戏的过程,真正玩起来以后没有几次分出胜负。我们甚至还吸引了很多班中的同学参与进来,当然他们都是玩家,不能体会设计的快感了。寻宝  简单说就是一个人把线索写在若干纸条上,藏在校园之中不同角落,一个纸条会指引出另一个纸条的位置,最后一个线索就通向宝藏。这个游戏对出题人和解题人都是考验。出题太简单没人玩,出题太难又不会。于是一套好的题往往要一个星期准备,然后一个星期破解。而这套题就像小说情节那样,能带你走进一个你不认识的校园世界,在惊异之余也会对自己强大的推理能力感到满足,而真正的宝藏就微不足道了。当然,有的时候宝藏自己也很有诱惑力,比如一本很好的漫画书或者一幅同学自己创作的很好的国画。  90后童年那些围绕着校园的不同寻常的游戏还有许多许多,它们陪伴90后走过了不同寻常的十几年。
登录百度帐号推荐应用
为兴趣而生,贴吧更懂你。或}

我要回帖

更多关于 童年趣事捉迷藏600字 的文章

更多推荐

版权声明:文章内容来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点击这里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及时删除。

点击添加站长微信